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拖著疲憊的身體擠出捷運蘆洲站,撲鼻而來的不是廢氣,是那股熟悉又勾人的香氣。炸得金黃酥脆的雞排、滷汁翻滾的濃鬱醬香、還有甜滋滋的車輪餅味道,瞬間把我從社畜模式切換成覓食模式。蘆洲啊,真是個神奇的地方,巷弄裡藏著無數驚喜。每次朋友問我「蘆洲有什麼好吃的?」我總能滔滔不絕講上半天,但真要挑出最捨不得分享的隱藏版,還真得好好篩選一下。今天就把我壓箱底的10家好味道,連同那些「懂吃才知道」的小眉角,統統挖出來分享給你們!有些店甚至連Google地圖都標得不清不楚,沒在地人帶路真的會錯過。
目錄
廟口夜市扛霸子:切仔麵與黑白切
講到蘆洲美食,怎能不提切仔麵?這簡直是刻在蘆洲人DNA裡的味道。我自己最常去的就是「大廟口切仔麵」,就在湧蓮寺旁那個熱鬧的角落。他們家的湯頭,真的是用大骨慢慢熬出來的清澈甘甜,喝一口就知道沒在唬人。麵條煮得剛剛好,不會軟爛,配上油蔥酥和一點點豬油,簡單卻無比滿足。
有人覺得切仔麵太清淡?拜託,重點在旁邊的黑白切啊!豬心、肝連、三層肉...新鮮度沒話說,處理得也乾淨,幾乎沒腥味。沾點特製醬油膏配薑絲,那個鮮甜脆口,真的會上癮。我每次去必點嘴邊肉,那個嫩度實在沒話講。有次帶臺北朋友來,他原本只點一碗麵,結果光黑白切就又叫了兩盤(笑)。
大廟口切仔麵 必點攻略 | 內容 | 小提醒 |
---|---|---|
招牌湯頭 | 大骨熬煮清澈甘甜 | 點小碗品嘗原味即可 |
麵條特色 | 油麵口感恰到好處 | 可選細麵或寬麵(看當天供應) |
必點黑白切 | 嘴邊肉(超嫩!)、大腸頭(處理超乾淨)、豬心(脆彈) | 早點去選擇多 |
靈魂蘸醬 | 自製鹹甜醬油膏 + 薑絲 | 可請店家多給一點 |
隱藏吃法 | 點一份燙青菜(地瓜葉或A菜)拌點豬油和湯 | 均衡一下 |
實戰資訊 | 新北市蘆洲區得勝街(湧蓮寺旁) | 價格親民:切仔麵小碗$40 / 黑白切每份約$50-$80 | 用餐時間人爆炸多要有心理準備 |

巷仔內才知道:古早味油飯、香菇肉粥
這家「阿郎的油飯」藏得可真深,在成功路一個不起眼的小巷轉角,招牌舊到不仔細看根本會錯過。但味道!是扎扎實實的老手藝。他們的油飯粒粒分明,糯米蒸得透卻不濕黏,拌炒的香菇、肉絲、蝦米香氣十足,重點是那個豬油和紅蔥頭的比例,真的抓得剛剛好,吃完碗底幾乎不會剩油,香而不膩。早上七點多就開賣,常常十點前就完售,想吃真的要靠點運氣或早起的決心。我偶爾假日會特地早起,買回家當早餐,配一碗他們自己煮的味噌湯,超級滿足。比起一些名店的油飯,我覺得阿郎的更耐吃,不會一口驚豔但會默默吃完一大碗。對了,他們只有外帶,沒有座位喔!
