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在臺灣山林裡穿梭了快十年的旅人,這次好好聊聊新北市深坑這條讓我又愛又恨的——火燄山步道。放心,我會把我知道的、踩過的坑、驚豔的亮點,通通攤開來告訴你,保準你讀完之後,腦海裡能勾勒出一條清晰又真實的登山路線圖。
交通&停車
開車族:
這點我得先說,如果你是開車來挑戰火燄山步道,停車位絕對是你首先要面對的「小魔王」。步道主要的登山口在深坑區阿柔洋產業道路上。導航直接設「火燄山步道登山口」或「天龍宮」比較容易找到。登山口旁邊有個非常迷你的停車場,大概擠個5、6輛車就滿了(真的,超小!)。我通常習慣早點出發,大概早上7點左右到,還有機會撿到位置。如果你是週末假日來,或是睡到自然醒才出門的朋友,抱歉,那個小停車場想都不用想,肯定滿了。
那怎麼辦?別擔心,還有備案。往下坡一點的路邊,稍微寬敞點的地方可以「見縫插針」式停車,但務必注意!絕對不能擋到產業道路的通行!這裡是農用車、住戶進出的要道,擋到路不只沒禮貌,還可能被請走甚至拖吊。我親眼看過有人亂停被當地居民罵的...場面有點尷尬。另外,也可以考慮停到較遠一點的深坑老街公有停車場(像深坑國小旁停車場),然後再叫計程車上山。雖然多花點錢,但省去找車位的煩躁感,有時也是值得的。騎機車就相對友善多了,登山口附近找空地停好就行。
大眾運輸族:
這就有點考驗腳力和時間了。最靠近的站點是公車「深坑國小」站。你可以搭乘:
- 臺北客運 795(木柵 - 平溪)
- 指南客運 660、666、679 等路線到達深坑國小站。
下車後,真正的挑戰才開始——你得步行約 2公里 的上坡產業道路才能抵達登山口!這段產業道路坡度不小,走起來也是會喘的(相信我,我走過一次就放棄了)。強烈建議在深坑老街那邊直接轉乘計程車上山,省下體力給真正的步道。除非你今天的目標就是鐵腿訓練營,那...就走吧!
步道介紹
好,終於抵達登山口了!說起火燄山步道這個名字,聽起來是不是有點霸氣外露?別擔心,它跟西遊記裡那座會噴火的火焰山是兩碼子事啦!名字的由來,據說是因為山頂附近的巖壁在夕陽照射下,會呈現一片火紅,猶如火焰燃燒而得名(可惜我到現在都沒在對的時間點看到這景象,殘念...)。這條步道貫穿深坑和石碇,沿途風景變化豐富,可以遠眺臺北盆地、101大樓(天氣好時),又能深入綠意盎然的林間,體驗原始的山徑趣味。它是條環狀步道,這點我很喜歡,不用走回頭路就能回到起點附近,感覺比較有「完成感」。
路線大致可以分成幾個特色段落:
- 陡上攻頂段(登山口→涼亭岔路口):
這算是火燄山步道最硬的一段!從登山口一開始就是連續不斷的陡上石階,坡度真的不客氣。這段路相當考驗心肺功能和腿力。別看它一開始就給你下馬威,其實長度不算太長(大概佔全程不到1/3),咬咬牙撐過去就好了。石階修繕得還算完整,但部分路段因為樹根盤踞或濕滑青苔,走起來要特別小心滑倒(雨後更要當心!)。沿路林相茂密,遮蔽很好,不太會曬到太陽,算是體力消耗中的小確幸吧?途中會經過一處小小的平臺展望點,可以稍作喘息,回頭看看山下深坑的景緻。 - 稜線風光段(涼亭岔路口→火燄山頂):
經過一段辛苦的爬升,到達涼亭旁的岔路口(這裡有個簡單的休息棚架),恭喜你,最硬的挑戰大致結束了!往火燄山方向繼續前進,路徑會轉為比較平緩的土徑與石塊路,走在稜線上。這裡的視野會漸漸開闊起來。天氣晴朗時,往北看,臺北盆地盡收眼底,運氣好能清楚看到101大樓聳立的天際線;往南看,則是石碇、筆架連峰一帶綿延的山巒,層層疊疊很有層次感。這段稜線走起來相當舒服,微風吹拂,是欣賞風景和拍照的絕佳路段。不過稜線路段比較窄,遇到人多時交會要稍微注意一下安全。 - 原始山徑下行段(火燄山頂→叉路1→叉路2→步道出口):
