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北旅居超過五年,自認踏遍了這座城市的各種角落,但每次朋友問起「臺北哪裡最有老味道?」,我腦中第一個跳出來的,總是艋舺老街那一帶。不是西門町的喧鬧,也不是信義區的時髦,而是剝皮寮的紅磚牆、龍山寺的香煙繚繞,還有華西街夜市那碗冒著熱氣、味道濃郁的鱿魚羹。說真的,走進艋舺老街的巷弄,就像掉進了時光隧道,空氣裡飄的都是歷史和人情味混雜的氣息。今天就讓我這個老臺北帶你鑽進萬華,看看怎麼玩才夠地道,避開哪些小地雷(對,有些地方真的被過譽了),吃什麼才不枉此行!
目錄
交通&停車場:老城區的現實考驗
先講現實的,開車來艋舺老街周邊,坦白說,絕對是場耐力賽!萬華是老城區,道路狹窄,單行道多到讓你懷疑人生,尖峰時間塞車更是家常便飯。
大眾運輸真心推薦:
- 捷運龍山寺站: 藍板南線(板南線)的龍山寺站絕對是核心樞紐。1號出口出來,龍山寺就在眼前,要去剝皮寮、華西街、青草巷都很近。要往西園路、梧州街傳統市場也方便。這是最省心的方法。
- 公車:班次多到數不清,但路線複雜容易坐錯,除非你很熟,否則捷運還是首選。
開車族停車資訊(要有心理準備):
停車場名稱 | 位置 | 價位(小時) | 備註 |
---|---|---|---|
萬華行政中心地下停車場 | 和平西路三段/艋舺大道口 | $40 | 離老街區最近也最推薦! 步行約5-10分鐘到龍山寺 |
洛陽停車場 | 西園路二段/和平西路口 | $50 | 稍遠一些,但位置相對多 |
艋舺公園地下停車場 | 西園路一段/艋舺大道口 | $50 | 就在龍山寺捷運站旁,方便但常滿位 |
路邊停車格 | 艋舺大道、西園路、和平西路等 | $20-$30 | 超級難找! 假日幾乎不用想,且留意禁停時段 |
我的真心話:真心勸你別開車! 上次開車來繞了半小時才找到車位,差點遊興全失。搭捷運到龍山寺站,輕鬆又省事。非得開車,請鎖定「萬華行政中心地下停車場」,早點到卡位是王道。
景點:漫步時光長廊,感受信仰與生活
萬華的魅力,在於它從不是刻意營造的「觀光區」,而是活生生的、充滿呼吸感的舊城生活博物館。
- 龍山寺: 這絕對是艋舺老街信仰與藝術的心臟!每次踏進這裡,香火的氣味、虔誠的身影、精緻到讓人屏息的雕刻(特別去看那些屋頂上的龍、鳳、神仙故事!),都讓我感到平靜。你知道嗎?這裡幾乎365天香火鼎盛,尤其過年搶頭香、考季求文昌、月老殿前的人潮,都是臺北特殊的風景。靜下來聽聽誦經聲,觀察信徒們認真的神情,比走馬看花更有味道。缺點?觀光客真的太多了! 想好好拍照或感受寧靜,建議一大早開門就來。
- 剝皮寮歷史街區: 就在龍山寺斜對面,保存完好的清代老街。紅磚拱廊、精美的山牆和窗花,隨便一個角落都超好拍!這裡現在是文化展演空間,常有特展。我特別喜歡那些老診所、老店舖的復原場景,像走進電影畫面。就算不看展,光是散步在安靜的廊道下,感受陽光透過樹葉灑下的光影,就很舒服。關鍵是:免費開放!
