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走遍臺灣南北、鑽遍巷弄市集的老饕,我對各種奇珍異鮮特別著迷。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一種外表「抱歉」但內在「驚豔」的深海寶藏—— 安康魚。別看它長得有點隨心所欲,懂得料理它的人,都知道這醜傢伙絕對是老天爺賞飯吃的極品!準備好跟著我一起探索這「醜」得很有深度的美味了嗎?
目錄
初次邂逅「深海怪客」
還記得我第一次在基隆崁仔頂漁市看到 安康魚 的樣子。天剛矇矇亮,魚販們正忙碌著。角落一個攤子上,堆著幾個長相奇特、顏色暗沉的傢伙。巨大的扁平頭、咧開的大嘴、細小的眼睛,身上還黏附著一些深褐色的薄膜(後來知道那是魚皮),看起來...嗯...實在稱不上賞心悅目。“阿伯,這是啥米魚?足歹看耶!”我忍不住問。老闆頭也不抬,忙著處理手上的魚:“少年仔,識貨哦?這叫‘海底鵝’啦! 安康魚 捏!別看它醜,煮起來比龍蝦還甜啦!” 那股自信的語氣,激起了我的好奇心。行,就衝你這句話,買!
解剖美味:認識安康魚的「七寶」
買是買了,回家面對這個長相兇惡的傢伙,還真有點無從下手。硬著頭皮照著老闆的指點處理(說真的,第一次處理那滑溜溜又韌的魚皮,真的讓我有點反胃,勸新手找魚販代勞比較省事!),才發現這醜魚簡直是座寶山!日本人叫它「海の七寶」,真的不是叫假的。不同部位,口感、風味、適合的料理方式都大不同!來看看我整理的重點:
(下面這張表,我可是花了好多時間整理品嚐心得,幫你一次搞懂!)
| 部位名稱 | 口感與特色 | 適合料理方式 | 老饕評語 (我個人看法啦!) |
|---|---|---|---|
| 魚肝 (海のフォアグラ) | 極致肥美、滑嫩細膩、濃鬱鮮香 | 香煎、清蒸、握壽司、酒蒸、火鍋 | 絕對是王者!豐腴甘甜,勝過鵝肝,但油脂超豐厚,怕膩的人淺嚐就好。品質好的,腥味處理得當,簡直銷魂! |
| 魚肉 (柳身肉) | 緊實Q彈、純白細緻、久煮不柴、吸湯力強 | 火鍋、味噌湯、紅燒、照燒、煮粥、鹽烤、炸魚塊 (唐揚げ) | 這部位CP值最高!肉質緊實帶彈性,怎麼煮都好吃,特別是吸飽湯汁後,那個鮮甜...嘶... |
| 魚皮 | 膠質超級豐富!厚實有彈性 | 火鍋、紅燒、膠質凍 | 富含膠原蛋白,愛美的朋友必吃!處理時要仔細刮掉表面的黏液和薄膜,有點費工,但值得!口感黏糯帶Q勁。 |
| 魚鰭 (えんがわ / Engawa) | 邊緣帶薄筋,脆彈有嚼勁 | 鹽烤、照燒、握壽司、炸物、涮涮鍋 | 口感超特別!像高階貝類的裙邊,脆彈爽口,油脂適中,是高檔壽司店愛用的部位。 |
| 魚胃袋 / 水袋 | 爽脆無比,類似象拔蚌或海螺 | 快炒、涼拌、燙火鍋 | 處理乾淨後,那個脆度真的會上癮!適合喜歡爽脆口感的人。 |
| 魚卵巢 (真子) | 顆粒飽滿,類似飛魚卵但更大顆,鮮味集中 | 鹽漬、醬油漬、醋漬、炊飯、點綴料理 | 嘗起來有濃縮的海味鮮鹹,很下酒!但產季有限,要看運氣買到新鮮的。 |
| 魚心 / 心臟 | 口感紮實,類似雞心但更細膩 | 鹽烤、串燒、快炒 | 比較少見的部位,口感獨特,喜歡內臟風味的朋友可以試試看。 |
小提醒: 買整尾 安康魚 回家處理,真的需要點勇氣和技巧(尤其那層滑溜的皮膜和清理內臟)。強烈建議新手先在信任的漁港或魚市場,請老闆代為處理分切好! 或者,直接去專賣店或日式超市購買已分切好的部位,省時省力又安全。海鮮攤老闆的手藝,絕對比你我在家瞎折騰強多了(血淚教訓啊!)。

為什麼 安康魚 值得老饕追逐?