抵達火燄山山頂(海拔373公尺)!山頂有顆基石,視野很棒,是整條路線的最高點,也是拍照打卡的熱點。拍完照喘口氣後,就準備下山囉。下山的路徑與上山截然不同,充滿了原始的野趣(說白了就是比較原始、人工修築痕跡少)。大部分是泥土路,穿插著許多裸露的岩石路段和需要手腳並用(或用登山杖輔助)的拉繩小段落(這些繩索狀況我覺得還算OK,但還是要自己先確認抓穩)。這段路徑相對濕滑(尤其雨後或潮濕天氣),一雙抓地力好的登山鞋或健行鞋是絕對必備的!我穿普通運動鞋走過一次,下山時簡直像在溜冰,超級狼狼狽又危險。沿途的林相更為原始濃密,有種探險的感覺。會陸續經過兩個重要的岔路口:- 叉路1(往石碇方向): 這裡有個明顯指標。如果你選擇往石碇方向走,就會離開環狀路線,一路下切到石碇去(這條路我沒走過,聽說更原始)。我們要走環狀O型回來,記得選擇往「天龍宮」或「登山口」方向繼續前行。
- 叉路2(往猴山嶽方向): 這裡又有一個岔路,指向熱門的猴山嶽步道(猴山嶽前峰展望很棒!)。同樣的,我們要選擇往「天龍宮/登山口」的路徑。繼續下行,路徑會接回產業道路,再走一小段平緩的柏油路,就能回到靠近登山口附近的步道出口了(出口在天龍宮斜對面),完成一個完整的O型環狀路線。
火燄山步道整體來說,是一條中級難度的步道。它最大的特色在於「先苦後甘再野」:前面用陡上考驗你,中間用稜線風光獎勵你,後面則用原始的下山徑增添探險樂趣。雖然海拔不高,但該有的挑戰性(特別是雨後濕滑的下山路)和風景回饋都具備了,CP值我覺得還不錯!
步道資訊
為了讓你一眼掌握重點,我把最關鍵的資訊整理成表格,看起來更清楚:(別擔心,後面還有我的碎碎念補充)
| 專案 | 資訊 | 備註與個人心得 |
|---|---|---|
| 營業時間 | 24小時開放 | 山林當然沒有大門關起來的道理!但強烈不建議摸黑行走,特別是原始的下山路段,危險性大增。清晨或午後出發最適合。 |
| 步行時間 | 約2 - 3小時 (完成O型環狀) | 官方寫2-3小時算合理。我腳程中等,包含拍照、山頂休息,大概抓2.5小時差不多。體力好不停留,1.5小時也有可能。第一次走或喜歡拍照,預留3小時比較從容。下雨天或步道濕滑時,時間要再加長,安全第一! |
| 步道長度 | 約2.5 - 3公里 (環狀全長) | 里程不長,但可別被數字騙了!因為坡度起伏大,加上後段原始路徑需要小心行走,體感上會覺得比平路走3公里累很多倍。 |
| 步道難度 | ★★★☆☆ (中級) | 它絕對不是一條輕鬆的休閒步道!前面連續陡上階梯對平常沒運動習慣的人就是第一個門檻。後段原始下山路的濕滑與需要稍微攀扶的地形,則是第二個挑戰。需要有基本體力與平衡感。不推薦給長者、幼童(除非是常爬山訓練有素的那種)或完全無登山經驗者。健腳人士當然覺得是小菜一碟啦。 |
| 步道型別 | 原始山徑、石階、土徑、巖壁、拉繩、產業道路 | 路況變化多端,這也是我覺得它有趣的地方。從標準階梯到原始山林路徑一次體驗。但多變的路況也代表需要更注意腳下安全。 |
| 是否申請 | 不需要申請入山或入園 | 說走就走的郊山步道,這點很方便。 |
路線資訊
路線其實前面介紹步道時已經涵蓋了大半,這裡再重點提醒一下方向選擇,這點超重要,走錯就回不來或是多花很多時間了!
