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說到麻醬麵,那種濃鬱的香氣、包裹著麵條的稠滑口感,再配上點提味的醋或辣油... 光是想到,口水都要流下來了!你說它簡單嗎?麵、醬、配料,看起來是簡單。但要把它們組合出讓人念念不忘的魔力,那可一點都不簡單。醬的濃稠度、芝麻香氣的層次、鹹甜比例的平衡、麵條的選擇與煮法(要Q彈不軟爛啊!)、甚至是那一小撮畫龍點睛的配角(蔥花?黃瓜絲?還是肉燥?),每一個環節都馬虎不得。一碗真正好吃的麻醬麵,絕對是經驗、用心和一點點講究的結晶。
我這個人,沒別的嗜好,就是愛吃。尤其是麻醬麵,簡直是我的comfort food。心情好,想吃一碗慶祝;心情悶,更需要一碗來撫慰。這幾年,我的週末常常就是為了追尋一碗傳說中的好吃的麻醬麵,開著車南北奔波。有些店,名氣響噹噹,吃過卻覺得「嗯?就這樣?」(後面會點名,別擔心,我很誠實的);有些店,藏在巷弄裡不起眼,卻一口就讓我驚艷到想拍桌子!這種挖寶的樂趣,大概只有同好才能懂吧?今天這篇文章,就是想把這些年累積下來的精華,一次大放送。沒有廠商業配,單純就是一個吃貨的真實心聲。我們追求的,不就是一碗能讓人吃了會瞇起眼睛、發出滿足嘆息的好吃的麻醬麵嗎?準備好了嗎?跟著我的腳步,出發吧!
臺北地區:巷弄裡的芝麻香
林家麻醬麵(傳承三代老味道)
- 介紹: 這家啊,開在我家附近巷子裡少說也有三十年了,從阿公時代做到現在孫子接手。店面真的超~級~不起眼,就是一般住家客廳擺幾張桌子,環境嘛...就不要太苛求了,吃的是那份古早味。他們的麻醬,顏色很深,一看就知道芝麻焙得很透,香氣非常醇厚,帶著一點點討喜的焦香感(但不是焦掉喔!)。醬本身偏稠,但拌開後又能剛剛好裹住每一根麵條,不會水水的。鹹味和甜味比例抓得超好,完全不會膩。重點是,他們的麵條是訂製的,比較粗一點點,咬勁十足,跟濃鬱的醬簡直是天作之合。是我心中臺北市區數一數二好吃的麻醬麵代表!每次想念那個味道,就算繞路也要去吃。
- 地址: 臺北市大同區保安街 (靠近大橋頭站)
- 營業時間: 早上 11:00 - 晚上 8:00 (週一公休,注意!賣完就收,有時七點多就沒了)
- 價格區間: 麻醬麵 (小) NTD 50 / (大) NTD 65
- 必點選單:
- 招牌麻醬麵: 這個不用說,必點!記得加點他們自製的生辣椒醬油,一點點就超提味。
- 餛飩湯: 湯頭清爽,餛飩是古早味那種小顆的,皮薄餡鮮,配濃鬱的麻醬麵剛好解膩。
雙城街夜市 - 無名麻醬麵攤(夜貓子的暖心選擇)
- 介紹: 這攤沒有名字!就隱身在雙城街夜市靠近農安街那頭的轉角,晚上才出來擺攤。開了很多很多年,是很多計程車司機、夜班族的心頭好。為什麼推薦它?因為它的麻醬風格很「清爽」!對,你沒看錯,麻醬也可以很清爽。他們的醬看起來比較稀,但香氣一點都不馬虎,是那種清新的芝麻香,帶著微微的甜,吃起來完全沒有負擔感。麵條是細圓麵,吸附醬汁的能力超強。我覺得特別適合夏天晚上,或是你不想吃太heavy的時候。口味上比林家淡一些,但自有其魅力。在涼涼的夜裡來上一碗熱呼呼又香噴噴的好吃的麻醬麵,真的很滿足。生意超好,要有排隊的心理準備。
- 地址: 臺北市中山區雙城街夜市內 (靠近農安街口)
- 營業時間: 晚上 6:00 - 凌晨 12:30 左右 (確切收攤看當天,通常下雨不出)
- 價格區間: 麻醬麵 NTD 45
- 必點選單:
- 麻醬麵: 本體!建議可以加顆他們家的滷蛋,滷得很入味,蛋黃配麻醬意外搭。
- 綜合湯 (豆腐+蘿蔔+豬血): 料多實在,湯頭甘甜。
永康街 老張牛肉麵的麻醬麵? (意外驚喜!)
