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我與日式咖哩的戀愛史:從一見鍾情到遍尋寶島
記得第一次吃到正宗的日式咖哩,是在臺北東區小巷裡一家不起眼的小店。那時只覺得,哇,這跟臺式咖哩飯也差太多了吧!沒有那種勾芡感很重的濃稠,反而是帶著一種...嗯,怎麼形容?滑順感?香氣層次豐富好多,蔬菜的甜、蘋果的微酸、各種香料的交織,溫柔地包裹著香Q的白飯,配上酥脆的豬排... 從此我就掉進那個名為「日式咖哩」的大坑,爬不出來了。 後來才慢慢知道,日式咖哩學問真大。它不是印度咖哩那種香料爆炸的感覺,也不是泰式咖哩的椰奶濃鬱。它更像是日本人把外來文化精緻化、在地化的代表作。甜味可能來自洋蔥、蘋果、蜂蜜;濃稠感靠的是炒麵糊(Rou),而不是太白粉;每家店都有自己的獨門配方,有的強調水果香甜,有的走大人味的辛口路線,還有加入紅酒、巧克力這些神奇元素的! 為了找到心中那碗完美的「日式咖哩」,我真的是卯足了勁。從臺北街頭到高雄巷尾,從百貨公司美食街到隱身民宅的神秘小店,口袋名單越積越長。今天就來跟你分享一下我的「尋咖哩地圖」,順便聊聊這些年吃下來的心得。日式咖哩的百變風情:流派簡易分
別以為日式咖哩都長一樣!吃多了,你會發現它們也有門派之別。我簡單歸納了一下臺灣常見的幾種風格:- 經典甘口派: 這應該是最容易被大眾接受的。味道溫和、帶有明顯甜味(通常是蘋果、蜂蜜或大量洋蔥的功勞),濃稠度恰到好處。小朋友或是不敢吃辣的朋友都很愛。很多連鎖「日式咖哩餐廳」都是以這個路線起家。
- 成熟辛口派: 這個「辛」不是指辣椒那種灼熱感,而是多種香料堆疊出來的深邃辛辣風味。入口時可能覺得溫和,但尾韻會慢慢感受到香料的層次與力道,不會辣到流淚,但會讓你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大人味十足啊!
- 歐風濃厚派: 這派通常會加入紅酒、巧克力、咖啡甚至是優格或鮮奶油去熬煮。特色是味道非常濃鬱、深邃,帶點隱約的酸香或苦甜感,質地通常也更濃稠一些。喜歡重口味的朋友會愛死這種。
- 湯咖哩派: 源自北海道的特色!跟我們印象中濃稠的咖哩完全不同,它更像是咖哩風味的高湯。湯汁比較多、質地較稀,裡面會浸泡著大塊的蔬菜(如整顆馬鈴薯、紅蘿蔔、蓮藕)和肉類(通常會煎烤過)。吃的時候多半會配上一碗白飯,把湯汁淋上去或像沾麵那樣沾著吃。天冷時來一碗,從頭暖到腳!
- 特色創意派: 臺灣師傅的創意無限!你可能會看到加入剝皮辣椒、臺灣啤酒、客家桔醬,甚至是麻辣鍋底的日式咖哩!?這些顛覆傳統的組合,好不好吃真的很看店家功力跟個人接受度,但勇於嘗試也是尋找驚喜的樂趣嘛!
點我看臺灣常見日式咖哩流派風格比較表(超實用!)
流派名稱 | 特色重點 | 適合物件 | 常見搭配主菜 | 口感關鍵字 |
---|---|---|---|---|
經典甘口 | 溫和、甜味明顯、順口 | 大眾、小孩、初嘗者 | 豬排、炸蝦、漢堡排 | 滑順、香甜、圓潤 |
成熟辛口 | 香料層次豐富、後勁微辛 | 喜歡香料感、大人味愛好者 | 牛肉燴、雞肉、炸豬排 | 深邃、醇厚、複雜 |
歐風濃厚 | 濃鬱、加入紅酒/巧克力/咖啡等 | 重口味、尋求深度者 | 燉牛肉、漢堡排、牛肉可樂餅 | 濃稠、深邃、苦甜 |
湯咖哩 | 湯汁形式、蔬菜料多、清爽 | 喜歡清爽感、愛吃蔬菜者 | 雞腿、海鮮、蔬菜綜合 | 湯感、清爽、料豐 |
特色創意 | 臺日融合、加入在地食材 | 勇於嘗鮮、喜歡驚喜者 | 視店家創意而定(如剝皮辣椒雞) | 創新、獨特、驚喜(或驚嚇) |
選一碗好咖哩,魔鬼細節在哪裡?
