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之島水族館:老派風情必看亮點、門票交通省錢攻略全解析

發佈時間: 更新時間:

作為一位足跡踏遍三十多個國家、沉迷探索各地水族館的狂熱旅行者,我可是把"沉浸式體驗"刻在骨子裡了。這次要跟你聊聊日本關東那個讓我又愛又忍不住想嘮叨兩句的地方——江之島水族館。它不是東京都內那種超級巨無霸,但那份鄰家海島的獨特魅力,還有幾個展區真的做到讓人"哇哦"出聲,絕對值得你專門為它跑一趟鎌倉江之島!

開箱!江之島水族館 — 老派水族館的獨特風情畫

講真的,如果你期待的是大阪海遊館那種超現代、龐大規模的震撼感,江之島水族館可能會讓你第一眼覺得:"咦?好像…有點年代感?" 老實說,我剛走到門口時也有點小落差。建築外觀不算新潮,跟現在流行的那種玻璃鋼鐵結構不太一樣。但是!轉折來了,"老派"不等於無聊。走進館內,你會發現它像一本精心儲存的海洋繪本,細節裡藏著用心,尤其是它巧妙結合了"相模灣"這個家門口的海域特色,反而成了它最迷人的地方。這裡沒有刻意追求全球奇珍異獸的堆砌,而是專注講述"相模灣""黑潮"的故事,這種在地化的專注,反而讓我這個看多了大型水族館的人感到清新和親切。江之島水族館的核心精神,就是讓你認識你腳下這片海有多神奇!

門票怎麼買才聰明?省錢攻略看這裡!

門票嘛,是旅程的開端,也是精打細算的開始。江之島水族館的門票價格還算合理,但誰說不能更省一點?

  • 現場購票: 最直接的方式。成人票通常是2500日元左右(票價可能有浮動,建議出發前再查官網確認),高中生中學生有優惠,小學生再便宜些,幼兒免費。記得準備好現金或信用卡。
  • 線上預訂/電子票券: 強烈推薦!現在很多平臺(像是Klook、KKday這類)或者官網本身,經常會推出比現場購票便宜一點點的電子票。省下幾百日元買杯咖啡或吃個小吃多好!而且最重要的是——省排隊時間! 特別是週末或假日,入口處排長龍的時候,你會感謝自己提前準備好電子票的。我上次去就是提前在網上買好,直接刷手機QR碼就進去了,看著旁邊長長的隊伍,嗯,心裡有點小得意。
  • 套票優惠: 如果你計劃玩遍江之島,一定要留意套票!最常見也最超值的就是「江の島・鎌倉フリーパス」 (江之島鎌倉周遊券)。這個票包含了小田急線從新宿到藤澤或片瀨江之島的來回車票(指定區間),以及無限次搭乘江之電(藤澤/片瀨江之島 ↔ 鎌倉),最棒的是它包含江之島水族館的門票! 粗略算一下,單買這些交通費和水族館門票肯定超過套票價格。如果你是東京出發一日遊江之島+鎌倉,買這個套票絕對是王道。我幾乎每次帶朋友去都買這個,省心省錢。

江之島水族館開放時間:別撲空!

這個很重要,一定要查清楚再去!水族館的開放時間並不是全年固定不變的,它會根據季節(主要是夏季旺季和其他月份)以及日本當地的假期進行調整。一般來說:

  • 通常時期 (非夏季高峰期): 早上 9:00 或 10:00 開館,傍晚 17:00 閉館(最後入館時間通常是閉館前1小時)。
  • 夏季高峰期 (大約7月中至8月底): 為了應對暑假人潮,閉館時間會延長,通常是到 18:00 甚至 20:00。晚點去還能避開一點點人潮,看夕陽下的水族館也挺美。
  • 休館日: 通常是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二(如果遇到國定假日則會順延到下一個平日)。年底年初 (12/29 - 1/1) 也可能閉館維護。

👉 我的血淚教訓: 有次心血來潮跑去,結果剛好撞上"第一個星期二",吃了閉門羹!只好在門口的海邊吹風喂海鷗… 所以,務必!務必!出發前上江之島水族館的官方網站確認最新的開放時間和休館日! 官網資訊最準確。別學我當冤大頭。

交通攻略:怎麼去江之島水族館最順?