- 介紹: ㄟ,你可能在想,老張不是賣牛肉麵的嗎?沒錯!但聽我說,他們的麻醬麵真的很可以!我當初也是陪朋友去吃牛肉麵,無意間點來試試,結果一吃驚為天人!他們的麻醬非常非常「濃稠」,幾乎像膏狀,芝麻顆粒感很明顯,香氣超級爆炸!口味偏重,鹹香濃鬱,帶點花生醬的錯覺(但其實是純芝麻醬)。喜歡濃厚系、追求口腔被芝麻香強烈佔領感覺的人,絕對要試試看。缺點是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太濃稠、有點乾(我自己是超愛啦),這時搭配他們免費的酸菜和清燉牛肉湯,就完美了。誰說牛肉麵名店只有牛肉麵能打?這碗好吃的麻醬麵絕對是隱藏版亮點!(但如果你是追求清爽掛的,這家可能不合你胃口)

- 地址: 臺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二段 (永康街商圈)
- 營業時間: 上午 11:00 - 晚上 9:30
- 價格區間: 麻醬麵 NTD 90 (附一碗清燉牛肉湯!) 划算!
- 必點選單:
- 麻醬麵: 本體!務必要把醬徹底拌勻,讓每一根麵都裹上厚厚的醬。
- 清燉牛肉湯: 附贈的湯超級清甜好喝,剛好平衡濃鬱的麻醬。喜歡吃肉的當然要加點牛肉。
士林 光輝老店(在地人的古早味廚房)
- 介紹: 這家在士林老社群裡,不是遊客會去的地方,是真正在地人的灶咖。環境就是非常傳統的麵店。他們的麻醬麵,走的是懷舊樸實路線。麻醬香氣溫潤,不會過於搶戲,鹹甜適中,帶著一種...媽媽的味道?特別之處在於他們會加一勺香噴噴的豬油蔥酥!這簡直是神來一筆,讓整碗麵的香氣層次瞬間提升,多了一股迷人的古早味油脂香,拌開後和麻醬融合得超棒。麵條是白細扁麵,簡單卻很能承載醬汁。吃起來就是那種讓人安心、舒服的好吃的麻醬麵,沒有花俏,但有真功夫。小菜也便宜好吃。
- 地址: 臺北市士林區大南路
- 營業時間: 早上 7:00 - 下午 2:00 (週日公休) 只賣早午餐!
- 價格區間: 麻醬麵 NTD 45
- 必點選單:
- 麻醬麵: 務必要拌勻豬油蔥酥,精髓所在!
- 油豆腐 / 滷蛋: 滷得很透,便宜好吃。
臺北區麻醬麵特色快速比較表 (懶人包)
| 特色專案 | 林家麻醬麵 | 雙城街無名攤 | 永康街老張 | 士林光輝老店 |
|---|---|---|---|---|
| 麻醬風格 | 濃鬱醇厚、帶焦香、醬稠 | 清爽、芝麻香清新、醬稀 | 爆炸濃稠、顆粒感強、鹹香重 | 溫潤樸實、加豬油蔥酥 |
| 麵條型別 | 粗麵、咬勁足 | 細圓麵、吸附力強 | (搭配牛肉麵的麵種,中等粗細) | 白細扁麵、傳統感 |
| 整體口感 | 滿足感強烈、層次豐富 | 清爽無負擔、順口 | 衝擊感強烈、濃鬱派首選 | 古早味、暖心舒服 |
| 適合時機 | 任何想念濃鬱麻醬時 | 夏天/宵夜/不想太膩時 | 追求芝麻香極致爆發時 | 早午餐/懷舊簡單一餐時 |
| 環境 | 非常家庭式 | 夜市攤位 | 知名餐廳環境 | 傳統社群麵店 |
| 價位 (麻醬麵) | $50-$65 | $45 | $90 (附湯) | $45 |
| 個人偏愛度 | ★★★★☆ | ★★★★ | ★★★★ (愛濃者五星) | ★★★★ |
臺中地區:創意與傳統並存
老張擔擔麵的麻醬麵(經典不敗款)
- 介紹: 說到臺中的麻醬麵(或更精確地說,帶有麻醬元素的麵),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是「XX擔仔麵」那類,但我要推薦的,是另一家老字號「老張擔擔麵」的選擇。老張的擔擔麵當然有名,但他們的「麻醬乾麵」絕對是隱藏寶藏!他們的麻醬是獨門配方,香氣非常飽滿,帶點花生醬的香甜感(跟永康街老張的濃稠爆炸不同路線),但又保有芝麻的主調。醬汁調得剛剛好,不會太水也不會太乾,拌勻後每根麵條都油油亮亮,閃著誘人的光澤。口味是鹹中帶明顯的甜,非常順口,讓人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麵條用的是細扁的陽春麵,軟硬適中。我覺得這是接受度非常高、幾乎人人都會喜歡的那種好吃的麻醬麵,難怪店裡永遠那麼多人。缺點?對我來說甜度稍高一點點(但很多人超愛),還有用餐時間人真的爆多!
