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煮邊嘮叨)說真的,我為了復刻那一杯在曼谷街頭喝到、魂牽夢縈的泰式奶茶,不知道煮壞了多少鍋茶湯!不是茶味太澀,就是甜到像喝糖漿,最慘的是顏色怎麼煮都像臺式紅茶,一點都不橘!直到我厚著臉皮跟清邁一家老攤販阿姨偷學了幾招,加上自己實驗到快變成「茶葉研究員」,才終於抓住精髓。今天就把我最滿意的 泰式奶茶作法 毫無保留分享,保證跟你在臺灣喝到那些「改良版」完全不同!
目錄
食譜大公開:比例精準是靈魂,手標牌是王道!
別懷疑,想做出道地風味,「手標牌」(Cha Tra Mue)泰式茶粉就是唯一選擇!那些用阿薩姆或錫蘭紅茶混充的,喝起來就是少了一股特殊香氣(帶點煙燻和香料感)。我的黃金比例是這樣的:
食材 | 份量 | 重點說明 & 我的血淚提醒 |
---|---|---|
手標牌茶粉 | 4 湯匙 (約40g) | 務必選深紅色包裝的「沖繩式」(別買錯綠包裝綠奶茶粉!),這是正宗泰奶橘紅色的關鍵來源! |
飲用水 | 500ml | 水質影響很大,過濾水為佳 |
白砂糖 | 4-5 湯匙 (60g) | 這甜度是泰國路邊攤標準! 怕甜請煮完再調整,但一開始糖不夠茶香真的出不來! |
鮮奶 | 200ml | 全脂鮮奶口感最滑順,別用低脂! |
煉乳 | 1.5 - 2 湯匙 | 必加! 增加濃稠度與焦糖香氣,是風味層次的靈魂 |
淡奶 ( evaporated milk ) | 1 - 2 湯匙 | 非必要但強烈建議!讓奶味更厚實飽滿,臺語叫「奶水」超市進口區找得到 |
碎冰 | 滿杯 | 泰奶就是要冰到透心涼! |
工具別馬虎:這些細節讓成功率飆升!
別以為隨便拿個鍋子就能煮!工具用對,味道差超多:
- 不鏽鋼鍋或琺瑯鍋: 千萬別用鐵鍋!茶湯顏色會變黑,味道也怪。
- 茶袋或濾布: 手標牌茶粉細到像灰塵!務必過濾兩次,不然喝到滿口渣超痛苦(別問我怎麼知道的...)。
- 拉茶杯(或兩個夠高的容器): 想要茶湯絲滑、泡沫綿密的秘技就在「拉茶」!
- 耐熱量杯或壺: 裝煮好的濃茶基底用。
- 雪克杯 (Shaker): 最後混合時搖出完美泡沫就靠它!
做法拆解:跟著步驟做,零失敗率!
STEP 1️⃣ 煮出濃鬱茶膽:時間溫度是關鍵!
- 煮水: 把500ml水倒進鍋裡,用中大火煮到水開始冒小泡泡(約攝氏85-90度),千萬別滾到沸騰!水太滾茶粉會煮出苦澀味。
- 下茶粉: 把4湯匙手標茶粉放進茶袋綁緊(或直接撒入水中,但之後過濾要更仔細)。把茶袋浸入熱水中。
- 小火慢煮: 立刻轉小火(維持水面微微冒泡狀態),計時 煮5分鐘。這期間用勺子輕輕按壓茶袋,擠出茶色和香氣。關鍵是火千萬不能大!一滾就苦!
- 關火燜茶: 時間到關火,讓茶袋繼續泡在鍋裡燜5分鐘。這個「燜」的步驟超重要!讓茶葉充分釋放顏色與香氣,成就那標誌性的橘紅色。
- 過濾茶湯 (第一次): 把茶袋取出(別擠乾!輕輕提起滴完就好,擠壓會出苦味)。將茶湯用細濾網或濾布過濾到耐熱量杯裡。看看這顏色!是不是比你想像中深很多?
- 關鍵拉茶!(不能省): 準備另一個空容器。把熱茶湯從高處(約30-40公分)倒入空容器中,再從高處倒回原來的量杯。重複這個「拉茶」動作6-8次。這能讓茶湯充分接觸空氣,去除澀味、增加順滑度,還會產生綿密泡沫! 你會看到顏色變得更亮更橘紅!
- 趁熱加糖: 立刻把白砂糖加入還在溫熱的茶湯裡,快速攪拌到完全溶解。糖一定要在茶熱的時候加才能融化徹底! 這鍋就是萬用的 泰式奶茶 濃縮基底了!放涼備用。
💡 我的慘痛教訓: 曾經貪快用大火滾茶,結果整鍋變超澀超苦,只能倒掉... 小火慢煮+燜才是王道!
STEP 2️⃣ 調製奶茶:甜度香氣在此定案!
- 準備杯子: 拿出你愛的玻璃杯(透明杯看顏色最過癮),裝入滿滿的碎冰。
- 混合奶製品: 在雪克杯(或一個有蓋的杯子)裡,倒入約150ml 完全冷卻的泰式茶基底(這是做一杯的量,剩下的茶基底可以冷藏儲存約3天)。接著加入 鮮奶、煉乳、淡奶。我的黃金比例是:鮮奶150ml + 煉乳1.5湯匙 + 淡奶1湯匙(喜歡更濃鬱奶香可加到2湯匙)。
- 瘋狂搖勻!: 蓋緊雪克杯,使出你調酒的氣勢,用力搖晃約15-20秒!搖到奶製品和茶湯完全融合,杯壁起霧,裡面充滿細緻泡沫。這動作讓口感變超綿密!