吃了這麼多碗,我發現一碗讓人記得住的「日式咖哩」,關鍵真的在細節:- 咖哩醬: 靈魂所在!醬汁吃起來是死鹹還是有層次?香料味是浮誇的香精感,還是融合得很好的自然香氣?濃稠度很重要,太稀像湯,太稠拌不開也膩口。有沒有那種熬煮出來的蔬果甜味基底?好的咖哩醬,光單吃也能讓你點頭。
- 米飯: 真的真的非常重要!很多店栽在這點。飯煮得爛爛濕濕的,再好的咖哩醬淋上去都毀了。我個人偏愛粒粒分明、飽滿Q彈的白飯,帶點光澤感的那種。有些高階一點的「日式咖哩餐廳」還會標榜使用日本米或臺灣好米,加分!
- 主食: 炸豬排要酥脆不油膩,肉要夠厚實或軟嫩;漢堡排要Juicy,肉香要足;燉牛肉要軟爛入味... 主菜和咖哩醬是相輔相成的,誰也不能拖後腿。
- 配菜: 常見的福神漬(紅紅甜甜的醃菜)、醃蘿蔔片,看起來不起眼,但卻是解膩的好幫手。有些店會附生菜沙拉或溫泉蛋,搭配起來更均衡。重點是這些配角也要用心,不能馬虎敷衍。
臺北市:咖哩激戰區的明星選手
臺北的「日式咖哩餐廳」密度超高,競爭超激烈!能在這裡站穩腳步的,都有兩把刷子。分享幾家我回訪率高的:
咖哩王座 (隱身東區巷弄的老字號)
地址: 臺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四段巷弄號 (不好找,但值得!)
營業時間: 11:30-14:30 / 17:30-21:00 (週一公休) (常常要排隊,建議早點去)
價格區間: TWD 250 - 380 (咖哩飯為主)
必點選單:
- 招牌熟成牛肉咖哩: 牛肉燉到入口即化,咖哩是經典甘口帶點深度的路線,香氣十足。他們的咖哩醬聽說熬煮三天!? (老闆堅持的秘方)
- 厚切豬排咖哩: 豬排炸得金黃酥脆不油膩,厚度夠咬起來很過癮,肉質不錯。
個人評價: 這家是我心中臺北「日式咖哩餐廳」的Top 3常客。環境簡單樸實,座位不多。咖哩醬味道很平衡,不會死鹹或甜膩,香料味沉穩舒服。牛肉咖哩真心推!缺點是位置少,尖峰時間要等。對了,他們的飯煮得挺好的,粒粒分明。整體就是穩紮穩打的好味道,不知道吃哪家時,選這家通常不會失望。
辛魂咖哩 (大人的辛辣滋味)
地址: 臺北市中山區南京西路號 (靠近捷運中山站)
營業時間: 12:00-14:30 / 18:00-21:00 (週末中間不休息)
價格區間: TWD 280 - 450 (有套餐組合)
必點選單:
- 特製辛口牛肉咖哩: 他們的辛口是循序漸進的,剛入口覺得溫和,後面香料的複雜度和微微辛辣感才慢慢浮現,很適合喜歡有點挑戰但又不想被辣翻的朋友。牛肉塊給得大方。
- 和牛漢堡排咖哩: 漢堡排多汁柔嫩,肉香足,搭配辛口醬汁意外地搭!
個人評價: 這家走的是精緻路線,裝潢比較現代感。咖哩醬非常有特色,辛口層次分明,不是靠辣椒粉那種直衝腦門的辣,而是香料堆疊出來的風味,吃完嘴巴會有餘韻 (好香料的味道)。份量精緻,價格稍高,但很適合想好好品嚐一杯「大人咖哩」的時候。服務不錯。如果你厭倦了甜甜的咖哩,想找點不一樣的「日式咖哩餐廳」體驗,這家值得一試。
湯咖哩大地 (想念札幌的滋味?這裡有!)
