芳香萬壽菊禁忌:避開七大禁忌地雷區,打造長壽芳香秘訣與實戰搶救

發佈時間: 更新時間:

身為一個把陽臺當成第二個客廳、雙手永遠沾著泥土的資深花草控,我得說,芳香萬壽菊(Lemon Verbena)那獨特的檸檬清香,實在太迷人啦!泡茶、做甜點,甚至只是從旁邊走過帶起一陣風,那股清爽香氣都讓人心情瞬間飛揚。幾年前在花市第一次遇見它,二話不說就帶回家,沒想到啊沒想到,這看似好照顧的小可愛,居然讓我栽了個大跟頭!養死過兩盆之後,我才痛定思痛,認真研究起來,這才發現江湖上流傳的 芳香萬壽菊禁忌 還真不是空穴來風。今天就來跟大家掏心掏肺,分享我用眼淚換來的寶貴經驗,避開這些禁忌,你家的芳香萬壽菊才能長得頭好壯壯,香氣撲鼻!

從天堂跌落谷底的血淚教訓:我的養死實錄

記得那年春天,我在信義區某家知名連鎖花市,一眼就被一盆枝葉茂盛、綠油油的芳香萬壽菊吸引。店員拍胸脯保證:「這個超好養啦!曬太陽、澆澆水就好,香得不得了!」當時我可是信心滿滿,畢竟陽臺上的薄荷、迷迭香都長得不錯,想說同是香草植物能有多難?

結果呢?第一個錯誤,就是太相信「香草植物都耐曬」這種籠統的說法。臺北夏天的太陽毒辣辣,我把它放在陽臺日照最強、足足有 6小時以上直射 的位置(後來才知道這是大忌!)。起初兩週還好,葉子還是翠綠的,我還很得意地泡了檸檬香草茶請朋友喝。朋友問:「咦?聽說 芳香萬壽菊禁忌 是不能曬太多?」我擺擺手:「安啦!你看它現在不是好好的?」

話真的不能說太早!進入七月,連續幾天逼近 38度的高溫艷陽天,悲劇開始上演。嫩綠的葉尖開始出現焦褐色,像被火烤過一樣。我心想:「啊,大概是缺水?」於是卯起來 每天早晚各澆一次水 (犯下第二個致命錯誤:過度澆灌!),盆底一直濕漉漉的。結果情況更糟,葉子不只焦枯,還開始整片整片萎軟、發黃、掉落,靠近盆土的莖部甚至摸起來有點軟爛… 我心知不妙,趕緊挖開表土一看,天呀!盆土又濕又黏,散發一股不太好聞的味道,部分細根已經發黑腐爛了!不到一個月,第一盆心愛的芳香萬壽菊就這樣離我而去... 這殘酷的教訓,讓我深刻體認到忽視 芳香萬壽菊禁忌 的下場有多慘。

植物掛掉後那幾天,陽臺空了一塊,心裡也空落落的,每次聞到檸檬味就會想起它。這時我才完全收起輕慢的心態,認真做足功課,翻遍臺灣農改場資料、請教多位達人,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它遠比我想像的嬌貴,對環境超級敏感!那些 芳香萬壽菊禁忌,每一條都是用無數植物的生命換來的經驗法則啊!


芳香萬壽菊的七大禁忌地雷區:避開才能長壽又芳香!

經過深刻教訓和深入研究,我整理出以下這些絕對不能踩的 芳香萬壽菊禁忌,每一項都攸關它的生死存亡:

