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又到了打包行李準備離開花蓮的時刻。每次來,都被這裡的山海美景和慢活步調深深療愈,但最讓人頭疼(甜蜜的那種)的,永遠是行李箱裡要塞什麼伴手禮回去堵住親朋好友的嘴!網路上資訊一堆,但你知道的,很多都...嗯...有點廣告味,或者推薦的東西其實本地人根本不太買。作為一個把花蓮當後花園在跑,踩過無數雷也挖到不少寶的旅人,這篇 「花蓮伴手禮推薦」 清單,絕對是我用真金白銀和卡路里換來的真心話。我不講大道理,就用最白話的方式,告訴你哪些東西買了不會後悔,去哪買最靠譜,順便分享點我的踩雷小故事。
目錄
首先,麻糬!這幾乎是花蓮的代名詞了吧?
必買原因:
這還用說?花蓮麻糬就是軟糯Q彈的代表啊!和你在超市買的完全不是一個東西。重點是口味超多,老少咸宜,價格也親民。送人自用兩相宜,絕對是 「花蓮伴手禮推薦」 排行榜上永遠的冠軍。我個人偏愛包餡的,口感層次更豐富。不過我得老實說,有些店為了迎合觀光客,做得太甜,或者皮不夠Q,這就很扣分。
推薦商店:
- 曾記麻糬 / 曾師傅麻糬: 這兩家淵源深,算是花蓮麻糬界的兩大巨頭(就像可口可樂和百事?)。分店超級多,火車站、市區、景點附近幾乎都能看到。品質穩定,選擇也多。我個人感覺曾師傅的皮有時更Q一點點(純個人主觀感受!)。
- 德利豆乾 (也賣麻糬): 老字號,麻糬也挺有名,尤其他們的 「白梅麻糬」 很特別,帶點梅子的酸甜,很解膩。如果你也想買豆乾,可以一次搞定。
- 隱藏版小店 (如:豐春冰果室附近的手工麻糬攤): 這才是我的私心推薦!有時候在市場角落或不起眼的小攤,反而能吃到超級驚豔、手工現包的古早味麻糬,皮薄餡多,甜度剛好。但這種店可遇不可求,要靠點運氣和當地朋友的指引。如果你在巷弄間看到阿婆或阿姨在現場包,別猶豫,買就對了!通常比連鎖店的更有「人味」。
營業時間:
曾記/曾師傅大概都 9:00 - 21:30 左右,部分熱門點可能更晚。德利豆乾本鋪差不多 8:00 - 21:00。隱藏小店看老闆心情,通常下午就賣完收攤了。
價格:
一盒綜合口味大約 NT$100 - NT$180 之間,看大小和顆數。散裝秤重的更便宜些。
地址:
曾記/曾師傅分店太多,Google Map 一下你附近的準有。德利豆乾本鋪在 花蓮市大禹街6號。隱藏小店... 真的隨緣,我上次在壽豐的豐春冰果室外面巷子買到超棒的!

再來,絕對不能錯過花蓮的靈魂——剝皮辣椒!
必買原因:
這個真的是花蓮之光!把青辣椒經過特殊工法處理(剝皮、油炸、醃漬),變成鹹香帶勁、微辣回甘的萬能配角。煮雞湯、炒菜、拌麵、直接當小菜都超讚!絕對是讓人一吃難忘的獨特風味,每次有朋友託我帶 「花蓮伴手禮推薦」 ,剝皮辣椒絕對是前三名。但有個小缺點:有些牌子死鹹,或者只有辣沒有香,要不就是防腐劑味道太重... 買錯會很捶心肝。
推薦商店 & 品牌大PK (附個人評價):
| 品牌 / 店家 | 特色 / 個人評價 | 辣度 | 鹹度 | 香氣 | 購買方便度 |
|---|---|---|---|---|---|
| 金品醬園 (剝皮辣椒創始店) | 傳說中的元祖!口味傳統,甘醇不死鹹,辣度溫和。缺點是價格偏高,且儲存期限較短 (新鮮的代價)。我覺得它的湯汁最適合煮雞湯。 | 🌶️ | 適中 | 👍👍👍 | 本店較遠 |
