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丁牧場:國營級專業牧場體驗、交通攻略與周邊資訊總覽

發佈時間: 更新時間:

哇,說起墾丁,大家腦海裡是不是立刻浮現陽光、沙灘、比基尼?沒錯,南灣、船帆石的確是招牌。但說真的,像我這樣跑了十幾年墾丁的老油條,每次來都往海邊擠,有點膩了啦!直到三年前那次心血來潮,騎著租來的破機車亂晃,一個轉彎,墾丁牧場那片望不到邊的綠油油草地,配上藍得不像話的天空,還有幾隻墾丁牧場招牌的黃牛慢悠悠地晃過去... 那一刻真的有種「發現新大陸」的驚喜!心想:「墾丁原來還有這種地方?」從此,墾丁牧場就成了我逃離人潮、放慢腳步充電的祕密基地,帶家裡小鬼來放電更是首選,比去遊樂場划算多了(笑)。今天就來好好聊聊這個寶藏地!

國營級專業牧場,半野生牛群的家

墾丁牧場可不是什麼新開發的景點哦!它的來頭可大了,隸屬於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的恆春分所,簡單說就是一個「國營」的、超專業的牧場。佔地廣達1,159公頃!這面積有多大?想像一下,比好幾個大型主題樂園加起來還遼闊!它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專門研究如何在台灣南部這種熱帶氣候下,培育出更優質的肉牛和役用牛(像是過去幫忙耕田的黃牛)。所以你在這裡看到的牛群,很多都是「學有專精」的品種呢!牧場的地形超有趣,有平坦的草原,也有緩緩起伏的坡地,視野開闊得不得了,隨便一個角度望出去,都像風景明信片。這裡的牛可是過著真正的「半野生」生活,在廣大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吃草、活動,比起關在狹小牛舍的,牠們身心都更健康,也難怪這裡的牛肉聽說特別不一樣(可惜遊客吃不到牧場直營的啦)。

別以為牧場只有牛!整個環境生態超級豐富。記得去年夏天帶侄子來,他拿著昆蟲圖鑑對照,短短兩小時就記錄了快二十種蝴蝶!草叢裡窸窸窣窣的小動物聲音不斷,雖然看不到是啥(八成是害羞的蜥蜴或小鳥),但那種生氣勃勃的感覺,跟在人擠人的海灘完全不同。重點是,這裡的空氣聞起來都是青草香,深深吸一口,整個肺部都清爽了。比起海邊的鹹濕黏膩,我更愛這種乾爽遼闊的感覺。墾丁牧場真的顛覆了我對牧場的刻板印象,它不是傳統的觀光農場,更像一個開放的、充滿生命力的自然生態教室。講到收費,這絕對是墾丁牧場最讓人豎起大拇指的一點!

項目 費用 備註
入場門票 完全免費! 沒錯!不用花半毛錢就能進入這片超廣大的草原景觀區!佛心來的!
停車費 免費! 無論是開車還是騎機車,都有充足的停車空間,通通不用錢!

真的沒看錯,就是這麼「阿莎力」!在這個連路邊停車格都要收費的時代,墾丁牧場的免費入場和停車,簡直是清流!帶全家大小來玩一整天,荷包完全沒負擔,這點超級加分!省下來的錢,剛好可以去吃頓好的墾丁海鮮,多划算!不過要提醒大家,雖然不收門票,但牧場範圍真的非常非常大(再次強調那1160公頃!),而且幾乎沒有遮蔽物,該花的錢還是要花:

