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在南投吃了十幾年意麵的老饕,這次就讓我帶你深入巷弄,嚐遍那些在地人才懂的好味道。我可不是隨便說說,這些店都是我一家家吃出來的心得,有些甚至吃了十幾年!(老實說,有些店的服務真的不算好,但為了那口麵,忍了!)寫這篇就是想分享這些真正好吃、實在的 南投意麵,避開那些觀光客陷阱。準備好你的胃了嗎?我們出發!
目錄
南投意麵:埔里老城裡的麵香誘惑
記得我第一次吃到 南投意麵 的情景。那是個下著小雨的午後,在埔里一條不起眼的小巷裡,被那股濃鬱又清爽的油蔥香勾了進去。一碗看似平凡的乾麵上桌,拌開的瞬間,香氣直衝腦門,入口是麵條的Q彈、豬油的醇厚、油蔥的焦香、豆芽的爽脆,再加上一點烏醋提味... 天啊!那一瞬間我就懂了,為什麼埔里人、南投人對這碗麵如此執著。這碗麵,南投意麵,講求的就是一個「純粹」與「平衡」,沒有花俏的配料,靠的就是麵體本身、佐料和煮麵功夫的完美結合。
你知道嗎?很多外地人甚至分不清意麵、鍋燒意麵、鹽水意麵的差別。簡單說,南投意麵 特指南投地區(尤其埔里、草屯)那種扁平、微寬、略帶波浪(有些店家麵體較直)、口感特別Q彈,以豬油、油蔥酥、豆芽菜、韭菜(或蔥花)、醬油為基底調味的乾麵或湯麵。它跟臺南意麵(偏細扁油炸過)或鍋燒意麵(油炸方塊麵)完全不同!辨識度很高。
為啥南投的意麵特別有名?我個人覺得,除了各家秘方,水質絕對是關鍵之一。埔里好水天下聞名,用好水做麵、煮麵,那風味自然加分不少。再者,就是那份傳承幾十年的「手感」,從揉麵、擀麵、切麵到煮麵的時間掌握,都是經驗的累積。
必訪!十家深植在地人口碑的南投意麵名店
接下來,我要介紹的這10家,都是我心中真正好吃、有代表性,或者有獨特魅力的 南投意麵 店。排名不分先後,各有千秋!(提醒:有些店環境真的很「在地」,在乎裝潢的可能要斟酌)
| 店家名稱 | 麵條特色 | 湯頭/醬料特色 | 必點專案 | 個人心得碎碎念 |
|---|---|---|---|---|
| 阿菊麵店 | 偏寬薄,Q彈帶勁 | 醬汁清爽不膩,油蔥香澎湃 | 乾意麵 | 心中No.1,簡單純粹的極致,吃過就懂 |
| 蘇媽媽湯圓(埔里店) | 紮實Q彈 | 濃鬱大骨湯底 | 湯意麵 | 湯頭是亮點,搭配意麵意外合拍,喜歡湯麵的別錯過 |
| 胡國雄古早麵 | 較細直,口感軟中帶韌 | 醬汁較鹹香,肉燥是靈魂 | 乾意麵+切仔料 | 老店氛圍濃,切仔料選擇多,口味較重 |
| 李阿哥 | 傳統波浪麵體,厚度適中 | 豬油香明顯,豆芽爽脆 | 乾意麵 | 在地人日常早餐,份量實在,吃粗飽首選 |
| 阿開肉圓 | 搭配的意麵中規中矩 | 醬料偏甜,肉燥帶皮丁 | 乾意麵 | 肉圓有名,但它的乾意麵醬料很特別,偏甜派代表 |
| 卓肉丸 | 標準南投意麵口感 | 醬汁鹹淡適中 | 乾意麵+肉丸 | 草屯代表,肉丸必點!意麵水準之上,搭配吃很滿足 |
| 橋頭邊肉燥飯 | 意麵較軟一些 | 湯意麵湯頭清甜 | 湯意麵 | 湯頭真的很讚!清甜不膩,早上來一碗很舒服 |
| 榕樹下麵攤(草屯) | 家常口感 | 樸實古早味 | 乾意麵 | 環境超local,價格親民,就是家裡附近麵攤的味道 |
| 埔里施家肉圓 | 搭配的意麵Q度夠 | 醬料鹹香 | 乾意麵 | 又是賣肉圓的,但乾意麵夠水準,醬料鹹香派 |
| 阿甲肉丸 | 口感偏軟 | 醬料帶點蒜香 | 乾意麵 | 喜歡軟麵條的會愛,醬料有蒜味是特色 |
註:南投意麵 通常指乾麵形式,但有些店的湯意麵也很出色,特別標註出來。口味是很主觀的,這只是我的偏好喔!
