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稻埕餐廳:從廟口經典到創意混搭,必吃懶人包與秘訣全攻略

發佈時間: 更新時間:

剛從永樂市場旁那條窄窄的迪化街鑽出來,手上還拎著剛買的乾貨,空氣裡那股陳皮、中藥材混著陽光曬過布匹的獨特氣味還沒散。肚子咕嚕叫了,這才想起來,今天可是打定主意要好好吃遍大稻埕餐廳的!說到大稻埕,大家總先想到年貨大街、霞海城隍廟,但拜託,這裡的美食底蘊,可是紮紮實實餵養了好幾代臺北人的胃。身為一個把「吃」當人生志業的傢伙,今天不藏私,把我壓箱底的大稻埕餐廳口袋名單,連同那些只有在地人才知道的眉角,統統倒給你!

大稻埕的餐桌風情:從廟口到街屋

走在這裡,時間感是模糊的。一邊是巴洛克式老宅的精緻雕花,轉身可能就是香火鼎盛的廟埕。大稻埕餐廳的樣貌也跟著多元起來。想吃正統辦桌手路菜?有!想嚐嚐阿嬤時代的點心?有!連文青咖啡館、創意臺菜小酒館,都悄悄鑽進這些老屋裡,新舊交融得一點也不違和。這種混搭,正是大稻埕餐廳最迷人的地方。記得第一次帶國外朋友來,他站在賣著古早味杏仁茶的攤子前,身後就是一家賣精品咖啡的,那目瞪口呆的表情,我現在想起來都覺得好笑。

老靈魂的臺菜經典:辦桌手藝的華麗舞臺

講到大稻埕餐廳的正統臺味,這幾家沒吃過,別說你懂大稻埕!

永樂雞捲大王

  • 地址: 臺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21號 (永樂市場1樓1044攤)
  • 營業時間: 08:00-14:00 (週一休,賣完就收!)
  • 價格區間: 雞捲 $60/條,其他炸物$20-$50
  • 必點選單: 招牌雞捲、蝦捲、花枝捲、蘿蔔糕
個人評價: 別被「大王」這名字嚇到,它就是市場裡一個超不起眼的小攤!但那股香味,絕對是領航燈。他們的雞捲,我敢說是臺北數一數二。外皮炸得金黃酥脆到會發出「喀滋」聲,裡面的餡料(瘦肉、洋蔥、芋頭絲)濕潤鮮香,調味剛剛好,不油不膩。我每次去都像打仗,晚一點就買不到,特別是剛起鍋熱騰騰的時候... 唉,想到又要排隊了。記得沾點他們自製的甜辣醬,絕配!這就是最道地的大稻埕餐廳市場味!

賣麵炎仔 (金泉小吃店)

  • 地址: 臺北市大同區安西街106號
  • 營業時間: 08:00-15:30 (週一休)
  • 價格區間: 切仔麵$35,各式小菜$50-$200 (時價)
  • 必點選單: 切仔麵 (乾/湯)、紅燒肉、豬心、沙魚煙、花枝
個人評價: 這家老店名氣響到不行,用餐時間人龍是基本款。簡單的切仔麵,湯頭清澈卻很有深度,油蔥香超誘人。真正厲害的是那些琳瑯滿目的小菜,特別是紅燒肉,肥瘦相間,皮脆肉嫩,醃得夠味,單吃或配麵都無敵。豬心處理得又嫩又沒腥味,沙魚煙口感很特別。缺點?環境比較擁擠,要有併桌的心理準備,價錢嘛... 小菜點下去,荷包會有點痛,但偶爾為之,值得!這可是大稻埕餐廳裡的古早味活化石。

