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加班到晚上八點,胃袋空空如也,腦袋裡只剩下「吃」這個字在閃爍。我幾乎是小跑著從捷運松江南京站鑽出來,熟悉的熱鬧氣息撲面而來——是伊通街!就是這裡了,我的深夜療癒基地。這條白天是上班族覓食戰場,入夜後霓虹亮起、帶著點日式風情的小街,藏著太多讓人無法抗拒的伊通街美食。別看它短短一段,從古早臺灣味到深夜食堂的氛圍,從熱氣蒸騰到炭火飄香,這裡通通都有。今天,就讓我這個在臺北打滾多年、對吃有點挑剔的老饕,帶你們挖挖這條街上的美味寶藏,分享10道我真心認為不吃會後悔、吃過會想念的伊通街美食!
目錄
- 說到伊通街美食的經典臺味,絕對不能錯過這兩樣:筒仔米糕和四神湯。這組合,簡直是刻在臺灣人基因裡的早餐或午餐選項。
- 天氣熱到爆,走在伊通街上感覺快被蒸發?這時候,一碗透心涼的青草茶就是救命仙丹!這也是伊通街美食裡隱藏的解暑神器。
- 天色漸暗,伊通街的氛圍開始轉變。這時,就輪到充滿日式風情的居酒屋和關東煮攤登場了!這也是伊通街美食的精華時段之一。
- 說到臺灣的國民小吃,怎麼能少了滷肉飯?在伊通街美食地圖裡,當然也有它的一席之地!
- 看到巷口冒著白煙的蒸籠了嗎?那裡藏著讓人一吃上癮的湯包!這可是伊通街美食裡不可錯過的點心。
- 吃完鹹的,總要一點甜的來收尾吧?伊通街上也有幾樣迷人的甜點選擇。
- 📊 伊通街十大必吃美食精華速查表
- 📍 我的私心路線圖(給你抄作業!):
- 📌 重點筆記:
- 伊通街美食Q&A
說到伊通街美食的經典臺味,絕對不能錯過這兩樣:筒仔米糕和四神湯。這組合,簡直是刻在臺灣人基因裡的早餐或午餐選項。
1. 筒仔米糕
- 名稱: 古早味筒仔米糕
- 特色與亮點: 別被「筒仔」這名字騙了,現在大多用瓷碗蒸啦!重點在於那油亮鹹香、粒粒分明的糯米,吸飽了滷汁精華。靈魂配料通常是厚實的滷瘦肉、一朵香氣十足的香菇,還有那畫龍點睛的半顆鹹鴨蛋黃。米糕本體口感偏軟糯卻不爛,滷肉鹹香、香菇鮮美、蛋黃粉沙帶點鹹韻,整體風味濃鬱飽滿,是紮實的滿足感。
- 推薦理由: 經典中的經典!那種古早的油潤鹹香風味,是許多臺北人從小吃到大的回憶。用料實在,一份下肚,飽足感十足,是快速解決一餐的好選擇。尤其當你懷念那種傳統樸實的滋味時,它絕對不會讓你失望。價格也親民,銅板價就能搞定。
- 搭配建議: 絕配就是一碗熱呼呼的「四神湯」(下面介紹),清爽的湯頭完美平衡米糕的濃鬱,解膩又暖胃。單吃米糕覺得口味重?再點一盤燙青菜(地瓜葉或A菜都不錯),增加纖維質,均衡一下。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無名筒仔米糕」(伊通街近南京東路二段巷口,鐵皮屋小攤,中午開始營業)。
- 價格區間: NT$40 - NT$50 / 個。
- 必點: 筒仔米糕(廢話!)+ 四神湯(絕對要一套)。
2. 四神湯
- 名稱: 滋養四神湯
- 特色與亮點: 「四神」通常指的是淮山(山藥)、蓮子、茯苓、芡實這四種中藥材(有時會用薏仁取代其中一種),加上豬小腸一起熬煮。湯頭清澈帶點乳白,入口是溫潤甘醇的藥膳香,完全沒有可怕的藥味!豬小腸處理得乾淨,燉煮得軟嫩帶點嚼勁,沒有惱人的異味。重點是喝完身體會暖起來,感覺很滋補。
