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揹著用了快十年的登山包,穿梭在臺灣的巷弄古蹟裡少說也有十五個年頭。說真的,臺南的古廟我看過不下百間,但第一眼見到竹溪寺那褪去華麗卻更深沉莊嚴的樣貌,心底還是「啊」了一聲——不是驚嘆那種,是像翻到阿公相簿裡泛黃照片那種觸動。這座號稱臺南最老的佛寺,就這樣安靜地藏在車水馬龍的旁邊,不張揚,卻有股說不出的力量。今天,就讓我這個老旅人,帶你鑽進這座三百年古剎的肌理,順道把周邊值得一探的都打包給你!
目錄
歷史長河裡的沉靜眼眸:竹溪寺的前世今生
站在竹溪寺三川殿前仰頭看,那屋脊線條樸實得近乎嚴肅(不像後來許多廟宇喜歡雕龍畫鳳),你就知道這廟年紀真的不小了。查了資料,果然!它的故事要從明鄭時期說起,西元1661年左右就存在了,當時叫「小西天寺」。這名字,嘖,聽起來就很有份量對吧?它所經歷的風雨,可能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多更多。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年間一路修修補補,見證了府城從濱海小聚落到繁華古都的蛻變。
(翻閱寺內儲存的老照片複本時,我特別留意到日治昭和年間那次大整修。那時的樣子比較接近我們現在看到的模樣,融合了閩南風格與一絲絲那個時代的建築語彙,很特別。不像某些古蹟修復後變得「太新」,竹溪寺在歷次修繕中,反而奇蹟般地保留下那股沉澱的歷史感,這點我個人相當欣賞。)
說到「竹溪」這名字的由來,當然跟旁邊那條溪有關(現在叫竹溪)。早年溪畔竹林茂密,綠意映照溪水,古人覺得清幽雅緻,「竹溪禪院」的名號就這樣傳開了。你知道嗎?它甚至被譽為清代臺灣府城七寺八廟之一,歷史地位響噹噹。寺裡珍藏的文物,像乾隆皇帝御賜的匾額(雖然現在掛的是複製品,真品聽說妥善儲存著)、古老的楹聯石刻,都默默訴說著它曾經的輝煌。走在略顯幽暗的廊道間,空氣中淡淡的線香混合著老木頭的味道,腳下磨得光滑的石板地,每一步都像踩在厚重的時光上。這種氛圍,絕非那些金碧輝煌的新興大廟可比擬。
與神佛有約:開放時間與參訪禮儀
竹溪寺可不是那種24小時開放、霓虹閃爍的廟宇唷!它保持著傳統寺院清修的特質,開放時間相對明確且規律:
| 參拜時段 | 開放時間 |
|---|---|
| 上午 | 05:00 - 12:00 |
| 下午 | 14:00 - 18:00 |
| 農曆初一/十五 | 延長至 20:00 |
(小提醒: 建議避開正午時段,殿內稍悶熱,清晨或黃昏時分拜訪,光線柔和氣氛更佳。)
記得那次為了拍攝晨光中的廟貌,我清晨五點多就摸黑到了。寺門嘎吱一聲開啟,廟公正準備早課,見到我愣了一下,隨即溫和地點點頭。那清晨特有的寧靜,伴隨著若有似無的誦經聲,比任何鬧鐘都更能喚醒心靈(身體倒是還想睡啦)。務必尊重寺廟規矩:
- 衣著: 避免穿著過於暴露的背心、短褲或拖鞋(我習慣帶件薄外套或長褲套上)。
- 音量: 輕聲細語是基本禮貌,別在殿內大聲喧嘩或講手機(看到有人這樣真想拜託他出去講完再進來)。
- 攝影: 拍攝佛像前,請務必徵詢廟方人員同意(這是對信仰最基本的尊重)。建築外觀通常沒問題。
(真心話時間: 我曾看過遊客為了跟佛像自拍,整個身體都快靠在供桌上...拜託,真的母湯!保持距離,心存敬意,才能感受那份莊嚴。)
老司機帶路!交通方式全攻略
竹溪寺的位置其實挺市中心的,就在臺南體育公園旁邊,鬧中取靜。不過第一次去,導航定位要設清楚,因為入口不算太顯眼:
- 地址: 臺南市南區體育路87號 (就在體育路和大林路交叉口附近)
🚗 開車/騎機車:
- 這是最方便的方式!廟旁有個小小的免費停車場,但位置不多,大約只能停個5-6輛汽車。那次週末去,車位已滿,繞了兩圈才等到。
