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血管裡流著美食魂的吃貨,踩點全台老街找好料是我的日常。但說到客家風味,新埔老街美食絕對是最讓我魂牽夢縈的一站!(而且一想到就流口水)這裡沒有過度的商業包裝,有的就是實實在在、傳承好幾代的客家好手藝。今天,就讓我這個跑遍無數攤位、吃到變半個新埔通的老饕,帶大家鑽進這條飄香百年的街弄,來場扎扎實實的味蕾之旅吧!相信我,這裡的每一口,都是故事。
目錄
交通 & 停車場:輕鬆抵達,吃貨無負擔
開車來新埔老街,其實比你想的方便!最主要就是停 新埔鎮公有停車場(導航設這個就對了),位置就在中正路上,離老街核心區成功街走路大概 5-10分鐘,算是最方便的選擇。假日人車多,強烈建議早點來,不然就得像我上次那樣,繞了快半小時才找到車位(淚)。平日就愜意多了。
搭大眾運輸的朋友,記得善用 【新竹客運】。從新竹火車站搭往 「新埔」 的班車(看清楚路線喔!),在 「新埔站」 下車,過個馬路就到老街口了,超方便!下車就聞到食物的香氣在招手了,真的忍不住啊!(手機查好班次時間很重要,客運班次不像台北那麼密集)
騎機車的朋友最靈活,老街周邊小巷弄找找白線位置停就好,但切記 不要擋到店家門口或紅線,在地鄉親都很熱情,但違停會讓人家困擾啦!
美食推薦:巷弄飄香,經典客家味一次網羅!
來到新埔老街美食的核心區——成功街,那股融合了米香、醬香、九層塔爆香的獨特客家氣息,真的會讓人食慾大開!以下幾家,是我帶朋友來必吃的口袋名單,每家都有它的獨門絕活:
1. 日勝飲食店:飄香半世紀的客家板條霸主
- 介紹: 這家!絕對是新埔老街美食的代表作,開了超過 50年!走進店裡,牆上滿滿的媒體報導和老照片就是它的勳章。招牌 「客家粄條」 是靈魂!那 純米製作 的板條,厚薄適中,口感 Q彈滑順 到不行,帶著淡淡的米香。湯頭更是精髓,用大骨熬得清澈卻濃郁,加上 油蔥酥 和 韭菜段,簡單卻直擊靈魂。乾板條拌上店家特調醬油和香噴噴豬油,更是老饕最愛。他們的 「客家小炒」 也夠水準,豆干、魷魚、豬肉絲炒得鑊氣十足,鹹香下飯。說真的,第一次吃到他們的板條時,那種純粹的米香和滑順感,真的讓我驚豔到說不出話,跟外面軟爛的板條完全不同層次!
- 營業時間: 通常 早上 10:00 - 晚上 7:30 左右(賣完會提早收,生意超好!)。建議避開尖峰用餐時段(12:00-13:30),不然肯定要等。
- 價格區間: 湯粄條/乾粄條 約 NT$60 - NT$75,客家小炒 約 NT$180 - NT$220,其他熱炒、湯類約 NT$100 - NT$250 不等。(價格親民,CP值爆表!)
2. 枋寮義民廟旁無名板條攤:廟口隱藏版,在地人的灶咖
- 介紹: 別被它的「無名」嚇到!這攤就在 枋寮義民廟 對面(稍微找一下),是在地人強推的 隱藏版 新埔老街美食!環境就是很樸實的路邊攤,但那股香味騙不了人。這裡的板條走的是 更厚實、米味更濃 的路線,口感 超級Q彈有嚼勁,喜歡咀嚼感的人會愛死!湯頭相對日勝更 清爽 一些,但該有的油蔥香一點不少。最特別的是他們的 「粉腸」 和 「豬頭肉」,處理得非常乾淨,蘸點醬油膏和辣椒醬,簡單就超級美味。老闆娘手腳超俐落,價格也實在,坐在廟埕旁吃,很有古早味氛圍。我個人超愛這種厚實口感,米香超濃,吃完飽足感滿滿!
- 營業時間: 大約早上 8:00 賣到下午 2:00 左右(常常提早賣完收攤!要吃請早)。
- 價格區間: 湯粄條/乾粄條 約 NT$50 - NT$65,各式切料 (粉腸、豬頭肉、肝連等) 約 NT$50 - NT$100/份。(超級銅板價,早午餐好選擇!)