- 推薦理由: 伊通街美食裡滋養身心的代表!無論是熬夜後、有點著涼,還是單純想喝碗熱湯暖胃,四神湯都是絕佳選擇。湯頭溫和順口,藥膳香氣舒服,小腸份量通常不少,滿足感高。天氣轉涼時,來一碗幸福感爆棚。
- 搭配建議: 跟筒仔米糕是完美拍檔!單喝也很棒,特別適合當作一餐的結尾或開胃湯品。喜歡重口味?可以加點店家的特製醬油膏或辣椒醬進去(但我個人偏好原味)。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同上「無名筒仔米糕」攤。
- 價格區間: NT$50 - NT$60 / 碗。
- 必點: 四神湯(尤其推薦加腸版)。

天氣熱到爆,走在伊通街上感覺快被蒸發?這時候,一碗透心涼的青草茶就是救命仙丹!這也是伊通街美食裡隱藏的解暑神器。
3. 青草茶
- 名稱: 古法熬製青草茶
- 特色與亮點: 伊通街上有幾攤專賣青草茶和苦茶的老字號。最常見的是深褐近黑色的青草茶,用多種清熱退火的臺灣青草(如鳳尾草、薄荷、仙草、車前草等)長時間熬煮而成。入口先是明顯的草本甘苦味,但隨之而來的是強烈的回甘,非常解渴消暑。口感清爽不甜膩(通常微甜或無糖,可請店家調整),喝下去喉嚨瞬間舒暢,暑氣全消。
- 推薦理由: 天然的消暑聖品!比起手搖飲料,青草茶更健康、更解身體的渴。吃完炸物或油膩食物後,來一杯幫助消化、降火氣,效果顯著。是許多在地人從小喝到大的傳統飲料。相信我,試過一次你就懂那種透心涼的快感。
- 搭配建議: 適合在任何感到燥熱的時刻單獨飲用。吃完炸雞排、鹹酥雞,或是大啖完一頓豐盛晚餐後,來一杯絕對是完美句點。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記青草茶」(伊通街中段,騎樓下的小攤車,通常下午到晚上)。
- 價格區間: NT$25 - NT$40 / 杯(瓶)。
- 必點: 青草茶(可選甜度或無糖)。
天色漸暗,伊通街的氛圍開始轉變。這時,就輪到充滿日式風情的居酒屋和關東煮攤登場了!這也是伊通街美食的精華時段之一。
4. 日式關東煮
- 名稱: 暖心日式關東煮
- 特色與亮點: 幾家日式居酒屋門口或騎樓下,常擺著熱氣氤氳的關東煮鍋。湯頭通常是昆布混合柴魚的清甜高湯,溫潤不搶戲。食材選擇豐富:吸飽湯汁超入味的蘿蔔(必點!)、軟嫩的豆腐、彈牙的竹輪、黑輪、Q彈的蒟蒻、福袋、各式丸子等等。重點是吃食材本身的鮮味和高湯的甘醇。
- 推薦理由: 清爽無負擔的宵夜選擇!比起油炸燒烤,關東煮相對健康少油。冷冷的夜晚,喝口熱湯、吃些暖呼呼的料,身體和心靈都瞬間被療癒。選擇多樣,可以挑自己喜歡的組合。適合想小酌聊天、不想吃太飽的夜晚。
- 搭配建議: 搭配一小碟黃芥末或橘醋(ポン酢),提味又解膩。很適合當作居酒屋喝酒前的暖胃小品,或是搭配一杯冰涼的啤酒或清酒(未成年請勿飲酒)。單吃當輕食晚餐也很棒。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大眾立吞酒場」門口關東煮攤(伊通街近四平街口)。
- 價格區間: 單項NT$20 - NT$60 不等,看點什麼料。
- 必點: 大根(蘿蔔)、高麗菜捲、豆腐、竹輪。

5. 現烤海鮮