- 替代方案: 可以停到旁邊的「臺南市立體育場」收費停車場(體育路10號),機車停車場則在體育路上比較好找,走過來大約5-8分鐘。記得!別亂停紅線或擋到住家門口,臺南拖吊效率...嗯,你懂的。
🚌 大眾運輸:
- 公車: 搭乘臺南市公車「0左」、「0右」、「2」、「5」、「6」、「88」、「99」、「紅3」、「紅4」等路線,在「體育公園站(竹溪寺)」下車,對面就是!這是最省腳力的選擇。(公車動態查詢:臺南公動態系統好用)
- 火車: 從臺南火車站下車,轉乘上述公車約15-20分鐘車程。想省錢不怕走的,也可以考慮騎T-Bike(體育公園有站點),騎過來約15分鐘,順便運動一下。

(個人偏好: 真心推薦搭公車到「體育公園站(竹溪寺)」下車最輕鬆!下車過個馬路就到了,完全不用找車位或走路流汗。開車族請有心理準備,停車位要靠點運氣。)
必訪亮點!竹溪寺裡的歲月痕跡
踏入竹溪寺,別急著點香!先深呼吸,感受一下那股穿透時光的氣息。這裡不像有些大廟會讓你眼花撩亂,它的美在於細節與沉澱。身為老旅人,我建議你重點看這些:
- 〈三川殿的歷史表情〉: 抬頭仔細看屋頂的剪黏泥塑,雖然部分因年代久遠而斑駁(甚至有修補痕跡),但正因為如此,那份古樸真實感特別動人。門口的石獅子,歲月磨光了牠們的稜角,卻磨出了溫潤的光澤。這裡的光線通常比較幽暗,反而更添肅穆氛圍。我總覺得,這些老構件默默記錄的歷史,比解說牌上的文字更生動。
- 〈正殿的莊嚴氣度〉: 主祀觀世音菩薩。這裡空間不大,但挑高足夠,營造出一種向上延伸的寧靜感。注意看神龕的雕刻和神像的開臉,是傳統工藝的展現。香爐裡升起的輕煙,在從高窗透進的光束中裊繞,那個畫面,會讓人不自覺地靜下心來。(小提醒: 正殿內通常禁止攝影,用心感受就好。)
- 〈古碑與老匾額的密語〉: 寺內廊壁鑲嵌著不少清代古碑(有些字跡已模糊),和歷代重修時的信士題名碑。最珍貴的當然是傳說中乾隆御賜的「瞭然世界」匾額(現掛的是複製品,真品妥善儲存)。別小看這些石頭和木頭,它們是竹溪寺三百年歲月最直接的見證人。我每次去都會細細辨認上面的名字和年份,想像當年的場景。
- 〈後院與潺潺竹溪〉: 穿過寺廟後方的小門(靠近廁所那邊),會驚喜地發現一小段整治過的竹溪河道!雖然現代的景觀設計與古寺風格不盡相同(這點我覺得稍可惜),但能直接看到寺廟名稱由來的溪水,還是很有意思。坐在溪畔樹下小憩片刻,聽著水聲,對比前殿的香火,是另一種寧靜。有時能看到當地居民在附近散步運動。

(老實說: 如果你是衝著金碧輝煌、打卡炫照來的,竹溪寺可能會讓你覺得「太素」;但如果你願意慢下來,品味那份洗盡鉛華的歷史厚度,這裡絕對是寶藏。)
順遊不繞路!竹溪寺周邊精華景點
拜訪完竹溪寺,時間還早?別急著走!周邊藏著不少府城南區的好去處,步行或短程車就能到:
臺南市立體育公園
- 介紹: 就是緊鄰著竹溪寺的這一大片綠地!別以為只是運動場,它可是結合了休閒、運動、生態的綜合公園。有田徑場、游泳池(夏天好去處)、網球場、兒童遊樂設施,還有沿著竹溪的親水步道(水岸綠帶)。最棒的是樹蔭多,散步、騎單車、野餐(找對區域)、發呆都很適合。逛完古寺,來這裡伸展筋骨、呼吸綠意,完美銜接。
- 地址: 臺南市南區體育路10號 (與竹溪寺相連)。
- 交通: 從竹溪寺走路1分鐘即達,根本是同一區塊。
- 營業時間: 戶外區域24小時開放;各場館(游泳池、網球場等)有獨立開放時間,需查詢或現場看公告。
藍曬圖文創園區
- 介紹: 由老舊司法宿舍群改造的潮流文創聚落!保留了部分老屋結構和著名的「藍曬圖」壁畫(算是比西門路原版更進化的版本),進駐了許多設計師工作室、特色小店、咖啡廳、微型選物店和餐廳。空間規劃活潑,充滿藝文氣息,很好逛也很好拍。適合找杯好咖啡休息,或挑選獨特的臺南伴手禮。晚上點燈後氣氛也不錯。
- 地址: 臺南市南區西門路一段689巷。
