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山:出發前必看懶人包,景點、美食、住宿與旅遊攻略一次掌握

發佈時間: 更新時間:

身為一個幾乎把臺灣當自家後院在踏查的老旅人(嘿,超過十五年的揹包可不是背假的!),我總在尋找那些尚未被大批遊客踩爛的寧靜角落。新竹橫山,這個名字對許多人來說可能有點陌生,頂多聯想到內灣老街或薰衣草森林,但說真的,它的魅力遠不止於此。這片鑲嵌在油羅溪畔的山城鄉鎮,藏著蜿蜒的古道、斑駁卻韻味十足的舊鐵道風情、令人吮指回味的地道小吃,還有一份慢得迷人的山城節奏。今天就讓我這個老旅伴,帶你深入橫山,挖出那些內行人才知道的寶藏吧!(準備好,資訊量會有點大!)

出發前必看資訊懶人包

橫山不像一些熱門景點規劃得那麼「觀光化」,它的美就在那份質樸與真實。所以出發前,有些實用小資訊得先掌握:

  • 門票資訊: 這點是橫山最可愛的地方!絕大多數的自然景點如大山背步道群(騎龍古道、大崎棟古道等)、油羅溪畔、甚至是充滿故事的舊鐵道遺跡如合興車站(愛情車站),通通都是免費開放的!讓你盡情探索無負擔。 當然,鄉內著名的私房景點如「好客好品希望工場」(結合文創與鐵道歷史)、「橫山書法藝術館」等,或是內灣線上的內灣車站本身,也都不收門票。唯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計畫參加一些DIY體驗(像擂茶、藍染),或者進入像是薰衣草森林(部分割槽域在橫山鄉內)這類私人經營園區,才會需要門票,價格大約在NT$100 - NT$250之間,建議出發前上官網查詢最新資訊最保險。
  • 交通資訊: 這點得好好規劃,畢竟是山區嘛!
    • 大眾運輸 - 最推薦! 搭臺鐵到「竹中站」或「新竹站」轉乘內灣線小火車(捷運化區間車),直接殺到「橫山車站」或「合興車站」(愛情車站)、「九讚頭車站」、「內灣車站」下車,輕鬆又懷舊。從這些車站出發,步行或轉搭在地小黃,就能抵達多數景點。開往大山背的「新竹客運5636」班次較少,務必先查好時刻表(新竹客運官網是你的好朋友),免得在山腳下望車興嘆。我就是曾經沒查清楚,在九讚頭多曬了半小時太陽...(汗)。
    • 自行開車: 機動性最高,但山區道路較窄且假日內灣一帶容易塞爆(尤其是去內灣老街吃吃喝喝的時候)。導航設定「橫山車站」、「合興車站」或「大山背休閒農業區」都很方便。停車場不算多,尤其熱門時段,內灣老街周邊停車位一位難求,要有點耐心或停遠一點散步過去。山路彎繞,駕駛請小心慢行。
    • 建議玩法: 真心推薦搭火車到橫山站或九讚頭站,租輛機車或叫當地計程車(站前通常有排班車),靈活度大增!大山背地區開車比較方便,但要練一下山路駕駛技術。
交通方式 優點 缺點 老遊碎碎念
臺鐵內灣線 懷舊小火車體驗、直達核心、免停車煩惱 班次有限、往大山背需轉車 最悠閒首選!車窗風景超療癒
自駕 機動性最高、方便深入大山背 假日塞車、停車位難找、山路挑戰 避開週末,不然塞到懷疑人生
火車+機車/計程車 兼具方便與機動、深入巷弄 機車租借點有限、計程車額外花費 我的私房推薦!下火車租車直奔大山背超爽


橫山必去景點:不只內灣老街!