茂豐花生湯

  • 地址: 臺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360號 (永樂市場旁巷內)
  • 營業時間: 09:00-18:00 (週一休)
  • 價格區間: 花生湯$50,花生湯加牛奶$60,油條$15
  • 必點選單: 花生湯 (加牛奶更香濃!)、搭配酥脆老油條
個人評價: 吃完鹹的,怎能少了甜的?茂豐的花生湯,絕對是我心中溫暖的慰藉。湯頭濃鬱到像在喝花生醬,但卻不會甜得發膩,每一顆花生都燉得綿密鬆軟,幾乎入口即化。我最愛的吃法是點一碗熱騰騰的花生湯,再加點牛奶,香濃加倍!然後一定要配一根剛炸好、酥脆到不行的老油條,泡進湯裡幾秒鐘,半脆半軟的口感,哇,絕了!冬日裡來一碗,幸福感爆棚。簡單卻雋永的大稻埕餐廳甜點代表。

新創意混搭風:老屋裡的新滋味

大稻埕餐廳可不只有老店,老房子裡藏著更多驚喜!

稻舍食館 Rice & Shine

  • 地址: 臺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329號
  • 營業時間: 11:30-21:00 (週一至週五),11:00-21:00 (週六日)
  • 價格區間: 單點主食$280-$450,套餐$550起
  • 必點選單: 招牌灶腳燉牛肋條飯、古早味豬油拌飯、紅糟肉、季節時蔬
個人評價: 走進這棟修復得超美的百年米行,整個氛圍就贏了!陽光灑進天井,坐在老花磚地板上用餐,感覺很穿越。他們的菜是精緻版的臺灣家常味。「灶腳燉牛肋條飯」是招牌,牛肉燉得軟爛入味,醬汁鹹香下飯,旁邊配的半熟蛋劃開... 罪惡啊!「古早味豬油拌飯」簡單卻香氣逼人,會讓人想扒完整碗。紅糟肉也好吃,外酥內嫩。價格偏高,但環境和食材品質有到位,算是大稻埕餐廳裡適合請客或約會的質感選擇。記得訂位!

孵珈琲洋館

  • 地址: 臺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244號2樓
  • 營業時間: 10:00-18:00 (週二休)
  • 價格區間: 咖啡$150-$220,甜點$180-$220
  • 必點選單: 手沖單品咖啡、昭和布丁、大人味提拉米蘇
個人評價: 逛累了想找個地方喘口氣?孵珈琲是絕佳選擇。隱身在老洋行二樓,推開門就像走進時光隧道,復古傢俱、磨石子地板,陽光透過大片玻璃窗灑進來,慵懶得要命。咖啡很專業,豆子選擇多,老闆會細心介紹。甜點是亮點!「昭和布丁」口感綿密紮實,焦糖微苦帶甜,超經典;「大人味提拉米蘇」酒香濃鬱,手指餅乾濕潤度剛好。價格不便宜,但為這個環境和放空的氛圍,我買單!是大稻埕餐廳版圖裡獨特的咖啡休憩站。

滋養豆餡舖

  • 地址: 臺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247號
  • 營業時間: 09:00-19:00
  • 價格區間: 最中$65/個,草莓大福$85/個,季節和菓子$60-$120
  • 必點選單: 招牌最中、草莓大福 (冬季限定)、季節水果大福、銅鑼燒
個人評價: 這家老字號的日式和菓子店,精緻得像藝術品!「最中」是經典,酥脆的餅殼夾著綿密香甜的紅豆餡,甜度控制得宜,不會膩。「草莓大福」冬天必搶,碩大飽滿的草莓被微甜紅豆泥和薄透Q彈的麻糬皮包著,一口咬下爆汁的口感,太幸福了!(但價格也越來越「幸福」了...)其他像銅鑼燒、羊羹也很受歡迎。非常適合買來當伴手禮,送禮自用兩相宜。是大稻埕餐廳中日系甜點的優雅擔當。

永樂米苔目

  • 地址: 臺北市大同區民樂街111號
  • 營業時間: 07:00-14:30 (賣完收,週一休)
  • 價格區間: 米苔目(湯/乾)$45,各式黑白切$30-$100
  • 必點選單: 乾拌米苔目、骨仔肉湯、油豆腐、豬皮
個人評價: 一大早來大稻埕,這家是元氣來源!米苔目是自己手工做的,口感特別Q彈有嚼勁,不像有些地方軟趴趴的。我偏愛「乾拌」的,淋上香噴噴的油蔥酥和店家特調醬汁,簡單卻超夠味。「骨仔肉湯」清澈鮮甜,骨邊肉嫩嫩的。小菜黑白切新鮮便宜,油豆腐吸飽湯汁很好吃。就是環境非常樸實(或者說,很local),夏天吃可能會滿頭汗,但這就是庶民美食的魅力啊!銅板價就能吃飽飽的大稻埕餐廳早餐首選。

廟口埕的澎湃能量:拜拜完,開吃!

