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鍋藥燉排骨,差點又毀了我的廚房!瓦斯爐邊緣那可疑的褐色噴濺痕跡(沒錯,是藥汁噴出來的傑作),默默控訴著我第N次的失敗嘗試。還記得第一次做藥燉排骨做法時,滿心期待端上桌,男友只吃了一口就默默推開:「這碗中藥…是要幫我補身體還是驅邪?」超心碎!從那刻起,我跟這道湯槓上了,勢必要做出連我家挑嘴老爹都點頭的版本。
目錄

藥燉排骨食譜大公開:原來外面賣的湯頭這麼清澈是加了這個!
說到藥燉排骨做法,每個家庭、每個攤位都有自己的武林秘笈。我試過從網路上抓下來的十幾種版本,有的藥材組合複雜到像在配仙丹(結果湯苦到懷疑人生),有的簡單到過頭喝起來像排骨清湯。以下是我的終極實驗版,融合了被燙到好幾次才領悟的小撇步,連我家附近那個跩個二五八萬、號稱三代祖傳的排骨攤阿伯,在我偷師(外加買了N次後裝可愛請教)後都勉強擠出一句:「你這個…有用心喔!」(我就當他是稱讚了啦!)
藥燉排骨秘方比例表 (4-6人份)類別 | 材料名稱 | 份量 | 關鍵處理方式 & 我的血淚備註 | 替代方案 |
---|---|---|---|---|
靈魂主角 | 豬肋排 | 約 800g | 一定要選帶點油脂的! 太瘦的煮完柴到哭。請肉攤老闆剁塊(省力)。回家後用流水沖洗約10分鐘去血水雜質,瀝乾。 | 也可用腩排,但油脂更多。 |
藥材天團 | 當歸 | 3-4片 | 別貪多! 放太多湯會黑又苦(我的第一次慘案)。稍微沖洗即可。 | 怕藥味可再減1片。 |
川芎 | 約 5-6片 | 香氣擔當,但味道特殊有人不愛(像我家那位),我會減量至3-4片。 | 可省略,但風味層次少一點。 | |
熟地 | 1小塊 | 賦予湯頭深色與甘甜底蘊,必備!但記得檢查有沒有發黴(別問我怎麼知道的)。 | 無可替代。 | |
黃耆 (北芪) | 約 10-12片 | 補氣擔當,味道溫和。藥材行買品質較好。 | ||
黨參 | 2-3小支 | 補氣增甘味,洗淨即可。 | 可用西洋參片少量替代。 | |
紅棗 | 8-10顆 | 記得用刀劃開或剪開! 否則甜味煮不出來(第二次失敗領悟)。 | 黑棗亦可,風味更濃。 | |
枸杞 | 1大匙 | 最後10分鐘才下! 否則煮到消失不見(第三次…唉)。 | ||
辛香夥伴 | 老薑 | 1大塊 | 約拇指長,洗淨用力拍裂(出味!),千萬別切片!否則撈到眼花。 | |
整顆大蒜 | 5-6瓣 | 不用剝皮!洗淨稍微拍裂就好。燉完軟綿超好吃。 | 不愛蒜味可減量。 | |
調味要角 | 米酒 | 約 200cc | 純米酒為佳,別用料理米酒或加鹽的! 燉煮後酒精揮發只剩香氣。 | 可換成紹興酒,風味不同。 |
鹽 | 適量 | 最後才調! 太早加肉會變硬。邊加邊試味道。 | ||
高品質純釀醬油 | 1-2小匙(選配) | 想湯頭更醇厚、帶點醬香?最後偷偷加一點點就好,是阿伯傳授的偷吃步! | ||
秘密武器 | 白蘿蔔 (中型) | 半條 (選配) | 去皮切大塊。天然甘甜劑!吸附雜質讓湯更清! 燉完入口即化超好吃。 | 蘋果1/4顆去核也行,但風味不同。 |
乾燥螺肉 (小顆) | 一小把 (選配) | 海味加持,鮮度倍增!阿伯的終極機密(被我盧來的)!洗淨一起燉。 | 小幹貝或淡菜也可。 |
藥材購買小撇步:
- 信譽第一: 別貪便宜!去熟悉的中藥行買,聞聞看有沒有油耗味或怪味(發黴過期NO!)。
- 請教老闆: 直接說要煮藥燉排骨,請老闆幫你抓好一份的量,省事又不怕比例錯(新手超推薦!)。
- 基本組合懶人包: 當歸、川芎、熟地、黃耆、黨參、紅棗、枸杞。這幾樣搭起來就很有樣子了!

