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足跡踏遍臺灣許多角落的資深旅人,我對探索那些蘊藏曆史與文化底蘊的地方特別著迷。這次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位於新北市石碇區山林之間,那份讓人心靜的修行之地——毘盧禪寺。老實說,第一次聽說它時,我還以為是個小廟,真正踏上那片土地,才發現它的寧靜與莊嚴遠超預期(雖然爬上去有點喘就是了)。以下就是我精心整理、完全親身經歷的乾貨分享,希望能幫你規劃一趟充實的毘盧禪寺之旅,避開我踩過的小坑。
目錄
歷史介紹
想真正感受一座寺廟的魅力,不瞭解它的過去怎麼行?毘盧禪寺可不是憑空冒出來的景點哦。它的歷史可以回溯到日治時期的大正年間(約1920年代)。你知道嗎?最初它其實不是叫這個名字,而是叫“大悲壇”,是專門供奉觀世音菩薩的。建立者是來自福建的妙清法師(比丘尼),她看中了石碇山林間的清幽,覺得是塊風水寶地,適合清修。早期的寺廟規模很小,就是修行人一個遮風避雨、靜心禮佛的地方。
真正讓毘盧禪寺格局大開的轉折點,是在1950年代。一位重量級的法師——覺光長老接下了住持的重擔。這位長老不得了,他發下宏願,要把這裡建成一座宏偉的禪宗道場。他參考了中國大陸許多著名叢林(大型寺廟)的格局,特別是仿照杭州靈隱寺的設計理念(是不是聽起來就很有來頭?)。從此,“大悲壇”正式更名為“毘盧禪寺”。“毘盧”指的就是佛教裡非常重要的一位佛——毘盧遮那佛(大日如來),象徵著光明遍照、智慧圓滿的意思。改名意味著這裡定位的昇華,成為一個弘揚禪法、培育僧才的重要道場。覺光長老真的是傾盡心力,一磚一瓦地規劃建設,我們現在看到的雄偉山門、層層疊疊的殿宇佈局,還有那股莊嚴肅穆的氛圍,很大程度上都是那個時期奠定的基礎。走在寺裡,撫摸那些歷經風雨的石柱和斑駁的牆面,彷彿還能感受到當年開山建寺的那份艱辛與虔誠。毘盧禪寺能成為北臺灣知名的禪宗寺院,覺光長老絕對是關鍵人物。
後來寺廟持續發展,不斷增建、修繕。它不僅是出家人修行的場所,也漸漸成為許多在家居士和普通民眾尋求心靈寧靜、參與法會、體驗禪修的地方。每當農曆節日或是觀音菩薩誕辰等重要日子,寺裡總是人頭攢動,香火鼎盛。不過,我個人更喜歡它平日的寧靜。毘盧禪寺的歷史,其實是一部從山林小庵發展為莊嚴禪林的故事,充滿了信仰的力量和人為的堅持。站在大雄寶殿前,眺望遠山,那種歷史的厚重感會不自覺地湧上心頭。
開放時間
規劃行程,時間當然要抓準!毘盧禪寺的開放時間其實蠻友善的:
- 每日開放: 基本上是全年無休的(除了極特殊的法會或內部整理,但非常罕見)。
- 開放時段: 上午 7:00 至 下午 5:00。 這個時間區間足夠你好好逛上一圈,感受晨鐘暮鼓的氛圍了。
- 我的小建議:
- 早鳥優選: 真心推薦你上午早點去(9點前最好)!為什麼呢?第一,人少!整個寺廟非常清幽,鳥鳴山更幽的感覺特別棒,拍照也容易取到乾淨的畫面。第二,清晨的山間空氣沁涼舒爽,爬坡也不會太熱太累。第三,有時能趕上僧眾早課誦經的聲音(在殿外安靜感受),那種梵唄聲迴盪在山谷的感覺,真的很洗滌心靈(雖然聽不懂內容,但旋律會讓人平靜)。
