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在臺灣山林裡鑽了超過十年的老驢友,我對發掘那些既能親近自然又不會人擠人的步道特別有心得。今天要跟你好好聊聊北投這處都市綠洲——貴子坑親山步道。相信我,就算你對臺北步道很熟,這篇也能挖到不少獨家乾貨!
目錄
交通與停車:輕鬆抵達的都市秘境起點
講到臺北近郊步道,最怕的就是交通不便或停車位像中樂透一樣難找。但貴子坑親山步道這點真的讓人豎大拇指!它就在北投,離市區超近,對沒開車的朋友超級友善。
大眾運輸鐵粉看這邊:
- 捷運+公車: 坐到捷運「復興崗站」下車(淡水信義線)。出站後,找「大同街口」公車站,搭「小6」或「小7」公車。記得跟司機大哥說你要在「貴子坑水土保持園區」下車(大約10-15分鐘車程)。
- 公車直達: 如果你剛好從北投方向過來,也可以搭「小14」公車,一樣在「貴子坑水土保持園區」站下車。公車班次不是超級密集那種,出發前最好上臺北等公車APP查一下時刻表,免得在太陽底下傻等(這是我被曬過幾次後的良心建議)。
自駕一族請注意:
- 導航設定: 直接設定「貴子坑水土保持園區」或「貴子坑露營場」就對了。
- 停車資訊:
- 園區內停車場: 園區入口旁有個免費停車場,位置不多(大概20個左右)。我的經驗是:週末或連假想停這裡?請早! 通常上午9點後就開始排隊了。太晚到?別掙扎,直接看下一個選項。
- 拓寬農路(在地人愛用): 這是我的私房停車點!導航快到園區前(看到露營場指標時),右手邊會有一條往上開的水泥產業道路(路不算寬,但小客車OK)。沿著這條路開上去大約100-200公尺,路邊有很多白線區域可以停(免費)。優點: 離步道登山口(露營區這邊)超近!缺點: 路有點窄,會車要小心,技術沒信心的朋友可能有點壓力。但停過幾次後,我覺得比去擠下面小停車場舒心多了。
- 路邊白線: 園區門口的大同街三段366巷,只要不擋道、畫白線的地方都能停。但假日車多時,可能要停比較遠一點走回來。
 
