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櫻丹:粗放派種植首選,病蟲害防治與Q&A全解析

發佈時間: 更新時間:

說實話,剛開始種馬櫻丹(Lantana camara)的時候,我壓根沒想過這傢伙會這麼「有個性」。我那時只是被花卉網站上那些五彩斑斕、像打翻調色盤一樣的花球照片給迷住了,心想:「哇!臺灣夏天這麼熱,能開這麼旺的花,不種它種誰?」結果呢?它確實沒讓我失望,開花勤快到讓人懷疑它是不是不用休息,但照顧它的過程,簡直像在跟一個精力過度旺盛又帶點小叛逆的孩子打交道,既讓人驚喜連連,偶爾又忍不住想唸它兩句。

說起馬櫻丹的品種,那真是讓人眼花繚亂!光是我自己小小陽臺上收集的幾種,就夠熱鬧了。這丫頭真的很懂得討好人(或者說吸引蝴蝶鳥類幫忙傳宗接代),變異性超高,園藝界也樂此不疲地培育新品種。想要弄清楚它們?來看看我整理的這個彩色小檔案吧:

品種型別 代表品種名稱 最大特色 開花性 生長習性 個人心得(老實說)
矮性或匍匐型 紅粉撲 (Pink Caprice) 低矮茂密,花色由粉轉黃,像漸層棉花糖 超強 匍匐蔓延 陽臺盆栽首選! 掛盆垂下來超美,也不太需要擔心它長太高。
金露華 (Lemon Swirl) 鮮豔檸檬黃,幾乎全年開不停,陽光下閃閃發亮 爆開 緊湊叢生 最亮眼小太陽! 缺點?太愛開,有時覺得它該歇歇了…
灌木叢生型 新紅 (New Red) 經典橘紅花心轉黃,超吸睛,招蜂引蝶第一名 極佳 強健,生長快速 公園綠地常客。 地栽超省心,但盆栽要常修剪,不然會「張牙舞爪」。
蝴蝶夫人 (Miss Huff) 耐寒性相對較強(對馬櫻丹而言),花色橙黃粉複合 優秀 大型叢生 少數冬天不太慘的。 北部花友想挑戰戶外過冬?它是相對靠譜的選擇(只是相對啦!)。
特殊花色型 雪公主 (White Lightning) 少見的純白色品種,清新脫俗 良好 中等叢生 氣質擔當。 花色乾淨,但…總覺得少了點馬櫻丹的熱情奔放?
紫夢幻 (Purple Trailing) 夢幻的紫藍色系,垂吊型,較為少見 良好 匍匐性佳 最愛它的神秘感! 不好找,價格也偏高,但花期長值得投資。
(園丁小提醒: 這表只是冰山一角啦!每次逛花市都可能發現新面孔,馬櫻丹就是這麼多變迷人!記得挑選時看清楚標籤上的習性說明,別像我以前貪圖花色,買了大型種結果塞爆小陽臺,頭痛很久...)


馬櫻丹這傢伙長什麼樣?

仔細看其實挺有辨識度的。它的葉子摸起來像砂紙,粗粗的,表面有明顯的凹凸紋路,邊緣還有可愛的小圓齒,有點像迷你版的桑葉背面。葉子對生,湊近聞,有股獨特的、說不上香但也說不上臭的「草藥味」?很多人不愛這味道,覺得刺鼻,我自己倒是習慣了,覺得這是它個性的一部分。

最吸睛的當然是那爆炸頭般的花球! 學名詞叫「頭狀花序」,簡單說就是一堆小花擠成一個圓球狀的大花團。每一朵迷你小花其實很精緻,細長的花冠筒,花瓣裂成4片或5片。最神奇的是花色變化!同一簇花球裡,小花常從中間往外逐漸變色。像經典的「新紅」,中心小花是亮眼的橘紅色,開到外圍就變成嬌嫩的鵝黃色,形成超自然的漸層效果,難怪蝴蝶蜜蜂愛瘋了。這變色龍特性超級有趣,也增添了觀賞價值。馬櫻丹的花期?唉,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在臺灣這溫暖的地方,「幾乎全年無休」真不是誇張!只要溫度夠、陽光足,它就能一直開一直開,堪稱「開花機器」。我的那盆金露華,去年冬天暖洋洋的,居然在聖誕節還頂著幾朵小黃花,我都無語了!