| 曾記 / 曾師傅 | 通路最多最容易買!品質穩定,口味大眾化。我覺得屬於安全牌,辣度和鹹度都算適中,香氣OK。是送禮或自己吃不踩雷的選擇。 | 🌶️🌶️ | 微鹹 | 👍👍 | 👍👍👍👍👍 |
| 明新食品 (琪格奶油酥餅很紅那家) | 他們家的剝皮辣椒意外地好吃!偏甘甜,辣度較低,辣椒口感比較軟一點點(我喜歡有嚼勁的),但香氣不錯。適合不敢吃太辣的朋友。 | 🌶️ | 偏甜 | 👍👍👍 | 👍👍👍👍 |
| 鄉親 / 農會品牌 | 在地農會出品,強調在地原料。品質實在,口味比較原始粗獷一點(偏鹹),價格實在。我買過鳳林的,很夠味,但真的比較鹹,煮湯要小心鹽巴量。 | 🌶️🌶️ ~ 🌶️🌶️🌶️ | 偏鹹 | 👍👍 | 看地區 |
| 郭榮市手工火腿 (也有賣!) | 這家火腿有名,但剝皮辣椒是隱藏版!走精緻路線,通常辣椒挑選過品質好,罐裝也漂亮。口味偏甘醇,辣度適中,我覺得滿好吃的,但價格稍高。 | 🌶️🌶️ | 適中 | 👍👍👍 | 👍👍👍 |
營業時間:
各家店不同,大致同麻糬店或超市時間 9:00 - 21:00。農會超市可能 8:00 - 17:00。
價格:
一瓶大約 NT$130 - NT$250 不等,看品牌、容量、辣椒等級。金品最貴,農會最便宜。
地址:
曾記/曾師傅/明新同麻糬。金品醬園本店在 吉安鄉吉興路三段119號。郭榮市在 花蓮市中華路103號。農會超市請Google各鄉鎮農會。

香脆停不了口:地瓜酥/芋頭酥/雷古多!
必買原因:
花蓮好山好水種出來的地瓜和芋頭品質超棒,做成酥脆零嘴,鹹甜好滋味,唰嘴到停不下來!尤其是 「薯片先生」 那種薄如紙片的脆片,跟一般厚切的地瓜薯條口感完全不同。 「雷古多」 則是花蓮特有的蛋卷餅乾,形狀像唱片,有原味、咖啡、芝麻等口味。這些都是看劇、解饞、塞行李箱空隙的好夥伴。不過這類零食普遍有個問題:油!熱量炸彈啊!而且儲存不當容易受潮變軟,買的時候要注意包裝密封性。
推薦商店 & 品項:
- 薯片先生 (地瓜脆片/芋頭脆片): 這個真的很紅,薄脆口感是特色。原味就很好吃。市區有店面也可以網購(但現場買新鮮)。我個人覺得有點小貴,但口感確實獨特。
- 德利豆乾 (除了豆乾麻糬,也有地瓜酥芋頭酥): 老店品質有保障,口味傳統實在。他們的芋頭酥很香。
- 豐興餅舖 (雷古多創始店): 要買正宗的雷古多,就是這裡了!小唱片造型很可愛,口感酥脆帶點雞蛋香。很適合當辦公室小點心。我覺得原味最經典。
- 曾記 / 曾師傅 / 其他名產店: 也會賣各種品牌的地瓜酥芋頭酥,選擇很多,可以試吃比較。有時候會找到CP值不錯的。
- 鳳林明新冰菓店 (也有賣手工地瓜酥): 這間冰店很有名,他們的手工地瓜酥也很多人推,比較厚實一點,有古早味。
營業時間:
薯片先生約 9:30-20:00 (市區店),德利豐興等同前 8:00-21:00 左右。鳳林明新冰菓店 09:00-18:00 (週三休)。
價格:
地瓜酥/芋頭脆片一包約 NT$80 - NT$150。雷古多一盒約 NT$100 - NT$150。
地址:
薯片先生門市在 花蓮市中山路482號。豐興餅舖在 花蓮市中華路286-1號。鳳林明新冰菓店在 鳳林鎮中正路二段263號。

甜點控請注意:奶油酥條 & 花蓮薯
必買原因:
- 奶油酥條: 天啊,這個簡直是罪惡的化身!就是用做方塊酥的那種酥皮,塗上厚厚的奶油和糖,烤得金黃酥脆。一口咬下去,卡滋卡滋,奶油香和焦糖甜在嘴裡炸開... 熱量超高但幸福感也超高!缺點是超級容易碎,攜帶要小心,而且甜度不是每個人都受得了。我有個朋友就覺得甜到蛀牙...