- 地址: 臺中市北區北平路二段
- 營業時間: 中午 11:00 - 晚上 8:30 (週二公休)
- 價格區間: 麻醬乾麵 NTD 60
- 必點選單:
- 麻醬乾麵: 必點!建議加一點點他們桌上的烏醋,風味更升級。
- 粉腸湯: 粉腸處理得很乾淨,湯頭清爽,配濃味的麻醬麵很適合。
向上市場 無名古早味麵攤(市場裡的在地好味)
- 介紹: 如果你喜歡鑽市場找美食,那向上市場這攤無名麵攤(就在有名的黃家涼麵隔壁幾攤)絕對值得你一早來報到!他們只賣早上到中午。麻醬是傳統做法,看起來顏色比較淡,但香氣很細緻、自然,沒有過度的調味感。醬汁偏水一點點,但很好拌開,口味是鹹香為主,帶一點點微微的甜,非常耐吃。特別的是,他們的配料會加豆芽菜和一點點肉燥(有些店會加,有些不加),增加了脆口感和肉香,層次更豐富。麵條是黃油麵,Q彈有勁。整體就是一種非常家常、讓人想起小時候早餐的好吃的麻醬麵。價格也超親民。缺點就是隻開早上,環境就是市場攤位。

- 地址: 臺中市西區向上路一段 (向上市場內,靠近模範街口)
- 營業時間: 早上 6:30 - 下午 1:30 (賣完提早收,週一休市)
- 價格區間: 麻醬麵 NTD 35 (小) / 40 (大) 銅板價!
- 必點選單:
- 麻醬麵: 簡單卻雋永的好味道。
- 餛飩湯: 餛飩是店家自包,皮薄餡鮮,湯頭用大骨熬,很實在。
細妹蘿蔔絲餅的隱藏選單?(創意混搭風)
- 介紹: 這家店名雖然叫蘿蔔絲餅,但它們賣的品項超級多!我要特別提它們的「涼麵」... 等等,不是涼麵!他們的「麻醬麵」其實是歸類在涼麵選單裡,但你可以點「溫的」!這碗麵超有趣,基底是麻醬,但加入了大量清爽的小黃瓜絲和紅蘿蔔絲,還會淋上一些蒜泥水!端上來時,翠綠的黃瓜絲、橘紅的蘿蔔絲,鋪在白麵和深褐麻醬上,顏色就很誘人。拌開後,麻醬的濃鬱香氣,融合了蒜泥的辛香和小黃瓜的清爽,吃起來完全不膩,口感超豐富!既有麻醬的滿足感,又有蔬菜的爽脆和蒜香提味,非常適合夏天,或者喜歡清爽感但又捨不得麻醬香的人。這算是比較創意的做法,傳統派可能覺得不夠「純」,但我個人很愛這種變化,覺得是另一種層次的好吃的麻醬麵。
- 地址: 臺中市北區衛道路
- 營業時間: 下午 2:30 - 晚上 7:30 (週日公休) 下午才開!
