蔥抓餅做法:黃金比例與酥脆層次秘訣,超詳細圖文手把手教學!

發佈時間: 更新時間:

身為一個把週末都泡在廚房實驗的狂熱吃貨,我必須說,第一次在家嘗試蔥抓餅做法時,那慘狀簡直不忍直視(黏鍋、破皮、口感像橡皮筋…)。但那股夜市飄來的蔥香混合著酥油氣味實在太勾人,我鐵了心要攻克它!失敗幾次後終於摸到訣竅,今天就來分享這份零藏私的終極蔥抓餅做法,讓你不用排隊也能做出層次分明、酥脆帶Q的完美抓餅!

【食譜精華】黃金比例與客製化秘訣


先別急著動手!一份成功的蔥抓餅做法,食譜是地基。我試過網路十幾種版本,不是太油膩就是口感硬邦邦,最後調整出這個成功率超高的黃金比例。當然,你也可以根據口味微調:

食材 份量 (約做 8張) 關鍵要點 & 我的經驗談 可調整範圍
中筋麵粉 500g 靈魂所在! 筋度適中才能兼顧延展與酥脆。試過高筋,太韌;低筋,太散。 建議不替換
溫水 300ml 水溫約 50-60°C(手摸溫熱不燙)。太冷麵團難揉勻,太熱會燙死酵母(雖然無酵母,但會影響筋性)。冬天可略多10ml。 ± 10ml
1 茶匙 (約5g) 提味兼強化麵筋。別省略! ± 1g
無鹽豬油/食用油 40g (揉麵用) + 大量抹油酥用 豬油香氣無敵! 追求極致酥脆層次必選。素食或怕膩可用無味植物油(如葵花油)。揉麵用油讓麵團更柔軟。 豬油風味最佳
青蔥 1大碗 (約150g) 只用蔥綠! 蔥白水分多易讓油酥失效。切細碎,均勻是關鍵。愛蔥者可狂加! 越多越香(綠的部分)
油酥材料 (麵粉:油 = 1:1) 麵粉 50g + 熱油 50g 層次感的魔法師! 熱油沖入麵粉快速攪拌成糊狀。務必放涼再用。 比例勿變
白胡椒粉 1/2 茶匙 畫龍點睛的香氣。不愛可略。 隨喜
香油 (芝麻油) 1 茶匙 最後拌蔥花用,增添風味層次。 可省略

(製作油酥時,我曾經偷懶用冷油,結果成品完全沒有層次,像塊死麵!切記油要夠熱!)

客製化你的蔥抓餅:

  • 減油版: 揉麵用油可減至25g,抹油酥時"薄而均勻"即可。口感稍韌,但較清爽。(適合怕油膩的朋友)
  • 全麥版: 替換1/3中筋麵粉為全麥粉。香氣更濃,但口感略粗糙,延展性稍差。(健康取向,別期望夜市口感)
  • 加料版: 油酥中可拌入 少量 五香粉、花椒粉,或撒點芝麻增添風味。(變化無窮,但新手先練好原味!)

【食材挑選關鍵】差一點點,成品差很多!


別以為食材隨便買買就好!魔鬼藏在細節裡,這些都是我繳過學費的領悟:

  1. 麵粉: 中筋是唯一選擇! 買的時候認明包裝上"中筋"、"All Purpose"字樣。我曾貪便宜用過雜牌麵粉,筋度不穩,成品時好時壞,氣死人。推薦用有口碑的品牌(像水手牌、聯華),品質較穩定。
  2. 油: 豬油是首選! 傳統攤販都用這個。去市場豬肉攤買新鮮煉製的豬油,香氣非市售罐裝可比。味道最地道,起酥效果也最好。若真的怕味道或用素,選 精製葵花油葡萄籽油(味道中性)。千萬別用橄欖油!味道太重會搶戲。
  3. 蔥: 新鮮、翠綠、水分少的本地蔥最好! 買回家洗淨後務必 徹底晾乾或擦乾,濕答答的蔥混入油酥會導致失敗(別問我怎麼知道的…)。蔥白建議拿去炒菜,只用蔥綠部分切細碎。量要足,鋪滿餅皮才過癮!
  4. 水溫: 溫水!溫水!溫水! 很重要說三次。手指插入水中感覺溫熱(約50-60°C)最理想。太冷麵團不易揉出筋性;太熱會把麵粉燙熟,影響延展性。(我的痛:第一次用滾水,揉出麵疙瘩…)

【超詳細圖文做法】手把手教你層層酥脆


準備好最佳食材,重頭戲來了!跟著步驟做,成功率99%!這蔥抓餅做法每個環節都關鍵。

第一步:揉出光滑麵團 (基礎中的基礎)

  1. 混合麵粉與鹽,稍微拌勻。
  2. 溫水緩緩倒入,邊倒邊用筷子攪拌成雪花片狀。別一股腦倒完!(水分吸收速度受濕度影響)
  3. 加入配方中的 揉麵用油 (40g豬油或植物油)。
  4. 開始用手揉!目標是 "三光":盆光、手光、麵團光滑。我大概要揉15分鐘。(當運動吧!揉越久麵團越柔軟有彈性)
    • 手感: 起初黏手是正常的,別急著加粉!揉到後面會逐漸光滑、柔軟且不黏手。如果揉了10分鐘還非常黏,才 極少量 地灑點手粉。(切記:寧可濕軟勿乾硬!)
  5. 揉好的麵團蓋上濕布或保鮮膜,靜置醒麵至少30分鐘以上。這步讓麵筋鬆弛,等等才好桿開。(趕時間?醒15分鐘也行,但口感略輸)

第二步:製作香氣爆錶油酥 & 蔥花預備

  1. 油酥: 小碗放50g麵粉。將50g豬油或植物油 加熱至微微冒煙,立刻沖入麵粉中!快速攪拌成濃稠糊狀。務必放涼備用(熱油酥燙手又會燙壞麵團)
  2. 蔥花: 青蔥只取蔥綠,切得越細越好。加入1茶匙香油和白胡椒粉拌勻備用。聰明小技巧:拌油防出水!

