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宵夜、早餐,或者係腸胃唔舒服時,第一個諗起嘅,十有八九都係嗰碗綿滑溫潤嘅 廣東粥。唔知你係唔係咁?我?我直頭係 廣東粥 嘅超級粉絲!由細食到大,從街邊小攤到酒店餐廳,為咗一碗好粥,我真係可以穿街過巷。佢唔單止係食物,仲係一種記憶,一種安慰。尤其係喺臺灣,你會發現 廣東粥 嘅變奏真係五花八門,各有千秋。
目錄
點解我咁迷廣東粥?
老實講,其他粥品有時對我嚟講太「寡」,或者太黏稠。廣東粥 就啱啱好!首先係個「綿」字!師傅要花功夫,將米粒煲到幾乎化開,同湯水渾然一體,嗰種滑過喉嚨嘅感覺,真係無得頂。再嚟係個「鮮」!無論係豬肝、魚片、皮蛋瘦肉,定係鮮蝦,新鮮食材嘅味道,完全融入粥底,唔會過火,剛剛好嘅熟度。最後係個「暖」!尤其係喺冬天,或者落雨天,捧住一碗熱辣辣嘅 廣東粥,成個人即刻暖笠笠,好滿足。
喺臺灣搵碗好廣東粥,有啲咩講究?
呢幾年喺臺灣四圍食,真係試過唔少。有啲店打住 廣東粥 嘅名號,但食落... 嗯,只能講係普通嘅鹹粥。一碗真正夠水準嘅 廣東粥,我個人認為有幾個關鍵:
- 粥底(重中之重!):呢個真係靈魂!米要夠靚(通常用梗米或蓬萊米混合),火候要足,時間要夠長(至少煲幾個鐘)。煲出嚟要「水米交融」,米粒開花溶化,粥水濃稠掛勺,但又唔會漿口。行內話叫「明火白粥」,即係只用米同水,猛火煲滾再轉細火慢熬出嘅粥底,味道清甜純粹。(唔好諗住用現成飯加水煲就搞掂,口感味道差天共地!)
- 配料新鮮度:豬潤(豬肝)要爽脆無異味、魚片要滑溜、肉片要醃得入味又唔會過鹹、皮蛋溏心啱啱好。食材唔新鮮,碗粥即刻扣分!
- 粥與料嘅結合:好多店係將煮好嘅配料直接鋪喺粥面。靚嘅 廣東粥,通常會將啲易熟嘅配料(如魚片、豬肝、肉片)喺最後關頭放入滾燙嘅粥底裡「灼」熟,咁樣配料嘅鮮味先至會釋放落粥度,粥嘅熱力亦會令配料保持最嫩滑嘅狀態。(呢點好重要,但唔係間間做到!)
- 調味:靚嘅粥底本身已經有米香同淡甜味,通常只需要少少鹽、胡椒粉、有時會落少少大地魚粉提鮮(師傅嘅秘方),最後撒上蔥花、薑絲、油炸鬼(油條)或薄脆。調味過重,反而會蓋過粥嘅本味同配料嘅鮮。(我最怕食到死鹹或者落好多味精嘅粥!)
