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心血來潮又跑了一趟臺東,沒辦法,東海岸的藍就是有種魔力,讓人想一去再去。這次,老朋友強烈推薦一個地方:「喂,那個舊糖廠改造的園區,超有味道!你一定要去晃晃。」新東糖廠文化園區?聽起來有點陌生又帶點懷舊感,行!就它了。身為一個跑了臺灣十幾年、幾乎踏遍每個鄉鎮的老旅人,這種帶著歷史疤痕又努力活出新生的地方,最對我的胃口。它真的像傳說中那麼值得探訪嗎?跟著我的腳步,一起挖寶去!
新東糖廠文化園區:時光凝結的工業遺跡
車子轉進都蘭村,遠遠就看到那座紅磚大煙囪,像個沉默的巨人,矗立在藍天綠野之間。這就是新東糖廠文化園區給我的第一眼震撼。踏進園區那一刻,撲面而來的不是想像中的甜膩蔗香(畢竟停產很久了),而是一種混合著鐵鏽、老木頭、塵土與淡淡藝術氣息的獨特氛圍 – 一種「廢墟美學」的真實體驗。坦白說,如果你期待的是光鮮亮麗、嶄新無比的觀光工廠,這裡可能會讓你小失望。但如果你喜歡帶著故事、刻著歲月痕跡的老地方,這裡會讓你驚喜連連。
這個園區的前身是日治時期的「臺東製糖所」,創立於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當時可是東臺灣非常重要的製糖重鎮。想像一下,整車整車的甘蔗從田裡運來,送入巨大的壓榨機,滾滾的蒸氣瀰漫,空氣裡都是甜滋滋的味道,工人們忙碌穿梭... 那是多麼熱鬧的場景啊!可惜產業變遷,糖廠在民國八十年(1991年)吹了熄燈號,曾經的輝煌瞬間沉寂,留下大片廠房與機具,靜靜地被遺忘在時光角落。
還好,故事沒有結束。大約在民國九十一年(2002年)左右,一群熱愛在地文化與藝術的夥伴,看到了這片廢墟的潛力。他們不是用推土機剷平重建,而是選擇了溫柔的「修舊如舊」方式,慢慢整理、修繕,邀請藝術家進駐創作,讓頹圮的廠房一點一滴甦醒過來。現在走進新東糖廠文化園區,你會發現它像個開放的露天博物館:高聳的煙囪是永恆的地標、斑駁的紅磚倉庫變身成藝廊或工作室、巨大的舊機具成了最酷的背景板。藝術家們的作品巧妙地融入其中,時而是牆上一幅壁畫,時而是角落一件鐵雕,讓冰冷的工業遺跡有了溫暖的生命力。這種舊靈魂與新創意的碰撞,正是新東糖廠文化園區最迷人之處,讓它從單純的廢墟,蛻變成東海岸極具代表性的文化地標。
輕鬆踏入糖香記憶:門票與開放資訊
先講大家最關心的!好訊息是,新東糖廠文化園區本身是免費入園的!對,你沒聽錯,這麼有味道的地方,不收你大門票錢!這點真的要給個大大的讚,尤其在現在什麼景點都收費的年代,顯得格外親民。
- 入園費用: 免費!免費!免費!(很重要說三次)
- 額外費用: 園區內部分由藝術家獨立營運的工作室、咖啡廳或展覽空間,如果需要入內參觀特定展覽或體驗DIY活動(像是手作窯烤麵包、皮雕、漂流木創作等),則會由該空間自行收費。價格依活動或展覽內容而定,通常在NT$100 - NT$500之間不等。進去前可以先在門口看看公告或問一下工作人員。
- 清潔維護費(建議性質): 園區入口處設有小小的捐獻箱,上面寫著「清潔維護費樂捐」,建議每人投入NT$20或NT$50。別小看這點心意,園區這麼大,維護老房子、清理環境真的很辛苦。我覺得這是對這個空間以及背後努力團隊的一種支援和尊重。我自己是習慣性地投個銅板進去啦!
