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崗漁港:探索臺灣極東點生態、歷史與美食之旅全攻略

發佈時間: 更新時間:

身為一個幾乎把台灣地圖踏遍的旅人,我總在尋找那些還沒被觀光人潮淹沒的秘境。去年秋天,我沿著東北角濱海公路蜿蜒前行,一個海風特別鹹、浪花特別白的小漁港就這樣撞進了我的視野——馬崗漁港。老實說,第一眼並不起眼,沒有華麗的碼頭或搶眼的招牌,就是幾艘斑駁的漁船、幾間低矮的房舍,還有空氣中那股濃得化不開的海味。沒想到這一停,竟讓我遇見了台灣極東點的純樸與深邃。

馬崗漁港,這個名字對許多人來說可能陌生。它就靜靜地躺在貢寮區的最東緣,是全台灣每天最早迎接曙光的地方之一。這裡沒有便利商店,手機訊號時有時無,時間彷彿被海風吹得慢了下來。漁港規模不大,卻完整保留了傳統漁村的樣貌,石頭屋、潮間帶、海女文化,交織出獨特的海濱風情。如果你想逃離都市的喧囂,尋找一份原始的海味與寧靜,馬崗漁港絕對值得你放慢腳步。


交通與停車:前往台灣極東點的實用資訊

開車前往馬崗漁港其實不難,但路況需要留意:

路線

沿台2線濱海公路往宜蘭方向開,過了福隆、卯澳漁村後,留意指標(通常寫著「馬崗」或「三貂角燈塔」方向)。看到巨大的「台灣極東點」石碑或馬崗漁港的小路牌,轉進去就對了。衛星導航設定「馬崗漁港」或「馬崗潮間帶」通常很準確。

路況提醒

轉進漁港前的路比較窄小蜿蜒,會車需要特別小心,尤其假日車多時更要注意。我自己第一次開進去時,就差點跟對向的發財車「擦身而過」,冷汗直冒!強烈建議放慢車速。

停車選擇

  • 港邊空地: 漁港入口附近有一小塊空地可以停車,非常方便,下車就是港區。但位置極少,大概只能容納5-7輛車。我通常非假日去比較有機會搶到。
  • 路邊白線: 當港邊空地滿了,唯一的選擇就是沿著漁港入口轉進來的狹窄道路兩旁找白線區域停車。拜託!請務必順向停好、緊靠路邊,預留足夠的會車空間,避免造成交通阻塞甚至事故。我就曾看過亂停的車導致後面大塞車,喇叭聲響徹漁村,破壞寧靜。

重要提醒: 馬崗漁港沒有大型收費停車場!停車位非常有限,尤其是週末假日或天氣好時,強烈建議早點抵達,或者考慮停在稍遠一點的卯澳漁村路邊(需步行約10-15分鐘進入馬崗),避開尖峰。

大眾運輸選擇較少,但非開車族還是有辦法:

  • 國光客運1811/1812路: 台北火車站(國光客運東一門)或宜蘭轉運站搭乘,在「馬崗」站下車。下車後沿著指標步行約5-8分鐘即可抵達漁港。班次不多,務必事先查好時刻表規劃行程,回程也要留意末班車時間,錯過了會非常麻煩。
  • 火車+計程車: 搭台鐵至福隆站或貢寮站,然後轉搭計程車前往。車程約15-20分鐘,車資可能較高。

景點必去:感受漁村的靈魂

來到馬崗漁港,千萬別匆匆打卡就走。以下這些體驗,才能真正觸摸到這個極東漁村的脈動:

  1. 漫步潮間帶,探索海洋生態寶庫

    這裡擁有遼闊且生態豐富的潮間帶,是馬崗漁港最迷人的自然教室。務必查詢當日退潮時間(中央氣象署網站或潮汐APP皆可查),穿著防滑的膠鞋或朔溪鞋再下去探索。你會驚嘆於潮池裡旺盛的生命力:色彩斑斕的海蛞蝓(海兔)、偽裝高手螃蟹、緩慢移動的海膽、吸附在礁岩上的笠螺和藤壺、偶爾還能發現被困住的河豚或小魚。記得懷抱敬意,觀察而不帶走、不破壞,讓這片生態樂園永續存在下去。(小提醒:留意礁石濕滑,安全第一!)