- 起點認定: 大多數人認知的「火燄山步道」登山口就是天龍宮旁、阿柔洋產業道路上的那個明顯入口(有步道牌)。
- 核心O型路線選擇:
- 路線A (經典O型): 登山口 → 陡上階梯 → 涼亭岔路口 → (左轉往火燄山) → 稜線風光段 → 火燄山頂(拍照休息)→ 原始下山徑 → 叉路1 → (選擇往「天龍宮/登山口」方向) → 叉路2 → (再次選擇往「天龍宮/登山口」方向) → 接產業道路 → 步道出口(天龍宮斜對面)→ 步行回停車處。
這是最主流、最推薦的路線,也是我上面詳細介紹的走法。能體驗步道所有精華。 - 行進間關鍵抉擇岔路口:
- 涼亭岔路口: 陡上結束後到達。這裡有休息棚架。務必左轉往「火燄山」方向。直走或右轉可能會走到其他不知名小徑(我有次好奇走錯一小段,差點迷路在林子裡)。
- 叉路1 (下山途中): 原始山徑下來後遇到的第一個明顯岔路,會有指標。務必選擇往「天龍宮」或「登山口」方向。往「石碇」方向會離開環狀路線下山到石碇,路程較遠且需安排接駁。
- 叉路2 (下山途中): 繼續下山遇到的第二個岔路。務必選擇往「天龍宮」或「登山口」方向。往「猴山嶽」方向則是另一條熱門步道,景色也很棒,但同樣是不同路線,需要更多時間和規劃。
- 路線B (反方向): 也有人從步道出口(天龍宮斜對面那個口)先走原始下山徑上山(變成陡上原始路),然後從火燄山頂走稜線,再下陡階梯回登山口。這種走法我個人不推薦!因為原始山徑的坡度更陡峭、路面狀況更不穩定,把它當作上行路線,難度和危險性都比走石階上行高出許多。何必自找苦吃?除非你想挑戰更硬的版本...
- 路線A (經典O型): 登山口 → 陡上階梯 → 涼亭岔路口 → (左轉往火燄山) → 稜線風光段 → 火燄山頂(拍照休息)→ 原始下山徑 → 叉路1 → (選擇往「天龍宮/登山口」方向) → 叉路2 → (再次選擇往「天龍宮/登山口」方向) → 接產業道路 → 步道出口(天龍宮斜對面)→ 步行回停車處。
強烈建議:第一次走的朋友,乖乖選擇路線A (順時針O型)。安全、體驗感較好,也符合大多數人的行走方向。
附近景點
爬完山,精疲力盡(或精力旺盛?)時,附近當然要找地方補充能量或繼續玩耍啦!深坑一帶可是有名的美食區。
-
深坑老街
- 介紹: 這還需要多說嗎?火燄山步道爬完,99%的人下一站就是衝深坑老街!這裡是深坑豆腐的發源地,整條老街充滿古早味,飄散著誘人的碳烤豆腐香。除了必吃的各種豆腐料理(紅燒豆腐、豆腐羹、碳烤臭豆腐、豆腐霜淇淋... 想到就流口水),還有許多傳統小吃、伴手禮店家。老街建築也蠻有特色,可以逛逛拍拍照,感受一下熱鬧的氣氛。就是假日人真的爆多...
- 地址: 新北市深坑區深坑街沿線。
- 交通: 從火燄山步道登山口開車/騎車下山約10-15分鐘。大眾運輸就是剛剛提到的深坑國小站步行可達。從步道下山後,通常會直接過來。
- 營業時間: 老街本身24小時可逛(建築都在),但店家營業時間大約是10:00~20:00左右為主,各店略有不同。假日通常開晚一點。知名店家賣完就收,想吃特定美食最好早點去。
-
石碇老街(千島湖/鱷魚島觀景臺)
- 介紹: 如果下山選擇往石碇方向走(前面叉路1選擇往石碇的話),或者你還有體力想拓展行程,石碇老街是另一個充滿古樸風情的選擇。相較深坑的熱鬧,石碇老街(尤其是靠近吊腳樓那段)顯得寧靜許多。沿著清澈的溪流而建,可以看到特殊的吊腳樓建築。這裡也有特色小吃,像是石碇豆腐、麥芽糖、茶葉蛋等。但石碇更出名的可能是周邊的山水景觀。最最推薦的是要開車才能方便抵達的「千島湖」和「鱷魚島觀景臺」。從高處俯瞰翡翠水庫集水區,點點島嶼散佈在碧綠湖水上,形狀酷似鱷魚頭的島嶼是最大亮點,風景絕美,非常值得專程前往(不過這需要另外安排交通時間)。

- 地址: 新北市石碇區石碇東街、石碇西街沿線。千島湖觀景臺多位於北宜公路旁(如潭腰、八卦茶園附近)。
- 交通: 從火燄山步道叉路1下山至石碇,步行距離較遠且路況原始耗時,強烈建議開車前往石碇老街或觀景臺。從深坑開車過去約20-30分鐘。沒有很方便的大眾運輸直達觀景臺。
- 營業時間: 老街店家約09:00-17:00為主。觀景臺為開放空間,無時間限制。
-
猴山嶽步道
- 介紹: 如果你在火燄山步道下山途中,看到叉路2往「猴山嶽」的指標時心癢癢,那表示你體力還行嘛!猴山嶽步道也是深坑/木柵一帶的熱門郊山。從猴山嶽前峰展望點看出去的視野非常棒,可以飽覽臺北盆地、101、觀音山甚至淡水河出海口。路徑也是原始山徑為主,部分路段有拉繩,難度與火燄山步道後段類似或稍難一點點。時間體力充足的話,可以考慮規劃在一起走(例如火燄山+猴山嶽前峰來回),但這樣行程會拉長到4-5小時以上,變成一個更硬核的行程。
- 地址: 登山口多位於指南路三段底或阿柔洋產業道路(與火燄山步道叉路2相通)。
- 交通: 通常獨立規劃路線較多。若要從火燄山接過去,就是前述叉路2選擇往猴山嶽方向(需原路折返或從其他出口下山,路線較複雜)。
- 營業時間: 24小時開放。
注意事項
爬了這麼多次,有些血淚教訓一定要提醒大家:
- 鞋子!鞋子!鞋子! 講三次表示超級重要!請務必穿著抓地力強、鞋底紋路深、能保護腳踝的登山鞋或健行鞋。運動鞋、平底鞋、休閒鞋在這條步道上,特別是後半段原始濕滑下坡,就是讓你體驗屁股親吻大地的完美工具。別跟自己過不去!

