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資深吃貨,又特別愛往臺北大學(簡稱臺大,或稱北大)附近覓食的人,我太有資格跟你聊聊這一帶的「北大美食」天堂了!這裡可不像一些觀光夜市那麼張揚,但巷弄裡、羅斯福路旁,藏著超多學生、在地人、甚至老饕都偷偷珍藏的好味道。這次就讓我這個吃遍臺大周邊無數次的嘴,來跟你分享10款我認為絕對不能錯過的「北大美食」,保證都是真材實料、吃過回甘的那種!走,跟著我的腳步,吃垮...呃,是吃遍臺大公館商圈吧!
目錄
永康牛肉麵:湯濃肉大塊的經典代表
講到「北大美食」,腦海裡第一個蹦出來的絕對是永康牛肉麵。這家老字號名店,不管你什麼時候去,門口永遠有人在排隊(特別是午餐時間,要有心理準備)。它的紅燒湯頭,喔!那個濃鬱啊,滿滿的牛肉香氣,帶點微辣,喝一口就覺得超滿足,是那種熬煮很久的深邃味道。
它的牛肉更是招牌中的招牌,用的是半筋半肉,燉得超級軟爛,筷子輕輕一撥就散開,筋肉交融的口感,吃起來一點都不柴,反而有種入口即化的感覺。麵條則是粗厚的那種,泡在湯裡也不會太快爛掉,嚼勁十足,吸飽了湯汁超讚。
我個人覺得,招牌的「半筋半肉麵」是第一次來必點。記得加點他們家的酸菜,微酸爽脆,配著濃湯吃剛好解膩。有時候胃口好,再點盤粉蒸排骨,用荷葉包著蒸,排骨軟嫩帶點米香,也是經典搭配。
不過老實說,它的價格這些年漲了不少,一碗麵要價不菲(NT$260左右),加上總是要排隊,環境也比較擁擠吵雜(就是典型老店氛圍啦)。但衝著那份難以取代的濃鬱滋味,我還是心甘情願掏錢排隊,這就是「北大美食」裡經典的魅力吧!
📍 地址: | 臺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二段31巷17號 |
💲 價格區間: | 牛肉麵 NT$230 - NT$290 |
🍜 必點推薦: | 半筋半肉麵、粉蒸排骨 |
💡 小叮嚀: | 尖峰時段排隊至少30分鐘起跳,建議避開正午或提早到。只收現金。 |
陳三鼎 青蛙撞奶:公館必喝的黑糖珍珠鮮奶始祖
在臺大對面,羅斯福路的小巷口,永遠飄著濃濃黑糖香的地方,就是陳三鼎了!這杯「青蛙撞奶」(黑糖珍珠鮮奶)絕對是公館商圈,甚至全臺北最具代表性的「北大美食」飲品之一。
它的魅力在哪?第一,現煮的黑糖珍珠!熱騰騰、Q彈有勁,帶著濃鬱焦糖香,咬下去的口感超棒,不會死甜。第二,加入冰冰涼涼的光泉鮮奶(不是奶精喔!),那個冷熱交融的感覺,黑糖的焦香溫潤和鮮奶的醇厚完美結合,每一口都喝得到珍珠和香甜的黑糖鮮奶,超級療癒。
我記得第一次喝到時驚為天人,從此每次路過公館,只要看到人龍不長(它的排隊速度算快),一定會帶一杯走。它沒有華麗的店面,就是一個小攤位,但那份簡單純粹的好滋味,讓它屹立不搖這麼多年。
小小缺點是,它只能做固定甜度冰塊(甜度固定,冰塊可以選少冰),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偏甜。但對我這種黑糖控來說,這就是經典啊!而且價格相對親民(NT$40),CP值超高。
📍 地址: | 臺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三段316巷8弄口 (臺大對面) |
💲 價格: | NT$40/杯 |
🥤 必點推薦: | 青蛙撞奶(黑糖珍珠鮮奶) |
💡 小叮嚀: | 只收現金。人潮多但流動快。甜度固定,冰塊可選。 |

藍家割包:肥瘦任你選的臺味漢堡
公館夜市裡的藍家割包,也是我心中「北大美食」的臺柱!一個白胖的割包(也叫虎咬豬),夾著滷到入味、油亮亮的爌肉,配上酸菜、花生粉和香菜,簡單卻超級美味。
藍家的厲害在於它的「客製化」。你可以選擇要夾哪個部位的肉:肥肉、瘦肉、綜合(半肥半瘦)。我強烈推薦第一次嘗試的朋友點綜合!肥肉的部位滷得軟糯,入口即化,膠質豐富;瘦肉的部分則不柴,帶著滷汁的鹹香。配上微甜帶點顆粒感的花生粉、解膩的酸菜和提味的香菜,整個組合起來鹹、香、甜、酸的滋味在嘴裡爆發,口感層次豐富極了。
它的割包皮本身也蒸得很好,柔軟帶點咬勁。每次帶外地朋友來吃,沒有一個不稱讚的。價格很實惠(NT$60左右),當點心或正餐的一部分都適合。記得再配碗四神湯或玉米排骨湯,就是一套完美的古早味小吃組合。不過店面總是忙碌,環境比較簡陋,但為了這口好滋味,值得啦!
