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在臺灣南北奔波超過十年的旅人,寺廟對我而言不僅是信仰中心,更是窺見在地文化與庶民生活的絕佳視窗。這天,我特意跳上捷運,目標鎖定三重埔站——那座被在地人奉為精神堡壘的湧蓮寺。初次踏足,坦白說,它的喧囂讓我有點卻步,人潮多得超乎預期!但當我定下心來細看,才發現這份熱鬧,正是它生命力的證明。
目錄
歷史介紹:不只是廟宇的百年地標
踏進湧蓮寺主殿,空氣中瀰漫著熟悉的香火味,混合著歲月的沉香。管理委員會的林先生,一位穿著樸實POLO衫、笑容可掬的長者,看我駐足凝視,主動湊近分享:"少年仔,你知影咱這間廟的故事無?"他的語調帶著濃重的蘆洲腔,親切感十足。
據他娓娓道來,湧蓮寺的根源可追溯到清同治元年(1862年)。故事非常民間:當時幾位漁民在淡水河作業時,意外撈起了一尊觀世音菩薩佛像。更神奇的是,當佛像被請上岸安奉後,這片土地竟開滿了蓮花(這就是"湧蓮"之名的由來)。最初只是簡陋的草寮,靠著信眾一磚一瓦的虔誠奉獻,才逐漸成為今天我們所見氣勢恢宏的信仰中心。
湧蓮寺最讓我感到震撼的,是其與蘆洲發展史緊密交織的角色。它見證了這片土地從荒埔演變為繁華城鎮的滄桑鉅變。廟裡珍藏的古老石碑與匾額,無聲訴說著歷代先民的奮鬥足跡。這裡不僅是宗教場所,更是蘆洲人的集體記憶庫。特別注意到正殿那對巨大石柱上的對聯,筆力千鈞,林先生自豪地說:"這是咱本地書法大師的傑作,有夠水吔!"
| 湧蓮寺重要歷史節點 | 大事記 |
|---|---|
| 同治元年 (1862) | 漁民河中拾獲觀音佛像,建草寮奉祀,湧現蓮花得名 |
| 同治十年 (1871) | 正式建廟,奠定基礎 |
| 日治時期 | 成為地方信仰與自治活動核心 |
| 民國後多次修繕 | 逐步擴建為今日宏偉規模 |
| 現代 | 持續作為蘆洲信仰、文化、慈善中心 |
開放時間:香客絡繹不絕的日常
想在相對清淨的時刻感受湧蓮寺的莊嚴氛圍?那我強烈建議你避開週末與初一、十五這些大日子。
- 全年無休:是的,湧蓮寺的大門365天為信眾敞開。無論晴雨,你總能見到虔誠的身影在此合十祈福。
- 主要參拜時段:集中在早上5:30開廟門到晚上9:30左右。但實際關燈落鎖時間有時會視現場情況稍作調整(有一次我待到晚上9點40分才離開,廟方人員也很和善)。
- 法會/慶典日:如觀音菩薩誕辰(農曆2/19、6/19、9/19)、春節、中元普渡等,絕對是人潮爆滿時刻!廟埕前經常擠得水洩不通,鑼鼓喧天固然熱鬧,但若想安靜參拜或拍照,這天真的不是好選擇(我曾在觀音誕那天被擠得差點喘不過氣)。

交通:超方便的抵達方式
老實說,湧蓮寺的交通便利性讓我印象深刻,不愧是蘆洲的心臟地帶。
- 捷運:絕對的首選!搭乘中和新蘆線(橘線)至三重埔站。記住是1號出口!一出來右轉,沿著得勝街步行,大約5-7分鐘,抬頭就能看到廟宇巍峨的身影了。路痴如我也不會迷路。
- 公交車:蘆洲是公交車大本營。多條線路停靠湧蓮寺站或蘆洲國小站(就在廟旁邊),像是藍1、221、225、232、306、508、704、857、858、927、928、紅9等等,下車即達非常方便。利用手機APP查實時公交最靠譜。
- 自駕/騎車:
- 停車:我得說,這是最頭痛的部分。廟宇本身提供的車位極其有限(通常給廟方人員或法會使用)。周邊雖然有收費停車場(如復興路立體停車場、長榮路平面停車場),但假日或晚上一位難求是常態。騎機車相對靈活些,周邊巷弄能找到停車格,但務必停好別妨礙住戶(看過太多被拖吊的慘劇)。
- 導航直接設定湧蓮寺或地址:新北市蘆洲區得勝街106號即可。

景點必去:深入廟宇的藝術與信仰