我知道很多人衝著內灣來,但橫山的精華遠遠不止於此。帶你看看我私心最愛、充滿在地風味的點:

  • 大山背休閒農業區 & 古道探幽: 這絕對是橫山的王牌秘境!離開嘈雜的觀光區,這裡的空氣清新到像被洗過一樣。推薦幾條我走過、風味各異的古道:
    • 騎龍古道: 這名字夠霸氣吧?全長約1.8公里,算是輕鬆好走。最大的亮點是那三座古樸的糯米橋(石拱橋),爬滿青苔,超有味道!潺潺流水聲伴隨整路,夏天來超消暑。終點附近還有個觀景平臺,視野豁然開朗。
    • 大崎棟古道(逃學步道): 喜歡挑戰一點的,選這條!部分路段坡度較陡,但絕對值得。登上山頂的樂善堂視野簡直無敵!天氣好時,能看到整個橫山、竹東甚至更遠的城鎮輪廓,晚上更是賞夜景的聖地(記得帶手電筒下山喔)。
    • 茶亭古道: 比較短小精悍,沿途可見舊時供旅人歇腳的茶亭遺跡。走起來很悠閒,適合只想稍微動動筋骨、感受山林氣息的朋友。走在這些古道,看著前人鋪設的石階,總有種穿越時空的錯覺。
    • 大山背農民市集: 週末假日才開張(通常是星期六、日早上到下午)。賣的都是在地小農的當季蔬果、手作點心(像艾草粄、紅糟肉)、還有阿姨們自製的醬菜,新鮮又實在。上次買了現場煎的菜包,香到我站在路邊就嗑掉兩個!市集雖小,人情味濃得化不開。
  • 合興車站(愛情車站): 這可是個有故事的地方!被譽為臺灣最美的愛情車站,起因於一對夫妻曾先生夫婦,為了不讓這座因裁撤而可能消失的小站走入歷史,自掏腰包認養維護。車站本身是可愛的日式木造建築,現在裡面有咖啡廳,外面佈置了許多浪漫的愛情主題裝置(像許願鐘、愛情鎖牆、長長的愛情時刻表月臺)。就算不是情侶,坐在老車站裡喝杯咖啡,感受那份守護的溫度,也很棒。車站不大,但那份心意,讓冰冷的鐵道有了暖暖的人情味。
  • 九讚頭車站與周邊: 這是個充滿生活感的小站。車站本身就是個活歷史,走出車站,你會看到很真實的在地生活樣貌:老雜貨店、傳統麵店、還有幾間堅持古法製作的小工廠(像醬油、麵線)。沒有刻意營造的觀光味,就是橫山在地人日常的樣子。我特別喜歡在車站附近隨意走走,看火車緩緩駛過,時間在這裡好像特別慢。
  • 內灣老街: 這個名氣就大了,是內灣線的終點。老街熱鬧非凡,充滿各式小吃攤販(等等美食篇細說)、紀念品店、還有著名的「內灣戲院」現在改建成餐廳,裡面保留了許多老電影文物,吃個飯順便懷舊一下不錯。假日人潮非常多,建議平日來訪會舒適許多。內灣吊橋走一走,看看油羅溪的景色,是標準行程。說實在,有點商業化了,但第一次來還是值得逛逛吃吃。
  • 好客好品希望工場: 這個點我很推!由舊臺鐵宿舍群改造的文創園區,就在橫山車站旁(真的超近!進去晃晃再搭車離開剛剛好)。裡面進駐了許多臺灣設計師品牌(文具、布製品、陶藝等),還有關於內灣線鐵道歷史的展覽。最特別的是可以體驗手作「鐵道小物」或「藍染」,自己動手做紀念品。園區不大,但細節豐富,很好拍,也能買到獨特的伴手禮。上次帶朋友來,他做了一個染藍的杯墊,得意到不行。


橫山周邊亮點:車程30分鐘內的驚喜

玩完橫山核心區,時間若還夠(強烈建議住一晚!),這些鄰近鄉鎮的景點也值得一併打包:

  • 北埔老街:
    • 介紹: 濃濃的客家風情!北埔可是金廣福墾隘的歷史重鎮。老街範圍集中,有非常多儲存良好的古蹟(像金廣福公館、天水堂、姜阿新洋樓),穿梭巷弄間彷彿走入時光隧道。當然,客家美食也絕對是重點(芋頭糕、鹹豬肉、擂茶...想到又餓了)。
    • 地址: 新竹縣北埔鄉北埔街
    • 交通:橫山開車約20-25分鐘;或搭臺鐵到竹東站轉新竹客運(竹東往北埔、獅山線)。
    • 營業時間: 老街店家約09:00-18:00;古蹟參觀時間各異(通常09:00-17:00,週一休館),建議先查詢。
  • 關西鎮(牛欄河親水公園 & 東安古橋):
    • 介紹: 關西也以老街聞名,但我特別喜歡牛欄河畔的悠閒。整治後的牛欄河親水公園,水很清澈,天氣好時可以看到魚群(甚至苦花魚!)。重點是那座超美的「東安古橋」,紅磚砌成的五拱橋,搭配藍天綠水,怎麼拍都像明信片!坐在河邊發呆,聽著水聲,很療癒。
    • 地址: 新竹縣關西鎮中山東路(東安古橋)
    • 交通:橫山開車約15-20分鐘。
    • 營業時間: 24小時開放(公園與古橋)。
  • 竹東動漫園區(軟橋彩繪社群):
    • 介紹: 這個很適合喜歡拍照或帶小孩的家庭!軟橋社群原本平凡,因為一位熱愛畫畫的吳先生,把社群房舍牆面變成了巨大的卡通畫布!從宮崎駿龍貓、海賊王到在地客家風情,色彩繽紛,充滿童趣。社群小小的,很快能逛完,但視覺衝擊很強烈!上次帶小姪女來,她高興得又叫又跳。社群內還保有傳統的洗衫坑,很有味道
    • 地址: 新竹縣竹東鎮軟橋裡(導航設「軟橋彩繪村」或「軟橋社群」)
    • 交通:橫山開車約15分鐘;或搭內灣線至「竹東站」再轉計程車(約5分鐘車程)。
    • 營業時間: 24小時開放(戶外彩繪),但建議白天前往欣賞。


橫山必吃美食:在地人的灶咖好味道

橫山(尤其在內灣老街一帶),餵飽肚子絕對是大重點!這裡結合了客家傳統與山城特色小吃:

  • 野薑花粽: 這簡直是內灣的代名詞!用野薑花的根(或葉)包入糯米、豬肉、蘿蔔乾等餡料,蒸熟後散發獨特的清香。口感Q糯,香氣清新不膩,跟一般肉粽風味完全不同。我個人偏好「阿英的店」或「老街正港」的,米粒飽滿,餡料實在。必嘗!冷掉也很好吃,當點心或帶回家蒸一下都行。
  • 客家粄條: 新竹一帶的粄條就是有名!無論是乾粄條拌上香噴噴的油蔥酥和醬油膏,還是湯粄條搭配大骨湯頭,簡單卻美味。內灣老街上不少小店都有賣,口感通常很滑溜。我習慣點乾的,再加點一份粉腸或燙青菜。
  • 高梁香腸/山豬肉香腸: 在內灣吊橋頭或老街上,常看到炭烤香腸的攤位飄香。特別是加入高梁酒提味的香腸,或是山豬肉做的,香氣濃鬱,咬下去肉汁滿溢(小心燙口!)。配點蒜片,讚啦!
  • 黑糖糕/草仔粿: 傳統的客家米食點心。黑糖糕紮實綿密,帶著濃鬱黑糖香;草仔粿外皮用艾草或鼠麴草製作,呈現綠色,內餡鹹的通常是蘿蔔乾、香菇等,甜的有紅豆沙、花生粉等。熱熱吃最棒!市場或老街上的小攤常常可以找到剛出爐的。
  • 擂茶(體驗或飲品): 客家代表性飲品(也可以說是點心!)。將茶葉、芝麻、花生、南瓜子等穀物放入陶缽中,用擂棍研磨成粉,再加入熱水沖泡攪拌成糊狀飲用。在內灣或橫山,很多店家提供DIY體驗,自己擂特別有趣。也可以直接買沖泡好的冷飲或熱飲,香濃又營養。上次體驗DIY,擂到手痠,但喝自己擂的茶感覺特別香!
  • 在地風味餐廳: 想吃點熱炒或合菜,推薦往在地人吃的店去:
    • 大山背山腳下的土雞城餐廳: 很多間,標榜放山雞、山產野菜(像炒山蘇、過貓)。招牌菜通常是白斬雞或三杯雞,肉質緊實有彈性。適合多人一起享用。
    • 內灣「山中傳奇」: 視野不錯,餐點選擇多(客家小炒、薑絲大腸、鹹湯圓等都有),口味穩定。假日用餐時間常客滿。


