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門市場:在地人嚴選必吃美食與實用逛市場指南

發佈時間: 更新時間:

呼,又是一個想念市場滋味的早晨!說真的,要我推薦臺北「真正好吃」又「有故事」的地方,東門市場絕對排在前三名。它不像那些觀光夜市充斥著重複性高的攤販,這裡的店家,很多一做就是幾十年,靠的是真功夫和街坊鄰居的口碑。每次鑽進那些有點昏暗又有點潮濕的巷弄,聞著空氣中混雜的各種食物香氣——剛出爐的燒餅油條香、滷肉的醬香、生鮮的淡淡海味⋯⋯ 我就知道,今天又會是飽到天靈蓋的一天!

不過啊,第一次來 東門市場 的朋友,可能會有點懵。它範圍不小,新舊區域交錯(永康街那頭的「東門市場」招牌比較新,但深入金山南路一段兩側的老建築,才是精髓所在),而且動線有點像迷宮。別擔心,跟著我這個「鑽市場老司機」走就對了,保證帶你避開雷區,直搗黃龍吃到最夯好料!

交通&停車場:老城區的甜蜜困擾

先講講怎麼來吧!東門市場 位在臺北市中正區,核心區域大概在金山南路一段、信義路二段、金山南路二段巷弄、永康街這一帶圍起來的區域。最閃亮的地標當然是鼎泰豐永康本店啦(但我們今天目標是市場小吃,先略過它)。

  • 捷運: 這絕對是 最推薦 的方式!搭捷運「中和新蘆線」或「淡水信義線」到 「東門站」 就對了。從 5號或8號出口 出來(記住是8號!出來就是永康街口那個顯眼的「東門市場」拱門),基本上就已經踏入美食戰場。超方便,不用煩惱停車。
  • 公車: 附近公車站很多,像「信義永康街口」、「金華國中」、「金山新生路口」等,路線非常多(比如0南、20、22、204、信義幹線...一大堆),用Google Map查一下從你出發點搭哪班最快。
  • 開車/騎車: 唉,說真的,在老城區找車位 超級困難!路邊停車格一位難求,而且巷弄狹窄。 東門市場 附近有幾個付費停車場:
    • 金山停車場 (信義路二段): 算是離市場核心最近的公有停車場,但位置不多,假日要碰運氣。
    • 永康公園地下停車場: 在永康街底靠近金華街那邊,走過來大概5-8分鐘。
    • 青田停車場: 在和平東路一段,稍遠一點點。
    • 忠孝東路一段停車場: 在紹興南街這邊,走路約10分鐘。

真心建議: 除非你打算大採買生鮮食材必須開車,否則 強烈推薦搭捷運來!省錢省時又省心。騎機車稍微好找車位一點點,但也請做好繞圈的心理準備。我之前不信邪開車來,光是找車位就花了快半小時,餓到肚子咕咕叫,心情超阿雜!後來學乖了,捷運才是王道。

營業時間:日夜各有風情,可別撲空!