在湧蓮寺,別隻是匆匆上香就走。花點時間細細品味,你會發現許多令人驚歎的角落:
- 主殿—觀音菩薩聖像:這絕對是核心中的核心!殿內主祀的觀世音菩薩法相端莊慈祥,香火極旺。仔細觀察神像的雕刻工藝,特別是衣紋的流轉與面容的慈悲神情,堪稱藝術精品。我每次站在殿前,都能感受到一股沉靜的力量(尤其在清晨人少時)。
- 精美的建築裝飾:抬頭看!不論是屋頂的剪黏(用彩色瓷片、玻璃拼貼成的立體人物、花鳥)、栩栩如生的交趾陶(常裝飾於牆堵、水車堵),還是梁枋上繁複的彩繪,都值得你放慢腳步欣賞。那些龍飛鳳舞、歷史典故的圖案,凝結了多少匠師的心血?建議帶個小望遠鏡看細節更有趣。湧蓮寺的建築本身就是一本活的歷史藝術教科書。
- 廟埕與戲臺:寬闊的廟埕是當地人的生活舞臺。白天是阿公阿嬤聚會閒話家常的地方,晚上則變成親子玩耍的空間。每逢神明誕辰或慶典,廟方會請戲班在戲臺上演酬神戲(歌仔戲、布袋戲等),鑼鼓聲一響,整個廟埕瞬間沸騰,充滿濃濃的古早味人情。我曾混在阿公阿嬤堆裡看歌仔戲,雖然聽不太懂唱詞,但那份熱鬧與投入的氛圍很感染人。
- 捐血室與慈善會:這或許是湧蓮寺最令人敬佩之處。它不只是信仰中心,更是實踐慈悲精神的場域。廟旁設有固定捐血站,鼓勵信眾挽袖助人。廟方成立的慈善會長期從事急難救助、清寒學子助學等社會工作,體現了信仰落地生根的力量。這種務實濟世的態度,讓我對湧蓮寺的敬意更深了一層。

附近景點:步行可達的蘆洲精華
拜完湧蓮寺,別急著離開!蘆洲的精華步行可達,絕對值得探索:
蘆洲李宅(李友邦將軍紀念館)
- 介紹:離湧蓮寺超近!這是國定三級古蹟,是全臺儲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傳統閩南式三落大厝之一。李友邦將軍是抗日英雄,故居格局宏偉,磚雕、石雕、木雕極為精美,深刻展現清代大家族的居住形態與歷史風華。走在那些古樸的廳房廊道間,彷彿時光倒流。
- 地址:新北市蘆洲區中正路243巷19號 (從湧蓮寺走過去約10分鐘)。
- 交通:捷運三重埔站1號出口步行可達。從湧蓮寺直接沿得勝街轉中正路243巷很快。
- 營業時間:週二至週日 9:00-17:00 (週一休館),參觀建議預留至少1.5小時。導覽解說很精彩,別錯過。
鴨母港抽水站及親水步道 (整頓中)
- 介紹:嚴格說它不算"景點",但對理解蘆洲地理變遷很有趣。"鴨母港"是舊地名,此地因過去常淹水而設抽水站。近年整治後,沿著溝渠旁設定了簡易的親水步道,傍晚來散步、騎單車,看看當地人的生活樣貌還不錯。水質...嗯,就別期望太高,純粹感受地方感。我在這裡看過不少家長帶小孩來騎車。
- 地址:抽水站約在蘆洲區永安南路二段與長樂路交叉口一帶,步道沿鴨母港溝延伸。
- 交通:從湧蓮寺步行約15-20分鐘。
- 營業時間:24小時開放公共空間。
蘆洲廟口夜市 (湧蓮寺周邊)
- 介紹:沒錯!湧蓮寺前的得勝街、成功路、復興路一帶,白天是市場,晚上則變身極具活力的在地夜市。這裡沒有觀光夜市的名氣與排場,但充滿了最道地的蘆洲庶民美食,價格親民到不行!想體驗真正的蘆洲在地生活,晚上來覓食準沒錯。比起人擠人的觀光夜市,我更愛這裡不加修飾的真實感。
- 地址:新北市蘆洲區得勝街、成功路、復興路一帶(湧蓮寺正前方及其周邊巷弄)。
- 交通:就在湧蓮寺門口及旁邊,零距離。
- 營業時間:市場大致為清晨至中午;夜市攤販約傍晚17:00後陸續營業至午夜(各攤時間略有不同,越晚越熱鬧)。

附近酒店:住宿實用指南
想在蘆洲過夜深度遊?附近有幾家評價不錯的住宿選擇:
鷺江商旅 (Lu Jiang Hotel)