橫山附近住宿推薦:山城夜未眠

想在橫山深度體驗它的寧靜與慢活,住一晚是明智的選擇(尤其想看大山背夜景或清晨的雲霧山嵐)。住宿選擇不算爆炸多,但各有特色:

  • 大山背地區民宿:
    • 介紹: 想徹底放空、享受山林寧靜與無敵夜景,首選大山背山腰上的民宿。通常房間數不多,環境清幽,視野開闊,晚上伴著蟲鳴入睡,清晨被鳥叫喚醒。有些民宿還提供簡單早餐或下午茶。裝置不一定豪華,但那份與世隔絕的氛圍是最大賣點。我住過一家叫「雲想家」的,陽臺看出去的夜景真的很夢幻,老闆娘親切得像鄰居阿姨。不過開車技術要好,上山路有點陡窄
    • 地址: 新竹縣橫山鄉豐鄉村大山背(詳細地址依各民宿不同)。
    • 交通: 強烈建議自駕。從臺3線轉入豐鄉村後,依民宿指標上山。
    • 營業時間: 入住時間通常為下午15:00-18:00,退房時間上午11:00前。訂房後務必與民宿確認。
  • 內灣老街周邊民宿/旅店:
    • 介紹: 喜歡方便熱鬧、晚上還想逛老街吃宵夜的,就選內灣車站附近的住宿。選擇相對較多,從經濟型旅店到較有設計感的民宿都有。晚上老街人潮散去後,其實蠻安靜的,清晨起來散步很舒服。缺點是假日可能比較吵雜(尤其靠近老街主街的)。住過「內灣故事館民宿」,由老屋改建,房間有特色,離車站超級近。
    • 地址: 新竹縣橫山鄉內灣村(詳細地址依各民宿不同)。
    • 交通: 搭內灣線火車至「內灣站」下車步行即可到達大多數住宿;開車者需留意停車位(部分民宿有配合停車場)。
    • 營業時間: 入住時間通常為下午15:00-18:00,退房時間上午11:00前。訂房後務必與民宿確認。
  • 溫泉飯店:
    • 介紹: 想泡湯放鬆?鄰近的尖石鄉(車程約40分鐘)有知名的溫泉區(如朝日溫泉、會來尖石溫泉渡假村)。雖然不在橫山境內,但若行程安排上想結合泡湯,是個不錯的選擇。通常裝置比較完善,適合追求舒適度假感的人。冬天來泡個暖湯,消除爬山後的疲勞,很享受。
    • 地址: 新竹縣尖石鄉(詳細依各飯店不同)。
    • 交通: 需自駕或包車前往。
    • 營業時間: 依各飯店規定,通常入住15:00後,退房11:00前;大眾湯開放時間各異。


橫山旅遊注意事項:老鳥的經驗談

最後,分享一些實用(甚至有點血淚)的經驗,讓你的橫山之旅更順暢:

  1. 防蚊大作戰: 山區蚊子真的不是開玩笑,尤其傍晚和清晨,還有親水步道旁(騎龍古道!)。強力推薦攜帶並「勤勞補擦」含有DEET成分的防蚊液,穿淺色長袖衣物也有幫助。別跟我一樣穿短褲去走古道,回來腳踝變紅豆冰...
  2. 準備好現金: 雖然有些較知名的店家和民宿開始收信用卡,但橫山(特別是傳統市場、老街小攤販、大山背的小店、甚至部分在地計程車)還是現金為王!多備點零錢和小鈔準沒錯。想吃野薑花粽結果沒帶夠錢?超扼腕!
  3. 穿著與裝備:
    • 鞋子: 想走古道?一雙抓地力好的防滑運動鞋或健走鞋絕對必要。有些石階濕滑(尤其雨後),別穿拖鞋或涼鞋去挑戰,真的危險。
    • 外套: 山區天氣變化快,尤其上到大山背,早晚溫差大,即使是夏天,帶件薄防風外套或薄外套備用才不會著涼。
    • 雨具: 新竹風大,帶把堅固的折疊傘或輕便雨衣吧,氣象預報在山區常常僅供參考。
    • 水壺: 隨時補充水分很重要!雖然有些景點有賣飲料,但自己帶水最方便環保。
  4. 交通規劃要細心:
    • 查時刻表: 無論是臺鐵內灣線還是新竹客運(特別是往大山背的5636),班次真的不像市區那麼密集!務必提前上網查好最新時刻表(臺鐵官網、新竹客運官網),並預留緩衝時間,錯過一班可能要等很久。別問我怎麼知道的(苦笑)。
    • 山路駕駛: 自駕的朋友,開上山(尤其往大山背民宿)的路比較窄且彎道多,有些路段會車不易,請放慢車速,多注意對向來車,夜晚開車更要特別小心。技術沒把握的話,就叫車吧!安全第一。
  5. 垃圾不落地: 山區生態脆弱,請發揮公德心,務必將垃圾帶下山丟棄。看到垃圾桶就隨手丟,維護美好環境需要大家一起來。
  6. 尊重在地生活: 橫山是個寧靜的山城鄉鎮,許多地方仍保有純樸的生活步調。拍照時請尊重店家與居民隱私(尤其是住家或廟宇內部),不要大聲喧嘩。體驗在地生活,靜靜觀察也是一種享受。
  7. 網路訊號: 大山背部分深山區域(尤其古道深處),手機訊號可能會比較微弱或甚至沒有(中華電信相對好一點)。建議重要資訊(地圖、民宿電話、時刻表截圖)先下載好,或告知家人行程規劃。迷路時別慌,通常回到主要道路就有訊號了。


橫山之旅 Q&A 快問快答

Q:橫山車站附近有什麼好逛的嗎?
A:超推「好客好品希望工場」!就在車站旁邊,走路1分鐘。裡面有文創小店、鐵道故事館、還有DIY體驗,逛個一小時很充實。車站本身也是個安靜懷舊的小站,拍照很有味道。

Q:帶長輩或小孩去橫山,適合走哪條步道?
A:最推薦「騎龍古道」!坡度平緩(前段都是石階,尾段稍有起伏但整體算好走),路況維護不錯,又有漂亮的糯米橋和溪水聲,走起來舒服不累。記得穿好走的鞋。古道上有些石階濕滑,要牽好小朋友的手。

Q:橫山一日遊行程該怎麼安排最順?
A:看你想重點玩哪裡!推薦路線 A:搭火車到合興車站(愛情車站)拍照 → 再搭車到橫山站逛好客好品 → 午餐可在橫山或九讚頭吃在地麵店 → 下午包車/自駕上大山揹走騎龍古道 → 下山後若時間早可去九讚頭看看在地風情 → 搭火車回程。路線 B:直接搭到內灣逛老街吃小吃 → 走內灣吊橋 → 下午再視時間/體力決定是否去大山背或軟橋彩繪村(需交通工具)。一日遊其實有點趕,建議選一個核心區域深度玩比較不累。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