- 名稱: 炭火直烤海味
- 特色與亮點: 伊通街幾家居酒屋的強項!師傅在炭火爐前專注翻烤,鎖住海鮮的鮮甜原味。常見的有:肥美的午仔魚一夜幹(外皮酥脆、魚肉細緻多汁)、大尾鮮甜的烤草蝦、肉質飽滿的烤透抽(花枝)、鹽烤蛤蜊(鮮湯爆漿)等。只用簡單的鹽巴調味或少許醬汁提鮮,吃的就是食材的新鮮度和炭火賦予的迷人香氣。
- 推薦理由: 新鮮海味直送!炭烤的香氣無可取代,逼出海鮮本身的鮮甜,讓人一口接一口。是下酒的絕妙良伴,充滿濃濃的日式居酒屋風情。特別適合愛吃原味海鮮的老饕。價格雖稍高,但新鮮度和風味值得。
- 搭配建議: 絕對要配一杯冰涼的啤酒或清酒(未成年請勿飲酒),徹底釋放海鮮的鮮美。烤魚類可以擠點新鮮金桔汁,增添清爽風味。伊通街美食的夜晚靈魂之一!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伊通街必吃居酒屋」、「酒侍串說」等(建議事先訂位,尤其週末)。
- 價格區間: NT$180 - NT$450 / 份(視海鮮種類而定)。
- 必點: 午仔魚一夜幹、烤草蝦、鹽烤蛤蜊。
說到臺灣的國民小吃,怎麼能少了滷肉飯?在伊通街美食地圖裡,當然也有它的一席之地!
6. 滷肉飯
- 名稱: 銷魂滷肉飯
- 特色與亮點: 伊通街幾家小吃店都賣滷肉飯,風格略有不同。有的偏肥,切得較細碎的豬五花滷到晶瑩剔透,入口即化,油脂香氣濃鬱;有的則是肥瘦均衡或偏瘦,肉條或肉丁較明顯,口感紮實些。共同的靈魂是那鍋黑金發亮的滷汁,鹹甜交織,充滿醬香與膠質,完美包裹著白飯。重點是:飯要煮得好,粒粒分明有彈性!
- 推薦理由: 簡單卻極致的美味!一碗好的滷肉飯,白飯、滷肉、滷汁三者缺一不可。銅板價格就能獲得巨大的滿足感與幸福感。是許多臺灣人心中最樸實卻最溫暖的安慰食物。當然,也是伊通街美食裡不可或缺的平民代表。
- 搭配建議: 基本款就是配一碗「滷豆腐」或「滷蛋」,讓滷汁香氣加倍。再點個「燙青菜」或「油豆腐湯」,就是完美的一餐。喜歡重口味?加上一點店家自製的辣椒醬更過癮!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財神爺滷肉飯」(伊通街近長春路口,用餐時間人很多)/ 「三友飯館」(伊通街中段,家常菜館也有不錯的滷肉飯)。
- 價格區間: NT$30 - NT$45 / 小碗。
- 必點: 滷肉飯 + 滷豆腐/滷蛋。

7. 藥燉排骨
- 名稱: 溫補藥燉排骨
- 特色與亮點: 這通常是秋冬季節限定或特定店家才有。選用肉多的豬肋排,加入當歸、川芎、紅棗、枸杞等數種中藥材,長時間細火慢燉。湯頭呈現深褐色,藥膳香氣濃鬱撲鼻但喝起來溫順甘甜,不會嗆口。排骨燉煮到軟嫩脫骨,用筷子輕輕一撥肉就分離,骨髓的精華也融入湯中。
- 推薦理由: 食補好選擇!特別適合天氣轉涼或感覺身體有點虛、需要補元氣的時候。藥材的功效(活血、補氣)加上排骨的營養,喝完通體舒暢,全身暖呼呼。是伊通街美食裡較少見但非常值得一試的滋補湯品。
- 搭配建議: 通常會搭配一碗「乾麵線」或「滷肉飯」,因為湯本身雖然有味道,但比較「補」,搭配主食比較平衡。店家通常會附上一碟特調的「沾醬」(醬油膏+豆瓣醬之類),可以沾排骨肉吃,增添風味層次。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陳家藥燉排骨」(伊通街近長春路口,季節性較明顯)/ 部分熱炒店冬季限定品項。