開放時間:
這裡的開放時間算是挺彈性,非常適合安排進行程:
- 園區開放時間: 每天早上 10:00 到下午 18:00。整天都開!這點超棒,不用趕早也不用怕太晚關門。
- 藝術家工作室/商店: 這部分就比較「隨興」了!大部分工作室的營業時間落在 11:00 - 17:00 左右,但!藝術家嘛... 有時候可能外出取材、參加市集,或是單純想休息一下,就可能沒開(我這次去就遇到兩間想逛的工作室鐵門拉下)。強烈建議:
- 如果是專程為了某個特定工作室或店家而來,出發前最好先查查他們的粉絲專頁或打個電話確認(園區入口的服務中心有時也能問到資訊)。
- 抱著輕鬆開放的心情來逛,當作挖寶,沒開的店就留給下次緣分吧!說不定會發現其他意外驚喜。
- 假日市集: 這裡最熱鬧的時候通常是週末(六、日)以及國定假日!常常會有文創市集進駐,聚集了更多臺東在地的手作達人、小農和特色攤位,氣氛超好,絕對是首選時段。大型活動(如音樂祭)則多集中在寒暑假或連續假期,行前務必查詢官方訊息!
停車 & 交通攻略:搞懂這點超重要!
身為一個自駕控,臺東絕對是開車最方便!新東糖廠文化園區 的位置其實很好找,就在著名的臺11線濱海公路上。
- 地址: 臺東縣東河鄉都蘭村61號 (就在臺11線約148公里處旁)
- 開車/騎車:
- 從臺東市區出發:沿著臺11線(花東海岸公路)往北(花蓮方向)開,大概 40-50分鐘 車程。過了都蘭派出所沒多久就會看到左邊(靠海側)非常明顯的大煙囪和入口指標。看到「糖廠咖啡」或「都蘭糖廠」的招牌就對了!
- 從花蓮方向南下:一樣走臺11線,過了金樽、東河包子後繼續往南,注意看右手邊(靠山側)的大煙囪就對了。
- 停車: 這裡是重點!園區本身內部只有極少量停車位,而且相當狹小,稍大的休旅車就很難停。大部分的遊客都會停在:
- 臺11線道路兩旁白線區域: 這是最主要的停車方式。園區入口對面的臺11線路邊(靠海側)有劃設白線停車格,以及前後延伸的白線區域(只要不擋道、不壓紅線)。週末車多時,可能需要停得稍遠一點走幾步路。
- 附近空地或私人停車場(收費): 有時入口附近會有當地居民整理出來的小空地充當收費停車場(一次約NT$50-100),如果路邊真的滿了可以考慮。
務必注意: 臺11線車速很快!停好車、過馬路進園區時務必萬分小心,確認雙向完全沒車再快速透過。帶小朋友的更要牽緊!
- 大眾運輸: 說實話,東海岸的大眾運輸選擇較少,班次也不密集,比較挑戰。
- 鼎東客運(海線): 搭乘往成功、靜浦方向的「8101、8102、8103、8109」等路線,在「都蘭」站下車。下車後往前走一點就能見到園區入口(大煙囪很顯眼)。但務必事先查好班次時刻表,錯過一班可能等很久!可以參考鼎東客運官網或APP。
- 臺灣好行「東部海岸線」: 臺灣好行也有行經臺11線,同樣在「都蘭」站下車。一樣要留意班次規劃。
- 強烈建議:如果時間有限或想玩得自在,在臺東旅遊,租車或包車還是最推薦的選擇,機動性高太多!
園區必看必玩亮點:我的口袋名單大公開!