  • 防曬裝備不能省: 帽子、太陽眼鏡、高係數防曬乳是基本配備。墾丁的太陽... 嗯,是會咬人的那種!我曾經鐵齒不擦防曬,半天就曬成煮熟的蝦子,痛了好幾天。
  • 水!水!水! 很重要所以說三次。牧場內商店極少(幾乎等於沒有販賣機),一定要自備足夠飲用水!尤其帶小孩或長輩,寧可多背一點!我習慣帶個大保冷水壺裝滿。
  • 舒適好走的鞋是王道: 想好好探索草原、小山坡?穿夾腳拖或高跟鞋絕對是自找苦吃。一雙抓地力好的運動鞋或健走鞋是必備。上次看到一個女生穿細跟涼鞋在草地上走得東倒西歪,真心替她捏把冷汗。
  • 野餐墊超好用: 找棵大樹下鋪開,躺著看雲、吃點心,超級愜意!比坐在草地上舒服多了,也不用怕蟲蟲爬上身(雖然這裡蟲不多,但墊一下安心)。
  • 望遠鏡/長鏡頭相機: 想近距離觀察遠方的牛群或鳥類?帶上它們就對了!手機鏡頭通常力有未逮。

24小時開放!但這些禁忌千萬別碰

墾丁牧場基本上就是全年無休、24小時開放的狀態!對,你沒聽錯,是開放式的!這點超級特別!因為它原本就是以畜牧研究和生產為主的專業場域,所以不像一般觀光景點有明確的「開關門時間」。這代表什麼?

  1. 你可以非常自由地安排行程: 無論你是習慣早起的鳥兒,想來看草原上的晨霧和日出;或是喜歡傍晚的涼爽,來欣賞墾丁著名的落日晚霞染紅整片牧場的絕景(這真的超推!),墾丁牧場的大門(其實也沒有實際的大門啦)隨時為你敞開。
  2. 沒有時間壓力: 不用趕著幾點前入場,也不用怕被關在裡面(因為根本沒圍牆),愛待多久就待多久。

但是! 自由也伴隨著幾個重要的注意事項:

  • 「管制區」絕對禁止進入: 牧場範圍內有許多「工作重地」,像是牛舍、育種中心、飼料調配區、辦公區域等等,門口都會有明顯的「管制區」或「遊客止步」標誌。這些地方涉及到專業研究和動物管理,千萬不要因為好奇就闖入,這不僅危險(想想巨大的公牛!),也會干擾工作人員和動物!我看到過有人想偷溜進去看牛舍,立刻被工作人員嚴肅地請出來,場面有點尷尬。尊重規定很重要。
  • 安全第一,尤其是夜間: 雖然24小時開放,但強烈不建議天黑後尤其是深夜進入偌大的牧場區域。原因很簡單:缺乏照明! 偌大的草原到了晚上一片漆黑,地形又不完全平坦,容易發生跌倒意外。此外,晚上是某些野生動物(雖然墾丁牧場沒什麼大型危險動物,但蛇類還是有可能的)比較活躍的時間。墾丁牧場的夜間,還是留給專業的工作人員和自在的牛群吧!想看星空?牧場外圍的道路視野就很棒了,安全得多。
  • 氣候考量: 颱風天或豪大雨特報時,基於安全,部分區域也可能暫時進行管制或勸離,出發前稍微留意一下氣象預報是好習慣。那種暴雨打在毫無遮蔽的草原上,可不是什麼浪漫體驗。

交通攻略:首選自駕,公車是下下策!

講到怎麼到達這個免費又好玩的墾丁牧場,選擇其實不少,但各有優缺點,我以自己的經驗給大家分析一下:

  1. 自駕(開車/騎機車):
    • 最推薦!最方便! 原因很簡單:墾丁牧場範圍超大,入口好幾個,核心的景觀草原區也分散。自己有交通工具,機動性超高,可以輕鬆抵達社頂自然公園旁的入口(這區草原最開闊漂亮,牛群常見),或是往鵝鑾鼻方向路上的其他區域。
    • 導航設定: 直接用Google Maps搜尋「墾丁牧場(社頂段)」或「墾丁牧場合作社(這在牧場的農產品展售中心附近,也是不錯的起點)」都行。國道3號下南州交流道,接台1線往南,過枋寮後轉台26線(屏鵝公路),一路直達恆春、墾丁。看到牧場指標轉進去就對了。沿路指標算清楚。
    • 優點: 自由!想停就停(當然要找安全合法的地方),想去哪區就去哪區,玩累了上車吹冷氣休息超方便。尤其帶老人小孩或一堆裝備(野餐墊、食物、水),開車絕對首選。
    • 缺點: 旺季(暑假、連續假日)時,墾丁大街周邊、各景點停車位常常一位難求,塞車更是夢魘。牧場內雖然免費停車,但熱門點車位也可能滿。騎機車比較好鑽,但太陽曬、風吹雨淋要考慮。租車費用也是一筆開銷。真心話: 我現在去墾丁牧場,十次有九次是自己開車,省心省力太多。
  2. 包車/計程車:
    • 適合: 不想自己開車、人數較多(4人以上分攤划算)、或想跑多個景點的人。
    • 優點: 輕鬆,不用找路找車位,司機通常是當地人,有時還能充當導遊介紹一下。可以在喜歡的點下車,玩完再打電話請司機來接(事先談好)。
    • 缺點: 費用較高(恆春墾丁地區計程車跳表或包車一天行情約2000-4000元不等),旺季可能叫車困難或需等待。景點停留時間會被司機「關切」。
    • 我的經驗: 帶爸媽去那次包過車,老人家很滿意不用走路,但司機明顯想趕下一個點,看牛看得不夠盡興就被催了,感覺不太好。
  3. 大眾運輸(公車):
    • 路線: 主要靠「墾丁街車(橘線)」。可以在「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墾管處)」站或「社頂公園」站下車,步行一段路(約10-20分鐘不等,看你要去牧場哪個角落)才能進入核心草原區。
    • 優點: 最省錢(刷電子票證一段票約15-20元),相對環保。
    • 缺點: 非常不推薦! 為什麼?公車班次不算密集(有時一小時才一班),下車後要走很遠的路才能到漂亮的草原區!墾丁的太陽+扛著水+可能還有小孩... 光想就累死人!而且牧場內沒有公車站點,回程又要走出來等車,耗時又耗體力。除非你是背包客、體力超好、時間多到不怕浪費,否則真心不推這方式進墾丁牧場
    • 真心話: 我試過一次從墾管處站走進去,走到懷疑人生,還沒開始玩就已經汗流浹背想回家了,超蠢的經驗,拜託大家別學!

結論: 要去墾丁牧場玩得舒服盡興,自駕是絕對的首選。省下的體力和時間,絕對值得那點油錢和租車費用。包車次之。公車... 除非萬不得已,真的不要輕易嘗試啊!

慢活才是王道!牧場限定體驗活動

很多人問:「牧場不就是看看牛、餵餵動物?一個小時就搞定了吧?」如果你這樣想,那就太小看墾丁牧場了!這裡的「玩」法,走的是自然療癒、放鬆放空的風格,活動或許不刺激,但後勁很強:

  • 躺在草原上發呆,看雲看牛: 這是我的最愛!找一片樹蔭下的柔軟草地(記得鋪上野餐墊),大字型躺下。眼前是無邊無際的藍天,棉花糖般的白雲緩緩飄過。閉上眼,耳邊是風吹過草原的沙沙聲,夾雜著遠遠傳來的牛鈴聲「叮鈴...叮鈴...」,偶爾一聲低沉的牛哞。那種純粹的寧靜感,壓力瞬間蒸發,比做SPA還有效!有時候就只是看著遠方一群墾丁牧場的黃牛或黑牛,低著頭專心吃草,那種緩慢、專注的步調,莫名地讓人心情平靜下來。現代人太需要這種「什麼都不做」的奢侈了。
  • 散步健走,大口呼吸芬多精: 墾丁牧場範圍遼闊,地形有平緩草原,也有起伏的小丘陵,非常適合散步或輕度健走。沿著牧場內的主要柏油路或人牛共行的土徑隨意走走,空氣清新得不得了,充滿陽光曬過青草的味道。沒有都市的廢氣,只有滿滿的芬多精。記得穿對鞋子!我習慣從社頂公園那個入口進去,往牧場深處慢慢走,坡度很緩和,老少咸宜。走一走,隨時可以停下來看風景、拍照。這才是真正的「慢活」啊!
  • 觀察牛群生態(遠觀就好!): 這裡的牛可是主角!墾丁牧場主要飼養幾種牛:
    • 黃牛: 最常見!體型中等,毛色從淺黃到深褐色都有,很多是台灣原生種或混種,適應力強,是牧場的「基本款」。牠們看起來最溫馴。
    • 布拉曼牛(Brahman): 體型較高大,最大特徵是肩膀上有明顯的「瘤峰」!耳朵超大下垂,皮膚寬鬆有皺褶。這種牛原產印度,非常耐熱耐旱,特別適合墾丁這種熱帶氣候。遠遠看很威猛,但其實牠們個性通常滿穩定的。
    • 聖達牛(Santa Gertrudis): 毛色通常是深紅或棗紅色,體型也很壯碩。是布拉曼牛和短角牛的混種,結合了耐熱性和不錯的肉質。 重點來了:只能遠觀,不可褻玩焉! 墾丁牧場的牛是「半野放」的管理方式,牠們習慣了廣闊的空間,對人類有一定戒心,尤其是有帶小牛的母牛,保護意識很強!絕對不要試圖靠近觸摸或餵食! 我曾看過遊客想靠近小牛拍照,母牛立刻發出警告的低吼聲並靠近,場面超緊張!保持安全距離(至少20-30公尺以上),用眼睛或望遠鏡欣賞就好。遠遠看牠們吃草、反芻、甩尾巴趕蒼蠅、或是悠閒地踱步,就是最棒的觀察。尊重牠們的空間,是遊客最基本的安全守則。
  • 享受無敵視野與絕美夕陽: 因為地勢開闊,墾丁牧場的視野超級棒!向西望去,可以遠眺大尖山、青蛙石等墾丁地標;天氣好時,甚至能看到台灣海峽波光粼粼。但最不能錯過的,絕對是日落時分!找一個面向西邊的小坡(社頂區很多不錯的點),看著太陽像顆巨大的鹹蛋黃,緩緩沉入台灣海峽。金黃、橘紅、粉紫色的光芒灑滿整個墾丁牧場的草原,把吃草的牛群都鑲上金邊,那一刻的美,真的會讓人屏息!手機隨便拍都像明信片。我個人覺得,這裡的夕陽完全不輸關山!而且人少得多,更能靜靜享受。記得帶件薄外套,太陽下山後草原風會變涼。
  • 探索牧場邊緣的生態(留心腳下): 除了主角牛群,牧場邊緣靠近樹林或灌叢的地方,生態也很豐富。仔細看草叢,可能會發現斯文豪氏攀蜥快速爬過樹幹(牠背上有條紋,像穿了迷彩服);運氣好一點,梅花鹿的身影也可能在遠處林緣一閃而過(尤其是清晨或黃昏!我遇過兩次,心臟都快跳出來,超驚喜!當然牠們跑超快,別想追)。天空中常有大冠鷲盤旋,發出「呼∼呼∼」的鳴叫。不過要提醒,草叢裡也可能有蛇類(如龜殼花、青蛇),行走時務必注意腳下安全,避免穿短褲進深草區,最好帶根手杖「打草驚蛇」。重點: 觀察野生動物,切記不干擾、不觸摸、不餵食,安靜欣賞就好。

老實說,墾丁牧場不像觀光農場有專人導覽解說牌也不多。初次來可能會覺得「啊?就這樣?」但只要放慢腳步,用「心」去感受這片土地、陽光、風聲、牛鈴聲,你會發現它獨特的魅力。這裡賣的不是刺激的遊樂設施,而是都市人最匱乏的「空間感」和「寧靜感」。每次離開時,都覺得心靈被充飽了電,這才是最棒的「特色活動」。