老實說,我覺得貴子坑親山步道在交通便利性上,真的算是臺北親山步道的前段班了,尤其對依賴大眾運輸的人很加分。停車雖然小麻煩,但有那個農路秘技(噓...),其實還好。
步道介紹:不只是步道!地質教室與森林浴的完美結合
第一次聽到「貴子坑」這名字,是不是覺得有點...土土的?(笑) 但走過你就知道,它可一點都不「坑」!這條貴子坑親山步道最迷人之處,在於它包山包海,一次滿足你好幾種願望。
地質奇觀當頭彩:
別被「親山」兩字騙了,以為只是普通爬山。這裡可是臺北著名的「五指山層」地質區!步道一開始(水土保持園區內)就能看到大片裸露的、白花花又帶點黃褐色的「白瓷土」巖壁。這景象在臺北步道中超級罕見!看著這些歷經千萬年沉積、擠壓、變質形成的特殊地層,瞬間感覺自己好渺小。園區裡有解說牌,簡單易懂,帶小朋友來認識地球歷史超適合。說這裡是臺北最方便抵達的「戶外地質教室」,一點也不誇張!
水保園區綠意濃:
坦白說,看到「水土保持園區」幾個字,我本來興趣缺缺,以為是枯燥的教育展示。沒想到進去後被打臉!規劃得挺用心,有生態池、涼亭、草坪,還有利用地形做的植生工程示範區(那些草溝、乾砌石護坡什麼的)。重點是,樹蔭多! 即使是夏天大中午,走在園區步道上也不太會曬到頭昏眼花(當然,防曬還是要做)。這裡是通往主要登山口的起點,也是走完步道後緩和休息的好地方。
親山步道本體:森林浴與古蹟小驚喜
離開水保園區,往露營場方向走,才會遇到真正的「貴子坑親山步道」登山口(有正式標示)。這段路就開始有爬山的感覺了。步道維護得很好,主要是石階搭配部分泥土路或枕木。穿梭在茂密的樹林中,各種鳥叫蟲鳴環繞,空氣清新得讓你忍不住大口呼吸(負離子吸好吸滿!)。途中還會經過一處小小的歷史遺跡——「青礐(ㄑㄩㄝˋ)遺址」。這是清朝時代用來浸泡、清洗大菁(一種植物染料)的石造水池遺構。在森林裡偶遇古蹟,總有種穿越時空的奇妙感。
視野展望小確幸:
貴子坑親山步道雖然不是以壯闊山景聞名(不像七星山那種),但在幾個小高點或休息平臺處,還是可以從樹縫間瞥見臺北盆地、關渡平原,甚至淡水河出海口,天氣超好時看得更清楚。那種「啊~原來我還在城市邊緣」的感覺挺特別的。
我覺得貴子坑親山步道厲害的地方,就是它把「知性(地質、生態、歷史)」和「感性(森林芬多精、舒適的步行體驗)」結合得恰到好處,不會太硬核也不會太無聊。你說它有多驚天動地?倒也沒有。但就是那種很舒服、很輕鬆就能親近自然、又有點小收穫的步道,很適合當作日常放鬆的選擇。
步道資訊:你出發前必須知道的細節
要寫貴子坑親山步道的資訊,我絕對要幫你整理得清清楚楚(這可是過來人的責任啊!)。以下分點說明,保證不藏私:
- 營業時間 / 開放時間: 貴子坑水土保持園區本身是24小時開放的(沒錯,半夜也能進去...雖然沒事不會這樣做)。但園區內的解說中心或某些設施可能有固定開放時間(通常是白天),建議當作參考就好。重點是,步道本身全天候開放! 想晨爬、看夕陽、甚至夜觀(有經驗且裝備足的話)理論上都行。但基於安全,強烈建議只在白天活動。
- 步行時間: 這個大家最關心!其實時間彈性很大,看你想走多遠、怎麼走。
- 最基本款(水保園區核心+環狀步道): 只在園區內繞一圈,看看地質、生態池,拍拍照,大概 30分鐘到1小時 搞定(超級輕鬆老少咸宜)。
- 經典入門路線(水保園區→露營場登山口→上稜線→O型回園區): 這是大部分人走 貴子坑親山步道 的方式。從園區出發,上到稜線平臺再下來,形成一個O型環狀。腳程中等的成年人,邊走邊拍點照片、休息一下,全程抓 1.5小時到2小時 很充裕(包含在園區內停留)。我自己實測悠閒走,大概1小時40分左右。
- 加碼挑戰版(連走小坪頂或下北投): 貴子坑親山步道 其實是臺北大縱走第七段的一部分!體力好的朋友,可以從這裡一路走到小坪頂,甚至下到北投復興三路。這種走法需要的時間就長很多(3小時起跳),適合有經驗的山友。一般親子或休閒,經典O型最推薦。
 
- 步道長度: 同上,取決於路線。
- 經典O型路線(水保園區→登山口→稜線→園區): 總長度大約 2.5公里至3公里左右。聽起來不長對吧?但別忘了有爬升哦!
- 貴子坑水土保持園區內部環狀: 更短,大約 1公里以內。
 
 
- 步道難度: 我給它 ★☆☆☆☆ (1.5顆星) / 初級。整體來說是條友善的親子步道。經典路線的爬升高度約150-200公尺。階梯是主流,部分路段坡度稍陡(喘一下是正常的),但坡度陡的段落都不長,稍微堅持一下就到頂或緩坡了。石階鋪設完善,泥土路也不滑(除非大雨後)。比較有挑戰性的大概是從登山口上稜線那一段連續階梯,但咬咬牙就過了。小朋友(5歲以上)和長輩(平常有活動)都能勝任。比起軍艦巖的陡峭或象山的階梯密度,這裡溫和多了。
- 步道型別: 明確地說是 「環狀步道」 (Classic O型路線)。當然你也可以只走半套,原路去回。
- 是否需要申請: 完全不需要! 貴子坑親山步道 就是這麼方便隨興。想走?出發就對了!露營場需申請(但我們這次重點是步道)。
貴子坑親山步道經典O型路線資訊簡表
| 專案 | 資訊內容 | 補充說明 | 
|---|---|---|
| 開放時間 | 水保園區:24小時 / 步道:全天候開放 | 基於安全,強烈建議僅於白天活動。解說中心等設施可能有固定開放時間。 | 
| 步行時間 | 約1.5 - 2小時 (經典O型路線,含園區停留) | 視個人腳程、停留時間而定。水保園區核心環狀約30-60分鐘。 | 
| 步道長度 | 約2.5 - 3公里 (經典O型路線) | 水保園區內部環狀約1公里內。 | 
| 步道難度 | ★☆☆☆☆ (1.5顆星) / 初級 | 爬升約150-200m,有階梯、緩坡、少數稍陡段落。維護良好。 | 
| 步道型別 | 環狀步道 (O型) | 亦可原路去回。 | 
| 是否申請 | ❌ 不需申請 | 隨到隨走!露營場需另申請(非步道重點)。 | 
路線資訊:怎麼走最順?我的私房建議
OK,知道基本資料後,來談談實際怎麼走貴子坑親山步道才會順、才會爽。我走了不下十次,摸出最推薦的路線,也分享幾個貼心小提醒。
最推薦路線:經典O型順時針走
- 起點: 從「貴子坑水土保持園區」正門進入(就是有停車場或公車站那個入口)。
 