- 交通: 從竹溪寺步行約12-15分鐘(約1公里),或騎T-Bike約5分鐘,公車1-2站也可到「藍曬圖文創園區站」。
- 營業時間: 園區公共空間14:00 - 21:00;各店家營業時間不一,通常下午開始營業,週一、二部分店休,建議下午或傍晚前往。

臺南市美術館2館
- 介紹: 由普立茲克獎建築師坂茂設計的純白幾何建築本身就是藝術品!內部展覽以臺灣近現代美術為主,內容質量兼具且常有特展。空間開闊明亮,就算不看展,在公共空間走走、喝杯咖啡(頂樓景觀咖啡廳視野佳)感受建築魅力也很值。是臺南藝文新地標。
- 地址: 臺南市中西區忠義路二段1號。
- 交通: 從竹溪寺搭公車「0左/0右」或「88」約10-15分鐘到「林百貨站」或「孔廟站」下車步行幾分鐘;開車/騎車約7-10分鐘。
- 營業時間: 週二至週日 10:00 - 18:00 (週六延長至21:00),週一休館。門票資訊請上官網查詢。
(我的私房路線: 早上竹溪寺感受古意 → 體育公園散步 → 午餐後去藍曬圖逛小店喝咖啡 → 傍晚到南美館2館看展或賞建築夕陽,這樣安排順暢又不趕。)
歇腳好所在:竹溪寺周邊住宿推薦
想在府城南區或中西區多待幾天,深入探索?這幾間離竹溪寺不遠,口碑不錯的住宿選擇供你參考:
臺南老爺行旅
- 介紹: 緊鄰南紡購物中心(逛街吃飯超方便),設計風格強烈,融合臺南在地元素與現代感,公共空間常有藝術展覽。房間舒適,景觀佳(高樓層可遠眺),設施完善(有健身房)。屬於中高價位但CP值不錯的商務設計旅店。適合喜歡便利性與設計感的旅客。
- 地址: 臺南市東區中華東路一段368號 (南紡購物中心旁)。
- 交通: 從竹溪寺開車/騎車約7-10分鐘;搭公車「紅3」或「紅4」約15-20分鐘到「南紡購物中心站」;計程車跳錶很快。
- 營業時間: 24小時櫃檯服務。
緩慢文旅 臺南古根
- 介紹: 由老屋改建的設計旅宿,位置絕佳,藏在巷弄內卻離海安路、正興街、國華街等熱門區域超近!風格文青復古,房間數不多但各有特色,公共空間營造得像家一樣溫馨舒適。服務親切貼心,有種住進臺南生活的感覺。適合喜歡老宅氛圍、位置便利的旅人。
- 地址: 臺南市中西區中山路82巷。
- 交通: 從竹溪寺開車/騎車約10-12分鐘(部分巷弄小);搭公車「88」或「99」約15分鐘到「中正商圈站」或「西門友愛站」下車步行。
- 營業時間: 24小時櫃檯服務(有門禁時間感應進出)。

巷弄潮旅
- 介紹: 位於赤崁樓、神農街附近的新興設計旅店。最大特色是頂樓有露天泳池(算是市區少見!)和Bar,房間設計現代簡約,空間利用巧妙。部分房型有露臺。價格相對親民,是年輕族群和想找點潮感的旅客熱門選擇。位置逛街吃小吃超級方便。
- 地址: 臺南市中西區赤嵌街。
- 交通: 從竹溪寺開車/騎車約8-10分鐘;搭公車「0左/0右」或「88」約15-20分鐘到「赤崁樓站」步行。
- 營業時間: 24小時櫃檯服務。
(住宿小建議: 如果想深度感受竹溪寺周圍的靜謐生活感,選老爺行旅或更靠近體育園區的民宿;如果目的是吃爆臺南小吃、逛文創夜生活,中西區的緩慢文旅或巷弄潮旅更方便。)
老饕必收!竹溪寺周邊庶民美食地圖
參拜完竹溪寺,五臟廟也該祭一祭了!周邊雖非觀光客最爆棚的小吃一級戰區,但藏著許多在地人日常的美味,真材實料又不貴:
- [🍜 阿明豬心冬粉]: 這家名氣超大!從竹溪寺開車或騎車過去約10分鐘(保安路)。招牌豬心冬粉湯鮮味美無腥味,豬心處理得超嫩脆,加上麻油香氣,絕配。其他如腦髓湯、鴨腳翅也很多人推。(注意: 排隊是常態,要有耐心!建議下午開門就去,晚上人潮更可怕。)
- [🥣 下大道旗魚羹]: 保安路上的老字號。旗魚羹魚漿鮮甜扎實,羹湯清甜帶點微沙茶香(臺南羹的特色),加上蒜泥白醋更提味。米糕也不錯,是道地府城味。 (在地吃法: 點碗羹配米糕,滿足!)