- 避開午後雷陣雨: 尤其是夏天午後,山區容易有雷陣雨。上山的路和寺院的石階,一下雨會變得溼滑,行走要特別小心。早點去能大大降低淋成落湯雞的風險(別問我怎麼知道的...)。
- 法會時段: 如果你剛好碰上農曆初一、十五或者觀音菩薩聖誕(農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等大日子,寺裡會有隆重的法會。這時候人會非常多,氣氛很熱鬧,但也比較擁擠喧鬧。想體驗法會盛況是一種感受,追求寧靜則是另一種選擇,看你想要什麼。最好事先打電話(02-2663-1518)確認一下當天是否有特殊活動,免得白跑一趟或者跟預期落差太大。我個人比較偏好平日的寧靜感啦。

交通
好啦,知道在哪、什麼時候開了,怎麼去是關鍵!毘盧禪寺藏在石碇的山裡,交通坦白說,自駕是最方便、最推薦的方式。其他方式嘛…… 不能說不行,就是得多花點時間和體力折騰。
自駕 (強烈推薦):
- 路線:
- 主要走國道五號 (北宜高速公路),在 「石碇交流道」 下。
- 下交流道後,往 「石碇」、「坪林」 方向,接上 縣道106乙。
- 沿著106乙線開,注意看路標指示 「毘盧禪寺」。關鍵點是過了 「石碇姑娘廟」 後不久(姑娘廟在右手邊),會看到一個岔路口有明顯的 「毘盧禪寺」指標牌,記得要 左轉上山!這個彎很容易錯過,我第一次就開過頭了...
- 左轉後,就進入通往寺廟的專屬山路 (永定國小毘盧禪寺產業道路)。這條路不寬,會車有點挑戰(技術不好或車太大臺的要有心理準備),而且一路都是爬坡,彎彎曲曲的。開慢點,小心騎機車或走路的人。
- 持續往上開,直到看到宏偉的寺廟山門,就表示抵達了。山門前有停車場🅿️。
- 停車: 山門前有提供 免費停車場,但車位數量 非常有限!特別是假日,常常是一位難求。我曾經繞了兩三圈才等到位子。如果停滿了,就得往下開,在路邊較寬處找地方停,但要注意別妨礙交通,有些路段畫紅線千萬別停。然後嘛... 就得開始一段不算短的爬坡了(當作運動吧!)。
- 駕駛提醒: 山路狹窄、坡度陡、彎道多,請 務必小心駕駛!尤其下雨天更要放慢速度。會車時互相禮讓一下。對自己技術沒信心的朋友,三思啊!
大眾運輸 (較耗時費力):
這個選項比較適合時間非常充裕、體力好、喜歡挑戰的朋友。
- 火車/捷運 → 公車:
- 先搭到 臺北捷運文湖線「木柵站」 或 臺鐵「汐止站」。
- 轉乘 新北市新巴士 F721 路線 (原「臺北客運 1076」路線已停駛,現在是「新北市新巴士」在跑)。這條路線班次 超級少!一定要事先查好最新時刻表(新北市政府交通局網站或石碇區公所網站),錯過一班可能要等很久。F721 有經過 「永定國小」 或 「姑娘廟」 附近的站牌。
- 在 「永定國小」 或 「姑娘廟」 站下車。下車點離 毘盧禪寺 的山路口還是有相當一段距離,而且 全都是上坡山路!從公車站走到寺廟山門,腳程快也要 30-40 分鐘以上(視體力而定),坡度不小,夏天會走到滿頭大汗。請務必評估自身體力,帶足飲水!