講真的,第一次看到 安康魚 的人,十個有九個會覺得「這能吃嗎?」。但只要你嘗過一次,尤其是吃到那入口即化、甘甜濃郁的魚肝,或是吸飽精華湯汁、Q彈鮮美的魚肉,很難不成為它的俘虜!讓我總結幾個必嘗理由:
- 獨步天下的魚肝: 這個絕對是 安康魚 的「核彈級」武器!被譽為「海中鵝肝」,那份豐腴滑潤、甘甜馥郁的滋味,吃過就難忘。好的安康魚肝,腥味處理得宜,只有滿口的鮮與香。不過,它的油脂含量極高,品嚐時記得搭配點酸味(檸檬、醋)或清爽的飲品(清酒、啤酒),解膩又提味。怕油膩的朋友,淺嘗一小塊就好,別貪心。我個人偏愛微微香煎到表面金黃焦脆,裡面還是半熟狀態,配上一小杯冰鎮吟釀清酒...啊,幸福! (好吧,還是不小心感嘆了一下)
- 百搭耐煮的魚肉: 安康魚 的柳身肉有個超讚的優點—— 久煮不柴!而且它像塊大海綿,會把湯汁的精華通通吸進去。所以不管是丟進火鍋裡慢慢煨煮,還是用味噌、醬油紅燒,都能保持肉質的Q彈,同時飽含濃郁的風味。冬天來鍋 安康魚 味噌鍋,暖心暖胃,湯汁拌飯都能幹掉兩碗!(小心!熱量炸彈!)
- 滿滿的膠原蛋白: 魚皮、魚鰭這些富含膠質的部位,絕對是愛美人士的恩物。煮湯或紅燒後,湯汁放涼就會結凍,你就知道膠質有多豐富!吃進嘴裡那種黏糯Q彈的口感,感覺很滋補(心理作用也開心)。我媽總說吃這個面板會變好...
- 稀奇部位的特殊口感: 魚鰭(Engawa)的脆彈、魚胃袋(水袋)的爽脆、魚卵巢(真子)的鮮鹹爆珠感、魚心的紮實...每個部位都帶來截然不同的味覺衝擊,一次品嚐多重享受,很有探索的樂趣。這也是我喜歡買整尾的原因之一,像開盲盒!
市場選購 & 處理 安康魚 的要訣
想在家料理 安康魚,第一步當然是買到新鮮好貨!分享幾點我的經驗:
- 挑整尾?看這裡:
- 眼睛: 要清澈明亮凸出。眼睛渾濁凹陷的,絕對不要!(新鮮度第一指標)
- 魚鰓: 翻開看,要鮮紅色。暗紅或發黑、有異味,pass!
- 表皮黏液: 身體表面的黏液應該透明清亮,聞起來是清新的海味。如果有腥臭味或黏液混濁發黃,絕對NG!
- 肚子: 按壓起來應該緊實有彈性。肚子軟塌塌的,可能內臟開始腐敗了。
- 挑部位?注意這些:
- 魚肝: 顏色要呈現自然的淡粉紅色或淡黃色,質地飽滿有彈性,表面光滑沒有血斑或變色。暗褐色、發黑、有異味或滲出不明液體的,千萬不能買! 魚肝非常容易腐敗,新鮮和安全是最高原則。不放心的話,選擇信譽良好的冷凍品(很多高階日料店也用冷凍進口的優質安康魚肝)。
- 魚肉: 要潔白有光澤,摸起來溼潤但不會過度黏滑,聞起來是新鮮海水的味道,沒有酸敗或腥臭味。
- 其他部位: 同樣看顏色、聞氣味,確保新鮮無異味。

⭐ 終極提醒:安全第一!寄生蟲風險!⭐
和很多深海魚一樣,安康魚 有寄生蟲風險(特別是異尖線蟲 Anisakis)!這可不是開玩笑的!所以:
- 冷凍處理是必須! 買回家的 安康魚 魚肉、魚肝、魚皮(尤其是要做生食或半生食,如握壽司、半熟魚肝),務必在 -20°C 或更低的溫度下,冷凍至少 24 小時(最好 48 小時),才能有效殺死寄生蟲。這是專業廚房的SOP,家裡也一定要遵守!