- 華西街觀光夜市: 名氣響噹噹,尤其是那段有著醒目「華西街觀光夜市」牌樓的徒步區。早期以「蛇街」聞名,現在還有零星幾家蛇店(門口掛滿蛇籠,膽小者快速通過就好)。這裡的氣氛很特別,白天是尋常街道,晚上燈籠亮起,就變得很有「江湖味」。美食當然是重點(後面會細說),但它的建築風格本身也值得一看。說實話,我覺得它觀光感稍重,不如隔壁的廣州街夜市或梧州街更接地氣。
- 青草巷(西昌街): 這條短短不到百公尺的小巷,絕對是艋舺老街區最讓我驚豔的角落之一!空氣中瀰漫著濃郁的青草香,兩旁的店家堆滿各式各樣我叫不出名字的乾燥藥草、根部、種子。婆婆媽媽們熟門熟路地在採買「青草茶」、「退火」藥材。好奇走進去,老闆通常都很樂意解釋這些草藥的用途(講臺語更通喔!)。買杯現熬、不加糖的青草茶或苦茶,保證讓你難忘(先小口試試,有些真的超苦!)。這是體驗臺式傳統「漢方」文化的絕佳地點。
- 臺北第一街 - 貴陽街二段: 別小看這條不太起眼的街道,它可是號稱「臺北第一街」!清朝時期繁華的起點。現在雖然古建築不多,但走到接近環河南路口,可以看到「臺北市第一街」的紀念碑,遙想一下兩百多年前的場景。對歷史有興趣的人可以來踩點。
- 新富町文化市場: 這是個讓老建築重生的成功案例!日治時期建的老市場,改建後變成超有設計感的文創空間。保留著當時的馬蹄形主建築體,清水模、木造結構跟現代設計結合得超棒。裡面有咖啡廳、小展覽,空間感一流,適合走累了坐下來歇腳、放空、拍美照。我個人很喜歡它的建築氛圍。
景點名稱 | 關鍵體驗 | 推薦度 | 適合停留時間 | 貼心提醒 |
---|---|---|---|---|
龍山寺 | 宗教藝術、建築雕刻、觀察信仰活動 | ★★★★★ | 40-60分鐘 | 香客眾多,攝影請尊重,勿拍正殿神像 |
剝皮寮老街 | 紅磚建築、復古街景、攝影勝地、看展覽 | ★★★★☆ | 30-50分鐘 | 免費,展覽內容可先查詢 |
華西街夜市 | 特色牌樓、蛇文化(外觀)、夜市美食 | ★★★☆☆ | 晚上美食時間 | 部分蛇店展示直接,不適者留意 |
青草巷(西昌街) | 濃郁青草香、傳統藥草文化、特色飲品 | ★★★★☆ | 20-30分鐘 | 體驗獨特,青草茶風味特別 |
貴陽街二段(第一街) | 歷史地標、懷舊感 | ★★☆☆☆ | 10分鐘拍照 | 順路經過可看,專程較不推薦 |
新富町文化市場 | 日治老市場再生、建築美學、文青空間 | ★★★★☆ | 30分鐘+ | 適合歇腳、喝咖啡、拍照 |

必吃美食:老字號的臺式古早味轟炸
來到艋舺老街,不吃到扶牆出去,真的對不起自己!這裡的美食,是紮紮實實的功夫和時間熬出來的老味道。
小王煮瓜(原小王清湯瓜仔肉)
說到這家,真的是艋舺老街的黑金傳奇!那個滷肉飯,一看顏色就知道不簡單,黑得發亮,是用濃郁的黑醬油(老抽)滷出來的,味道超級醇厚,帶點微甜,飯粒吸飽了滷汁,配上他們家招牌的「清湯瓜仔肉」——用醃漬過的脆瓜(花瓜)煮的清湯,裡面是紮實的肉羹,湯頭清甜中帶著瓜仔的鹹香,非常解膩。別看它店面小小舊舊,米其林必比登推薦可不是拿假的!提醒:飯偏鹹香重口味,清淡口味者可能覺得稍鹹。
- 地址: 台北市萬華區華西街17之4號攤位 (華西街夜市內)
- 營業時間: 09:30 - 20:00 (週二公休)