3. 錦興行 創始店:煙燻魂的極致,黯然銷魂燻臘味
- 介紹: 一走進錦興行,那股 濃郁的、深邃的煙燻香氣 立刻撲鼻而來!這家可是新埔 燻臘製品的老字號。他們堅持用 傳統炭火燻製,耗時費工,但成就了獨一無二的風味。招牌 「燻鴨」 必點!鴨肉緊實不柴,皮帶著漂亮的琥珀色澤,煙燻香完全滲透到肉裡,鹹香適中,單吃就銷魂,配飯下酒更是一絕。 「燻雞胗」 也是我的最愛,口感脆彈,越嚼越香。 「客家鹹豬肉」 (他們稱臘肉) 肥瘦比例佳,炒蒜苗或單煎就香氣四溢。買回家當伴手禮或自己加菜都超棒。不過老實說,價格不算便宜,但那獨特的煙燻風味,實在很難找到替代品。
- 營業時間: 約早上 8:30 - 晚上 7:00 (確切時間可能微調)。
- 價格區間: 燻鴨 約 NT$350 - NT$450/半隻 (視大小),燻雞胗 約 NT$150 - NT$200/包,客家臘肉 約 NT$250 - NT$380/條。屬中高價位,但真材實料。(煙燻控絕對不能錯過!)
4. 老鄰長菜包:現包現蒸,米食點心大滿足
- 介紹: 在老街晃著,看到門口擺著蒸籠冒著白白煙的,八成就是 老鄰長菜包 了!這是新埔老街美食中 米食點心的代表。主打 「艾草菜包」 和 「蘿蔔絲菜包」。外皮使用 糯米加入艾草汁 或 原味 製作,口感 軟糯Q彈不黏牙。艾草菜包內餡是 爆香的蘿蔔乾、豆干、香菇、蝦米,鹹香夠味;蘿蔔絲菜包則是滿滿的 清甜白蘿蔔絲,帶著一絲胡椒香氣,清爽好吃。都是 現包現蒸,拿到手熱騰騰的最讚!當點心或正餐都很適合。我偏愛艾草口味,那個香氣和豐富的餡料,每次至少買兩顆!不過胃口小的女生,一顆可能就有點飽了喔。
- 營業時間: 約早上 8:00 - 賣完為止 (通常下午 5、6 點前還有機會,但熱門時段很快賣光!)。
- 價格區間: 艾草菜包 / 蘿蔔絲菜包 每顆 NT$35。(銅板價的現做美味!)
5. 廟口阿嬤的平安麵:古早味湯麵,暖心暖胃
- 介紹: 這是在地朋友偷偷告訴我的 廟埕人情味!位置靠近義民廟附近,一位阿嬤擺的小麵攤(沒有固定招牌,認阿嬤就對了)。賣的是最簡單的 「陽春麵」 或 「油麵」,湯頭清爽帶著油蔥香,撒上韭菜,淋點肉燥。看起來平淡無奇,但味道就是 樸實的古早味,麵條煮得恰到好處,不會軟爛。重點是那份 人情味和阿嬤的笑容,吃一碗感覺特別溫暖平靜。份量不大,當作點心墊墊胃很剛好。這碗麵吃的是一種懷舊的氛圍,味道家常但舒服,很適合走累了坐下來歇歇腳。嚴格說不是驚艷型,但就是暖心。
- 營業時間: 不固定!通常早上賣到中午過後,要看阿嬤有沒有出來(隨緣啦!)。
- 價格區間: 陽春麵 / 油麵 約 NT$35 - NT$45。(吃的是人情味與古早情懷)
必買推薦:把新埔美味打包帶回家!
吃飽喝足,當然要把 新埔老街美食 的精華帶回家分享!老街上有幾樣 超經典伴手禮,絕對值得你騰出行李箱空間:
- 新埔柿餅:秋日限定的自然甜味
- 必買原因: 新埔得天獨厚的 九降風 (強勁乾燥的秋風) 是製作柿餅的天然利器!這裡的柿餅堅持 古法日曬風乾,不添加糖份,完全靠 石柿 本身的甜度濃縮而成。成品外表裹著一層天然糖霜(柿霜),口感 軟糯Q彈,味道 天然香甜帶點微Q感,是健康又充滿風土滋味的代表。季節限定(約 9月中至12月底),錯過等明年!
- 推薦商店: 味衛佳柿餅觀光農場 (可看曬柿餅壯觀場景兼購買)、金漢柿餅教育園區 (同樣有曬場,柿餅品質優)、老街上的劉家柿餅 (老店,品質穩定)。看到大片曬柿場就對了!