地址: 臺北市信義區松壽路號樓 (信義區百貨公司樓上美食街) (有點隱密,在角落)
營業時間: 11:00-21:30 (配合百貨營業)
價格區間: TWD 320 - 480 (湯咖哩套餐價)
必點選單:
- 雞腿野菜湯咖哩: 一整隻大雞腿燉煮入味,配菜有整顆小馬鈴薯、蓮藕、南瓜、茄子等,蔬菜量多豐富。湯頭清爽鮮甜,帶點微辣的香料感,泡飯吃超讚!可以選辣度。
- 海鮮湯咖哩: 蝦子、花枝、淡菜等等,湯頭會比較鮮。
個人評價: 在臺灣能吃到比較接近北海道風味的湯咖哩真的很難得!湯頭是關鍵,喝得出來蔬菜的甜與各種香料熬煮的深度,不會過鹹。配料的蔬菜都處理得很好,雞腿軟嫩。份量足,吃完很滿足。缺點是開在百貨公司裡,價格不算便宜,且用餐環境就是美食街等級。但為了那碗湯咖哩,我還是會去。適合喜歡清爽口感、愛吃大量蔬菜的人。是臺北少數專注於湯咖哩的優質「日式咖哩餐廳」。
新北市:隱藏版的好味道
別以為只有臺北市有好咖哩,過個橋到新北,也有讓人驚喜的店!小次男咖哩 (板橋人氣排隊名店)
地址: 新北市板橋區文化路一段巷弄號 (巷子內要有耐心找)
營業時間: 11:30-14:00 / 17:30-20:30 (賣完提早打烊,週一二休) (排隊是日常!)
價格區間: TWD 180 - 260 (價格相對親民)
必點選單:
- 牛肋條咖哩飯: 咖哩醬是濃鬱的歐風路線,帶點點苦甜感(可能是巧克力的效果?),牛肋條燉得非常軟嫩入味,油脂香氣足。配上半熟太陽蛋,攪拌後吃超邪惡!
- 炸雞咖哩飯: 炸雞外酥內多汁,單吃就很棒,配濃鬱咖哩也很搭。
個人評價: 這家店超級小!大概就幾個座位,所以排隊是必然的。但味道確實有特色,歐風咖哩醬濃鬱夠味,牛肋條處理得非常好,幾乎是入口即化。米飯水準也不錯。份量對男生來說可能剛剛好,女生會飽。環境就是超級簡單的小店,沒什麼裝潢,服務也比較自助式(點餐取餐自己來)。但瑕不掩瑜,味道好、價格實在,讓它成為板橋超人氣的「日式咖哩餐廳」。想吃要趁早去排!缺點就是用餐環境比較擠,不適合久坐聊天。
臺中市:咖哩界的文藝復興
臺中總有很多特色小店,「日式咖哩餐廳」也不例外,常常結合了質感空間。
吃茶咖哩 CURRYHAUS (咖哩與吃茶店的浪漫結合)
地址: 臺中市西區美村路一段巷號 (綠園道附近巷弄)
營業時間: 12:00-15:30 / 17:30-21:00 (週二公休)
價格區間: TWD 280 - 420 (含飲料套餐)
必點選單:
- 熟成香料咖哩 (牛/雞): 咖哩醬風味非常獨特,香料氣息明顯但又很平衡,帶有果香和深度。牛肉燉得軟爛,雞肉也很嫩。會附上一小碟優格或特製醬料,可以轉換風味。
- 手工布丁: 飯後甜點必點!焦糖帶點微苦,布丁體綿密香濃,不輸專業甜點店。
個人評價: 這家店太有味道了!從裝潢到器皿都很講究,復古吃茶店的風格,氣氛悠閒舒適。咖哩本身非常有水準,醬汁濃鬱香氣足,能感受到多種香料的層次,口味不像傳統日式咖哩那麼甜,更偏向大人的成熟風味。米飯也煮得很好。套餐搭配的飲料和甜點都很精緻,尤其是那個布丁,簡直是亮點!價格中上,但整體體驗非常好,適合約會或帶朋友來品嚐質感咖哩。是兼具美味與氛圍的優質「日式咖哩餐廳」。缺點是位置不多,最好先訂位(如果接受訂位的話)。
咖哩鬥陣 (個性派濃厚咖哩代表)
地址: 臺中市西區公正路號 (勤美草悟道商圈附近)
營業時間: 11:30-14:30 / 17:00-20:30 (週一公休)
價格區間: TWD 230 - 350 (主餐價)
必點選單:
- 黑咖哩 (牛/豬肉丸): 烏漆嘛黑的黑咖哩,顏色來自墨魚汁和多種深色香料,味道非常濃、非常厚!帶有強烈的香料風味和一點點海鮮的鹹鮮味(墨魚汁的功勞),衝擊感很強。搭配的是肉丸子而非燉肉塊。敢挑戰特殊口味必試!