兩喜號魷魚羹(創始店)
這家在龍山寺旁,是從小攤變成名店的百年老味道。他們的羹湯底用扁魚、大骨熬製,味道鮮香濃郁但不死鹹,勾芡恰到好處。主角魷魚給得大方,口感厚實又Q脆,處理得很好沒有腥味。招牌的「魷魚焿」當然必點,「炒米粉」也是古早味,簡單淋上肉燥就很好吃。缺點是空間較擠,用餐時間得排隊。
- 地址: 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245號 (梧州街口)
- 營業時間: 09:00 - 22:30
昶鴻麵點(菊花麵)
這家躲在華西街的小店,賣的是其他地方少見的「菊花麵」!其實就是豬下巴肉(嘴邊肉),因為切開後紋理像菊花而得名。肉質軟嫩中帶點彈性,完全沒有惱人的豬腥味。湯頭清甜,配上薑絲沾醬油膏,簡單純粹的美味。他們的「黃金蛋」(溏心蛋)也滷得很入味。店面超小,幾張桌子而已,感覺像在鄰居家吃飯。老闆有時比較酷,但東西實在。
- 地址: 台北市萬華區華西街15號攤位 (華西街夜市內)
- 營業時間: 約11:00 - 19:30 (賣完提早收,週日公休較常見,建議早點去)
頂級甜不辣
在西園路橋下的這攤,是在地人吃了幾十年的好味道。甜不辣種類豐富:長條的、片狀的、小塊的、油豆腐、蘿蔔、豬血糕... 浸在每天用蘿蔔、大骨熬煮的湯頭裡,吸飽了湯汁精華。重點是那獨門醬料,鹹甜中帶著微微的辣和蒜香,超級涮嘴!吃完記得一定要去加湯,清甜的湯是精華。環境就是路邊攤,夏天會有點熱。
- 地址: 台北市萬華區西園路一段56號 (西園路橋下)
- 營業時間: 約11:00 - 19:00 (有時會提早賣完,週日公休)
三水餅店
藏在傳統市場(東三水街市場)裡的隱藏版老餅店!沒有華麗裝潢,只有滿滿的古早味。招牌「綠豆沙餅」外皮超級酥,一碰就掉屑,內餡是純粹的綠豆沙,甜度適中,完全不油膩。還有咖哩酥、白豆沙餅、傳統麵茶等。價格非常實在,當伴手禮很適合。只開上午,要買請早!市場環境比較雜亂,找店要稍微問一下。
- 地址: 台北市萬華區三水街92號 (東三水街市場內)
- 營業時間: 06:30 - 賣完為止 (大約中午前,週一公休)
店名 | 招牌必點 | 人均消費 | 用餐環境 | 個人心得 |
---|---|---|---|---|
小王煮瓜 | 黑金滷肉飯、清湯瓜仔肉 | $100-$150 | 傳統小店、稍擠 | 口味濃厚經典,米其林加持要排隊 |
兩喜號魷魚羹(創始店) | 魷魚羹、炒米粉 | $70-$120 | 明亮、翻桌快 | 羹湯鮮香魷魚脆,百年老店品質穩 |
昶鴻麵點 | 菊花肉麵(嘴邊肉麵)、黃金蛋 | $90-$140 | 迷你、家庭式 | 獨特部位軟嫩好吃,隱藏版小店 |
頂級甜不辣 | 綜合甜不辣+獨門醬汁、記得加湯 | $50-$80 | 騎樓路邊攤 | 醬料絕配,湯頭清甜,銅板美食首選 |
三水餅店 | 綠豆沙餅、咖哩酥 | $15-$35/個 | 傳統市場內攤位 | 酥皮功夫了得,古早味點心,便宜好吃 |

必買伴手禮:把艋舺的老味道帶回家
逛完吃完,總要帶點道地的伴手禮回家。艋舺老街周邊的伴手禮,實惠又有特色:
- 糕餅類:
- 三水餅店的綠豆沙餅/咖哩酥: 上面提過了,酥皮功夫一流,內餡實在不甜膩,傳統鐵盒或紙袋包裝,送人自用兩相宜。價格超親民!