- 查詢工具: 用 Google Maps 查詢規劃時,務必確認它使用的是 最新 的 F721 時刻資訊(系統有時更新沒那麼快)。直接上新北市交通局官網查最保險。

計程車/叫車:
從石碇市區或交流道附近叫計程車上去也是一個選擇,費用當然比較高,但省去了找停車位或走長上坡的辛苦。下山時如果沒車或體力耗盡,也可以在寺廟看看有沒有機會叫到車(但山區訊號和車輛排程難度較高,最好預約或請司機等)。
景點必去
終於進到 毘盧禪寺 了!寺院的格局是依山勢層層向上建的,逛起來有點像在爬山探訪不同的秘境。以下是我覺得絕對不能錯過的精華點:
- 宏偉山門: 這絕對是第一眼震撼!高大的牌樓式山門,氣勢非凡,上面刻著“毘盧禪寺”幾個大字。跨過山門,感覺就像進入了一個與世隔絕的清淨世界,喧囂都被擋在外面了。記得在這裡拍張照,算是“到此一遊”的經典認證。山門本身也是精緻的建築工藝品,值得細看那些雕刻。
- 大雄寶殿: 這是整座寺廟的 核心,位於寺院建築群的中軸線上最高處(需要爬不少階梯上去)。殿內主祀當然就是 毘盧遮那佛(大日如來),法相莊嚴。兩旁通常供奉著釋迦牟尼佛、藥師佛或其他菩薩。殿內空間寬敞肅穆,氣氛寧靜祥和。雖然禁止對佛像拍照(請務必遵守),但光是靜靜地站在殿內,感受那份莊嚴與平靜,就非常值得。香爐和供桌也維護得很整潔。這是感受 毘盧禪寺 精神核心最重要的地方。
- 觀音殿: 通常位於大雄寶殿的側邊或後方。供奉著 觀世音菩薩 ,延續了寺廟最早作為“大悲壇”的淵源。觀音菩薩在民間信仰中地位崇高,象徵慈悲救苦。這個殿常常有不少信徒駐足參拜。殿宇的建築細節也頗有看頭。
- 層疊殿宇與庭院: 毘盧禪寺 的建築特色之一就是它的 層次感。從山門進來,沿著中軸線或兩側的步道、階梯一路向上,會經過天王殿(有時在山門內側)、鐘鼓樓(有些寺院格局)、各處迴廊、庭院小花園等。每個轉角、每個平臺,都可能看到不同的景緻:也許是一片精心打理的小盆栽,也許是一個古樸的石燈籠,也許是透過飛簷看到的遠山一角。特別是在陽光灑落的午後,光影在廊柱和地面間流轉,那份禪意不經意間就流露出來了。慢慢走,別急,感受這份空間的韻律。
- 眺望遠景: 因為寺廟位於半山腰,在幾個較高的平臺或殿前廣場(特別是大雄寶殿前),視野相當開闊!天氣晴朗時,可以眺望石碇、深坑一帶的層巒疊翠。綠意盎然的景緻,讓人心胸也跟著開闊起來。山間的雲霧變化更是增添了幾分飄渺的意境。這是辛苦爬上來的最佳回報之一!
- 古樹參天: 寺內外都能看到不少高大的老樹,枝繁葉茂。濃密的樹蔭提供了絕佳的遮蔭處(夏天救命稻草!)。這些老樹見證了寺廟的歲月滄桑,靜靜地守護著這片淨土。坐在樹下的石凳上休息片刻,聽聽風吹過樹葉的沙沙聲,非常療癒。有些古樹的形態本身就很有看頭。
- 石雕與建築細節: 如果你是喜歡看古建細節的人,毘盧禪寺 不會讓你失望。留意那些柱礎、石欄杆、牆面的石刻、屋頂的脊飾、斗拱結構等。雖然可能不如一些古蹟級廟宇那樣華麗繁複,但質樸中帶著莊重,體現了傳統寺廟建築的風貌。我尤其喜歡那些經過歲月打磨、顯得溫潤的石材。
必體驗: 找個安靜的角落(迴廊下、樹蔭處都好),坐下來發個呆,什麼都不想,就單純地呼吸山林的空氣,聽聽自然的聲音。這才是來 毘盧禪寺 最珍貴的收穫。試著放慢腳步,才能感受那份遠離塵囂的靜謐。
