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第一次聽朋友說「走!帶你去吃龍潭路美食!」時,我腦海浮現的是觀光夜市那種人擠人、價錢貴又普普通通的畫面。結果?完全打臉!龍潭路根本是臥虎藏龍,價格親民到讓人感動,重點是每間店都有拿手絕活,是真材實料、在地人會天天報到的那種。這裡的氣味啊,就是臺灣小吃最迷人的生活感,混著麵香、油香、滷汁香,一下公車就聞得到,肚子馬上咕咕叫。今天,就讓我這個「龍潭路美食」重度愛好者,帶你深度挖掘十家不能錯過的好店!
目錄
【經典必吃:靈魂級小吃】
阿榮古早味陽春麵 (乾麵 + 餛飩湯)
這碗乾麵,簡單到不行,就是豬油、醬油膏、油蔥酥和一點點韭菜。但那個豬油啊,香而不膩,聽老闆說是每天自己熬的,油蔥酥也炸得金黃酥香,不會有苦味。麵條是細白麵,煮得剛剛好,軟硬適中。攪拌均勻後,樸實的醬香和豬油香氣撲鼻而來,就是小時候巷口麵攤最懷唸的味道!餛飩湯是完美搭檔,餛飩皮薄餡鮮,湯頭清爽帶點大骨香。
看似平凡,卻是最難忘的經典。豬油與油蔥的香氣組合堪稱一絕,是許多在地人心中「龍潭路美食」的代表作之一。深夜來一碗,超級療癒。想吃最傳統的古早味?來這就對了。
林家祖傳鹹酥雞 (鹹酥雞 + 甜不辣)
這家鹹酥雞厲害在哪?第一,粉裹得極薄!幾乎能看到肉本身的紋理,炸出來酥脆無比,像餅乾一樣咔滋咔滋,一點都不厚重油膩。第二,雞肉醃得入味,咬下去鮮嫩多汁,醃料的香料味恰到好處,不會死鹹。他們的甜不辣是我的心頭好,用的是比較厚實、有彈性的那種,炸過後外酥內Q,撒上椒鹽和一點點辣椒粉,超涮嘴!油也很乾淨,吃完不會有油耗味。
薄粉酥脆派鹹酥雞的代表!追求「脆」感而非厚重麵衣的首選。食材新鮮,炸功了得,是追劇、宵夜的最佳夥伴。在眾多「龍潭路美食」中,這家的炸物水準絕對名列前茅。
真好吃筒仔米糕
店名就叫「真好吃」,沒在謙虛的!米糕是用傳統小鐵筒蒸出來的,糯米飯粒粒分明卻又軟糯Q彈,吸飽了肉燥和香菇的香氣。頂層那塊帶皮的三層肉是靈魂,燉得軟嫩入味,肥而不膩。淋上特製的甜辣醬,再配上一碗清爽的柴魚湯(免費!),鹹香甘甜,風味層次豐富。份量不大,當點心或正餐都很適合。每次去都要排一下,但值得!
傳統筒仔米糕的完美示範。糯米口感、肉燥香氣、醬料搭配都恰到好處,是許多老饕認定「龍潭路美食」中不可錯過的經典小吃。那個免費柴魚湯絕對要喝,解膩又提味。
【極致風味:獨門功夫菜】
老張牛肉麵 (紅燒半筋半肉麵)
這碗麵,湯頭是靈魂。用牛大骨、多種蔬果和中藥材熬煮,紅燒的顏色深沉,但喝起來濃鬱卻不死鹹,帶點微微的甘甜和藥膳香氣,非常順口。牛腱心肉給得大方,燉煮到筷子一夾就散開的軟嫩,牛筋更是膠質滿滿,入口即化。麵條可選寬麵或細麵,我偏好寬麵,吸附湯汁的能力更強。酸菜也炒得夠味,加一點進去,層次更豐富。冬天來一碗,整個人都暖起來!
