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說真的,身為一個整天想著下一餐要吃什麼、廚房就是我的戰場的美食愛好者,我對各種稀奇古怪的食材總是充滿好奇。今天,我要來聊聊一種光聽名字就讓人覺得很可愛,但料理起來卻讓人又愛又恨的傢伙——曼波魚!你沒聽錯,就是那個長得像個大方塊、在海裡優哉遊哉游泳的曼波魚。在臺灣,特別是東海岸一帶,曼波魚可是餐桌上的一寶呢!不過說實在的,我第一次接觸牠的時候,還真鬧過不少笑話...
目錄
曼波魚?翻車魨?傻傻分不清?東海岸的寶藏食材!
第一次聽到「曼波魚」這名字,還以為是什麼新品種。後來才知道,它就是大名鼎鼎的「翻車魨」啦!臺語也叫「魚粿」或「蜈蚣魚」(這個名字實在讓人覺得有點搞笑)。別看牠長得圓滾滾、笨笨的樣子,在花蓮、臺東沿海可是赫赫有名的經濟魚種。每年春夏季節,漁民們就會開始捕撈曼波魚,新鮮的曼波魚肉在市場上可是搶手貨!
老實說,我第一次在花蓮的漁市場看到整條處理中的曼波魚,真的有被牠巨大的體型嚇到!而且牠的身體構造超特別,骨頭主要是軟骨,肉質分成好幾個大區塊,表皮還有一層厚厚的膠質層。漁販老闆熱情地跟我介紹:「少年仔,這曼波魚全身都是寶,不同部位口感差很大喔!你會料理的話,包準你愛上。」聽得我心癢癢,立馬買了幾塊不同部位回家挑戰。(結果第一次就搞砸了...後面再告訴你慘劇)
這裡先幫大家整理一下曼波魚幾個主要可食部位和特點:
| 部位名稱 | 外觀特徵 | 口感特色 | 最適合料理方式 | 價格相對高低 |
|---|---|---|---|---|
| 曼波魚皮 | 乳白色帶透明感,超厚! | 咬勁超級Q彈,滿滿膠原蛋白 | 涼拌、煮湯、紅燒 | ★★★★☆ (較高) |
| 曼波魚肉 | 純白色,紋理細緻 | 細嫩滑口,像高階豆腐 | 清炒、涼拌、煮粥 | ★★★☆☆ (中等) |
| 曼波魚腸 | 淺灰色,處理後乾淨 | 獨特脆感,無腥味 | 快炒、煮湯、麻油 | ★★★☆☆ (中等) |
| 曼波魚軟骨 | 半透明,軟骨狀 | 爽脆有嚼勁 | 酥炸、涼拌、滷味 | ★★☆☆☆ (較低) |
表格說明: 這個表格用了點柔和的藍綠色系,是不是有點海洋的感覺?重點標示了部位名稱和口感特色,讓你一眼抓住重點!
看到沒?光是這四個部位,口感就天差地別!想做出好吃的曼波魚料理,真的得先搞清楚你手上的是哪一塊寶貝。這可是我用幾次失敗經驗換來的教訓啊!
為什麼大家都瘋曼波魚?不只美味,身體也歡喜!
你可能會想,不就是一種魚嗎?值得這麼大費周章?哎唷,這你就有所不知了!曼波魚的魅力,真的不只停留在嘴巴的滿足感而已。讓我這個愛吃又怕胖、重視健康的美食控來跟你細數它的好處:
- 低熱量冠軍:這點對注重體態的人簡直是福音!曼波魚肉的脂肪含量超級低,低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一大盤曼波魚下肚,也不用太擔心熱量爆表。(對我這種嘴饞又想維持身材的人來說,根本是天使食材!)
- 高蛋白質聖品:別看它低脂,蛋白質含量卻很豐富,是補充優質蛋白的好選擇,運動完吃也很適合。
- 膠原蛋白炸彈:特別是那層厚厚的曼波魚皮!滿滿的都是膠原蛋白,煮過後那個黏稠滑溜的口感,就是最好的證明。愛美的小姊姊們,與其吃貴森森的膠原蛋白粉,不如多吃點曼波魚皮,天然又有效!(我老婆就超愛,每次都跟我搶魚皮吃...)