- 價格區間: NT$100 - NT$150 / 碗。
- 必點: 藥燉排骨 + 乾麵線。
看到巷口冒著白煙的蒸籠了嗎?那裡藏著讓人一吃上癮的湯包!這可是伊通街美食裡不可錯過的點心。
8. 鮮肉湯包
- 名稱: 爆汁鮮肉湯包
- 特色與亮點: 現點現蒸是王道!薄如蟬翼卻帶有韌性的麵皮,包裹著新鮮豬肉餡和滿滿的「肉凍」(凝結的湯汁)。剛出爐時最誘人,小心翼翼地用筷子夾起(或用湯匙託著),先咬開一個小口,讓滾燙鮮美的湯汁流出來(小心燙!)。吸掉湯汁後,再品嚐內餡的鮮甜豬肉和微微的薑蔥香氣。
- 推薦理由: 皮薄、湯多、餡鮮!那種「爆汁」的瞬間,是湯包最迷人的精髓。現蒸的熱度和香氣無可取代,是點心也是飽足感來源。價格合理,當早餐、午餐或點心都很適合。我個人認為這是伊通街美食裡CP值很高的選擇。
- 搭配建議: 絕配是「薑絲」+「鎮江醋」!薑絲去腥提鮮,醋能解膩並提升風味。點一籠湯包,再配一碗「酸辣湯」或「蛋花湯」,就是滿足的一餐。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上海邵師傅湯包」(伊通街近長春路口,小店面)。
- 價格區間: NT$90 - NT$110 / 籠(約7-8顆)。
- 必點: 鮮肉湯包。

吃完鹹的,總要一點甜的來收尾吧?伊通街上也有幾樣迷人的甜點選擇。
9. 杏仁豆腐
- 名稱: 古早味杏仁豆腐
- 特色與亮點: 有些臺式甜品店或冰店會賣。這裡的杏仁豆腐通常走古早味路線,顏色偏白或微黃,質地非常軟嫩滑溜,入口即化。杏仁香氣濃鬱天然(而非刺鼻的香精味),口感介於豆腐和布丁之間。通常會淋上甜甜的糖水,搭配一些軟綿的蜜紅豆、或是彈牙的芋圓地瓜圓。
- 推薦理由: 清爽不膩的傳統甜點!杏仁的香氣迷人,冰涼滑順的口感在飯後或炎熱天氣特別討喜。甜度通常不會太高(糖水可調整),吃起來負擔較小。是撫慰人心的小確幸。我特別推崇那種自然杏仁香氣的版本。
- 搭配建議: 單吃杏仁豆腐就很棒。加上蜜紅豆增添甜蜜風味和口感對比。夏天可以點綜合冰,把杏仁豆腐當成配料之一。也是伊通街美食旅程中清新的休止符。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阿田冰店」(伊通街近長春路口,老牌冰店)/ 「三友飯館」(飯後甜點有時有)。
- 價格區間: NT$50 - NT$70 / 碗。
- 必點: 杏仁豆腐(可選加紅豆、綜合圓等)。

10. 燒麻糬
- 名稱: 暖心燒麻糬
- 特色與亮點: 常在冬天或天氣涼時出現的小攤。現點現煮的手工麻糬,白白胖胖地在熱糖水裡翻滾。撈起後瀝乾,裹上滿滿的花生粉、芝麻粉或是綜合粉。麻糬熱騰騰、Q軟黏糯到不行,拉開會有誇張的牽絲效果。花生粉或芝麻粉的香氣超級濃鬱,配上軟糯的麻糬,口感絕佳。
- 推薦理由: 冬日限定的暖心甜品!現煮的溫熱感無可取代,麻糬的軟Q和花生芝麻的香氣是絕配。便宜又好吃,一份兩顆通常就很有滿足感。是許多人的童年回憶美食。在微涼的夜晚街頭吃上一份,特別有感覺。伊通街美食的隱藏版甜點擔當!