  2. 尋找百年石頭屋,見證漁村歷史

    馬崗漁港一帶散落著幾十棟以當地咾咕石(珊瑚礁岩)砌成的百年石頭屋。這些房子就地取材,厚實的牆壁能抵禦強勁的東北季風和海風鹽分的侵蝕,展現了先民與自然共存的智慧。走在狹窄的巷弄間,觸摸著粗糙冰涼的石牆,時光彷彿倒流。部分石頭屋仍有老人家居住,參觀時請保持安靜與尊重,避免打擾住戶的寧靜生活。拍下它們樸實而堅韌的身影,是記錄漁村風貌的最佳方式。

  3. 感受海女(討海人)文化

    雖然現在已經比較少見,但在馬崗漁港仍有機會遇到傳統的「海女」或潛水漁夫(當地稱「討海人」)。她們(或他們)不靠氧氣筒,僅憑著一口氣潛入海中採集海菜、貝類(如鐘螺、九孔)、海膽等。如果運氣好,你或許能在港邊或潮間帶看到她們整理漁獲的身影。那份與大海搏鬥的堅毅精神,是漁村最動人的風景線。尊重她們的工作,遠距離靜靜觀察就很足夠。

  4. 極東點觀景與三貂角燈塔

    嚴格來說,台灣本島地理上的極東點是馬崗漁港東邊岬角上的「萊萊磯釣場」附近。不過在漁港周邊,視野已經非常開闊。天氣晴朗時,湛藍的太平洋一望無際,海天一色,令人心曠神怡。順著指標或沿著濱海道路往南走約5分鐘車程(建議開車或騎車),就能抵達著名的「三貂角燈塔」。這裡視野絕佳,白色的燈塔配上藍天碧海,是拍照的熱門景點,燈塔園區內也可以了解燈塔的歷史與功能。從燈塔回望馬崗漁港,更能感受它依偎在壯闊海景旁的渺小與獨特位置。

  5. 靜候日出(極東的曙光)

    既然來到了台灣的極東點,怎能錯過全台最早的日出?找個視野開闊的岸邊(注意安全),或是入住當地的民宿,在天色微亮時起身迎接那道劃破海平線的金色光芒。當陽光灑在古老的石頭屋和寧靜的漁港上時,那份感動難以言喻。不過我得說,要爬起來真的需要毅力,尤其冬天海風刺骨的時候!但看到日出的瞬間,一切都值得了。

附近景點:貢寮東北角的延伸之旅

馬崗漁港本身就值得花上大半天探索,但如果時間充裕,周邊還有幾個順遊好去處:

卯澳漁村

  • 介紹: 距離馬崗漁港僅約5分鐘車程(或步行15-20分鐘)的卯澳,同樣是寧靜的小漁村,也保留著不少咾咕石古厝。村子裡有座小巧可愛的「卯澳利洋宮」(供奉漁民信仰中心媽祖),廟旁有利用地下湧泉設計的「卯澳漁港石花凍」裝置藝術,適合拍照。相較於馬崗漁港,卯澳感覺更迷你也更集中,港灣平靜,適合輕鬆散步。
  • 地址: 新北市貢寮區福連街(台2線旁轉入)
  • 交通:馬崗漁港沿台2線往北(福隆方向)開車約3-5分鐘即達,路邊可見明顯指標。國光客運1811/1812亦有「卯澳」站。
  • 營業時間: 漁村全天開放,無時間限制。利洋宮開放時間約為白天。

福隆海水浴場(含舊草嶺隧道)

  • 介紹: 貢寮最著名的景點之一,擁有綿長的金黃沙灘和清澈海水,適合夏天玩水、沙雕活動(福隆沙雕藝術季通常在夏季舉辦)。旁邊的「舊草嶺隧道」改建為自行車道,騎車穿越這條歷史隧道,隧道內涼爽宜人,北口可遠眺龜山島,南口則有古樸的「制天險」門額,是條輕鬆有趣的單車路線。可結合沙灘玩樂與單車漫遊。
  • 地址: 新北市貢寮區福隆街(海水浴場);舊草嶺隧道北口鄰近福隆火車站。
  • 交通: 距離馬崗漁港約15-20分鐘車程。開車可停福隆遊客中心或周邊停車場。搭火車至「福隆站」最為方便,出站即達海水浴場入口及舊草嶺隧道北口租車點。
  • 營業時間: 福隆海水浴場開放時間依季節調整,通常約為5月-9月(確切時間需查詢官網或現場公告)。舊草嶺隧道自行車道開放時間一般為08:30-17:00(週一公休,假日可能延長,出發前再確認)。

