吼,說到東北角,九份老街的紅燈籠和金瓜石的礦山遺跡是招牌,但你知道嗎?靜靜矗立在旁邊的基隆山,才是真正坐擁王者視野的狠角色!它海拔雖然不高(大約588公尺),但因為形狀像個倒扣的「雞籠」(這也是基隆地名的由來哦!),加上位置突出,爬上去的CP值簡直爆表。早年它可是航海人重要的地標呢。我第一次爬純粹是為了看九份夜景,結果上去後才發現,白天的海天一色更是壯麗到讓人忘記呼吸。從山頂看出去,陰陽海、基隆嶼、野柳岬、整個深澳灣,還有腳下依山而建的九份聚落... 哇,那個畫面,真的不是照片能完全傳達的。難怪老一輩都說「基隆山,看透透!」。
我得老實說,基隆山步道整理得相當不錯,算是「親民級」的登山路線,非常適合想活動筋骨又不想太累,或者想帶長輩、小孩一起體驗登山樂趣的人。不過,可別小看它,「親民」不等於「散步」哦!階梯... 嗯,真的不少,而且有些段落還挺陡的。我第一次爬的時候,太久沒運動,中途喘到不行,差點以為心臟要跳出來(笑)。但相信我,咬牙撐上去,絕對值得!
目錄

門票資訊:免費!但停車有眉角
好訊息!爬基隆山完全免費!不需要購買任何入山門票。不過,開車來的朋友要注意停車費。
| 專案 | 費用 | 說明 |
|---|---|---|
| 登山入園 | 免費 | 全年開放,24小時皆可攀登 (但強烈建議白天前往,安全且景色佳) |
| 機車停車 | 免費 | 登山口旁有機車格 (但數量不多,假日早點到) |
| 小型車停車 | 計次收費 | 平日 NT$100 / 次;假日 NT$150 / 次 (以次計費,停一次就算一次錢) |
| 大型車停車 | 禁止 | 山路狹窄,大型遊覽車無法進入登山口區域 |
停車小撇步: 假日人潮真的多,停車場很快就滿!不想付停車場的錢(或沒位子停)?可以試著把車停遠一點,比如靠近九份老街下方的 「隔頂」停車場 或 「臺陽」停車場,然後再步行約 15-20分鐘 到登山口(順便暖身?)。或者,更省事的方法就是搭大眾運輸啦!下面我會仔細講。

交通資訊:怎麼去基隆山最聰明?
要去征服基隆山,交通方式不外乎三種:自己開車/騎車、搭公車、坐火車轉公車。各有優缺點,我根據經驗分析給你聽:
1. 自行開車/騎車:
- 導航設定: 直接設 「基隆山登山步道入口」 最準。它就在 「隔頂」公車站 旁邊,臺2線(北部濱海公路)約78.5K處,看到一個大轉彎和明顯的階梯步道入口就對了。
- 路線: 從臺北出發,走國道1號下 「大華交流道」,接臺62線萬瑞快速道路往瑞濱方向,下 「瑞濱交流道」 後右轉接臺2線濱海公路,往水湳洞/九份方向開,過了九份不久就會看到登山口在左手邊(靠山側)。
- 重點提醒: 山路狹窄蜿蜒,假日塞車是常態!停車場小、貴、且一位難求。強烈建議 假日請儘量避開開車,或一大清早就到(比如早上7點前)。
2. 搭公車:最推薦的方式!