- 充分加熱煮熟: 如果要做熟食(火鍋、煮湯、紅燒等),確保魚肉中心溫度達到 60°C 以上並持續一段時間(通常徹底煮熟即可)。魚肝也務必徹底煎熟或蒸熟,避免生食風險。
- 買處理好的冷凍品: 如果不確定自己處理的安全性,強烈建議購買信譽良好、經過合格冷凍處理的 安康魚 分切部位(尤其魚肝)。安全最重要!
在家輕鬆做:我的私房 安康魚 料理食譜
好啦,知識儲備夠了,該動手了!分享兩道我覺得在家做成功率最高、最能體現 安康魚 美味的食譜。別怕,步驟很簡單!
食譜一:暖呼呼!經典 安康魚 味噌鍋 (あんこう鍋)
這道簡直是冬日救星!湯頭濃郁,魚肉鮮甜,蔬菜入味,一鍋搞定!
食材 (2-3人份):
- 安康魚 處理好的魚肉 (柳身肉) - 300g (切一口大小塊)
- 安康魚 魚肝 - 1副 (約100g-150g, 處理乾淨,切塊,務必提前冷凍過!)
- 安康魚 魚皮 - 適量 (處理乾淨,去掉黏液和薄膜,切塊)
- 安康魚 魚鰭 (Engawa) - 適量 (可選,增加口感)
- 板豆腐 - 1塊 (切塊)
- 白蘿蔔 - 1/4根 (去皮切厚片或小塊)
- 紅蘿蔔 - 半根 (去皮切小塊)
- 牛蒡 - 半根 (去皮,斜切薄片或用刀背拍裂後斜切,泡水防氧化)
- 大蔥 - 1根 (斜切段)
- 新鮮香菇或鴻喜菇 - 適量
- 青蔥 - 適量 (切蔥花)
- 味噌 - 3-4大匙 (建議用混合味噌:白味噌+赤味噌 比例 3:1 或根據喜好調整,白味噌甜,赤味噌鹹香)
- 日式高湯 (出汁) - 1000ml (可用柴魚片+昆布煮,或用市售日式鰹魚粉/濃縮高湯兌水)
- 清酒 - 2大匙
- 味醂 - 1大匙
- 生薑 - 一小塊 (磨泥或切薄片)
做法:
- 預處理: 確保所有 安康魚 部位都已按要求處理乾淨並冷凍過解凍。魚肝稍微沖洗,用廚房紙巾吸乾水分。豆腐切塊後可以用開水燙一下或煎一下定型(不易煮爛)。
- 煮高湯: 鍋中倒入日式高湯,加入清酒、味醂、姜泥(或薑片)。大火煮開,轉中小火滾5分鐘,讓酒精揮發。
- 煮蔬菜: 加入比較難熟的根莖類:白蘿蔔塊、紅蘿蔔塊、牛蒡片。煮約10-15分鐘,直到白蘿蔔邊緣變透明。
- 下味噌: 取一個小碗或濾網,舀幾勺熱湯將味噌充分溶解開(避免鍋裡有味噌塊),再將溶解的味噌湯倒回鍋中,攪拌均勻。試一下味道,不夠鹹再加點味噌(注意別太鹹,後面還會煮濃縮)。
- 下 安康魚 和豆腐: 加入處理好的 安康魚 魚肉塊、魚皮塊、魚鰭塊(如果用)和豆腐塊。注意:魚肝先不下! 保持中小火,讓湯微滾就好(避免大火讓魚肉變老),煮約5-8分鐘,魚肉變白熟透。
- 下魚肝和菌菇: 輕輕放入 安康魚 魚肝塊和新鮮香菇/鴻喜菇、大蔥段。魚肝非常嫩,大約煮2-3分鐘,看到魚肝變色(內部熟透)即可。切記不要過度翻攪,魚肝容易碎!
- 完成: 關火,撒上大量新鮮蔥花點綴。
- 享用: 趁熱吃!魚肉Q彈鮮甜,魚肝入口即化,湯頭融合了味噌的鹹香、蔬菜的清甜和 安康魚 獨特的海味精華,拌飯一流! 剩下的湯汁隔天加熱,膠質滿滿,更濃郁!