江之島本身是個熱門景點,交通其實蠻方便的,從東京市區出發大概1小時左右就能到。關鍵是看你選哪條路線:

  • 主要到達點:片瀨江之島站 (小田急線)
    • 小田急電鐵: 最主流的方式。在新宿站搭乘小田急江之島線 (浪漫特快或各站停車皆可),終點站就是片瀨江之島站。浪漫特快快很多(約60分鐘),但貴一點;各站停車便宜但慢(約70-80分鐘)。下車後,你會看到一個超有特色的、像龍宮一樣的車站!出站後,朝著海邊方向走,過橋就能看到江之島入口。沿著仲見世通熱鬧的商店街一直走,走到江之島入口的硃紅色鳥居後,往左轉,沿著海邊步道走大約5-7分鐘,就能看到江之島水族館了!它在你的左手邊,緊鄰著海灘。天氣好時這段路超舒服。上次去天氣超棒,邊走邊看衝浪的人,很快就到了。
  • 江之電:藤澤站轉乘
    • 如果你已經在鎌倉玩,或者想體驗經典的江之電,可以坐JR或其他路線到藤澤站,然後轉乘江之電。在江之島站下車(注意不是終點片瀨江之島站哦)。下車後需要走過一座很長的弁天橋才能上島,過了橋後同樣是沿著主路(弁天通り)走,看到海和硃紅色鳥居後,一樣左轉沿海邊走幾分鐘就到水族館。這條路線走橋的時間較長,但能體驗江之電風情。

交通方式懶人包

出發點 路線 下車站 步行至水族館時間與方向 優點 缺點
東京新宿 小田急線 (浪漫特快/各停) → 直達 片瀨江之島站 約5-7分鐘,出站向海邊方向過橋上島,見鳥居後左轉沿海邊走 最快最直接,車站造型獨特 車資較江之電路線稍高(若單買)
東京新宿 小田急線藤澤站 → 轉乘 江之電 江之島站 約10-15分鐘,需走過長弁天橋上島,見鳥居後左轉沿海邊走 可體驗懷舊江之電風情 需轉車,步行過橋時間較長
鐮倉/藤澤 江之電 江之島站 約10-15分鐘,同上 串聯鐮倉景點方便 同上
(推薦套票) 購買「江の島・鎌倉フリーーパス」 (含新宿-藤澤/片瀨江之島小田急來回 + 無限次江之電 + 江之島水族館門票) 極度省錢省事,交通門票一網打盡 需提前規劃購買,僅適用一日遊範圍

👉 真心話建議: 如果你是東京出發一日遊江之島+鎌倉「江の島・鎌倉フリーーーパス」 套票絕對是你的最佳拍檔,涵蓋交通和水族館門票,省下的錢可以多吃點海鮮!如果只玩江之島,小田急直達片瀨江之島站最快最方便。

必看亮點大公開!江之島水族館的魅力解剖

好,重頭戲來了!錢也花了,路也走了,進去到底看什麼才值回票價?別擔心,我這個水族館控幫你劃重點!江之島水族館的展區設計,核心圍繞著"相模灣"和黑潮帶來的豐富生物,很有地域特色,不是那種大雜燴。

  1. 相模灣大水槽 — 鎮館之寶!

    • 特色: 這是整個江之島水族館的心臟!一個巨大的、水量超過2000噸的主水槽,完美模擬了相模灣的海底地形——從近岸的礁岩區一直到深海的陡坡。站在巨大的觀景窗前,那種壓迫感和臨場感非常足。你會看到成群的鰺魚(真鰺/Bigeye Trevally) 像銀色的風暴一樣高速回遊,姿態非常流暢有力,看它們轉彎那叫一個整齊劃一,簡直像水下閱兵,壯觀極了!鯊魚(主要是溫和的狗鯊、貓鯊之類)在底部巡弋,各種鯛魚、石斑魚在礁岩間穿梭。運氣好的話,還能看到優雅的魟魚貼著沙底滑行。
    • 我的驚艷點: 這個水槽的魔力在於它展示了相模灣真實的生態群落。它不是把一堆不同海域的大魚丟進去,而是真實還原了這個特定海域的物種組合。尤其當魚群在眼前高速掠過時,配合燈光模擬的光線穿透水面的效果,真的彷彿置身海底。我在這裡站了好久,就盯著魚群發呆,很解壓。江之島水族館把這個"家門口的海"呈現得太生動了。
  2. 太平洋巨藻森林 — 獨一無二的奇觀!