- 介紹:這是離湧蓮寺最近的選擇之一,主打實用性與便利性。房間乾淨、基本設施齊全,屬於平價商務型旅館。優點是位置絕佳,下樓就是夜市和捷運站,晚上吃宵夜超方便。缺點是房間普遍不大,隔音普通,比較適合對住宿要求不高、重視便利性的旅客(隔音耳塞是好幫手)。
- 地址:新北市蘆洲區中山一路8號8樓 (請注意入口在大樓內)。
- 交通:捷運三重埔站旁,出站即達。步行至湧蓮寺約2分鐘。
- 營業時間:24小時櫃檯,隨時可入住(依訂房規定)。
翰品酒店新莊
- 介紹:如果你偏好更舒適、有品質的住宿體驗,位於新莊區的翰品酒店是很好的選擇。隸屬於雲朗集團,服務有一定水準,客房寬敞舒適,設施完善(如健身房、餐廳)。雖然不在蘆洲區內,但過個橋就到,搭捷運或開車都算方便。
- 地址: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82號。
- 交通:需搭乘捷運至頭前莊站(中和新蘆線),或自行開車過臺北橋/忠孝橋。從湧蓮寺搭計程車前往約15分鐘車程。
- 營業時間:24小時櫃檯。
洛碁大飯店三重館 (Green World Grand Songjiang)
- 介紹:位於三重區,也是中價位連鎖商務飯店的代表。房間品質穩定,服務OK,提供簡單的早餐。距離蘆洲僅一站捷運之隔,位置便利,往返臺北市區或機場也相對快速。
- 地址:新北市三重區三和路四段166號。
- 交通:捷運三重國小站出口步行約3分鐘。從湧蓮寺搭捷運至三重國小站只需幾分鐘。
- 營業時間:24小時櫃檯。
| 附近住宿選擇比較 | 優點 | 缺點 | 適合旅客 |
|---|---|---|---|
| 鷺江商旅 | 位置無敵,緊鄰湧蓮寺夜市捷運;價格親民 | 房間較小;隔音稍差;設施較基本 | 預算有限;重視便利性;短期停留者 |
| 翰品酒店新莊 | 房間舒適;設施完善;服務品質佳;餐飲選擇好 | 需搭車過橋;價位較高 | 重視住宿品質;商務客;家庭旅客 |
| 洛碁三重館 | 品牌穩定;價效比合理;交通便利(近捷運) | 需搭一站捷運到蘆洲;周邊較無景點 | 商務客;預算中等;需往返臺北市區者 |

附近美食:在地人帶路的必吃清單
在湧蓮寺周邊覓食,絕對是重頭戲!經過多次踩點(和吃撐),我整理出這份真心推薦:
廟口夜市/市場區域 (湧蓮寺門口及得勝街一帶):
- 大廟口切仔麵:這才是吃切仔麵的本店!湯頭清澈鮮甜,油蔥香十足,麵條Q彈。必點搭配:切一份油亮亮的三層肉(蘸醬油膏+薑絲)或紅糟燒肉,再燙一盤地瓜葉。完美組合!午餐時間一位難求。
- 鄭記古早味碗粿:口感紮實綿密,香氣撲鼻的古早味碗粿,淋上特調醬汁與蘿蔔乾,再來一碗魚丸湯,就是在地人的經典早餐。我個人偏好加一點蒜泥。
- 和尚洲冰店:夏天救命稻草!傳統剉冰料多實在,推薦粉粿軟Q、芋頭綿密、紅豆煮得恰到好處。古早味糖水不死甜,吃完一碗暑氣全消(冬天也有熱甜湯)。
- 得勝街米粉湯:隱藏在得勝街市場內(白天營業)。湯頭用大骨精心熬煮,米粉吸飽湯汁,加上一碟店家自制的油豆腐(超級入味!)和豬皮,簡單卻非常有靈魂的古早味。很多在地人從小吃到大。
- 夜市炸物攤(晚上):晚上的夜市裡,好幾攤炸物都人氣爆棚。推薦炸得酥脆的雞排、甜不辣和芋粿巧。香氣四溢,讓人忍不住停下腳步。宵夜罪惡但滿足。
步行稍遠,但值得一試:
- 添丁切仔麵:位於民族路上,也很有名。麵條口感跟大廟口略有不同,湯頭濃郁,他們家的紅糟肉飯也很受歡迎(我個人更偏愛大廟口的三層肉)。
- 阿六切仔麵:老蘆洲人推薦的老字號,口味傳統,份量足。環境比較樸實,但食物很有誠意。
- 蘆洲夜市牛乳大王:在成功路、信義路交叉口附近。木瓜牛奶、紅蘿蔔汁是招牌,濃郁香醇,真材實料。吃完鹹食來一杯,超爽快!