臺灣熱門廣東粥型別大點兵
臺灣嘅 廣東粥 款式真係好多,我整理咗幾款最常見、我自己又常食嘅,同大家分享下:
| 粥品名稱 | 靈魂配料 | 風味特色 | 適合咩人食 |
|---|---|---|---|
| 皮蛋瘦肉粥 | 皮蛋(溏心為佳)、豬肉片/肉絲 | 經典不敗!皮蛋獨特香氣與粥融合,肉片提供口感層次,溫和順口。 | 大眾口味、初次嘗試者、胃口唔開時 |
| 艇仔粥 | 魚片、魷魚、豬皮(或浮皮)、炸花生、油條、蛋絲...(配料豐富!) | 海陸風味大集匯!口感豐富,鮮味爆炸,通常粥底較厚身。 | 喜歡多重口感、海鮮愛好者 |
| 及第粥 | 豬潤(豬肝)、粉腸、豬腰、肉片、有時加豬肚 | 內臟愛好者天堂!豬潤爽脆、粉腸軟糯,粥底吸收肉香,濃鬱飽足。 | 喜歡內臟口感、追求飽足感 |
| 滑雞粥 | 去骨雞腿肉塊/雞片 | 雞肉鮮嫩滑溜,粥底清甜帶有雞油香氣,較為清爽。 | 喜歡清淡鮮甜、唔想太重口味 |
| 魚片粥 | 新鮮魚片(常用鯛魚、鱸魚) | 凸顯魚肉鮮味!魚片潔白嫩滑,粥底鮮甜清爽,通常調味最輕。 | 喜歡海鮮原味、腸胃敏感時 |
| 窩蛋牛肉粥 | 生雞蛋、醃製牛肉片 | 生蛋黃拌入熱粥令質感更滑,牛肉嫩口帶點蛋香,風味獨特。 | 喜歡蛋香、創新口味嘗試者 |
點揀?睇你心情同狀態囉! 想穩陣就皮蛋瘦肉;想豪華豐富就艇仔粥;想補身(心理上)食內臟就及第粥;想清清地就滑雞或魚片;想玩新意思就窩蛋牛肉!
唔好睇小!點食都好有學問
食 廣東粥 嘅樂趣,唔單止喺碗粥本身,仲喺於點樣「配搭」同「調味」!
- 油炸鬼(油條)係絕配! 新鮮炸起脆卜卜嘅油條,浸落熱粥度,半脆半軟嗰下,吸滿粥汁,真係人間美味!我試過有啲店畀嘅油條淋咗或者唔脆,成碗粥即刻大打折扣。(有時我會叫多份油條淨食!)
- 薄脆係點綴: 撒啲薄脆上去,增加啲香脆口感,不過佢好快淋,要趁快食。
- 蔥花、薑絲、胡椒粉係靈魂伴侶! 一定要落!蔥花嘅清香、薑絲嘅微辛(仲可以去腥提鮮)、胡椒粉嘅暖胃微辣,同 廣東粥 係天作之合。我自己會落好多薑絲!(唔鍾意薑嘅朋友可以走薑)
- 辣椒醬/豆瓣醬? 睇個人喜好啦!我偶爾想刺激下味蕾,會點少少,但唔會落太多,怕搶咗粥嘅鮮味。
點解街邊啲廣東粥可以咁快上枱?秘密在於...
你有冇諗過,點解有啲小店聲稱 廣東粥 即叫即煮,但等幾分鐘就有得食?真相係:佢哋一早煲好一大鍋濃稠嘅「粥底」(有時甚至係用預先處理過嘅飯加水煮成嘅「飯粥」)。當你落單時,師傅就舀一勺粥底落小鍋,加滾水或高湯開稀,再加入配料煮熟。咁樣當然快啦!
但噉樣做,同真正慢火細熬嘅明火白粥粥底,風味同質感差好遠㗎! 前者可能稀啲、米粒感明顯啲、米香冇咁濃鬱。真正講究嘅店鋪(通常價錢貴啲),會堅持用明火慢熬粥底,即使要等耐啲(有時要等15-20分鐘),我都願意等!因為嗰份綿滑同米香,係急就章模仿唔到嘅。(所以見到「現熬」、「明火」呢啲字眼,我會特別留意!)
自己動手煲!我的家常簡化版皮蛋瘦肉廣東粥食譜
有時半夜肚餓,或者想食得健康啲,我都會自己煲 廣東粥。雖然冇店鋪專業爐火同時間煲到咁「綿」,但只要掌握幾個重點,屋企一樣可以煲出好味嘅 廣東粥!等我分享下我最常煲嘅皮蛋瘦肉粥做法:
簡易版皮蛋瘦肉廣東粥
食譜
呢個係我試過最易成功、味道又唔差嘅家庭做法,唔使煲幾個鐘,但都比一般飯粥好食好多!