- 搭配建議: 冬天當然是熱熱吃最棒!夏天有些攤子會做「冰麻糬」,但個人覺得熱的口感更勝一籌。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冬季限定流動攤販(常在伊通街靠近長春路或四平街口出沒,晚上時段)/ 部分冰店冬季有售。
- 價格區間: NT$50 - NT$60 / 份(通常2顆)。
- 必點: 花生粉燒麻糬 或 綜合粉燒麻糬。

📊 伊通街十大必吃美食精華速查表
美食名稱 | 類別 | 風味特色 | 推薦時段 | 價格帶 (NT$) | 人氣推薦店家 |
---|---|---|---|---|---|
古早味筒仔米糕 | 傳統小吃 | 油潤鹹香、軟糯入味 | 午、晚餐 | 40-50 | 無名筒仔米糕 (攤) |
滋養四神湯 | 湯品/藥膳 | 甘醇溫潤、腸嫩湯清 | 午、晚餐、宵夜 | 50-60 | 無名筒仔米糕 (攤) |
古法熬製青草茶 | 飲品 | 草本甘苦、強烈回甘、透心涼 | 全日 (午後至晚) | 25-40 | ○記青草茶 (攤車) |
暖心日式關東煮 | 日式/輕食 | 湯清料鮮、溫潤暖胃 | 晚餐、宵夜 | 單項20-60 | 大眾立吞酒場 (門口攤) |
炭火直烤海味 | 日式/海鮮 | 炭香逼人、原味鮮甜 | 晚餐、宵夜 | 180-450 | 伊通街必吃居酒屋、酒侍串說 |
銷魂滷肉飯 | 國民小吃 | 鹹甜膠質、油脂香濃 | 午、晚餐 | 30-45 (小碗) | 財神爺滷肉飯、三友飯館 |
溫補藥燉排骨 | 湯品/藥膳 | 藥香濃鬱、肉嫩湯醇 (季節限定) | 晚餐 (秋冬) | 100-150 | 陳家藥燉排骨 |
爆汁鮮肉湯包 | 中式點心 | 皮薄湯豐、現蒸爆汁 | 早、午、晚餐 | 90-110 (籠) | 上海邵師傅湯包 |
古早味杏仁豆腐 | 甜品 | 滑嫩即化、杏仁香濃 | 全日 (飯後甜點) | 50-70 | 阿田冰店、三友飯館 |
暖心燒麻糬 | 甜品 (冬季) | 熱騰軟Q、花生芝麻香濃 | 宵夜 (秋冬限定) | 50-60 (份) | 冬季流動攤販 |
- 筒仔米糕+四神湯: 經典臺味組合,紮實飽足又暖胃,銅板價搞定一餐。推薦店家:無名筒仔米糕攤(近南京東路口)。
- 青草茶: 天然退火首選!炎炎夏日或吃完炸物必備,透心涼。推薦店家:○記青草茶攤(中段騎樓)。
- 關東煮+現烤海鮮: 日式居酒屋靈魂!關東煮清爽暖胃,烤海鮮炭香逼人鮮味足,下班小酌最佳拍檔。推薦店家:大眾立吞酒場門口攤、伊通街必吃居酒屋/酒侍串說(建議訂位)。
- 滷肉飯+藥燉排骨: 國民美食遇上溫補湯品。滷肉飯滿足感爆棚,藥燉排骨秋冬滋補聖品(季節限定)。推薦店家:財神爺滷肉飯、陳家藥燉排骨(近長春路口)。
- 鮮肉湯包+杏仁豆腐/燒麻糬: 點心與甜點完美句點。湯包現蒸爆汁驚豔,杏仁豆腐滑嫩清爽,燒麻糬(冬季限定)軟Q香濃暖手心。推薦店家:上海邵師傅湯包、阿田冰店/冬季流動麻糬攤。
📍 我的私心路線圖(給你抄作業!):
- 飢腸轆轆午餐: 衝「無名筒仔米糕」來一套米糕+四神湯 → 轉角「○記」帶杯青草茶(解膩剛剛好)。
- 下班小酌晚餐: 「大眾立吞」先來幾樣關東煮暖胃墊底 → 轉戰「酒侍串說」點鹽烤蛤蜊、午仔魚一夜幹配啤酒 → 最後散步到「邵師傅」吃籠湯包收尾(如果還裝得下)。
- 秋涼補身晚餐: 「財神爺」來碗滷肉飯配滷蛋 → 走去「陳家」喝碗熱騰騰藥燉排骨(秋冬限定,先確認有開!)→ 想吃甜點就去「阿田冰店」來碗杏仁豆腐。
- 宵夜甜點場(冬季限定): 鎖定長春路或四平街口附近,尋找燒麻糬小攤!熱乎乎軟QQ裹滿花生粉,幸福感瞬間滿格。
📌 重點筆記:
- 很多超人氣攤販(米糕、青草茶、麻糬)沒有華麗店面,認明位置和排隊人潮就對了!