飄香四十年:筒仔米糕配排骨湯
「阿萬師」絕對是蘆洲美食的經典代表之一!每次經過民族路,遠遠就能聞到那誘人的米糕香氣。他們家的米糕特色在於蒸得非常透,米粒軟糯卻不失口感,上面那塊滷到入味的三層肉是靈魂,肥肉的部分幾乎入口即化,瘦肉也不柴。淋上帶點甜味的特製醬料,再加點辣椒醬(他們的辣椒醬很香,不會死辣),完美!我最愛點一碗米糕,配上一盅熱騰騰的「四臣湯」(蓮子、淮山、芡實、茯苓),排骨燉到軟爛,湯頭清爽帶點中藥材的甘香,剛好解了米糕的油潤感。吃了十幾年,味道還是很穩定,這就是老店的功力吧。不過用餐尖峰時間人真的很多,要有併桌和稍微等待的心理準備。
深夜罪惡首選:爆汁雞排&鹽酥雞
講到蘆洲美食中的邪惡擔當,我的腦袋立刻跳出「惡魔島雞排」!位置就在中山一路靠近蘆洲國小那邊。他們的雞排...真的只能用「浮誇」來形容。很大塊、很厚實是第一印象,重點是裹粉調得超好,炸出來金黃酥脆,咬下去會有「喀滋」的聲音(超療癒!),裡面的雞肉則是醃得入味又多汁,完全不乾柴。我覺得他們的醃料帶點微微的蒜香和甜味,很特別。敢吃辣的一定要試試他們的中辣以上,辣椒粉很夠味。除了雞排,鹽酥雞也是強項,肉塊大,醃料跟雞排類似,炸得乾爽不油膩。唯一的小缺點是生意太好,晚上想吃常常要等20分鐘以上(尤其假日),電話預訂會比較聰明。宵夜想吃點重口味的,選這家準沒錯!
入口即化的感動:霸王豬腳
喜歡膠質的人注意了!「霸王豬腳」絕對會讓你一吃成主顧。他們最有名的就是豬腳中段(蹄膀),燉煮得超級軟爛,筷子一夾就開那種!皮的部分充滿膠質,肥而不膩,瘦肉則是入味到不行,幾乎不用怎麼咀嚼。淋上滿滿的滷汁配白飯,簡直是白飯殺手。我個人偏愛點腿庫飯,肥瘦比例剛剛好。他們的中段便當份量很足,還有配菜(通常是筍絲、滷蛋、油豆腐),男生吃也很飽足。不過老實說,滷汁偏甜,口味比較重,清淡口味的朋友可能會覺得有點膩。但如果你和我一樣愛這種濃鬱的醬香和軟爛口感,這家絕對是蘆洲美食清單上不可或缺的一味!記得避開正午用餐高峰,人潮比較少。
在地人的早餐儀式:無名炸蛋餅
這家沒有店名的炸蛋餅(在地人習慣稱它「蘆洲國小後門蛋餅」),是我心中的早餐隱藏版王者!位置就在蘆洲國小後門(中正路185巷進去一點點),一個小小的攤車,早上六點多就開始飄香。它的蛋餅不是一般早餐店那種粉漿或薄皮的,而是用麵糰擀開,包入蔥花和雞蛋後,下油鍋炸到表面金黃酥脆。咬下去那瞬間,外層是令人感動的卡滋脆感,裡面卻是柔軟帶點嚼勁的麵香和蛋香、蔥香,層次豐富到不行。一定要趁熱吃,感受那脆度!醬料有醬油膏和辣椒醬可選,辣椒醬很香辣夠勁。價格超級佛心,一份才$30。缺點就是營業時間只到中午前,而且有時老闆娘看天氣或心情會休息(很隨性),想吃真的得碰點運氣。這是我心中最具代表性的庶民蘆洲美食之一。
暖心暖胃首選:深夜香菇肉粥
深夜肚子餓,想吃點熱的、清淡的?「阿三哥香菇肉粥」是我的深夜食堂首選之一。雖然叫肉粥,但主角絕對是那些超澎派的「炸物」!紅糟肉、炸豆腐、炸蚵仔、炸花枝、炸茄子...選擇超多,而且都是現點現炸。他們的紅糟肉醃得很入味,外酥內嫩帶酒香,炸豆腐外皮超酥,裡面則保持嫩度。至於肉粥本身,是那種湯水比較多、米粒分明的古早味風格,湯頭有香菇和肉末的香氣,清爽不厚重,剛好可以平衡炸物的油膩感。凌晨一點多去,常常還是坐滿下班的、跑夜車的客人,很有生活感。點一碗粥加兩三樣炸物,就能吃得心滿意足。這也是體驗蘆洲美食庶民風情的好去處。
排隊也要吃:巨無霸甜甜圈