- 價格區間: 麻醬涼麵 (可做溫的) NTD 55
- 必點選單:
- 麻醬涼麵 (做溫的): 記得跟老闆說要做「溫的」麻醬麵!說明要加料。
- 蘿蔔絲餅: 招牌當然要點,外酥內香甜。
臺中區麻醬麵特色快速比較表
| 特色專案 | 老張擔擔麵 (麻醬乾麵) | 向上市場無名攤 | 細妹蘿蔔絲餅 (溫麻醬麵) |
|---|---|---|---|
| 麻醬風格 | 飽滿香甜、帶花生香、光澤感佳 | 樸實鹹香、細緻自然、偏水 | 融合蒜泥與蔬菜、清爽系變化版 |
| 麵條型別 | 細扁陽春麵 | 黃油麵、Q彈 | (類似油麵) |
| 特色配料 | - | 豆芽菜、少量肉燥 (不定時) | 大量小黃瓜絲、紅蘿蔔絲、蒜泥水 |
| 整體口感 | 香甜順口、接受度高 | 耐吃家常、古早味 | 清爽豐富、創新不膩口 |
| 適合時機 | 午餐/晚餐 | 早餐/早午餐 | 下午點心/清爽晚餐 |
| 環境 | 人潮眾多的知名店 | 傳統市場攤位 | 小吃店 |
| 價位 (麻醬麵) | $60 | $35-$40 | $55 |
| 個人偏愛度 | ★★★★ (甜口愛好者五星) | ★★★★☆ (CP值爆表) | ★★★★☆ (愛清爽創意者五星) |
臺南地區:濃厚系與創新派的碰撞
阿輝炒鱔魚的麻醬麵?(意想不到的組合)
- 介紹: 來到美食之都臺南,麻醬麵當然也有特色玩法!這家「阿輝」本業是賣炒鱔魚意麵的(他們的鱔魚意麵確實有名),但我要大力推薦他們的「麻醬乾麵」!聽起來很跳tone對吧?但吃過一次我就愛上了。他們的麻醬,走的是超濃厚路線!顏色深褐近黑,質地非常非常稠密,芝麻香氣濃烈到一個極致,幾乎帶點膏狀感覺。口味上偏重鹹,甜度很低,是那種很man、很直接的芝麻衝擊!拌開需要點力氣,但拌勻後,麵條完全被濃稠的醬汁包裹,每一口都充滿紮實的芝麻香。麵條用的是粗一點的意麵(跟他們炒鱔魚用的一樣),更有嚼感。喜歡極致濃鬱、追求口腔被芝麻香完全霸佔感覺的人,這碗絕對是夢幻逸品!怕膩的人建議點個湯搭配。這是臺南風格的好吃的麻醬麵,霸氣十足!
- 地址: 臺南市中西區民族路三段
- 營業時間: 下午 5:00 - 凌晨 12:00 (賣完提早收)
- 價格區間: 麻醬乾麵 NTD 70
- 必點選單:
- 麻醬乾麵: 濃鬱系代表!務必耐心拌勻。
- 魚皮湯/魚肚湯: 臺南經典湯品,新鮮清爽,正好平衡濃厚麻醬。
福泰飯桌的麻醬麵(三代傳承的飯桌菜靈魂)
- 介紹: 臺南的「飯桌」文化,就是那種擺滿各式各樣傳統菜餚讓人自選的地方。福泰是其中老字號。他們的麻醬麵,是放在小碟子裡那種,份量不大,當作一道菜配飯吃也行,單獨作為點心或小份主餐也很棒。福泰的麻醬,香氣非常「古早」,帶點微微的焦糖香氣(應該是炒芝麻醬時的鍋氣?),醬體濃稠度中等偏上。口味是鹹甜交織,甜味比臺北的老張擔擔麵低一些,鹹味更突出,但整體非常平衡協調。厲害的是他們會加一瓢自製的肉燥!帶點肥肉的肉燥,鹹香油潤,拌進麻醬麵裡,油脂香和麻醬香交織,產生一種難以言喻的迷人風味,瞬間提升層次,讓人慾罷不能!這是臺南飯桌才有的獨特吃法,把好吃的麻醬麵變成一道更豐盛的料理。麵條是扁的油麵,吸汁力強。小缺點是份量偏精緻,大胃王可能要吃兩碟。
- 地址: 臺南市中西區民族路二段
- 營業時間: 早上 7:00 - 下午 2:00 (賣完提早收)
- 價格區間: 麻醬麵 (小碟) NTD 40
- 必點選單:
- 麻醬麵: 記得要求加點肉燥!(有時會直接加,有時要講)
- 各式飯桌菜: 如滷魚肚、白菜滷、筍絲等,體驗道地臺南味。
阿松割包旁的隱藏麵攤?(在地人才知的宵夜場)
- 介紹: 這家沒有正式名字!它就開在臺南國華街名店「阿松割包」旁邊的騎樓下,晚上才營業(大概傍晚5、6點開始)。是真正的深夜食堂,在地人消夜愛店。他們的麻醬麵,風格很「隨性」但很對味。麻醬給得很大方,香氣足,鹹味為主,甜味很淡很淡。特別的是,老闆會問你要不要加肉燥和蒜泥!強烈建議兩者都加! 他們的肉燥是瘦肉居多,帶點醬香,蒜泥則是現磨的,辛辣夠味。拌開後,麻醬的香醇、肉燥的鹹鮮、蒜泥的辛嗆,三者融合得超棒,形成一種粗獷卻過癮的風味。麵條是普通的白細麵,但因為醬汁夠味,吃起來很爽快。最棒的是價格超親民!在觀光客眾多的國華街,能找到這樣一碗樸實無華卻紮實好吃的麻醬麵當消夜,真的很幸福。環境就是路邊攤,非常local。

- 地址: 臺南市中西區國華街三段 (阿松割包旁騎樓)
- 營業時間: 晚上 6:00 左右 - 凌晨 1:00 左右 (看老闆心情)
- 價格區間: 麻醬麵 (加肉燥蒜泥) NTD 50
- 必點選單:
- 麻醬麵: 務必加肉燥和蒜泥!
