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整天在廚房打轉、聞到烤箱香氣就開心的吃貨,我必須說,香蕉蛋糕做法真的是療癒系甜點的首選!家裡熟到發黑的香蕉別急著丟,它們才是成就風味濃鬱、濕潤綿密蛋糕的靈魂人物。經過無數次實驗(當然也包含幾次慘不忍睹的失敗),我終於整理出一套成功率超高、風味絕佳的食譜與訣竅,今天就來跟大家掏心掏肺分享我的終極香蕉蛋糕做法心得,保證讓你一試成主顧!
目錄
我的終極香蕉蛋糕食譜:經典 vs. 變化型
坊間香蕉蛋糕做法千百種,有的強調快速簡單,有的追求奢華口感。經過反覆測試,這份食譜是我家餐桌上的常勝軍,濃鬱香蕉香與濕潤度都恰到好處。我還貼心準備了健康取向的變化版,滿足不同需求!

經典濃鬱版香蕉蛋糕 (8吋長條模或圓模)
這版本香蕉味超濃,口感濕潤紮實帶點Q彈,奶油香氣迷人,是絕對不會出錯的經典選擇!每次烤好,滿屋子的香氣真的讓人受不了。
食材 | 份量 | 關鍵選材重點與我的慘痛教訓 |
---|---|---|
熟透香蕉 | 3-4 根 (約350-400g 果肉) | 重中之重! 外皮布滿黑斑、捏起來軟爛的最好,香氣甜度才夠。用不夠熟的香蕉?風味淡得像在吃香蕉風味蛋糕! |
無鹽奶油 | 115g | 必須提前室溫軟化到手指輕按會凹陷。我曾偷懶沒軟化就打發,結果油水分離...整鍋報銷!選發酵奶油香氣更棒。 |
黃砂糖 | 100g | 提供焦糖香氣與濕潤度,不建議全用白砂糖取代,風味層次差很多。 |
雞蛋 (L號) | 2 顆 | 同樣室溫! 冰雞蛋會讓奶油結塊。輕輕打散即可,別打到發泡。 |
中筋麵粉 | 200g | 過篩!過篩!過篩!說三次因為很重要。懶得過篩容易結塊,烤出來組織不均。 |
泡打粉 | 1 茶匙 (約5g) | 確保在有效期內!失效的泡打粉是蛋糕變發糕的元兇之一。 |
小蘇打粉 | 1/2 茶匙 (約2.5g) | 幫助中和香蕉的酸性並加深顏色,不能省略。但千萬別手抖加太多,會有可怕的鹼味! |
鹽 | 1/4 茶匙 | 提升整體風味層次,平衡甜膩感。 |
香草精 | 1 茶匙 | 選純天然香草精,化學合成的味道很假。 |
酸奶或優格 | 60ml | 秘密濕潤武器! 用原味全脂的最對味,替代牛奶效果更好。讓蛋糕體保濕度大升級。 |
核桃或胡桃 (可選) | 80g (略微切碎) | 強烈建議加! 烤過的堅果香氣跟香蕉是絕配。使用前先以150度烤8-10分鐘放涼,香氣更逼人。 |

健康輕盈版香蕉蛋糕 (調整重點)
- 奶油替代: 改用 80ml 冷壓初榨椰子油或葡萄籽油。椰子油帶特殊香氣,葡萄籽油則較中性。注意: 用油版本口感會稍不同,沒奶油那麼濃鬱紮實,但更清爽。
- 糖量調整: 黃砂糖減至 70-80g,同時增加 1根香蕉用量 (總共約450g果肉),靠香蕉自然甜味補充。
- 麵粉替代: 替換 1/3 中筋麵粉為全麥麵粉 (約70g全麥粉 + 130g中筋)。全麥粉吸水性較強,若感覺麵糊太乾,可多加 10-15ml 酸奶/優格。
- 新增營養: 可拌入 30g 燕麥片 或 20g 亞麻籽粉/奇亞籽 增加纖維。
哪個好?我真心覺得經典版最能體現香蕉蛋糕做法的靈魂,那種濃鬱滿足感無可替代!但輕盈版確實更沒負擔,當早餐或點心很適合。
食材選擇關鍵:魔鬼藏在細節裡!
好的香蕉蛋糕做法,從挑對食材就成功一半!別小看這些細節,它們真的會大大影響成品。
- 香蕉:風味的靈魂!