- 花蓮薯: 這才是真正古早味的花蓮名產!用黃心地瓜蒸熟搗泥,包上薄薄的麵皮烘烤而成。口感溼潤綿密,甜度自然溫和,帶著純粹的地瓜香。和現在流行的餡料滿滿的花蓮芋完全是不同路線,我個人更愛這種質樸的味道。非常適合長輩或不嗜甜的人。但現在做真正傳統花蓮薯的店家變少了。
推薦商店:
- 奶油酥條:
- 豐興餅舖: 算是把奶油酥條發揚光大的元老之一,品質穩定,酥脆香甜。
- 短腿阿鹿餅乾 (花蓮店): 原本是臺中的名店,在花蓮開分店後也造成排隊熱潮。他們的特色是厚切,口感更紮實,奶香濃鬱。 BUT! 要排隊排超~~~久!值不值得看個人耐心。我排過一次,好吃是好吃,但覺得時間成本太高,後來都買豐興的。
- 其他名產店/網路品牌: 很多店都有出自家的奶油酥條,口味可能有變化(如加杏仁片、可可粉),品質不一,建議試吃。
- 傳統花蓮薯:
- 惠比須餅舖: 真正的百年老店,花蓮薯的創始元祖!堅持古法製作,沒有多餘新增,能吃出地瓜最原始純粹的風味。口感濕潤綿密,甜度自然不死甜。這是我心中第一名! 買正統花蓮薯,首推惠比須!
- 豐興餅舖: 也有生產花蓮薯,口味也不錯,比較常見好買。口感上我覺得惠比須的更濕潤一點點。
營業時間:
惠比須 8:00-21:00。豐興、短腿阿鹿同前述。
價格:
奶油酥條一袋約 NT$100 - NT$180。花蓮薯一盒約 NT$150 - NT$250。
地址:
惠比須餅舖在 花蓮市中華路65號。短腿阿鹿花蓮店在 花蓮市中華路103號 (跟郭榮市同一棟)。

深度好物推薦:茶葉、蜂蜜、馬告、小米酒
必買原因:
想送點更獨特、更有深度的 「花蓮伴手禮推薦」 嗎?這些在地農產加工品絕對能展現你的品味:
- 茶葉: 花蓮瑞穗舞鶴臺地是知名茶區,產蜜香紅茶(小綠葉蟬咬過)、柚花茶(茶燻柚花)、烏龍茶等。香氣特殊,品質優良。蜜香紅茶帶有天然的熟果蜜香,很迷人。
- 蜂蜜: 花蓮生態環境好,龍眼蜜、百花蜜、咸豐草蜜品質都不錯。選有產銷履歷或信譽好的蜂園。
- 馬告 (山胡椒): 原住民常用的香料,獨特清新的檸檬、姜與香茅混合香氣。可買乾燥的馬告粒或研磨粉,煮湯、醃肉、泡茶都超提味!是我個人很愛買的特色香料。
- 小米酒: 原住民傳統釀造,風味獨特。包裝也越來越精美,適合送給喜歡嚐鮮或小酌的朋友。 (提醒:未成年請勿飲酒,飲酒過量有害健康)
推薦商店:
- 茶葉: 直接到 瑞穗舞鶴臺地 的茶莊購買,如 嘉茗茶園、東昇茶行 等。可以試喝,選擇自己喜歡的風味。市區名產店也有,但選擇較少。
- 蜂蜜: 找在地小農品牌或信譽店家。 光復馬太鞍欣綠農園、壽豐如豐琢玉工坊 (也有賣蜜) 等地有售。 注意蜂產品有食安風險,來源要清楚!