東門市場 的營業時間比較複雜,因為它其實融合了 傳統早市黃昏/晚間小吃攤 兩種型態,而且不同區域、不同攤販時間差很大!搞清楚才不會白跑一趟想吃卻吃不到。

  • 「傳統市場」區域 (生鮮蔬果魚肉雜貨):
    • 主要集中在金山南路一段兩側巷弄、信義路二段141巷內的老建築。
    • 主要營業時間:清晨大約 5:00 / 6:00 AM 開始,到下午 1:00 PM 左右陸續收攤。 越早越熱鬧,尤其週末。很多婆婆媽媽都是一大早就來搶新鮮貨。過了中午,這邊就比較冷清了。
  • 「美食小吃攤」區域:
    • 這才是我們吃貨的重點!主要集中在兩個區塊:
      1. 信義路二段81巷及周邊: 這裡白天就開始營業了,很多從早上賣到下午甚至傍晚的知名店家(像黃媽媽米粉湯、興記水餃、羅媽媽米粉湯、如意餛飩等都在這區)。
      2. 臨沂街、連雲街一帶的巷弄 (特別是靠近信義路二段134巷、156巷): 這裡比較多是 下午才開,一路賣到晚上甚至宵夜 的攤家!像是超有名的 東門彈子房潤餅、各種熱炒、燒烤、滷味、甜湯都在這邊。這區晚上特別有氣氛,燈火通明人聲鼎沸。
    • 大致時間帶:
      • 早午餐型:很多從 早上 7:00 / 8:00 AM 賣到下午 2:00 / 4:00 PM (甚至更晚)。
      • 午晚餐型: 下午 3:00 / 4:00 PM 開始營業,賣到晚上 8:00 / 9:00 PM (有些熱炒、宵夜攤可能更晚,甚至到凌晨)。
      • 少數全天候:有,但不多。
  • 部分知名攤商特定日公休: 這點超重要!很多厲害的老攤,老闆也是要休息的。普遍 週一公休 的機率很高(例如黃媽媽米粉湯、東門赤肉羹、東門彈子房潤餅等),但也有攤是休別的日子的。建議出發前,如果對某家店有執念,最好查一下最新資訊(Google Map上的店家資訊通常蠻準),或是粉絲專頁(如果有)。
我的經驗談: 想吃 東門市場 的精華小吃,我會這樣安排:
  • 想體驗 傳統早市氛圍+吃熱呼呼早餐/早午餐:早上 9:00 AM - 11:00 AM 到「信義路二段81巷」這一帶。吃完還可以逛逛買點新鮮食材(如果還沒收攤的話)。
  • 鎖定 晚餐或宵夜熱鬧場景:強烈建議 下午 5:00 PM - 7:00 PM 之間到「臨沂街/連雲街」巷弄區。這時攤家都開了,人潮開始聚集但還不會擠到爆炸,選擇最多!太晚來有些超人氣攤位可能賣完收工。上次週日晚上快八點才到,想吃的汕頭麵就賣光光,捶心肝啊!

美食推薦:在地人嚴選10家必吃,照著吃準沒錯!

好啦!重頭戲來了! 東門市場 裡的美食攤商多到眼花撩亂,我這幾年也陸陸續續吃了不少,當然有驚艷也有覺得普普的。以下精選出我個人 真心覺得好吃、有特色、值得排隊(如果有的話)的10家 ,並且盡量涵蓋不同型別(米粉湯、水餃、點心、湯品、麵食、潤餅、甜點...),從介紹、地址、時間到價位都幫你整理好。記住,評價很主觀,這純粹是我自己的舌頭感受哦!

1. 黃媽媽米粉湯 (信義路二段81巷)

介紹: 這家應該是 東門市場 最有名的米粉湯了吧?湯頭是用大骨熬的,看起來清澈但味道很足,帶點淡淡的油蔥香氣。米粉是粗粗短短的那種,口感很Q。它的精髓在於那一大鍋持續沸騰的「黑白切」(臺語,指豬內臟等切料),種類超多:豬肺、豬皮、肝連、嘴邊肉、大腸、豬心... 新鮮是基本,重點是處理得乾淨沒怪味。點碗米粉湯,再切幾樣小菜沾點辣椒醬油,就是最道地的臺式早餐!人氣爆棚,要有排隊準備。

地址: 臺北市中正區信義路二段81巷5號 (市場內攤位)

營業時間: 早上 7:00 AM - 下午 2:00 PM (賣完為止) / 週一公休

價位: 米粉湯 NT$35 / 小菜每種約 NT$50 - NT$80 (看種類份量)

我個人超愛點豬皮+肝連+油豆腐,沾上特調醬油膏和辣椒,配著熱湯,爽!湯頭我覺得比旁邊的羅媽媽更清甜一點點,但羅媽媽的料選擇好像更多?

2. 興記手工水餃.麵食

介紹: 如果你愛吃手工水餃,這家千萬別錯過!招牌就是 蝦仁水餃,每一顆都包著完整的鮮蝦仁(不是碎蝦肉哦!),搭配飽滿的豬肉餡,鮮甜多汁,皮Q厚薄適中。高麗菜水餃也很受歡迎,菜肉比例好,清爽不膩。除了水餃,它們家的各式家常麵點、湯品(酸辣湯、餛飩湯)水準也都不錯,是家庭味很濃的那種。店面算寬敞(以市場攤位來說),環境比較乾淨一點。

地址: 臺北市中正區信義路二段81巷12號

營業時間: 早上 11:00 AM - 晚上 8:00 PM / 週二公休

價位: 鮮蝦水餃 (10顆) NT$90 / 高麗菜水餃 (10顆) NT$70 / 酸辣湯 NT$45

蝦仁水餃真的必點!咬下去那隻蝦的存在感超強。不過價格以水餃來說不算便宜,但真材實料我覺得OK。

3. 東門赤肉羹 (信義路二段81巷)