附近景點
難得跑這麼遠到石碇,只逛 毘盧禪寺 有點可惜(雖然它值得花時間)。這附近其實藏著不少值得一訪的景點,可以安排個一日遊。我按距離和推薦度整理了一下:
📍 石碇老街
- 介紹: 這可是 最方便順遊 的點!就在下山的路上(106乙縣道旁)。跟熱鬧的九份、深坑老街比,石碇老街 超級低調樸實,甚至有點“沒落”感,但也因此保留了更原始、更寧靜的風貌。它最大的特色是 「不見天街」 和 「萬壽橋」 分界的東西街。東街以前是店鋪,現在比較冷清些;西街則是以 吊腳樓 建築聞名!房子就蓋在溪流上方,用柱子支撐,下面就是清澈的烏塗溪,很有特色,拍照也好看。老街不長,賣的東西也比較傳統簡單(豆腐、茶葉、小吃),重點是感受那份時光緩流的懷舊氛圍和獨特的建築景觀。

- 地址: 新北市石碇區石碇東街、石碇西街一帶。
- 交通: 從 毘盧禪寺 下山,開車或等公車回到縣道106乙,看到石碇國小、集順廟(很大一間廟在老街上)附近就是。跟 毘盧禪寺 是完全不同的方向,但距離不遠(開車約10分鐘內)。公車F721也會經過附近。
- 營業時間: 老街本身是開放空間,隨時可逛。但 店家營業時間不一,大部分店家大概 上午10點到下午5點 左右比較可能開門,假日開的店會多一點,平日很多店可能沒開或早關(要有心理準備,這裡商業氣息真的很淡)。建議中午或下午前往比較穩。
📍 千島湖 (八卦茶園)
- 介紹: 這絕對是石碇的 網美級景點!其實是由翡翠水庫上游蜿蜒的河道與山坡上的茶園交織而成的特殊景觀。從高處俯瞰,碧綠的湖水像千島星羅棋佈(雖然誇張了點),環繞著翠綠的茶園山坡,畫面非常優美、療癒,尤其天氣好的時候,絕對是拍照打卡的好地方。主要的觀景點是 「八卦茶園」 周邊的幾個觀景臺(如鱷魚島觀景臺)。這裡的茶葉(包種茶)也挺有名。不過要提醒,好的視野點通常要走一小段路(可能有些階梯)。
- 地址: 新北市石碇區永安裡(無明確地址,導航設定「八卦茶園」或「千島湖觀景臺」)。
- 交通: 開車從 毘盧禪寺 過去算是順路方向(往坪林/永安社群),但山路更窄小彎繞,開車約需 20-30分鐘。大眾運輸 極度不便!幾乎只能自駕或包車。跟著指標走,有些觀景點需要停在路邊再步行一小段。
- 營業時間: 戶外自然景點, 24小時開放 (天黑後就看不到景色了)。觀景臺周邊的小茶攤或店家,營業時間約 早上9點到下午5點 左右(依店家而定)。建議 白天前往,黃昏夕陽也很美但山路夜間危險不建議停留太晚。
📍 鱷魚島觀景臺
- 介紹: 這個就在千島湖區域內,算是其中一個最經典、必訪的觀景點。站在特定角度(主要是在「土蝨頭觀景步道」上),可以看到湖水包圍的山丘,形狀 神似一隻趴伏在水中的巨大鱷魚!非常生動有趣,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發現這個視角的慧眼。是拍千島湖“標準照”的最佳位置之一。

- 地址: 新北市石碇區(導航設定「鱷魚島觀景臺」或「土蝨頭觀景步道」)。
- 交通: 同千島湖,必須開車或包車前往。通常會和千島湖的其他觀景點一起安排。從八卦茶園主要區域過去也還需要開一小段路。
- 營業時間: 戶外開放空間, 24小時開放。同樣建議白天前往。
📍 石碇許家手工麵線 (流水麵線)