  1. 酷熱艷陽直射(尤其臺灣盛夏): 這絕對是頭號殺手!芳香萬壽菊喜歡的是 溫暖但不過熱明亮但不是西曬那種毒辣強光 。想像一下它的原生地(南美洲溫和區域),而不是臺灣夏季烤爐般的高溫!夏天 超過32度 的連續高溫加上 下午強烈西曬 ,幾天就能讓葉片嚴重灼傷、脫水焦枯,整株急速衰弱。這點在臺灣中南部尤其要小心!
  2. 根部長期泡水(潮濕病根殺手): 它的根雖然需要水分,但超級害怕「窒息」!如果盆器 排水孔不夠或堵塞 ,或是使用的 栽培介質太黏重 (例如純園藝土,黏得像糯米糰),澆水後多餘的水分排不出去, 根部泡在水裡超過半天 ,爛根危機就來了。爛根初期地上部可能看不出來,但植株會突然急速萎凋、葉子大面積發黃脫落,這時候救回來的機會就很渺茫了。這是我第一次犯錯的主因之一。
  3. 貧瘠土壤不施肥(營養不良長不好): 別以為香草植物都不用餵!芳香萬壽菊其實是 中度需肥 的植物。如果長期只澆清水,種在 沒營養的舊土 裡,它會用生長停滯、新葉變小變薄、葉色淡黃甚至有點蒼白(尤其葉脈間)來抗議。慢慢地整體看起來就是 缺乏活力、稀稀疏疏 ,開花量也會減少很多,香氣自然也淡了。有些苗圃會說它不用肥,但實戰經驗告訴我, 適當補充養分絕對必要!
  4. 密不通風潮濕環境(病蟲害溫床): 臺灣氣候本來就潮濕悶熱。如果把芳香萬壽菊塞在 牆角、其他高大植物底下 ,或是 陽臺內側不通風 的位置,空氣完全不流動,濕氣積聚在葉片周圍,這簡直是 粉介殼蟲、紅蜘蛛 這類討厭害蟲的五星級飯店!它們最愛吸食葉背汁液,蟲害爆發時葉片會佈滿白色蛛網或棉絮狀物、失綠變黃,植株也會衰弱。更可怕的是悶濕環境容易誘發 真菌性病害 ,如白粉病、灰黴病,葉子會出現白色粉狀物或灰褐色黴斑,處理起來很麻煩。

  1. 長期低溫寒流侵襲(凍傷停滯): 芳香萬壽菊雖然討厭酷暑,但也不耐嚴寒!它是 溫帶多年生灌木 ,當 氣溫持續低於10度 ,特別是 北部強烈寒流 來襲時,它會明顯停止生長。嫩枝嫩葉非常容易 凍傷 ,出現透明化、水浸狀或變黑褐色的斑塊,嚴重時整個枝條會枯萎。在臺灣, 北部冬天戶外 過冬風險較高,中南部相對好一點,但遇到強烈寒流一樣要留意防護。
  2. 誤判病蟲亂投藥(雪上加霜): 這點超級重要!當發現植株有異狀(葉子黃了、有斑點、有蟲),千萬別 急著拿起家裡現成的廣效性殺蟲劑或農藥亂噴一氣 !特別是 系統性藥劑 ,濃度沒抓好或種類不對,對本身就有點虛弱的芳香萬壽菊來說,簡直是毒藥,很容易造成 藥害 ,葉片出現焦枯、斑點、畸形,甚至整株死亡。我朋友就曾好心幫我噴藥,結果蟲沒死透,植株反而傷得更重... 一定要 先正確診斷問題 (是蟲?是病?還是生理障礙?),再針對病因選擇合適且溫和的防治方式(物理性隔離、噴辣椒水、窄域油,或低濃度特定藥劑)。
  3. 過度頻繁或強剪(元氣大傷): 芳香萬壽菊雖然可以採收枝葉利用,但它 不像薄荷那樣耐修剪 。很多人(包括以前的我)習慣像剪薄荷一樣, 動不動就剪下一大把 ,甚至 一次剪掉超過植株1/3以上的枝條 ,或是 將老木質莖剪得太禿 。這種強剪會讓它 元氣大傷 ,需要很長的時間恢復,期間生長停滯,新芽冒出緩慢,整株看起來很可憐。尤其 在盛夏高溫期或冬季低溫期進行強剪 ,風險更高,植株可能就此衰弱死亡。修剪要 溫和、少量多次 ,避開極端氣候時期。

為了大家一目瞭然,我把這攸關生死的 芳香萬壽菊禁忌 整理成這個彩色表格:

芳香萬壽菊禁忌大全:園藝老手關鍵提醒表

禁忌專案 具體表現/情境 對植物的傷害後果 臺灣常見發生期 老手建議應對法
烈日曝曬 (頭號殺手) 夏季 >32°C 西曬、全日直射超過6小時 葉片灼傷焦枯、植株脫水急速衰弱 5月 - 10月 (尤其7-8月) 移至半日照處或拉50%遮光網
盆土積水 (爛根危機) 介質黏重、盆底無孔/堵塞、澆水過勤 (尤其天天澆) 根部發黑腐爛、葉片萎黃大面積掉落 全年但梅雨季、颱風天更危險 換疏鬆介質、見乾再澆、盆底墊高
土壤貧瘠 (營養不良) 超過半年未施肥、只用舊土、純園藝土 新葉變小變薄、葉色淡黃、生長停滯、少開花 生長季 (3-11月) 明顯 每季施一次緩釋肥或每月薄施液肥
環境悶濕 (病蟲溫床) 放置牆角/不通風角落、植株間距太密 易生粉介殼蟲、紅蜘蛛、爆發白粉病/灰黴病 梅雨季 (5-6月)、秋老虎 修剪過密枝、保持通風、定期檢查葉背
嚴寒低溫 (凍傷風險) 氣溫持續 嫩葉嫩枝凍傷水浸化、生長停滯、部分枝枯 12月 - 2月 (北部顯著) 北部建議移避風處或室內明亮窗邊
誤用農藥 (二次傷害) 未確診就亂噴廣效藥、濃度過高 藥害!葉片焦枯斑駁、畸形、甚至植株死亡 發現病蟲害時易犯 先確診!選溫和物理法或精準用藥
修剪過度 (元氣大傷) 一次剪超過1/3枝葉、老木質莖剪太禿、酷暑嚴冬剪 恢復緩慢、新芽難發、植株衰弱可能死亡 不當修剪的任何時期 溫和修剪、避開極端氣候、只剪嫩枝

(表:小綠阿姨親身驗證,避開這些禁忌點,你的芳香萬壽菊才能香氣四溢!)


避開禁忌後,打造芳香萬壽菊的快樂生長環境

成功避開那些致命的 芳香萬壽菊禁忌 後,下一步就是給它打造一個舒舒服服的五星級豪宅啦!根據我幾年下來摸爬滾打的經驗,只要掌握以下幾個關鍵,它真的會用茂盛的生長和濃鬱的香氣回報你:

  • 完美日照位置: 理想的位置是 「半日照」 。什麼叫半日照?簡單說就是 每天有直接陽光照射約3-5小時 ,避開 中午11點到下午3點 這段最毒辣的陽光。例如:
    • 我家陽臺是朝 東向 ,早上有溫柔的陽光,下午變成明亮的散射光,超完美!
    • 如果你家陽臺是 朝西 ,午後陽光太強烈,務必要 拉一層50%-70%的遮光網 ,或者在旁邊放棵較高的植物幫它擋掉部分陽光。
    • 朝南 的陽臺光線最強,除非有遮擋,否則一樣需要遮陰網保護。絕對不要傻傻地把它丟在 頂樓毫無遮蔽 的地方,尤其在夏天,那無異於植物謀殺。
  • 黃金澆水法則: 澆水真的是門藝術!我的原則是: 「不乾不澆,澆則澆透,澆完不積水」 。怎麼判斷乾不乾?
    • 手指確認法: 最簡單可靠!把 手指插入土中約一個指節深(2-3公分) ,感覺 土壤是乾爽的 ,沒有明顯濕氣黏手指了,就可以澆水了。別只看表面!表面土乾了不代表下面也乾。
    • 盆器重量法: 澆透水後,把盆子拿起來感受一下重量。等過了幾天,土變乾了,盆子會明顯變輕很多,這也是澆水的訊號。
    • 澆水技巧:細長嘴的澆水壺緩慢地 把水澆在土面上,直到看到水從 盆底排水孔順暢地流出來 ,確保整個根團都濕潤了。千萬不要 只澆一點點,只濕潤表土,那深層的根一樣吸不到水。澆完後, 一定要把底盤 多餘的積水 倒掉 !這是避免爛根的關鍵動作。夏天高溫蒸發快,檢查頻率要高些;冬天生長慢,澆水間隔要拉長。
  • 排水透氣的完美介質: 這一點跟澆水息息相關,太重要了!芳香萬壽菊的根最怕悶濕。我試過好幾種配方,目前覺得最萬無一失的是:
    • 基礎配方: 優質 泥炭土或椰纖塊(提供保水與纖維) + 粗粒珍珠石或蛭石(約1/4 - 1/3 量,確保排水與透氣) + 少量已完全腐熟的有機堆肥(提供基礎養分) 。比例大約是 泥炭土:珍珠石:堆肥 = 5 : 3 : 2
    • 進階加強版 (我的最愛): 在上述基礎上,再多加 一小把(約總量10%)的樹皮塊或火山岩石(增加長期透氣性,防止介質隨時間變密實)
    • 絕對避免: 戶外挖回來的硬梆梆 園藝土(太黏重易積水) 、或是 純培養土(太保水且缺乏結構) 。盆器一定要選 底部有足夠大排水孔 的!那種只有一個小孔或沒孔的漂亮瓷盆,再美也別用,除非你技術高超能在底部做很厚的排水層。
  • 聰明施肥不傷身: 要讓它長得旺、香氣足, 「薄肥勤施」 是王道。
    • 溫和基礎款: 在盆土表面淺埋一些 緩效型有機顆粒肥 (例如臺肥的「生技1號有機質肥料」或進口的奧斯魔肥), 每季施用一次 就好。優點是溫和釋放,不易傷根。
    • 快速補充款 (我的主力):主要生長季(約3月到10月) ,我會 每隔2-3週 ,用 稀釋得非常淡(大約是包裝建議濃度的1/2甚至1/4)液態肥料 澆灌一次。我偏好 「花寶2號」「液體有機魚精肥」 ,它們都含有均衡的氮磷鉀和微量元素。切記, 濃度寧低勿高 !施肥前最好 先澆一點點清水 濕潤根部,避免肥料直接接觸乾燥的根造成刺激。 冬天低溫期植株剛移植、狀態不佳時 ,千萬別施肥,它吸收不了反而會傷根。這點也是容易被忽略的 芳香萬壽菊禁忌 相關重點。
  • 通風順暢防病蟲: 環境 通風良好 是預防病蟲害最天然有效的方法!
    • 擺放時, 植株之間保持足夠距離 ,葉子不要互相重疊擠在一起。
    • 定期 (我大約 一個月一次 )稍微 修剪一下內部過於細弱、交叉或過密的枝條 ,增加空氣流通。
    • 澆水時, 避免直接淋濕葉片 ,特別是晚上澆水,葉子濕漉漉過夜最容易生病。盡量 澆在土面上
    • 定期檢查葉背! 紅蜘蛛、粉介殼蟲最愛躲在那裡。發現少量蟲害時,我會立刻用 濕棉花棒沾75%藥用酒精 把蟲子擦掉,或者用 強力水柱(噴槍調成霧狀) 沖洗葉背(沖完要把植株放在通風處快點晾乾)。嚴重的話,就得考慮使用 窄域油(礦物油) 這類比較溫和的防治資材了,但濃度一定要低,並且在 涼爽的傍晚 施用。