- 礦物質寶庫:含有鈣、磷、鉀等對身體有益的礦物質,特別是它的軟骨,更是天然的鈣質來源。

小聲說: 雖然它膠質豐富對面板好,但腸胃比較敏感的朋友,一次不要吃太多魚皮,那個膠質的威力...嗯,你懂的!我有次貪吃太多,隔天就...不太順暢。
新手挑戰!曼波魚料理實戰筆記 (含血淚教訓...)
好啦,講了這麼多,我知道你們最想看的還是我在廚房裡跟曼波魚搏鬥的實況轉播!還記得我第一次買回來的戰利品嗎?就是一塊白拋拋幼綿綿的曼波魚肉和一塊厚墩墩的曼波魚皮。當時心想:「這麼嫩的肉,煎一煎應該很好吃吧?」結果...悲劇就發生了。
曼波魚肉的含水量高到你無法想像!直接下鍋煎?保證變成一鍋曼波魚湯!真的不誇張,我看著鍋子裡那塊迅速縮水、瘋狂出水的魚肉,整個傻眼...最後只能勉強撈起來,變成口感有點...嗯,微妙的水煮曼波魚塊。
後來請教了花蓮的餐廳老師傅,才知道對付曼波魚,方法真的很重要!特別是針對不同部位,要用不同的招數。 以下是我經過多次實驗 (和失敗) 後,覺得最適閤家庭廚房、成功率超高的三道曼波魚料理,分享給大家:
食譜一:冰鎮五味曼波魚皮
食材:
- 新鮮曼波魚皮 約 300 公克 (請魚販幫忙處理乾淨表皮和殘肉)
- 薑片 4-5片
- 青蔥 1根 (切段)
- 米酒 2大匙
- 五味醬材料:
- 番茄醬 2大匙
- 醬油膏 1.5大匙
- 細砂糖 1小匙
- 白醋 1大匙
- 蒜末 1小匙
- 薑末 少許
- 香油 數滴
- 香菜末 適量 (裝飾用)
- 冰塊水 一大盆
做法:
- 汆燙去腥定型: 鍋中放足量冷水,加入薑片、蔥段、米酒。冷水就放入切成長條狀或塊狀的曼波魚皮。開中火,慢慢加熱。看到鍋邊開始冒小泡泡,水快要滾但還沒全滾時,曼波魚皮會變得更白更厚實,這時就可以撈起來了!切記!不能滾水下去,也不能煮太久!魚皮會縮水變硬,口感就毀了!
- 冰鎮緊實口感: 撈出的曼波魚皮馬上投入準備好的冰塊水中!急速降溫是關鍵!這能讓膠質緊縮,口感變得超Q彈爽脆。冰鎮個10-15分鐘。
- 製作五味醬: 等待冰鎮時,把五味醬的所有材料(番茄醬、醬油膏、糖、白醋、蒜末、薑末、香油)全部攪拌均勻即可。試試味道?喜歡酸點多加醋,甜點多加糖。
- 盛盤上桌: 將冰鎮好的曼波魚皮瀝乾水分,整齊地鋪在盤子上。淋上或旁邊放上一小碟五味醬,再撒點香菜末點綴。完成!
個人心得: 這道真的簡單到不行,又有餐廳水準!冰鎮過的曼波魚皮咬下去「咔滋咔滋」的,超級爽口,沾上酸甜開胃的五味醬,夏天沒胃口時吃這個最棒!而且完全吃不出魚腥味,不敢吃生魚片的朋友也敢嘗試。處理曼波魚皮的秘訣就在於「冷水下鍋、慢火升溫、微滾即撈、冰鎮徹底」,這十六字箴言記住就成功了!這是我最常做也最受歡迎的一道曼波魚料理。
食譜二:麻油曼波魚腸米糕
食材:
- 新鮮曼波魚腸 約 200公克 (務必請魚販徹底處理清洗乾淨!)