萊萊磯釣場/四角窟觀景台

  • 介紹: 位於馬崗漁港與三貂角燈塔之間的海岸。萊萊一帶以廣大的海蝕平台聞名,是釣客喜愛的磯釣場域,平台上的特殊地質(如「魔鬼的洗衣板」)也頗具看頭。旁邊的「四角窟觀景台」視野極佳,不僅可以欣賞遼闊的太平洋海景,更是觀察「黑潮」與「親潮」交會形成的「藍眼淚」現象(通常是春末夏初,機率較馬祖低)或冬季「水藍眼淚」(夜光藻)的潛力地點之一。風勢通常強勁,要注意保暖。
  • 地址: 新北市貢寮區(台2線約110K處,鄰近三貂角燈塔)。
  • 交通:馬崗漁港開車沿台2線往南(三貂角燈塔方向)約2-3分鐘即達,路邊有觀景台停車空間(不大)。
  • 營業時間: 自然景觀區域,全天開放。

美食推荐:品嚐大海的鮮甜滋味

馬崗漁港及周邊,新鮮海味是絕對的主角!這裡的餐廳選擇不多,但強調在地、當季:

馬崗街27號咖啡小館

  • 介紹: 這間由石頭屋改造的小咖啡館,可以說是馬崗漁港最文青的角落了。招牌是使用當地海菜(如紫菜、石蓴)製作的「海菜貝果」,口感Q彈帶著獨特的海味鹹香,非常特別!飲料除了咖啡,也推薦試試用當地石花菜熬煮的「石花凍飲」,清涼退火又天然。店內空間小巧溫馨,布置充滿海洋風情與老屋韻味,適合小憩、看海、放空。有時候會有季節限定的海味甜點或輕食。
  • 地址: 新北市貢寮區馬崗街27號(就在馬崗漁港旁,石頭屋聚落內)。
  • 營業時間: 每週營業日不固定,通常為週五至週一,約11:00-17:00(或賣完提早打烊)。強烈建議出發前查看店家FB粉絲專頁公告,避免撲空!我上次去就剛好遇到店休,飲恨!
  • 價位: 飲品約NT$120-180;海菜貝果約NT$100-150;石花凍飲約NT$80-120。屬景點區合理價格。

九號咖啡 石城館

  • 介紹: 位於舊草嶺隧道南口附近,緊鄰濱海公路,擁有無敵海景第一排的咖啡簡餐館。最大賣點就是大片落地窗外的壯闊太平洋景色與龜山島,視野超級開闊!餐點以簡餐、咖啡、飲品、鬆餅等為主,口味不算驚艷但水準穩定,主要吃的是無價的風景。很適合騎完舊草嶺隧道後過來休息看海、補充能量。
  • 地址: 新北市貢寮區濱海公路石城服務區(台2線約108.5K處,舊草嶺隧道南口旁)。
  • 營業時間: 週一至週五 10:00-18:00;週六、週日 09:00-19:00。
  • 價位: 咖啡飲品約NT$130-180;簡餐約NT$280-380;點心鬆餅約NT$200-250。價格反映在地點與景觀。

當地海產(非特定餐廳)

  • 介紹: 馬崗漁港本身沒有大型海產餐廳,但在港邊或村內,偶爾會遇到當地居民或小攤販販售當日現撈的新鮮漁獲或簡單料理。例如:
    1. 現燙小卷/透抽:簡單川燙就鮮甜無比。
    2. 現撬海膽:季節對時,運氣好可能買到現撬的海膽直接品嚐。
    3. 炸海菜丸子/紫菜酥:用當地海菜製作的小點心,香酥可口。
    4. 生鮮魚貨:如黑毛、白毛、鸚哥魚等磯釣魚種或當季海產,可買回家料理。
    5. 石花凍:當地婆婆自製的石花凍,淋上蜂蜜或檸檬汁,清涼消暑。
  • 地址: 通常在馬崗漁港港邊空地或村落小路邊(非固定店面)。
  • 營業時間: 非常隨性!通常在漁船進港後(下午時段)或週末假日出現的機率較高,賣完即收。能不能遇到,全憑運氣和緣分!這也是漁村風情的一部分。
  • 價位: 依品項和份量而定,通常價格實在、反映新鮮度。例如石花凍一杯約NT$30-50,燙小卷一份約NT$100-200。