誰該特別小心?聊聊 芳香萬壽菊禁忌 與特殊族群!

談到享受芳香萬壽菊的香氣和用途,有幾類朋友需要格外留意這些 芳香萬壽菊禁忌 背後的風險因素:

  • 孕婦與哺乳媽咪: 這絕對是 首要謹慎族群 。芳香萬壽菊含有複雜的精油與植物化學物質(如檸檬醛 Citral)。雖然一般泡茶、料理少量使用被認為尚屬安全,但 醫學界普遍建議 ,孕婦在 孕期前三個月(胎兒器官發育關鍵期) 以及整個哺乳期間,為了避免任何可能的風險(雖然大型研究證據尚不充分,但基於安全考量), 最好避免飲用濃度高或頻繁的芳香萬壽菊茶 。外用(如泡澡、按摩油)同樣建議 暫停或謹慎諮詢醫師 。千萬不要聽信「草本很天然就可以放心用」的說法!有任何疑慮,絕對要 詢問妳的婦產科醫師 ,別拿自己和寶寶冒險。這點絕對是重要的 芳香萬壽菊禁忌 相關警示。
  • 氣喘與嚴重過敏體質者: 芳香萬壽菊濃鬱的香氣,源自它揮發的精油成分。對於 呼吸道敏感 的人,特別是 嚴重氣喘患者 或對 菊科植物(Asteraceae family) 有過敏史的人, 吸入大量香氣 有可能成為 誘發因子 ,導致呼吸道不適、咳嗽、甚至誘發氣喘發作。家有這類敏感成員的話, 避免將植株大量種植在密閉臥室或通風不良的小空間內 ,採收或修剪大量枝葉時,也盡量在 通風處進行 ,必要時 戴上口罩 。如果聞到香氣會感覺喉嚨癢、胸悶,請 遠離 並諮詢醫師。這點常被忽略,也是 芳香萬壽菊禁忌 中對特定人群的提醒。
  • 服用特定藥物者(需特別注意): 這是比較容易被忽略的潛在風險。芳香萬壽菊的一些成分, 理論上可能 會影響身體代謝某些藥物的酵素(特別是肝臟的細胞色素 P450 系統)。雖然實際案例報告很少,但 謹慎起見 ,如果你正在 長期服用 以下型別的藥物,最好 避免大量且頻繁地飲用濃茶
    • 降血糖藥 (如 Metformin)
    • 降血壓藥
    • 抗凝血藥 (如 Warfarin)
    • 免疫抑制劑
    • 某些癌症化療藥物
    • 安眠鎮靜類藥物
    • 經由肝臟代謝的其他藥物
    重點在於「大量且頻繁」的飲用。偶爾一杯淡茶通常無虞。 但最穩妥的做法是: 正在服用任何長期處方藥物的人 ,如果想 定期飲用 芳香萬壽菊茶作為保健, 務必先與您的醫師或藥師討論 ,確認沒有互動作用的疑慮!絕對不要自行停藥或擅自用草藥替代藥物。這點是進階但非常重要的 芳香萬壽菊禁忌 提醒。