- 骨仔肉湯: 湯頭清甜,骨仔肉嫩,非常經典的搭配。
王氏魚皮 的麻醬麵(清爽海派風)
- 介紹: 臺南的「王氏魚皮」也是排隊名店,主打魚皮湯、肉燥飯。他們的麻醬乾麵,走的是清爽路線,跟前面幾家濃鬱派很不一樣。麻醬顏色較淺,質地比較稀,像醬汁多過像醬膏。香氣是清新的芝麻香,口味偏甜(臺南甜!),鹹度很低。吃起來非常順口,完全不油不膩,我覺得很適合搭配他們招牌的魚皮湯或魚頭湯,海味的鮮和清爽麻醬的甜意外地搭。麵條是細扁的陽春麵。如果你不喜歡太濃厚、怕膩,或者偏好帶甜味的麻醬,這家會是你的好選擇。這也是另一種臺南風格的好吃的麻醬麵,展現了麻醬的清爽面貌。當然,重口味愛好者可能會覺得不夠力。
- 地址: 臺南市安平區安平路 (總店)
- 營業時間: 早上 4:00 - 下午 2:00 (超級早!)
- 價格區間: 麻醬乾麵 NTD 40
- 必點選單:
- 麻醬乾麵: 清爽甜口派代表。
- 魚皮湯 / 魚肚湯: 新鮮味美,必點。
臺南區麻醬麵特色快速比較表
| 特色專案 | 阿輝炒鱔魚 (麻醬乾麵) | 福泰飯桌 | 阿松割包旁無名攤 | 王氏魚皮 (麻醬乾麵) |
|---|---|---|---|---|
| 麻醬風格 | 極致濃稠、重鹹、香氣爆炸 | 古早焦香、濃稠中等、鹹甜均衡+肉燥 | 鹹香為主、隨性粗獷+肉燥蒜泥 | 清爽稀薄、偏甜 (臺南甜) |
| 麵條型別 | 粗意麵、有嚼勁 | 扁油麵 | 白細麵 | 細扁陽春麵 |
| 特色配料 | - | 自製肉燥 (靈魂!) | 肉燥、現磨蒜泥 (必加!) | - |
| 整體口感 | 強烈衝擊、濃鬱霸佔感 | 豐潤滿足、肉燥油脂香迷人 | 辛香過癮、粗獷豪邁 | 清爽順口、偏甜 |
| 適合時機 | 晚餐/宵夜 (重口味時機) | 早餐/早午餐 | 宵夜 | 早餐/早午餐 (搭配海鮮湯) |
| 環境 | 熱炒店氣氛 | 傳統飯桌 | 路邊攤 | 知名小吃店 |
| 價位 (麻醬麵) | $70 | $40 (小碟) | $50 (加料後) | $40 |
| 個人偏愛度 | ★★★★☆ (濃鬱派頂峰) | ★★★★★ (肉燥加乘超愛!) | ★★★★☆ (宵夜首選) | ★★★☆ (清爽派可更高) |
總結我的麻醬麵心法
吃了這麼多碗,累積了一些小心得,跟大家分享:
- 香氣是靈魂: 一碗麵端上來,還沒吃,麻醬的香氣能不能飄出來、夠不夠誘人,是第一個關鍵。好的芝麻醬,應該有烘焙過的堅果香,不是死鹹或只有油味。
- 醬體稠度學問大:
- 濃稠派 (膏狀): 如永康街老張、臺南阿輝。優點是香氣濃鬱集中,包裹感強;缺點是難拌勻,容易覺得乾或膩(需搭配湯或醋)。
- 適中派: 如臺北林家、臺中老張、臺南福泰。最好拌開,能均勻包裹麵條,口感比較平衡。
- 清爽派 (偏水狀): 如雙城街無名攤、臺南王氏魚皮。優點是順口不膩;缺點是香氣可能較淡,層次感稍弱。