- 價格: 依大小盒裝, 約 NT$150 - NT$350/盒 不等。
- 客家桔醬:客家料理的靈魂蘸醬
- 必買原因: 這金黃色的醬料,可是 客家菜不可或缺的靈魂!用 酸桔(類似金桔)連皮帶肉製成,味道 鹹、酸、甘、香 層次豐富。 白切雞、燻鴨、水煮肉片 蘸上一點,瞬間提鮮解膩,風味大升級!拿來入菜炒肉、拌青菜也超百搭。新埔產的桔醬風味特別醇厚。
- 推薦商店: 老街上的 傳統雜貨店(如勝興商店、一些專賣醬料的攤位)、錦興行 等有信譽的店家都有販售自家製或品質好的桔醬。記得挑選 顏色自然金黃、質地濃稠、成分單純(桔子、鹽、糖)的為佳。
- 價格: 小瓶裝 約 NT$100 - NT$150,大瓶裝 約 NT$200 - NT$250。
- 福菜(覆菜)/ 梅乾菜:時間醞釀的鹹香
- 必買原因: 客家人勤儉持家、保存食物的智慧結晶。 芥菜 經過 反覆曝曬、搓揉、鹽醃、發酵 而成。 福菜 顏色較黃,帶有獨特發酵香氣, 梅乾菜 顏色更深黑,味道更鹹香濃郁。是 「福菜肉片湯」、「梅干扣肉」 等經典客家菜的靈魂食材,賦予湯頭深層次的鹹甘韻味。買回家煮湯、蒸肉、炒菜都超好用。
- 推薦商店: 老街上的 傳統雜貨店、專賣醃漬品的攤商(常在成功街中段)。挑選 色澤不過度暗沉、香氣自然無異味、質地乾爽 的。
- 價格: 約 NT$80 - NT$150/包 (重量不一)。
- 客家水粄(碗粿):滑嫩米香的點心
- 必買原因: 這跟南部鹹碗粿不同!新埔的 客家水粄 是 甜口味 的點心。純米漿蒸製而成, 質地細緻滑嫩如凝脂,吃時淋上 特調的甜醬油膏(或黑糖漿)和 香蕉油(傳統香氣來源)。冰冰涼涼吃,米香濃郁,口感清爽,是在地人從小吃到大的古早味甜點。適合當飯後甜點或下午茶。
- 推薦商店: 老街上的 「新埔客家小吃店」 (有賣)、市場內攤販 (早上)、或者留意一些賣粄類的小攤車。看到白白嫩嫩、裝在小碗裡的就是了!
- 價格: 約 NT$30 - NT$40/碗。
新埔老街經典必買伴手禮一覽表
品項 | 特色風味 | 推薦用法 | 推薦店家舉例 | 價格參考 |
---|---|---|---|---|
新埔柿餅 | 九降風日曬,天然柿霜,軟糯香甜! | 直接當果乾零食、泡茶、入菜 | 味衛佳、金漢、劉家柿餅等農場/老店 | NT$150 - NT$350/盒 |
客家桔醬 | 鹹酸甘香,金黃誘人! | 沾白斬雞、燻鴨、肉片,炒菜提鮮 | 老街雜貨店、勝興商店、錦興行 | NT$100 - NT$250/瓶 |
福菜/梅乾菜 | 時間醞釀的鹹香甘醇! | 煮福菜肉片湯、梅干扣肉、炒肉末 | 老街傳統雜貨店、專賣醃漬品攤商 | NT$80 - NT$150/包 |
客家水粄 | 冰涼滑嫩,淋甜醬油膏+香蕉油! | 飯後甜點、下午茶點心 | 新埔客家小吃店、市場攤販 | NT$30 - NT$40/碗 |
手工粄條 | 純米製作,Q彈帶米香! | 回家煮湯板條、炒板條 | 日勝、無名攤等店家詢問生粄條販售 | NT$50 - NT$100/包 |
客家燻臘味 | 炭火煙燻,香氣濃郁口感紮實! | 切片冷盤、炒蒜苗、直接配飯 | 錦興行創始店等知名燻製店 | 燻鴨半隻約 NT$350+起跳 |
(貼心小提醒:手工粄條和客家燻臘味也是許多行家必買的生鮮/熟食類,記得詢問店家是否有販售喔!)
注意事項:聰明吃,開心玩!
身為一個踩過小雷也收穫滿滿的老司機,提醒大家幾件重要小事:
- 現金!現金!現金! 這點超重要!新埔老街美食的精華,很多都在 老攤小店, 大部分只收現金!連一些名店都只收現金(像日勝)。提款機不是隨時在你身邊, 建議多帶點現金 在身上(至少準備 NT$1000 以上),才不會看到想吃的、想買的卻只能望之興嘆,那感覺真的很嘔!我就曾經因為錢帶不夠,只能含淚跟想買的桔醬說掰掰...。
-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想吃 日勝板條、無名攤板條、老鄰長菜包 這些超人氣店? 請務必早點來! 假日中午過後常常大排長龍甚至賣完收攤。 無名攤更是過了中午就可能吃不到。早點來,人少不用等,選擇也多(柿餅農場也是早點去光線好看好拍)。相信我,為了美食早起絕對值得。
- 耐心是美德: 假日人潮洶湧, 餐廳、小攤都需要等待(無論點餐、等位、等出餐)。尤其像日勝、老鄰長這種名店,排隊是常態。 請保持耐心和禮貌,店家人手有限,都很努力在消化人潮了。滑滑手機、看看老街風景,美食值得等待!
