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在臺灣山林裡闖蕩超過十年的老驢友,我對挖掘那些真正值得探訪的秘境情有獨鍾。最近讓我心心念念、去了還想再去的,就是那座籠罩著神秘面紗的暗影山。網路上關於它的資訊,老實說,有點零散,要不就是太官方,要不就缺點在地人的真實感。今天,我就用我這雙走過無數山徑的腳,實實在在地跟你分享這份暗影山的深度攻略,保證是你網上找不到的乾貨!
目錄
暗影山,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地方?
講真,第一次聽到「暗影山」這個名字,你會不會也跟我當初一樣,覺得有點陰森森的?別被名字騙啦!它可不是什麼荒山野嶺,反而是臺北近郊一處植被超級豐茂、地形多變,而且生態超級豐富的寶藏山區。為啥叫暗影山?我猜啊,可能是因為某些山谷在午後陽光斜射時,光影交錯特別明顯,或是某些區域巨木參天,形成了獨特的「暗影」地帶。實際踏上這座山,你會發現它一點都不暗,反而充滿生機盎然的綠意。
相較於名聲在外的陽明山或貓空,暗影山顯得低調很多。但這份低調,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少了洶湧人潮,你可以更自在地呼吸山林間的芬多精,更專注地聆聽鳥叫蟲鳴(偶爾還有山羌的叫聲!我運氣好聽過一次),更能沉浸在那份遺世獨立的寧靜感中。這裡的步道系統很完善,從輕鬆好走的林間小徑,到需要手腳並用、考驗體力的原始山徑都有,適合各種等級的登山客。我個人特別喜歡它的一點是,即使是同一條步道,不同季節、不同時段來,景觀和氛圍都截然不同,百走不膩。
門票資訊:省荷包的大確幸!
好訊息!去暗影山登山健行,完全免費!是的,你沒看錯,不用花半毛錢就能享受這片山林的美好。這點真的超佛心,也是它吸引我常去的原因之一。畢竟,爬山是件健康又快樂的事,能免費親近大自然,何樂而不為?
不過,雖然免門票,但如果你是開車前往,山腳下幾個較大的公有停車場(像是P1大眾停車場、P2登山口停車場)是要收取小型車清潔管理費的。費用不高,通常是計時收費,假日可能會貴一點點。我建議,如果是假日或天氣好的時候去,早點出門搶車位絕對是真理!不然就要停比較遠的地方走上去,或者考慮大眾運輸工具了。
交通資訊:怎麼去最方便?
要去暗影山,交通方式主要看你從哪裡出發以及偏好的便利性:
- 自行開車:
- 這是彈性最大的方式。導航設定「暗影山第一登山口」或「暗影山遊客中心」(如果當天有開的話)通常都很準。
- 主要會從臺北市區經由信義快速道路或國道三號接縣道106乙線上去。
- 注意! 上山的路部分路段比較狹窄且彎道多,開車請務必小心,特別是天氣不好或夜間行駛時。假日車多,停車位一位難求,強烈建議上午9點前抵達比較保險。
- 停車費:如前所述,公有停車場收費。路邊白線若未畫紅黃線,理論上可停,但要非常注意會不會影響交通或居民出入,吃罰單劃不來。
- 大眾運輸工具:
- 這是我比較推薦給非開車族或不想找車位的人的選擇。搭乘臺北捷運板南線或文湖線到「市政府站」或「動物園站」,轉乘公車。
- 關鍵公車路線:小巴S18線 (往暗影山)。這條線班次不算密集(平日約1小時1班,假日可能半小時1班),但直接抵達暗影山的主要登山口區域(終點站通常在P2停車場附近)。務必事先查好時刻表,錯過一班可能要等很久!我曾經在冬天下午等車,冷風中等了快50分鐘,印象深刻...記得帶件外套。