湯頭醇厚甘美,牛肉軟爛入味,牛筋膠質爆棚。是「龍潭路美食」裡少數能端上檯面的精緻麵點代表,滿足感爆表。適合想吃點「大菜」但又不想花大錢的時候(雖然比小吃貴一點點,但值得)。
阿嬤的灶腳 古早味滷肉飯 (滷肉飯 + 滷蛋 + 油豆腐)
這碗滷肉飯,吃一口就會明白什麼叫「黯然銷魂」。用的是肥瘦相間的手切豬五花,切得大小適中,肥肉部分滷到晶瑩透亮,瘦肉則吸飽滷汁精華。醬汁是靈魂,鹹香中帶著明顯的冰糖甜味和紅蔥頭香氣,超級下飯!重點是那滷汁的膠質感,黏嘴的程度剛剛好,拌著熱騰騰的白飯,每一口都充滿幸福感。滷蛋和油豆腐也是必點,入味透徹。
極致香濃、膠質滿滿的傳統滷肉飯!秒殺所有連鎖店。醬汁的甜鹹平衡和膠質感堪稱「龍潭路美食」滷肉飯界的翹楚。吃了會想再來一碗,但肚子會抗議... 罪惡感十足的美味。
林記胡椒餅
遠遠就能聞到烤爐飄來的炭火香和胡椒香氣。老闆熟練地從傳統炭烤桶爐裡夾出滾燙的胡椒餅。餅皮是關鍵!麵糰老麵發酵,貼爐烤得外皮超級酥脆,帶著焦香點點,咬下去發出清脆的聲響。內餡是醃漬入味的豬後腿肉,加上大量爆香的青蔥段和濃鬱的黑胡椒、白胡椒調味。一口咬下,熱氣噴出(小心燙!),肉汁豐沛,蔥香、胡椒的辛香和炭火香在口中爆開,爽度破錶!肉塊也給得很有誠意。
炭火直烤的極致魅力!酥脆多層次的外皮與爆汁辛香的內餡形成絕妙對比。是「龍潭路美食」裡最具「鍋氣」的代表之一。現烤出爐時吃,風味最佳。
【暖心飽足:麵飯粥品精選】
好粥到 滑蛋牛肉粥
天氣微涼或腸胃不舒服時,這碗粥是救星!用生米慢火熬煮至米粒開花,粥底綿密細滑,接近廣式「糜」的口感。主角是滑嫩的牛肉片和一大顆半熟滑蛋。牛肉片醃得恰到好處,口感軟嫩不柴;滑蛋倒入滾燙的粥裡快速攪拌,形成蛋花絲狀包裹著米粒。通常會附上薑絲和油條碎,加進去更提味。湯頭是清爽的豬骨或雞骨高湯,喝起來暖胃又舒服。口味較清淡,但能嚐到食材原味。
療癒系首選!綿密順口的粥底,搭配滑嫩牛肉與蛋花,暖心又暖胃。在「龍潭路美食」陣容中,提供了溫和卻不失美味的選擇,特別適合早餐或宵夜。
大鼎餛飩麵 (鮮蝦餛飩乾麵)
這家店最出名的是個頭超大的鮮蝦餛飩!一顆餛飩裡包裹著一整隻完整的鮮蝦,加上比例適中的豬肉餡,口感飽滿彈牙,鮮味十足。麵條可選油麵或陽春麵,我喜歡點「鮮蝦餛飩乾麵」搭配油麵。乾麵的醬汁是簡單的肉燥和醬油膏,鹹淡適中,不會搶了餛飩的風采。一碗麵大概有5-6顆大餛飩,吃起來非常過癮。湯頭也是用大骨熬的,清爽。
真材實料的大顆鮮蝦餛飩是亮點!每一口都能吃到完整蝦仁的滿足感。在「龍潭路美食」中,是喜歡飽足感與海鮮鮮味的好選擇。分量十足,CP值高。
【甜蜜收尾:點心飲品類】
陳家傳統豆花 (薑汁豆花 + 花生 + 粉圓)
吃完鹹的,一定要來點甜的收尾!陳家的豆花是用非基改黃豆手工製作,豆香味非常濃鬱,口感介於綿密和滑嫩之間,有點紮實感但又入口即化。糖水有一般糖水和薑汁糖水可選,大推薑汁糖水!微辛辣的薑味和溫潤的豆香是絕配,冬天喝尤其暖身。配料選擇多,花生煮得軟綿不爛,粉圓(珍珠)也Q彈適中。整體甜度可以調整。
樸實純粹的古早味豆花代表。豆香濃鬱、口感紮實,搭配溫潤薑汁糖水,是「龍潭路美食」旅程最完美的句點。清涼消暑(冰的)或暖身(熱薑汁)都適合。
老江紅茶牛奶
這家飲料店在龍潭路算是老字號了,招牌就是「紅茶牛奶」。紅茶用的是古早味紅茶葉,茶味濃鬱但不澀,帶點獨特的焦香(據說是炒過的茶葉?)。牛奶用的是鮮奶(非奶精),比例調得剛剛好,茶香和奶香平衡,甜度固定(對我來說偏甜一點點,但就是古早味那種甜)。喝起來順口滑潤,冰涼解渴。玻璃瓶裝很有復古感。除了紅茶牛奶,檸檬紅茶也不錯。
濃鬱茶香與鮮奶完美融合的古早味飲品。是搭配「龍潭路美食」各種小吃的最佳解膩良伴。冰冰的喝,超級暢快!
