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深深迷戀臺灣在地風味的美食狂熱者,鐵花村絕對是我心中無可取代的味蕾樂園。每次踏上這片充滿藝術氣息與部落精神的土地,嗅覺和味覺總是最先被喚醒。這次,我要拋開那些千篇一律的觀光客指南,用最真實、最熱血的吃貨視角,帶你深入挖掘那些讓我魂牽夢縈、一訪再訪的鐵花村美食精髓!相信我,這裡的滋味,絕對值得你專程跑一趟臺東。
鐵花村,不只是音樂的殿堂,更是味覺的部落
我知道,很多人聽到鐵花村,第一反應可能是那些在星空下、草地上流淌的動人音符(鐵花村音樂聚落確實超棒!)。但作為一個以胃為導向的行動派,我必須告訴你,環繞著音樂聚落周邊,以及慢慢發展起來的鐵花村周邊區域(包含鐵花商圈、波浪屋等),早已形成了一個充滿活力、融合原住民特色與臺東在地風味的美食聚落。這裡沒有過度商業化的連鎖店,有的是部落媽媽的手藝、農友直送的新鮮,以及店家對風土的堅持。尋找鐵花村美食,就像一場尋寶遊戲,每一次轉角都有驚喜。
部落的靈魂滋味:那些讓我念念不忘的10道必嘗
好啦,口水收一收,直接進入重頭戲!我要一口氣分享10款讓我欲罷不能的鐵花村美食,從正餐到點心、從鹹香到甜蜜,保證讓你的美食雷達全開。我會用我最真實的體驗來介紹它們,優點不誇大,缺點(如果有的話)也不迴避,畢竟真誠才是吃貨的通行證嘛!
1. 刺蔥烤雞 (一吃就上癮的山林香氣)
- 名稱與亮點: 刺蔥烤雞。刺蔥,原住民常用的香草,自帶一股獨特、清新又帶點刺激感的香氣,有點像香椿和檸檬的綜合體,但更野性!用刺蔥醃漬後再烤的雞肉,表皮金黃焦香,肉質多汁,那股特殊的香氣完全滲透進肉裡,是別處很難嚐到的「山林之味」。鐵花村美食的代表性風味之一!
- 推薦理由: 風味太獨特了!是認識臺東原住民飲食文化非常直接的視窗。香氣迷人,雞肉處理得通常很嫩,吃起來完全不膩。上次帶臺北朋友來,他吃完直呼「這是什麼魔法香料!」。
- 搭配建議: 超適合搭配一杯冰涼的臺東在地啤酒(像是青啤)或者小米酒!配上一份清爽的涼拌野菜(比如過貓、山蘇),解膩又均衡。當作多人分享的主菜超棒。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往往出現在部落市集或主打原民風味的小吃攤、餐廳。像是有名的「芭洋廚房」或是週末的「慢市集」裡常能找到驚喜。(地址:臺東市鐵花路附近,具體攤位可能流動,建議關注店家FB或市集公告 / 價格區間:半雞約 NT$350-450,全雞約 NT$650-800)
- 必點選單: 刺蔥烤雞是主角,可以留意店家是否有搭配套餐(如包含小米飯、湯品、野菜)。
- 個人小抱怨: 有時候人太多要等比較久,而且熱門時段去晚了可能就賣光了!記得早點去或先預訂。
2. 桶仔雞 (炭火直逼的焦香誘惑)
- 名稱與亮點: 桶仔雞。用特製的鐵桶(或甕缸),以炭火悶烤而成。最大亮點就在於那層閃著油光、薄脆如紙的「雞皮」,還有炭火賦予的獨特燻香!肉汁被完美鎖在裡面,用手撕開的瞬間,熱氣和香氣一起噴發,超級誘人。在鐵花村周邊找美食,聞到炭烤香,跟著走就對了!