- 路線1 (黃金福隆線 - 856): 這是我覺得最方便的一條!從 「瑞芳火車站」 出來,在前站廣場就能搭。這條線串聯了 「瑞芳車站」 > 「九份老街」 > 「黃金博物館」 > 「水湳洞」 等重點景點。
- 怎麼搭? 在 「隔頂」站 下車!下車後往回走不到1分鐘,登山口就在你右手邊(上山方向)。
- 班次: 假日班次較多,平日較少,出發前務必上 「臺灣好行」官網 或 「臺北等公車」APP 查好時刻表,錯過一班可能要等很久。車資可以用悠遊卡/一卡通。
- 路線2 (基隆客運 1062): 從 「臺北捷運忠孝復興站」 (2號出口旁的公車站) 出發,一路開往金瓜石。一樣在 「隔頂」站 下車。這條線適合直接從臺北市區出發的人,但車程較長(大約1.5-2小時),而且假日容易塞爆。
3. 火車 + 公車:
- 先搭臺鐵到 「瑞芳火車站」。
- 出站後轉乘上面提到的 「臺灣好行856」 或 「基隆客運788、825、826、827」 (這些車也都有到隔頂站)。
- 這個組合彈性大,也避免了從臺北開車過來的塞車之苦,是另一個聰明選擇。
結論: 除非你非假日一大早就到,否則 「搭公車到隔頂站」 絕對是造訪基隆山最輕鬆、省錢、省煩惱的方式!別跟自己的時間和荷包過不去。

必去景點:基隆山頂,每一階都是風景
好啦,停好車或下了公車,面對那長長的階梯,深吸一口氣,準備開爬吧!基隆山步道全長大約900公尺,聽起來不長對吧?但幾乎全程都是階梯!官方說單程約需30-50分鐘,這要看個人腳程。我自認體力還行,中間不休息猛衝大概25分鐘,但要拍照、喘口氣的話,抓40分鐘比較剛好。帶長輩或小孩?慢慢走,抓個60分鐘也OK,安全最重要。
步道沿途會經過幾個休息平臺,別急著趕路,回頭看看,景色越來越開闊,絕對是拍照的好地方!重點來了,基隆山步道有 「主線」 和 「支線」 兩條路線:
1. 主線 (傳統路線):
就是最直接、最多人走的那條連續階梯。直通山頂三角點和觀景平臺。坡度較陡,考驗心肺和膝蓋,但視野隨著高度爬升不斷變化,很有成就感。
特色: 視野開闊無遮蔽,一路向上,目標明確。可以看到下方的濱海公路、逐漸變小的聚落和越來越廣的海平面。
2. 支線 (海景步道):
在爬主線大約 10-15分鐘後,你會看到右邊有個岔路指標指向 「基隆山東峰」或「雷達站」(別擔心,不會真的走到雷達站)。這條支線相對平緩很多,階梯少,多是泥土路或緩坡。
特色: 穿梭在樹林間,比較陰涼(夏天很讚!),沿途有幾個 「面海觀景點」 超棒!可以從不同角度欣賞深澳灣、象鼻巖、基隆嶼,視角獨特,而且人通常比主線少很多,比較幽靜。
注意: 支線最終會接回主線快到山頂的地方(大約在主線路程的85%處)。你可以選擇 「主線上,支線下」 或 「支線上,主線下」,體驗不同風情。我個人喜歡 「主線上」,一鼓作氣攻頂享受遼闊視野,下山時走 「支線」 放鬆看海景,順便保護膝蓋。
登頂啦!360度無敵環景震撼!
當你踏上最後一階,哇!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真的會讓你忘記剛剛爬樓梯的痠痛。山頂有幾個重點:
- 三等三角點 (No. 1109): 爬山必拍的經典地標,證明你成功征服基隆山。
- 木製觀景平臺: 超級寬敞!可以容納不少人。這裡就是重頭戲所在!請原地慢慢轉一圈:
- 東北面: 陰陽海、十三層遺址、水湳洞 海岸線清晰可見。那個海水顏色交界的奇景,看實景比看照片震撼多了。
- 東面/東南面: 壯闊的太平洋海天一色,天氣好時還能遠眺 「基隆嶼」。(小小吐槽:有時海霧太重會看不到... 看運氣啦!)
- 南面: 腳下就是夢幻山城 「九份」!層層疊疊的屋頂、蜿蜒的小巷盡收眼底,跟在山下逛老街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 西南面: 可以看到 「鼻頭角」 岬角,甚至更遠的 「野柳」 方向。