福隆便當

  • 介紹: 既然到了貢寮,怎能錯過遠近馳名的福隆便當!雖然不是在馬崗漁港,但只要回程往福隆方向開個15分鐘,或在福隆火車站周邊就有多家選擇。最經典的菜色就是一大片滷排骨或雞腿,配上豆干、滷蛋、香腸、高麗菜、酸菜等,用傳統的鐵盒或紙盒裝盛,份量十足又充滿古早味。玩了一天,吃個熱騰騰的便當,是完美的句點。推薦「鄉野」或「發記」等老店。
  • 地址: 新北市貢寮區福隆街(主要在福隆火車站周邊)。
  • 營業時間: 各店不一,通常約10:00-19:00或賣完為止。
  • 價位: 每個約NT$90-100。

馬崗漁港旅行小貼士

身為一個常跑馬崗漁港的老旅人,總結幾點真心建議給大家:

最佳時機

  • 天氣: 避開颱風、豪大雨或強烈東北季風的日子(約10月-隔年3月,風大又冷)。晴朗的春夏秋季最舒適宜人。
  • 潮汐: 務必查好退潮時間再去!這是探索潮間帶的生態寶藏最重要的條件。滿潮時去,只能望著一片海水興嘆。
  • 人潮: 週末假日人潮較多(尤其天氣好時),停車會變得困難。非假日前往,更能享受漁村的寧靜。看日出當然要清晨來。

穿著與裝備

  • 鞋子: 探索潮間帶必備防滑、包腳的膠鞋或朔溪鞋!拖鞋、涼鞋、一般球鞋都很容易滑倒或被銳利礁石割傷,非常危險。我吃過虧,腳踝扭到痛了一個月!
  • 防曬: 海邊紫外線強烈,帽子、太陽眼鏡、高係數防曬乳不可少。
  • 禦寒與防風: 即使是夏天,海邊風勢也可能較大,尤其傍晚或冬天,帶件防風外套或薄外套備用。冬天務必穿保暖、防風的衣物。
  • 飲水: 漁港周邊沒有販賣機或商店(除了馬崗街27號咖啡小館),請自備足夠飲用水。

心態與禮儀

  • 放慢腳步: 這裡沒有刺激的遊樂設施,有的是大海、石頭屋、緩慢的步調。請帶著放鬆、觀察、感受的心情來。
  • 尊重環境: 垃圾請務必帶走!不採集、不破壞潮間帶生物和礁岩。保護這片珍貴的自然環境。
  • 尊重居民: 這裡是居民的生活空間,而非純粹的觀光區。拍照時請注意禮貌,避免打擾居民生活,保持安靜。石頭屋多為私人住宅,未經允許請勿擅闖。
  • 降低期待: 這裡沒有豪華的設施或琳瑯滿目的商店餐廳。享受的是原始海景、漁村風貌和生態體驗。抱著探險、發現的心情會更有趣。

馬崗漁港 Q&A

Q:去 馬崗漁港 玩,停車真的很困難嗎?

A:停車位確實非常稀少,尤其假日!港邊空地只能停幾台車,主要靠路邊白線停車。強烈建議早點出發(例如上午9點前),或考慮停稍遠的卯澳再走過來(約15分鐘)。騎機車會方便許多。

Q: 馬崗漁港 適合帶寵物(狗狗)去嗎?

A:原則上可以帶寵物。但請務必繫好牽繩並隨時看管好,因為港邊沒有圍欄,潮間帶地形複雜濕滑,礁石鋒利,對寵物也有一定危險性。要留意毛小孩的安全。同時,也要處理好寵物的排泄物,維護環境整潔。

Q:除了開車和客運,還有其他方式玩 馬崗漁港 周邊嗎?

A:騎自行車是另一個好選擇!體力好的話,可以從福隆沿著濱海公路(台2線)騎過來,全長約11-12公里,沿途風景優美(但部分路段車稍多,需注意安全)。或者,開車到卯澳或福隆租借自行車,再騎往馬崗漁港(距離較短)。結合舊草嶺隧道一起騎,是個很棒的行程。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