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巖山:免費登山秘境景點、順遊美食住宿全攻略

發佈時間: 更新時間:
嘿,各位山友、旅伴,我是一個把爬山當呼吸、揹揹包像穿衣服的資深旅人。這十幾年,臺灣從北到南、從低到高,不敢說全都踩遍,但至少七成山徑都留有我的腳印(和汗滴)。今天,要跟大家掏心掏肺聊的,是 奇巖山 —— 一座名字聽起來普通,卻讓我站在山頂足足發呆半小時、回家後還魂牽夢縈好幾天的地質奇觀。它絕對不是那種名氣響透半邊天的百嶽(說實話,名氣真的不大,很多山友可能都沒聽過),但相信我,它的獨特與壯麗,足以碾壓許多「名山」。準備好了嗎?跟著我的腳步,我們一起出發!

奇巖山 是什麼來頭?

「奇巖山」這名字,第一次聽是在一個登山社團老鳥的隨口分享裡,他說:「想看臺灣最不像臺灣的山?去奇巖山吧。」就是這句「不像臺灣」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查了資料才知道,它位在臺灣東部海岸山脈的北段,海拔不算特別高,大約 800 多公尺吧,但重點完全不在高度!它的精髓在於—— 經過千萬年風化、海水侵蝕、板塊擠壓形成的「豆腐巖」、「蜂窩巖」、「海蝕門」地貌,居然出現在海拔幾百公尺的山上! 這不是海邊才有的嗎?這就是它最魔幻的地方!你能想像走在稜線上,兩旁不是常見的樹林箭竹,而是佈滿孔洞、造型詭譎、層層堆疊的巨大砂岩嗎?彷彿置身外星球的場景,超級不真實!我第一次踏上奇巖山步道時,真的以為自己走錯路,穿越到什麼科幻電影裡了。這種 「山海交錯」的奇特地質景觀,根本就是地質學的活教材,也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我的相機記憶卡就是在這裡第一次拍到爆炸)。

說到這裡,你可能會問:安全嗎?會不會很難爬?嗯… 我必須說,奇巖山 不是那種平易近人的郊山。它需要一點體力,更需要 「高度的專注力」。部分路段是真的在巨大的岩石上攀爬(有繩索輔助),有些狹窄稜線兩旁就是陡坡(雖然還不到懸崖峭壁那麼恐怖,但懼高者請務必慎重)。不過,路線標示算清楚,難度我覺得是 中等偏初級 (如果你有基本的登山經驗和體能)。整條主步道走完(包含拍照、休息、發呆),大概需要抓 4 到 5 個小時。整趟旅程,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不是抵達山頂那一刻(山頂視野普普,老實說),而是 「過程」。每一步,你都被那些不可思議的岩石包圍,觸控著千萬年時光的痕跡,那種感覺… 嘖,真的很難用語言形容,自己去體會吧!對了, 奇巖山 一帶生態也超豐富,我遇過超可愛的臺灣獼猴家族(保持距離喔!)、各種漂亮的鳥類(記得帶望遠鏡)、還有長相特別的蕨類植物。整座山就是個天然博物館。

門票資訊:免費!但請付出你的尊重

好訊息!目前攀登 奇巖山完全不需要門票 的!它屬於國家風景區管理的範圍(土地所有權可能涉及林務局或國有財產署),開放給大眾親近自然。免費!聽到這裡是不是很心動?不過,老旅人如我,必須要嚴肅地提醒:免費不代表你可以為所欲為。「無痕山林」(Leave No Trace) 的原則在這裡比門票更重要千萬倍!奇巖山 的生態敏感,岩石風化嚴重,非常脆弱。 別說垃圾了,連一丁點廚餘、果皮都不要留下(拜託!別以為香蕉皮會分解!)。走路就走在步道上,別為了拍照去踩踏那些脆弱的巖層邊緣或植被。看到美麗的石頭?靜靜欣賞就好,千萬別手癢帶回家!奇巖山 的美,是屬於大家、屬於未來的。我們的尊重與自律,是讓這片奇景永續存在的最基本門檻。保護它,就是保護我們下次再訪時的那份感動。