- 推薦理由: 視覺和味覺的雙重享受!皮脆肉嫩多汁,那股炭香是電烤爐無法取代的。非常適合多人聚餐,手撕共享的感覺特別棒。是臺東在地也很受歡迎的吃法。
- 搭配建議: 絕對要配上一碗熱騰騰的雞油拌飯!簡簡單單卻是人間美味。再來點店家自製的辣椒醬油沾雞肉,更提味。搭配冰紅茶或青草茶解膩。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原始部落山地美食」是鐵花村周邊非常有名的選擇,景觀也不錯。(地址:臺東市更生北路巷(實際地址建議查Google Map,因在巷弄內) / 價格區間:全雞約 NT$600-750,需預訂)
- 必點選單: 桶仔雞是招牌,記得詢問是否需要預訂。他們的炒山豬肉、情人的眼淚(雨來菇)也很多人點。
- 真實經驗: 上次去吃,雞皮真是脆到犯規!但老實說,肉質偶爾會有一兩塊稍微柴一點點(看部位),不過瑕不掩瑜,那炭香和雞皮就值回票價了。而且分量超大,三四人分享比較剛好。
3. 阿粨 (Abai) - 排灣、魯凱族的傳統好滋味
- 名稱與亮點: 阿粨 (Abai)。這是排灣族和魯凱族的傳統食物,用「假酸漿葉」包裹小米(或糯米)和豬肉餡料蒸煮而成。假酸漿葉的香氣獨特,帶點清涼感,能中和肉類的油膩,同時也讓米飯吸收了葉香和肉汁,形成一種複合而和諧的風味。在鐵花村美食探索中,這是非常具有文化底蘊的一道。
- 推薦理由: 體驗原住民飲食智慧的最佳代表之一!葉子的特殊香氣是亮點,內餡鹹香軟糯,吃起來很有飽足感。是其他地方不易吃到的特色主食。
- 搭配建議: 單吃就很夠味,當作輕主食或點心都很適合。可以搭配一碗清爽的野菜湯。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週末的「慢市集」裡常有部落媽媽現場製作販售。有些原民風味餐廳的選單上也可能找到。(價格區間:單個約 NT$50-70)
- DIY提示: 在家做有點挑戰性(主要是假酸漿葉不易取得),但概念類似粽子:1. 準備泡好的小米或糯米。2. 炒香豬肉丁(通常用三層肉)、香菇等餡料調味。3. 將假酸漿葉洗淨擦乾,鋪上小米、放餡料、再鋪小米。4. 仔細包裹成方塊或長條狀,用棉線綁緊。5. 放入蒸籠蒸熟(約1小時以上)。重點是葉子的香氣!
- 個人觀點: 第一次吃可能會對葉子的味道有點不習慣,但多吃兩口就會愛上那種獨特的清香!口感很紮實,一個就很有飽足感。
4. 情人的眼淚 (雨來菇) - 大地賜予的翡翠珍饈
- 名稱與亮點: 情人的眼淚 / 雨來菇。其實它是一種陸生的可食用藍綠藻「葛仙米藻」,通常在下雨後出現在山林草地間,晶瑩剔透如淚滴,故得此浪漫的名字。口感滑溜脆嫩,帶著淡淡的海藻清香(雖然它長在陸地!),顏色翠綠,非常討喜。是臺東的特色山珍,鐵花村美食中的清爽擔當。
- 推薦理由: 營養價值高,口感獨特(滑溜帶點脆),味道清爽無負擔。是其他地方罕見的食材,絕對值得嘗試!簡單清炒就很好吃。
- 搭配建議: 最常見也最美味的就是「蛋炒雨來菇」,雞蛋的香氣和雨來菇的滑嫩完美結合。薑絲炒、煮湯(如雨來菇肉片湯)也很棒。是絕佳的下飯菜或宴客的清爽菜色。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非常多鐵花村周邊的餐廳、熱炒店都有提供這道菜,例如「原始部落」、「響羅雷美食坊」等。(地址:散佈在鐵花商圈及鄰近街道 / 價格區間:一盤炒雨來菇約 NT$180-250)
- 必點選單: 點「雨來菇炒蛋」絕對不會錯!
- 真實感受: 這道菜我每次來必點!那滑溜的口感很療癒,味道又清爽。不過有時候炒得太油,或是勾芡太重,反而會蓋掉它本身的風味,挑店家很重要。
5. 烤山豬肉 (豪邁奔放的部落野性)
- 名稱與亮點: 烤山豬肉。選用油脂分佈均勻的山豬肉(通常是五花部位),經過醃漬(常用馬告、刺蔥等香料),再炭烤或爐烤。特色在於它獨特的「野味」香氣(比一般豬肉濃鬱些)、帶有嚼勁的口感,以及烤得焦香的外皮和肥而不膩的油脂。大口吃肉的滿足感爆棚!絕對是鐵花村美食中充滿力量感的一味。
- 推薦理由: 體驗原住民狩獵文化的延伸風味。香氣濃鬱有層次,口感紮實帶Q勁,越嚼越香。是喝酒聚餐的絕配!