- 老薑 1大塊 (約50克,切薄片或絲)
- 黑麻油 3-4大匙
- 米酒 1杯 (約200ml) - 要用純米酒才香!料理米酒味道不對
- 長糯米 2杯 (約360ml,洗淨後浸泡至少2小時,瀝乾)
- 水 1.8杯 (約360ml)
- 醬油 1大匙
- 鹽 少許
- 白胡椒粉 適量
- 枸杞 1小把 (可選,增加顏色和甜味)
做法:
- 處理曼波魚腸: 買回來的曼波魚腸通常已經翻洗過,但我還是會再用鹽和麵粉仔細搓揉沖洗幾次,確保絕對乾淨無異味。切成約3-4公分小段。
- 煎香薑片: 鍋子燒熱,倒入黑麻油,用小火慢慢煸香薑片。一定要把薑片煸到邊緣有點捲曲、乾乾的,麻油和薑的香氣才會完全釋放。切記火不能大,麻油焦了會苦!
- 爆炒魚腸: 轉中大火,放入處理好的曼波魚腸段,快速翻炒至魚腸表面變色、微微捲曲。淋入米酒,讓酒氣揮發一下,稍微燒煮1分鐘。
- 拌炒糯米: 倒入瀝乾水分的長糯米,和鍋中的麻油薑、魚腸一起翻炒均勻,讓每粒米都沾上香噴噴的麻油。加入醬油、鹽、白胡椒粉調味,繼續炒約2分鐘。
- 炊煮米糕: 將炒好的所有材料倒入電鍋內鍋。加入1.8杯水拌勻。表面撒上枸杞(如果用)。外鍋放1.5杯水,按下開關蒸煮。
- 燜飯鬆飯: 開關跳起後,不要馬上開蓋!再燜個15-20分鐘。最後用飯匙將米飯輕輕挑鬆拌勻即可。
個人心得: 這道菜香氣真的無敵!麻油薑的濃鬱香氣完全蓋過曼波魚腸可能殘留的任何氣味。蒸煮過的曼波魚腸口感變得非常軟嫩又帶點獨特的微微脆度,和吸飽湯汁的Q彈糯米飯超級搭!冬天來上一碗,從頭暖到腳。我發現用曼波魚腸取代傳統的雞內臟或五花肉,口感更特別,而且清爽不油膩。清洗魚腸真的是關鍵,寧願多洗幾次。喜歡酒香濃一點的,可以在起鍋前再沿鍋邊嗆一點米酒。
食譜三:樹子清蒸曼波魚肉
食材:
- 新鮮曼波魚肉 約 350公克 (選擇厚實、色澤白皙的部位)
- 破布子 (樹子) 連湯汁 2-3大匙
- 嫩薑 1小塊 (切細絲)
- 青蔥 1根 (切細絲,泡冷水會捲起來)
- 紅辣椒 (可選) 少許 (切細絲)
- 米酒 1小匙
- 香油 少許
- 鹽 極少量 (或不加,破布子通常夠鹹)
做法:
- 處理魚肉: 將曼波魚肉切成約1.5-2公分厚的片狀或塊狀。找一個有點深度的盤子擺好。
- 鋪上配料: 在魚肉上均勻淋上破布子連同一些湯汁。撒上薑絲。
- 準備蒸煮: 蒸鍋裡的水燒開後,放入擺好魚肉的盤子。淋上那一小匙米酒。
- 大火快蒸: 蓋上鍋蓋,用大火蒸!時間非常重要!根據魚塊厚度,大約只需要 蒸5-7分鐘!看到魚肉完全變白、不透明,邊緣有點凝固就立刻關火取出。千萬別蒸過頭!否則曼波魚肉的水分會大量流失,口感變老變柴,像嚼橡皮!這是我第一次失敗的主因...
- 嗆香點綴: 在蒸好的魚肉上鋪上蔥絲、紅辣椒絲(如果用)。燒熱一點點香油,淋在蔥絲辣椒絲上嗆出香氣。完成!
個人心得: 這道菜講究的就是一個「鮮」和「嫩」!破布子甘甜的湯汁能完美提出曼波魚肉的清甜,又不會搶味。蒸出來盤底的湯汁拌飯超讚!最關鍵就是蒸的時間,寧可短一點點,用餘溫燜熟,也不要蒸過頭。好的曼波魚肉蒸熟後,入口即化,真的像在吃非常細嫩、帶點海味的高階豆腐凍!簡單卻最能體現曼波魚本色的一道。如果你買到的曼波魚肉品質夠好,強烈推薦試試這個原味吃法,會顛覆你對這種長相奇特的魚的印象!