交通資訊:怎麼去?自駕最彈性!路線圖看這裡

要去 奇巖山,坦白說,最方便、最推薦的方式就是「自駕」。大眾運輸不是沒有,但班次少得要命,轉乘麻煩,時間綁死,對於喜歡掌控行程的我來說,實在太痛苦了。以下是我整理出來的幾種方式,給大家參考:
交通方式 路線說明 所需時間 優點 缺點 / 注意事項 停車資訊
🚗 自駕 1. 主要路線: 走臺9線(花東縱谷公路)或臺11線(東部海岸公路)至「成功鎮」或「東河鄉」附近。
2. 關鍵轉入點: 依據導航設定「奇巖山登山口」。通常需轉入產業道路,路況尚可但部分狹窄。
3. 最後幾公里: 路面可能轉為水泥或碎石路,小客車可達,但建議駕駛技術要穩。
從臺東市區出發約 1 - 1.5 小時 時間彈性
方便攜帶裝備
回程可順遊周邊景點
⚠️ 產業道路會車需小心
⚠️ 登山口停車位有限(約15-20個)
⚠️ 假日請務必提早出發搶車位!
登山口旁有免費小型停車場(無劃線,自然空地)。停滿就只能停更遠路邊,務必確認不擋道、不壓植被。
🚉 火車 + 計程車 1. 搭臺鐵至「玉里站」或「臺東站」(視登山口位置,距離不同)。
2. 出站後轉乘計程車直達登山口。
*務必事先預約回程車!山區訊號差難叫車。
火車時間 + 計程車程約40分鐘 - 1小時 (從車站算起) 免去開車疲勞 ⚠️ 費用高昂(單程可能就要好幾百甚至破千)
⚠️ 車班需配合火車時刻
⚠️ 回程叫車極度困難,務必跟司機約好時間地點
N/A
🚌 客運 + 步行 (極度不推薦) 1. 搭乘行經臺9或臺11線的客運(如鼎東、花蓮客運)。
2. 在最近公車站下車(可能離登山口還有5-8公里)。
3. 步行至登山口(產業道路無遮蔽,耗時耗體力)。
公車時間 + 步行至少1.5小時 (從下車點算起) (想不到明顯優點...) ⚠️ 班次極少!錯過等死你
⚠️ 烈日下走數公里產業道路,體力消耗劇烈
⚠️ 抵達登山口可能已耗盡一半體力
⚠️ 非常不實際!
N/A
嘿,說到這個我就有慘痛教訓! 第一次去太天真,想說省租車錢搭公車,結果在荒涼的站牌下足足等了快兩小時才等到一班車(班表根本僅供參考),下車後頂著大太陽走了快一小時才到登山口,差點中暑,爬山興致全沒了。第二次學乖,乖乖租車,整個旅程順暢舒服一百倍。強烈建議自駕! 記得下載好離線地圖(山區訊號非常飄忽),導航設定好。看到登山口停車場時,別太高興,早點到才是王道,特別是週末假日,你絕對不想體驗扛著裝備多走一公里柏油路的滋味。

奇巖山 必去景點:我的私房排行榜!

奇巖山 步道沿途處處是驚喜,但根據我多次造訪的經驗,以下幾個點絕對是精華中的精華,錯過等於白來!我幫大家排了個名(純屬個人喜好):

1. 【魔幻稜線】 (推薦指數: ★★★★★)