- 老明玉香舖的香品: 在龍山寺周邊很多香舖,老明玉是其中歷史悠久的一家。如果想帶點有宗教或祈福意義的伴手禮,這裡的精緻線香、香環(包裝漂亮),或是小巧的平安符,都是不錯的選擇。品質比觀光區的更有保障。
- 青草茶/藥草包:
- 青草巷店家現熬瓶裝青草茶: 在青草巷(西昌街)的店家,很多都有賣當天現熬、裝瓶的青草茶或苦茶。這個絕對是其他地方買不到的特色飲品!買回去冰冰箱,夏天喝清涼退火又健康。記得問清楚保存期限(通常不長)。
- 各式漢方茶包/藥草包: 青草巷店家也有販售配好的漢方茶包(如枸杞菊花茶、養肝茶等)或燉湯用的藥草包,方便攜帶沖泡。
- 傳統零食/醬料:
- 老店醬菜: 在梧州街、廣州街一帶的傳統市場裡,藏著一些賣手工醬菜的老攤。脆瓜、蔭瓜、豆腐乳... 風味獨特,買罐裝的帶回家配粥超讚。
- 古早味零食: 市場周邊有時能找到賣傳統零食的小店,如麻粩、米香、豬耳朵餅乾等,充滿懷舊風情。

住宿推薦:深入老街區的落腳處
想更深入感受艋舺老街的日夜風情?周邊住宿選擇不少,從背包客棧到星級飯店都有:
1. 路徒行旅 西門站館 (Palette Inn Ximen Branch)
- 地址: 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46號
- 交通: 距離龍山寺捷運站約步行15分鐘,離西門站更近。位置介於西門町與萬華之間。
- 特色/價位: 設計風格強烈(太空、電影院等主題房型),設施新穎(有免費點心吧、娛樂區)。房價約 $1,800 - $3,500/晚 (雙人房)。適合喜歡年輕、有設計感、CP值高的旅客。走到萬華鬧區需一小段路。
- 個人點評: 空間利用巧妙,主題房有趣,公共設施豐富,年輕人很愛。
2. 禾順行旅 (Wellspring Hotel)
- 地址: 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247號
- 交通: 位置超核心! 就在龍山寺對面,廣州街夜市、華西街夜市、剝皮寮、青草巷幾乎都是步行3-10分鐘可達。
- 特色/價位: 主打方便性,房間乾淨整潔,部分房型可看到龍山寺。屬經濟型商旅。房價約 $2,000 - $3,200/晚 (雙人房)。最強優勢就是地點無敵。
- 個人點評: 方便性滿分,下樓就進老街核心!房間中規中矩,乾淨夠用,追求地點首選。隔音普通,介意者帶耳塞。
3. 凱達大飯店 (Caesar Metro Taipei)
- 地址: 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67號
- 交通: 緊鄰龍山寺捷運站3號出口!萬華車站上方。
- 特色/價位: 較新的四星級飯店,設備完善(健身房、頂樓空中花園),房間寬敞舒適,視野好。房價約 $3,500 - $6,000+/晚 (雙人房)。適合預算較高、追求舒適及便利性的旅客。
- 個人點評: 硬體最佳選擇,交通樞紐,高樓景觀房視野開闊(避開面向高架橋的房型)。服務有一定水準。
4. 北門窩泊旅 (Beimen WOW Poshtel)
- 地址: 台北市萬華區昆明街142號2樓 (近捷運北門站,步行至龍山寺約15-20分鐘)
- 交通: 靠近北門、大稻埕,距離龍山寺稍遠(步行或搭1-2站捷運),但步行可到大稻埕迪化街。
- 特色/價位: 文青風格的背包客棧,也有少量私人房。公共空間舒適有設計感,交流氣氛佳。床位約 $600 - $900/晚,私人房約 $1,800 - $2,800/晚。適合預算有限、喜歡交朋友、不介意共用衛浴的背包客。
- 個人點評: 充滿活力的背包客棧,位置可同時探索萬華和大稻埕兩大老城區。適合獨立旅人。

艋舺老街一日遊行程推薦 (抓緊時間版)
假設你早上約9:30-10:00抵達龍山寺站,可以這樣玩:
- 上午 (10:00-12:30):信仰與歷史巡禮
- 10:00-11:00:龍山寺參拜與欣賞建築。 感受香火鼎盛和精緻雕刻。
- 11:00-11:45:漫步剝皮寮歷史街區。 拍照、看展覽(若有興趣)。
- 11:45-12:30:探訪青草巷(西昌街)。 聞香、認識藥草,買杯青草茶邊走邊喝。
- 午餐 (12:30-13:30):品嚐經典老味道
- 選擇1: 華西街內「小王煮瓜」吃黑金滷肉飯+清湯瓜仔肉。 (人潮多需排隊)
- 選擇2: 龍山寺旁「兩喜號」吃魷魚羹+炒米粉。 (翻桌快較省時)
- 選擇3: 西園路橋下「頂級甜不辣」體驗獨門醬料。 (最快最隨性)
- 下午 (13:30-16:00):市場尋秘與文化角落
- 13:30-14:00: 逛「東三水街市場」(往三水餅店方向),感受傳統市場活力,順路買三水餅店綠豆沙餅當點心或伴手禮。 (記得看時間,店家可能快收)
- 14:00-14:40: 探訪「新富町文化市場」,在老建築裡喝杯咖啡休息、拍照。
- 14:40-15:40: 閒逛「華西街觀光夜市」徒步區(白天看建築牌樓),若有興趣可快速看看蛇店外觀。然後鑽進「梧州街」、「廣州街」傳統攤商區,感受更在地的市井生活。
- 15:40-16:00: 若有腳力,可步行至「貴陽街二段」找尋「臺北第一街」石碑打卡。
- 傍晚/晚餐 (16:00之後):
- 16:00-17:00: 稍微休息,或回飯店放東西。
- 晚餐選擇:
- 補吃中午沒吃到的名店。
- 體驗華西街或廣州街夜市的晚餐攤位(如「昶鴻」的菊花肉麵)。
- 到西門町尋找更多元化的晚餐選擇(捷運一站就到)。

艋舺老街 Q&A:在地旅人老實答
Q1:艋舺老街適合帶小朋友(親子遊)嗎?