好啦,進到園區了!別看它貌似一片有點雜亂的廢墟群,仔細挖寶,樂趣無窮。跟大家分享我覺得最不能錯過的點:
- 紅磚大煙囪 (地標打卡NO.1): 這不用多說,絕對是新東糖廠文化園區的靈魂地標!以前燒鍋爐用的,現在成了最強背景板。不管從哪個角度拍都很有FU – 工業遺跡的滄桑感瞬間GET!記得繞到後面看看,感受它的巨大。
- 舊廠房倉庫 & 藝術家進駐空間: 這才是重頭戲!一棟棟挑高的紅磚倉庫,充滿斑駁的歷史感。現在裡面可熱鬧了:
- 「好的‧擺」手創小店: 老字號進駐團隊,裡面販售超多臺東在地或原住民特色的手作藝品、服飾、小點心。東西精緻有特色,價格也不會太誇張,我每次來都會帶點小東西走。空間本身也佈置得很有溫度。
- 「臺11」工作室: 另一個重要的藝術創作與展覽空間,經常有不同主題的展覽,有時也有工作坊。
- 「都蘭糖廠咖啡館」(Cafe’): 逛累了就想找地方坐坐。這間咖啡館利用舊倉庫空間,氛圍不錯。坦白說,咖啡和餐點我覺得就是「還可以」,沒有特別驚豔(價格就觀光區水準),但坐在斑駁的紅磚牆旁喝杯飲料休息一下,感覺還是很對味的。賣的是「環境」啦!
- 戶外裝置藝術與塗鴉: 整個園區就像一個大型露天美術館!睜大眼睛看:
- 廢棄的廠房外牆上,常能看到充滿生命力的壁畫或塗鴉創作。舊機具旁可能就矗立著一件用廢鐵焊接成的動物雕塑。
- 角落可能藏著一座小巧可愛的藝術花園。這裡的藝術品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自然地長在廢墟裡,等著你去發現。我最喜歡這種不經意遇見的驚喜!
- 「好的窩」藝文展演空間: 這個由巨大鐵皮廠房改造的空間超酷!挑高極高,空間開闊,裡面保留了部分機具,結合了展覽、表演舞臺(有個小舞臺)、市集攤位區等多功能。週末市集時這裡是核心區之一,平時則可能舉辦展覽或作為創作基地。站在裡面,感受工業遺跡的尺度,很震撼。
- 窯烤披薩 & 手作體驗: 週末或假日來,常常會在戶外空地區域聞到超香的窯烤披薩味!有攤位會用傳統窯烤爐現做披薩(口味通常簡單但用料實在,不錯吃)。另外,不定時會有進駐藝術家開設的手作體驗課,像是皮件敲打、植物染、小飾品製作等(費用另計),很適合帶小朋友一起玩。記得先詢問服務中心或留意現場公告。
新東糖廠文化園區特色體驗一覽表
體驗型別 | 特色描述 | 個人心得 / 備註 |
---|---|---|
歷史巡禮 | 紅磚煙囪、舊廠房、廢棄機具群,感受日治時期糖業遺跡。 | 核心價值! 工業廢墟風拍照首選,歷史感濃厚,仔細觀察建築細節。 |
藝術浸潤 | 藝術家進駐倉庫(好的擺、臺11等)、戶外散佈的裝置藝術與塗鴉牆、好的窩展演空間。 | 最大亮點! 像尋寶一樣探索角落藝術,工作室商品具在地特色,展覽常有驚喜。 |
週末市集活力 | 假日限定!文創手作、農特產、輕食、音樂live演出,聚集在地創作者能量。 | 首選時段! 氣氛最熱絡,窯烤披薩香氣誘人,挖寶好時機。留意攤位流動性高。 |
手作DIY體驗 | 不定期開設(皮雕、植物染、飾品、窯烤麵包等),由進駐藝術家主導。 | 深度互動! 需額外付費、提前確認場次。適合親子或想動手做的遊客,帶回獨特紀念品。 |
咖啡輕食休憩 | 都蘭糖廠咖啡館、市集小攤、好的擺小鋪,提供飲品、點心、簡餐。 | 吃氣氛為主! 咖啡館環境獨特(紅磚倉庫),餐飲屬觀光區水準。市集小食更有驚喜感。 |