阿婆現烤車輪餅 (奶油 + 紅豆)
不起眼的小攤子,一位阿婆默默地烤著車輪餅。餅皮是傳統做法,烤得外皮微酥帶點脆度,邊緣有點焦香。內餡超級飽滿!奶油口味用的是傳統的牛奶布丁餡,香濃滑順,不會太甜膩。紅豆口味則是真材實料,看得到顆粒,煮得綿密又保留一點口感,甜度適中。價格非常親民,是銅板價的幸福感。阿婆動作不快,但那份專注讓餅更好吃。每次經過聞到香味就忍不住買兩個。
真材實料、餡料爆滿的傳統車輪餅!餅皮脆香,內餡濃鬱不過甜。是在「龍潭路美食」掃街後,隨手帶走的甜蜜小點心。吃的是人情味和懷舊感。龍潭路美食之旅,用這個收尾超滿足!
龍潭路美食一日遊小建議
胃容量分配: 這裡好吃的太多,一次想吃完10家?除非你是大胃王!建議分幾次來,或找朋友分享。鹹的、甜的穿插著吃比較不會膩。
最佳時段: 下午到傍晚是大部分店家都開門的時間。有些早餐店(粥)早上開,鹹酥雞、豆花則開到晚上。禮拜一有些店會休息,要注意。
交通: 附近有公車站(站),但騎機車或Ubike過來找車位比較方便(雖然車位也不多...)。
心態: 別期待高階裝潢,這裡吃的是實力派!環境通常就是街邊店或小攤,要有點耐心排隊(特別是筒仔米糕、胡椒餅)。帶著一顆挖掘寶藏的心來就對了!
我的真心話時間
在這麼多「龍潭路美食」裡打滾,我最愛的組合通常是:午餐吃阿榮乾麵配餛飩湯(簡單舒服),下午點心是林家鹹酥雞+甜不辣(罪惡但快樂),晚餐看心情,想吃豐盛點就老張牛肉麵,想吃經典就阿嬤滷肉飯三寶。最後一定要用陳家薑汁豆花或阿婆車輪餅畫下甜蜜句點。老江紅茶牛奶則是隨時穿插的解渴良伴!這樣吃一圈下來,真的超級滿足,錢包也不會大失血。你說,這條龍潭路,是不是太犯規了?難怪我的減肥計畫永遠停在星期一... 唉,管他的,美食當前,先吃再說啦!
龍潭路美食 Q & A (快速解惑)
A: 在地人中,阿榮乾麵、真好吃筒仔米糕、林家鹹酥雞、老張牛肉麵、阿嬤的灶腳滷肉飯,還有林記胡椒餅,幾乎是公認的必吃名單!但其他幾家也各有擁護者,看你想吃哪種型別。
A: 坦白說,不太方便!龍潭路本身路不寬,路邊停車格很少,用餐時間一位難求。建議騎機車來(找巷子停要守規矩),或搭公車到附近站牌(如站)再走過來。開車的話可能要停遠一點的付費停車場再步行。
A: 如果只能選三樣,我會強力推薦:(1) 阿榮古早味乾陽春麵+餛飩湯 (感受最樸實有力的經典) (2) 林家祖傳鹹酥雞+甜不辣 (體驗薄脆炸功) (3) 阿婆現烤車輪餅(奶油或紅豆) (甜蜜收尾)。這三樣價位親民,風味特色鮮明,最能代表「龍潭路美食」的精髓!下次再來挑戰其他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