  • 位置: 大約在步道中段,爬升一陣子後豁然開朗的地方。
  • 看點: 這是一段長約 200 公尺的狹窄岩石稜線!兩側是壯觀的風化砂岩景觀,一邊可以眺望海岸線(運氣好能看到海!),另一邊是翠綠的山谷。走在上面,真的像走在巨龍的背脊上,風很大(帽子要抓牢!),視野開闊到不行,奇巖山 的地質精華盡收眼底。岩石上的紋路、孔洞、層理,近在咫尺。拍照效果超級震撼! 但務必注意安全,踩穩每一步,風大時更要小心。
  • 個人心得: 第一次走到這裡,我整個人呆掉,相機快門按到手軟。每次來都還是覺得震撼。建議多留點時間在這裡,好好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這裡也是拍「網美照」的熱點(但請注意安全,別做危險動作)。
  • 小貼士: 早上光線順光,適合拍海的方向;下午則另一邊的山谷光線較美。

2. 【千年時光走廊】 (推薦指數: ★★★★☆)

  • 位置: 靠近登山口不遠處,算是進入奇巖山 奇幻世界的第一道震撼教育。
  • 看點: 這段路穿梭在高大的、布滿蜂窩狀孔洞的巨巖之間!抬頭看,岩石彷彿隨時要壓下來(當然不會),陽光從巖縫或孔洞中灑落,光影變化萬千。岩石的紋理清晰可見,訴說著千萬年的地質故事。這裡的岩石顏色偏黃褐色,質感非常特別。走在其中,真的有種穿越時光隧道的錯覺。
  • 個人心得: 這裡很涼快(即使夏天),適合慢慢走、仔細觀察。用手摸摸岩石(輕輕地!),感受那份粗糙與古老的質感。攝影愛好者可以玩很多光影構圖。
  • 小貼士: 小心頭頂!有些地方岩石較低矮。雨後地面可能濕滑。

3. 【秘境觀星臺】 (推薦指數: ★★★★☆) - 冷門但超推!

  • 位置: 這點比較隱密,不在主步道上!需在主步道某個不明顯岔路(留意登山布條或問山友)稍微下切一小段(約10分鐘),到達一個較為平坦開闊的岩石平臺。
  • 看點: 視野超級開闊!270度環景無遮蔽。白天可以清晰看到海岸線、山巒疊嶂;晚上... 是絕佳的觀星點! 因為光害極少,銀河清晰可見(當然要天氣好)。平臺本身也是造型奇特的砂岩組成,日落時分美到窒息。
  • 個人心得: 這是我意外發現的私房景點!第一次誤打誤撞走進來,正好是黃昏,那個景色讓我屏息。後來特別留下來等星空,滿天星斗,感動地想哭。人少、寧靜,適合放空冥想。 但路徑不明顯,不熟路或獨行請謹慎評估。
  • 小貼士: 務必帶頭燈! 白天找路也請留意布條。安全第一,路徑不熟或天候不佳就不要勉強前往。

4. 【豆腐巖迷宮】 (推薦指數: ★★★☆☆)

  • 位置: 靠近步道後段,準備進入林蔭區之前。
  • 看點: 如其名,這裡佈滿一塊塊方方正正、如同被切好的豆腐般的巨大砂岩塊!它們錯落堆疊,形成天然的迷宮通道,穿梭其中很有趣。這裡的岩石質地相對較硬,稜角分明。
  • 個人心得: 帶點童趣感的地方,很適合拍一些借位的有趣照片。也是休息躲太陽的好地點(躲在巨巖陰影下)。不過規模沒有想像中那麼大片就是了。
  • 小貼士: 注意腳下,石塊間隙可能卡腳。
我的真心話時間: 很多人只衝山頂三角點,但 奇巖山 的精髓真的不在那顆基石!山頂視野其實被樹林擋住不少,反而前面提到的這些點,才是讓我願意一去再去的原因。別再山頂打卡就走人,好好享受這獨特地質景觀帶來的視覺饗宴吧!