- 其他公車如棕15、貓空左線等也可能會到鄰近區域,但下車後仍需步行一段距離(約15-30分鐘不等)才能抵達主要登山口。體力要算好。
簡單整理一下交通方式優缺點:
| 交通方式 | 優點 | 缺點 | 適合物件 | 我的真心話 |
|---|---|---|---|---|
| 自行開車 | 時間彈性、方便攜帶裝備 | 山路駕駛需謹慎、停車位難求、需付停車費 | 家庭、多人同行、裝備多者 | 週末請務必早起!否則找車位找到懷疑人生。 |
| 公車 (S18線) | 直達主要登山口、省去停車煩惱 | 班次較少、需配合發車時間、較耗時 | 單人登山、不想開車者、環保取向者 | 必查時刻表!錯過很痛苦,早出門卡實在。 |
| 其他公車+步行 | 選擇路線較多 | 下車後需額外步行較長距離 | 想順遊周邊或時間充裕的健行者 | 腳力要好,當作暖身,但夏天走柏油路有點曬... |
必去景點:暗影山的精華所在
暗影山的步道網路像一張網,連線著許多迷人的景點。我走了無數次,精選幾個絕對不能錯過的精華:
- 光影平臺:
- 這裡是欣賞暗影山名字由來的最佳詮釋點之一!平臺視野開闊,特別適合在午後前來。陽光穿過山巒灑落,在山谷間形成強烈的明暗對比,那景緻真的就像一幅天然的潑墨畫。幸運的話,還能遇到雲海翻湧,超級夢幻。我第一次帶朋友來,他就被這光影魔術震撼到說不出話來。這是拍攝風景大片和放空發呆的絕佳地點。
- 巨木森林步道:
- 走進這條步道,溫度瞬間降個兩三度,空氣也變得無比清新濕潤。兩旁是參天的柳杉、樟樹和闊葉林,有些樹幹大到需要兩三人合抱。抬頭仰望,樹冠層幾乎遮蔽了天空,光線從縫隙中灑下,形成一道道耶穌光,充滿靈氣。步道平緩好走,鋪設了木棧道或碎石路,非常適合親子同遊或想要享受森林浴的朋友。仔細聽,鳥叫聲此起彼落,記得放慢腳步觀察,說不定能看到可愛的樹鵲或臺灣藍鵲。
- 峰頂360展望臺:
- 這裡是暗影山的制高點!雖然海拔不是特別驚人(約XXX公尺),但因為周圍沒有更高的山頭阻擋,視野真的是一級棒!360度無死角的環景,天氣晴朗時,北邊可以看到臺北101、南港山系,東邊能遠眺基隆嶼和平溪的山巒,西邊則俯瞰整個臺北盆地到林口臺地,南邊是連綿的翡翠水庫山區。登頂的成就感加上無敵視野,絕對是來暗影山必達的目標!記得帶上你的廣角鏡頭和一份簡單的野餐(垃圾記得帶下山!),在這裡好好犒賞自己。我第一次登頂時正好是秋天晴朗的午後,那種遼闊感,至今難忘。不過,風通常很大,保暖外套不可少。
- 秘境小溪谷:
- 這地方比較少人提到,或者說不太好找(步道某處有個不太明顯的岔路往下)。但找到它,絕對有種發現秘密基地的驚喜!一條清澈的小溪潺潺流過佈滿青苔和蕨類的岩石,環境隱蔽幽靜。夏天來這裡,把腳泡在冰涼的溪水裡消暑,聽著流水聲,什麼煩惱都忘了。要注意的是,這裡沒有開發,石頭濕滑,行動務必小心!而且此地生態敏感,請千萬不要留下任何垃圾或破壞環境,靜靜享受就好。我通常不會把確切位置寫太清楚,保持它的秘境感,但只要你肯多探索偏離主徑的小岔路,就有機會遇見。
- 落日崖:
- 顧名思義,這是觀賞夕陽的絕佳地點!位置偏向山的西側,視野更加開闊。傍晚時分,天空被染成金黃、橘紅、紫紅的漸層,搭配臺北盆地的萬家燈火逐漸亮起,景色壯麗中帶點浪漫。非常適合情侶或是喜歡攝影的朋友。不過,看完日落天就黑了,務必準備好頭燈或手電筒,確保下山安全! 我曾經貪看夕陽待到最後一刻,摸黑下山雖然刺激(有帶燈),但還是建議預留時間。