- 熟度是關鍵: 絕對、務必、一定要用熟透的香蕉!表皮從點點黑斑到整根烏漆嘛黑都可以(只要裡面沒壞)。這種香蕉甜度高、香氣濃鬱、質地軟爛容易壓泥,才是最佳選擇。用青香蕉或剛轉黃的?拜託別鬧了,做出來沒香蕉味別怪我。
- 提前準備: 香蕉不夠熟怎麼辦?試試這招:把香蕉連皮放在鋪了烘焙紙的烤盤上,用 150度烤約15-20分鐘,直到外皮完全變黑。放涼再剝皮使用,效果很不錯!
- 壓泥技巧: 用叉子壓就可以,不用追求完全無顆粒,保留一些小塊香蕉烤過後口感更驚喜。但絕對禁止偷懶用果汁機打成液體! 那會破壞纖維結構,蛋糕體會太濕黏。
- 奶油 vs. 油:口感大不同
- 奶油派: 首推發酵無鹽奶油(像法國Échiré或Isigny Ste Mère,貴一點但值得)。打發奶油能裹入空氣,蛋糕組織更蓬鬆、香氣濃鬱、口感豐潤紮實。軟化要徹底(約25度C)。
- 油派 (椰子油/植物油): 操作更簡單,免打發,適合新手。蛋糕體會比較細密濕潤,但香氣和蓬鬆感確實略遜一籌。椰子油要選冷壓初榨,香氣才天然。植物油選味道清淡的(葡萄籽油、玄米油)。
- 我的真心話: 經典款我一定用奶油!那個香氣和口感是油的版本無法取代的幸福感。但健康版用椰子油,搭配全麥粉,早餐吃很OK。
- 粉類與膨脹劑:穩定的基石
- 麵粉: 中筋麵粉 (All-purpose flour) 是標準選擇。想更蓬鬆?可用一半低筋麵粉替換。用全麥粉記得增加液體份量。
- 泡打粉 + 小蘇打: 黃金搭檔!泡打粉提供主要膨脹力,小蘇打則負責中和香蕉酸性(讓色澤更棕亮)並輔助膨脹。務必確認新鮮有效! 開封久的泡打粉,倒一點到熱水裡沒劇烈冒泡就該丟了。
- 加分配角:層次更豐富
- 酸奶/優格: 秘密武器!讓蛋糕體更濕潤綿密,效果比牛奶好太多。選原味全脂的。
- 堅果: 核桃、胡桃是經典。務必先烤過!150度烤8-10分鐘放涼,香氣完全釋放,口感也更脆。
- 巧克力: 耐烤巧克力豆或切碎的苦甜巧克力塊(70%以上),拌入麵糊或灑表面都超讚。香蕉+巧克力誰能抗拒?
- 香料: 1/4 - 1/2 茶匙的肉桂粉或肉豆蔻粉,能增添溫暖風味,試過就回不去了。

零失敗步驟圖解:手把手跟我這樣做!
準備好食材了嗎?挽起袖子,跟著我一步步操作,避開那些我曾經踩過的坑!
前置作業非常重要!!!
- 香蕉壓泥: 熟透香蕉剝皮放入大碗,用叉子壓成泥狀(保留些許小塊OK)。加入 1茶匙檸檬汁(防止太快氧化變黑,也提味),拌勻備用。聽說有人省略檸檬汁?其實短時間沒差,但有加更安心。
- 奶油回溫: 無鹽奶油切小塊,放室溫軟化到手指輕按會輕易凹陷的程度(約需1小時,視室溫而定)。絕對不要用微波爐強行加熱,容易變油水分離!趕時間?可切小塊放不銹鋼盆上,再坐另一個裝溫水(不燙手)的盆,加速軟化。這招我常用。
- 粉類過篩: 中筋麵粉、泡打粉、小蘇打粉、鹽,全部混合在一起,過篩兩次!這步驟是讓成品組織細膩無粉粒的關鍵。偷懶不過篩?烤出來有顆粒感別後悔。篩好備用。
- 烤模防沾: 選用 8吋長條蛋糕模或 8吋圓模。仔細塗抹一層軟化奶油(或噴烤盤油),再均勻灑上一層麵粉,輕拍掉多餘的粉。鋪烘焙紙是最保險的! 尤其長條模,剪裁適當大小鋪底和圍邊,脫模時會感動到哭。我有過沒鋪紙脫模毀容的悲劇...
- 預熱烤箱: 非常重要!設定上下火 180度C (350度F),讓烤箱有足夠時間達到穩定溫度。
正式開始製作!