- 西面/西北面: 俯瞰 「深澳漁港」、「象鼻巖」、「八斗子」 海岸,還有基隆市區的輪廓。
- 大石壁與解說牌: 山頂有塊大石壁,旁邊有解說牌介紹地質和視野方向,很實用。
個人心得: 山頂風通常很大!尤其冬天,保暖防風外套絕對不可少,帽子最好有繩子固定(別問我怎麼知道的... 撿帽子很狼狼狼狽)。帶瓶水上來,坐在觀景臺邊緣(注意安全!),看著眼前這片由山、海、城鎮交織的畫面,什麼煩惱都暫時拋開了。這也是為什麼我願意一爬再爬基隆山的原因,每次來,天空的藍度、海面的波光、雲層的變化都不同,百看不膩。
附近景點:爬完山,順遊東北角黃金三角
都來到基隆山腳下了,只爬一座山就回家?那太可惜啦!東北角精華景點就在旁邊,順遊超方便。下面是我認為最值得一訪的幾個點:
九份老街

- 介紹: 這不用多說了吧?國際知名的山城老街!因採金歷史和宮崎駿《神隱少女》的傳說而聞名。狹窄的石階路兩旁盡是茶樓、小吃店、藝品店,紅燈籠點亮時超有氣氛。阿妹茶樓、昇平戲院是地標。
- 地址: 新北市瑞芳區基山街、豎崎路一帶。
- 交通: 從基隆山登山口步行到九份老街入口(基山街)約 10-15分鐘。或搭乘臺灣好行856、基隆客運1062等公車在 「九份老街」站 下車。
- 營業時間: 店家約 9:00/10:00 AM - 7:00/8:00 PM (平日部分店家可能較早休息), 假日人潮洶湧至晚上9點左右。老街本身是開放空間。
金瓜石 (黃金博物館園區)
- 介紹: 與九份齊名的金礦山城,但氛圍更為靜謐、儲存更多礦業遺跡。必訪 「黃金博物館」 (可以看到超大金塊!)、走訪 「本山五坑」 體驗礦坑、登上 「黃金神社」 遺址眺望,還有日式宿舍群 「四連棟」。
- 地址: 新北市瑞芳區金光路8號。
- 交通: 從基隆山登山口搭 臺灣好行856 或 基隆客運1062、788、825、826 在 「金瓜石(黃金博物館)」站 下車。
- 營業時間: 週一至週五 9:30 AM - 5:00 PM;週六、週日 9:30 AM - 6:00 PM (黃金館、本山五坑體驗等主要館舍,戶外園區開放時間較長)。每月第一個星期一休館 (若逢國定假日則順延)。
水湳洞 (陰陽海、十三層遺址)

- 介紹: 超魔幻的景點!「陰陽海」 因礦物溶入海水形成黃藍交界的特殊景象。旁邊的 「十三層遺址」(臺金舊礦廠)被稱為 「天空之城」 或 「臺版馬丘比丘」,氣勢磅礴,尤其夜晚點燈時更顯神秘。「濂洞國小」 的旋轉溜滑梯也很有名。
- 地址: 新北市瑞芳區濓新裡 (陰陽海觀景臺、十三層遺址)。
- 交通: 從基隆山登山口搭 臺灣好行856 或 基隆客運891 在 「水湳洞」站 下車。或自行開車沿臺2線往水湳洞方向。
- 營業時間: 戶外景點,24小時開放。十三層遺址僅能遠觀或於特定觀景臺欣賞,不能進入遺跡內部。夜間點燈時間請查詢最新公告。
象鼻巖、深澳漁港
- 介紹: 「象鼻巖」 是天然形成的海蝕拱門,神似巨象鼻子伸入海中,超壯觀!旁邊的 「深澳漁港」 則是品嚐現流海鮮的好地方,海產店林立。還可以預約 「夜釣小卷」 體驗。
- 地址: 新北市瑞芳區深澳裡 (深澳漁港旁)。
- 交通: 從基隆山登山口 開車約15分鐘。公車較不便,需搭回瑞芳轉乘 基隆客運1051 到深澳站,再步行約20分鐘。 建議開車或包車/計程車。
- 營業時間: 戶外景點,24小時開放 (但建議白天前往,安全且拍照佳)。漁港餐廳約 11:00 AM - 8:00/9:00 PM。
必吃美食:爬完山,用美食補充能量!
運動完當然要祭五臟廟!基隆山附近的美食,主要集中在 「九份老街」 和 「金瓜石」。別只顧著拍照,這些在地好味值得你排隊:
九份芋圓: 這絕對是代表性美食!「阿柑姨芋圓」 和 「賴阿婆芋圓」 是兩大天王。我個人偏愛阿柑姨,因為他們店的位置更高,有超棒的觀景座位區(通常要等),一邊吃Q彈的芋圓、地瓜圓綜合冰,一邊看山海景,疲勞瞬間消除!賴阿婆則以口味選擇多取勝。兩家都好吃,看你想配風景還是嚐口味。記得選「綜合」什麼料都吃到!
