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竹筍煮湯:去苦澀前置處理、經典排骨湯食譜與完美煮法心法

發佈時間: 更新時間:
作為一個在老家南投竹山長大,從小吃竹筍吃到大的饞嘴大叔(叫我阿宏就好),關於桂竹筍煮湯,我可有太多故事和經驗想跟你嘮嗑了。市面上很多文章講得比較淺,或者就是乾巴巴的食譜,今天我就用我這十幾年在灶腳打滾的經驗,好好跟你聊聊這道最能代表臺灣春天滋味的湯品,保證都是實打實的乾貨,還有我自己的心得(甚至踩過的雷),讓你在家也能煮出那口讓人想念的甘甜。

桂竹筍這傢伙,可是老天爺給臺灣春天的禮物!

每次春天一到,老家山上的桂竹林就開始冒筍尖,那畫面,嘖,就是生機勃勃的樣子。你知道嗎,桂竹筍跟其他筍子不一樣的地方?它那股獨特的香氣和爽脆的口感,真是獨一份兒。而且它不像綠竹筍那麼嬌貴,處理得當,桂竹筍煮湯的滋味,是越煮越甘醇,越煮越有深度,那是山林土地給你的實實在在的滋味。

想要湯好喝?先搞定你的桂竹筍!

買到好的桂竹筍絕對是成功的第一步,這步搞砸了,後面再努力也白搭。我吃過虧的!(有一次貪便宜買了顏色發暗的,煮出來的湯那澀味,簡直沒法入口)
挑選的黃金法則:
  • 看外觀: 筍殼顏色要帶點金黃或淺褐色,絕對不能有黑斑點或發黴(那種千萬別買!)。整支拿起來感覺很結實、沉重,表示水分充足夠新鮮。筍尖最好帶點嫩綠色,那部分最甜。根部切口要新鮮濕潤,摸起來不能黏黏滑滑的。我媽老說,筍殼緊密包覆、底部節間密的,筍肉通常比較細緻。
  • 聞氣味: 新鮮的桂竹筍聞起來有股淡淡的竹葉清香,很舒服。如果有怪味、酸味甚至漂白水味,拜託快放下!那肯定有問題。
  • 試手感: 輕輕捏捏筍身(別太用力捏壞了),新鮮的會有彈性,不會軟趴趴或者感覺裡面空空的。
季節就是王道:
記住,桂竹筍煮湯最好喝的季節就是春天,大約是清明節前後到五月中下旬這個時間段。這時候的桂竹筍最當令,風味最飽滿,價格也相對合理(雖然近年來好像也越來越貴了)。過了季節,雖然市場還有,但風味就差了不只一點半點,口感也容易老。

常見竹筍種類與適合料理方式簡表 (給新手參考)
筍種 外觀特徵 風味口感 最適合料理方式 當令季節
桂竹筍 筍殼金黃帶褐斑,體型較細長 香氣獨特,口感爽脆帶韌性 煮湯、紅燒、滷味 春末夏初
綠竹筍 (綠腳) 筍殼金黃,底部彎曲帶綠色 清甜細緻,纖維少 涼拌沙拉、清炒、白灼蘸醬 夏季
麻竹筍 (巨無霸) 體型巨大,筍殼深褐色帶毛 肉厚,纖維較粗 煮湯、曬筍乾、醬筍 夏季
烏殼綠竹筍 筍殼偏烏黑,體型直 甜度高,肉質細 涼拌、煮湯、炒食皆宜 夏季
劍筍 (箭竹筍) 細長尖銳,像箭一樣 爽脆微苦,風味特殊 炒食、煮湯 (需較長時間) 春季
(這個表簡單幫你分清楚常見筍種,重點還是要鎖定我們的桂竹筍!)

前置處理:去苦澀、引甘甜的關鍵步驟!