- 介紹: 這是個很有趣的 體驗型景點!位於石碇山區(離千島湖不遠)。許家堅持 傳統手工 製作麵線,你可以親眼看到師傅們在陽光下「甩」、「拉」、「晾」麵線的過程,場面壯觀且充滿力與美的節奏感(天氣好才看得到曬麵)。他們最有名的就是 「流水麵線」 體驗!坐在溪邊,清澈的山泉水被引下來形成小水道,煮好的冰涼麵線會隨著水流送到你面前,用筷子攔截夾起來吃,沾特製醬料,好玩又好吃(麵線本身口感不錯,Q彈)。需要預約!現場也有賣乾麵線當伴手禮。
- 地址: 新北市石碇區烏塗裡四分子三號(導航設定「許家手工麵線」或「石碇許家麵線流水麵」)。
- 交通: 基本上只能 自駕。從 毘盧禪寺 或千島湖過去都需要開一段山路,路程約 15-25分鐘 (視從哪裡出發)。山路狹窄請小心。
- 營業時間: 流水麵線體驗需要事先預約!通常每天有固定場次(例如上午場、下午場)。參觀曬麵線則要看天氣和製程(通常晴天上午到中午較有機會看到)。建議 務必事先查詢他們的官方FB或電話預約 (02-2663-3004),以免白跑一趟。單純購買乾麵線可能時間較彈性一些。
📍 深坑老街
- 介紹: 如果時間充裕,或者你喜歡更熱鬧、更多吃的氛圍,回程路上可以繞去 深坑老街。這裡就以 「深坑豆腐」 聞名全臺!整條街都是賣各種豆腐料理的餐廳和小吃攤:紅燒豆腐、豆腐羹、炭烤臭豆腐、豆腐冰淇淋... 空氣中都飄著豆腐香(或臭味?看你口味)。建築也是閩南式紅磚古厝,相當有特色。人潮通常很多(特別是假日),商業化程度高,但充滿活力與美食誘惑。

- 地址: 新北市深坑區深坑街。
- 交通: 從 毘盧禪寺 或石碇老街開車下山,沿106乙線往深坑方向,約 15-20分鐘 車程即可抵達。也有公車可到(如捷運動物園站轉乘)。算是回臺北市區前順路的點。
- 營業時間: 老街本身開放, 店家營業時間 大約從 早上10點到晚上8點甚至更晚 (尤其假日餐廳),非常適合安排晚餐。
- 文化靜心半日: 毘盧禪寺 (上午) → 石碇老街 (午餐/簡單逛) → 回程。
- 自然景觀一日: 毘盧禪寺 (上午) → 千島湖/鱷魚島 (中午) → (可選)許家麵線 (體驗/午餐) → 深坑老街 (晚餐) → 回程。 *這條路線開車較累,山路多。*
- 輕鬆美食一日: 毘盧禪寺 (上午) → 深坑老街 (午餐大啖豆腐) → 返家。
附近酒店
石碇山區和鄰近的深坑,以 民宿 為主,真正的星級酒店很少。選擇住宿點要看你行程的重心在哪:
📍 禪寺周邊/石碇山區民宿 (追求極致寧靜):
- 介紹: 這型別通常隱身在山林間,數量不多,非常 清幽僻靜,可能伴隨無敵山景。設施相對簡單,強調自然環境與放空。適合只想待在 毘盧禪寺 周邊徹底放鬆、享受山林靜謐、不趕行程的人。有些可能是主人自宅改建,較有“家”的感覺。但選擇少,設施娛樂可能不如市區飯店(例如沒有電視、網路可能較慢),餐飲選擇也有限(可能需預訂主人餐或自備)。晚上真的就是一片漆黑與寂靜(怕孤單的朋友要想清楚)。

- 地址: 散落在石碇區的山間,例如永安裡、烏塗裡等。通常沒有明顯門牌,需仔細看指示或聯絡主人。
- 交通: 絕對需要自駕!位置通常偏僻,沒有大眾運輸可達。從 毘盧禪寺 開過去可能還要十幾二十分鐘蜿蜒山路。務必確認民宿提供的路線指南。晚上進出山路要特別小心。