阿菊麵店
- 介紹: 這家!就是我開頭說的那家讓我驚豔的小店。藏在埔里巷弄裡,沒有顯眼招牌,簡單幾張桌子。每次去都看到老闆娘專注地煮麵、拌麵,動作俐落。在我心中,它就是 南投意麵 的標竿。最讓我佩服的是,這麼多年味道幾乎沒變!
- 地址: 南投縣埔里鎮南興街110號 (建議用Google Map導航比較好找)
- 營業時間: 早上大概6點多開賣,賣完就收,通常下午1、2點前就沒了。想吃請早!週一公休(有時會臨時休,碰運氣)。
- 價格區間: 乾意麵 小碗 NT$45 / 大碗 NT$55。餛飩湯 NT$35。簡單幾樣湯品和小菜。
- 必點選單:
- 乾意麵 (小/大): 必點!靈魂就是那油蔥香氣和恰到好處的醬汁比例,鹹淡適中,豬油香醇不膩,配上脆脆的豆芽菜和韭菜末(有時是蔥花),拌勻後每一根麵條都裹上醬汁,Q彈好吃到停不下來。我會再加點一顆滷蛋!
- 餛飩湯: 湯頭清甜,餛飩個頭不大但肉餡新鮮,皮薄,搭配乾麵很解膩。
(站在攤前等麵時,總會被那撲鼻的油蔥香弄得飢腸轆轆,老闆孃的速度是練過的!)
蘇媽媽湯圓(埔里店)
- 介紹: 蘇媽媽湯圓名氣響亮,觀光客超多!鹹湯圓和甜湯圓確實好吃。BUT!很多人不知道,它的 湯意麵 也是一絕。我本來也是衝著湯圓去的,偶然點了碗湯意麵,結果被驚豔到。跟傳統乾拌的 南投意麵 風味不同,是另一種享受。

- 地址: 南投縣埔里鎮中山路三段118號 (店面顯眼,好找)
- 營業時間: 早上11:00 – 晚上21:00 (全年無休,觀光客撐場啊)
- 價格區間: 湯意麵 NT$65。鹹湯圓 NT$85。甜湯圓 NT$65。其他小菜、飲品。
- 必點選單:
- 湯意麵: 這碗厲害在湯頭!是用瘦肉、大骨熬煮的清甜湯底,非常順口,帶點淡淡的胡椒香氣。意麵吸飽湯汁,變得滑溜又帶著本身的Q度,上面會放肉燥、豆芽、韭菜。整體感覺清爽不油膩,尤其在冬天或雨天來一碗,暖胃又舒服。跟乾的 南投意麵 是不同路線的好吃。
- 鹹湯圓: 招牌當然還是要嚐嚐,內餡飽滿,外皮軟糯。
- 養生甜湯圓 (熱): 喜歡甜湯的可以點,湯底有桂圓紅棗等,很滋補的感覺。
(店裡永遠鬧哄哄,但為了那碗湯意麵,排隊也甘願。不過,荷包要夠深,價格確實比一般麵攤高不少。)
胡國雄古早麵
- 介紹: 這家是埔里老字號,名氣非常大!店鋪空間比較大,古早味裝潢,牆上掛滿老照片。觀光客比例很高,用餐時間常要排隊。它的風格跟阿菊那種純樸小店不同,走的是「豐盛」路線,切仔料選擇超多。
- 地址: 南投縣埔里鎮仁愛路319號 (就在圓環邊,非常好找)
- 營業時間: 早上9:00 – 晚上19:00 (週三公休)
- 價格區間: 乾意麵 小碗 NT$50 / 大碗 NT$60。各式切仔料/小菜 NT$30起(依種類不同)。湯品 NT$30起。
- 必點選單:
- 乾意麵: 麵條比較偏向細直一點點(不是主流波浪寬麵),口感軟中帶韌。醬汁風味很濃鬱,鹹香夠味,肉燥是偏肥一點的絞肉,香氣足。豆芽菜給得大方。整體口味較重,喜歡濃厚風味的人會愛。我覺得配它的湯很合適。
- 切仔料拼盤: 來這裡不能不點切仔料!種類超級多:粉腸、豬肝、嘴邊肉、三層肉、生腸、鯊魚煙、油豆腐... 琳瑯滿目。新鮮度不錯,處理得也乾淨。建議點個綜合拼盤,什麼都嘗一點。
- 骨仔肉湯: 湯頭清爽,骨仔肉(帶軟骨的肉)給得不少,很適合搭配重口味的乾麵和切仔料。
(切仔料檯永遠是最吸引目光的地方!眼花撩亂,選擇困難症會發作。環境相對舒適,但人潮洶湧時會有點吵雜。口味對我來說偏鹹一點點,但配湯就剛好。)
李阿哥
- 介紹: 如果你問埔里在地人平常早餐吃什麼麵?李阿哥絕對是答案之一。非常傳統的街邊麵攤,幾張塑膠凳,環境就是...嗯,很有生活感(你懂的)。沒有華麗裝潢,就是賣實在的味道和份量。是許多埔里人從小吃到大的記憶。
- 地址: 南投縣埔里鎮南榮路119號 (騎樓下的攤子)
- 營業時間: 清晨5:30左右開賣 – 下午約1:30賣完收攤 (週日公休)。真的是早餐到午餐時段!