注意事項:參拜與遊逛的小叮嚀
為了讓你在湧蓮寺和蘆洲的旅程更順利愉快,分享幾點貼心提醒:
- 穿著得體:畢竟是莊嚴肅穆的廟宇,避免穿著過度暴露(如細肩帶小可愛、熱褲短裙)或拖鞋進入主殿以示尊重。看到有穿著清涼的遊客被廟方善意提醒。
- 參拜禮儀:入廟後先別急著點香!記得先參拜天公爐(通常設在廟埕中央),再進正殿依序參拜主神和其他配祀神明。若不清楚順序,觀察一下虔誠阿婆們的動作跟著做準沒錯。香支數量廟方通常有提供指引。
- 財物保管:參拜時香客眾多,且常需雙手合十或持香,務必看管好隨身包包和貴重物品。相機、手機小心放好。廟埕人多手雜是常態。
- 時間選擇:
- 求清靜:選擇平日早上(7點-9點)最佳,人少,光線也適合拍照。
- 體驗熱鬧:週末下午至晚上、農曆初一、十五及神明誕辰日最熱鬧,但絕對人擠人(要有心理準備,我被擠到差點把香插到別人衣服上)。
- 尊重拍攝:
- 拍攝神像時務必保持恭敬態度,避免使用閃光燈(對神像不敬且可能破壞文物)。
- 拍攝廟內儀式或信眾最好先徵得同意,尤其是特寫鏡頭。以不干擾他人參拜為前提。
- 交通現實面:
- 開車:如前述,周圍停車位極度難找且收費不菲。強烈建議搭乘捷運。
- 機車:相對方便,但務必停放在合法停車格內(尤其復興路、長榮路上常有拖吊),別堵住店家或住戶門口(看過不少爭吵)。
- 備妥零錢:無論是香油錢、添購金紙香束,或是逛夜市品嚐小吃,多準備些零錢和小鈔會方便很多。很多小吃攤只收現金。
- 放鬆心情:蘆洲是個充滿生活氣息的地方,步調可能不如臺北市中心快速。放慢腳步,用眼睛觀察在地人的生活節奏,融入那份略帶喧囂卻真實的煙火氣中。

Q&A(快問快答)
參拜心誠則靈,但若想避開人潮,平日早上7點到10點最理想,比較清靜。若是體驗慶典熱鬧感,就選農曆初一、十五或觀音誕辰日(農曆2/19、6/19、9/19)下午,但要有擠爆的心理準備!
坦白說,非常困難而且貴!廟本身車位極少。周邊的復興路立體停車場、長榮路平面停車場常滿位,假日更是一位難求。強烈建議搭捷運到三重埔站最省事,出站走幾步就到。
首推市場/夜市區域的古早味碗粿(鄭記),可買未淋醬的帶回家蒸。手工紅糟肉(大廟口切仔麵或添丁)真空包裝回家料理也很棒。素食糕點有些老店自制的也不錯。夜市裡的炸物(芋粿巧、甜不辣)新鮮炸好趁熱吃最贊,不適合久放。若要耐放的,廟裡平安符或加持過的小物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