- 先逛水保園區: 進去後別急著衝步道!先沿著有解說牌的主步道悠閒逛逛。看看白瓷土巖壁(真的很特別,多拍幾張)、生態池(找找青蛙或水鳥)、瞭解一下水土保持設施(長知識時間)。這段平緩好走,當作暖身。
- 往露營場方向(登山口): 逛完園區核心區域後,順著指標往「露營場」方向走。會經過一片大草坪(有人在野餐或放風箏),繼續沿著園區內道路或步道往上。
- 抵達登山口: 看到露營場的入口(通常有柵欄或管理站),旁邊就能看到清晰的「貴子坑親山步道」登山口標示牌!這裡就是正式起登點。
- 開始爬升(階梯段): 從登山口進去,一開始就是連續的石階向上!這段算是全程相對較累的部分,但別擔心,階梯狀況很好,而且陡升的長度不會太長(大概10-15分鐘)。累了就喘口氣回頭看看下方景色(樹縫間有view),或是聽聽蟲鳴鳥叫轉移注意力。撐過去就海闊天空啦!
- 上稜線、視野小開: 爬完主要階梯段,會到達一個稜線上的平臺或休息點(有椅子可以坐)。這裡樹木比較開闊,可以找到不錯的角度眺望臺北盆地、關渡平原。吹吹風,喝口水,享受一下登頂(小頂啦)的成就感!
- 稜線緩徑與青礐遺址: 接著步道會沿著較平緩的稜線前進。這段走起來非常舒服,林蔭遮蔽好,微風徐徐。留意路邊,你會發現「青礐遺址」的解說牌和遺構(幾個石造水池)。停下來看看,想像一下古人怎麼在這深山裡洗大菁。
- 開始下坡: 經過遺址不久,就會遇到岔路(有指標)。選擇往「水土保持園區」方向的路,就開始下坡囉!下坡也是階梯為主,部分路段階梯間距稍大或坡度稍陡,請放慢腳步,尤其雨天或雨後要格外小心濕滑。
- 接回園區道路: 下坡結束後,你會接回水保園區上方的道路或步道(靠近園區的後半段)。
- 完成O型,回到起點: 順著園區內的道路往下走,就能輕鬆回到你一開始進入的正門(停車場/公車站)區域。完成一個漂亮的O型路線!
為什麼推薦順時針?
- 避開曬點: 早上走的話,爬升階梯段(東南向)在樹蔭下比較不曬;下午走的話,下坡段(西北向)也比較蔭涼。
- 體能分配合理: 先爬升消耗體力,抵達高點後欣賞風景、緩和一下,再輕鬆下坡。比逆時針先下坡再爬長階梯(會更累)合理多了。
- 安全考量: 下坡的階梯段,順時針方向走,部分階梯落差稍大,但慢慢走沒問題。逆時針的話,下那段連續階梯感覺更陡更滑(心理壓力大一點)。
- 順暢接駁: 起點終點都在主要出入口,銜接交通或停車點最方便。
 