奇巖山 附近順遊好去處:爬山前後這樣安排

爬完 奇巖山,腿有點痠了吧?但東部的好山好水,時間可不能浪費!這裡整理幾個我推薦的、開車不會太遠(30分鐘車程內)的優質景點,讓你這趟東部之旅更豐富:
  • 【三仙臺風景區】

    • 介紹: 這應該是臺東海岸線最知名的地標了吧!連線本島和離岸珊瑚礁岩島的八拱跨海步橋超級壯觀。島上有著豐富的海蝕地形、傳說中的「三仙」(呂洞賓、何仙姑、李鐵拐)腳印、還有燈塔。生態豐富,是觀察海濱植物、鳥類的好地方。非常適合散步、拍照、聽濤聲。尤其日出時分,超級夢幻!
    • 地址: 臺東縣成功鎮三仙裡基翬路 (臺11線112K處)
    • 交通:奇巖山 登山口開車走臺11線南下,約25-30分鐘可達。有大型付費停車場(機車/小客車/大客車收費不同)。
    • 營業時間: 24小時開放(但跨海步橋建議白天行走,注意安全)。遊客中心約08:30-17:00。
  • 【成功漁港(新港漁港)】

    • 介紹: 東海岸最大的漁港!不是隻有漁船而已,重點是 「拍賣市場」!每天下午約2點半到4點(視漁船返港時間而定),會有震撼的「旗魚拍賣」現場!看著一條條巨大的旗魚、鬼頭刀擺在地上,魚販們用獨特的手勢、術語快速喊價成交,非常有臨場感(腥味也很有臨場感...)。港口旁也有很多海產店,可以吃到最新鮮的現流海鮮!
    • 地址: 臺東縣成功鎮港邊路19號 (成功鎮市區旁)
    • 交通:奇巖山 登山口開車約15-20分鐘可達成功鎮。漁港就在鎮上,指標明顯。
    • 營業時間: 漁港全天開放。拍賣市場參觀建議時間:下午2:30 - 4:00 (務必提前確認當天是否有拍賣!)。海產店營業時間各家不同,午餐晚餐時段通常有開。
  • 【比西里岸部落(白守蓮社群)】

    • 介紹: 一個靠海的阿美族部落,因幾米繪本《走向春天的下午》而聞名。部落最大的特色是 「PawPaw鼓樂團」 和散佈在社群各處的 幾米彩繪牆和漂流木羊裝置藝術!氣氛悠閒寧靜,充滿藝術氣息。可以散步尋找可愛的木雕羊咩咩,感受部落文化,運氣好還能聽到PawPaw鼓的練習聲或表演。
    • 地址: 臺東縣成功鎮白蓮路 (近三仙臺,臺11線約108K處轉入)
    • 交通:奇巖山 登山口開車走臺11線南下,約20分鐘可達。入口有明顯意象牌樓。部落內道路較窄,請減速慢行。
    • 營業時間: 部落全天開放,但拜訪請尊重居民生活空間,勿大聲喧嘩。幾米裝置藝術可隨時參觀。PawPaw鼓表演需查詢特定時間或預約體驗。