開完花後呢?會結出小小的、圓球狀的核果。沒成熟時是綠綠的,成熟後轉為亮黑色或深藍紫色,像迷你版龍葵。說到這個,要超級注意!這些小果子很好看,但千萬不能吃! 馬櫻丹全株,尤其是未成熟的綠果子和葉子,含有對人體和很多動物(特別是草食性動物如牛羊)有害的馬櫻丹烯(Lantadene)類毒素。我有次親眼看到鄰居家不懂事的小孩想摘那些黑亮果子玩,嚇得我趕緊衝過去阻止。誤食可能會引起噁心、嘔吐、拉肚子,嚴重的話甚至會影響肝臟或光敏感。家裡有小孩寵物的朋友,種植位置真的要謹慎選擇!

說到種它,馬櫻丹絕對是出了名的「粗放派」代表

超級適合像我這種偶爾會忘記澆水的懶人(或忙人)。它骨子裡就是個熱愛陽光、享受溫暖的「熱帶辣妹」。給它曬!狠狠地曬! 陽光越充足,它長得越壯,花開得越狂野、顏色越艷麗。把它丟在半日照或蔭蔽的地方試試?哼哼,馬上給你看臉色——枝條軟弱無力徒長像豆芽菜,葉片稀疏,花?別想了,稀稀疏疏幾朵意思意思,顏色還慘澹無比。它怕冷,冬天寒流一來,尤其北部濕冷,馬櫻丹肯定第一個瑟瑟發抖給你看,葉子黃掉、掉光光,一副要歸西的樣子(但別急著丟!春天暖和多半又活蹦亂跳)。空氣流通很重要,悶濕是它的死穴,容易引病蟲來敲門。

它對土壤真的不挑食!排水好是王道,那就沒啥大問題了。想想它原生在路邊、荒地那種地方就知道了,耐旱能力一流。像我這種老是出差的人,最怕那種一天不澆水就癱倒的嬌貴植物。馬櫻丹?我試過夏天忙忘了,一星期沒澆水(盆栽哦!),它葉子是垂頭喪氣皺巴巴了,一副可憐樣,但趕緊澆透水,隔天立刻精神抖擻,過兩天照樣冒花苞!這「打不死的小強」精神,有時真讓人哭笑不得又不得不佩服。不過,盆栽的還是別學我,土太乾太久傷根,也會影響開花的。

雖然它耐旱,但想讓它花開到爆盆,水肥管理還是有點小技巧的。原則很簡單:「乾透澆透」。別沒事就澆一點,那會讓根悶著爛掉。每次澆水就要澆到盆底孔嘩嘩流水出來,確保整個土團濕透。然後?等!耐心等表土乾到手指伸進去一個指節都沒啥濕氣了,再澆下一次。夏天蒸發快,可能一兩天就得澆,冬天有時一週一次都夠。施肥?它不算大胃王。 我習慣在生長旺季(春天回暖到初秋),用那種氮磷鉀均衡的緩釋肥(魔肥、好康多之類),撒一小把在盆土表面,讓它慢慢釋放。或者兩週一次,用開花植物專用的液態肥(磷鉀比例偏高一點的),濃度調得比說明書建議再淡一些(大概1:1500),澆水時順便加入。切記別狂灌氮肥(像觀葉植物那種),不然你會收穫一大堆綠油油的葉子和細長的枝條,花?別指望了!入秋後天氣轉涼,我就幾乎不施肥了,讓它好好準備休息(雖然它常常不聽話還在開…)。