其他路線選擇:
- 原路去回: 如果時間很趕或只想體驗一下步道上半段,可以從露營場登山口上去,到稜線平臺後就原路折返。這樣比較快(約1小時內),但就看不到青礐遺址也走不了完整的O型。
- 挑戰縱走: 如前所述,體力好、裝備足(水、食物、離線地圖必備!)、時間充裕的山友,可以考慮從貴子坑親山步道接上臺北大縱走第七段的路標,往小坪頂方向前進,甚至一路下到北投復興三路。這就完全是另一個層級的行程了(建議事先研究好路線)。
貴子坑親山步道經典O型路線難度分段表
| 路段 | 步行時間 | 地形特徵 | 難度感受 | 重點提示 | 
|---|---|---|---|---|
| 水保園區核心 | 約 20-30 分 | 平緩石板路、木棧道、草坪 | ★☆☆☆☆ | 輕鬆暖身,觀察地質、生態池。 | 
| 園區→露營登山口 | 約 10 分 | 緩上坡水泥/碎石路 | ★☆☆☆☆ | 通往正式登山口,坡度平緩。 | 
| 登山口→稜線平臺 | 約 10-15 分 | 連續石階上坡 | ★★☆☆☆ | 主要爬升段! 階梯狀況良好,陡但不長,適度休息即可。 | 
| 稜線平臺→青礐遺址 | 約 10-15 分 | 平緩土徑、碎石路,林蔭遮蔽佳 | ★☆☆☆☆ | 輕鬆愜意,享受森林浴。留意青礐遺址解說牌。 | 
| 青礐遺址→下坡起點 | 約 5 分 | 平緩至緩下坡 | ★☆☆☆☆ | 準備開始下坡。 | 
| 下坡段→園區道路 | 約 10-15 分 | 連續石階下坡 | ★★☆☆☆ | 主要下降段! 部分階梯間距大/坡度較陡,注意步伐穩定,下雨天慎行。 | 
| 園區道路→出口 | 約 10-15 分 | 緩下坡水泥路 | ★☆☆☆☆ | 輕鬆散步回到起點。 | 
附近景點:步道走完還能這樣玩!
爬完貴子坑親山步道,神清氣爽!但時間還早?沒問題,北投可是寶藏地帶,周邊好玩的點很多。分享幾個我覺得順路、值得一訪的點:
- 
北投溫泉博物館- 介紹: 這棟超美的百年日式建築,前身是「北投溫泉公共浴場」。進去可以瞭解北投得天獨厚的溫泉發展史、看到超氣派的大浴池(現在沒水啦)、欣賞當時的建築工藝和文物。免費參觀,裡面氛圍超好,拍照也很有味道。對於瞭解北投為什麼是溫泉鄉非常有幫助。
- 地址: 臺北市北投區中山路2號 (離貴子坑稍遠,但搭配捷運很方便)
- 交通: 從貴子坑下山後,回到復興崗捷運站→搭往臺北方向的捷運(往象山)→在「北投站」下車→轉搭「新北投支線」→在「新北投站」下車,步行約5分鐘即達。
- 營業時間: 週二至週日 09:00 - 17:00 (週一及國定假日休館) 建議出發前再上官網確認
 
- 
硫磺谷地熱景觀區- 介紹: 這裡可以看到非常壯觀的地熱噴氣孔!白煙嬝嬝(臭臭的硫磺味就是正宗溫泉味啦)、黃白色的硫磺結晶遍佈谷地,地貌很特殊,很像小型的地質公園。免費開放,有完善的木棧道讓你安全參觀,並有解說牌介紹地熱成因。黃昏時分煙霧繚繞特別有fu。跟貴子坑親山步道看到的地質是不同風情。
- 地址: 臺北市北投區泉源路200號旁 (離貴子坑相對近一些)
- 交通:
- 公車: 從貴子坑水土保持園區站牌搭「小7」或「小14」公車往北投方向,在「彌陀寺」或「大南汽車公司」站下車,步行約10-15分鐘可達硫磺谷入口。
- 開車/騎車: 直接導航「硫磺谷地熱景觀區」,有停車場(但不大)。
 