第三步:分割、抹酥、包蔥、整形 (層次關鍵在此!)

  1. 醒好的麵團分割成8等份(約每個100-110g)。記得隨時蓋上濕佈防乾燥。
  2. 取一份小麵團,在抹了薄油的檯面上(防沾),桿成 長方形薄片。越薄越好!大約2-3mm厚度。技術不夠好?沒關係,盡量桿薄就對了。(桿不薄?放著再鬆弛5分鐘會更好桿)
  3. 均勻塗抹一層"冷卻的"油酥,從邊邊角角都要抹到。這層油酥就是起層的秘密武器!
  4. 豪邁地撒上蔥花! 鋪滿整片,邊緣留一點點空間。
  5. 由下往上緊緊捲起,成長條狀。收口捏緊。
  6. 將長條狀麵團再捲成蝸牛狀(螺旋狀),收口壓在底部。稍微按扁一點。
    • 致命重點: 捲好的螺旋麵團,蓋好濕布再 醒至少15分鐘!這讓麵筋再次放鬆,等下才能輕鬆桿開不縮筋。 (我偷懶過,結果桿的時候瘋狂回縮,氣到跺腳!)
  7. 要煎之前,再將螺旋麵團輕輕桿開成圓餅狀(厚度約4-5mm)。用點巧勁,別太粗暴把層次壓死。


第四步:香煎抓出千層感 (成就感爆棚的一刻!)

  1. 平底鍋開 中大火,倒入 "足夠" 的油(約2-3湯匙)。油夠熱,餅下去才會迅速定型酥脆。測試油溫:灑幾滴水珠,立刻滋滋作響並快速蒸發即可。
  2. 放入桿好的餅胚。煎約 一分鐘 或到底部呈現漂亮金黃色。
  3. 翻面! 這時你會看到朝上那面開始有點澎起。翻面後繼續煎另一面至金黃。
  4. 抓餅時刻來了! 兩面都金黃後,用鍋鏟和筷子(或兩支鍋鏟)開始 "不斷夾起、輕甩、壓扁" 餅身!重複這個動作數次。這一步讓餅皮內部鬆開,形成一絲一絲的層次和酥脆空氣感。技巧:手腕放鬆,快速輕壓夾起,別猶豫!
  5. 煎到你滿意的酥脆度(我愛吃焦一點的),就可以起鍋瀝油了!

第五步:儲存秘方 - 隨時想吃就吃!

煎好的蔥抓餅趁熱吃當然最棒!但這蔥抓餅做法最棒的就是超好儲存:

  • 生餅胚儲存(最推薦): 步驟三整形好的螺旋麵團(桿開前),每個用保鮮膜獨立包緊,裝入密封袋冷凍!可放 一個月要煎時不用解凍,直接桿開下鍋,跟新鮮的一樣好吃!
  • 煎熟儲存: 煎好放涼後冷凍。要吃時用烤箱或平底鍋(不需放油)回烤加熱即可,口感稍減但還是很方便。

Q&A 疑難雜症一次解

Q:為什麼我的餅煎出來硬梆梆,一點都不酥脆?

A: 最大兇手通常是 油不夠熱油量不足!餅一下鍋就吸油,油溫不夠高無法快速定型,就會吸更多油變硬。還有,油酥沒抹均勻醒麵時間不夠,麵筋太緊繃,桿不開也煎不鬆。再檢查一下這些步驟。

Q:我做的抓餅層次不明顯,抓不開怎麼辦?

A: 捲成長條和螺旋狀時 一定要捲緊實!鬆散的話層次就黏不起來了。抹油酥要 均勻且足量(但別過多變油膩)。最後 "抓"的動作 要確實,煎到一定程度就開始夾壓甩,別煎過頭變太硬才抓。醒麵時間也要夠!

Q:可以前一天晚上做好麵團冷藏,隔天早上再煎嗎?

A: 非常可以!而且超適合當早餐! 完成步驟一的基礎麵團(揉好醒好那團),整團抹點油用保鮮膜包好放冰箱冷藏過夜。隔天拿出來稍微回溫(不用很久),再分割進行後續抹油酥、包蔥、整形步驟。冷藏過的麵團延展性更好呢!(省時妙招,上班族必學!)

老實說,第一次按這蔥抓餅做法成功時,聽到那卡滋卡滋的酥脆聲,還有夾開看到那千絲萬縷的層次,我差點在廚房尖叫!什麼排隊名店,自己做的更香、更脆、蔥花放不用錢,那份成就感才是最棒的調味料。真心不騙,照著步驟試試看,你的平底鍋也能變身夜市人氣攤!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