- 居酒屋熱門時段(尤其週五晚上)務必訂位,直接衝去通常要等很久。
- 部分品項如藥燉排骨、燒麻糬有季節性,出發前稍微留意一下或問問在地攤商。
- 伊通街不算很長,但店家密集。多走兩步、多瞄兩眼,常常會發現意外驚喜的小店或新攤位。
伊通街美食Q&A
Q1:伊通街美食主要集中在哪個時段?白天去還是晚上去比較好?
這問題問得好!伊通街的美食其實像變形金剛,不同時段有不同風貌。午餐時段(11:30-14:00)絕對是上班族的戰場,筒仔米糕、滷肉飯、湯包店擠滿人,想吃動作要快,主打快速、飽足的古早味。晚餐開始到宵夜(18:00-深夜,尤其越夜越精彩)才是精華所在!居酒屋亮燈、燒烤海鮮出爐、關東煮冒煙,加上流動攤販(像冬天的燒麻糬)出現,氣氛整個熱絡起來,選擇也更多元。我個人偏愛晚上去,感覺更有生活氣息,吃飽還能散步消化。如果只想吃傳統小吃,中午去就好;想感受熱鬧氛圍、體驗居酒屋文化,務必晚上來!有些店甚至只開晚上哦。
Q2:伊通街有沒有適合素食者的選擇?感覺很多都是葷食...
坦白說,在這條以筒仔米糕、滷肉飯、海鮮燒烤聞名的街上找素食,確實需要一點慧眼!但還是有希望的:
- 關東煮: 這是首選!很多食材是素的:大根(蘿蔔)、昆布捲、蒟蒻、香菇、高麗菜捲(確認內餡不含肉)、豆腐、麻糬福袋等。記得跟店家確認湯頭是否是純素(有些可能用柴魚熬),請他們用鍋邊的素料或分開煮。像「大眾立吞」門口攤的關東煮選擇就不少。
- 青草茶: 百分百植物熬煮,絕對是素食飲料。
- 部分小吃店的燙青菜/炒青菜: 點菜時務必強調「全素,不要蒜、不要肉燥、不要葷高湯」,像「三友飯館」這種家常菜館通常可以客製化。
- 杏仁豆腐: 杏仁豆腐本體通常是素的(用杏仁漿凝固),但搭配的蜜紅豆或糖水要確認無動物性成分(如豬油炒的紅豆?比較少見但問一下安心)。「阿田冰店」的應該OK。
- 有些冰店的剉冰配料: 仙草、愛玉、粉粿、芋圓(確認無豬油)、花生仁、綠豆等。
雖然選擇不像專門素食餐廳多,但鎖定關東煮、青草茶、特定甜品和客製化青菜,還是能填飽肚子的。建議直接詢問店家最清楚!
Q3:去伊通街吃美食,停車方便嗎?該怎麼去最省事?
停車?嗯... 這是個「痛點」!伊通街本身和周邊巷弄都屬於停車困難級。路邊汽車格一位難求,機車格也是搶破頭。附近有幾個付費停車場:
- 「嘟嘟房」長春站停車場(長春路15號旁):距離較近,但位置不多,常滿。
- 「臺灣聯通」松江南京站停車場(松江路地下):稍遠一點點(步行約5-8分鐘),車位較多。
- 週邊其他較小型的私人停車場(如伊通街66巷內),但通常更小、更難等。
最省事強烈建議:搭捷運! 搭到捷運松江南京站(中和新蘆線/松山新店線交會),從4號出口出來,右轉進伊通街,立刻就能開吃!完全不需煩惱停車位和停車費。晚上小酌後也更安全,不用擔心酒駕問題(絕對不行!)。公車也有不少路線會到「南京松江路口」或「捷運松江南京站」,下車步行也很近。真心勸你,為了吃得更輕鬆愜意,別開車來跟自己的耐心過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