- 濃厚牛肉咖哩: 非常紮實濃鬱的歐風路線,牛肉塊大且入味。飯量給得足。
個人評價: 這家店的咖哩風格非常強烈!老闆很有個性,口味也走獨特路線。黑咖哩極具特色,視覺和味覺都是震撼教育,喜歡嚐鮮的人會愛(但也可能有人吃不慣)。濃厚牛肉咖哩則是安全牌中的重砲,醬汁濃到化不開,牛肉給得大方,吃完超級飽足。環境是簡單的工業風,服務不錯。價格合理。如果你想尋找跳脫傳統框架的「日式咖哩餐廳」,這裡絕對值得一試。提醒:黑咖哩口味特殊,沒把握可以先點小份試試。
臺南市:古都裡的咖哩新勢力
臺南美食多,最近也冒出幾家讓人眼睛一亮的咖哩專賣店。
町家咖哩 (老宅裡的溫暖滋味)
地址: 臺南市中西區府前路一段巷號 (巷弄老宅改建)
營業時間: 11:30-14:30 / 17:30-20:30 (週二三公休) (務必關注店家FB公告)
價格區間: TWD 260 - 320 (無套餐)
必點選單:
- 熟成牛肉咖哩: 咖哩醬是自家長時間熬煮的,味道溫潤甘醇,帶有蔬果的自然甜味和一點點微酸的尾韻(番茄?),平衡感很好。牛肉燉得恰到好處。
- 薑汁豬肉咖哩: 加入薑汁的咖哩醬,有種獨特的辛香暖胃感,非常適合冬天。
個人評價: 這家店開在改建的老宅裡,空間不大但很有溫度。咖哩有種「家」的感覺,不是那種很驚豔的衝擊,而是溫和細膩、耐吃的味道。醬汁的平衡感做得很好,不會膩口。米飯是用心的好米。老闆夫婦很親切,像在家裡吃飯一樣自在。是臺南少數讓我覺得很舒服、會想再訪的「日式咖哩餐廳」。缺點是位置少,公休日比較多,建議出發前確認有沒有開。適合喜歡溫馨小店氛圍的人。
頑固咖哩 (職人精神的濃厚派)
地址: 臺南市東區東門路一段號 (近成大商圈)
營業時間: 11:00-14:00 / 17:00-20:30 (不定休,看店家公告)
價格區間: TWD 250 - 380 (主餐價)
必點選單:
- 歐風牛肉咖哩: 加入紅酒長時間熬煮的濃厚咖哩,醬汁深不見底,牛肉超大塊且燉到極度軟爛,幾乎用舌頭就能壓開。味道醇厚濃鬱,香料味和紅酒香融合得很棒。吃完會打飽嗝那種。
個人評價: 如其名,真的很頑固!老闆對於咖哩的做法非常堅持(聽說熬煮時間超長),而且只賣牛肉咖哩一種主餐!(其他是配菜變化)。咖哩醬濃到不行,香氣和味道都非常紮實,牛肉份量十足且處理得沒話說,入口即化。米飯也煮得很好。是標準的「男子漢」系咖哩,份量十足,味道濃烈。適合追求飽足感和濃厚滋味的人。缺點就是選擇少,環境非常簡單,就是吃味道的地方。想吃清淡或變化多樣的,可能不適合。但如果你是歐風濃厚咖哩的愛好者,這家絕對是臺南必訪的「日式咖哩餐廳」。
高雄市:港都的咖哩新選擇
高雄的咖哩店也越來越多元了,從傳統到創新都有。
咖哩娘 Currymade (創意融合的代表)
地址: 高雄市鼓山區美術東四路號 (美術館特區)
營業時間: 11:30-15:00 / 17:30-21:00 (週一公休)
價格區間: TWD 280 - 450 (精緻套餐路線)
必點選單:
- 剝皮辣椒雞腿咖哩: 超有創意的組合!經典日式甘口咖哩基底,融入臺灣剝皮辣椒的微辣和獨特香氣,搭配軟嫩的雞腿排,意外地超級搭!很有臺日融合的精神。
- 海老野菜湯咖哩: 清爽的湯咖哩,蝦子新鮮,蔬菜豐富,湯頭鮮甜帶點微辣。
個人評價: 這家店環境很舒適,走精緻路線。最大的特色就是各種創意口味的咖哩。剝皮辣椒雞腿咖哩是我最驚豔的,沒想到可以融合得這麼好,辣度點綴得剛剛好,非常開胃。湯咖哩表現也不俗,清爽不膩。整體口味比較精緻,份量不會過於巨大(男生可能7-8分飽),但食材和調味都很講究。價格偏高,但以整體體驗來說值得。是高雄少數敢玩創意且玩得好的「日式咖哩餐廳」。適合喜歡嚐鮮、追求用餐環境的人。