我的真心話時刻: 其實新東糖廠文化園區的「管理痕跡」相對較淡(跟一些高度商業化的文創園區比),有些角落可能稍顯雜亂,甚至有點「荒涼感」。但這反而就是它的特色和真實感 – 它不是被過度包裝的樣板。這裡的靈魂在於那份粗獷的原生態、藝術家自由創作的氣息,以及時間留下的真實印記。放慢腳步,別急著趕點,細細品味那些斑駁磚牆上的光影、風吹過鐵皮的聲響、工作室裡藝術家專注的神情,你會感受到一種有別於精緻景點的原始生命力。當然,如果你追求的是整齊劃一、冷氣很強的舒適購物環境,這裡可能不是你的首選。但對我來說,這種不完美的真實感,正是新東糖廠文化園區無可取代的魅力。
玩轉臺東|順遊必訪的附近景點
都蘭一帶超好玩!既然來到了新東糖廠文化園區,當然要把周邊好料一次打包。這些點距離糖廠都超近,開車或騎車幾分鐘就到:
加路蘭遊憩區
- 介紹: 這地方離新東糖廠文化園區超近,開車只要3分鐘!嚴格來說它不算「景點」,更像一片超遼闊的海邊大草坪。最大的亮點就是散落在草地上的大型漂流木藝術創作。這些作品來自「東海岸大地藝術節」,每年主題不同,藝術家利用漂流木、石頭等自然素材創作,件件都超有看頭,而且跟壯闊的太平洋背景完美融合。這裡也是看海、發呆、野餐、等日出(超棒!)、等星星(光害少時)的絕佳地點。
- 地址: 臺東縣臺東市臺11線157公里處 (就在公路旁,非常好找)
- 交通: 從新東糖廠文化園區出來右轉(往臺東市方向),沿臺11線南下開約 1-2分鐘,看到右手邊有大片草坪和藝術品的地方就是。有停車場。
- 營業時間: 24小時開放!完全免費。白天看海看藝術,晚上(天氣好時)看星星,超值!不過夜間照明有限,請注意安全。
都蘭觀海平臺
- 介紹: 這個點比較少遊覽車團客,算是有點私房的海景點。它就位於都蘭鼻附近,一個小小的木造平臺延伸出去。站在平臺上,視野超級開闊,正前方是都蘭灣的湛藍海水,左邊能清楚看到綠島,右邊則可以遠眺著名的「都蘭山」(像個聖人躺臥,又稱聖山)。平臺本身不大,但海天一色的畫面非常純粹寧靜。很適合拍張假裝在世界盡頭的美照!
- 地址: 臺東縣東河鄉 (臺11線約152公里處,都蘭鼻附近,導航設定「都蘭觀海平臺」或「都蘭鼻」)
- 交通: 從新東糖廠文化園區出來左轉(往花蓮/成功方向),沿臺11線北上開約 3-5分鐘,留意右手邊小路指標(通常有「觀海平臺」、「都蘭鼻」小牌子),彎進去一小段路就到了。路況尚可,小車可達,停車位不多。
- 營業時間: 24小時開放,免費。推薦清晨或黃昏時分最美。
水往上流遊憩區
- 介紹: 這大概是東海岸最知名的「奇觀」景點了!看起來是一條普通的灌溉溝渠,裡面的水竟然違反地心引力,看起來是往上流?!當然,這純粹是視覺錯覺(因為旁邊的景物傾斜度更大造成的),但親眼看到還是會覺得很有趣、很神奇。「水往上流」的石碑是經典打卡點。園區整理得乾淨整齊,有停車場、廁所和小販賣區。
- 地址: 臺東縣東河鄉都蘭村 (臺11線約148公里處,就在馬路邊)
- 交通: 從新東糖廠文化園區出來右轉(往臺東市方向),沿臺11線南下開車僅需 約1分鐘 就到了!就在對向車道旁(靠山側)。有明顯的大型停車場。
- 營業時間: 大約 08:30 - 17:30 左右(會有清潔人員),但其實開放區域24小時都可進入參觀。免費。
都蘭小房子(書粥)
- 介紹: 這是一個很有個性的地方!由一位熱愛臺東的香港人開設,小小的老房子,白天是獨立書店「書粥」,賣著選書和簡單飲品;晚上則變身為預約制的私廚小餐館(「小房子」),提供超有特色的無選單料理(老闆手路菜)。空間溫馨,充滿主人的想法與故事。喜歡獨立書店氛圍或想體驗獨特私廚料理的人不能錯過。(務必查詢最新營業型態並預約!)