曼波魚選購、儲存與處理 終極懶人包
經過多次市場實戰和料理實驗,這裡總結一下挑選、儲存和處理曼波魚的幾個絕對重點,幫你避開我踩過的坑:
- 新鮮度是王道: 曼波魚水分多,容易變質。
- 看外觀:魚皮要呈現乳白色或略帶透明感,有光澤,不能暗沉、發黃或有黏液。魚肉要純白細緻,不要有水水爛爛的感覺。
- 聞氣味:應該只有淡淡的海水味,絕對不能有氨水味、酸臭味或任何刺鼻異味!(這點超重要,一有怪味就別買了!)
- 信賴的攤商: 找生意好、信用佳的魚販購買。告訴老闆你要做什麼料理(涼拌、煮湯、熱炒),請他推薦適合的部位並幫忙初步處理乾淨(去鱗、去皮、去內臟、清洗魚腸等)。這錢不能省,自己處理曼波魚皮和腸子...真的很費工!
- 儲存要迅速:
- 買回家後立刻處理!如果不能馬上煮,先分裝成一次用量。
- 冷藏:裝入保鮮盒或保鮮袋密封,放冰箱最冷的位置(通常是下層),最多存放1-2天。
- 冷凍:分裝好,擠出空氣密封。冷凍可儲存約1個月。但老實說,冷凍後的曼波魚口感會差很多,特別是魚皮會變韌,沒有新鮮的那種Q脆感。所以強烈建議趁新鮮吃!
- 處理小撇步:
- 魚皮/魚肉清洗: 用流動的冷水稍微沖洗即可,不要長時間浸泡,會讓鮮味流失。
- 魚腸清洗: 這是重點!務必翻開用大量的鹽巴和麵粉(或太白粉)反覆搓揉,把腸內的黏液和殘留物徹底洗掉,再用冷水沖洗多次直到水變清澈無異味。可以加點米酒或薑片搓洗去腥。處理不乾淨會有異味!我曾經懶得搓太仔細,結果煮出來的麻油魚腸帶點苦味...學乖了。

總結重點: 買新鮮、找好攤商、儘快吃完、魚腸洗乾淨!
曼波魚 Q & A!一次解答你的疑惑
最後,整理幾個我在粉絲團或跟朋友聊天時,最常被問到關於曼波魚的問題:
Q1:曼波魚吃起來會不會有腥味?我不敢吃魚腥味怎麼辦?
A: 其實新鮮的曼波魚本身腥味非常非常淡!比很多白肉魚都淡。主要是膠質的味道。如果真的擔心:
- 買的時候注意新鮮度(看、聞)。
- 烹調時用薑、米酒、破布子這類天然的去腥提鮮好夥伴。像上面教的涼拌、麻油、樹子蒸這幾種做法,幾乎吃不到腥味。我老婆對腥味超敏感,她都能接受這幾種做法了!
Q2:聽說曼波魚內臟有毒?魚腸真的可以吃嗎?
A: 這個問題很重要!曼波魚的肝臟、卵巢、血液和某些內臟確實可能含有河豚毒素(Tetrodotoxin, TTX)!絕對不能食用!
BUT!在臺灣,我們通常食用的曼波魚肉、魚皮、軟骨,以及經過漁民特殊專業處理、徹底清洗乾淨的「曼波魚腸」,是安全無毒的!市場上販售的可食用魚腸,都已經經過專業處理去除有毒部分。只要向信譽良好的攤商購買他們處理好的魚腸,並且自己確實清洗乾淨,就可以安心食用。
Q3:哪裡可以買到新鮮的曼波魚?是不是隻有東部才有?
A: 曼波魚主要漁獲地在東部海域(花蓮、臺東),所以在花蓮、臺東的漁市場、觀光魚市(如花蓮七星潭、臺東成功漁港)最容易買到現流仔,種類也最齊全(肉、皮、腸、軟骨都有)。中南部和臺北的大型傳統市場魚攤,有時也會進貨,特別是在盛產季節(約春季到夏季)。可以多問問熟悉的攤販。現在有些網路宅配的生鮮平臺或東部小農市集也會販售處理好的急速冷凍曼波魚產品,雖然口感略遜新鮮貨,但也是一種選擇。建議先從有口碑的管道買起。第一次買,真的可以去花蓮的漁市場逛逛,感受一下氣氛,順便請教熱情的攤老闆!我的第一手經驗就是這樣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