這一步超級超級重要!直接決定你的桂竹筍煮湯會不會苦澀難入口。我聽過有人直接把生筍切一切丟下鍋煮,結果...嗯,那鍋湯後來是倒了餵豬(鄉下老家還真有豬可以餵)。
  1. 剝殼: 戴上手套!筍殼邊緣有細毛刺,扎到手很煩。找到筍殼縱向的纖維紋路,從筍尖往下撕開,老練的話可以一次撕下好幾層。記得把底部硬硬的纖維和老皮削乾淨。
  2. 切塊(或切段、切絲): 看你喜歡的口感。煮湯我習慣滾刀塊或斜切段,比較耐煮也容易入味。切絲的話煮久了會比較軟爛,看個人喜好。
  3. 重點來了!水煮去澀:
    • 冷水下鍋: 把切好的桂竹筍放進鍋裡,加入足量的 冷水,水量一定要淹過筍塊。
    • 加點"好朋友": 這個是秘訣!我會丟幾根洗乾淨的 生米(一小把就好,不用多),或者一小塊 生的豬皮(沒有豬皮,生的排骨幾塊也行,但要洗乾淨)。老一輩說米和豬皮的澱粉、膠質能吸附掉筍的苦澀物質(草酸之類的),我試過真的很有效!不信你試試只看清水煮,味道就是不一樣。
    • 關鍵動作:不加蓋! 千萬別蓋鍋蓋,讓澀味物質揮發出去。
    • 大火煮滾,轉小火續煮: 煮滾後轉小火,讓它保持微滾狀態,煮個 20-30分鐘。時間不是絕對,看你買的筍嫩不嫩。可以撈一小塊出來放涼試吃,沒有那種刺舌頭的澀味就可以了。
    • 撈起沖洗: 煮好後,把筍撈起來,用 冷水沖洗乾淨,把黏附在上面的澀味物質沖掉。同時鍋裡那些水(裡面有米或豬皮)整鍋倒掉不要!那就是澀味的來源。
  4. (Optional) 泡水: 如果還是有點不放心,或者買到的筍比較老一點,處理好的筍塊可以用清水泡著(放冰箱),隔天換水再煮湯,會更保險也更甜。我通常處理好就直接煮湯了,懶得等。
經過這番處理的桂竹筍,才是準備好要釋放它迷人甘甜風味的狀態! 少了那股惱人的澀味,它的鮮甜才能真正在 桂竹筍煮湯 中綻放。


【阿宏的私房】桂竹筍排骨湯 (最經典的家常味)