- 基本裝備要帶:
- 足夠的飲水: 夏天至少要帶1.5公升以上。沿途沒有補水點!只有登山口和山頂短暫休息處。
- 補充能量的行動糧: 巧克力、能量棒、飯糰、香蕉都好。爬陡坡很耗體力。
- 防曬/防風/防蚊蟲: 帽子、薄外套(山頂風大)、防蚊液(林間蚊子不少)。夏天防曬乳必備(稜線無遮蔭)。
- 登山杖(強烈建議攜帶): 特別是下山原始路段,多一根或兩根登山杖輔助,能大大減輕膝蓋負擔並增加穩定性。
- 手套(選配但推薦): 後段拉繩或有需要攀扶岩石處,戴手套能保護手不被磨傷或弄髒。
- 行動電源: 拍照導航都很耗電。
- 輕便雨衣: 山區天氣變化快,隨身帶一件備用。
- 行前檢視天氣預報: 如果預報會下雨,建議直接放棄行程。這條步道雨後或潮濕時,特別是原始下山路段,會變得極度濕滑泥濘,危險性倍增,樂趣也會大打折扣(全身泥巴真的不好玩)。
- 岔路口務必看清指標: 路線部分強調過了,涼亭岔路、叉路1、叉路2這三個關鍵點,一定要停下來看清指示牌,選擇往「火燄山」、「天龍宮」或「登山口」的方向。指標還算清楚,別只顧著低頭走路。手機離線地圖(如Hikingbook、健行筆記APP)也建議先下載好軌跡圖備用。
- 垃圾請務必帶下山: 沿途沒有垃圾桶!請帶一個小垃圾袋把自身產生的垃圾(果皮、包裝紙、衛生紙等)通通帶下山。這麼美的自然環境,別留下不該有的東西。
- 評估自身體能狀況: 前面陡上階梯真的不輕鬆。如果走到一半覺得非常不適,不要硬撐。適時休息,甚至考慮在涼亭岔路口或山頂折返原路下山(雖然走石階下山對膝蓋負擔也大,但至少路況熟悉)。
- 早點出發: 避開人潮(特別是假日)、避開午後雷陣雨風險、停車位也比較好找。越晚停車位越難喬。
- 保持禮貌: 步道狹窄處(尤其稜線和原始下山徑)遇到對向山友,互相禮讓一下。該讓路的時機主動靠邊停讓。
Q&A
- 問:[火燄山步道]適合帶小朋友或長輩去嗎?
- 答:不太適合。 除非你家小朋友或長輩是經驗豐富的登山咖,體力腳力都很好。前面的連續陡上階梯對他們來說負擔太大,後段原始下山路的濕滑和不平整路面更是潛在的跌倒風險。帶長輩或小孩,深坑附近有更輕鬆的步道可以選擇(比如炮子崙步道、茶山古道平滑段)。
- 問:[火燄山步道]最推薦什麼季節去走?
- 答:秋季(10月-12月)和春季(3月-5月)最理想。 天氣涼爽舒適,比較不會走到汗流浹背、頭昏眼花。夏季(6月-9月)太悶熱,尤其前面陡上階梯段會爬得很痛苦,而且午後雷陣雨機率高,增加步道濕滑危險。冬天(1月-2月)要注意東北季風帶來的濕冷和風勢(尤其在稜線)。
- 問:走[火燄山步道]一定要穿登山鞋嗎?
- 答:強烈建議一定要! 尤其是步道的後半段原始下山路。無論天氣看起來多好,山徑都可能殘留濕氣,那些岩石和泥土地面非常容易打滑。一雙抓地力好的登山鞋能提供必要的穩定性和保護,大大降低滑倒受傷的風險。穿普通運動鞋走,真的就是在賭運氣,輸面很大。安全第一,別省這裝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