- 價格區間: 乾意麵 小碗 NT$40 / 大碗 NT$50。湯品(餛飩、骨肉湯等) NT$30-NT$45。小菜便宜。
- 必點選單:
- 乾意麵 (大碗): 標準的 南投意麵 風格,麵條是傳統波浪寬麵,厚度適中,口感Q彈。醬汁以豬油、油蔥酥為基底,鹹香夠味,豆芽菜爽脆。重點是份量給得非常有誠意!大碗吃完絕對飽足。就是那種傳統、樸實、不花俏的好味道。我覺得它的油蔥酥炸得特別香。
- 餛飩湯: 餛飩個頭中等,肉餡新鮮,湯頭清爽,標準配備。
(一大早坐在騎樓下,看著上班上學的人群,吃著熱呼呼的李阿哥意麵,就是最道地的埔里日常。環境真的簡單陽春,但吃的就是那份人情味和飽足感。)
阿開肉圓
- 介紹: 阿開肉圓是埔里肉圓的代表名店之一,幾乎每個埔里人心中都有一家最愛的肉圓店(阿開、施家、菊...各有擁護者)。BUT!我要推薦的是它的「乾意麵」。很多人衝著肉圓來,忽略了他家的麵,其實非常好吃,而且很有自家特色。

- 地址: 南投縣埔里鎮西康路40號
- 營業時間: 早上 10:30 – 晚上18:30 (週二公休)
- 價格區間: 乾意麵 NT$50。肉圓 NT$45。湯品 NT$30-NT$45。
- 必點選單:
- 乾意麵: 這裡的 南投意麵 醬料風格很特別!跟阿菊的清雅、胡國雄的濃厚不同,阿開的醬料吃起來帶有明顯的「甜」味,是那種甘醇的甜,不是死甜。搭配鹹香的肉燥(肉燥裡有時會吃到小塊帶皮的肉丁,增添口感),形成獨特的鹹甜風味。麵條本身煮得Q度夠,吸飽醬汁後很好吃。喜歡甜鹹口味的會愛死!
- 肉圓 (清蒸): 當然還是要點一顆招牌肉圓。皮Q餡香,筍丁爽脆,醬料也是鹹甜路線,跟它的乾意麵很搭。
(我個人很喜歡這種帶甜的醬料,很涮嘴。但如果你是傳統鹹香派,可能會覺得有點新奇。點碗麵配顆肉圓,完美組合!)
卓肉丸 (草屯)
- 介紹: 講到草屯的 南投意麵,就不能不提卓肉丸。它在草屯可是老字號人氣店,用餐時間總是人潮滿滿。跟埔里名店相比,它更專注在「肉丸」和「意麵」這兩樣,搭配幾樣湯品,簡單卻擄獲在地人的胃幾十年。
- 地址: 南投縣草屯鎮中正路686-1號
- 營業時間: 早上 9:00 – 傍晚18:00 (賣完提早收,週一公休)
- 價格區間: 乾意麵 NT$45。肉丸 NT$45。綜合湯 NT$50。
- 必點選單:
- 乾意麵: 卓肉丸的意麵是標準的 南投意麵 風味,麵條口感Q彈,醬汁鹹淡適中,豬油和油蔥的香氣平衡得很好,不會過於厚重或油膩。豆芽菜給得足,增加爽脆口感。水準相當穩定,是讓人安心好吃的一碗麵。
- 肉丸 (必點!): 來這裡不點肉丸就白來了!它的肉丸外皮炸得金黃酥脆,內餡是紮實的肉塊(不是絞肉泥)加上筍丁,口感豐富,味道香濃。搭配的米醬和醬油膏也是靈魂。吃一口肉丸,配一口乾意麵,草屯人的經典組合!