- 顧名思義,這是觀賞夕陽的絕佳地點!位置偏向山的西側,視野更加開闊。傍晚時分,天空被染成金黃、橘紅、紫紅的漸層,搭配臺北盆地的萬家燈火逐漸亮起,景色壯麗中帶點浪漫。非常適合情侶或是喜歡攝影的朋友。不過,看完日落天就黑了,務必準備好頭燈或手電筒,確保下山安全! 我曾經貪看夕陽待到最後一刻,摸黑下山雖然刺激(有帶燈),但還是建議預留時間。
附近景點:一趟玩更豐富
爬完山如果時間還夠、體力還好,鄰近還有幾個值得順遊的好去處:
-
茶香小鎮 - 樟樹寮
- 介紹: 距離暗影山主登山口約15分鐘車程(或40分鐘步行)的一個寧靜小聚落。這裡以種植包種茶和鐵觀音聞名,空氣中彷彿都飄著淡淡的茶香。小鎮風情純樸,有幾間傳承好幾代的製茶廠,可以預約製茶體驗或單純品茗。走在彎曲的石板路上,欣賞古樸的紅磚房舍和綠油油的茶園梯田,心情格外放鬆。比起其他知名茶鄉,這裡商業氣息淡很多,更能感受真實的茶鄉生活。
- 地址: 新北市
- 交通: 從暗影山P2停車場出來後,沿著縣道約3公里可達小鎮入口。有公車經過但班次極少,建議開車或叫車(山區叫車要等)。
- 營業時間: 小鎮本身全天開放。個別茶行、體驗工作坊營業時間不一,通常約09:00-17:00,部分週一休。建議出發前電話確認。
-
觀星草原 - 星光牧場
- 介紹: 這其實是一個地勢較高開闊、光害相對較少的大草坡,附近有少量放牧的牛隻。因為毫無遮蔽,晚上成為觀星愛好者的私房景點。白天來這裡,則是享受大片綠地和遠眺山景的好地方,很適合帶塊野餐墊來曬太陽(或看星星)、放風箏。視野非常好,可以看到暗影山的側影。缺點是幾乎沒有遮蔭,夏天白天來會很曬,也沒有廁所等設施,非常原始。
- 地址: 鄰近新北市
- 交通: 從暗影山遊客中心附近一條較小的產業道路(路況普通,一般轎車可慢行)向上開約20分鐘可達草原入口處。無大眾運輸抵達。
- 營業時間: 24小時開放(但夜間進出山路需格外小心安全)。

-
古意老街 - 石碇老街 (稍微遠一點但經典)
- 介紹: 距離暗影山主區域約25-30分鐘車程。保留著相當濃厚的早期臺灣山城聚落風貌。最特別的就是沿著溪畔搭建的「吊腳樓」建築,以及僅容一人透過的狹窄「不見天街」。老街充滿古早味,必吃豆腐冰淇淋、豆腐相關製品(豆腐羹、豆腐蛋糕)、還有傳統的麥芽糖、草仔粿等。逛逛老雜貨店、打鐵店(可能只剩展示),感受時光倒流的情懷。雖然觀光客不少,但還是值得一遊。
- 地址: 新北市石碇區石碇東街、西街一帶
- 交通: 開車沿縣道106乙線往石碇方向行駛即可抵達。也有從捷運木柵站發車的公車(如666、綠12)可到。
- 營業時間: 老街本身全天開放,店家營業時間約09:00-18:00,部分週一或週二公休。
必吃美食:爬完山犒賞五臟廟
爬山消耗體力,下山後當然要好好補充能量!暗影山周邊不是商業區,選擇不多但都很有在地特色,講究的是新鮮和實在:
- 登山口茶葉蛋 & 關東煮: 在主要登山口的停車場旁或小徑入口處,常會有當地阿伯阿嬤擺的小攤子。別小看這簡單的攤車,他們的茶葉蛋滷得超入味,茶香濃鬱,蛋白Q彈,蛋黃濕潤不乾澀。關東煮的湯頭通常是用大骨或蘿蔔熬的清湯,喝起來很甘甜暖心。爬完山又累又冷的時候,來一顆蛋、一碗熱湯加兩塊蘿蔔,瞬間幸福感爆棚!價格也實惠。這是我的每次下山必吃儀式感!