- 地址: 臺東縣東河鄉都蘭村205號 (就在都蘭村主要街道上)
- 交通: 從新東糖廠文化園區出來,往都蘭村內方向(背對臺11線)走進去,約 步行5-8分鐘 可達。開車進入村內小路要找一下停車位。
- 營業時間: 書店(書粥)部分:通常下午開放(例如14:00-18:00,但常調整);私廚(小房子)需預約,晚上營業。 每週公休日不定!務必出發前查閱他們的粉絲專頁確認最新開放時間與預約規則!
都蘭派出所 (都蘭小巨蛋)
- 介紹: 噗,這可能是全臺灣最「不務正業」也最可愛的派出所!因為它的屋頂設計成圓弧形,被網友暱稱為「都蘭小巨蛋」。但更有趣的是,警察杯杯們超級有才,在派出所後方牆面創作了超萌的彩繪 – 穿著警察制服的可愛小豬!吸引超多人來拍照。可以跟警察杯杯的Q版人形立牌合影,他們通常都很友善(只要不打擾公務)。順路過來拍張趣味照,絕對是旅途中的小亮點。
- 地址: 臺東縣東河鄉都蘭村12鄰都蘭123號 (就在臺11線148.5K旁,新東糖廠文化園區的正對面馬路邊!)
- 交通: 從新東糖廠文化園區出來,過個馬路(小心!)就到!零距離。
- 營業時間: 派出所當然是24小時運作,但拍照請在白天,並保持禮貌,不要喧嘩影響員警工作。
臺東都蘭景點步行/車程距離參考表
景點名稱 | 與新東糖廠文化園區距離 | 交通方式 | 所需時間 | 特色摘要 |
---|---|---|---|---|
都蘭派出所 (小巨蛋) | 正對面! | 步行 | 1分鐘 | 可愛警察豬彩繪牆、Q版警察立牌,趣味打卡點。 |
水往上流遊憩區 | 約 1公里 (往南/臺東市方向) | 開車/騎車 | 1分鐘 | 知名視覺奇觀,有停車場、廁所、攤商。 |
加路蘭遊憩區 | 約 2.5公里 (往南/臺東市方向) | 開車/騎車 | 3分鐘 | 遼闊草坪+大型漂流木地景藝術,看海、野餐、觀星首選。 |
都蘭觀海平臺 | 約 3公里 (往北/花蓮方向) | 開車/騎車 + 小步行 | 5分鐘 | 私房海景點,無敵海景視野遠眺綠島、都蘭聖山。 |
都蘭小房子(書粥) | 約 500公尺 | 步行 | 6-8分鐘 | 特色獨立書店/預約制私廚(務必查營業時間),文青最愛。 |
小野柳 | 約 18公里 (往南/臺東市方向) | 開車/騎車 | 25分鐘 | 特殊豆腐巖、珊瑚礁海蝕地景,媲美北海岸野柳。 |
東河包子 | 約 10公里 (往北/花蓮方向) | 開車/騎車 | 12-15分鐘 | 臺東名產,超大顆肉包筍包,休息補給站。(排隊名店) |
東河包子 (名產補給站)
- 介紹: 這個嚴格來說不算「景點」,但絕對是行經臺11線必停的「能量補給站」!東河包子名氣響亮,主打超大顆、皮Q餡多的肉包(還有筍包、酸菜包、紅豆包等)。坦白說,口味見仁見智(我覺得還不錯吃,但不到驚為天人),主要是吃個名氣和方便性。買顆包子配杯豆漿或紅茶,坐在戶外區休息一下,挺有公路旅行的FU。
- 地址: 臺東縣東河鄉東河村南東河15鄰420號 (臺11線往北過東河橋後不久,非常醒目)
- 交通: 從新東糖廠文化園區出來左轉(往花蓮/成功方向),沿臺11線北上開約 12-15分鐘 車程。超大招牌不怕找不到。
- 營業時間: 通常 06:00 - 18:00 左右(或賣完為止),全年無休。人潮眾多時需要排隊。
實際旅人Q&A:解答你心中的疑問
Q:適合帶小朋友(親子)去新東糖廠文化園區嗎?