好啦,前置作業搞定,終於可以進入正題——煮湯!先來個最基本款,也是最考驗功力的 桂竹筍煮湯。這湯看似簡單,但要煮得清澈甘甜不油膩,還是有點小眉角。
食譜名稱:阿宏的經典桂竹筍排骨湯
食材:
  • 處理好的桂竹筍:600公克 (這是主角!)
  • 排骨:500公克 (我喜歡用肉多的腩排或子排,帶點油脂湯更潤) - 記得選新鮮的,冷凍過的味道差很多
  • 老薑:一小塊 (約拇指大,拍扁) - 去腥暖胃
  • 米酒:1大匙 (去腥提味)
  • 鹽:適量 (最後調味用)
  • 水:足量 (大約2000-2500ml,要一次加足,避免中途加水)
做法:
  1. 排骨汆燙去腥: 排骨冷水下鍋,開大火煮滾。水滾後會看到浮出很多灰褐色的雜質泡沫(這就是血水和腥味的來源)。滾個2-3分鐘,把排骨撈出來,用 溫水 沖洗乾淨(別用冷水,肉會縮)。這步不能省,湯頭清澈的關鍵!
  2. 開始燉湯: 準備一個乾淨的湯鍋(我愛用厚一點的砂鍋或鑄鐵鍋,保溫好),放入處理好的桂竹筍塊、汆燙洗淨的排骨、拍扁的老薑。
  3. 加水、加酒: 倒入足量的 冷水(冷水下鍋才能讓食材的鮮味慢慢釋放),水量要一次加夠,想喝多少湯就加多少水,原則上要蓋過所有材料還有餘。倒入那一大匙米酒。
  4. 大火煮滾,轉小火慢燉: 蓋上鍋蓋(現在可以蓋了!),開大火煮到湯滾。湯滾後,立刻轉成 最小火,讓湯保持微微冒泡的狀態(就是所謂的"菊花心"滾)。小火慢燉是讓湯清澈甘甜的秘訣,大火滾會讓湯混濁,肉也容易柴。
  5. 耐心等待: 就這樣蓋著鍋蓋,小火慢慢燉煮 至少1個小時。我會燉到1.5小時,排骨軟爛脫骨,桂竹筍吸飽湯汁的狀態最棒。過程中不要去攪拌它,頂多偶爾撇一下表面若有似無的浮沫(通常汆燙得好不太會有)。
  6. 最後調味: 時間到,關火。這時才加入鹽調味。千萬別太早加鹽,肉會變硬(老媽教的鐵律)。鹽一點點加,邊加邊試味道,加到湯的鹹味能把你期待的「甜味」引出來就對了。那股天然的甘甜,是鹽巴引出來的!
  7. 靜置一下更好喝: 關火後,讓湯在鍋裡燜個10-15分鐘再喝,味道會更融合。掀開鍋蓋,那股混合著竹筍清香和肉香的熱氣撲上來... 嘖,這就是家的味道啊!
這鍋湯的精華,就在於熬煮過程中,桂竹筍的甘美與排骨的鮮潤完美交融,湯頭清澈卻滋味濃鬱,每一口都是春天的精華。 簡單,卻是最能體現 桂竹筍煮湯 真味的做法。


變化無窮!桂竹筍湯的華麗變身

只煮排骨湯有點單調?桂竹筍其實超百搭!它那股獨特的清香和爽脆,跟很多食材都能碰撞出火花。跟大家分享幾種我家常做的變化,讓你的 桂竹筍煮湯 餐桌不無聊:
食譜名稱:客家風味鹹菜桂竹筍湯
食材:
  • 處理好的桂竹筍:500公克
  • 五花肉片:150公克 (帶點油脂比較香) 或 小排骨:300公克
  • 客家鹹菜 (酸菜):150公克 (務必沖洗多次並泡水10-15分鐘去鹹度,擰乾切小段) 別買到死鹹的,要挑有自然酸香的
  • 薑絲:少許
  • 水:足量
  • 白胡椒粉:少許 (提味)
  • 鹽:視鹹菜鹹度調整,可能不需要
做法:
  1. 五花肉片稍微乾鍋煸炒出油(或用少許油炒香),如果是排骨則先汆燙備用。
  2. 鹹菜擰乾水分切段,稍微用一點點油和薑絲炒一下,逼出香氣 (這步很重要!香味不一樣)
  3. 湯鍋加水,放入桂竹筍、炒過的肉/汆燙排骨、炒過的鹹菜與薑絲。
  4. 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煮約40分鐘至桂竹筍軟透入味。
  5. 試味道!因為鹹菜本身有鹹度,通常只需要加一點點鹽或甚至不加鹽,撒點白胡椒粉即可。酸香甘甜,超級開胃!這組合真是絕配,鹹菜的酸爽完美融合桂竹筍的甘甜,湯頭層次更豐富。