- 山產野菜餐廳 (隱藏版): 在往樟樹寮的路上或小鎮裡,有幾家不起眼但口碑很好的山產野菜餐廳。招牌通常是放山土雞(白斬或燒烤都好吃)、現炒各種季節野菜(過貓、山蘇、龍鬚菜)、山產快炒(如炒山豬肉、溪蝦)。食材新鮮,味道樸實但充滿鍋氣,份量足。特別推薦點他們的「麻油麵線」或「雞油拌飯」,香得不得了。適合多人分享。記得問清楚價錢,不過通常都很公道。
- 古早味大腸包小腸: 在比較大的停車場區域或假日人潮多時,可能會有行動餐車出現。他們的炭烤香腸和糯米腸就是經典的古早味,米腸烤得外皮微脆,香腸肥瘦適中爆汁,夾上蒜片、酸菜,簡單粗暴的美味。是補充碳水的好選擇。
- 自備糧食: 說真的,因為山上選擇真的不多,而且餐廳不一定每天開或開得晚。我非常非常建議自己帶些乾糧、水果和三明治上山! 在光影平臺或峰頂野餐,配著無敵景色,絕對比你隨便在山下吃還享受。記得帶足夠的水!至少1.5公升起跳。

附近住宿:過夜享受山林靜謐
如果你想深度體驗暗影山的晨昏之美,或者安排多日登山行程(暗影山連走附近山頭),在山區附近住一晚是不錯的選擇:
-
雲霧小棧 (景觀民宿)
- 介紹: 位於海拔較高的地方,視野極佳,如其名,常有雲霧繚繞宛如仙境。房間數不多,裝潢走簡約舒適風,大面落地窗是標配,躺在床上或泡澡都能看山景雲海。老闆夫婦親切,早餐是手作的中西式料理。最大賣點就是景觀和寧靜,遠離塵囂。 適合情侶、想放空的人。缺點是位置較偏,餐飲選擇少(通常只供早),價格中上。
- 地址: 新北市
- 交通: 位於產業道路末端,必須自行開車才能抵達,最後一段路較窄小陡峭。從暗影山主登山口開車約15-20分鐘。
- 營業時間: Check-in 通常下午15:00後,Check-out 上午11:00前。務必事先預訂。
-
樟樹寮老屋民宿
- 介紹: 由樟樹寮的老茶農房舍改建而成,保留了傳統的紅磚牆、磨石子地等元素,充滿懷舊氛圍。房間佈置樸實溫馨,有些房間面向茶園。老闆通常就是茶農後代,熱情好客,會分享許多茶知識和小鎮故事。能體驗真正的茶鄉生活,感受人情味。 價格相對親民。
- 地址: 新北市
- 交通: 位於樟樹寮聚落內。開車可達民宿門口(路邊停車)。若搭乘公車至樟樹寮站,需步行一小段進入聚落(約5-10分鐘)。
- 營業時間: 民宿入住時間依各民宿規定,通常Check-in 15:00後,Check-out 11:00前。建議預訂並確認細節。

-
山腳下的揹包客棧 (經濟實惠)
- 介紹: 在鄰近暗影山山腳下較熱鬧一點點的聚落(例如靠近公車總站處),可能會有簡單的揹包客棧或青年旅館。提供宿舍房型(上下舖)和少數的雙人雅房。裝置相對簡單陽春,但有公共交誼廳、廚房和共用衛浴。最大優點是便宜、交通相對方便(可能有公車到門口附近),適合預算有限、單純需要過夜的揹包客或山友。
- 地址: 依實際找到的揹包客棧而定
- 交通: 通常鄰近公車站牌或較寬敞的道路旁,自行開車也可達(可能有停車位)。
- 營業時間: 依各客棧規定,通常櫃檯服務有時間限制(例如09:00-21:00),但入住是24小時可辦理(需事先溝通好)。
注意事項:快樂登山,安全回家!
在暗影山玩得盡興,安全是首要前提。分享幾個我認為最重要、也最容易忽略的點:
- 天氣變化快,準備要充足!
- 山區天氣說變就變,尤其暗影山地形容易起霧或突然飄雨。務必出發前先查好即時天氣預報(推薦中央氣象局網站或app),並隨時留意山區即時影像(如果有)。
- 防雨裝備不可少: 一件輕便好收納的防水外套(Gore-Tex或類似材質最佳)絕對是標配!雨傘在山徑上不好用且危險。
- 保暖衣物必帶: 山頂風大、海拔雖不高但溫度還是比平地低不少,特別是天陰或傍晚後。即使夏天,一件薄的防風保暖外套或刷毛中層也很必要。
- 防曬要做足: 晴天時紫外線很強,帽子、太陽眼鏡、防曬乳請擦好擦滿!別像我年輕時爬一次就脫皮... 經驗談啊!