    • 特色: 這絕對是江之島水族館最具特色、在日本乃至全球都非常罕見的展區!它成功培育了巨大的太平洋巨藻 (ジャイアントケルプ/Giant Kelp)。這些巨藻生長速度驚人(一天能長几十厘米!),在特製的高大水槽中(近9米深)向上延伸,形成一片茂密的、真正的水下森林!陽光(模擬的)從"水面"灑下,光束穿透搖曳的巨藻林,光影交織的景象如夢似幻,非常唯美。穿梭其間的則是加州海龍 (Garibaldi) ——一種鮮豔橘紅色的可愛小魚,它們是這片森林的原住民,還有海膽、海星等生物點綴其中。
    • 我的驚艷點: 震撼!巨藻林那種龐大的生命力撲面而來。看它們隨著水流擺動,感覺整個空間都是活的。這個展區特別適合拍照,光影效果絕佳。而且,飼養巨藻的技術難度很高,能親眼看到這麼大規模的巨藻林,本身就是一種幸運。這是江之島水族館真正的技術力展現!不過呢,我得說句實在話,如果你是追求"看大魚"或者"看新奇生物",這個區域可能稍顯"靜態"。但它那種寧靜、原始、充滿生命力的美感,需要靜下心來感受。
  3. 水母繁星走廊(クラゲファンタジーーーホール)— 夢幻打卡點!

    • 特色: 哪個水族館能少了治癒系的水母呢?江之島水族館的水母區設計得非常漂亮!一個圓形的迴廊,燈光幽暗,一個個圓柱形的水槽或球形水槽散發著夢幻的藍光、紫光。裡面養著各種形態各異的水母:傘部帶著點點星光的海月水母、拖著長長細絲猶如外星生物的紫紋海刺水母、小巧玲瓏的倒立水母(喜歡把傘蓋朝下貼在沙子上)、優雅的蛋黃水母等等。燈光隨著水母的律動變換色彩,背景音樂也很空靈,營造出一種置身星空的夢幻感。
    • 我的驚艷點: 漂亮!真的非常非常適合拍照,女生和小朋友尤其喜歡。看著水母一張一合,緩緩漂浮,時間都好像慢下來了,非常減壓。每次來都要在這裡待上好一陣子放空自己。是館內必打卡的網紅點。缺點可能就是人比較多,想拍張沒人的背景需要點耐心。
  4. 相模灣奇蹟礁岩區 — 小生物大世界!

    • 特色: 江之島水族館非常擅長展示近岸生態。這個區域模擬了相模灣沿岸的礁岩地帶和潮間帶。這裡有無數個大小不一的水槽,展示了棲息在岩石縫隙、海草叢中的各種小型生物:花紋豔麗的海兔(海蛞蝓)(品種超多!)、善於偽裝的石頭魚、外形奇特的鮟鱇魚(小小隻的也很可愛)、色彩斑斕的隆頭魚、躲在貝殼裡的寄居蟹,還有各種蝦蟹、貝類等等。
    • 我的驚艷點: 這裡簡直是微觀海洋世界的寶藏!需要你彎下腰,湊近玻璃,仔細尋找才能發現那些神奇的小生物。它們的形態、顏色、行為都千奇百怪,充滿了進化的智慧。特別是海兔,種類繁多,色彩之豔麗難以想象是自然界的產物,每次看都像在尋寶。如果你喜歡觀察細節和奇特的小生物,這裡能消磨你大把時間。江之島水族館在這個區域的展示非常用心,資訊牌也很詳細。
  5. 海獺樂園 — 萌力無敵!

    • 特色: 沒有人能抗拒水獺的可愛!江之島水族館飼養著可愛的亞洲小爪水獺。它們活潑好動,喜歡在水裡翻滾、潛水、互相追逐打鬧,或者在岸上用石頭敲開貝殼(這是它們的招牌動作!)。看它們用小手洗臉、抱著玩具玩耍的樣子,心都要被萌化了。
    • 我的驚艷點: 人氣王!永遠圍滿了人。看著它們無憂無慮地玩耍,超級治癒,煩惱一掃而空。小朋友更是看得目不轉睛。動作快的時候真的很有趣。不過吐槽一句,這裡往往人最多,想擠到前排看需要點技巧和時機。而且玻璃上經常沾滿小朋友的手指印(笑)。
  6. 深海探秘區 — 幽暗世界的居民!

    • 特色: 相模灣也有深邃的海溝。這個展區燈光昏暗,模擬深海環境,展示了那些適應了高壓、黑暗和無光環境的奇特生物。你會看到眼睛退化或特別大的深海魚、長相怪異猶如外星生物的深海鮟鱇(尤其是提著"小燈籠"的雌魚)、身體透明的生物、發光的蝦蟹等等。
    • 我的驚艷點: 滿足了我們對神秘深海的好奇心。這些生物的長相真的突破想象,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江之島水族館利用特殊的紅光照明(許多深海生物看不見紅光),讓我們能在相對"不驚擾"它們的情況下觀察。這裡很安靜,氛圍感十足。不過有些魚確實長得有點…嗯…"隨心所欲",看久了會覺得有點詭異又著迷。
  7. 江之島的海龜們 — 溫柔的巨人!