藥燉排骨做法實戰全紀錄:從冷水下鍋到完美上桌的魔鬼細節!
準備好材料了嗎?深呼吸,跟著我的步驟走,避開我曾經踩爆的地雷區!這次的藥燉排骨做法,我們追求的是湯色清澈透亮(不是混濁的醬油湯!)、藥香溫潤不刺鼻、排骨軟嫩到骨肉分離!
第一步:排骨的淨身儀式 – 去腥去雜味是關鍵!
- 冷水下鍋是王道: 排骨放入鍋中,水量要完全蓋過排骨(非常重要!)。開中大火,別蓋蓋子!
- 耐心陪伴它滾: 看著水溫慢慢上升,鍋邊開始冒出小小的氣泡(還沒大滾喔)。這時水面會浮出灰灰白白的泡沫和雜質,看起來有點噁心,但這都是腥味的來源!
- 撈除浮沫要徹底: 拿出你的湯勺,細心地、溫柔地(但手速要快!)把這些浮沫一點一點地撈乾淨。這個步驟超級重要!直接影響湯頭最後會不會清爽不混濁。
- 滾了!再煮3分鐘: 等到水真正大滾了(咕嚕咕嚕冒大泡),開始計時,讓它滾個3分鐘。這樣才能把深層的血水和雜質逼出來。
- 徹底沖洗!洗到排骨發亮: 時間到!關火。小心燙! 把排骨撈出來,放到水槽的瀝水籃裡。開啟水龍頭,用溫熱的流水(不是冰水!)仔細地、用力地沖洗每一塊排骨,把表面殘留的雜質泡沫全部沖掉。你會發現排骨變得很乾淨,顏色也白了。瀝乾水分備用。絕對不能省略這步! 直接燉湯會後悔!這就是我早期湯頭總是濁濁有怪味的元兇!
第二步:藥材的熱身運動 – 釋放香氣不苦澀!
- 簡單沖洗就好: 把除了枸杞和紅棗以外的藥材(當歸、川芎、熟地、黃耆、黨參)和拍扁的老薑、帶皮大蒜瓣,稍微用清水快速沖洗一下,去掉表面灰塵就好。不要泡!泡太久精華會流失。
- 乾鍋小火烘香氣: 取一個乾淨的乾鍋(不用放油!),開小火。把沖洗過、瀝乾水的藥材(含薑、蒜)全部倒進鍋裡。輕輕翻炒或晃動鍋子。
- 聞到香味就收手: 大約炒個 1-2分鐘,你會聞到溫和的中藥香氣飄出來,有點像走進中藥行的感覺(很療癒!)。千萬別炒到焦! 焦了會苦!香氣出來就可以關火,倒出來備用。這個步驟能讓藥材香氣更奔放,還能去除可能的陳味或水氣,燉出來的湯藥味更溫和! 不信你試試跳過這步,味道真的有差!

第三步:燉煮的藝術 – 時間、火侯、小撇步!
- 主角配角大集合: 拿出你要燉湯的鍋子(厚底的湯鍋、砂鍋、鑄鐵鍋、甚至快鍋都可以)。把處理乾淨的排骨、烘香過的藥材(含薑蒜)、還有劃開或剪開的紅棗都放進去。如果要用白蘿蔔塊和乾燥螺肉/幹貝,這時也一起放下去。
- 加水有學問: 倒入足量的過濾冷水或溫水。水量要一次性加足,至少要完全淹過所有材料,還要再高出2~3個指節(約5-7公分)。因為燉煮過程會蒸發,中途加水會影響風味和湯的濃度。寧多勿少!