- 搭配建議: 最經典的就是搭配生大蒜片和洋蔥絲!嗆辣感完美平衡肉的油脂。配上一碗小米飯,或是當成下酒菜,配上冰啤酒或小米酒。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幾乎所有原民風味餐廳和小吃攤都有,如「芭洋廚房」、「原始部落」、「烏尼囊多元文化工作坊」附設的餐飲。(地址:鐵花村周邊商圈 / 價格區間:一份約 NT$200-300)
- 必點選單: 直接點「烤山豬肉」,注意有些店家會附上特調醬汁(如樹豆醬)。
- 個人小吐槽: 牙口不好的人可能覺得有點難咬,肥肉部分如果烤得不夠透,吃多了會膩。但...這就是它的特色啊!偶爾放縱一下很OK。
6. 小米甜甜圈 (Q彈不膩的部落甜點新寵)
- 名稱與亮點: 小米甜甜圈。這幾年爆紅的臺東特色甜點!將傳統麵粉甜甜圈的部分比例替換成臺東特產的小米粉。最大特色在於它驚人的「Q彈」口感,像麻糬一樣,跟一般甜甜圈的鬆軟截然不同!而且通常不會裹厚重的糖粉,甜度較為溫和,吃起來比較沒負擔(心理上啦!)。在鐵花村散步時,很容易被它可愛的攤車和香氣吸引。
- 推薦理由: 口感太特別了!Q彈有勁,米香明顯,甜而不膩。現炸出爐溫熱吃,外層微酥,內裡軟Q,幸福感十足。是大人小孩都愛的散步甜食。
- 搭配建議: 最佳賞味就是現炸出爐單吃!配上一杯黑咖啡或無糖茶飲,就是完美的下午茶。也有店家推出沾醬口味(如巧克力、煉乳),但我個人偏好原味感受米香。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米麻糬」在鐵花路上就有攤位,或是「七度空間甜點屋」在波浪屋內。(地址:臺東市鐵花路、波浪屋文創園區內 / 價格區間:單個約 NT$35-45)
- 必點選單: 原味小米甜甜圈是經典!可以試試看有沒有限定口味。
- 真實體驗: 第一次吃真的會被它的Q度嚇到!跟印象中的甜甜圈完全不同路線。我個人很愛,但同行的朋友有人覺得太Q像在吃發糕...口味接受度見仁見智囉。冷掉口感會變差,務必趁熱吃!
7. 洛神花蜜餞/洛神花茶 (臺東紅寶石的酸甜魅力)
- 名稱與亮點: 洛神花蜜餞 / 洛神花茶。臺東是洛神花的主要產地(尤其金峰、太麻里一帶),每年秋冬是盛產期。蜜餞是將新鮮洛神花萼取下,經過熬煮、糖漬而成,呈現漂亮的深寶石紅色,口感脆嫩,滋味酸甜生津。洛神花茶則是直接用乾燥花萼沖泡,顏色豔麗,同樣酸香解膩。是鐵花村美食伴手禮的明星商品!
- 推薦理由: 臺東最具代表性的農特產之一!天然、健康(富含花青素、維他命C),蜜餞酸甜開胃超涮嘴,花茶冷熱皆宜又解渴。送禮自用兩相宜。
- 搭配建議: 洛神花蜜餞是絕佳的零嘴、茶點,配茶聊天超適合。洛神花茶可熱飲暖身,夏天冰鎮後加點蜂蜜更是消暑聖品。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鐵花村周邊的農會超市(如臺東地區農會)、「好的。擺」文創店、或專賣在地特產的店家如「叮哥茶飲」都有販售品質好的產品。「阿桑剉冰」的洛神花冰也很經典。(地址:散佈於鐵花商圈 / 價格區間:蜜餞一罐約 NT$150-250,花茶包一盒約 NT$100-200)
- DIY提示: 【簡易洛神花蜜餞】1. 新鮮洛神花萼洗淨,小心去掉中間的籽(可用筆管從底部推出)。2. 燒一鍋水,將花萼快速汆燙幾秒撈起(殺青並定色)。3. 另起鍋,將水:糖約 1:1 煮融(可放幾片甘草增加風味)。4. 放入汆燙過的洛神花萼,小火熬煮約10-15分鐘至汁液略收、花萼入味變軟(保持脆度)。5. 關火放涼,連同糖液裝入乾淨玻璃罐冷藏。浸泡幾天後更入味!建議儘快食用。
- 個人觀點: 蜜餞真的會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但有些牌子做得太甜,會蓋掉洛神本身的酸香,購買時可以試吃一下。花茶則是很棒的日常飲品。
8. 小米酒 (微醺的部落傳統飲)
- 名稱與亮點: 小米酒。臺灣原住民(尤其阿美族、布農族等)傳統釀造的發酵酒。以小米(或糯米)為主要原料,加入酒麴發酵而成。口感通常甜潤帶點微酸,酒精度不高(約5-15%不等,每家不同),有明顯的米麴發酵香氣。是慶典、歡聚時不可或缺的飲品。在鐵花村體驗美食,配上一杯小米酒,更有fu!