牧場明星圖鑑:認識草原上的鄰居

墾丁牧場,主角當然是那群自在生活的牛牛們!牠們可不是背景板,而是牧場的靈魂。雖然不能近距離互動(安全至上!),但遠遠辨識牠們也很有趣。這裡幫大家整理一下牧場常見的「明星」:

動物種類 外觀特徵 觀察重點與習性 在哪裡比較容易看到?
黃牛 · 體型中等勻稱
· 毛色多變:淺黃、黃褐、深褐、甚至帶點紅色調
· 角通常向上或向前彎曲,有些牛角較短小
· 最常見的品種,數量最多
· 個性相對溫和穩定
· 常成群低頭吃草
· 適應力強,是牧場的主力牛群
各區草原都很常見,社頂區、牧場合作社周邊
布拉曼牛 · 體型高大壯碩
· 最明顯特徵:肩膀上有隆起的「瘤峰」
· 耳朵巨大且下垂
· 皮膚寬鬆多皺褶
· 毛色多為灰色或淺褐色
· 原產印度,超級耐熱耐旱
· 看起來威猛,但性情其實算沉穩(但別惹牠!)
· 瘤峰是牠們儲存能量的地方
· 大耳朵幫助散熱
牧場各區都有機會,有時會混在黃牛群中,體型明顯大一圈
聖達牛 · 體型壯碩
· 毛色主要為深紅或棗紅色
· 皮膚也可能有部分鬆弛
· 頭型較寬
· 是布拉曼牛和短角牛的混種品系
· 結合了耐熱性與良好的肉質
· 在牧場數量可能比布拉曼少一些
分布較廣,留意紅色毛髮的牛隻,在開闊草原區
梅花鹿 · 體型較小
· 夏季毛色:鮮豔的紅褐色,配上鮮明白斑點
· 冬季毛色:較深較灰,斑點不明顯
· 公鹿有角(分叉)
· 野性較高,非常機警害羞!
· 通常是野生族群,非牧場飼養
· 極難近距離觀察
· 晨昏活動較頻繁
· 奔跑時背部白臀斑會翻開,像個愛心 (叫「尾下白」)
極少見! 牧場邊緣靠近樹林灌叢區域,清晨或黃昏碰運氣!

觀察小撇步:

  1. 必備望遠鏡或長鏡頭: 手機鏡頭通常只能拍到模糊小點。一支輕便的雙筒望遠鏡(8x42 或10x42就很夠用)或相機的長焦鏡頭(200mm以上較好),能讓你清楚看到牛隻的細節(像布拉曼的瘤峰、聖達的紅毛),甚至拍到梅花鹿的身影!
  2. 耐心與安靜: 別大聲喧嘩或奔跑追逐。安靜地移動、停下等待,反而有機會看到更自然的動物行為。遠遠看牛群緩緩移動、低頭吃草、甩尾巴趕蟲,或是小牛跟在媽媽身邊,就是最美的畫面。
  3. 保持絕對安全距離 (>20公尺): 再次強調!牛隻雖然看起來溫和,但體型龐大,受到驚嚇或感到威脅時(特別是護犢的母牛或發情期的公牛),奔跑衝撞的力量非常驚人!尤其帶小孩的家長,務必看好孩子,不要讓他們興奮地跑向牛群!遠遠欣賞就好。
  4. 不餵食!不觸摸! 人類的食物不適合牛隻,亂餵食可能造成牠們生病。試圖靠近觸摸更是危險行為。墾丁牧場的牛不是寵物,牠們習慣了與人類保持距離。最美的距離,就是不打擾的距離。

牧場周邊美食推薦

墾丁牧場逛了大半天,看著牛兒悠閒吃草,肚子也跟著咕咕叫了吧?牧場本身專注於畜牧研究,沒有餐廳或販賣部(只有靠近農產品展售中心的小店可能有賣簡單飲料或牧場自製的冰棒,但選擇極少),所以覓食得往外發展。別擔心,恆春半島最不缺的就是美食!這裡推薦幾家我個人吃過、離墾丁牧場不算太遠(開車/騎車10-20分鐘內),口味有保證的選擇,有平價小吃也有特色餐廳:

  • 巷子內海鮮熱炒(恆春鎮):
    • 亮點: 在地人力推的「巷仔內」好味道!海鮮新鮮、價格實在(以觀光區來說)、份量足、鑊氣夠!完全符合想像中熱炒店的熱鬧美味。
    • 必點: 雨來菇炒蛋(恆春特有藻類,口感滑溜特別)、招牌炸肥腸(酥脆不油膩,超下飯)、各種時令鮮魚(問老闆推薦做法,清蒸或煎都棒)、炒海瓜子/鳳螺。
    • 氛圍: 就是典型熱炒店,環境簡單但乾淨,適合朋友家人聚餐,講話可以大聲點!
    • 地點: 恆春鎮北門路(導航店名即可)。從牧場社頂區開車過去約15-20分鐘。
    • 個人心得: 每次來恆春幾乎必報到!價格比墾丁大街合理太多,口味又地道。缺點是生意太好,有時要等位子,建議避開尖峰用餐時段或先訂位。
  • 迷路小章魚餐酒館(埔頂區):
    • 亮點: 充滿異國風情、料理精緻的熱門餐廳。老闆是外國人結合在地食材的創意呈現,適合想好好吃頓美食、享受氣氛的人。網美也愛來。
    • 必點: 爐烤章魚腳(店名招牌,軟嫩Q彈)、炭烤戰斧豬排(份量驚人)、手工窯烤披薩、各種創意海鮮料理(菜單常換)。
    • 氛圍: 開放式廚房、寬敞舒適的空間、帶點慵懶的度假風,晚上點起燈來很有情調。價位中高。
    • 地點: 恆春鎮埔頂路(導航店名)。從牧場開車過去約10-15分鐘(往船帆石方向)。
    • 個人心得: 料理確實有特色且好吃,環境舒適,服務不錯。價格不便宜,但偶爾犒賞自己或慶祝很適合。記得一定要事先訂位! 現場去幾乎沒位子,我碰壁過兩次...
  • 山羊飯館(墾丁大街):
    • 亮點: 想吃道地「台味」家常熱炒,又不想跑恆春鎮?這家在墾丁大街尾端(靠近福華飯店),是少數我覺得口味不錯、價格也相對合理的熱炒選擇。當地人也會來吃。
    • 必點: 三杯系列(三杯雞、三杯肥腸)、金沙系列(金沙豆腐、金沙中卷,鹹蛋黃裹炸物超香)、蔥爆牛肉、季節時蔬。
    • 氛圍: 簡單樸實的小店,沒有華麗裝潢,就是吃味道。
    • 地點: 墾丁大街靠近福華飯店那端(導航店名或福華飯店)。從牧場開車過來約15分鐘。
    • 個人心得: 在觀光味濃厚的墾丁大街,這家算是CP值還OK的選擇。口味重、下飯。適合逛完大街順便解決一餐。
  • 小杜包子(恆春鎮):
    • 亮點: 恆春知名排隊名店!專賣各種創意口味大包子。玩完牧場累了餓了,買顆紮實飽滿的包子墊胃很方便。
    • 必點: 招牌獅子頭包(整顆獅子頭包進去,超特別)、起司包(爆漿起司很療癒)、蛋黃香菇肉包(經典不敗)、辣味獅子頭包(愛吃辣必試)。
    • 地點: 恆春鎮恆公路(有超大招牌)。從牧場開車過去約15分鐘。恆南路也有一家分店。
    • 個人心得: 包子個頭大、口味多樣新奇,當點心或正餐都可。但...老實說,我覺得名氣大於實際驚艷度,就是料多紮實的創意包子。排隊太久的話... 嗯,大家自己斟酌(我通常挑非尖峰時間去)。辣味獅子頭包滿過癮的倒是真的!