實戰搶救與復健:當你的芳香萬壽菊觸犯禁忌後...

即使再小心,有時候環境突變(例如突如其來的熱浪)或一時疏忽(出遠門沒人澆水?),還是可能讓寶貝植株出現狀況。別急著放棄!根據我的搶救經驗,只要根系還沒完全爛光,還是有機會救回來的:

  • 症狀:葉子萎軟下垂但盆土是濕的?很可能是爛根初期悶濕過熱 的訊號!
    • 立刻行動: 把花盆 移到陰涼通風處 (絕對避開陽光直射)。
    • 停止澆水! 讓盆土 儘快乾燥 。可以用 電風扇 開弱風對著盆土表面吹(別直接吹植株),加速水分蒸發。
    • 嚴重懷疑積水爛根: 如果情況沒改善甚至惡化(葉子持續變黃掉落),就必須 脫盆檢查 。小心把整個根團從盆中取出,輕輕撥開土壤觀察根部:
      • 健康的根是 白色或淡褐色 ,觸感 堅韌有彈性
      • 爛掉的根是 深褐色或黑色 ,觸感 軟爛、黏糊糊 ,一碰就斷,還可能有臭味。
    • 急救手術:乾淨鋒利的剪刀 (最好先用酒精消毒一下), 毫不猶豫地剪掉所有發黑腐爛的根 ,直到切口看到健康的白色組織為止。同時 修剪掉地上部大部分嚴重萎凋、枯黃的枝葉 ,減少植株負擔。
    • 換盆重生: 準備好 全新、非常疏鬆透氣 的介質(最好用前面提到的黃金配方),用 小一號 (因為爛根後有效根變少,大盆土多更容易濕)或 原來洗淨消毒過 的盆器(排水孔確保暢通),重新種植。 種好後,只需澆非常少量的水 ,讓新介質微微濕潤即可( 絕對不要澆透 !)。放在 明亮、無直射光、通風極佳 的地方, 保持介質微潮但絕不濕潤 ,耐心等待它發出新根和新芽。這過程可能需要 數週甚至一兩個月 ,要有耐心,期間 千萬別施肥
  • 症狀:葉子邊緣或尖端焦枯捲曲?多半是曬傷或空氣過於乾燥/高溫 (尤其冷氣房)。
    • 立刻行動: 將植株 移到沒有烈日直射、光線明亮 的位置。
    • 檢查環境濕度: 如果是在 冷氣房內非常乾燥的環境 ,可以在植株 附近 放一盆水,或 輕微地對周圍空氣噴霧增加濕度避免直接大量噴濕葉片中心或夜晚噴霧 )。
    • 修剪: 已經焦枯的部分不會恢復,可以用乾淨剪刀 修掉嚴重焦枯的葉片 ,讓植株好看一點。
    • 適量澆水: 確認盆土乾濕度, 正常澆水 即可,避免過度補償而澆太多。
  • 症狀:葉子整體變淡黃、新葉變小、生長遲緩? 這通常是 長期營養不良 的訊號。
    • 溫和補充: 先確認植株 沒有其他病蟲害或根系問題 。如果單純是缺肥,可以 開始執行溫和的「薄肥勤施」計畫 。選擇 均衡型液態肥稀釋到比建議濃度再淡一倍 (例如建議1匙配1000cc水,你就用半匙配1000cc水), 當作澆水 施用一次。 觀察一週 ,如果沒有不良反應(如新葉邊緣焦枯),之後可以 每2-3週 按此濃度施肥一次。 切忌心急一次下重肥 !虛弱的植株受不了。


關於修剪與利用的眉眉角角

學會了正確修剪,不僅能維持株型美觀、促進生長,更能安心享受它的芬芳!