📍 地址: | 臺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三段316巷8弄3號 (公館夜市內) |
💲 價格: | 割包 NT$60 |
🥙 必點推薦: | 綜合割包、四神湯 |
💡 小叮嚀: | 經常需要排隊,但速度算快。內用座位少且擁擠。 |
臺一牛奶大王:老字號的冰果室與湯圓聖地
在臺大校門斜對面,有一家飄香超過一甲子的老店 - 臺一牛奶大王。這裡不只是賣冰,更是許多臺大人共同的甜蜜記憶,絕對是「北大美食」中甜品的代表。
冬天來訪,芝麻/花生酒釀湯圓絕對是首選!熱騰騰的酒釀湯,帶著微微發酵的酸甜香氣,裡面加上一顆顆渾圓飽滿的手工湯圓。咬開軟糯的外皮,裡面是香濃到不行的芝麻或花生內餡,熱熱地流出來... 尤其在寒冷的夜晚來上一碗,整個人都溫暖起來了,堪稱冬日限定的幸福「北大美食」。
夏天呢?當然是吃冰!他們的紅豆牛奶冰、八寶冰是經典。用料實在,紅豆煮得綿密但顆粒完整,糖水也不會死甜。芒果季時,新鮮芒果冰也是人氣王。除了冰品,他們的鹹食如餛飩湯、肉粽也很多人點,是家複合式的老字號冰果室。
環境比較舊式,有點擁擠吵雜,但這就是它的特色。價格中等偏上,但份量通常不小。缺點是座位難等,有時服務阿姨比較沒耐心(老店通病?),但看在甜點好吃的份上,我可以接受。
📍 地址: | 臺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三段82號 |
💲 價格區間: | 冰品 NT$80 - NT$180 / 湯圓 NT$90 - NT$110 |
🍧 必點推薦: | 芝麻/花生酒釀湯圓(冬)、紅豆牛奶冰、芒果牛奶冰(夏) |
💡 小叮嚀: | 夏天與冬天熱門時段一位難求,要有耐心等待。只收現金。 |

龍哥無骨雞腿排:巷弄裡的平價排隊便當
如果想找個便宜大碗、飽足感十足的「北大美食」正餐,隱藏在118巷(靠近水源市場那頭的巷子)裡的「龍哥無骨雞腿排」絕對是學生的最愛,也是我的口袋名單。
招牌就是那個現點現炸的無骨雞腿排!雞腿排事先醃製過,炸得外皮金黃酥脆,咬下去會發出「喀滋」的聲音,裡面的雞肉則是鮮嫩多汁,完全不乾柴。重點是,它真的很大塊!蓋在白飯上幾乎看不到飯的那種。配菜雖然就是常見的家常菜(高麗菜、豆乾、半顆滷蛋之類),但可以選三樣,而且給得不算小氣。
一個雞腿排便當價格大概在NT$120左右,在現在物價飛漲的年代,能吃到這麼大塊好吃的現炸雞腿排,CP值真的很高。難怪每到用餐時間,小小店面總是擠滿外帶人潮,有時內用也得等。缺點就是選擇比較單一(主要就是雞腿排,也有豬排、雞塊等選項),環境普通,油煙味稍重。但為了那塊雞排,我願意!
📍 地址: | 臺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四段92巷1弄 (靠近118巷/水源市場) |
💲 價格: | 雞腿排便當約 NT$120 |
🍱 必點推薦: | 無骨雞腿排便當(配飯) |
💡 小叮嚀: | 用餐時間排隊人潮多,建議避開或提早購買。內用座位少且窄。 |
水源市場 祥記美食:燒臘愛好者的天堂
水源市場一樓的美食廣場臥虎藏龍,其中「祥記美食」是我認為在「北大美食」圈中,燒臘類的佼佼者。它可是連許多香港朋友都認證過的道地口味!