- 營業時間: 戶外開放空間,24小時皆可參觀(但建議白天前往比較安全也看得清楚)。
 
- 
十八份拐圳步道 & 東昇路櫻花隧道- 介紹: 這是我私心很愛的秘境感路線!「十八份」是北投山邊的一個小區域。這裡的「拐圳步道」沿著古早的水圳(水溝)而建,非常平緩好走,充滿綠意和鄉間風情(偶遇菜園、農舍)。重點是,每年2月左右,東昇路上(特別是靠近「泉源國小」那段)會開滿櫻花(主要是吉野櫻和山櫻花),形成一條超美的櫻花隧道!人潮相對陽明山少很多。走完貴子坑親山步道後,來這裡輕鬆散步賞櫻,絕對是完美續攤(限花季)。
- 地址: 臺北市北投區東昇路(泉源國小周邊)。拐圳步道起點多處,如泉源國小旁、東昇路高處涼亭附近等。
- 交通: 從貴子坑過來,開車/騎車比較方便(公車班次少)。導航設定「泉源國小」或「東昇路」。附近路邊找白線停車。
- 營業時間: 戶外開放空間,24小時皆可(賞櫻當然白天最好)。
 
 
- 
北投市場 (吃貨必訪!)- 介紹: 爬山消耗體力後,怎能不犒賞自己?北投市場二樓的美食區,可是臥虎藏龍!從經典的排骨酥、魯肉飯、魷魚羹、各種切仔麵,到高記茶莊的無憂茶、矮仔財滷肉飯(排隊名店)... 選擇多又地道,價格親民。用美食為貴子坑親山步道之旅畫下完美句點吧!
- 地址: 臺北市北投區新市街30號 (北投捷運站對面)
- 交通: 從貴子坑下山後,回到復興崗捷運站→搭往臺北方向的捷運(往象山)→在「北投站」下車,市場就在捷運站對面非常好找。
- 營業時間: 市場本身約06:00-14:00(各攤位營業時間不一,午餐時段最熱鬧)。二樓美食區部分店家下午或晚上也有營業,但午餐選擇最齊全。
 
貴子坑親山步道周邊順遊景點比較表
| 景點名稱 | 特色亮點 | 適合物件 | 距離貴子坑 | 推薦停留時間 | 費用 | 
|---|---|---|---|---|---|
| 硫磺谷地熱景觀區 | 壯觀地熱噴氣孔、硫磺結晶、特殊地貌 | 地質愛好者、攝影者、親子家庭 | ★★★☆☆ | 約 45-60 分鐘 | 免費 | 
| 十八份拐圳步道 & 櫻花道 | 平緩古圳步道、鄉間風情、2月櫻花隧道 (限定) | 輕鬆散步、賞櫻者、尋求靜謐者 | ★★★★☆ | 約 1-1.5 小時 | 免費 | 
| 北投溫泉博物館 | 百年日式建築、北投溫泉歷史、免費參觀 | 歷史文化愛好者、建築迷、網美拍照 | ★★☆☆☆ | 約 1-1.5 小時 | 免費 | 
| 北投市場美食 | 道地庶民小吃、選擇多樣、價格親民 | 所有爬完山餓肚子的人! | ★★☆☆☆ | 約 60 分鐘 | 自費 | 
說明: 距離評星:★★★★★=超近/★★★★☆=較近/★★★☆☆=需短程移動/★★☆☆☆=需搭車或開車一段距離
注意事項:行前看這裡,玩得更安心
雖然貴子坑親山步道難度不高,但該注意的還是不能馬虎。分享一些我的經驗和提醒,讓你玩得安全又盡興:
基本配備別偷懶:
- 水!水!水! 非常重要!夏天尤其要帶足。園區入口有廁所和飲水機(出發前裝滿),但步道上沒有補給點。至少帶個600-1000cc的水吧。冬天也別忘了帶水壺。
- 舒適的鞋子: 雖然是親山步道,但畢竟有階梯上下。請穿防滑、包覆性好的運動鞋或登山鞋。千萬別穿拖鞋、涼鞋或高跟鞋(拜託不要挑戰...)。
- 防曬/防蚊: 園區樹蔭多,但稜線平臺或空曠處還是有陽光。帽子、薄長袖、防曬乳不可少。森林裡蚊蟲難免,尤其雨後,防蚊液要噴好噴滿(天然的或DEET的都行,有效就好)。
- 輕便雨具: 臺北天氣多變,尤其山區。揹包裡塞一件輕便雨衣或折疊傘,晴天也別大意。突然飄雨是常有的事。
步道安全最重要:
- 留意階梯: 步道主體是階梯,上下坡時請專心看路,特別是下坡段,部分階梯落差較大或坡度陡,請放慢腳步,必要時用手扶旁邊欄杆或樹幹輔助(欄杆主要在有危險性的陡坡段才有)。雨後或潮濕時,石階會非常滑! 這時更要特別小心。
- 指標看清楚: 步道沿途的岔路口其實都有清楚的路牌指示(「往水土保持園區」、「往露營場」等)。出發前稍微看一下路線圖(入口處通常有),走的時候留意指標,基本上不太會迷路。但如果要挑戰縱走,一定要做足功課並準備離線地圖APP。
- 野生動物: 看過蛇(青蛇、很乖的南蛇)、松鼠、各種鳥類是常態。保持距離欣賞就好,不餵食、不驚擾。遇到蛇停在路上不動,繞過去或輕輕出聲等牠離開。
- 獨行或夜間: 雖然步道熱門時段有人,但平日上午或傍晚人可能較少。若獨行,建議告知家人行程。強烈不建議夜間行走(除非是經驗豐富且有完善裝備的山友),因為照明不足,風險大增。(貴子坑親山步道的夜晚還是留給小動物吧!)
環境維護,人人有責:
- 垃圾不落地: 這是基本中的基本!園區和步道沿途都有設定垃圾桶(不算太多)。若沒看到垃圾桶,請務必把垃圾帶下山。看到垃圾順手撿一下更好!
- 不採摘不破壞: 花草樹木、石頭地層都是自然寶藏,看看摸摸可以(地層別亂敲),但別帶走或破壞。青礐遺址更是歷史痕跡,請好好愛護。
- 降低音量: 山林是大家的,也是動物的家。享受自然的同時,請降低談話音量,避免喧嘩或使用擴音裝置。寧靜的氣氛也是步道魅力的一部分啊!
- 寵物友善? 園區和步道原則上沒禁止寵物(但我很少看到有人帶大型犬),請務必繫好牽繩,並自行處理寵物排洩物(記得帶袋子!)。
廁所資訊:
- 貴子坑水土保持園區入口處: 有乾淨的公共廁所(和飲水機),出發前記得先解放一下!
 