- [🍗 體育公園杏仁豆腐冰]: 逛完體育公園後消暑首選!(就在公園邊)招牌杏仁豆腐口感綿密滑嫩,杏仁味清香自然(非刺鼻香精味),可搭配紅豆、綠豆、芋頭等配料,甜度適中,夏天來一碗透心涼。 (個人推薦: 純杏仁豆腐加煉乳,簡單經典。)
- [🧈 黃家鱔魚意麵]: 南區在地人的口袋名單(離竹溪寺較近,騎車約5分鐘)。大火快炒的鱔魚新鮮脆口,意麵吸附了酸甜勾芡恰到好處的羹汁,鑊氣十足。口味偏酸甜(臺南味),敢吃內臟的也可以點炒腰只。價格實在。 (說真的: 生意很好,用餐環境就很傳統小吃店,別期待裝潢。)
- [🥤 慶中街綠豆湯]: 臺南綠豆湯名店之一(騎車約7分鐘)。綠豆熬煮得粒粒分明卻又綿鬆,糖水甜而不膩,夏天喝超級消暑解渴。加粉角或薏仁是常見吃法。 (小貼士: 外帶杯裝方便邊走邊喝。)

(老實說: 保安路一帶名店雖好吃,但觀光客真的太多了!如果不想排到天荒地老,竹溪寺周邊在地的黃家鱔魚意麵、或者體育公園旁的杏仁豆腐冰,更能快速又愜意地品嘗臺南味。想吃名店,請抓好非尖峰時段!)
旅人貼心叮嚀:拜訪竹溪寺注意事項
最後,身為一個常跑寺廟古蹟的老旅人,有些關於竹溪寺的小提醒,請務必放在心上:
- 防曬防蚊不可少: 臺南陽光熱情有名(尤其夏天),寺內雖有遮蔭,但往返交通、周邊散步仍需做好防曬(帽子、陽傘、防曬乳)。靠近溪畔樹蔭處,防蚊液更是必備!我可不想你帶著一堆「紅豆冰」回家。寺內蚊子算是客氣的了,體育公園樹下才是蚊子的主場。
- 輕便好走優先: 廟宇內外多是石板、水泥地,有些地方可能有高低差或老舊不平。穿雙好走的平底鞋絕對比漂亮卻磨腳的鞋子明智百倍。我那雙陪我徵戰多年的健走鞋,在這裡依然可靠。
- 補充水分: 臺南天氣熱,寺內不一定隨時有飲水機(印象中廁所旁好像有一個),建議自備水壺裝滿水再進去參觀。體育公園內有販賣機可買飲料。
- 尊重信仰空間: 再次強調,這是莊嚴的佛教寺院,不是觀光遊樂園。保持安靜、衣著得體、遵守拍照規定(特別是佛像)是最基本的尊重。看到虔誠的信徒在禮佛,請繞道或安靜等待。那次遇到一個旅遊團導遊大聲講解,連廟公都出來制止了...
- 隨身物品看管好: 雖然臺南治安普遍良好,但寺廟畢竟是開放空間,參拜時或坐在後院休息時,包包、手機、相機等貴重物品還是要留意,別隨意放置。
- 避開法會時段: 若遇到寺內正在舉辦大型法會(通常農曆節日或特定佛誕日機率較高),寺院可能較擁擠或部分割槽域不開放參觀。若主要想靜靜欣賞建築歷史,可先電話詢問或避開這些時段。廟門口通常會張貼法會公告。
(我的經驗談: 最好的參訪體驗,往往是抱著一顆平靜、開放且尊重的心。竹溪寺的魅力需要細品,急不得也吵不得。)
竹溪寺旅行快問快答 Q&A
問:竹溪寺需要門票嗎?
答:完全免費參觀!是開放給大眾禮佛、認識歷史的空間,隨喜添香油錢即可。
問:竹溪寺適合帶小朋友去嗎?
答:如果小朋友能理解保持安靜的基本要求,可以帶去感受一下古蹟氛圍。但寺內空間不算大,也沒特別的兒童設施或互動展項(不像孔廟有時有小活動),純粹看風景或跑跳就不太適合。要注意看管,避免小朋友觸碰文物或在殿內奔跑。
問:參拜竹溪寺有建議的停留時間多久?
答:如果單純走馬看花、點個香,大約 30分鐘到1小時 就夠了。但如果你想細看建築細節、讀讀碑文、在後院溪邊坐一會兒感受氛圍,建議抓 1.5小時左右 會比較從容。配合周邊體育公園散步或前往其他景點,可以安排半天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