- 綜合湯: 湯頭清甜,裡面的料有蘿蔔、貢丸、豆腐等,料多實在,CP值高。
(草屯的代表美味組合!意麵好吃,但肉丸才是真正的亮點。記得點肉丸配意麵才對味。環境普通,但翻桌率快。)
橋頭邊肉燥飯
- 介紹: 這家店名雖然叫「肉燥飯」,但它在當地饕客心中,更以一碗出色的 湯意麵 聞名!位置就在草屯一座舊橋旁(店名由此而來),店面不大甚至有點陳舊,但沒有觀光氣息,是扎扎實實服務在地人的小店。
- 地址: 南投縣草屯鎮碧山路775號 (橋邊)
- 營業時間: 早上 5:30 – 下午13:30左右 (賣完收,週日公休) 非常早!
- 價格區間: 湯意麵 NT$50。肉燥飯 (小) NT$25。各式小菜、湯品。
- 必點選單:
- 湯意麵: 這碗湯意麵真的大推!靈魂在於它的湯頭,是用大骨長時間熬煮的清湯,非常甘甜、清爽、不油膩,帶著自然的鮮味和淡淡的胡椒香氣。意麵吸飽了湯汁,呈現另一種風貌的軟Q滑順。上面會放肉燥、豆芽菜和韭菜。簡單,卻讓人回味無窮,尤其適合當早餐或天氣冷的時候。這碗湯絕對是亮點!
- 肉燥飯 (小): 既然店名都叫肉燥飯了,當然要試試。它的肉燥是肥瘦適中、鹹香帶點微甜的傳統風味,淋在白飯上很誘人。點小碗配湯意麵剛剛好。
- 滷鴨蛋/滷豆腐: 小菜也滷得入味,配飯配麵都適合。
(這家店的湯頭真的讓人印象深刻!湯意麵愛好者一定要試試看。環境就是典型老麵攤,但湯品水準很高。早點去才吃得到!)
榕樹下麵攤(草屯)
- 介紹: 在草屯市區,真的有一棵大榕樹,樹下就擺著幾張桌子,這就是「榕樹下麵攤」。沒有正式的店名招牌,大家就這麼叫。十足的在地人隱藏版美食,環境非常非常陽春(甚至可以說是克難),衛生條件...嗯,要有心理準備(但至少我吃都沒事)。追求環境的可以直接跳過,但想吃最道地、最不修邊幅的 南投意麵 風味,這裡是個體驗點。

- 地址: 南投縣草屯鎮太平路一段 vs 碧山路口附近 (大榕樹下,認樹比較快,位置不太固定,中午前出攤)
- 營業時間: 大約早上7、8點 – 賣完為止(通常中午過後)。出攤時間和位置有點隨性,看運氣。
- 價格區間: 乾意麵 NT$40。湯麵 / 湯品 NT$30-NT$40。便宜大碗。
- 必點選單:
- 乾意麵: 非常傳統、樸實無華的 南投意麵。麵條煮得恰到好處,口感Q。醬料就是簡單的豬油、油蔥酥、醬油、豆芽菜和韭菜(或蔥花)。沒有多餘的花樣,吃的就是最原始的古早味。份量足,價格便宜。坐在榕樹下,吹著自然風(有時還有落葉),吃著簡單的麵,很有庶民生活的感覺。
- 豬血湯: 便宜又大碗,豬血嫩,湯頭有加酸菜,很解膩。
(這是給勇於體驗、不拘小節的食客。環境絕對是挑戰,但那份純粹的「古早味」和在地氛圍,是觀光店找不到的。介意環境者勿入!)