- 完美組合: 把搖好的奶茶從高處倒入裝滿碎冰的杯子中。看著那漂亮的橘紅色液體衝擊冰塊,泡沫浮在上面... 啊!就是這個畫面!
- 最後點綴 (Optional): 喜歡更道地?可以在最上面再淋上小小半湯匙的淡奶,增加視覺層次和濃鬱度。
為什麼你之前做的泰奶總是不對味?破解5大失敗地雷!
我失敗過太多次了,這些雷你踩過幾個?
失敗症狀 | 可能原因 | 解決方案 |
---|---|---|
顏色不夠橘紅,偏紅褐色 | ✘ 用錯茶粉(非手標牌) ✘ 茶粉量不足 ✘ 煮的時間不夠或溫度過高 ✘ 沒加淡奶/煉乳 |
✔ 認明深紅包裝手標牌 ✔ 嚴格按比例 (40g茶粉/500ml水) ✔ 控制小火85-90度煮5+燜5 ✔ 淡奶是增色關鍵! |
茶味苦澀難入口 | ✘ 水溫過高(沸騰) ✘ 煮太久 ✘ 燜太久 ✘ 擠壓茶袋出苦汁 |
✔ 水冒小泡時下茶粉,轉小火 ✔ 嚴格計時:煮5分鐘 + 燜5分鐘 ✔ 茶袋輕提不擠壓 ✔ 務必做「拉茶」去澀! |
甜膩死甜不順口 | ✘ 糖全加在最後 ✘ 只用煉乳調甜度 ✘ 沒靠冰塊稀釋平衡 |
✔ 糖必須趁熱加進茶基底融化 ✔ 白砂糖為基礎,煉乳/淡奶增風味 ✔ 碎冰一定要加滿!冰融化後甜度才剛好 |
奶味不足或分離 | ✘ 只用鮮奶 ✘ 沒加煉乳和淡奶 ✘ 搖晃不足混合不均 |
✔ 煉乳+淡奶是靈魂!比例不能少 ✔ 務必用雪克杯「用力搖」到融合起泡 |
喝到底部一堆茶渣 | ✘ 過濾不夠仔細 ✘ 茶粉太細直接煮沒用袋 |
✔ 煮時就用茶袋 ✔ 熱茶湯至少過濾兩次(細濾網+濾布) ✔ 拉茶後靜置一下再倒出 |
進階秘技大放送:讓你的泰奶更上一層樓!
想跟攤販阿姨一樣專業?試試這些技巧:
- 💧 冰塊的秘密: 泰國路邊攤都用超級碎的冰!碎冰融化快,能瞬間冰鎮奶茶並快速稀釋甜度到完美平衡。家用刨冰機或敲冰袋是好幫手!
- 🧊 茶基底儲存法: 煮好的濃茶基底(已加糖)放涼後,裝進乾淨密封瓶冷藏,最多放3天。風味會隨時間稍微變淡,建議盡快用完。
- 🆚 甜度調整時機: 想減糖?絕對不要在煮茶基底時減少糖量! 會影響茶香。正確做法:煮基底時按標準比例加糖➜ 調製最終奶茶時➜ 減少加入的煉乳量,或用更多鮮奶稀釋。最後靠大量碎冰平衡。
- 🌶️ 大人味選擇: 試過在茶粉裡加一小撮八角或荳蔻一起煮嗎?香氣更複雜,帶點南洋風情!(但下手要輕,搶味就不好喝了)。
- 🥤 沒有雪克杯? 用有蓋的馬克杯或保鮮盒代替!重點是密封好,用力搖晃讓空氣打入產生泡沫。
常見問題 Q&A(我知道你很想問!)
Q1:一定要用手標牌茶粉嗎?臺灣茶葉行賣的「泰式茶」可以嗎?
A: 強烈建議用手標牌! 它是泰奶風味的核心。臺灣茶行賣的「泰式茶葉」成分不明,很多隻是普通紅茶碎,煮出來顏色、香氣、味道都差很多。手標牌在蝦皮、泰國超市或部分大型超市進口區都買得到,投資一包絕對值得!這是我試驗過無數次後,認為最能還原正宗 泰式奶茶作法 的關鍵食材。
Q2:做好的泰式奶茶可以放多久?隔夜還能喝嗎?
A: 強烈建議現做現喝! 泰奶的魅力在於濃鬱茶香、冰涼口感和綿密泡沫。放久了冰塊融化會嚴重稀釋風味,泡沫消失,口感變水,喝起來很廉價。如果只儲存「茶基底」(不加奶製品的濃茶糖漿),密封冷藏可放2-3天。要做奶茶時再取出適量,加入鮮奶、煉乳、淡奶和大量新冰塊搖勻。
Q3:我真的很怕甜!有沒有辦法做出低糖版但好喝的泰奶?
A: 可以調整,但要有技巧:
1. 茶基底煮製時,糖量不能減! (否則茶香不足)。
2. 在「調製奶茶」步驟減量:
* 減少煉乳用量(例如只加1茶匙甚至半匙)。
* 增加鮮奶比例(例如鮮奶加到180ml)。
* 省略淡奶(或只用半匙)。
3. 務必加滿杯碎冰! 冰融化後能有效降低甜度。
4. 喝的時候先拌勻,並接受它風味會比道地版本稍微清爽(奶味較重,茶香和濃鬱感稍降)。完全無糖版本真的不推薦,會破壞泰奶的平衡。這套 泰式奶茶作法 的甜度是精髓之一,試著接受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