- 鹹甜比例定生死: 這是各店獨門秘方!過鹹死鹹,過甜會膩。我個人偏好鹹味主導,帶一點點甜味提鮮的(如林家、光輝、福泰加肉燥後)。純甜派(如王氏魚皮)或甜味明顯的(如臺中老張)也有廣大愛好者。看你自己口味。
- 麵條是載體: 麵條的種類(粗細圓扁)、煮的口感(Q彈 vs 軟爛)影響整體體驗。粗麵、有咬勁的麵(如林家、阿輝)更能撐起濃鬱醬體;細麵(如雙城街、王氏)適合清爽醬汁或快速吸附醬汁。煮得恰到好處的Q度是基本要求!
- 配角畫龍點睛:
- 蔥花: 基本款,增加香氣和口感。
- 黃瓜絲/豆芽菜: 提供清爽脆口,解膩(如細妹)。
- 肉燥: 神級配料!油脂香和麻醬香是絕配(如臺南福泰、阿松旁無名攤)。
- 蒜泥: 愛辛香味的必加,刺激開胃(如細妹、阿松旁無名攤)。
- 烏醋/辣油: 增加酸香或辣度,讓風味更有層次(如林家加辣醬油、老張加烏醋)。
- 價格與環境: 從NTD 35 的路邊攤到 NTD 90 的名店都有,各有擁護者。環境從市場攤位、家庭小店到餐廳等級都有,看你在意的是什麼。追求極致好吃的麻醬麵,有時環境得將就點。
一句話點評我心中的Top 3 (今天名單內):
- 濃鬱霸氣王:臺南阿輝炒鱔魚麻醬乾麵 - 芝麻香轟炸機!
- 古早味靈魂:臺南福泰飯桌麻醬麵 (+肉燥) - 肉燥與麻醬的完美交響曲!
- 清爽創新派:臺中細妹蘿蔔絲餅溫麻醬麵 - 蔬菜蒜泥解膩新境界!
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偏好!好吃的麻醬麵定義,最終還是在你的舌尖上。希望這份嘔心瀝血(真的吃很撐...)的清單,能幫助你更快找到你的夢中情「麵」!別再只吃你家巷口那家了,勇敢跨出去,臺灣還有很多美味的麻醬麵等著你去發掘!記得,帶著一顆開放的心和一個空的胃出發吧!
Q&A 麻醬麵小學堂
- Q:麻醬麵一定要加醋嗎?
- A: 不一定!看個人喜好和店家的醬。像
永康街老張那種超濃稠的,加一點烏醋可以解膩提鮮,很搭。但像
雙城街或
王氏魚皮那種比較清爽的,不加醋也很好吃。加不加自己試最準,加了不喜歡下次就別加嘍。
- A: 不一定!看個人喜好和店家的醬。像
- Q:為什麼有些麻醬麵吃起來有花生味?
- A: 有些店家為了增加香氣和滑順度(降低成本?),會在純芝麻醬裡混入花生醬。像臺中老張擔擔麵的麻醬就有明顯花生香甜感,這算特色。但像臺北林家那種強調純芝麻焙香的,就吃不太到花生味。各有特色啦!
- Q:素食者可以吃麻醬麵嗎?
- A: 要問清楚!醬本身通常是素的(芝麻、油、調味料)。但很多店家的醬油膏或配料(如肉燥、蒜泥 - 有些素食者不吃五辛)可能含有葷的成分或蔥蒜。像細妹蘿蔔絲餅那碗因為加了蒜泥水就不行。點餐時務必告知店家你是全素或蛋奶素,確認醬汁和配料是否可用。光輝老店如果不加豬油蔥酥,醬本身通常是素的。最安全是找明確標示素食的店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