- 奶油與糖打發:
- 將軟化好的奶油和黃砂糖放入攪拌盆(用桌上型攪拌機槳狀頭或手持電動打蛋器都行)。
- 先低速混合避免糖粉飛濺,再轉中高速打發約 3-5分鐘,直到顏色變淺、質地蓬鬆像羽毛狀,盆邊的糖粒也幾乎溶解。打發不足會影響膨脹度! 這是好吃的基礎動作。
- 加入雞蛋與香草精:
- 將打散的室溫雞蛋分兩次加入打發的奶油糖中。每加一次就用中速打勻,確實乳化後再加下一次。一次全加容易油水分離,變成豆花狀就難救了!如果真的不小心分離了?補救法:趕快加1大匙配方內的麵粉進去低速打勻,通常能拉回來一點。最後加入香草精,低速拌勻。
- 拌入香蕉泥與酸奶:
- 把香蕉泥加入奶油雞蛋糊中。轉低速,稍微拌幾下就好,大致混合均勻即可(還看得到一些香蕉小塊很正常)。別過度攪拌!
- 加入酸奶或優格,同樣低速拌勻即可。這時候麵糊看起來水水的、有點分離?別擔心,是正常的!加入粉類就會改變。
- 混合濕性與乾性材料:
- 這是關鍵步驟!將過篩好的粉類 「分兩次」 加入濕性材料中。
- 改用橡皮刮刀!關掉機器! 用 「切拌」 (Cut-in) 加 「翻拌」 (Fold-in) 的方式混合。怎麼做?像切菜一樣,刮刀垂直切入麵糊底部,將底部的麵糊翻起到表面,同時輕輕轉動攪拌盆。重複這個動作。
- 第一次加入一半粉類,拌到還看得到一點粉時,就加入第二次粉類。
- 拌到「幾乎看不見乾粉」就立刻停手! 就算還有一點點小粉粒也沒關係,過度攪拌會產生麵筋,烤出來會硬梆梆像發糕!切記!切記!這個麵糊看起來粗糙、有點顆粒感是正常的,別追求光滑。

- 加入堅果或巧克力(可選):
- 如果喜歡,這時加入烤過放涼的碎核桃/胡桃或巧克力豆。用刮刀輕輕翻拌 5-6下,大致分佈均勻就好。
- 入模與整平:
- 將麵糊倒入準備好的烤模中。用刮刀稍微整理一下形狀,讓表面大致平整,四角要填滿。
- 輕震烤模 2-3下 在桌面上,震出大氣泡。這樣烤出來組織才細緻。
- 烘烤時間與判斷:
- 放入已預熱好的烤箱中層。
- 設定時間:50-65分鐘(長條模通常比圓模快些)。實際時間依烤箱火力、烤模材質深淺、麵糊量而異。
- 關鍵:不要一直開烤箱門! 前40分鐘絕對不要開門,冷空氣進入會讓蛋糕塌陷!等烤到時間差不多(聞到濃鬱香氣、表面呈現漂亮金棕色),可用以下方法測試:
- 竹籤測試法: 開啟烤箱門,快速將竹籤(或細刀)插入蛋糕中心最深處,抽出後如果竹籤是 「乾淨」 或只帶有 「少許濕潤碎屑」 (不是濕麵糊),表示烤好了。
- 輕壓回彈法: 用指尖輕輕按壓蛋糕中央,如果感覺 「有彈性」 且壓痕很快就回彈消失,也代表熟了。
- 如果竹籤還帶濕麵糊,關上烤箱門再烤 5分鐘,再測試一次。
- 出爐與冷卻:
- 烤好後立刻取出烤箱,放在網架上 「靜置10-15分鐘」 。讓蛋糕體稍微定型收縮,才好脫模。
- 然後小心將蛋糕脫模(有鋪紙就輕鬆拎起),放在網架上 「完全放涼」 (至少1-1.5小時)。絕對不要在溫熱時切! 熱蛋糕太軟嫩,一切就散掉毀容,而且風味也沒完全融合。等涼需要耐心,但值得!這時泡杯咖啡或茶吧。

進階技巧與常見QA大補帖
完成了基本的香蕉蛋糕做法,想更上一層樓嗎?這些技巧讓你的蛋糕變身專業級!