- 推薦理由: 體驗原住民文化的重要媒介。風味獨特,甜甜的容易入口,女生接受度也高。是搭配鐵花村美食(如烤山豬肉、桶仔雞)的絕佳選擇。
- 搭配建議: 冰鎮後飲用風味最佳!適合搭配味道較濃鬱、油脂較豐富的菜餚,如烤肉類、炸物。小酌怡情,感受微醺的部落風情。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部分原民餐廳有提供杯裝販售(如「芭洋廚房」)。「米麻糬」等伴手禮店或農會超市有販售瓶裝小米酒。(地址:鐵花商圈內 / 價格區間:杯裝約 NT$80-150,瓶裝約 NT$250-450 視品牌容量而定)
- 必點選單: 在餐廳用餐時可以點杯裝的試試風味。購買伴手禮可選知名品牌如「草地郎」、「馬拉道」等。
- 真實感受: 甜甜的真的很好喝,一不小心就會多喝幾杯!但後勁有時比預期強(尤其各家釀造差異大),不勝酒力的朋友要慢慢喝。風味上,有些品牌發酵的「酸朽味」比較明顯,挑自己喜歡的很重要。
9. 月桃葉飯糰 (清香樸實的在地能量包)
- 名稱與亮點: 月桃葉飯糰。用具有特殊香氣的「月桃葉」包裹糯米飯(或小米飯),裡面簡單包入鹹味餡料(常見如小魚乾、豬肉燥、蘿蔔乾等)蒸熟。吃的時候連同月桃葉一起剝開,米飯會染上淡淡的葉子清香,餡料鹹香提味,是樸實卻充滿能量的在地點心或輕食。在鐵花村尋覓小吃時常會碰到。
- 推薦理由: 方便攜帶、食用,是補充能量的好選擇。月桃葉的香氣清雅宜人,米飯Q彈,簡單的餡料搭配得恰到好處,吃起來很舒服。價格通常很親民。
- 搭配建議: 當作點心、輕午餐,或是爬山、出遊隨身攜帶的能量補給。配上一杯洛神花茶或青草茶就很棒。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常在部落市集(如慢市集)或是一些小吃攤、早餐店見到。(價格區間:一個約 NT$40-60)
- DIY提示: 【家常月桃飯糰】1. 糯米(或混合小米)洗淨浸泡數小時後蒸熟。2. 月桃葉洗淨擦乾(或用乾燥葉泡軟)。3. 炒香餡料:如小魚乾、豆乾丁、豬絞肉(醬油、油蔥酥調味)、蘿蔔乾等。4. 取一片月桃葉,舀適量米飯鋪平,中間放餡料,再蓋上一層米飯。5. 將葉子仔細包裹成長方或三角形,捆緊。6. 放入蒸籠蒸約15-20分鐘讓香氣融合即可。
- 個人觀點: 很樸實的好味道,肚子有點餓時來一個很滿足。但餡料分量有時比較少,主要吃米飯的香氣和口感。
10. 手工小米麻糬 (溫潤Q軟的部落甜點經典)
- 名稱與亮點: 手工小米麻糬。使用臺東在地的小米製成(或混合糯米)。與一般麻糬最大的不同在於,小米賦予了麻糬更溫潤、更質樸的米香,口感上也較為紮實Q軟,帶點顆粒感(若使用粗碾小米)。通常裹上花生粉、芝麻粉或紅豆餡等。是鐵花村美食中歷久不衰的經典甜點。
- 推薦理由: 真材實料的手工感!米香濃鬱自然,口感Q軟不黏牙,甜度通常不會過高。現搗現做的尤其新鮮好吃,能感受到米粒的溫度與香氣。
- 搭配建議: 單吃就很美味。配上一杯熱茶(如紅烏龍)或黑咖啡,就是完美的下午茶組合。冷藏後吃口感也不錯。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米麻糬」(鐵花路上常有攤車)、「阿桑剉冰」有時也有販售,或是市集裡的部落媽媽手工製作。(地址:臺東市鐵花路周邊、市集 / 價格區間:一盒綜合口味約 NT$100-150)
- 必點選單: 綜合口味(花生、芝麻、紅豆)一次嘗遍最滿足!可留意有沒有包餡的(如紅豆餡麻糬)。
- 真實感受: 手工現搗的真的好吃很多!香氣足,口感也更好。不過有些店家會加比較多的糖,或是麻糬本身放久了變硬,影響口感。最好是買了盡快吃,或是詢問店家是否現做。
鐵花村美食資訊一把抓 (實用表格懶人包)
為了方便大家按圖索驥,我把上面提到的重點店家資訊和一些關鍵特色整理成表格。這些都是我親身踩點或在地朋友推薦,具有一定口碑的選擇。實際營業狀況和地址還是建議出發前再確認一下哦!(記得,有些攤位是移動的,市集是週末才有!)