食譜二:奢華享受!香煎 安康魚 肝佐蘿蔔泥 (あん肝のポン酢かけ)
這道是展現魚肝魅力的最佳方式!做法簡單,但對食材要求高。
食材 (前菜份量):
- 安康魚 魚肝 - 1副 (約100g-150g, 務必選用新鮮、處理乾淨、提前深度冷凍過48小時的! 這是安全前提!)
- 鹽 - 少許
- 黑胡椒 - 少許 (可選)
- 清酒 - 1小匙 (用於去腥)
- 麵粉 - 適量 (薄薄一層)
- 食用油 - 適量 (建議用味道淡的油如葡萄籽油或精製色拉油)
- 佐料:
- 白蘿蔔 - 約5cm長一段 (磨成細膩的泥,用紗布稍微擠掉一點多餘水分,但保持溼潤) (蘿蔔泥是解膩神器!)
- 蔥花 - 少許 (切細)
- 柚子胡椒 (Yuzu Kosho) - 一小撮 (可選,增添柑橘香氣和微辣,風味更立體)
- 日式柑橘醋 (ポン酢 / Ponzu) - 約1-2大匙 (高品質的很重要!)
做法:
- 徹底解凍與處理: 將深度冷凍後的魚肝放入冷藏室緩慢解凍(提前一晚)。取出後,仔細檢查是否有殘留的筋膜或血管,用鋒利小刀小心去除。用廚房紙巾徹底吸乾水分。這點超級重要,否則煎的時候會爆油!
- 簡單調味: 在魚肝兩面輕輕撒上一點點鹽(魚肝本身有鹹度,鹽要少!)、少許黑胡椒(如果喜歡),淋上1小匙清酒,輕輕抹勻,靜置5分鐘去腥。
- 拍粉: 再次用廚房紙巾按壓吸乾魚肝表面滲出水分。在兩面非常薄地拍上一層薄面粉(目的:定型、形成脆皮、吸收多餘油脂)。拍掉多餘粉粒。
- 煎制: 平底鍋燒熱,倒入薄薄一層油(油不用多,魚肝自身油脂超豐富)。油溫升高後(約中大火),小心放入魚肝。重點: 先煎一面,不要急著翻動!大約煎1.5-2分鐘,看到邊緣金黃焦脆,再小心翻面煎另一面1.5-2分鐘。全程保持中大火,讓表面快速焦化鎖住內部水分達到外脆內嫩的效果。 根據魚肝厚度調整時間,中心達到喜歡的熟度即可(我個人喜歡中心稍微帶點粉嫩,約7-8分熟,但務必確保已充分加熱殺滅寄生蟲 - 深度冷凍處理是前提!)。
- 靜置: 煎好後立即夾出,放在廚房紙巾上吸掉多餘的油(不然真的會很膩)。關鍵步驟: 放在網架上或盤子裡靜置1-2分鐘,讓內部溫度均勻穩定,口感更好。
- 組合: 將蘿蔔泥鋪在盤底。將靜置好的魚肝切成適口厚片(約1-1.5cm厚),鋪在蘿蔔泥上。點綴蔥花和一點點柚子胡椒(如果用)。
- 淋醬 & 享用: 上桌前,才淋上適量的日式柑橘醋(Ponzu)。立刻享用! 感受那焦脆外皮包裹下,無比豐腴滑嫩、奶油般化開的極致鮮甜。蘿蔔泥的清爽、柑橘醋的微酸果香,完美平衡了魚肝的油脂感。小心!真的會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配冰啤酒或冷清酒絕了!

哪裡買?臺灣尋味 安康魚 地圖
好東西當然要知道去哪找!分享一下我常去或口碑好的據點:
- 基隆崁仔頂漁市: 臺灣北部最大漁獲集散地!清晨(凌晨2-5點最熱鬧)去尋寶,有機會買到剛上岸的整尾 安康魚。考驗眼力和議價能力,新鮮度通常不錯,但一定要早!