  • 正確採收/修剪心法:
    • 瞄準嫩枝: 採葉或修剪時, 優先挑選頂端柔軟、翠綠的嫩枝 (長度約10-15公分)。從 枝條頂端往下數1-2對葉片 的上方剪下。這樣做能 促進它從剪口下方的葉腋處長出新的分枝 ,讓株型更茂密。
    • 手下留情: 每次修剪採收的量,不要超過整株枝葉的1/4到1/3 。留足夠的葉子讓它進行光合作用,製造養分恢復元氣。 避免像剃頭一樣一次剪到底 !特別是對老株, 避免將已經木質化(變硬變褐色)的老莖剪得太禿 ,那些老莖冒新芽的能力很差。這點也是維護 芳香萬壽菊禁忌 中修剪過度的原則。
    • 避開惡劣天候: 修剪前 看看天氣預報高溫炎熱(>32°C)寒流剛來( 時,絕對不要進行大幅修剪,此時植株應付環境壓力已經很吃力了。選擇 天氣穩定涼爽 (如春天、秋天的晴朗早晨)的日子進行最佳。
  • 香氣滿滿的利用方式(安全小叮嚀):
    • 香草茶: 這是最受歡迎的用法!取 幾片新鮮葉片 (約5-8片)或 一小茶匙乾燥葉片 ,用 約250ml的熱水(85-90°C即可,滾水可能破壞部分香氣) 沖泡, 蓋上杯蓋悶5-8分鐘 。清新的檸檬香氣令人放鬆。 注意:孕婦、哺乳婦、服藥者飲用前請務必參閱前述禁忌章節!
    • 甜點烘焙:洗淨擦乾的新鮮葉片 切碎或稍微揉搓,加入 蛋糕、餅乾麵糊奶油餡料 中,增添獨特香氣。製作 糖漿 (葉片與糖、水同煮)也很棒。
    • 料理增香: 適合搭配 魚類、雞肉 ,或加入 水果沙拉醬汁 中。 用量宜少 ,取其清香而非濃烈。避免高溫久煮,香氣易散失。
    • 香氛應用: 將乾燥葉片裝入小布袋,放入衣櫥抽屜當天然芳香劑。新鮮枝葉綁成一束掛在浴室或通風處,散發自然香氣(但潮濕處要留意發黴)。也可泡澡時撒一些新鮮葉片(泡完記得清理浴缸)。


實戰Q&A:小綠阿姨快問快答

  • 問:為何我的芳香萬壽菊葉子越種越黃?是缺肥嗎?
    • 答: 葉黃原因很多!先排除 最致命的積水爛根 (檢查盆底、土壤濕度觸感、脫盆看根)。如果不是積水,再看位置是否 太曬 (葉可能伴隨焦枯)或 完全不夠光 (整株徒長細弱)。排除了這些, 老葉自然黃化掉落 是正常新陳代謝。最後才是 長期缺肥 ,通常伴隨新葉變小、生長停滯。 確認問題根源再處理,別亂施肥!
  • 問:聽說芳香萬壽菊可以驅蚊?真的假的?
    • 答: 實話實說,效果 非常有限 !它的香氣主要吸引我們人類欣賞。 揉碎葉片 釋放的氣味或許能讓蚊子 暫時不靠近那幾秒鐘 ,但絕對無法達到 有效驅蚊防叮咬 的程度。真要防蚊,還是用 經認證有效的防蚊液 (含DEET或Picaridin等成分)更實際。別被網路謠言誤導了(我就被騙過一次…)。
  • 問:買回來的盆栽,需要立刻換盆嗎?
    • 答: 別急著換! 新買回家的盆栽,需要 一段適應期(約1-2週) 來習慣你家環境(光線、濕度)。這段時間把它放在 通風明亮但沒有直射強光處正常澆水 照顧就好。如果原來是 軟盆 ,可以把它 套在一個大一點點、美觀的盆器裡 先撐著。等植株適應了,生長穩定(例如看到新芽冒出),且發現 根系已經從盆底長出來很多澆水後土乾得超快 ,這時再考慮換到 大一點點 (比原盆直徑大2-3吋即可)的盆器,並使用前面推薦的 疏鬆介質 。換盆時動作要輕柔,別硬扯傷根。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