極美食型別 | 推薦店家/地點 | 亮點特色 | 地址/備註 | 價格區間參考 |
---|---|---|---|---|
刺蔥烤雞 | 芭洋廚房、慢市集攤位 | 獨特刺蔥香氣、部落風味 | 鐵花路周邊 / 市集攤位流動 | 半雞 ₊350-450 / 全雞 ₊650-800 |
桶仔雞 | 原始部落山地美食 | 炭香十足、皮脆肉嫩、景觀好 | 臺東市更生北路巷內 (查Google Map) | 全雞 ₊600-750 (需預訂) |
阿粨 (Abai) | 慢市集部落媽媽 | 傳統排灣魯凱主食、假酸漿葉香 | 週末慢市集為主 | 單個 ₊50-70 |
情人的眼淚 (雨來菇) | 原始部落、響羅雷、多數熱炒店 | 臺東特色山珍、口感滑脆清爽 | 鐵花商圈周邊餐廳 | 炒一盤 ₊180-250 |
烤山豬肉 | 芭洋廚房、原始部落、烏尼囊 | 野味香氣、口感紮實有嚼勁 | 鐵花村周邊原民餐廳 | 一份 ₊200-300 |
小米甜甜圈 | 米麻糬 (攤車)、七度空間甜點屋 | 超Q彈口感、米香明顯、現炸好吃 | 鐵花路、波浪屋文創園區內 | 單個 ₊35-45 |
洛神花製品 | 農會超市、好的。擺、叮哥茶飲、阿桑剉冰 | 臺東紅寶石、酸甜開胃健康 | 鐵花商圈多處可見 | 蜜餞罐 ₊150-250 / 花茶包 ₊100-200 |
小米酒 | 餐廳杯飲:芭洋等 / 瓶裝:米麻糬、農會超市 | 部落傳統飲、香甜易入口 | 餐廳內用或買伴手禮 | 杯 ₊80-150 / 瓶 ₊250-450 |
月桃葉飯糰 | 慢市集、早餐店、小吃攤 | 月桃葉清香、樸實能量包 | 市集或街邊尋覓 | 單個 ₊40-60 |
手工小米麻糬 | 米麻糬 (攤車)、阿桑剉冰、市集 | 溫潤米香、手工Q軟、現搗最佳 | 鐵花路周邊、市集 | 綜合盒 ₊100-150 |
鐵花村覓食小貼士 & 我的真心話
- 掌握市集時間: 「慢市集」(通常週五傍晚到週日) 是挖掘部落媽媽手藝、小農產品和獨特小吃的寶庫!強烈建議安排週末來鐵花村,一次收穫音樂與美食。美食密度超高!
- 散步探索: 鐵花村核心區(音樂聚落草坪周邊)、鐵花路兩側店面、以及旁邊的「波浪屋」文創園區,都藏著不少好店。別只盯著主幹道,巷弄裡走走常有驚喜。用你的鼻子當嚮導!
- 預訂是王道: 像「原始部落」的桶仔雞,還有一些熱門餐廳的位子,尤其是假日,強烈建議先打電話預約或預訂!不然真的會等到天荒地老,或是吃不到招牌菜。我就曾經傻傻地沒訂位,結果只能望雞興嘆...