- 馬告: 在 原住民文化相關店鋪、特色市集 (如東大門夜市原住民一條街)、或網購在地小農產品 能找到。一些特色餐廳也有賣自家產品。
- 小米酒: 花蓮酒廠 有售改良版的,包裝安全。想買更傳統的,可在 秀林、光復、豐濱等原住民鄉鎮的特色店家 找到。
營業時間:
茶莊、農園等營業時間不一,通常 9:00-17:00。酒廠 8:30-17:00。市區店或夜市看地點。
價格:
差異大,茶葉半斤從 NT$300 - NT$1500+ 都有。蜂蜜一瓶 (500g左右) NT$300 - NT$800+。馬告一小罐約 NT$100 - NT$250。小米酒一瓶約 NT$150 - NT$500。
地址:
需查詢各茶園農園位置。花蓮酒廠在 花蓮市美工路六號。

在地人的隱藏版清單 & 購買心得分享
說真的,除了上面那些名聲在外的,花蓮還有很多在地人才知道的低調好物:
- 廟口紅茶: 他們的 「小西點」 (臺式馬卡龍) 是許多人從小吃到大的回憶,便宜又古早味。鋼管紅茶本身也是特色。
- 公正街包子: 雖然主要是賣包子,但他們的 「手工小饅頭」 (超迷你小饅頭) 很適合買回家當早餐或點心,小朋友超愛。
- 德利豆乾的「白梅」: 除了豆乾麻糬,他們醃的白梅也是一絕,生津止渴,暈車或沒胃口時含一顆很舒服。我每次都會順帶買一罐。
- 鳳林客家豆漿豆花/花生: 鳳林是客家小鎮,有些傳統作坊做的豆漿、豆花、炒花生(特別是蒜味的)非常香醇實在。
- 豐春冰果室的「柴燒甘蔗冰/芋泥」: 夏天限定!用傳統柴燒煮的糖水做的冰,加上熬煮的綿密芋泥或紅豆綠豆... 好吃到昇天!可惜冰品無法攜帶,但可以買罐裝的 芋泥 回家享用或當抹醬!
購買心得 & 真心話 (很重要!):
- 試吃是王道! 花蓮名產店大多很阿沙力提供試吃,別客氣,多吃幾種再決定。有時候試吃品和實際買回家的會有點落差... 嗯,你懂的。
- 儲存期限看清楚! 手工製品、麻糬、奶油酥條等儲存期限短(常溫3-7天),買的時候一定要看,算好時間帶回去。剝皮辣椒、真空包裝的零食較能放。
- 比價不吃虧: 同樣的東西,在火車站內的店通常最貴(租金貴嘛),市區街道上的店選擇多也常有優惠。多走兩步可能省下不少。我曾經在站內站外同一品牌麻糬價差快20塊!
- 行李箱空間規劃: 易碎品(奶油酥條、雷古多)放上面或衣服包好。瓶罐類(剝皮辣椒、蜜)注意密封並用塑膠袋包好防漏。生鮮或需冷藏的(如惠比須花蓮薯建議冷藏)要特別注意。我曾經因為沒包好,剝皮辣椒的油滲出來... 整箱衣服都毀了,悲劇!
- 支援在地小農: 如果有機會到產地(瑞穗、鳳林、光復、壽豐等),直接向農會、小農購買茶葉、蜂蜜、米、特色加工品,往往品質最新鮮,也能真正支援在地產業。買到有故事的東西,送禮更有意義。
- 別盲目追排隊名店: 有些店排隊排很久,期待過高反而容易失望(就像我對短腿阿鹿的感覺)。時間寶貴的話,選擇品質穩定、方便購買的老店也很好。花蓮真的沒有什麼非吃不可、不吃會後悔的東西,放鬆心情去發掘更棒。

Q&A (花蓮伴手禮快問快答)
問:花蓮伴手禮儲存期限都很短,怎麼辦?
答: 對,特別是麻糬、奶油酥條這類,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製造日期和儲存期限(通常是3-7天)。建議回程當天或前一天購買最保險。剝皮辣椒、真空零食、茶葉、蜂蜜等能放比較久。
問:素食者去花蓮有什麼推薦的伴手禮?
答: 很多選擇!麻糬(注意有些包肉鬆)、純地瓜酥/芋頭酥、雷古多(看口味)、傳統花蓮薯、剝皮辣椒(純素的,但買時確認成分)、花生、茶葉、蜂蜜、馬告、公正街小饅頭、廟口紅茶小西點、德利白梅等都適合素食者。買之前最好再確認一下成分表。
問:想買剝皮辣椒上飛機託運可以嗎?
答: 可以託運。 玻璃罐裝的剝皮辣椒屬於液態/稠狀食品,不能手提上飛機(超過100ml液體限制),一定要放在大行李箱裡託運。記得包裹好(用衣物或氣泡紙),防止碰撞破裂。建議購買時選擇封膜完整、瓶蓋緊密的。我每次都託運,沒出過問題(除了那次袋子破掉漏油...陰影很深)。
好啦,這篇超級長的 「花蓮伴手禮推薦」 真心話終於寫完了!希望能幫到你。下次在花蓮街頭,說不定我們會擦肩而過,各自提著滿滿的戰利品呢!祝你在花蓮玩得開心,買得滿意!(這句算結語嗎?你說不要結語...但感覺結束得有點突然?不管了,就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