一走進水源市場,找到祥記攤位不難,通常看哪攤掛著油亮亮的燒鴨、叉燒、油雞,前面排著人龍就是了。他們的燒臘種類很多,但我最推烤鴨腿飯和叉燒飯。鴨皮烤得酥脆,鴨肉卻意外地軟嫩多汁,沾上附的酸甜梅子醬,非常開胃。叉燒則是肥瘦適中,蜜汁香甜入味,邊邊有時還會帶點微焦的香氣,超下飯。油雞的肉質也很滑嫩。
便當會附上幾樣青菜(有時是高麗菜、豆芽等),還有淋上醬汁的白飯。份量對一般男生來說應該夠飽。價格比一般燒臘店稍高一點(NT$140-170左右),但品質對得起價格。缺點是在市場內,夏天會比較悶熱,環境也比較吵雜,純粹是吃味道的地方。記得帶現金!
📍 地址: | 臺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四段92號 (水源市場一樓攤位) |
💲 價格區間: | 燒臘便當 NT$140 - NT$170 |
🍖 必點推薦: | 烤鴨腿飯、叉燒飯、油雞飯 |
💡 小叮嚀: | 市場內環境較悶熱吵雜,建議外帶。只收現金。用餐尖峰時段(11:30-13:30)排隊較久。 |

公館廖家食記 宜蘭蔥餅:爆漿蔥香誘惑
在公館夜市(羅斯福路四段108巷)的入口附近,總會看到一個小小的攤車前排著隊伍,空氣中瀰漫著煎烤的麵香和濃鬱的蔥香,這就是「公館廖家食記宜蘭蔥餅」的魅力所在。它是許多學生下課後解饞的「北大美食」首選。
它的作法很特別,是將麵糰桿開,鋪上滿滿、滿到爆炸的新鮮宜蘭三星蔥花,再捲起來成一個厚實的圓餅狀下去油煎。煎到外皮兩面金黃酥脆,一口咬下去,天啊!內餡滾燙的蔥汁立刻爆出來,蔥香超級濃鬱,卻完全沒有嗆辣感,只有鮮甜。餅皮則帶點嚼勁,跟多汁的蔥餡形成完美對比。
一個蔥餅才NT$35,CP值爆表。我常常買一個邊走邊吃,當作逛街或等朋友時的點心,超級滿足。唯一的缺點就是... 要小心燙口!剛起鍋真的超級燙,裡面的蔥汁溫度很高,吃的時候要小心。另外就是現點現做,人多的時候要等個5-10分鐘。但為了那口爆漿的蔥香,等待絕對值得。這絕對是蔥控不能錯過的「北大美食」小點!
📍 地址: | 臺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四段108巷 (公館夜市入口附近) |
💲 價格: | NT$35/個 |
🫓 必點推薦: | 宜蘭蔥餅 |
💡 小叮嚀: | 現點現煎,需等待約5-10分鐘。極度燙口,食用請務必小心!只收現金。 |
姐妹花雞排:巨無霸雞排的視覺震撼
在羅斯福路三段283巷口(靠近臺電大樓站),有一家雞排店總是大排長龍,招牌產品就是那比臉還大的「姐妹花雞排」!這絕對是「北大美食」中,量感系的代表。
第一次看到它的雞排,真的會嚇一跳。真的超級大片!雞排事先用獨家醬料醃漬,裹上特調的粉漿下去油炸。炸好的雞排外皮呈現金黃色,咬下去是帶點微甜的酥脆感,裡面的雞肉厚度夠,吃起來有肉感,不會都是粉。醃料的味道也蠻特別的,有點像是蜜汁混合了傳統香料的感覺。
它的份量真的很大,一個女生可能吃不完(或吃完就飽到天靈蓋)。價格約在NT$80-90左右,以這個Size來說,我覺得合理。很多人喜歡點雞排配他們的甘梅薯條,或是百頁豆腐。不過我得老實說,它的美味有很大一部分建立在「巨大」的視覺與飽足感上。論雞肉本身的鮮嫩多汁程度,我覺得可能沒有一些專精於厚切、強調肉汁的小店來得驚豔(例如龍哥的雞腿排肉質就很棒),調味也偏甜,有些人可能覺得膩。但如果你追求的就是一個「爽」字,想要大口吃肉,姐妹花絕對能滿足你!這也是一種很受歡迎的「北大美食」型別。
📍 地址: | 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283巷口 (近臺電大樓站) |
💲 價格: | 雞排約 NT$80 - NT$90 |
🍗 必點推薦: | 大雞排、甘梅薯條 |
💡 小叮嚀: | 份量巨大,建議分享或當正餐。油膩感較重,怕膩可點飲料搭配。只收現金。 |

公館老店 藍家福州魚丸:Q彈爆汁的魚丸魅力
這家在公館夜市(羅斯福路三段316巷內)的「藍家福州魚丸」老店,雖然店面小小的不起眼,但可是飄香數十年的好味道,是我認為在「北大美食」中,湯品和小吃的低調強者。