爬完山就想吃!奇巖山 附近必吃美食清單

爬山消耗這麼大,當然要用美食補充回來!奇巖山 所在區域(成功鎮、東河鄉一帶)可是東海岸的美食重鎮。以下是我真心推薦,爬完山必吃的幾樣好料 (排名不分先後,都好吃!):
  1. 【成功鎮 - 旗魚/鬼頭刀料理】:來到成功漁港的地盤,不吃旗魚、鬼頭刀對不起自己!新鮮上岸的魚貨,簡單料理就鮮美無比。推薦:
    • 生魚片: 旗魚生魚片口感Q彈鮮甜,鬼頭刀則較軟嫩。敢吃的一定要試!
    • 旗魚/鬼頭刀煎: 香煎到表皮恰恰,肉質細緻,淋點檸檬汁就超棒。
    • 旗魚/鬼頭刀丸湯: 真材實料,彈牙鮮美,湯頭清甜。
    • 推薦店家: 成功漁港周邊的海產店幾乎都不錯,像「宋媽媽海產店」、「佳濱成功旗魚」都很有名氣,但人也不少。其實隨意找一家順眼的進去,點個當日現流魚鮮料理,通常都不會踩雷!重點是 新鮮
  2. 【東河鄉 - 東河肉包】:這名氣太響亮了吧!爬完山開車往北一點到東河市區,絕對不能錯過。老字號 「東河包子」 永遠大排長龍,但隔壁的 「甯記包子」 也有一票死忠擁護者。
    • 招牌肉包: 麵皮Q彈有嚼勁,內餡是肥瘦適中的滷肉,鹹香帶點微甜,還有肉汁!一顆就很有滿足感。記得再點杯冰涼的豆漿或紅茶!
    • 其他口味: 筍包、酸菜包、高麗菜包、紅豆包也各有特色。我通常是招牌肉包+筍包各一。
    • 個人小評: 坦白說,我覺得兩家都好吃,差異沒想像中大(可能我味覺不夠靈敏?)。非假日去「甯記」排隊人潮通常少一點點點... 但假日... 排就對了!肉包熱熱吃最讚!
  3. 【在地小吃 - 米苔目/米粿/麻糬】:東部米好吃,米製品也一流!
    • 成功鎮 - 成功豆花/米苔目: 成功鎮市場或市區巷弄裡,找找那種在地人吃的早餐店或小吃攤。點碗 「鹹米苔目」(湯頭通常是柴魚或大骨熬的,配料有肉燥、韭菜、豆芽菜等),清爽又飽足。飯後再來碗 古早味豆花(糖水是黑糖或焦糖熬的,豆香濃鬱),完美!
    • 東河鄉 - 福原豆腐店: 這家很有名!主打 「香豆腐」(炸臭豆腐),外酥內嫩,配泡菜超讚。還有 「豆花」 也很受歡迎(跟成功鎮的風格不同,通常是糖水加豆漿)。假日也是排隊名店!就在東河包子附近。
    • 阿美族麻糬 (杜侖): 在部落或路邊攤有時會看到。現搗的麻糬,裹上花生粉或芝麻粉,口感軟糯帶點Q勁,米香十足,和西部麻糬口感不同,很好吃!值得嘗試。奇巖山 附近可能不易買到,但在成功鎮市區或往三仙臺路上有機會遇到。
我的美食真心話: 爬完 奇巖山 那種飢腸轆轆的感覺,配上一碗熱騰騰的鹹米苔目或香煎旗魚飯,幸福感爆表!東河肉包名氣太大,但記得別只吃肉包,新鮮海產才是這裡的王道!奇巖山 的壯麗配上成功港的鮮味,這才叫完整的旅程嘛!

爬完山睡哪好?奇巖山 附近住宿口袋名單

爬完 奇巖山,身體累趴了,當然要找個好地方休息充電!這附近住宿選擇不少,從高階民宿到揹包客棧都有。我偏好那些有特色、能感受在地風情的地方。幫大家整理幾個我覺得不錯的選項:
  • 【海邊划行民宿】

    • 介紹: 如其名,這家民宿的特色就是 「劃獨木舟」!它位於美麗的基翬灣旁(離三仙臺不遠),擁有自己的沙灘。房間設計簡約舒適,大片落地窗讓海景一覽無遺。重點是老闆會帶房客劃獨木舟探索附近海域(需預約,費用另計),早上划船看日出、傍晚看夕陽,超級享受!適合喜歡水上活動、想深度體驗海岸風光的人。奇巖山 的岩石奇觀配上這裡的海上視角,一次滿足山與海的渴望。
    • 地址: 臺東縣成功鎮芝田路186-6號
    • 交通:奇巖山 登山口開車走臺11線南下約20分鐘。民宿就在海邊,有專屬停車場。
    • 營業時間: 民宿入住時間通常為下午15:00後,退房時間上午11:00前。獨木舟活動需事先詢問預約。
  • 【小馬客棧】