- 風味升級小撇步:
- 蘭姆酒漬葡萄乾: 葡萄乾先用溫水洗淨瀝乾,泡入能蓋過的蘭姆酒中至少1小時(隔夜更佳)。瀝乾酒液(稍微擠一下就好,保留酒香),在步驟5加入麵糊拌勻。大人風味超迷人!
- 焦糖香蕉: 切片香蕉裹上少許紅糖,用平底鍋加一點奶油煎到兩面焦糖化。冷卻後鋪在入模的麵糊上或中間夾層(麵糊倒一半→擺焦糖香蕉→再倒另一半麵糊),華麗又好吃!
- 奶油乳酪糖霜: 經典搭配!室溫奶油乳酪100g + 室溫無鹽奶油25g打勻,加入過篩糖粉80-100g和少許香草精,打到滑順。蛋糕完全冷卻後塗抹上去,撒點核桃碎。
- 儲存與回春:
- 室溫: 密封好(或蓋上蛋糕罩),放陰涼處可儲存 2-3天。臺灣天氣濕熱,儘早吃完最好。
- 冷藏: 密封冷藏可放 4-5天。但冷藏後蛋糕體會變紮實,直接吃口感較乾。回溫小技巧: 切片後用微波爐「解凍模式」或低功率加熱 10-15秒,立即恢復濕潤柔軟!或放回預熱100度的烤箱裡 「回烤3-5分鐘」 ,外層微酥內裡軟嫩,像剛出爐!
- 冷凍: 切片後用保鮮膜包緊,再放入密封袋冷凍,可儲存 1-2個月。要吃的前一晚移到冷藏解凍,再依上面方法回溫即可。當早餐很方便。
烘焙救星 Q&A — 你問,我答!
Q1:我的香蕉不夠熟,但又很想馬上做香蕉蛋糕,怎麼辦?
A: 試試「烤箱催熟法」!把香蕉(連皮)放在鋪了烘焙紙的烤盤上,用 150度C烤15-20分鐘,直到外皮完全變黑(過程中可能會滲出糖汁是正常的)。取出放涼後再剝皮使用,效果雖然比不上自然熟透的,但風味比生香蕉好非常多!記得烤盤的糖汁可以刮下來一起拌入麵糊,別浪費那精華。
Q2:可以用植物油完全取代奶油嗎?口感差別在哪?
A: 可以,健康版的做法就是用油。但坦白說,風味真的有差!奶油版的香氣更濃鬱、蛋糕體更蓬鬆帶點紮實感(因為奶油打發裹入空氣)。植物油版的組織通常比較細密均勻、口感偏濕潤清爽,但奶油那股迷人的香氣就淡很多。我個人覺得經典口味還是奶油勝出,但健康取向時,好的椰子油或葡萄籽油也是不錯的選擇。
Q3:為什麼我的香蕉蛋糕烤出來中間濕黏或塌陷?
A: 這是最常見的兩個問題!
- 中間濕黏:
- 沒烤熟: 最常見原因!時間不夠或烤箱溫度不準。務必用竹籤測試中心點,要完全乾淨或只帶點屑屑才算熟。寧可多烤5分鐘。
- 香蕉水分過多/壓太爛: 香蕉本身差異大,如果感覺香蕉泥特別水,下次可減少10-15ml的液體(如優格)或稍微增加10-15g麵粉。
- 粉類沒拌勻: 結塊的泡打粉或小蘇打粉沒散開,導致區域性失效膨脹不均。
- 塌陷:
- 膨脹劑失效: 泡打粉、小蘇打粉過期或不新鮮,無法撐起結構。
- 烤箱門開太頻繁: 冷空氣衝入,未穩定的蛋糕體遇冷收縮。
- 出爐沒馬上脫模: 悶在熱烤模裡,底部水氣會讓蛋糕體濕重下塌。
- 麵糊過度攪拌: 出筋了,烤時膨很高,一出爐就塌下去。
看著金黃誘人的香蕉蛋糕出爐,那種成就感真的無可比擬!這份傾注了我無數次成功與失敗經驗的香蕉蛋糕做法,希望能幫助你在家輕鬆複製這份美味。別怕失敗,烘焙的樂趣就在於嘗試與調整。記住,熟透的香蕉是靈魂,混合麵糊別手癢過度攪拌,耐心等它涼透再切開。準備好迎接滿屋的香蕉香氣和家人的驚嘆聲了嗎?快去試試看吧!
延伸閱讀: 如果你也成功了,不妨試試看加入焦糖醬或巧克力甘納許淋面,絕對能讓你的香蕉蛋糕做法再升級成宴客級甜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