一勺咖哩 (簡單純粹的好味道)
地址: 高雄市苓雅區林泉街號 (文化中心附近)
營業時間: 11:30-14:00 / 17:30-20:00 (週日休)
價格區間: TWD 220 - 320 (平實價格)
必點選單:
- 燉牛肉咖哩: 非常家常、溫和順口的日式甘口咖哩。牛肉塊燉得軟爛入味,醬汁香甜濃鬱但不過膩。拌上半熟溫泉蛋,樸實的美味。
- 炸豬排咖哩: 豬排炸得酥脆,厚度適中,肉質不錯,是經典的安全牌組合。
個人評價: 這家給我的感覺就是「踏實」。沒有華麗的裝潢或炫炮的口味,就是一盤用心做好的、味道很正的日式咖哩飯。咖哩醬就是記憶中好吃的日式咖哩該有的樣子,甘甜溫和,香料味點到為止。牛肉燉煮用心,豬排穩定。白飯煮得很好。價格相當合理,份量也夠。在高雄想吃一碗不會出錯、CP值不錯的經典「日式咖哩」,這家是很棒的選擇。環境乾淨簡單,老闆態度親切。缺點可能就是比較沒有驚豔感,但絕對是日常解饞的好鄰居。
其他縣市遺珠:不容錯過的在地好店
田樂豬排咖哩 (彰化市)
地址: 彰化市民族路號
營業時間: 11:00-14:30 / 17:00-20:30
價格區間: TWD 230 - 310
必點選單: 厚切里肌豬排咖哩飯 - 豬排是招牌!選用彰化優質豬肉,厚切處理,外皮炸得金黃酥脆,裡面肉質鮮嫩多汁,完全不柴。咖哩醬是經典甘口路線,溫和順口,完美襯託豬排的美味。米飯也煮得不錯。
個人評價: 如果說彰化要找一家代表性的「日式咖哩餐廳」,我首推田樂。他們家的豬排真的很有水準,厚度、酥脆度、肉質都屬上乘,在臺北也絕對能打。咖哩醬雖然不是那種標榜多少種香料的複雜派,但就是好吃、耐吃、跟豬排超搭。環境整潔舒適,服務親切。特別是那個豬排,讓人印象深刻!推薦給熱愛炸豬排的朋友。是彰化在地非常值得一試的咖哩豬排專賣店。
小島咖哩 (宜蘭羅東)
地址: 宜蘭縣羅東鎮興東路號
營業時間: 11:30-14:30 / 17:30-20:30 (週二公休)
價格區間: TWD 250 - 350
必點選單:
- 海陸雙拼咖哩飯 (炸蝦+炸豬排): 一次滿足兩種願望!炸蝦新鮮彈牙,炸豬排厚實酥脆。咖哩醬是濃鬱的日式甘口,帶點點蔬菜甜味。
- 牛肉燴咖哩飯: 牛肉片軟嫩,吸附滿滿咖哩醬汁,非常下飯。
個人評價: 在羅東想吃日式咖哩,小島是口碑不錯的選擇。最大特色就是選擇多樣,豬排、炸蝦、可樂餅、牛肉燴、雞肉等等都有,還有雙拼組合。咖哩醬口味大眾化,甘甜濃鬱,接受度高。份量給得很有誠意,通常吃得飽。環境明亮乾淨,適閤家庭或朋友聚餐。雖然不是那種味道驚天動地的頂級咖哩,但作為宜蘭在地認真經營的「日式咖哩餐廳」,水準穩定,選擇豐富,是安心滿足咖哩胃的好地方。適合想找地方好好吃頓飯、選擇多樣化的客人。
尋找完美咖哩的隨筆碎念
吃了這麼多家臺灣的「日式咖哩餐廳」,老實說,還沒找到一碗能稱得上「完美」的。有時候醬汁對了,飯卻差了點;飯煮得超棒,豬排卻不夠酥;豬排滿分,咖哩醬又太普通... 不過,這大概就是尋找美食的樂趣吧?永遠有期待,永遠有下一家店等著我去探險。而且,每個人口味真的差好多!我覺得太甜的,朋友可能愛得要死;我覺得香料味很棒的,家人可能覺得不夠溫和。 我還發現,有些連鎖的「日式咖哩餐廳」其實也不差。雖然少了點個性化,但水準穩定,醬汁濃稠度、米飯品質、豬排炸功都在一個安全線上。不知道吃什麼的時候,它們是很方便的選擇。(嗯,這樣講會不會被咖哩控鄙視?) 對了,大家去吃咖哩飯,會把醬汁跟米飯拌勻吃,還是一口飯配一口醬?我是堅定的拌勻派!覺得這樣每一口味道才均衡。看有些人分開吃,總覺得少了點靈魂...