- 宜蘭南方澳漁港: 東部重要漁港。尤其是冬季到春季,漁船常捕獲 安康魚。港口邊的魚市場或附近餐廳常有供應。
- 臺北:
- 上引水產 (濱江市場): 品質穩定,選擇多(分切部位、魚肝),但價格相對較高。環境整潔,適合怕腥味或不想早起的人。冷凍處理的魚肝可安心購買。
- 各大日系超市 (如 JASONS, CITY'SUPER, 微風超市): 冷凍櫃裡常有已處理好的 安康魚 分切部位(魚肉、魚肝、火鍋組)。品質有把關,方便快速,但產地風味可能不如現流魚。
- 高階日料餐廳 (如 野壽司、吉兆割烹、燈燈庵...等): 想省事直接享受大廚手藝的好去處!通常能吃到精緻的 安康魚 料理(鍋物、魚肝握壽司、唐揚等),預算要足一點。
- 臺中: 向上市場、第五市場有時會有固定攤販賣深海魚貨,可以碰碰運氣。或找知名的日本料理店詢問。
- 高雄: 前鎮漁港、鼓山漁港附近的魚市。興達港有時也有機會。高雄翰品酒店品日料等餐廳也是不錯的選擇。
老饕碎碎念:真心話時間
說了這麼多 安康魚 的好,也得講點實在的缺點,不然顯得我太偏心:
- 外觀真的...不討喜: 這點沒得洗!我第一次帶回家,老婆差點把我連魚一起轟出去。處理過程也需要點心理建設(滑溜溜、黏答答)。(所以再次強調,找魚販處理!)
- 價格不算親民: 尤其是頂級的魚肝和特定部位(如Engawa),價格可以媲美高階牛肉。整尾買看似划算,但可食用比例不算特別高(骨頭多)。
- 料理需要點心思: 不同部位需要不同的處理方式和火候。魚肝尤其嬌貴,煎過頭就變硬變幹,像橡皮;火候不夠又有腥味和安全隱患(冷凍是關鍵!)。
- 季節性強: 雖然現在有冷凍技術,但最美味的季節還是秋冬到早春(約11月到次年3月),這時候的魚肝最肥美。
- 油脂爆炸: 特別是魚肝,吃多了真的會膩到懷疑人生。淺嘗即止是王道!搭配酸味解膩是必須技能。
儘管如此,每次在選單上看到 安康魚 的字樣,或是逛魚市瞥見它的身影,我那顆老饕的心還是會忍不住雀躍一下。那份獨特的、深海的、濃郁又層次豐富的鮮美,真的很難被其他食材取代。它用實力證明,美味真的不能只看外表!
Q &A:關於 安康魚 的常見疑問
Q1:市面上買到的 安康魚 魚肝顏色有時淡黃有時粉紅,哪種比較好?
A:顏色深淺不代表絕對優劣,主要跟魚的品種、性別、年齡、油脂含量和捕撈海域有關。重點在於:新鮮度、色澤均勻、無血斑雜色、無異味。淡黃色通常是油脂更豐厚的成熟魚肝,風味更濃郁醇厚;粉紅色可能是較年輕或特定品種的魚肝,口感可能更清爽細膩。兩者都可能非常美味,選擇時更應關注前面提到的新鮮度指標和安全處理(冷凍!)。
Q2:聽說 安康魚 有些部位不能吃?是真的嗎?
A:是的!安康魚 的內臟(除了魚肝、魚卵巢、魚心、魚胃袋外)和生殖腺(精巢除外,卵巢可食)通常不建議食用。魚膽絕對不能吃,有毒! 這也是為什麼強烈建議由專業人士代工處理。魚販會精準地取下可食用的「七寶」,避免誤食不該吃的部位。自己處理風險高,也容易浪費好料。
Q3:如果買不到新鮮的 安康魚,有沒有其他味道或口感類似的魚可以替代做火鍋或味噌煮?
A:完全替代 安康魚 的獨特風味(尤其是魚肝)很難。但如果主要想做類似口感的火鍋(魚肉部分),可以考慮:
- 鮟鱇魚近親: 偶爾能買到類似鮟鱇的「黑口魚」或「老頭魚」,口感接近但風味稍弱。
- 其他耐煮白身魚: 如 石斑魚塊 (肉質也Q)、大目鰱魚 (煮湯鮮甜)、馬頭魚 (肉質細緻,但較易散) 或 鯛魚頭/下巴 (膠質多)。這些魚的鮮甜味也不錯,但少了 安康魚 那種獨特的「深海感」和綜合多種部位的口感體驗。
- 增加膠質: 如果想補充膠質,可以額外加入雞腳、豬腳筋或牛筋一起燉煮。
老實說,吃過 安康魚 鍋,其他替代品總覺得少了點什麼...那份濃郁的滿足感,還是得本尊出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