食譜名稱:蔬食版香菇豆包桂竹筍湯
食材:
  • 處理好的桂竹筍:500公克
  • 乾香菇:5-6朵 (泡軟切絲,香菇水留用) - 選厚實香氣足的
  • 豆包:2-3片 (切塊或切條)
  • 紅蘿蔔:半根 (切滾刀塊,增加甜味和顏色)
  • 芹菜:1-2根 (切段,最後放提香)
  • 老薑:一小片 (拍扁)
  • 水或蔬菜高湯:足量
  • 鹽、白胡椒粉:適量
  • 香油:幾滴 (最後淋,可省略)
做法:
  1. 泡香菇的水沉澱後取上層清澈的部分加入湯鍋,再加足量水或蔬菜高湯。
  2. 放入桂竹筍塊、香菇絲(稍微擰乾)、紅蘿蔔塊、老薑。
  3. 大火煮滾轉小火,煮約30-40分鐘,讓蔬菜味道釋放。
  4. 加入豆包塊,繼續煮5-10分鐘。
  5. 加入芹菜段,稍微煮一下即可(芹菜煮久會黃)。
  6. 用鹽和白胡椒粉調味。喜歡的話滴幾滴香油。清爽甘甜無負擔,蔬食者也能享用好喝的 桂竹筍煮湯,滿滿的香菇和豆香,完全不輸葷湯!

食譜名稱:蛤蜊鮮味桂竹筍湯
食材:
  • 處理好的桂竹筍:400公克 (切薄片或細絲口感較好)
  • 蛤蜊:300公克 (吐沙徹底洗淨) 吐沙一定要乾淨!
  • 薑絲:適量
  • 蔥段:1根 (切段)
  • 水或清淡高湯:約1500ml
  • 米酒:1大匙
  • 鹽:極少量 (蛤蜊本身很鹹)
  • 白胡椒粉:少許
做法:
  1. 湯鍋加水/高湯,放入桂竹筍薄片/絲、薑絲。
  2. 大火煮滾後轉中火,煮約15-20分鐘讓筍熟軟。
  3. 加入洗淨的蛤蜊、米酒。
  4. 蓋上鍋蓋,煮到蛤蜊 全部開口(看到開口馬上夾出來,避免煮過頭肉縮掉)。
  5. 放入蔥段,撒一點點白胡椒粉。因為蛤蜊釋放出的鹹鮮味通常已足夠,鹽只需要極少量或完全不加。 這湯喝的就是那股海陸交融的清甜鮮美,速度要快!蛤蜊一開就關火,鮮味才不會跑掉。


煮好一鍋完美桂竹筍湯的終極心法(都是我繳學費換來的!)

  • 水質影響大: 如果有好水(山泉水、過濾水),湯的甘甜度真的會提升一個層次。別用自來水直接煮,氯味很煞風景。我現在都用過濾水煮。
  • 火候是靈魂: 再次強調!桂竹筍煮湯 想要清澈甘甜,大火滾開後 一定要轉小火慢燉!大火沸騰只會讓湯混濁,筍的口感也容易變差。小火慢煨才能引出食材深層的滋味。
  • 鹽巴最後放: 這是鐵則!尤其是煮排骨、雞肉這類的湯。太早放鹽會讓肉的蛋白質凝固,鮮味釋放不出來,肉質也容易變柴。起鍋前試味再調整鹹度就好。
  • 時間是魔法: 煮湯真的急不得。雖然桂竹筍處理過後已經能吃了,但想要湯頭更醇厚融合, 至少1小時的慢燉是必要的。我喜歡燉到排骨可以輕易脫骨,桂竹筍吸滿湯汁的狀態。
  • 浮沫處理: 汆燙排骨後湯通常很乾淨,但如果燉煮中途發現表面有細小的雜質浮沫,用湯匙輕輕撇掉就好(用濾油勺更方便),這樣湯會更清澈。
  • 隔夜更美味: 相信我, 桂竹筍煮湯 真的是「隔夜菜」更美味的代表!放涼後冰冰箱,第二天再加熱喝,筍的味道會更融入湯裡,整個風味更圓潤飽滿。(當然,蛤蜊湯這種追求新鮮的就不適合隔夜了)。
  • 搭配沾醬: 煮湯的桂竹筍塊撈起來,搭配一點 蒜蓉醬油膏 或者 桔醬 當小菜,又是另一種風味!特別適合天氣熱沒胃口的時候。