每次經過民族路「阿福伯甜甜圈」的攤位,幾乎都在排隊!他們家的甜甜圈就是傳統油炸的那種,個頭非常大(比一般的大上一圈),剛炸好拿到手時熱騰騰、胖嘟嘟的,表面沾滿了細砂糖。咬下去的第一口感是外層的酥脆,接著是麵團本身的Q彈嚼勁和淡淡的麵粉甜香,非常樸實卻讓人停不下來的美味。我喜歡買原味,單純享受麵香。雖然是油炸但吃起來不會很油膩。熱熱吃最棒,冷掉口感會稍微變硬一些。價格很便宜,一個才$25。當下午茶點心或是解嘴饞都非常適合。不過要提醒,他們通常下午兩三點才開賣,賣完為止(常常傍晚就收攤),想吃真的要抓好時間。這甜滋滋的古早味,也是蘆洲美食裡簡單卻療癒的選擇。
爆餡車輪餅:銅板價的小確幸
「小時候車輪餅」在長安街算是小有名氣,下午時段常見到排隊人潮。他們最大的特色就是「餡料爆多」!不管是經典的紅豆、奶油、芋頭,還是特別的蘿蔔絲、珍珠奶油、巧克力OREO,每一個都塞餡塞到快滿出來。餅皮屬於比較薄脆型的,剛烤好時邊緣帶點焦香。我自己最愛的是奶油口味,他們的奶油餡調得不會過甜,口感滑順像卡士達。芋頭口味吃得到芋頭顆粒,真材實料。巧克力OREO很受小朋友歡迎。一顆才$15-$20,CP值很高。不過要留意,因為餡料多,吃的時候要小心燙口(尤其奶油餡),而且餅皮比較薄,餡料多到有點難拿穩(這算甜蜜的負擔?)。想吃下午茶點心或放學點心,這裡是蘆洲美食的銅板價好選擇。
獨特眷村風味:韭菜水煎包
最後壓軸,是我私心非常愛的「老趙水煎包」,開了幾十年,在光華路靠近永樂街市場那邊。他們的水煎包就只賣兩種口味:高麗菜和韭菜。強烈推薦必點韭菜口味!麵皮用的是老麵,發得恰到好處,口感帶點扎實的咬勁。底部煎得金黃焦脆,形成完美的「冰花」脆底。內餡的韭菜翠綠新鮮,加上冬粉絲、豆乾和一點點提味的蝦皮,調味不會過重,吃得到韭菜本身的鮮甜香氣,配上那個脆底,真的無敵!高麗菜口味也很清甜爽口。一顆才$15,我常常一次買好幾個當早餐或點心。老闆夫婦手腳很快,就算排隊也不會等太久。這充滿麵香和野菜香的懷舊滋味,為我的蘆洲美食巡禮畫下完美句點。
📍蘆洲美食老饕Q&A
Q:如果只有一天時間來蘆洲吃美食,怎麼安排最順?
A:我建議這樣走:
早餐:衝「蘆洲國小後門炸蛋餅」或「阿郎的油飯」(都要早點去,晚了吃不到!)。
午餐:二選一。想吃經典款去「大廟口切仔麵」拚黑白切;愛濃鬱醬香去「霸王豬腳」配腿庫飯。
下午茶:民族路一次滿足!「阿福伯甜甜圈」買個甜甜圈邊走邊吃,再去「小時候車輪餅」排隊買爆餡口味解饞。
晚餐:到「阿萬師」吃筒仔米糕配四臣湯,感受老店魅力。
宵夜:想吃炸物去「惡魔島雞排」配飲料;想喝熱湯吃炸物配粥去「阿三哥香菇肉粥」。
Q:這些蘆洲美食哪幾家最適合帶外地朋友去,最有在地特色?
A:最能代表蘆洲風味首推:
大廟口切仔麵配黑白切:湧蓮寺旁,體驗廟口庶民美食文化,黑白切新鮮度是亮點。
阿萬師筒仔米糕:四十年老店,米糕搭配四臣湯的吃法很經典。
老趙韭菜水煎包:獨特的老麵皮和韭菜鮮香,眷村風味濃厚。
這三家組合起來,從小吃、主食到點心都有了,口味也較大眾化,不容易踩雷。
Q:哪些店排隊排超兇?一定要避開的時段?
A:排隊熱點與建議:
惡魔島雞排:晚餐後到宵夜時段人最多(約PM7:00-10:00),建議電話先訂,或提早傍晚5點多去買。
小時候車輪餅:放學時間(約PM3:30-5:30)人潮最多,想吃避開這時段或要有排20分鐘的準備。
阿福伯甜甜圈:下午開賣時(約PM2:30-4:00)最擠,建議可以接近傍晚去(前提是還沒賣完)。
大廟口切仔麵:假日午餐尖峰(AM11:30-PM1:30)一位難求,建議平日去或假日早點(11點前)或晚點(1點半後)。想吃這些排隊名店,抓好時間或善用電話預訂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