A:可以,但要有選擇性。 帶小朋友去艋舺老街,我覺得像剝皮寮的寬敞空間就很適合跑跑走走,建築也好看;龍山寺的庭院也可以,但要牽好,人多怕走丟。青草巷短短的,小朋友可能會對那些草藥好奇。不過華西街夜市裡面有些店門口掛著蛇啊鱉啊,年紀太小或膽小的小朋友可能會嚇到,最好避開那段。傳統菜市場(像東三水街)人多路窄,推嬰兒車比較辛苦。整體來說,半日遊比較適合,搭配西門町的親子餐廳會更輕鬆。
Q2:艋舺老街區的無障礙設施(輪椅/嬰兒車)方便嗎?
A:坦白說,挑戰性頗高! 萬華是老城區,很多地方真的對輪椅和嬰兒車不友善。龍山寺主要出入口有斜坡,但寺內有些門檻和階梯。剝皮寮歷史街區算是相對平坦好推的。青草巷本身是平的,但店家門檻高低不一。最麻煩的是華西街夜市徒步區(有拱頂那段),入口處有時會有防止機車進入的阻隔柱,間距可能不夠寬;市場內部(東三水街、梧州街等)地面不平、人多擁擠、常有高低差,推輪椅或嬰兒車非常困難,甚至危險。建議推輪椅或嬰兒車的朋友,重點放在龍山寺、剝皮寮和寬敞人行道區域就好,深入小巷和傳統市場要三思。
Q3:在艋舺老街拍照,有哪些推薦的必拍點?
A:拍艋舺老街,我覺得這幾個點最有味道:
- 剝皮寮的紅磚拱廊與街角: 長廊的光影、復古的街角,怎麼拍都像劇照。
- 龍山寺的建築細節: 屋頂的剪黏藝術(龍、鳳、人物)、精雕細琢的石柱、獅子,香煙繚繞的正殿(拍攝請避開神像,尊重信仰)。
- 華西街夜市的大牌樓: 尤其晚上燈光亮起時,很有特色。
- 青草巷的藥草鋪景觀: 堆滿乾燥藥草的店面,色彩和質感很獨特(拍攝前禮貌詢問店家)。
- 新富町文化市場的馬蹄形中庭與天井: 現代設計融合老建築,線條簡潔有力。
- 傳統市場的日常畫面(如東三水街市場): 捕捉攤商叫賣、婆婆媽媽採買的生動場景(請保持距離,避免干擾,最好先徵得同意)。
- 西園路橋下的市井風情: 橋墩下的攤販、來往的人潮,呈現老城生活感。
艋舺老街的魅力,對我來說,永遠在於那份「不完美的真實」。它沒有刻意討好觀光客的精緻包裝,有的只是時間沉澱下來的紋理和繼續在此認真生活的人們。下次來臺北,別只去101,撥半天時間給萬華吧,讓這座城市的古老心跳,帶給你最道地的臺北記憶。記得穿雙好走的鞋,帶著開放的心(和一個空空的胃!),鑽進巷弄裡,你會發現,真正的臺北,一直都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