- 營業時間/入住: 民宿通常有固定 Check-in 時間(例如下午3-5點),需事先預約並與主人確認到達方式和時間。
📍 石碇市區/老街周邊民宿 (較方便):
- 介紹: 這類民宿位於石碇市區或離老街不遠,生活機能相對好一點點(至少有小超商、幾家餐廳)。選擇比深山裡多一些,但也還是有限。環境比較“鄉鎮”感,沒有大山林的隔絕感,但晚上相對不那麼寂寥(雖然石碇市區晚上也是很安靜)。有些民宿可能會結合當地特色(如茶文化)。價格通常比山區民宿親民些。
- 地址: 新北市石碇區市區(石碇東/西街周邊)或附近社群。
- 交通: 開車方便,離 毘盧禪寺 也比較近(下山十幾分)。部分地點可能離公車站(如F721)近一點點(但班次少)。停車可能需問民宿是否有提供。
- 營業時間/入住: 同樣需預約,確認入住時間和地點。
📍 深坑區飯店/民宿 (機能最便利):
- 介紹: 最推薦給多數遊客的選擇!深坑是較大的市鎮,住宿選擇多很多,從 經濟型旅館、商務飯店到特色民宿 都有。生活機能超便利:餐廳林立(尤其豆腐餐廳)、便利商店、超市、甚至有夜市(假日)。晚上不怕沒東西吃、沒地方逛。回臺北市區或隔天去其他景點(如動物園、木柵貓空)都相對方便。適合將 毘盧禪寺 作為一日行程,晚上想住得舒服、選擇多、方便覓食的人。也是開車或搭大眾運輸都相對方便的住宿點。
- 地址: 新北市深坑區,主要集中在老街周邊、北深路、文山路等主要道路旁。用訂房網站搜尋“深坑”會有大量選擇。
- 交通:
- 到毘盧禪寺: 開車約 15-20分鐘 (經106乙線上山)。
- 到其他地方: 近國道三號深坑交流道、國道五號石碇交流道,交通四通八達。也有多條公車路線通往捷運動物園站、臺北車站等。
- 營業時間/入住: 標準飯店/旅館通常下午3點後 Check-in,中午前 Check-out。需透過訂房網站或電話預訂。
📍 新店/文山區飯店 (近北市,選擇最多):
- 介紹: 如果行程不只石碇,或者想住在都市區享受更多飯店設施和便利(購物中心、捷運),那麼鄰近的新店區(碧潭附近)或臺北市文山區(近木柵動物園、政大)是很好的選擇。這裡有 連鎖商務飯店、星級酒店 等多樣選擇,品質穩定,交通非常便利(捷運、公車網路密集),餐廳、購物選擇極多。開車到 毘盧禪寺 約 30-40分鐘。

- 地址: 新北市新店區(如捷運新店站、七張站周邊)或臺北市文山區(如捷運動物園站、萬芳社群站周邊)。
- 交通: 極度便利,捷運、公車、開車皆可。到 毘盧禪寺 開車走國道三甲或國道五號再接106乙。
- 營業時間/入住: 標準飯店作業。
附近美食
老實說,毘盧禪寺 本身和周邊深山裡,真的 幾乎沒有用餐選擇!寺裡可能有簡單的茶水提供給香客或信眾(有時會有結緣的平安茶),但 沒有正式對外營業的餐廳或素齋食堂(這點跟一些大寺廟不同)。所以,解決肚子問題,主要靠以下幾個方向:
- 自備乾糧飲水 (最保險): 強烈建議!尤其是打算上午在 毘盧禪寺 待比較久、或者計畫接著去千島湖等山區景點的朋友。揹包裡放些 麵包、飯糰、三明治、水果、能量棒、充足的飲用水(非常重要!爬山很耗水)。寺裡有地方可以坐著休息吃東西(記得保持環境整潔,垃圾帶走)。相信我,爬完山路或逛完寺廟,在樹蔭下喝口水、吃點東西補充體力,你會感謝自己的!