桂竹筍湯的儲存與再應用

  • 冷藏: 煮好的湯放涼後,蓋上蓋子放冰箱,建議 2-3天內 喝完風味最佳。
  • 冷凍: 如果想要儲存更久,可以將 湯和料分開。湯汁瀝出來冷凍(可放1-2個月);桂竹筍和肉也可以分開冷凍。要喝時解凍加熱再組合即可。不過冷凍過口感難免稍微打折,新鮮的最好喝!
  • 變身法寶: 剩下的 桂竹筍煮湯 不要倒掉!
    • 湯底再利用: 可以當作火鍋湯底(加點蔬菜、肉片、火鍋料),鮮美無比!
    • 煮粥/麵線: 加入隔夜飯煮成桂竹筍排骨粥,或者用湯來煮麵線(記得麵線本身有鹹度,湯要稀釋或不再加鹽),超級簡單美味的一餐。
    • 燴飯澆頭: 把湯裡的桂竹筍和肉撈出來切小丁,加點湯汁勾個薄芡,淋在飯上就是美味的燴飯了。


Q&A:關於桂竹筍煮湯,你可能的疑問...

Q:為什麼我煮的桂竹筍湯顏色會有點暗暗的,不像外面賣的那麼清亮?
A: 這可能有幾個原因:(1) 桂竹筍本身不夠新鮮,或者品種關係(有些品種煮起來顏色偏黃褐)。(2) 前置處理去澀沒做好,澀味物質殘留影響湯色。(3) 排骨汆燙不夠徹底,殘留的血水在燉煮時讓湯變混濁。(4) 燉煮過程中用了大火滾沸,或者攪拌過度。解決方法就是買新鮮筍、確實做好去澀步驟、徹底汆燙排骨、全程保持小火慢燉不攪動。有時候煮湯的鍋子材質(如鐵鍋)也可能造成輕微變色,但影響味道不大。
Q:處理桂竹筍一定要加米或豬皮嗎?不加會怎樣?
A: 加生米或生豬皮是傳統有效的去澀方法(吸附原理),能更穩定地去除澀味。如果你買到的桂竹筍非常新鮮幼嫩,有時只用清水多煮幾滾換水沖洗也能去掉大部分澀味。但為了保險起見,尤其對新手或不確定筍的品質時, 強烈建議加入米或豬皮,成功率更高。不加的話,煮出來的湯澀口的風險會增加,那股甘甜味也會被掩蓋,比較可惜。我有次省事沒加,結果全家都說湯有種"刮舌頭"的感覺,浪費了一鍋湯。
Q:除了排骨,還有什麼肉類適合拿來煮桂竹筍湯?雞肉可以嗎?
A: 當然可以!桂竹筍煮湯 搭配雞肉非常美味,特別是 土雞仿土雞。雞肉的鮮甜和桂竹筍的甘香也很搭。做法類似排骨湯:
  • 雞肉塊(帶骨,如雞腿切塊或半隻雞)冷水下鍋汆燙去血水雜質,洗淨。
  • 湯鍋加水、處理好的桂竹筍、汆燙好的雞肉、老薑片。
  • 大火煮滾轉小火慢燉約 1小時 或至雞肉熟軟脫骨。
  • 起鍋前加鹽調味即可。煮出來的湯會比排骨湯更清爽一些,但同樣鮮甜好喝!另外,像五花肉塊、蹄膀(處理過油脂的)也都很適合,會讓湯頭更濃鬱膠質感豐富。喜歡海味的,像我上面介紹的加蛤蜊也很棒!總之,桂竹筍是個百搭的好夥伴。

結語:

一碗熱騰騰、散發著天然甘甜香氣的 桂竹筍煮湯,對我來說,不只是食物,更承載著季節的訊息和家鄉的回憶。掌握好挑選、處理和燉煮的心法,這道看似樸實的湯品,絕對能溫暖你的胃,也溫暖你的心。趁著桂竹筍正當令,趕快去市場挑幾支好筍,動手試試看吧!別怕失敗,經驗都是累積出來的。煮好了,別忘了告訴我味道如何!祝你煮湯成功,喝得滿足!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