- 尊重店家習慣: 有些傳統小店 環境比較樸素簡單,可能沒冷氣(夏天真的熱)、桌椅比較擠、甚至需要併桌。 這都是體驗在地風情的一部分。別用高級餐廳的標準來要求。重點是食物好吃、人情味濃厚!
- 柿餅季節限定: 心心念念想買柿餅? 記住產季是秋天! 大約 九月下旬到十二月底 才是盛產曬製期。其他時間去,老街店家可能還有庫存品(冷凍保存居多),但現場曬柿餅的壯觀畫面就看不到了。出發前可以先打電話詢問農場狀況。
- 留意公休日: 部分店家 週一或週二會公休(例如錦興行創始店週一休)。建議出發前,對照一下想去的店家, 查查它們的粉絲專頁或Google地圖上的營業資訊,避免撲空掃興。我就曾經週一跑去想吃錦興行的燻雞胗...結果鐵門深鎖(哭)。
Q & A:新埔老街美食疑難雜症一次解
- Q:新埔老街美食這麼多,一天內怎麼安排吃最順?
- A: 我的私房路線建議: 早上抵達 (9:30-10:00) > 先衝 【老鄰長菜包】 買顆艾草菜包墊胃 > 接著吃 【日勝】或【廟口無名攤】的板條當早午餐 (看哪家人少先吃哪家) > 吃完逛逛老街,買 【錦興行】燻臘製品 或 【雜貨店】的桔醬、福菜當伴手禮 > 接近中午可再去另一家板條店或買 【客家水粄】 當甜點 > 若有時間,可驅車前往 【味衛佳】或【金漢】 看曬柿餅買柿餅 (通常下午1-3點光線好)。 重點:早到、分散人潮、先鎖定最想吃的!
- Q:聽說新埔停車很難,除了公有停車場,還有其他推薦的停車點嗎?
- A: 公有停車場是首選。如果真的滿了,可以 稍微往老街外圍找找:
- 【新埔鎮公所周邊道路白線】 (需步行約10-15分鐘)。
- 【田新路、中正路外圍路段】 留意合法白線停車格或空地 (注意勿擋道或違規)。
- 部分 【義民廟周邊空地】 有時可臨停 (但假日法會期間可能不行,要觀察)。
- 最保險就是 早點到公有停車場!或者考慮 搭乘客運 省去找車位的麻煩。真心不騙,假日找車位絕對是體力活...
- A: 公有停車場是首選。如果真的滿了,可以 稍微往老街外圍找找:
- Q:想買柿餅,哪家農場比較好?除了買,還能體驗什麼?
- A: 【味衛佳】 和 【金漢】 是兩大知名觀光農場,柿餅品質都很有口碑,各有擁護者。
- 【味衛佳】: 曬柿場景 規模最大、最壯觀,攝影團最愛,拍網美照首選!二樓觀景台視野佳。販售部商品種類多,但 人潮也最多。
- 【金漢】: 曬場同樣壯觀,環境規劃 較寬敞舒適一點點,人潮 相對沒味衛佳那麼擠爆,較好拍照。也有提供簡單導覽解說柿餅製作。
- 體驗: 兩家農場主要都是 「參觀曬柿餅場景」 和 「購買柿製品」。通常 不會開放遊客實際參與曬柿工作(畢竟是專業且需要衛生)。有些農場在非產季會推出柿染等DIY活動,可以事先查詢農場官網或粉絲頁資訊。產季去主要就是感受那 金黃色的視覺震撼 和 採購美味柿餅!
- A: 【味衛佳】 和 【金漢】 是兩大知名觀光農場,柿餅品質都很有口碑,各有擁護者。
這次的新埔老街美食探險心得,毫無保留地分享給大家了。這條街的魅力就在於它的 真實與傳承,沒有浮誇的裝潢,只有紮紮實實的好味道和濃濃的人情冷暖。板條的米香、燻臘的炭火香、菜包的艾草香、桔醬的鹹酸香,還有那秋日限定的柿餅甜香,交織成獨一無二的新埔風味。也許環境不是最fancy,但那份用心做出好食物的堅持,絕對值得你專程跑一趟。下次你來新竹,別只去城隍廟,抽個半天,來新埔老街走走吧!記得,帶夠現金,早點出門,帶著一個空空的胃和一顆期待的心,保證收穫滿滿!有什麼新發現,也別忘了回來跟我分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