草仔粿: 九份老街好多攤都在賣,鹹的(菜脯米、鹹綠豆)、甜的(紅豆)都有。外皮是用艾草或其他草類做的,軟糯帶點清香。我特別喜歡鹹的菜脯米口味,料炒得香香的,當點心或小正餐都不錯。「阿蘭草仔粿」 是老字號,人潮永遠很多。
紅糟肉圓: 跟中部用炸的肉圓不同,九份這邊是 「紅糟」 口味的清蒸肉圓。外皮軟Q,內餡是醃過的紅糟肉(通常是瘦肉條),配上特調醬汁(微甜微鹹),很特別的味道。「金枝紅糟肉圓」 是名店,可以試試看合不合胃口。
魚丸湯/貢丸湯: 老街上有不少賣丸子湯的小店或攤販。走累了、爬完基隆山下來,來碗熱騰騰的湯,配顆紮實的魚丸或貢丸,簡單但很舒服。有些店會搭配冬粉。
護理長的店 (滷味): 這家以前真的在醫院裡開,後來搬來九份。他們的 「蜂蜜滷味」 很有名,雞腳、百頁豆腐、豆乾、雞翅... 選擇很多,帶著蜂蜜的甜香,冷吃熱吃都OK。適合買一包邊走邊吃,或帶回家當下酒菜。
阿珠雪在燒: 這個名字很有趣,其實就是 「花生捲冰淇淋」!潤餅皮鋪上現磨的花生糖粉,放上幾球芋仔冰或傳統叭噗冰(通常是兩球),再撒上香菜(愛恨分明啊!),捲起來吃。冰涼香甜的花生和冰淇淋,配上潤餅皮的嚼勁,很古早味的組合。敢吃香菜的一定要試試看那個衝突又和諧的味道。
個人小建議: 九份老街假日人擠人,買小吃排隊是常態。要有耐心,或者挑非假日的下午時段,人潮稍微少一點。另外,個人覺得有些網紅店名氣大於實際美味... 例如某家泡泡冰我覺得太甜膩。多看看,隨緣吃反而容易遇到驚喜!
附近住宿:夜宿山城,感受不同風情

如果你想看九份的夜景和清晨的寧靜,或者想一天玩遍基隆山、九份、金瓜石,住一晚是個好選擇。這邊住宿選擇很多元,我整理幾個型別:
| 型別 | 特色 | 適合物件 | 價位參考 (雙人房/晚) | 個人點評 |
|---|---|---|---|---|
| 九份老街民宿 | 地點絕佳!下樓就是老街,吃喝逛方便。多由老屋改建,充滿懷舊風情。部分有無敵夜景房。 | 想深度體驗山城氛圍、夜拍愛好者、方便至上者。 | NT$2,000 - NT$6,000+ | 優點: 方便熱鬧,夜景房超讚。 缺點: 假日吵雜,拖行李爬階梯很累! |
| 金瓜石民宿 | 環境清幽,步調較慢。靠近黃金博物館、勸濟堂、茶壺山步道。有些隱居山林的秘境感。視野開闊。 | 喜歡安靜、享受自然、想遠離人群、登山愛好者。 | NT$2,500 - NT$5,500+ | 優點: 寧靜舒適,空氣好,景觀棒。 缺點: 機能稍差,去九份需搭車。 |
| 水湳洞/濂洞區 | 靠近陰陽海、十三層遺址。海景第一排!通常房間較大,視野壯闊。人潮相對少很多。 | 海景控、攝影愛好者、自駕遊客、追求寧靜者。 | NT$3,000 - NT$8,000+ | 優點: 無敵海景,安靜,空間大。 缺點: 周邊餐廳選擇少,交通較不便。 |
| 瑞芳市區旅館 | 交通樞紐(火車站旁),生活機能完備(餐廳、超市多)。價格通常較實惠。前往九份金瓜石需搭公車(約15-20分)。 | 預算有限、需頻繁搭火車移動、重視機能便利性。 | NT$1,200 - NT$2,800 | 優點: 便宜、交通飲食超方便。 缺點: 無山城氛圍,需轉乘上山。 |
選擇住宿的關鍵提醒:
- 「行李」是重點! 九份、金瓜石幾乎都是階梯!訂房前 務必確認 民宿是否有提供 「行李運送服務」 (通常是從公車站或指定點運送到民宿),或者至少確認拖行李到民宿的路線是否可行(階梯多不多、陡不陡)。自己扛行李爬九份階梯... 絕對是難忘(且痛苦)的體驗!