- 加酒時機: 這時可以把米酒(約200cc)全部豪邁地倒進去!酒香隨著燉煮會揮發,留下甘醇。
- 開火!關鍵第一步: 蓋上鍋蓋(留一點小縫隙或使用可排氣的鍋蓋更好),開中大火煮到湯滾沸。
- 轉小火慢燉精華: 湯大滾後,立刻轉成最小的火力(爐心火即可),維持湯面只有非常微小的咕嘟咕嘟冒泡狀態,蓋上鍋蓋(同樣建議留縫或使用排氣蓋)。
- 漫長的等待(值得!): 接下來就是耐心時刻。讓它慢燉至少1.5小時。燉煮時間越長(2小時更佳),排骨越軟爛,藥材的精華釋放越徹底,湯頭也更濃醇。過程中儘量不要開蓋,以免香氣和溫度散失太快。用砂鍋或鑄鐵鍋保溫性更好。
- 枸杞登場!最後十分鐘: 在關火前的最後10分鐘,把洗淨的枸杞丟進去。蓋上蓋子繼續燉煮10分鐘。枸杞煮太久會爛掉破掉,營養也容易流失。
- 調味點睛: 時間到!關火。這時開啟鍋蓋,香氣撲鼻!嚐嚐湯的味道(小心燙!)。用鹽來調味,少量多次地加,邊加邊試,調到你喜歡的鹹淡。如果想要湯頭更醇厚有層次,這時可以偷偷加入那1-2小匙的純釀醬油(選配),攪拌均勻。記得,鹽和醬油一定要最後才加! 太早加肉質會變柴。
第四步:享用前的魔法 – 靜置與撈除!
- 關火後別急著喝! 蓋回蓋子(不用全密合),讓整鍋湯靜置至少30分鐘到1小時。這個步驟超神奇!讓味道有時間融合得更圓潤,湯也會變得更清澈(一些細微的渣渣會沉澱)。
- 優雅上桌: 要喝之前,再用乾淨的湯勺,小心地把表面的一層薄薄油脂(依個人喜好,喜歡油潤感可保留部分)和可能浮起的細小藥材碎屑撈掉。將排骨、湯料盛入碗中,注入清澈香醇的湯汁。一碗色、香、味俱全的藥燉排骨就完成啦!
我的終極心得筆記: 要完美複製這道藥燉排骨做法,排骨處理去腥是基礎,藥材稍烘絕對是加分秘技,小火慢燉是精華所在,最後靜置是清澈透亮的關鍵!缺一不可啊!那個讓我被男友嫌棄的苦味濃湯,就是少了「冷水下鍋徹底汆燙沖洗」和「藥材烘香」這兩步!

藥燉排骨 QA 時間:你一定想問的!
Q1:藥味太重好可怕!怎麼讓它溫和點?
A:完全懂!我也怕喝起來像在喝藥水。關鍵在:
- 藥材比例調整: 新手請從「減少當歸、川芎的用量」開始,這兩位是藥味大戶。黃耆、黨參、紅棗可以多放點,甜味較明顯。
- 務必先烘香: 乾鍋小火炒過的藥材,味道真的會變得比較圓潤不刺鼻!
- 時間別過長: 燉煮超過2.5小時,藥材味道會過度釋放反而變苦澀。1.5-2小時通常是甜味香氣最平衡的黃金時間。
- 白蘿蔔/蘋果是好幫手: 它們天然的甘甜能中和藥味,吸附雜質讓湯更清甜,真心推薦加入!
- 米酒不可省: 酒能帶出香氣,壓制部分藥腥味。最後湯是沒有酒味的,放心。
Q2:為什麼我的藥燉排骨湯看起來濁濁的?不像外面賣的那麼清澈?
A:湯濁通常是因為「血水雜質」沒處理乾淨!請死磕第一步:
- 排骨汆燙務必徹底: 冷水下鍋,滾了之後耐心撈浮沫,撈乾淨!撈到水面幾乎沒有髒泡沫為止。
- 汆燙後務必用溫水徹底沖洗排骨: 把黏附在骨頭肉縫的雜質沖掉!這步超關鍵,偷懶絕對濁!
- 燉煮過程火侯要小: 大火滾煮會讓蛋白質劇烈翻滾乳化,湯就容易白濁。保持小火慢燉(微滾狀態)。
- 靜置沉澱: 關火後讓湯靜置半小時以上,雜質沉底再小心舀起上層清湯。
- 避免過度攪拌: 燉煮過程別手癢一直去攪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