    • 介紹: 這是一家 CP值超高 的揹包客棧!位於東河鄉的寧靜村落裡,環境清幽。主人非常熱情好客,會分享很多在地私房景點和玩法(像我就因此發現了 奇巖山 的觀星平臺!)。床位乾淨舒適,也有溫馨的雙人房。公共區域寬敞,廚房裝置齊全,適合揹包客或小資族。晚上在院子聊天看星星很棒。距離著名的東河包子開車只要5分鐘!
    • 地址: 臺東縣東河鄉隆昌村隆昌162號
    • 交通:奇巖山 登山口開車走臺11線北上約15-20分鐘可達。位置在小巷內,但跟著導航走不難找。有停車空間。
    • 營業時間: 入住/退房時間依民宿規定。採預約制。
  • 【餘水知歡文旅】

    • 介紹: 這家屬於比較 有設計感、中高價位 的民宿。位於成功鎮半山腰上,視野超級遼闊!可以俯瞰整個成功鎮、漁港、甚至遠眺太平洋。房間寬敞舒適,裝潢融合現代與自然元素。最大的賣點就是無敵海景!公共空間也很大,泡杯咖啡坐在露臺發呆看海,非常療癒。適合追求質感、喜歡安靜放空、預算較充足的旅客。
    • 地址: 臺東縣成功鎮新村路25號
    • 交通:奇巖山 登山口開車約10-15分鐘可達成功鎮,再依指標上山(路較窄彎)。有專屬停車場。
    • 營業時間: 民宿入住時間通常為下午16:00後,退房時間上午11:00前。需預訂。
住宿小提醒: 東部熱門民宿假日 非常、非常、非常 難訂!尤其是暑假、連續假期。強烈建議至少提前1-2個月預訂! 像「海邊划行」和「餘水知歡」這種熱門的,半年都不誇張。奇巖山 的美值得你多留宿一晚,好好感受東海岸的慢活。記得訂房前看清楚是否有提供早餐、取消政策等細節。