牧場周邊住宿推薦

玩了一天墾丁牧場,如果不想趕夜路,或者想悠閒地多待幾天,墾丁的住宿選擇多到爆炸。從頂級度假村到特色民宿、平價背包客棧都有。這裡介紹三家我住過或有朋友住過、評價不錯、離墾丁牧場也不算太遠(車程10-25分鐘)的選擇,各有特色:

1. 墾丁華泰瑞苑 GLORIA MANOR

  • 介紹: 這間算是墾丁的頂級度假酒店代表之一了!前身是蔣公行館,坐落在社頂自然公園的高處,擁有無敵的視野,可以遠眺大尖山、巴士海峽。建築設計低調奢華,融合在地文化元素,質感非常好。設施完善(泳池、健身房、SPA、親子遊戲室),服務細緻。強調慢活、自然體驗。
  • 地址: 屏東縣恆春鎮公園路101號。它就在社頂自然公園旁邊,距離墾丁牧場社頂入口區非常非常近! 開車可能只要5分鐘。地理位置超棒,鬧中取靜。
  • 交通: 自駕最方便(有停車場)。從恆春轉運站或墾丁大街搭計程車過來也可,但位置較高,沒車的話出入會稍微不便(但有接駁車往返墾丁大街)。
  • 營業時間(入住/退房): 通常入住時間為下午3點或4點後,退房時間為上午11點或12點前。確切時間訂房時需確認。
  • 個人看法: 預算充足的話,這裡真的很棒!環境清幽,房間寬敞舒適(尤其海景房),餐飲水準也很高(推薦沐餐廳)。很適合追求高品質度假感、想好好放鬆的人。缺點就是... 價格真的不便宜!旺季時更是驚人。但作為犒賞自己的禮物,值得體驗一次。它地理位置離牧場近是最大優勢。

2. 伯利恆民宿

  • 介紹: 墾丁超人氣的希臘風情民宿!整棟建築漆成夢幻的藍白色調,搭配圓拱門、藍色窗櫺,彷彿一秒來到愛琴海小島。房間佈置也充滿地中海元素,很多房型都有面海陽台。拍照非常非常好看!是許多情侶或網美指定入住的地方。
  • 地址: 屏東縣恆春鎮船帆路608號。位於船帆石沙灘對面,坐擁無敵海景。從墾丁牧場開車過來約10-15分鐘(往鵝鑾鼻方向)。
  • 交通: 自駕或騎機車最方便(有停車場)。墾丁街車「船帆石」站下車步行可達。
  • 營業時間(入住/退房): 一般入住時間為下午3點後,退房時間為上午11點前。提供接駁服務(往返墾丁大街,需詢問)。
  • 個人看法: 外觀確實吸睛,房間乾淨,海景視野絕佳(尤其夕陽)。服務態度不錯。But! 老實說,我覺得它比較吃「外觀」和「景觀」紅利。房間內部細節和設施,以它的價格來說,我覺得精緻度可以更好(可能我住的時候房型比較舊)。隔音普通。地點在船帆石,離墾丁大街有點距離(走路太遠,需騎車或搭接駁)。適合喜歡拍照、想要浪漫海景房的情侶。想省錢或重設施的人可能覺得CP值普通。