介紹: 就在黃媽媽米粉湯斜對面,也是人氣老店。招牌就是它的 赤肉羹,肉羹是純瘦肉條裹薄粉下去做的,吃得到扎實的肉感,不像有些地方是用魚漿或肥肉混充。羹湯勾芡適中,不會太濃稠,湯頭有蘿蔔的清甜和柴魚香氣,加點烏醋和胡椒粉更讚!除了羹湯,它的魯肉飯也很多人點,是偏瘦肉的滷肉,香噴噴不死鹹。乾麵、燙青菜等選擇也很多。

地址: 臺北市中正區信義路二段81巷 (黃媽媽斜對面)

營業時間: 早上 7:30 AM - 下午 3:00 PM / 週一公休

價位: 赤肉羹 NT$60 / 魯肉飯 NT$35 / 乾麵 NT$45

肉羹的肉條口感我很喜歡,真材實料。湯頭對我來說稍微偏甜一點點(南部口味?),但還是好喝。魯肉飯不錯吃!

4. 東門鴨莊

介紹: 這家嚴格來說不算在市場最核心的攤販區,而是在金山南路一段的店面(靠近杭州南路),但因為太有名、太經典,而且絕對是 東門市場 區域的代表性美食,一定要列入!招牌就是 燒鴨叉燒。燒鴨皮脆肉嫩多汁,鴨油香氣迷人;叉燒選用梅花肉,肥瘦適中,蜜汁香甜入味卻不死鹹。便當菜色選擇多,配菜也好吃。永遠大排長龍,最好避開尖峰用餐時段。

地址: 臺北市中正區金山南路一段134號

營業時間: 早上 10:00 AM - 晚上 8:00 PM (建議早點來,熱門品項易售完)

價位: 燒鴨飯 NT$130 / 叉燒飯 NT$130 / 雙拼飯 NT$150 / 單點燒鴨1/4隻約 NT$280

燒鴨真的厲害,皮脆肉嫩多汁,水準很穩定。叉燒我也愛,尤其邊緣帶點焦香的部分。價格不便宜,但值得。每次買回家加菜都大受歡迎。

5. 東門甜不辣 (連雲街攤)

介紹: 藏在連雲街巷弄裡(靠近信義路二段134巷),下午才開的攤子。這家的甜不辣是經典的 關東煮 形式,自己夾料:甜不辣(條狀、片狀)、油豆腐、蘿蔔、豬血糕、貢丸、米血、水晶餃、竹輪等等,放入滾燙的大骨湯裡煮熟,最後淋上獨門的 深色甜辣醬(帶點花生粉香氣?),再舀點湯給你。它的醬是靈魂所在,鹹甜微辣,跟Q彈的甜不辣超搭!湯頭清爽好喝。座位很少,很多人站著吃或外帶。

地址: 臺北市中正區連雲街72號旁巷內攤位 (信義路二段134巷進去比較好找)

營業時間: 下午 3:30 PM - 晚上 11:00 PM (或賣完) / 週日公休 (好像不定休,最好確認)

價位: 看夾的料,一般大概 NT$60 - NT$100 一碗

那個醬汁真的很特別!跟一般夜市甜不辣醬不一樣,更濃鬱更香。蘿卜燉煮得超透,吸飽湯汁超好吃。缺點就是環境比較簡陋,夏天吃會很熱。

6. 東門彈子房門口潤餅攤

介紹: 這家絕對是 東門市場宵夜排隊神攤!它就開在一家老撞球店「東門彈子房」的騎樓下(所以叫這名字),下午才開始擺攤。潤餅有 原味辣味 可選。餅皮是現做的,薄而有韌性。內餡超級豐富:高麗菜、豆芽菜、紅蘿蔔絲、豆乾絲、蛋酥、肉鬆、花生粉糖粉、香菜,還有關鍵的 滷肉(肥瘦皆有,香噴噴)和 紅燒肉!份量十足,口感層次爆炸,蔬菜爽脆、豆乾豆芽有口感、肉鬆蛋酥香甜、滷肉提味,加上花生糖粉的點綴,鹹甜交織非常滿足。辣味是加特製辣醬,很夠勁。

地址: 臺北市中正區信義路二段156巷9號 (東門彈子房騎樓)

營業時間: 下午大約 4:30 PM 開賣 - 賣完為止 (通常晚上10點前) / 週一公休

價位: 原味潤餅 NT$65 / 辣味潤餅 NT$65

超級好吃!用料實在沒話說,每一口都咬得到豐富的料。滷肉和紅燒肉是靈魂。排隊排很久是常態,要有心理準備。上次排了快40分鐘...但拿到熱騰騰咬下去那一刻,覺得值得!餅皮我覺得稍厚一點點,但不影響整體美味。

7. 如意餛飩 (信義路二段81巷)