食材 (大約2-3人份)
- 白米: 1米杯 (最好用舊米,或者混合少少糯米或糙米增加稠度,我通常用日本米)
- 水: 8-10米杯 (水量係關鍵,寧多勿少!煲嘅過程會蒸發,太稠可以再加滾水)
- 豬肉: 約150克 (用梅頭肉或脢頭肉較嫩,切片或切絲)
- 皮蛋: 2隻 (選溏心皮蛋風味更佳)
- 薑: 1小塊 (切細絲或拍扁)
- 蔥: 1-2根 (切蔥花)
- 醃肉料:
- 生抽 (醬油):1茶匙
- 米酒或紹興酒:1茶匙
- 糖:少許 (約1/4茶匙)
- 胡椒粉:少許
- 粟粉 (太白粉):1茶匙
- 芝麻油:幾滴
- 調味料:
- 鹽:適量 (最後階段試味再加)
- 白胡椒粉:適量
- 雞粉或大地魚粉 (可選,提鮮用):少許
做法
- 米嘅準備(關鍵步驟!): 米洗淨後,加足夠水 浸至少30分鐘 (趕時間浸15分鐘都好過無)。浸過嘅米粒吸飽水,較易煲開花。浸完瀝乾水份備用。(有啲人會將米放冰箱急凍1小時,破壞米嘅結構,煲起嚟更快綿,但我試過分別唔係超級大,浸米比較實際。)
- 醃肉: 豬肉片用醃肉料拌勻,冷藏醃至少15分鐘。
- 處理皮蛋: 皮蛋去殼,切成小塊備用。如果怕皮蛋味太搶,可以預先蒸5分鐘,但我喜歡原味。
- 煲粥底: 將瀝乾嘅米放入大鍋中,加入清水 (我習慣用8杯水起跳)。開大火煮滾,期間要 不時攪拌,防止黏底。水滾後,加入 薑 (拍扁或切幾片)。轉 中小火,蓋上鍋蓋 留條小縫 (防止溢位),慢熬約 45分鐘至1小時。呢個期間每隔10-15分鐘就要攪拌一下,確保唔黏底,同埋睇下水量夠唔夠。你會見到米粒慢慢漲大、破裂,粥水開始變白變稠。
- 粥底狀態: 煲到米粒開花,粥水濃稠,達到你想要嘅綿滑度 (家庭爐火,好難完全煲到「化水」,有少少米粒感係正常)。如果太稠,可以加入 滾水 調整稀稠度。
- 加入配料: 粥底達到理想狀態後,保持中小火滾起狀態。
- 先加入皮蛋塊,煮約2分鐘,讓皮蛋味融入粥中。
- 然後將 醃好嘅瘦肉片/絲,分散地放入滾粥中,用筷子快速撥散,避免黏成一團。
- 見肉片變色 (約1-2分鐘),即可熄火。
- 調味: 加入適量 鹽、白胡椒粉 調味。試味!可以加少許 雞粉或大地魚粉 提鮮 (落少少就好,唔好搶味)。
- 出鍋: 將粥盛入碗中,撒上大量 蔥花 同 薑絲 (如果之前放嘅薑係拍扁,記得夾返出嚟)。
- 開動! 配搭 新鮮油炸鬼 或 薄脆 一齊食,正到痺!
溫馨提示: 屋企煲粥,綿滑度同香氣一定無辦法同專業店鋪嘅明火大鍋粥比,但呢個方法已經可以煲出相當唔錯嘅家常 廣東粥!重點係浸米、水量足夠、耐心慢熬、最後先落易熟配料。試多幾次,你就會掌握到最適合自己嘅濃稠度。
食粥小貼士最後叮嚀:
- 新鮮趁熱食係王道! 廣東粥 擺耐咗會變稠,風味同口感都差好多。嗱嗱聲食咗佢!