霞海城隍廟周邊,美食能量也是滿滿滿!

慈聖宮前無名雞卷/魷魚羹

  • 地址: 臺北市大同區保安街49巷內 (慈聖宮媽祖廟前廣場)
  • 營業時間: 約09:00-14:30 (視攤販而定,週一較少)
  • 價格區間: 雞卷$60-$70,魷魚羹$60,其他炸物、湯品$20-$50
  • 必點選單: 炸雞捲、魷魚羹、炸蚵嗲、四神湯
個人評價: 廟埕前廣場好幾攤,各自有擁護者。我習慣吃麵對廟左邊那家(沒有招牌,認人潮)。這裡的雞捲又是另一種風味,個頭較大,內餡感覺魚漿比例高些,口感更紮實彈牙,外皮一樣酥脆。魷魚羹湯頭勾薄芡,魷魚給得大方,脆口新鮮。點一盤雞捲、一碗羹湯,再配個炸蚵嗲或燒邁,坐在廟埕榕樹下吃,接地氣到不行!價格實在,就是夏天中午比較熱。體驗大稻埕餐廳廟口野臺美食的精華所在。

妙口四神湯 & 肉包

  • 地址: 臺北市大同區民生西路388號
  • 營業時間: 06:00-13:30 (週一休)
  • 價格區間: 四神湯$50,肉包$20
  • 必點選單: 四神湯、傳統肉包
個人評價: 這家是真正的巷弄隱藏版!四神湯是我喝過數一數二濃鬱的,薏仁、蓮子、淮山、芡實燉煮到軟爛,湯頭充滿中藥材和豬骨的香氣,腸子處理得非常乾淨,口感QQ的沒有異味,冬天早上喝一碗,整個胃都暖起來。肉包個頭不大,但麵皮是老麵發酵的,口感紮實有嚼勁,內餡飽滿調味鹹香,一顆才$20,CP值爆表!不過位置有點難找,而且只開到中午。大稻埕餐廳圈裡的養生系早午餐。

永樂車輪餅

  • 地址: 臺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214號騎樓 (通常下午出現)
  • 營業時間: 約13:30-18:30 (賣完收攤,出沒時間不定)
  • 價格區間: $15-$20/個
  • 必點選單: 奶油、紅豆、蘿蔔絲、芋頭口味
個人評價: 下午逛迪化街,遠遠聞到香氣就知道阿姨的攤子開了!車輪餅餅皮烤得恰到好處,外緣微脆,中間軟香。最愛傳統的「奶油」和「紅豆」口味,奶油餡像小時候吃的那種,香甜滑順(但熱量警告!);紅豆餡飽滿,甜而不膩,還吃得到顆粒感。「蘿蔔絲」是鹹香代表,清爽解膩。一顆十幾塊,銅板價就能享受的療癒下午茶點心,逛累了來一個,立刻回血!大稻埕餐廳街邊小點光的溫暖代表。


意外之喜:巷弄裡的獨特滋味

最後壓軸,藏在更深處的美味!