介紹: 也是在熱鬧的81巷裡,主打各種口味的 手工餛飩。餛飩個頭不小,皮薄餡飽滿。口味很多:鮮肉、菜肉、蝦仁、鮮蝦、紫菜鮮肉、芹菜鮮肉等等。可以選擇做成 餛飩湯、紅油抄手 或是 乾拌餛飩。湯頭清爽。紅油抄手香辣夠味,醬汁調得好。菜肉餛飩很特別,蔬菜比例高,吃起來清爽。

地址: 臺北市中正區信義路二段81巷6號

營業時間: 早上 11:00 AM - 晚上 8:00 PM

價位: 鮮肉餛飩湯 (10顆) NT$100 / 紅油抄手 (8顆) NT$95 / 菜肉餛飩湯 (10顆) NT$100

餛飩確實飽滿好吃,皮薄餡多。紅油抄手的辣油很香,不會死辣。喜歡吃餛飩的可以試試看。價格也是屬市場中上。

8. 羅媽媽米粉湯 (信義路二段81巷)

介紹: 就在黃媽媽斜對面(跟赤肉羹同邊),同樣是超熱門的米粉湯老攤。風格跟黃媽媽很像,也是大骨湯底、粗米粉、滿滿一鍋黑白切。兩家各有擁護者!有些人覺得羅媽媽的湯頭更濃鬱一些(可能熬煮時間更長?),小菜的選擇也超級無敵多,幾乎你想得到的豬部位都有。環境就是很傳統的市場攤。

地址: 臺北市中正區信義路二段81巷 (赤肉羹隔壁)

營業時間: 早上 7:00 AM - 下午 2:00 PM (賣完為止) / 週一公休

價位: 米粉湯 NT$35 / 小菜每種約 NT$50 - NT$80 (種類非常多)

說實話,我覺得黃媽媽和羅媽媽水準在伯仲之間!湯頭羅媽媽我覺得稍微濃鬱渾厚一點點,小菜種類真的多到眼花撩亂。看哪家順眼或哪家排隊人少就吃哪家吧!

9. 御品元傳統手工元宵 - 東門店

介紹: 吃完鹹的,總要來點甜的收尾吧!這家連鎖的甜品店在市場邊也有分店(永康街口附近)。最招牌的就是 手工芝麻/花生湯圓!可以選擇加在 桂花蜜冰沙 上,或是傳統的 燒麻糬甜湯(紅豆湯、花生湯等)。冰火湯圓是特色:熱呼呼軟Q的湯圓,放在冰涼帶有桂花香氣的蜜糖冰沙上,冷熱交融的口感很特別,芝麻或花生內餡香濃不甜膩。燒麻糬也很Q軟好吃,裹上花生粉糖粉。

地址: 臺北市中正區金山南路一段142號 (近永康街口)

營業時間: 下午 4:00 PM - 晚上 10:30 PM

價位: 冰火湯圓 (6顆) NT$110 / 燒麻糬 (2顆) NT$70 / 桂花檸檬冰 NT$70

桂花冰湯圓真的很特別,視覺效果也好。湯圓皮Q餡香,桂花蜜不會太死甜。夏天吃很消暑。雖然是連鎖店,但在市場逛累了來一碗很不錯。價格偏高一點點,但值得一試。

10. 東門韭黃牛肉麵 (連雲街)

介紹: 在連雲街靠近信義路二段134巷這邊,也是下午晚上才營業的麵攤。招牌就是 韭黃牛肉炒麵!大火快炒的鍋氣十足,牛肉片給得不算少(以這個價位來說),口感滑嫩,搭配大量的新鮮韭黃、洋蔥、豆芽一起炒,麵條是類似油麵那種,炒得入味又帶點焦香,整體鹹香夠味。也有賣牛肉湯麵、湯餃等。環境就是路邊攤。

地址: 臺北市中正區連雲街68號附近攤位

營業時間: 下午 5:00 PM - 晚上 10:00 PM (或賣完) / 公休日不確定

價位: 韭黃牛肉炒麵 NT$120 / 牛肉湯餃 (10顆) NT$90

鍋氣真的很香,牛肉炒得算嫩,韭黃新鮮爽脆,整體味道夠。份量OK,價格在這一帶算合理。就是標準好吃的熱炒店牛肉炒麵水準。上次吃覺得稍微油了一點點,但配點辣椒醋就還行。

東門市場美食小筆記

為了讓大家更快掌握重點,特別整理了一些市場美食的特色比較:

類別 推薦店家 特色亮點 個人小點評 適合時段
米粉湯/黑白切 黃媽媽米粉湯 湯頭清甜、小菜新鮮、老字號 湯頭較羅媽媽清爽,排隊名店 早午餐
羅媽媽米粉湯 湯頭濃鬱、小菜種類超多 小菜選擇多到眼花撩亂 早午餐
水餃/麵點 興記手工水餃 蝦仁水餃料足、酸辣湯不錯 鮮蝦水餃必點!價格稍高但值得 午餐、晚餐
如意餛飩 多口味手工餛飩、紅油抄手夠味 餛飩飽滿,紅油醬汁香 午餐、晚餐
羹湯/飯類 東門赤肉羹 真材實料赤肉羹、魯肉飯入味 肉羹紮實,湯頭帶甜 早午餐
東門鴨莊 燒鴨皮脆肉嫩、叉燒蜜香入味 市場外圍名店,燒鴨必吃 午餐、晚餐
點心/小吃 東門甜不辣 (連雲街) 獨門醬汁、關東煮形式、蘿蔔超透 醬汁是靈魂!環境簡陋 下午、宵夜
東門彈子房潤餅 料多澎湃、滷肉紅燒肉是靈魂、現做餅皮 排隊神攤,鹹甜交織超滿足 下午、宵夜
東門韭黃牛肉麵 鍋氣十足、韭黃新鮮 標準好吃熱炒味,稍油 晚餐
甜品 御品元手工元宵 冰火湯圓、桂花蜜冰沙 冷熱交融特別,湯圓皮Q餡香 下午、晚上

逛吃心得 & 私房提醒:

  • 帶現金!帶現金!帶現金! 重要的事說三遍!市場裡絕大多數攤販 只收現金,連一些很有名的店都是。提款機不是沒有,但可能要走一小段路。
  • 穿好走的鞋: 地面可能濕滑,巷弄狹小,人多的時候要鑽來鑽去。
  • 保持彈性: 市場攤販變動性比較大,可能今天公休、可能提早賣完、可能搬家(但老店通常不太會),甚至口味也可能因當天狀況稍有差異(這點我覺得還好,是人手作的溫度)。別抱著非吃到不可的心態,隨緣點反而容易發現驚喜。像我就意外在連雲街吃到一家還不錯的臭豆腐!
  • 胃口小?結伴分享: 很多東西份量都不小(比如超大碗米粉湯加小菜,或是料多到炸的潤餅),建議揪朋友一起來,每樣都點一點分著吃,才能吃更多種類!
  • 環境認知: 傳統市場嘛,尤其老區域,環境就是比較原始、擁擠、可能有味道(生鮮、水溝、食物混合)。這是它的特色,但也請做好心理建設,不是百貨公司美食街。太介意環境的人可能比較難盡興。
  • 探索精神: 除了我列出的這10家, 東門市場 還藏著很多寶!比如我很想試但還沒吃到的「東門文昌雞」、巷子裡的「東門豬腳」、看起來很厲害的現做壽司攤... 多走幾趟,每次都會有新發現。市場的魅力就在於此!

東門市場 Q & A 快問快答

最後,整理幾個大家可能會問的問題,用最簡潔的方式回答:

Q1: 去東門市場,捷運搭到哪一站?哪個出口最近?

A: 搭到「東門站」,走 5號或8號出口 最方便!8號出口一上來就是永康街口那個顯眼的市場拱門。

Q2: 想一次吃到東門市場的精華小吃,建議什麼時間去最好?

A: 最推薦 下午 5:00 PM - 7:00 PM 之間到「臨沂街/連雲街」巷弄區。這時晚餐宵夜攤幾乎全開了,人潮剛開始聚集,選擇最多元!

Q3: 東門市場最有名、必吃的幾樣是什麼?

A: 老饕公認的超級人氣王通常是:彈子房潤餅(排隊要注意)、東門鴨莊的燒鴨、黃媽媽/羅媽媽米粉湯+黑白切、興記蝦仁水餃、東門甜不辣(連雲街)。這些代表了市場不同面向的美味!

呼,寫著寫著,肚子又咕咕叫了。東門市場 就是這樣一個神奇的地方,外表看起來或許有點舊有點亂,但只要你願意鑽進去,用味蕾去探索,絕對會被那些幾十年不變的誠懇好味道所感動。它不是最時髦的,但絕對是最有臺北老城生活氣息的「灶咖」(廚房)。下次來臺北,別只逛夜市了,花點時間鑽進 東門市場 的巷弄裡,保證讓你吃到舔嘴唇,滿載而歸(無論是肚子還是記憶)!出發前記得再確認一下各攤的營業時間和公休日哦!祝你吃得開心!有啥新發現也記得跟我分享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