他們的招牌就是手工製作的福州魚丸!外皮是用魚漿反覆捶打製成,口感紮實又富有彈性,咬下去會微微彈牙。最厲害的是內餡!包裹著精心調味的豬肉餡,肉餡飽滿,帶著豬油香氣,而且超級多汁!咬開時要小心,滾燙的肉汁會噴出來(超燙!),那股鮮香真的讓人難忘。
通常點一碗福州魚丸湯(大約有4-5顆魚丸),湯頭是清爽的大骨湯底,灑上芹菜珠提味。簡單卻很舒服。也可以點綜合丸湯,裡面還有燕丸(燕皮餛飩)、貢丸等。他們的乾拌麵(油蔥口味)也不錯,可以搭配著吃。
價格非常實惠,一碗湯大約NT$55左右。缺點是店面真的很小,內用座位很少也很擠,夏天吃湯會比較熱。但為了那顆會爆汁的Q彈魚丸,熱一點我也願意!這是屬於巷弄裡的溫暖「北大美食」。
📍 地址: | 臺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三段316巷8弄3號 (公館夜市內) |
💲 價格: | 福州魚丸湯約 NT$55 / 綜合丸湯約 NT$70 |
🍡 必點推薦: | 福州魚丸湯、綜合丸湯、乾拌麵 |
💡 小叮嚀: | 丸子內餡滾燙多汁,食用務必小心! 內用空間極小且悶熱,建議外帶。 |
鳳城燒臘粵菜:平價熱炒與燒臘的雙重滿足
最後壓軸介紹的,是位於新生南路上(靠近羅斯福路口)的「鳳城燒臘粵菜」。這家店很妙,它既是燒臘快餐店,晚上又變身成熱炒店,是許多臺大學生、老師聚餐的口袋名單,也是我認為在「北大美食」圈中,CP值與口味兼具的聚餐好選擇。
中午時段: 最推他們的三寶飯(燒鴨、油雞、叉燒)或燒鴨飯。燒鴨皮脆肉嫩,叉燒香甜,油雞滑順,配菜給得大方,飯淋上醬汁,一個便當NT$120左右,吃得飽又滿足,是附近上班族、學生的午餐好選擇。
晚上時段: 這才是重頭戲!鳳城變身為熱炒店,選單琳瑯滿目。強力推薦幾道經典:
- 鹹蛋苦瓜: 苦瓜處理得很好,不會太苦,裹上鹹香的金沙(鹹蛋黃),超級下飯!
- 京都排骨: 炸過的排骨裹上酸甜醬汁,外酥內嫩,大人小孩都愛。
- 蔥爆牛肉/羊肉: 大火快炒,肉嫩蔥香,鑊氣十足。
- 滑蛋蝦仁: 蛋滑嫩,蝦仁新鮮彈牙。
價格非常親民,熱炒大多在NT$180-280之間,白飯免費無限供應,非常適合三五好友聚餐點滿一桌,分攤下來很划算。環境就是典型熱炒店,有點吵雜但氣氛熱絡。缺點是熱炒時段人多,可能要等位或併桌,服務有時會忙不過來。但以這樣的價格和口味,我覺得瑕不掩瑜,是體驗在地聚餐氛圍的「北大美食」好去處。
📍 地址: | 臺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三段58之1號 |
💲 價格區間: | 午餐便當 NT$110 - NT$140 / 熱炒菜餚 NT$180 - NT$280 |
🍽 必點推薦: | 中午: 三寶飯、燒鴨飯 晚上: 鹹蛋苦瓜、京都排骨、蔥爆牛肉/羊肉、滑蛋蝦仁 |
💡 小叮嚀: | 晚餐熱炒時段人潮多,建議提早到或訂位。白飯免費供應。只收現金。 |

🔥 我的「北大美食」終極懶人包 & 私藏小技巧 🔥
吃了這麼多,總要整理一下對吧?這份「北大美食」清單都是我真心覺得好吃才推薦的。最後再嘮叨幾句個人心得和小撇步:
- 時間是關鍵: 很多名店(永康、陳三鼎、藍家割包、龍哥、祥記...)用餐時間排隊是日常!想吃?請避開中午12點-1點,晚上6點-7點半的巔峰時段。 早點(11點半前)或晚點(下午1點半後 / 晚上8點後)去,通常會快很多。或是直接外帶回宿舍/辦公室吃。
- 現金為王: 公館商圈很多老店、小攤位只收現金!只收現金!只收現金! 出門前記得把錢包餵飽,別到了才在找ATM排隊。
- 環境期望值: 追求網美餐廳、安靜優雅氛圍的朋友可能會失望。「北大美食」的精髓很多都在市場、巷弄、老店裡,環境普遍就是簡單、熱鬧、甚至有點擁擠吵雜。重點是食物本身!抱著體驗在地生活感的心情來吃,會更享受。
- 分享是美德: 像姐妹花雞排、甚至一份永康牛肉麵,份量都不小。揪朋友一起來,多點幾樣分著吃,才能一次攻略更多種「北大美食」啊!