埔里施家肉圓
- 介紹: 施家肉圓也是埔里肉圓界的一方之霸,和阿開一樣擁有眾多粉絲。同樣地,它的 乾意麵 也非常值得一試,展現了另一種風格的 南投意麵 醬料。
- 地址: 南投縣埔里鎮中山路三段214號
- 營業時間: 早上 10:00 – 晚上19:00左右 (週二公休)
- 價格區間: 乾意麵 NT$50。肉圓 NT$45 (清蒸)。湯品 NT$30-NT$40。
- 必點選單:
- 乾意麵: 施家的乾意麵風格和阿開有所不同。它的醬料偏向「鹹香」路線,豬油和油蔥酥的香氣很足,肉燥也是偏鹹香風味,整體吃起來濃鬱夠味。麵條本身煮得口感不錯,Q度維持得好。喜歡鹹香重口味的人可能會更愛這一味。豆芽菜同樣給得大方,增加口感層次。
- 肉圓 (清蒸): 施家的肉圓皮也是走Q彈路線,內餡是醃漬入味的肉塊和筍丁,醬料搭配得宜。不少在地人認為他們的肉圓餡料調味更勝一籌。
- 貢丸湯: 貢丸紮實有彈性,湯頭清爽。簡單搭配。
(埔里肉圓名店的意麵之爭!施家的乾意麵比較合我這鹹香派的胃口。點碗麵配肉圓,份量剛好。)
阿甲肉丸
- 介紹: 阿甲肉丸在埔里相對低調一點,但也累積了不少在地老顧客。店面小小的,感覺比較家庭式。除了肉圓,它的 乾意麵 有一個小小的特色,吸引了一批固定的愛好者。

- 地址: 南投縣埔里鎮北門裡北環路12號
- 營業時間: 早上 11:00 – 晚上 19:30 (週三公休)
- 價格區間: 乾意麵 NT$45。肉圓 NT$45。湯品 NT$30-NT$40。
- 必點選單:
- 乾意麵: 阿甲的乾意麵,醬料裡似乎多了一點點「蒜味」的感覺(或是某種香料?),讓整體風味在傳統的豬油、油蔥香氣之外,多了一絲層次。麵條的口感對我來說偏「軟」一點點,但還在接受範圍內。整體口味屬於中規中矩,不會太重也不會太淡。喜歡軟一點麵條和帶點蒜香的可以試試看。
- 肉圓: 阿甲的肉圓也是清蒸的,皮Q餡香,表現穩定。
- 豆腐湯: 簡單的油豆腐湯,清清爽爽。
(這家的意麵麵條偏軟,喜歡勁道口感的人可能覺得普通。但那若有似無的蒜香味(也許是錯覺?)是我覺得特別的地方。算是埔里肉圓店中,意麵有自己小特色的店家。)
(吃了這麼多碗,有時真的會忘記拍照,只想趕快拌開趁熱吃!)
尋找完美南投意麵的關鍵點
吃了這麼多家,我覺得一碗讓人回味的好 南投意麵,有幾個關鍵點:
- 麵條本質:
- 新鮮度: 最好是用當天現做的麵條。新鮮的麵條煮出來才會有那種難以言喻的「麵香」和活力。放隔夜的麵,口感就差多了。埔里幾家老店幾乎都是自製或配合信任的製麵廠。
- Q度與韌性: 這是 南投意麵 的靈魂!不能軟爛,要有咬勁,但又不能太硬難咬。麵體本身的口感層次很重要。煮的時間掌控是師傅的功力。
- 吸附醬汁的能力: 麵條表面要有點粗糙感(不是光滑的),才能完美地掛住醬汁,讓每一口都滋味飽滿。那種滑溜吃不到醬的麵,失敗!
- 醬料靈魂:
- 豬油: 好的豬油是香氣的基底。要乾淨、醇香、沒有油耗味。很多老店堅持自己炸豬油(或跟信任的豬肉攤買板油回來炸)。
- 油蔥酥: 這是香氣的爆發點!油蔥要炸得金黃酥脆,香氣足但不焦苦。油蔥和豬油的比例要恰到好處。阿菊的油蔥就炸得特別香。
- 醬油: 通常是醬油膏或壺底油之類的鹹味來源,提供鹹度和甘醇風味。醬汁整體的鹹、甜(若有)、油之間的平衡是關鍵。阿開的甜醬、施家的鹹醬、胡國雄的濃醬各有千秋。
- 豆芽菜 & 韭菜/蔥花: 不是配角!豆芽菜的爽脆口感能解膩,韭菜或青蔥的辛香能提味,讓整體風味更立體。份量要夠,拌麵才會均勻。
- 煮麵功夫:
- 火候與時間: 滾水大鍋快煮,時間拿捏是重中之重。多煮十秒可能就太軟,少煮十秒可能芯不夠透或太硬。師傅的經驗值就在這裡體現。看麵條在滾水裡翻滾的狀態就知道好了沒。
- 瀝乾: 煮好的麵一定要瀝得夠乾!水水的麵條會嚴重稀釋醬料風味,整碗毀掉。看老闆甩麵的力道就知道了。
老麵攤觀察筆記:這樣點才內行!