- 露營場管理站附近: 通常也有廁所可以使用(往登山口路上會經過)。
- 步道沿線: 沒有廁所! 請在出發前解決好生理需求。水別喝太急...。
老話一句:做好準備,尊重自然,貴子坑親山步道絕對會讓你帶著滿滿的好心情回家!
Q&A 時間:關於貴子坑親山步道的常見問題
最後,整理三個大家常問的問題,一次幫你解答:
Q1:貴子坑親山步道適合帶幼兒或長輩去嗎?
A: 經典O型路線整體非常適合親子! 5歲以上、體力正常的幼兒,在大人陪伴下走完全程沒問題(抱嬰兒或推嬰兒車則不適合,因為有階梯)。長輩若平常有散步習慣,慢慢走、多休息也能輕鬆完成(重點在於那段連續階梯上坡要評估長輩膝蓋)。如果擔心,可以只走水土保持園區內部(完全平緩),或從登山口走到第一個平臺(約15-20分鐘)就折返,一樣有運動到也看到森林景色。
Q2:哪個季節去貴子坑親山步道最適合?
A: 基本上四季皆宜! 各有特色:
- 春(3-5月): 天氣舒適,植物新綠,鳥況佳。偶有霧雨,別有風情。
- 夏(6-9月): 天氣炎熱,但步道林蔭多,相對涼爽(避開正中午較好)。注意防曬補水、防蚊。午後雷陣雨機率高,帶雨具!
- 秋(10-11月): 秋高氣爽,最舒適的登山季節!濕度降低,視野通常更清晰。
- 冬(12-2月): 天氣涼冷(偶有寒流),但走起來很舒服。看到雲海機會較高(看運氣)。注意保暖。
個人私心最愛秋天! 不過夏天只要早點出門(7-8點開始走),其實也很舒服。(貴子坑親山步道的林蔭真的很罩!)
Q3:貴子坑適合野餐嗎?
A: 非常適合! 水土保持園區內有大片的草坪區域(靠近露營場入口那邊),很適合鋪野餐墊坐下來休息、吃東西、曬太陽(或躲樹蔭)。園區也有設定一些木桌椅(但數量不多)。記得:
- 垃圾務必自己清理乾淨帶走或丟垃圾桶。
- 避免使用明火(烤肉不行哦!)。
- 別打擾到其他遊客。
帶著簡單的三明治、水果、點心,在爬完貴子坑親山步道後,坐在草地上享用,超級愜意!(這就是人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