甘州街呷二嘴

  • 地址: 臺北市大同區甘州街34號
  • 營業時間: 09:00-17:30 (夏季賣米苔目、粉粿;冬季賣甜湯,週一休)
  • 價格區間: $50-$80/碗
  • 必點選單: 夏季:米苔目冰(加粉粿)、冬季:燒麻糬、紅豆湯圓
個人評價: 這家老店超酷,夏天賣冰,冬天賣熱甜湯!夏天絕對要點「米苔目冰加粉粿」,他們家米苔目也是自製,口感紮實Q彈,粉粿晶瑩剔透,口感軟嫩帶點嚼勁,淋上熬煮得恰到好處的糖水和碎冰,清涼消暑又古早味。冬天則換上熱呼呼的「燒麻糬」,麻糬軟糯不黏牙,裹滿花生糖粉,配碗濃鬱的「紅豆湯圓」,暖心暖胃。沒冷氣,夏天會很熱,但為了這口傳統味,值得!季節限定的大稻埕餐廳必嚐甜點。

大稻埕餐廳資訊一覽表 (懶人包必存!)

下面幫大家整理好重點資訊,方便快速查詢:

民樂街111號
餐廳名稱 型別 地址 營業時間 價格帶 必點亮點
永樂雞捲大王 市場小吃/炸物 迪化街一段21號 (永樂市場1樓1044攤) 08:00-14:00 (週一休) $ 招牌雞捲、蝦捲
賣麵炎仔 (金泉小吃店) 切仔麵/黑白切 安西街106號 08:00-15:30 (週一休) $$ 切仔麵(乾/湯)、紅燒肉
茂豐花生湯 甜湯/點心 迪化街一段360號 (巷內) 09:00-18:00 (週一休) $ 花生湯(加牛奶)、配油條
稻舍食館 Rice & Shine 精緻臺菜/老屋 迪化街一段329號 11:30-21:00 (五六至21:00) $$$ 灶腳燉牛肋條飯、豬油拌飯
孵珈琲洋館 咖啡/甜點/老屋 迪化街一段244號2樓 10:00-18:00 (週二休) $$ 手沖咖啡、昭和布丁
滋養豆餡舖 和菓子/伴手禮 迪化街一段247號 09:00-19:00 $$ 最中、草莓大福(冬)
永樂米苔目 米苔目/黑白切 07:00-14:30 (週一休) $ 乾拌米苔目、骨仔肉湯
慈聖宮前雞卷/魷魚羹 廟口小吃 保安街49巷內 (廟前廣場) 約09:00-14:30 (週一較少) $ 炸雞捲、魷魚羹
妙口四神湯 & 肉包 湯品/點心 民生西路388號 06:00-13:30 (週一休) $ 四神湯、傳統肉包
永樂車輪餅 點心/下午茶 迪化街一段214號騎樓 約13:30-18:30 (不定) $ 奶油、紅豆、蘿蔔絲
甘州街呷二嘴 冰品/甜湯 (季節限定) 甘州街34號 09:00-17:30 (週一休) $ 夏:米苔目冰+粉粿 / 冬:燒麻糬

大稻埕餐廳點餐秘訣 & 真心建議

  • 時間就是美味: 很多老店只開中午,甚至賣完就收 (像永樂雞捲、賣麵炎仔、永樂米苔目)。想吃經典款,建議 早上11點前報到 最保險!特別是假日,排隊是基本儀式感。午餐熱門時段 (12:00-13:30) 絕對是人潮高峰。
  • 擁抱併桌文化: 市場攤、廟口小吃、甚至像賣麵炎仔這種店,座位有限,併桌是常態,也是體驗在地生活的一部分。放輕鬆!
  • 小菜學問大: 黑白切、炸物小攤,別客氣,用眼睛看或用手指點就對了!通常店家會問你要多少錢的份量($50/$100)。有選擇障礙?直接請老闆推薦當日新鮮的。在大稻埕餐廳點小菜是種樂趣。
  • 自備零錢 & 環保筷: 老攤小店很多隻收現金,備好零錢會方便許多。帶雙環保筷,吃得安心又環保。
  • 散步消化是美德: 大稻埕超適合散步!吃完一攤,別急著塞下一家,逛逛百年街屋、看看南北貨、喝杯咖啡,讓肚子休息一下,戰鬥力才能持續。迪化街、延平北路、歸綏街一帶都很有味道。穿梭在這些巷弄間,更能感受大稻埕餐廳存在於此的脈絡。
  • 預算抓多少? 這差距很大!銅板小吃 ($50-$150 吃飽) 與精緻老屋餐廳 ($500-$800/人) 並存。我建議 混搭著吃:早餐市場小吃,午餐老臺菜或特色店,下午茶甜點或咖啡,晚餐就看預算選。這樣平均抓個 $800-$1200/天(不含伴手禮),可以吃得很豐富!