- 唔好怕「等」: 見到標榜「現熬」嘅店鋪,要有心理準備等耐啲。好嘢係值得等待嘅!
- 留意粥底狀態: 上枱時先觀察粥嘅稠度同米粒狀態,係咪真係綿滑,定係只係稀稀嘅飯粒水?呢個好易分得出。
- 配料要熟透: 特別係豬潤同肉片,一定要確保熟透先食啊!
- 口味超主觀! 我呢度講到口水乾,都只係我個人嘅口味同經驗。最好嘅方法梗係自己親自去試多幾間,發掘你心目中嘅No.1 廣東粥!
一碗靚嘅 廣東粥 真係可以撫慰人心。無論係夜歸人嘅暖胃宵夜,定係病榻旁嘅溫柔呵護,抑或只係單純想食啲舒服嘅嘢,佢總係一個唔會出錯嘅選擇。喺臺灣搵 廣東粥 嘅過程,對我嚟講就好似尋寶咁,有時失望,有時驚喜。希望我嘅分享,幫到你鎖定目標,快啲搵到你心水嗰碗綿滑鮮香嘅 廣東粥!
Q&A 常見問題解答
Q1: 點解叫「廣東粥」?佢同臺灣一般嘅鹹粥有咩唔同?
A1: 「 廣東粥 」顧名思義係源自廣東(尤其係順德一帶)嘅粥品風格。最大特色就係對「粥底」嘅極致追求:米粒要煲到幾乎完全溶化,達到「水米交融」嘅綿滑狀態,稱為「明火白粥」。而臺灣一般泛指嘅「鹹粥」,粥底通常冇煲到咁綿,米粒形狀比較明顯,質感相對冇咁細滑,做法同配料組合變化亦非常多樣化(例如芋頭粥、香菇粥等)。簡單講,廣東粥 嘅精髓就在於嗰個慢火熬煮、入口即化嘅超級綿滑粥底!
Q2: 自己煲廣東粥,點樣可以令粥底更綿滑?有秘訣嗎?
A2: 要粥底綿滑,真係要花啲心機:
- 浸米!浸米!浸米! (好重要講三次):米洗淨後,最少浸30分鐘(浸過夜更好),令米粒吸水軟化,更容易煲開花。我試過冇浸同浸足鐘,效果差好遠!
- 米水比例要高: 水量一定要足夠(米:水約 1:8 至 1:10),寧多勿少。煲嘅過程中水分蒸發好快,太稠可以再加滾水,但如果一開始水少,後加水質感會差啲。
- 大火滾起轉小火慢熬: 一開始大火煲滾,期間多攪拌防黏底。滾起後轉中小火,蓋留縫隙,耐心慢熬至少45分鐘到1小時。時間係關鍵!
- 不時攪拌: 尤其係開頭同埋粥開始變稠時,一定要多攪拌,確保均勻受熱同唔黐底。
- 用高身鍋: 防止滾瀉。
- (進階)加少少油: 煲滾水後落少少油(如一茶匙沙拉油),可以減少滾瀉機會,聽講亦會令粥更滑,但我自己唔係次次加。
Q3: 隔夜嘅廣東粥仲食唔食得?點樣翻熱最好?
A3: 隔夜粥理論上雪櫃冷藏好,係可以食嘅。但係!口感必定大打折扣! 廣東粥 最靈魂嘅綿滑口感會消失,粥會變得非常稠、漿口,甚至結成一塊塊(稱為「生水」),香氣亦會流失好多。真係強烈建議即煮即食!
如果真係要翻熱:
- 先從雪櫃取出,加少少 滾水 或 高湯 拌勻,將粥稀釋番啲(因為佢一定會變傑)。
- 用 細火 慢慢加熱,邊熱邊 不停攪拌,防止黐底同結塊。
- 加熱到滾起就夠,唔需要滾太耐。
- 試味,通常需要再加少少鹽或胡椒粉調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