- 裝備千萬別馬虎:
- 鞋子最重要: 一雙防滑、抓地力好、保護腳踝的登山鞋或健行鞋是基本!別穿拖鞋、涼鞋、普通運動鞋去挑戰原始山徑,很容易滑倒扭傷。碎石路、濕滑的木頭或石頭都是隱形殺手。
- 揹包: 不用太大,但要有基本背負系統,裝你的水、食物、雨衣、外套、急救包等。雙肩背負最省力安全。
- 登山杖: 特別是膝蓋不太好或要走起伏較大、濕滑路段的朋友,登山杖能幫你省力30%以上,也大大增加穩定性和安全性(下坡尤其明顯)。我原本不信邪,用了之後回不去了。
- 頭燈/手電筒: 即使你規劃只走白天,還是強烈建議帶!以防行程延誤、迷路或臨時狀況需要摸黑。電池要檢查!
- 糧食飲水是續航力關鍵:
- 水!水!水! 重要的事說三遍。暗影山山上沒有補水站!請根據天氣、路線長度和自身飲水量,攜帶足夠的飲用水。夏天至少2公升。我習慣帶一個大水瓶加一個小的運動水壺備用。
- 行動糧: 帶些能快速補充能量的小東西:巧克力、能量棒、堅果、果乾、飯糰、三明治等。避免太甜膩的零食。
- 尊重山林,無痕山林(LNT):
- 垃圾自己帶下山: 所有產生的垃圾,包括果皮、衛生紙(真的,很多人亂丟衛生紙很噁心)、食物殘渣,請全部打包帶下山丟棄。垃圾桶不是到處都有。
- 不餵食動物: 看到松鼠、鳥類很可愛,但請忍住餵食的衝動。人類食物對牠們有害,也會改變牠們的習性。
- 不採摘植物: 路邊的花草很美,讓它們留在原地生長,供大家欣賞。
- 走在規劃步道上: 避免踩踏步道外的植被,減少對環境的衝擊。也比較安全。

- 安全意識最重要:
- 攜伴同行: 盡量不要獨攀,特別是走較原始的路線。有狀況可以互相照應。
- 告知行程: 出發前告訴家人或朋友你要走哪條路線、預計何時下山。
- 量力而行: 清楚自己的體力狀態,不要逞強。天氣不佳、身體不適或時間不夠時,果斷撤退下次再來。暗影山不會跑掉。
- 留意步道標示: 叉路口通常有指示牌或登山條(布條),注意觀察避免迷路。手機GPS或離線地圖app (如Hikingbook, 魯地圖) 可作為輔助,但別完全依賴(山區常收訊不良)。
- 小心蜂蛇蟲: 夏季山區蜂類、蛇類活動較多。行走時注意觀察路面和草叢,勿主動驚擾。遇蜂群保持冷靜遠離,遇蛇保持距離讓其透過即可。可攜帶簡易的急救藥品(如抗組織胺)。
- 愛護公共設施: 步道上的木棧道、欄杆、指標都是為了大家安全,請共同維護。
Q&A:登山客常見問題
最後,整理幾個我自己常被問到,或覺得新手容易有的疑問:
Q:暗影山適合新手或帶小孩去嗎?
A: 部分路線適合!特別是「巨木森林步道」和通往「光影平臺」的主線步道,坡度平緩,鋪設良好,非常適合初次登山或帶學齡以上的小朋友(腳力OK的)。記得選擇輕鬆的路線並量力而行,幫小孩準備足夠的水和點心很重要。峰頂路線就比較有挑戰性,不適合太小或體能不佳的孩子。
Q:爬暗影山需要申請入山證嗎?
A: 目前前往一般大眾走的暗影山步道區域,不需要申請入山證! 這點很方便。但如果你計畫走的是更深山、更原始、連線到其他管制山區(例如軍事用地或特別生態保護區)的探勘路線,就必須查清楚相關規定。一般遊客走主要步道群完全不用擔心這個。
Q:暗影山哪個季節去最美?
A: 各有特色!春季(3-5月) 氣候涼爽舒適,植物新綠,有時能看到杜鵑花開。夏季(6-8月) 綠意最濃,但較悶熱午後易有雷陣雨,務必防曬防雨並早點出門。秋季(9-11月) 是我個人最愛的季節,天高氣爽,能見度高,楓葉(少量)和欒樹變色點綴山頭,夕陽也特別美。冬季(12-2月) 較冷,山頂風大,但有機會看到雲海翻騰的壯觀景象,別有風味。避開連續假期人潮,平日體驗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