    • 特色: 館內有一個露天區域(有遮陽棚),設定了一個大型海龜池(注意不是深海區那個哦)。這裡主要飼養著綠蠵龜玳瑁。水池設計模擬了沙灘,它們可以爬上來曬太陽。看著這些緩慢移動、眼神溫和的大傢伙,感覺時間都變慢了。
    • 我的驚艷點: 陽光下的海龜特別有感覺!它們游泳的姿態很優雅,上岸休息的樣子又憨態可掬。露天環境讓它們能享受到自然光照,感覺更健康舒適。是休息一下、換換心情的好地方。
  8. 相模灣大水槽隧道 — 從魚群下方仰望!

    • 特色: 在主水槽的旁邊,有一段不太長的水下隧道。雖然比不上衝繩美之海水族館那個巨型的,但走在裡面,抬頭、環顧四周,看到成群的鰺魚、鯛魚甚至魟魚在你上方和身邊遊過,感覺還是很特別的。是一個從不同角度欣賞主水槽的體驗。
    • 我的驚艷點: 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當一大群魚從頭頂快速遊過時,壓迫感很強,很有趣。隧道雖短,但作為主水槽觀賞的補充,值得走一走。不過別抱太大期望以為是超長隧道,不然會失望哦。
  9. 海豚表演?不,是海豚行為觀察!

    • 特色: 江之島水族館的理念更偏向自然展示和教育。它沒有傳統意義上的、帶高難度跳躍動作的海豚表演。取而代之的是在室外海豚池進行的"イル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 (海豚交流)"イルカ行動観察" (海豚行為觀察)。飼養員會講解海豚的自然行為、生理特徵、如何照顧它們等知識,同時引導海豚展示它們天生的游泳、跳躍、發聲等能力。整個過程更側重知識和理解而非娛樂性表演。
    • 我的看法: 我個人非常欣賞這種模式!更人道,更注重動物的自然狀態和科普教育。能看到海豚自在游泳、偶爾躍出水面,聽飼養員講解它們的特點,感覺更有意義。如果你期待看到海豚跳圈、頂球之類的"表演",這裡會讓你覺得"不夠刺激"。但如果你認同這種理念,會覺得體驗很好。記得提前查好每天的演示時間,別錯過。

👉 我的私房觀賞秘訣:

  • 早起的鳥兒有魚看! 儘量開館就到,人少體驗好很多,拍照也容易。
  • 逆時針參觀: 入口進去後,建議按 相模灣大水槽 -> 巨藻林 -> 深海區 -> 水母區 -> 近岸礁岩區 -> 水獺/海龜露天區 的逆時針方向走。人流通常順時針,逆著走能稍微避開點人潮。
  • 表演時間記清楚! 水獺餵食解說、海豚行為觀察都是有固定時間的,入口拿張地圖/指南,或者拍下時間表,安排好路線以免錯過。
  • 耐心尋寶: 在礁岩區、深海區,多花點時間仔細看,小生物和深海怪魚藏驚喜!

逛累了?江之島水族館周邊美食推薦

玩了一上午,肚子肯定咕咕叫了。水族館內部有簡餐Cafe(意麵、咖哩飯、三明治、飲料等),味道尚可,價格比外面稍貴一點,圖方便可以解決。但難得來海邊,當然要吃新鮮海產啦!水族館本身就在海邊,附近有不少選擇:

  1. 海鮮丼飯 (かいせんどん / Kaisendon): 江之島的名物!島上很多小店甚至路邊攤都賣。用新鮮捕獲的魚生(鮪魚、鮭魚、鯛魚、蝦、蟹肉、魚卵等等)鋪在熱騰騰的白飯上。價格從一千多日元到三四千日元的豪華版都有。看當天什麼魚獲新鮮就點那個,通常不會錯。
  2.  
    • 我的推薦點: 水族館出來沿海邊往江之島方向走(不上島),或者在通往島上的弁天橋橋頭附近,就有幾家看起來樸實但人氣很旺的小店。挑人多的進去準沒錯。上次吃的那碗,鮪魚中腹油脂豐富,甜蝦鮮甜,魚卵在嘴裡啵啵爆開,超滿足!
  3. 生吻仔魚 (しらす / Shirasu): 相模灣特產!一種非常小的銀魚,可以生吃(活しらす / Namashirasu),口感滑嫩,帶點清甜;也有白煮的(釜揚げしらす / Kamaage shirasu)。最常見的吃法是蓋飯(しらす丼),配點芥末醬油。生吃季節性強(主要在春季),白煮的常年都有。
    • 我的建議: 既然來了,一定要試試!生吃的口感很特別,毫無腥味。在弁天橋入口附近就有專賣しらす的店。
  4. 烤魷魚 (イカ焼き / Ikayaki): 島上的經典小吃!一整隻大魷魚(通常是槍烏賊)串起來,刷上鹹甜醬汁在鐵板上烤得香噴噴、Q彈十足。邊走邊吃很方便。
    • 我的最愛: 每次上島必吃!尤其是剛烤好熱乎乎的,醬汁濃郁,口感彈牙。就在仲見世通商店街上就有好幾攤,味道都不差。水族館出來餓了可以先來一串墊肚子。
  5. 海鮮燒烤小屋: 在靠近海邊的地方,尤其往江之島方向,會有一些簡樸的開放式燒烤小屋(海鮮小屋)。可以直接購買漁民捕獲的各種新鮮貝類(牡蠣、扇貝、蛤蜊)、蝦、甚至魚,當場炭烤給你吃!撒點鹽,擠點檸檬汁,原汁原味的海洋鮮甜。
    • 我的體驗: 超有感覺!吹著海風,吃著現烤的、帶著炭火香的超大扇貝,鮮甜的汁水流出來… 雖然環境簡陋,但食材的新鮮度沒話說。適合能接受"路邊攤"氛圍的朋友。價格按食材算,一般一個烤大扇貝幾百日元。跟水族館隔著馬路的海邊就有幾家。
  6. 江之島啤酒: 當地有釀造江之島限定啤酒(江ノ島ビール),在一些餐廳或特產店能買到。逛完水族館,坐在海邊的餐廳,點杯冰涼的當地啤酒配海鮮,爽快!

👉 美食小提醒:

  • 留意荷包: 島上尤其是靠近景點的餐廳,價格普遍比市區高一些,特別是海鮮丼,豪華版可能不便宜。海邊燒烤小屋的食材單價也要看清楚再點。
  • 人潮洶湧: 午餐時間島上名店排長隊是常態。要麼錯峰用餐(比如逛完水族館早點吃或晚點吃),要麼降低期待找非網紅小店(味道其實也OK),或者就回片瀨江之島站附近的餐廳選擇更多、價格稍低一點。
  • 備好現金: 雖然現在刷卡普及度高了很多,但一些小吃攤、小餐館、特別是燒烤小屋,可能還是隻收現金(日文:現金のみ / Genkin nomi)。多備點現金比較保險。

江之島水族館 Q&A 快問快答

1. Q:從江之島水族館能看到富士山嗎?
A: 有機會!但不是在水族館裡面(裡面看海景的窗戶主要是相模灣大水槽那邊,但視野有限)。重點是在水族館外面的海邊步道!特別是天氣非常晴朗、空氣通透的日子(通常是冬季初春),站在水族館靠海的那一側步道上,向海的右前方(大致西偏南方向)眺望,有時就能看到遠方雄偉的富士山輪廓矗立在海平線上,與相模灣的海景形成絕美的畫面。這可是意外的bonus!我上次去運氣好就看到了,配上藍天白雲,美得像明信片。

2. Q:帶小朋友去江之島水族館合適嗎?
A:非常適合! 水族館本身規模適中,逛起來不會太累。有可愛爆表的水獺、海龜,夢幻的水母區,色彩繽紛的熱帶魚和珊瑚礁區(雖然規模不大),小朋友喜歡的元素很多。很多展區高度設計適合兒童觀看,也有觸控池(疫情期間開放狀況請查詢官網)可以近距離接觸海洋生物。館內也有哺乳室、兒童餐椅等設施。重點是,結合江之島的海邊環境,玩沙、看海鷗,行程更豐富。我見過很多日本家庭帶小小孩來玩,都開心得不得了。

3. Q:下雨天去江之島水族館值得嗎?
A:我覺得「值得」! 水族館是完美的雨天備案。大部分展區都在室內,完全不受天氣影響。雨天觀光客通常較少,逛起來更舒服,拍照也更容易避開人潮。而且,看著館內的水世界,聽著雨聲,反而有種特別的靜謐感。當然,缺點是無法享受戶外的海景和海風,戶外的海豚行為觀察/海龜區可能因為下雨暫停或體驗較差。但整體來說,把江之島水族館作為雨天行程的主力,絕對是個明智的選擇。我上次就是雨天去的,慢悠悠地看,體驗反而很好。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