馬櫻丹長得快,尤其給它大太陽、水肥跟上時,那個抽枝展葉的速度有時真嚇人。修剪整形絕對是必修課! 不修剪?等著看它張牙舞爪、披頭散髮吧,開花位置也會越來越外移,株型醜爆。我的做法是:

  • 花後勤剪: 看到開過的花球顏色變暗、開始結小綠果?別猶豫,立刻連著下面一小段枝條剪掉!這樣做能逼它從旁邊的葉腋長出新枝條,新枝條接著就能開下一波花。你不剪?它就專心結果給你看,開花量銳減。這點絕對是我種馬櫻丹學到最寶貴的教訓之一!
  • 定期打頂: 特別是對幼株或我希望它長得更豐滿的低矮品種。在新枝條長到一定長度(比如5-6對葉子)時,把頂端的嫩芽掐掉或剪掉一小節。這樣下面那些原本睡覺的側芽就會被喚醒,冒出更多分枝,株型自然就更緊湊圓潤了。
  • 大刀闊斧重剪: 通常在早春,天氣回暖、新芽蠢蠢欲動時進行。特別是那些過冬後看起來慘兮兮的老株,或是長太高太亂、枝條老化的盆栽。別怕!把枝條狠狠剪短,只留下主要骨架和健壯的基部芽點(大概留10-20公分高就行)。放心,只要溫度上來,它很快會從基部爆發出一堆強壯的新枝,植株變年輕,開花更給力!我每年春天都會給陽臺上那棵叢生型的「新紅」剃頭,效果超好。
  • 隨時整理: 看到病弱枝、枯枝、太過擁擠的內向枝?隨時發現隨時剪掉,保持內部通風透光很重要。

說到病蟲害

馬櫻丹整體算是挺強健的,但也非金剛不壞。在我種植過程中,最常遇到的麻煩客有兩位:

  1. 蚜蟲大軍: 特別是春天嫩芽萌發時,這些綠色或黑色的小惡魔最愛吸食嫩梢汁液,讓新葉捲曲變形,還分泌黏黏的蜜露,誘發討厭的黑黴病。我的處理很簡單粗暴:初期數量少?用手捏爆!(對,我承認有點暴力) 或者用強力水柱沖掉。數量多起來的話,就用苦楝油(Neem Oil)稀釋液噴灑,比較天然,對環境友善(我家有貓)。嚴重時只好上點合成藥劑(如益達胺),但會嚴格按說明操作,噴完隔離幾天再放回原位。預防?保持通風和植株健壯是根本。
  2. 白粉病偷襲: 這在潮濕、不通風、日夜溫差大的環境下比較容易發生(尤其臺灣秋冬或春天)。葉片表面會長出一層像撒了麵粉一樣的白粉狀黴層,嚴重的葉子會扭曲變黃掉落。對付它:
    • 首先立即隔離病株,別讓它傳染鄰居。
    • 加強通風! 把植株移到風口,或開電扇吹。
    • 剪掉嚴重病葉,集中銷毀(別丟堆肥桶!)。
    • 藥劑方面,小蘇打水(1公升水+1茶匙小蘇打粉+幾滴洗碗精幫助附著)是我試過有效又便宜的居家療法,噴灑葉片正反面,一週一次,連噴幾次。或者用葵無露(脂肪酸鹽類)、硫磺粉劑等天然資材。化學藥劑如待克利(Triadimefon)效果快,但非必要儘量少用。預防勝於治療: 避免過度擁擠、澆水別澆到葉子上(特別是傍晚)、保證充足光照和空氣流通,能大大降低發生率。「預防勝於治療」這句話用在這裡特別貼切!馬櫻丹本身強健,只要環境對了,蟲病害其實不常找上門。
(園丁真心話: 其實我覺得馬櫻丹最討厭的地方是它的枝條!上面佈滿了細小倒鉤刺,換盆修剪時如果不戴手套,十次有九次會被勾到或刮傷,又痛又癢超不爽!所以各位花友,務必戴好園藝手套伺候它!)