- 景觀 vs. 便利: 享受無敵夜景海景,通常伴隨著較高的價格和可能的不便(位置較偏、交通)。追求方便熱鬧,就得忍受人潮和嘈雜。很難兩全其美,先想清楚自己最重視什麼。
- 提早預訂! 尤其是熱門的景觀民宿和假日,非常搶手! 絕對要提早規劃訂房。
- 確認接送/交通: 如果住金瓜石或水湳洞,尤其是晚上才入住,最好先跟民宿確認是否提供車站接送(可能有額外費用),或附近是否容易叫到計程車。
個人經驗: 我住過九份老街內的民宿(夜景超棒但晚上還是有遊客喧嘩聲),也住過金瓜石山腰的民宿(安靜到只有蟲鳴鳥叫,陽臺看出去就是茶壺山和大海,超療癒)。兩種是完全不同的感受。如果體力允許,我覺得各住一晚體驗看看最棒!但如果只能選一晚,我現在會優先選 「金瓜石」,那份寧靜和開闊感,更能讓人放鬆充電。
注意事項:爬基隆山,安全開心最重要
最後,分享一些爬基隆山必須要注意的小細節,這些都是親身經歷或看過別人遇到的狀況:
- 階梯!階梯!還是階梯! 這點強調再多次都不為過。全程幾乎都是向上的石階或木棧階梯,對膝蓋負擔不小。 務必穿著抓地力好的運動鞋或登山鞋! 絕對不要穿拖鞋、涼鞋或皮鞋,非常危險且不舒服。下樓梯時更要小心,側身下、抓扶手會比較穩。
- 天氣變化超快! 東北角是出了名的 「陰陽臉」。山下可能出太陽,山上瞬間起大霧、颳強風,甚至飄雨。 務必攜帶:
- 防風外套: 山頂風大,就算夏天也可能冷。
- 雨具: 輕便雨衣最方便,放揹包隨時備用。
- 保暖層: 秋冬或天氣不穩時,多帶件保暖中層(刷毛、輕羽絨)。
- 帽子 (有繩為佳): 防風、防曬、防霧水,還能防止帽子被吹飛(很重要!)。
- 防曬不能少: 別以為陰天就不用防曬!主線步道很多地方沒有遮蔽,紫外線很強。 帽子、太陽眼鏡、防曬乳 是基本配備。
- 補水!補水!補水! 爬階梯很耗體力,容易流汗缺水。 至少帶一瓶500-1000cc的飲用水 在身上。山頂可沒有賣水的地方!下山後再到老街補充。
- 量力而為,安全第一: 基隆山雖然不高,但連續階梯還是需要基本體力。如果感到頭暈、胸悶、極度疲勞,不要硬撐! 找個安全的平臺坐下休息,補充水分和能量(帶點小餅乾、糖果)。有心臟病、高血壓、膝關節問題或體力較差者,請務必評估自身狀況,或選擇走較平緩的支線(海景步道)。
- 保護環境,垃圾帶走: 山頂和步道沿線 沒有垃圾桶!請務必將自己的垃圾、果皮、塑膠袋等 全部帶下山。這麼美的環境,需要大家一起維護。
- 拍照安全至上: 山頂視野開闊,拍照時請注意腳步,不要太靠近懸崖邊緣,尤其風大或地面濕滑時更危險。石頭邊緣可能鬆動,千萬別為了取景而冒險。 自拍棒也要小心使用,別只顧看螢幕忘了腳下。
- 穿著合宜: 除了鞋子很重要,衣著也以 吸濕排汗、活動方便 的運動服裝為佳。棉質衣服濕了不容易乾,山頂風一吹容易著涼。
- 留意末班公車時間: 如果你是搭公車來,務必先查好回程公車的末班車時間(尤其是平日班次較少)。臺灣好行856、基隆客運1062等熱門路線末班車通常在 傍晚6點到7點左右 從金瓜石發車,錯過就只能叫計程車了(瑞芳車站附近比較好叫)。
結語: 基隆山真的是我心目中CP值數一數二高的郊山步道。花點體力,換來的是令人屏息的壯闊視野,一次飽覽山、海、城鎮的絕景。只要做好準備,注意安全,這絕對會是一次難忘的體驗。找個好天氣(或多帶件外套防壞天氣),踏上旅程吧!親眼看看這座守護著九份與東北角的 基隆山,它不會讓你失望的。
基隆山 Q&A 懶人包
1. 為什麼基隆山會被稱為「基隆富士山」?
因為它的山形從某些角度看,圓錐狀的輪廓與日本的富士山有幾分神似,加上位置顯著,成為基隆外海船隻辨識的地標,因而得名。
2. 爬基隆山需要申請入山證嗎?
不需要! 基隆山步道屬於開放性的郊山步道,24小時皆可自由進出,完全免申請入山證。
3. 基隆山適合看日出或夜景嗎?
看日出: 理論上山頂面向東北東方,是可以看日出的。但實務上 非常不推薦。因為清晨光線不足爬陡峭階梯危險性高,且日出時間通常早於公車首班車,需自行開車/騎車並摸黑上山,風險較大。安全考量,建議看日落或白天前往。
看夜景: 非常適合! 九份、金瓜石點燈後的夜景非常有名。但同樣要注意:
- 務必攜帶 強力手電筒或頭燈(手機閃光燈不夠亮!),下山階梯需照明。
- 注意保暖和防風,夜晚山上更冷。
- 確認好下山後的交通方式(公車末班車時間、預留計程車車行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