A: 我覺得看你想給孩子什麼體驗。園區本身很大、很開放,孩子可以自由奔跑(但要留意有些老建築邊緣或地面不平整)。有新奇的老機器、大煙囪可以看,週末市集通常有吸引小孩的食物或小玩意,戶外空間也寬敞。不過,「教育性」的互動設施比較少,也沒有特別的兒童遊樂器材。如果孩子喜歡探索、觀察、不怕曬(園區遮蔭處不多),或者你們打算參加DIY活動,那會很有趣。如果孩子需要高度娛樂刺激或完善設施,這裡可能稍嫌「無聊」。記得做好防曬、補充水分,並注意安全(老建築、偶有流浪狗)。
Q:園區內需要用現金還是可以刷卡?
A: 務必多準備現金零錢!雖然園區免費入場,但:
- 鼓勵投入的清潔維護費捐獻箱只收現金。
- 大部分進駐的藝術家工作室、小店、市集攤販,幾乎都只收現金!(尤其市集攤位)
- 像「都蘭糖廠咖啡館」這種規模稍大的店,可能可以刷卡(但不一定,最好先問),但小攤販、DIY體驗課程費用,絕對是現金交易為主。建議身上帶足夠的現金比較保險,附近找ATM不算非常方便。
Q:需要預約導覽嗎?大概要花多少時間逛?
A: 新東糖廠文化園區 並沒有常態性的固定導覽服務。它比較傾向於自由探索、自我發現。遊客中心有時會有簡單的介紹或地圖提供。如果你想更深入瞭解糖廠歷史和藝術家故事,可能需要關注是否有特別舉辦的導覽活動(官方粉絲頁會公告),或者直接和友善的工作室主人聊聊(如果他們有空且願意)。至於停留時間,真的很看個人!像我這種喜歡慢慢看、拍照、鑽角落、坐下來喝杯咖啡的人,加上逛逛工作室和小店,輕鬆可以待上2個半小時甚至更久。如果只是快速走一圈、拍個大煙囪和主要倉庫,可能 45分鐘到1小時 就結束了。建議至少抓 1.5-2小時,比較能感受這裡的氛圍。週末有市集的話,時間更要拉長!
這次的新東糖廠文化園區之旅,再次印證了我對臺東的偏愛。這裡沒有精雕細琢的虛假,只有時間打磨的真實。它的魅力不在於完美,而在於那份毫不掩飾的歷史質地與自由創意的蓬勃共生。老煙囪靜默述說過往,紅磚牆承載著藝術新聲,每一個轉角都可能與一件漂流木雕塑或一幅塗鴉不期而遇。它或許有些雜亂,甚至帶點粗礪,但正是這種不刻意討好的本真,讓新東糖廠文化園區成為東海岸線上,一處無法被複製、充滿靈魂的文化地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