混久了,也觀察到一些在地人的點法和小細節:
- 乾麵配湯是標配: 絕大多數人點乾意麵,一定會配一碗湯。餛飩湯、骨肉湯、豆腐湯、丸子湯、豬血湯都是常見選擇。清爽的湯能平衡乾麵的濃鬱。
- 烏醋是點睛之筆: 桌上通常會有一瓶烏醋。許多在地人會習慣加一點點烏醋在拌好的乾麵裡,酸味能提升整體層次,解膩開胃。試試看!
- 辣渣/辣醬: 敢吃辣的一定要試試店家自製的辣椒醬或辣油(有時是辣渣)。風味獨特,加一點進去,整碗麵風味又會提升一個層次。每家辣醬風格不同。
- 「加麵」文化: 有些店家(特別是比較傳統、份量相對小的),熟客會直接喊「加麵」(通常是加5元或10元),老闆就會把麵的份量加多一點。初來乍到點大碗比較保險。

- 切仔料點法: 在像胡國雄這種切仔料豐富的店,直接跟切料阿姨說你想吃的部位和預算(例如「幫我切150元的綜合」,「我要粉腸、嘴邊肉、豬肝」),她們會幫你搭配好切好淋醬。
- 早點去: 想吃最美味、最新鮮的狀態,特別是那些只賣早午餐的老店,請早點報到!下午才去吃,味道可能就差一點點,甚至賣完了。
南投意麵 VS 你以為的意麵:常見誤區解答
最後,幫大家整理一下關於 南投意麵 最常被搞混或問到的問題:
Q:南投意麵是不是就是泡麵或鍋燒意麵那種油炸過的麵條?
A:完全不是! 這是最大的誤會!鍋燒意麵用的是油炸過的方形麵塊。臺南意麵有些種類是油炸過的細麵。但 南投意麵 是「生麵條」,沒有油炸過!它呈現扁平、微寬、略帶波浪(或直條),口感強調Q彈有勁,靠的是麵粉、水質和製麵工藝。
Q:南投意麵吃乾的還是湯的?
A:傳統上,最經典、最普遍的就是「乾拌」的形式。 將煮好的意麵瀝乾水分,加入豬油、油蔥酥、醬油(膏)、豆芽菜、韭菜或蔥花等拌勻食用。這就是大家口中說的 南投意麵 本尊。但近年來,也有些店家發展出好吃的「湯意麵」,像是蘇媽媽、橋頭邊肉燥飯那種,用好的高湯去煮意麵,是另一種風味體驗,也頗受歡迎。不過說到 南投意麵,通常預設是指乾拌的。
Q:埔里和草屯的南投意麵有明顯不同嗎?
A:基本風格是一樣的,都是以豬油、油蔥酥、豆芽菜、韭菜為基調的乾拌麵。 差異主要在於各家店在醬汁比例(鹹、甜、濃、淡)、肉燥風格(偏肥、偏瘦、切丁或絞肉)、麵條來源(有的自製,有的配合製麵廠,口感微差異)、煮麵功夫等細節上有所不同,形成各店的特色。沒有絕對的埔里派或草屯派,兩地都有好吃的名店。
南投意麵 Q & A
Q:我只有時間吃一家南投意麵,推薦哪家?
A: 追求極致純粹經典味:阿菊麵店 (埔里)。想搭配豐富切仔料:胡國雄古早麵 (埔里)。愛喝湯的想試湯意麵:橋頭邊肉燥飯 (草屯) 或 蘇媽媽湯圓 (埔里)。想吃肉丸配意麵:卓肉丸 (草屯)。注意各家營業時間!
Q:南投意麵的價格大概多少?
A: 一般傳統麵攤小碗約 NT$40-45,大碗 NT$50-60。名店或觀光區 (如蘇媽媽) 可能到 NT$65 左右。搭配湯品約 NT$30-50。切仔料一份約 NT$30 起跳。整體算是平價小吃。
Q:南投意麵的特色醬料可以買回家嗎?
A: 有些店家會單獨販售自製的油蔥酥或肉燥 (例如胡國雄、某些肉圓店),可以買回家拌麵拌飯。但最核心的新鮮意麵條和現煮的鑊氣,還是得在當地店裡才能完整體驗到喔!買醬料算是解饞替代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