3. 聽著海聲迷路 旅居

  • 介紹: 非常有個性、文青感十足的設計旅宿!隱藏在後壁湖附近的寧靜漁村(大光)裡。由老房子改建,保留部分老屋結構,融合現代設計和手作感。房間數不多,每間設計都獨一無二,充滿藝術氣息。公共空間舒服,有書、有音樂、有貓。強調放空、感受在地生活。
  • 地址: 屏東縣恆春鎮大光路79-60號。位置比較隱密,在後壁湖漁港附近的小村落。從墾丁牧場開車過來約15-20分鐘(往後壁湖方向)。
  • 交通: 強烈建議自駕! 位置較偏,沒有大眾運輸直達。開車比較方便探索周邊(後壁湖吃海鮮、星砂灣)。
  • 營業時間(入住/退房): 入住時間通常為下午3點後,退房上午11點前。採預約制,管家服務。
  • 個人看法: 如果你厭倦了觀光區的喧囂,想找個真正安靜、有溫度的地方住下來,這裡是個好選擇。老闆很有想法,空間充滿細節和美感。適合喜歡獨特設計、享受慢步調、不追求豪華設施的旅人。缺點是位置偏僻(但也是優點),周邊晚上沒什麼店,覓食得開車出去。隔音可能因老屋結構稍弱。喜歡熱鬧便利的人可能會覺得不方便。但那份寧靜與獨特氛圍,是其他地方難得的。

選擇建議:

  • 追求頂級度假體驗、重視位置(近牧場): 選華泰瑞苑(準備好$$$)。
  • 想要浪漫海景、拍照打卡: 選伯利恆(接受CP值考量)。
  • 喜歡設計感、文青風、徹底放空遠離人群: 選聽著海聲迷路(自駕必備)。
  • 預算有限: 墾丁大街周邊或恆春鎮內也有很多平價民宿和背包客棧,選擇更多,但離牧場就稍微遠一點(開車約20-25分鐘)。

Q&A時間

Q:在墾丁牧場裡面可以騎腳踏車嗎?
A: 原則上不禁止,牧場內的柏油路或較寬的土徑理論上可以騎。BUT! 我個人不太推薦。原因:
1. 牧場範圍超大,上下起伏的小坡不少,騎起來會滿累的。
2. 路上可能有牛群經過留下的「天然肥料」(牛糞),騎車壓過... 嗯,你懂的,味道和清潔是個問題。
3. 有些土徑可能有坑洞或碎石,騎乘不穩容易跌倒。
4. 遇到牛群時,騎車移動速度較快,可能會嚇到牠們,反而危險。
建議: 還是用雙腳慢慢走、慢慢看最舒服安全!開車移動不同區域比較實際。

Q:下雨天去墾丁牧場適合嗎?
A: 不適合!非常不推薦! 原因:
1. 沒有任何遮蔽物: 除了極少數的涼亭或樹下(避不了大雨),整個牧場是毫無遮蓋的!下雨等於直接淋成落湯雞。
2. 地面泥濘濕滑: 草地或土徑一旦下雨會變得非常濕滑泥濘,行走困難且危險,容易滑倒。鞋子會毀掉!
3. 牛隻可能躲起來: 下雨時牛群通常會找地方避雨(雖然牧場也沒什麼好避的),更難看到牠們。
4. 景色灰濛濛: 陰雨天的草原視野差,景色大打折扣。
建議: 如果只是飄點毛毛雨,穿著防水外套和防滑雨鞋還「勉強」可以快速繞一下。但若是明顯下雨,請果斷放棄,改去恆春古城參觀室內景點(如海生館、瓊麻展示館)或在咖啡廳放空吧!雨天硬闖牧場絕對是自討苦吃。

Q:墾丁牧場有提供導覽解說服務嗎?
A: 非常可惜,目前沒有提供常態性的、針對一般散客的免費導覽解說服務。墾丁牧場畢竟是研究單位,主要人力資源放在畜牧研究上。
· 他們農產品展售中心(牧場合作社)有時會張貼一些資訊海報,但很有限。
· 如果想深入了解牧場的運作、牛隻品種、研究內容,建議可以事先上墾丁牧場合作社的官方網站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網站查詢相關資料,做功課再去。
· 或者,參加一些當地深度旅遊工作室舉辦的「恆春半島生態牧場遊」之類的付費小團,他們有時會包含對墾丁牧場的介紹(但通常也是車上講解或外圍說明,不一定能進入管制區)。
結論: 想獲得深入的導覽資訊,得靠自己事前查資料囉!把它當作一個純粹放鬆、享受自然景觀的地方,期待值會更正確。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