對了,繁殖馬櫻丹超級簡單,新手也能輕鬆上手。扦插是最常用、成功率超高的方法:

  1. 選枝條: 剪取健康、半木質化(當年生的新枝,綠色但有點硬度的)的枝條,避開正在開花的頂端嫩枝。一段大概10-15公分長。
  2. 處理: 去掉下部分的葉子(大約1/3到1/2長度的葉子),頂部留幾片葉子就好(太大片可以剪掉一半減少水分蒸散)。底部切口用乾淨鋒利的刀片斜切,增加吸水面積。
  3. 扦插: 插進乾淨、排水好的介質裡(我用過珍珠石、蛭石、細沙,或者乾淨的園藝培養土混珍珠石都行)。澆透水。
  4. 養護: 放在明亮散射光處(避開直射強光),保持介質微濕但別積水(可以在盆外套個透明塑膠袋或蓋個透明杯保濕,但要戳幾個洞透氣)。天氣暖和的話,大概兩三禮拜就能生根啦!看到新芽冒出或輕輕拉扯有阻力就是成功了。等根系長好一些再移栽到小盆裡正常養護。成功率真的很高,朋友來家裡看到喜歡的品種,我常常當場剪幾枝送他們,自己動手種更有成就感嘛!

Q&A

Q:網路上說馬櫻丹是「入侵種」,很可怕?我還能在花盆裡種嗎?

A:這個問題問到關鍵點了!沒錯,在野外(特別是在臺灣中南部溫暖低海拔地區),馬櫻丹因為適應力超強、生長飛快、種子靠鳥類傳播,確實有可能排擠到原生植物,被列為入侵性強的物種。這是嚴重的生態問題。不過,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園丁,我們在自家陽臺、花園「盆栽」種植是OK的!重點是:絕不隨意棄置到野外環境! 修剪下來的枝條花葉、枯死的植株,務必裝好袋丟進垃圾車(一般垃圾處理)。盆栽管理好,欣賞它的美,同時避免它逃逸到自然環境造成破壞,是我們愛花人應盡的責任。

Q:我聽說馬櫻丹有毒,家裡有養狗/貓/小孩,還能種嗎?

A:確實,馬櫻丹全株,特別是未成熟的綠色果子和葉子,含有對人體和寵物(特別是狗狗、貓咪、兔子等,以及像牛羊這類草食動物)有害的毒素(馬櫻丹烯)。主要的風險在於誤食。如果家裡有好奇心旺盛、會啃咬植物的小孩或寵物,強烈建議不要種植! 安全第一。如果實在太喜歡又非得種,一定要放在他們絕對構不到的地方(比如高處的掛盆、封閉式陽臺),並且密切留意。萬一發生誤食,應立即攜帶誤食部分就醫!將馬櫻丹安置在安全處,是享受美麗的前提。

Q:為什麼我的馬櫻丹葉子一直變黃掉光?是生病了嗎?

A:葉子黃化掉落的可能性有好幾個,別慌!先觀察一下:

  • 季節因素? 冬天到了?低溫是主要原因,寒流過後掉光是正常生理現象,春天回暖會長新葉。
  • 澆水過多? 摸摸盆土是不是一直濕濕爛爛的?根部可能窒息爛根了!減少澆水頻率,檢查盆底排水孔暢通。
  • 澆水太少? 尤其夏天高溫期,太長時間缺水也會導致葉片乾枯掉落(通常是從下層老葉開始)。
  • 病蟲害? 仔細檢查葉背、嫩梢有沒有蟲子(蚜蟲、粉蝨、紅蜘蛛等)或病斑(白粉病、葉斑病等)。
  • 缺肥或肥傷? 長期沒給營養或者一次施肥過量燒根也可能。

找出最可能的原因,對症處理。如果是冬天低溫休眠,就順其自然,適當減少澆水,等春天就好。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