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說真的,揹包背了快二十年,臺灣哪個角落沒去過?但像本家長壽村這樣,能把時間揉碎了慢慢過的地方,越來越少啦。清晨五點,天還沒全亮,我踩著村子裡鋪滿鵝卵石的小徑,空氣裡有種涼涼的青草香,混著誰家灶頭飄出來的柴火味。幾位穿著藍布衫的阿公阿嬤,慢悠悠地在自家門前澆花、掃地,看到我這個外來客,咧開缺牙的嘴笑著點頭:「少年仔,早喔!」那一刻的感覺很奇妙,好像手機震動的焦慮都被按了靜音。本家長壽村,真的是名字取得貼切,空氣和水是不是特別養人我不敢打包票,但那份從容,確實是實實在在的。
目錄
本家長壽村:時光釀造的秘境
這地方絕不是那種金光閃閃的觀光區。它安安靜靜地窩在南投山城的褶皺裡,規模不大,房子多是老式的紅磚黑瓦,有些牆斑駁了,反而更有味道。為什麼叫「長壽村」?村裡九十好幾的長輩比比皆是(村口的公告欄貼著壽星照片,百歲人瑞就有三位!)。跟雜貨店老闆娘阿春姨聊天,她一邊俐落地補著貨架,一邊說:「阮這嘛,沒什麼大工廠啦,空氣好、水好(她指了指店後山壁湧出的泉水),查埔人查某人攏愛做事,做到做不動為止啦!心情卡輕鬆啦!」她老公在一旁默默點頭補了句:「啊就吃自己種的啦。」這或許就是本家長壽村最樸實的養生哲學吧?
| 觀察重點 | 常見景象描述 | 揹包客小感想 |
|---|---|---|
| 作息 |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清晨澆花散步,午後小憩,傍晚串門子。 | 完全遵循自然節律,難怪精神好。我的手機鬧鐘在這裡顯得多餘又吵鬧。 |
| 飲食 | 門前屋後小菜園(地瓜葉、A菜、空心菜常見),簡單烹調(水煮、清炒居多),少油少鹽。 | 看到阿嬤現摘青菜下鍋,新鮮度爆表!雜貨店零食選擇少得可憐(只有古早味餅乾),反而治好了我的嘴饞。 |
| 勞動 | 輕量家務不停歇(掃地、縫補、整理菜圃),視體力做些手工(編竹籃、曬菜乾)。 | 動,但不勉強。 勞動是生活一部分,不是負擔。這種態度值得學習。 |
| 社交 | 樹下石凳、廟埕、雜貨店門口就是聊天站。緩慢的語速,大量的笑容,話題圍繞天氣、收成、兒孫近況。 | 沒有Line群組的轟炸,面對面的溫度,聽著聽著心也靜了下來。真正的「社群」在真實空間裡。 |
我特別留意到,村裡幾乎聽不到大聲嚷嚷或急促的喇叭聲。時間在這裡,是用走的,不是用跑的。待上兩天,我那被都市逼出來的「快轉模式」也跟著鬆開了齒輪。本家長壽村的空氣裡,真的有種安定的力量。
交通&停車:山路彎彎,心要放寬
自駕絕對是最方便的選擇!我用Google Map導航「本家長壽村」,從埔里過來,大約40分鐘車程。但!重點來了:進村前那段山路(縣道投XX線),彎道又多又急,有些路段會車空間真的很小。我開習慣都市路,第一次來沒抓準距離,後視鏡差點「親」到山壁,嚇出一身冷汗(奉勸技術沒把握或開大車的朋友,務必放慢再放慢)。路況嘛,主要幹道還行,但邊坡偶有落石痕跡,下雨天或颱風後出發前最好先查詢路況公告。
- 村口小型停車場:免費!大概只有10個車位左右,假日九點後基本滿位。我平日中午到,幸運卡到最後一格。地面是碎石鋪的,不算太平整。
- 活動中心旁空地:當地人指點,繞過村口小停車場再往前開約150公尺右轉,有塊較大的黃土地(旁邊是村活動中心)。優點是位子多(約20個);缺點是塵土飛揚,晴天一身灰,雨天可能變泥沼。停這裡走回村中心大概5分鐘。
- 路邊白線:村內主巷道狹窄,嚴禁停車! 外圍較寬的路段有畫白線區域可停,但不多,且要確認不擋住農家出入口或妨礙會車,否則會被關切(別問我怎麼知道的...)。
真心話時間: 停車位真的不足,尤其假日。村裡不是沒討論過增建,但卡在土地取得和經費(阿伯說不想破壞村子原本感覺)。建議大家早點出門搶位子,或乾脆平日來享受清幽。公車?別想了,一天可能只有一班經過村外大路口,下車還要走好遠,不實際。這次在本家長壽村停車的經歷,確實有點挑戰性啊!