說說我的大稻埕一日吃貨路線(僅供參考,量力而為!)

早上8:30:永樂雞捲大王 搶雞捲當點心 or 永樂米苔目 吃乾拌米苔目 + 骨仔肉湯當早餐。
早上10:00: 逛永樂市場、迪化街採買乾貨,消化一下。
中午12:00: 賣麵炎仔 排隊吃切仔麵配澎湃黑白切 (要有耐心!) or 稻舍食館 吃精緻臺菜 (記得訂位)。
下午14:30: 孵珈琲洋館 喝杯手沖、吃昭和布丁放空 or 永樂車輪餅 來顆奶油味解饞。
下午16:00: 滋養 買最中當伴手禮 or 甘州街呷二嘴 (夏天) 來碗米苔目冰消暑。
傍晚: 如果還有戰力, 慈聖宮前 補碗魷魚羹 or 妙口 來碗四神湯收尾 (注意營業時間!)。

Q&A:關於大稻埕餐廳,你可能想問...

Q:大稻埕餐廳這麼多,第一次去真的不知道從哪家開始吃,有推薦絕對不能錯過的Top 3嗎?
A: 哇,這問題好難!硬要選前三名代表不同風味的話:

  1. 市場派代表:永樂雞捲大王 - 體驗最接地氣、最原始美味的市場炸物靈魂。
  2. 臺菜經典派代表:賣麵炎仔 - 感受切仔麵與頂級小菜黑白切的傳統魅力 (但要有排隊覺悟)。
  3. 新舊融合派代表:稻舍食館 - 感受老屋新生裡精緻升級的臺菜家常味。再加碼一個甜點派:茂豐花生湯,冬天暖心首選!其實每種都值得試啦!

Q:看到很多店都寫"週一休",大稻埕星期一是不是就沒東西吃了?
A: 沒錯!週一是很多大稻埕餐廳、小吃攤、甚至市場部分攤位的公休日 (特別是那些超人氣老店)。 建議避開週一前往,否則選擇會少很多,可能吃不到你心儀的目標。如果只能週一去,可以先查清楚像 稻舍食館、孵珈琲、滋養 這些非純小攤的店是否有開,或者碰碰運氣看廟口是否還有零星攤位。

Q:想安排帶長輩或外國朋友去體驗,哪幾家大稻埕餐廳環境比較舒適、適合坐下來慢慢吃聊天?
A: 帶長輩或需要舒適環境的話,優先考慮:

  • 稻舍食館: 老屋氛圍優雅,有冷氣,座位較寬敞,菜色精緻。
  • 孵珈琲洋館: 復古安靜,適合喝咖啡吃甜點聊天,很有情調。
  • 慈聖宮廟口: 雖然是戶外桌椅,但在大樹下榕樹邊吃飯別有風味,長輩可能更喜歡這種熱鬧的"辦桌"感,只是夏天比較熱。
  • 滋養豆餡舖: 內用位置不多,但買了精緻和菓子可以帶到附近安靜的公園(如永樂廣場)或咖啡店享用。
像永樂市場攤位、賣麵炎仔環境就比較擁擠吵雜,可能不適合久坐聊天。

呼,終於把壓箱底的清單都整理出來了!手指都打到快抽筋。其實每次去大稻埕,我都覺得胃不夠大,好吃的大稻埕餐廳和小攤真的太多了,永遠有遺珠。像那家隱藏在巷子裡的鹹粥,或是深夜才開的居酒屋... 只能留待下次發掘了。希望這篇滿滿的真心話攻略,能幫你在這片美食寶藏地挖到屬於你的感動滋味。別忘了,穿上好走的鞋,帶著空空的肚子和滿滿的期待,出發吧!大稻埕的餐桌,永遠歡迎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