- 份量評估: 原住民風味料理,像桶仔雞、烤雞、烤山豬肉,份量通常都很豪邁!如果是小鳥胃或人少,點餐時要注意分量,可以詢問店家有沒有小份或半份的選擇。避免眼大肚子小,吃不完浪費。
- 擁抱「慢」食: 來到臺東,來到鐵花村,就放下都市的匆忙吧。這裡的步調本來就比較悠閒,加上一些熱門店家或手工製作的東西,等待時間可能比較長。把等待當成體驗的一部分,逛逛旁邊的文創小店,聽聽街頭藝人的表演,時間很快就過了。慢慢吃,更能品嘗食物的滋味。
- 我的三大必買伴手禮: 如果要帶點鐵花村美食的滋味回家,我最推薦:
- 洛神花蜜餞:酸甜開胃,老少咸宜,儲存容易。
- 品質好的小米酒:選擇在地品牌,送人或自己小酌都有特色(注意攜帶限制)。
- 手工小米麻糬:當天現做的風味最佳,但儲存期較短(通常建議1-2天內吃完,冷藏)。
- 真心話時間: 鐵花村的食物,我覺得最棒的是那股「真實感」和「在地連結」。很多食材直接來自部落或臺東土地,做法也保留傳統。但說實話,這裡不是追求精緻高階料理的地方,環境也可能比較隨性(有些是戶外座位或小吃攤),服務步調就是臺東的「慢」。如果你期待的是米其林等級的服務和擺盤,可能會失望。但如果你愛的是真材實料、風味獨特、充滿人情味的在地好味道,鐵花村美食絕對不會讓你空手而...不,是空肚而歸!
關於鐵花村美食的 Q & A
最後,整理幾個常被朋友問到的問題,用我的經驗來回答:
- Q:鐵花村附近的美食,交通方便嗎?
- A:非常方便!鐵花村音樂聚落本身就在臺東市區,距離臺東火車站約10-15分鐘車程(計程車或公車)。周邊的美食商圈(鐵花路、波浪屋)都是步行可達的範圍。如果要去稍微遠一點點但很知名的店(如原始部落),開車或騎機車也很快(約5-10分鐘),門口通常有停車場或路邊停車格。算是市區內覓食非常友善的區域。
- Q:一個人去鐵花村,好找吃的嗎?會不會很難點菜?
- A:一個人完全沒問題!很多店家有提供個人份的餐點或組合。例如:
- 點一份烤山豬肉套餐(通常含飯、湯、小菜)。
- 到小吃攤點個阿粨、月桃葉飯糰加一碗湯。
- 去熱炒店點一盤雨來菇炒蛋配白飯。
- 買個小米甜甜圈或麻糬當點心。
- 市集裡更有各種單個販售的小東西,像飯糰、阿粨、小份烤肉串等,超適合一個人邊走邊吃。餐廳的部分,很多也接受單點小份菜色。別擔心!
- Q:鐵花村美食有適合素食者的選擇嗎?
- A:有的!雖然主打原住民風味會有很多肉類,但還是有不少素食友善的選項:
- 情人的眼淚 (雨來菇): 通常清炒或炒蛋(蛋奶素可),點餐時可註明純素(不放蛋)。
- 各式野菜料理: 如山蘇、過貓、龍鬚菜等,清炒或涼拌都很棒,絕對是純素。
- 洛神花製品: 蜜餞、花茶都是植物性。
- 部分點心: 有些小米甜甜圈或麻糬是原味無包餡的(購買時確認成分)。阿粨有些部落媽媽會做素的口味(通常是包野菜或豆乾),但要特別詢問。
- 月桃葉飯糰: 有些店家會推出素飯糰(包菜脯、豆乾絲等)。
- 市集裡也常有販售新鮮水果、烤地瓜、小米粥等素食。建議點餐時主動詢問店家即可。素食者在這裡也能找到不少好吃的。
呼,寫到這裡,我的肚子又咕咕叫了,腦海裡全是那些香噴噴的畫面。鐵花村美食的魅力,真的不是三言兩語能說完的。它承載著臺東的山海滋味、部落的文化智慧,還有那份悠閒自在的生活感。希望透過我這篇充滿個人私心(和一點點小抱怨)的分享,能幫你更輕鬆、更有方向地探索這片美味的寶藏地。相信我,親自來走一趟,用舌尖感受臺東的熱情與純粹,你會和我一樣,從此把鐵花村列為回訪臺東的必到理由!出發吧,你的味蕾探險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