- 多走幾步: 別只盯著羅斯福路大馬路。鑽進118巷、水源市場、公館夜市巷弄(羅斯福路三段316巷、四段108巷),更多寶藏等著你發掘。
- 接受不完美: 沒錯,我前面也提到了幾家店的缺點:價格漲、排隊久、環境舊、服務普、偏油膩... 但這就是真實的街頭美食生態。放下過高期待,專注在食物帶來的單純美味,你會更愛這些充滿生命力的「北大美食」。
🔥 Q&A:關於「北大美食」,你可能還想知道... 🔥
問:公館商圈附近這麼多吃的,有沒有推薦的「一日美食路線」或最佳覓食時段?
答:哇,這問題很實際!我覺得要看你是專程來吃還是順路。如果是專程來吃「北大美食」,我會建議:
- 避開正午/正晚: 像上面說的,11:30前或13:30後吃午餐,17:30前或19:30後吃晚餐,比較舒服。
- 從點心開始: 下午時段可以先來杯陳三鼎青蛙撞奶,配個廖家宜蘭蔥餅當點心。
- 正餐選擇: 午餐晚餐就看你想吃什麼型別。想吃經典飽足選永康牛肉麵或鳳城燒臘便當;想快速CP值高選龍哥雞排或水源市場祥記;想吃點特別的選藍家割包配湯或藍家魚丸湯。
- 甜點收尾: 吃完正餐,散步到臺一吃碗冰(夏天)或湯圓(冬天),完美收尾!路線沒有絕對,公館就這麼大,繞一圈都能走到。重點是穿好走的鞋,帶夠現金,還有... 準備好你的胃!
問:介紹的「北大美食」裡有沒有比較推薦的素食選擇?
答:公館商圈要找純素或有豐富素食的店,確實不像葷食那麼多,但還是有!像水源市場一樓裡面就有幾家素食攤位(例如「素之味」),提供素食便當、麵飯等,選擇不少,口味也受好評。另外,一些小吃店也可能有簡單的素選項,比如:
- 臺一牛奶大王的水果冰、紅豆芋頭冰(確認是否用植物奶油)。
- 有些麵店可能有素麻醬麵、素湯麵(點餐時務必確認湯頭是否為蔬菜熬煮)。
- 公館夜市巷內可能也有賣素食臭豆腐、素鹽酥G的攤位(例如「蔬福素食鹽酥雞」)。
不過相對於葷食的豐富度,素食者在公館可能需要多花點心思尋找。建議鎖定水源市場素食攤位或上網搜尋「公館素食」會有比較明確的店家資訊。
問:想一次吃遍公館「北大美食」,交通方便嗎?附近好停車嗎?
答:超級方便!這也是公館成為「北大美食」重鎮的優勢。
- 捷運: 松山新店線(綠線)「公館站」出來就是臺大校園和公館商圈的核心區域,羅斯福路兩邊的巷弄美食都在步行可達範圍內。淡水信義線(紅線)「臺電大樓站」出來(5號出口),走幾分鐘也能到達118巷、姐妹花雞排一帶。
- 公車: 數不清的公車路線會經過「公館站」或「臺大站」,交通超級便利。
- 開車/機車: 坦白說,非常不建議開車! 公館商圈車流人潮都多,路邊停車格一位難求,停車場又貴又少(例如水源市場地下停車場、臺大停車場,但通常很滿且計時費率高)。騎機車稍微好一點點,但熱門時段找車位也很痛苦。強烈建議搭乘捷運或公車來享受「北大美食」,輕鬆又省錢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