- 石碇老街覓食 (選擇有限): 下山後到石碇老街,雖然店家不多且營業時間飄忽,但還是有幾樣在地特色可以試試:
- 石碇豆腐: 跟深坑豆腐齊名,做法可能更樸實一些。可以找找看有沒有賣 豆腐羹、炸豆腐、滷豆腐 的小店或攤子。有些店家的豆腐是自己做的,豆香濃。
- 王氏豆腐: 老街上有名的豆腐店,除了賣生豆腐、豆乾,也可能有簡單的現做豆腐小吃(如豆花、炸豆腐)。
- 茶葉相關: 石碇也是包種茶產區,老街有些茶行,可以買茶葉當伴手禮,運氣好可能遇到提供簡單茶點試吃(如茶粿、茶糖)。
- 小吃: 可能還有一些傳統小吃如 糯米腸、草仔粿、芋圓 之類的。選擇真的不多,別抱太大期望,簡單裹腹OK。
- 許家手工麵線 (體驗獨特): 如果預約了 許家麵線的流水麵線體驗,那午餐就順便在那裡解決了!冰涼的流水麵線沾著醬油膏、辣椒醬、蒜泥等特調醬料,清爽開胃,是難得的體驗。他們可能還有賣其他簡單的農家菜或點心(依現場提供為準)。
- 深坑老街 (美食重鎮): 這才是 附近美食的大本營!距離 毘盧禪寺 開車約15-20分鐘。整條街都在誘惑你的味蕾:
- 深坑豆腐全餐: 紅燒豆腐(必點!)、豆腐羹、脆皮臭豆腐、麻辣臭豆腐、炭烤臭豆腐、桂竹筍炒肉絲(配豆腐超搭)、甚至豆腐冰淇淋!每間餐廳都有自己的招牌做法。人氣店如 「王水成」、「大樹下」、「廟口」 等,通常都人潮洶湧,假日要排隊。挑一間順眼的進去就對了,味道其實都不差。
- 其他小吃: 草仔粿、芋圓、黑豬肉香腸、炭烤臭豆腐(當點心)、古早味甜品等。
- 餐廳選擇多: 從大餐廳到路邊攤都有,價格也算合理。
- 深坑市區其他選擇: 老街周邊的北深路上,也有不少 熱炒店、火鍋店、簡餐店、連鎖速食店(麥當勞、肯德基) 等,選擇比老街更多元化,人也可能少一些(但假日還是多)。
注意事項
出門在外,特別是在山林間的寺廟景點,有些細節注意一下,旅程會更順利愉快:
- 🪙 香油錢/添油香: 毘盧禪寺 作為正通道場,沒有強制收門票。但自由參拜或點燈祈福後,若心有所感,可以 隨喜投入功德箱(香油錢),多少不拘,這是對寺廟維持運作的一點心意。建議準備些小鈔或零錢。
- 🙏 參拜禮儀:
- 衣著: 進入寺廟殿堂,盡量穿著 整齊、端莊、避免過於暴露 (如無袖背心、短褲短裙建議過膝)。這是基本的尊重。寺裡很寧靜,你穿得太隨意,自己也會覺得格格不入。
- 脫鞋: 進入殿堂 內部 前,請留意是否需要脫鞋。通常在門口會有標示或看到其他人脫鞋。如果沒標示,看大家都穿鞋進去,那應該就沒問題。(大雄寶殿內部通常需要脫鞋)
- 保持肅靜: 寺廟是修行場所,請 輕聲細語,避免大聲喧嘩、嬉鬧跑跳。手機請關靜音或震動,如需接電話請到室外空曠處。尊重正在禮佛或靜坐的信眾。
- 攝影: 殿內通常禁止對佛像拍照 (神明廳內絕對不行)。建築外觀、庭院景觀通常可以拍,但拍攝前最好先觀察是否有禁止攝影標誌,或者禮貌詢問一下寺方人員。拍攝僧眾最好先徵得同意。
- 動線: 遵循參拜指引,通常從中間的大門進(但避免踩門檻),側門出。繞佛或繞塔順時鐘方向。
- ☀️ 天氣與衣著:
- 防曬防蚊: 山區日照強烈(即使陰天也可能有紫外線),務必 塗抹防曬乳、戴帽子或撐傘。更重要的一點! 蚊蟲很多(小黑蚊、蚊子)!一定要 噴灑含DEET的防蚊液,噴在衣服和裸露面板上(腳踝、脖子特別容易被咬)。我吃過大虧,穿短褲上去,下來滿腿包,癢到懷疑人生…
- 雨具: 山區天氣多變,尤其午後易有雷陣雨。 隨身攜帶輕便雨衣或摺疊傘 絕對必要!石階濕滑,下雨時行走要格外小心,穿防滑的鞋子。
- 穿著: 務必穿 舒適好走的運動鞋或登山鞋!要爬坡、爬階梯,拖鞋、高跟鞋、皮鞋都不適合,會走到腳痛甚至發生危險。衣服以舒適、透氣、方便活動為主。
- 🚶 體力考量: 無論是開車上山的蜿蜒狹路、停車後走到山門的坡度、還是寺廟內層層疊疊的階梯,都需要一定的 體力和腳力。老人家或行動不便者請評估自身狀況,量力而為。寺內有些地方坡度較陡,行走時注意腳步。
- 🚰 飲水食物: 再次強調!寺內 沒有販賣部!請 務必自備充足的飲用水和一些補充能量的小點心。爬坡流汗多,水分補充很重要。垃圾請自行帶下山丟棄。
- 🅿️ 停車問題: 山門前停車位 極少!假日一位難求是常態。早到是唯一解(建議9點前到),否則就得停在更遠的下坡路段,再走一段不短的上坡路。要有心理準備,並注意路邊停車安全(別擋道、注意畫線)。
- 📶 網路訊號: 山區部分路段或寺廟某些角落, 手機訊號可能微弱或不穩(中華電信相對好點,但也不是全程滿格)。提前下載好離線地圖,或記好路線資訊比較保險。
- 💰 現金準備: 山上、石碇老街、甚至部分深坑小吃攤,很多地方 只收現金!行動支付不一定普及。記得帶足夠的現金(鈔票零錢都要),以支付停車費(如果有私人收費)、添油香、購買小吃伴手禮等。
Q&A(快速問答)
- Q1: 參觀毘盧禪寺大約需要多久時間?
A: 如果單純參拜、主要殿堂走一圈、感受氛圍、拍拍照,大約 1.5 - 2 小時 足夠。如果想更悠閒地坐著發呆、細看建築細節、或者參加法會(若遇到),則可能需要 2.5 - 3.5 小時 或更長。看你想體驗的深度。 - Q2: 不開車真的沒辦法去毘盧禪寺嗎?
A: 不能說完全沒辦法,但 非常非常不方便且耗時費力。唯一的大眾運輸是新巴士F721,班次極少,且下車後還需步行30-40分鐘陡峭上坡山路。計程車費用高且可能難叫(尤其下山)。強烈建議自駕是最可行方案。體力極好的健行愛好者才考慮公車+步行。 - Q3: 寺裡有提供素食餐點嗎?
A: 一般參訪時間,寺內並未設定對外營業的素齋餐廳或提供餐點給普通遊客。 可能有提供簡單茶水給香客。請務必 自備飲水和食物,或在參觀完後下山到石碇老街、深坑等地用餐(深坑有很多素食豆腐料理可選)。
最後嘮叨一句: 毘盧禪寺 的魅力不在於奢華的建築或熱鬧的活動,而在於那份隱於山林、源於歷史的 沉靜力量。放下都市的匆忙,帶著一顆願意慢下來的心,你才能真正體會到它的美好。記得穿好走的鞋、帶足水和防蚊液,祝你有趟愉快的淨心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