奇巖山 登山注意事項:我的血淚經驗談

最後,作為一個過來人(而且犯過錯),我一定要嘮叨一下爬 奇巖山 需要注意的重點!這些都是切身之痛換來的經驗,請務必放在心上:
  • ⚠️ 1. 天氣是老大!
    • 奇巖山 步道多岩石,雨天非常濕滑! 風化砂岩遇水簡直像溜滑梯。絕對不要冒雨登山,非常危險!出門前務必查好 成功鎮/東河鄉 的天氣預報(山區氣象變化快)。
    • 夏天超級曬! 步道遮蔭處不多(特別是魔幻稜線那一段)。防曬要做足: 高係數防曬乳、帽子(最好是有繩的,風大)、太陽眼鏡、透氣長袖袖套/薄外套!我曾經偷懶沒擦脖子後面,結果曬傷脫皮痛好幾天。
    • 冬季東北季風強勁: 走在稜線上風會大到站不穩!務必注意保暖(防風外套很重要)和行走安全。
  • ⚠️ 2. 裝備不能馬虎:
    • 鞋子: 請穿 「登山鞋」或「抓地力極好的健行鞋」絕對不要穿球鞋、拖鞋、平底鞋!岩石表面可能光滑或有沙粒,很容易滑倒。 我親眼看過穿平底鞋的遊客摔跤扭傷腳踝,叫救援弄得大家都很緊張。
    • 穿著: 透氣排汗快乾的長袖衣褲最佳(防曬、防蚊、防刮傷)。冬天加保暖層和防風外套。
    • 揹包: 準備適當容量的揹包(約20-30L),裝必需品。
    • 必帶物品:
      • 水!水!水! 每人至少帶1500-2000cc(夏天要更多!)。步道上完全無水源補給!
      • 行動糧: 餅乾、能量棒、水果(果皮帶下山!)、飯糰等。
      • 個人藥品: 暈車藥、個人常用藥。
      • 防蚊液: 林蔭處蚊子不少,尤其雨後!(我超招蚊,每次都變成紅豆冰)
      • 防曬用品: 帽子、防曬乳、太陽眼鏡、袖套。
      • 登山杖: (選配)上下坡及部分岩石路段可輔助,減輕膝蓋負擔。
      • 手機 + 行動電源: 拍照、導航(離線地圖先下載好)、緊急聯絡用。(山區訊號斷斷續續)
      • 頭燈 + 備用電池: 預防行程延誤摸黑下山,或去觀星臺必備!
      • 簡易急救包: OK蹦、消毒藥水、彈性繃帶等。
      • 手套: (選配)攀扶繩索或岩石時可保護手。
      • 雨具: 輕便雨衣(兩截式尤佳)。
      • 垃圾袋: 自己的垃圾自己帶下山!包括果皮、衛生紙、包裝袋!
  • ⚠️ 3. 安全第一!
    • 量力而為: 評估自身體力和狀況。步道雖不算超難,但有攀爬路段和狹窄稜線,懼高者或體力不佳者請謹慎。感覺不適就休息,不行就撤退,山永遠在那裡。
    • 留意路標: 路線雖然標示清楚(綁登山布條),但還是要留意岔路。專心走路,拍照請停下來。
    • 結伴同行: 盡量不要獨攀。尤其要去「秘境觀星臺」這種較冷門點,最好有伴。
    • 小心落石: 風化地形,部分路段可能有小落石風險(雖然機率不高)。透過時注意上方,勿大聲喧嘩震動岩石。
    • 保持距離: 遇臺灣獼猴或其他野生動物,保持距離觀賞,絕對不要餵食! 食物收好。
  • ⚠️ 4. 尊重環境與他人:
    • 無痕山林: 重申一萬次!所有帶上山的東西都要帶下山!不留下任何垃圾、廚餘、果皮!不破壞岩石、不攀折花木、不帶走任何自然物(石頭、植物)。
    • 尊重山友: 狹窄路段互相禮讓。在熱門拍照點(如魔幻稜線)勿長時間逗留佔位。保持安靜,享受大自然的聲音。
    • 檢查開放狀態: 出發前可查詢 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網站或致電詢問 奇巖山 步道是否有封閉維修等狀況(颱風後尤其注意)。
我的烏龍經驗: 第一次爬時太興奮,水只帶了1000cc,結果走到一半就快喝完,後半段渴得要命,看到其他山友喝水簡直羨慕死... 還有一次低估了太陽威力,只戴帽子沒擦防曬,脖子後方嚴重曬傷,脫皮又痛又癢,洗澡像在上刑... 這些蠢事大家千萬別學!

奇巖山之旅 Q&A:快速解惑

最後針對大家可能問的一些問題,簡要回答一下:
  • Q:奇巖山適合帶小孩或長輩去嗎?
    • A: 個人認為不太適合。步道有需要手腳並用攀爬的岩石路段(有繩索輔助)、狹窄稜線(兩旁有落差)、部分坡度較陡。對小孩的體力、專注力和膽量是考驗;對長輩的膝蓋和平衡感也是挑戰。除非小孩年紀夠大(國小高年級以上)且體能好、膽大心細,長輩則是非常常登山健行且行動矯健者,否則建議選擇更平緩的步道。安全第一!
  • Q:登奇巖山的最佳季節是什麼時候?
    • A: 秋天(10月-12月) 最理想!天氣穩定,陽光溫和,不太熱也不太冷,降雨機率相對較低,是最適合登山、拍照的時候。春天(3-5月) 也不錯,但可能有春雨。夏天(6-9月) 非常炎熱且可能有午後雷陣雨、颱風,務必防曬、防中暑、帶雨具、並提早出發避開烈日冬天(1-2月) 東北季風強勁,稜線上風大寒冷,需注意保暖防風。
  • Q:爬奇巖山需要申請入山證嗎?
    • A: 依據我最近一次(2023年底)的經驗,攀登 奇巖山 目前不需要申請入山證或入園證。它屬於開放的一般登山步道。但仍強烈建議:
      1. 出發前再次確認最新規定(可查詢東管處網站或致電詢問)。
      2. 將登山計畫告知家人或朋友(預計路線、往返時間、同行者)。
      3. 下載離線地圖(如魯地圖)備用,山區訊號不佳。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