景點必去:沉浸式體驗慢靈魂
在本家長壽村,所謂「景點」不是那種收門票、蓋紀念章的地方。它的魅力在於參與其中,感受那份融入日常的生活感。以下幾個點,是我覺得最能捕捉村子精髓的:
-
百年老楓香樹下聽古
村子中心的這棵巨樹是天然地標,樹蔭廣闊得像把大傘。下午三點左右,總有幾位阿公帶著茶具聚集在樹下的石桌凳。鼓起勇氣上前打招呼,通常會得到善意回應。我買了包冬瓜糖請他們,換來一整個下午的「古早味」故事(日據時期怎麼躲空襲、早年山裡打獵的趣聞)。阿木伯指著樹幹上一道深痕說:「這嘛,我細漢爬樹跌下來割到的啦!」歷史在他們口中,就是活生生的記憶。坐在這裡聽故事,比看任何歷史課本都真實。本家長壽村的歷史,就刻在老樹的年輪裡,也藏在阿公阿嬤的笑紋裡。
-
跟著阿嬤學做古早味菜脯
在雜貨店阿春姨熱情牽線下,我有幸跟村尾的秀美阿嬤學醃蘿蔔乾(季節限定,秋冬蘿蔔盛產時機會較大)。從清洗、切片、鹽漬、重壓去水、日曬到最後入甕,每個步驟阿嬤都講究得不得了。「日頭要夠烈,風要透,鹹度要抓準,手勁不能偷懶!」她邊用力揉壓蘿蔔邊說。曬場就在她家後院,一塊塊白蘿蔔片鋪在竹篩上,沐浴在陽光下,散發著樸實的香氣。這過程慢工出細活,急不得。曬好的菜脯,阿嬤硬塞了一小包給我:「煮湯放幾條,尚對味!」純手工的溫度,市場買不到。體驗小提醒: 這很看緣分!主動問問雜貨店或村長辦公室,表達誠意,有時會有驚喜。別當成付費行程要求喔!
-
無名山泉野溪泡腳
沿著村子後方產業道路往上走約15分鐘(問村民「水頭」在哪),會發現一條清澈見底的小野溪。水是從更高處巖縫流下來的山泉水,終年沁涼。當地人會來這裡取水飲用(煮沸過)或洗菜。找塊平穩的大石頭坐下,把雙腳泡進冰涼的溪水裡... 哇!那股透心涼瞬間趕走所有煩躁,比喝什麼能量飲料都提神!聽著淙淙水聲,看著溪邊蕨類隨風輕擺,腦袋完全放空。這是我在本家長壽村找到最棒的天然充電站。記得自備毛巾、穿好走的鞋,並絕對不留垃圾!
-
信仰中心:鎮安宮參拜與廟埕人情
小小的鎮安宮供奉著土地公,是村民的信仰中心。廟本身古樸寧靜。我更喜歡的是廟埕的氛圍。傍晚時分,村民吃飽飯會自動聚集在這裡,搖著扇子閒話家常,小孩在旁邊跑跳。旁邊常會有臨時小攤(比如假日來賣現烤地瓜的阿伯)。買條地瓜,坐在廟埕階梯上啃,聽著身旁的閩南語家常對話,即使聽不懂全部,也能感受到那份緊密的人情網路。這才是臺灣鄉村生活的縮影啊!在本家長壽村的鎮安宮前,時間彷彿回到了童年。

附近景點:探索山城魅力圈
待在本家長壽村享受慢活之餘,也可以順道探訪周邊幾個特色景點,豐富旅程。南投山城的魅力,值得多花點時間細品:
-
仙湖農場
- 介紹:這名字取得真美!其實是個以有機耕作、食農教育為主軸的休閒農場。視野超棒,真的能看見山嵐如湖面雲霧般繚繞山坳的景象(尤其清晨或雨後)。可以預約導覽瞭解他們的友善農法,季節對了還能採果(草莓、小番茄)。農場自營的餐廳強調「從產地到餐桌」,餐點不錯。但我要說句實話:假日人潮洶湧,少了點仙氣,比較像熱門觀光點。想靜靜看山景,建議平日早上去。
- 地址:南投縣國姓鄉(離本家長壽村約20分鐘車程)
- 交通:自駕最方便,有專屬停車場(免費)。公車班次極少,不推薦。
- 營業時間:農場區域 09:00 - 17:00;餐廳 11:00 - 14:30 / 17:00 - 19:30 (週二公休,假日建議預約)。
-
糯米橋休閒農業區
- 介紹:這裡是國寶級古蹟「糯米橋」的所在地!用紅磚、石灰、黑糖、糯米砌成的百年古橋,堅固又古樸,見證先民智慧。除了看橋,整個農業區規劃了親水步道(水淺平緩適合小孩玩水)、生態觀察點。沿著北港溪散步很舒服。附近有些咖啡廳和小農市集,可以買到當地農產(梅子製品、水果)。環境維護得乾淨,適閤家族同遊。比起仙湖,這裡商業氣息淡一點,更自然。
- 地址:南投縣國姓鄉北港村(導航設「糯米橋」即可,離本家長壽村約15分鐘車程)
- 交通:自駕為宜,橋邊有小型免費停車場(常滿),可停外圍路邊白線再走進去。