口袋名單的真心總結 (個人觀感強烈版!)
寫了這麼多,幫大家快速總結一下我的超級主觀心得,做成懶人包:點我看咖哩老饕的任性排行榜(僅供參考,戰力滿滿)
- 🏆 最想回訪解饞獎:
- 臺北 咖哩王座: 穩!牛肉咖哩就是記憶中的好味道,不知道吃啥就選它。
- 臺中 吃茶咖哩 CURRYHAUS: 環境味道兼具,布丁太強,約會或帶朋友去很有面子。
- 高雄 一勺咖哩: 簡單純粹,價格實在,想吃經典款時的好鄰居。
- 🌶️ 最衝擊味蕾獎:
- 臺北 辛魂咖哩: 大人味辛口層次豐富,香料控必試。
- 臺中 咖哩鬥陣 - 黑咖哩: 視覺味覺雙重震撼,墨魚汁+香料,挑戰你的認知!
- 高雄 咖哩娘 - 剝皮辣椒雞: 臺日融合創意滿分,微辣開胃超涮嘴!
- 🍲 最暖心暖胃獎:
- 臺北 湯咖哩大地: 蔬菜料多湯頭鮮,冷冷的天來一碗超舒服!
- 臺南 町家咖哩: 老宅氛圍溫馨,咖哩溫潤像家裡的味道。
- 臺中 吃茶咖哩 - 薑汁豬肉: 薑汁暖香驅寒意,冬天首選!
- 🍖 肉食主義天堂獎:
- 臺南 頑固咖哩: 歐風濃厚醬+超大塊入口即化牛肉,肉控絕對滿足!
- 彰化 田樂豬排咖哩: 厚切里肌豬排超有水準,彰化之光!
- 各地炸豬排專賣店: 豬排炸得好,咖哩醬就成配角了!(誤)
- 💰 CP值最高獎 (豐盛/價格比):
- 新北 小次男咖哩: 價格親民濃鬱歐風牛肋條,板橋排隊有理!
- 彰化 田樂豬排咖哩: 豬排品質好,價格合理,在地人推薦!
- 高雄 一勺咖哩: 簡單實在,經典味道,口袋不傷。
結尾前的Q&A時間 (咖哩控常見疑問)
Q1:去「日式咖哩餐廳」點餐時,辣度怎麼選比較好?
A: 這看個人!如果不確定店家辛口程度,建議先選基本辣度(通常是微辛或甘口)。因為日式咖哩的「辛」多半是靠香料堆疊的層次感,不是辣椒那種灼熱辣。吃過覺得不夠,下次再往上加。第一次就挑戰最辣,萬一不合口味就浪費了。像我第一次去辛魂咖哩,乖乖點基本辛度,覺得很剛好。
Q2:素食者也能享受日式咖哩嗎?
A: 越來越多了! 很多注重多元需求的「日式咖哩餐廳」都會推出蔬食咖哩選項。有些是單純蔬菜咖哩(馬鈴薯、紅蘿蔔、花椰菜等),有些則是使用植物肉或菇類來增加口感。點餐前可以先看一下選單或詢問店家。像吃茶咖哩、咖哩娘通常都有蔬食選擇。臺南町家咖哩有時也會有隱藏版蔬食選項。
Q3:日式咖哩通常會附什麼配菜?都一定要吃完嗎?
A: 最常見的是福神漬(紅色的醃菜)和醃蘿蔔片(黃色或白色)。它們的主要作用是解膩、轉換口味。當你覺得咖哩吃多了有點濃鬱或膩口時,吃一小口配菜,可以清一下味蕾,再吃咖哩飯時又能嚐到鮮明的味道。不是非得吃完,但建議搭配著嘗試看看,是體驗的一部分!有些店還會附生菜沙拉或溫泉蛋/半熟蛋,增加豐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