- 營業時間:開放空間,全天可訪(夜間無照明)。小農市集或店家約09:00-17:00。
-
禪機山仙佛寺
- 介紹:這個點比較特別!氣勢宏偉的大型宗教園區,供奉無極老祖。最大的特色是那尊巨大的彌勒佛像和層疊而上的仿古建築群(有點像縮小版紫禁城?)。視野非常遼闊,能遠眺國姓鄉山景。園區很大,走起來頗費腳力。宗教氣息濃厚,建築風格獨特(喜歡拍照的人會覺得壯觀)。不過嘛...對我這種純看風景的揹包客來說,門票(清潔費)小貴,且園區內部分割槽域感覺稍顯人工刻意(個人感覺啦!)。適合對宗教文化或特殊建築有興趣的訪客。
- 地址:南投縣國姓鄉長壽巷(離本家長壽村最近!約7分鐘車程)
- 交通:自駕,有大型停車場(付費)。
- 營業時間:07:00 - 18:00 (收取清潔費)。
美食推薦:在地滋味的誠實鑑賞
在本家長壽村,別期待米其林或網美店。這裡的食物,就像村子本身,簡單、實在、有家的味道。想吃大餐?請回埔里或草屯!在這裡,吃的是那份「在地感」。
-
阿霞姨ㄟ灶腳 (無招牌麵店)
- 介紹:真的沒招牌!就在鎮安宮斜對面,一戶民宅的騎樓下擺著幾張桌子。掌廚的是阿霞姨,賣的就是簡單的湯麵、乾麵、滷味和幾樣小菜(如滷豆腐、燙青菜)。湯頭是用大骨和蘿蔔熬的,清澈甘甜。乾麵的肉燥是手切豬肉丁,香而不膩。滷味入味不死鹹。重點是價格實在到讓人感動! 用餐時間常坐滿當地做工的人。缺點?環境很家庭式(甚至有點簡陋),選擇少,可能不合精緻派胃口。但這就是道地的鄉村麵攤啊!
- 地址:本家長壽村內,鎮安宮斜對面(問村民都知道)。
- 營業時間:大約 06:30 - 賣完就收(通常下午一點多就沒了),週一常休息(隨興,建議早上去)。
- 價位:超親民! 湯麵/乾麵 $50;滷味(豆乾、海帶、滷蛋)每樣 $10-$20;燙青菜 $30。$100元吃超飽!
-
春仔雜貨店の手工麻糬
- 介紹:前面提過的雜貨店,阿春姨的隱藏版手藝!她不是天天做,通常是看心情或有預訂才做(尤其是假日觀光客稍多時)。用傳統蒸籠炊糯米,手工捶打,包的是她自己熬煮的紅豆餡或芝麻粉,最後滾上香氣十足的花生粉。口感Q彈不黏牙,甜度適中,花生粉超級香!吃得出沒有多餘新增物。現做的最好吃,帶回家當天吃完風味最佳。缺點就是無法預期,得碰運氣或事先詢問。
- 地址:本家長壽村村口,阿春雜貨店(有招牌)。
- 營業時間:雜貨店約07:00-19:00。麻糬出現時間不定,建議上午去問。
- 價位:一盒(約6-8顆) $100。
-
山泉水豆腐坊
- 介紹:這家稍微遠一點點(離村中心步行約10分鐘,在往野溪的路上),是一對返鄉夫婦經營的小作坊。堅持用本家長壽村的山泉水(就是泡腳那條溪的上游水源點)、臺灣非基改黃豆,每日限量製作。豆香濃鬱到我以為回到小時候!必買板豆腐(紮實有豆香,煎煮兩相宜)和豆漿(無糖的原味最能喝出甘甜,濃到會「牽絲」),豆花也很細緻綿密。買了一塊板豆腐回民宿煮湯,簡單加點青菜,湯頭就甜得不得了。他們也賣豆渣做的點心,很特別。
- 地址:南投縣國姓鄉長壽巷XX號附近(從村中心往野溪方向走,留意路邊小招牌)。
- 營業時間:通常 07:00 - 賣完為止(約中午左右),週日公休。
- 價位:板豆腐 $40/塊;豆漿 $60/瓶(大);豆花 $40/碗。以品質來說,合理!
Q&A:本家長壽村快問快答
A:看你想給孩子什麼體驗!這裡沒有遊樂設施或動物園。但可以接觸大自然、看老房子、體驗鄉村生活(看人種菜、餵雞)。適合喜歡自然觀察、能接受簡單環境的孩子。記得帶防蚊液和防曬!
A:村子本身沒有正式民宿或旅館。最近的住宿點在車程約10-15分鐘外的國姓鄉街上(選擇不多,多是平價旅社)或更遠一點的埔里鎮。建議規劃當天往返或住埔里。
A:避開盛夏(7-8月山區午後雷陣雨頻繁且悶熱)和雨季(易有落石)。春秋(3-5月、9-11月)氣候最宜人,尤其秋天的山景層次豐富很美。冬天山區較冷,但別有蕭瑟靜謐之美。想看曬菜脯、蘿蔔,選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