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屏東東港,大家的腦海裡是不是立刻出現黑鮪魚生魚片在跳舞?老實說,我也是這樣想的,直到那次在漁港邊被海風吹得頭昏眼花,一位曬得黝黑的船老大看我餓得可憐,隨口說了句:「少年欸,吃飯湯啦,顧胃又實在!」從此,我就掉進了東港飯湯這個深不見底的美味漩渦。
這哪裡只是一碗湯泡飯那麼簡單?這根本是漁港的濃縮精華!澎湃的海鮮配料直接宣告東港「黑鮪魚故鄉」的霸氣地位。一碗端上來,蝦子、小卷、狗母魚丸、鮮蚵滿到快溢位來,湯底融合了蝦米、扁魚、豬大骨的香氣,濃鬱卻又帶著海風的清甜,扒一口吸飽湯汁的飯,鮮味直接在嘴裡炸開。尤其是那股濃濃的扁魚香氣,簡直就是東港飯湯的靈魂簽名檔,少了它,就像去墾丁沒看到太陽一樣怪!老一輩的東港人常說:「飯湯呷飽,才有氣力討海。」這不只是一餐,是討海人元氣的來源,是東港人生活的日常儀式。
東港飯湯的靈魂密碼
你說為啥東港飯湯這麼讓人著迷?我這個旅遊老饕覺得,關鍵在幾個地方:
- 湯頭: 絕對不是隨便煮煮。講究的湯底一定要用豬大骨熬出濃鬱膠質,再加入蝦米、扁魚這兩位重量級風味擔當爆香。真正的秘密武器?是那鍋煮過滿滿海鮮料的精華湯汁!把煮蝦子、小卷的水倒回湯鍋裡,那個鮮甜度,直接破錶!我曾經傻傻問過一位老師傅:「湯頭怎麼這麼鮮?」他神秘地笑笑:「海味都在湯裡游泳啦!」這種「海味精華湯」的概念,是別的地方模仿不來的深層次鮮味。
- 配料: 這完全就是一場東港海產的縮影嘉年華!蝦子(常常是鮮甜彈牙的火燒蝦)、小卷、鮮蚵這三巨頭少不了,還有那紮實又充滿魚香的狗母魚丸(這可是東港特產,別的地方吃不到這味兒!)。重點是料給得毫不手軟,每一口都吃得到滿滿的漁港風情。你說為什麼不用黑鮪魚?其實老東港人會告訴你,以前這是家常菜,用的是當天市場最鮮、最當季的漁獲,大魚(鮪魚)是要賣錢的啦!不過現在有些店家也開始豪邁地加進黑鮪魚肉丁了,奢華感爆棚。
- 米飯: 這點很關鍵!要用煮得粒粒分明的白飯,絕對不是稀飯那種糊糊的口感。這樣才能完美吸收鮮美的湯汁,讓每一粒米都變成鮮味小炸彈。有些老攤甚至堅持用「在來米」,咬勁更足。我還發現一個小細節,真正厲害的店家,飯和湯是暫時分開的,點餐後才豪邁地淋上滾燙的湯頭,「滋」的一聲,香氣瞬間撲鼻。這種現沖的熱度,保證你吃到最後一口都是暖呼呼的。
吃了這麼多攤,發現東港飯湯其實也有點小派別:
東港飯湯風味比較指南
| 特色 | 傳統派 | 清爽派 | 豪華派 |
|---|---|---|---|
| 湯頭 | 濃鬱派:扁魚、蝦米風味強烈,湯色較深,豬骨香氣濃厚,海鮮精華湯底是關鍵! | 清爽派:油蔥酥香氣明顯,湯色較淺,口感較為爽口不膩。 | 濃鬱升級:湯頭基底扎實,加入更多海味元素(如干貝、蟹肉),層次更豐富。 |
| 配料 | 基本盤:蝦、小卷、蚵仔、狗母魚丸、瘦肉片,經典不敗。 | 基本盤相似,但可能加入新鮮蔬菜如芹菜珠提味。 | 超澎湃升級:加入黑鮪魚肉丁、幹貝、甚至蟹腳肉,視覺與味覺雙重享受! |
| 米飯口感 | 粒粒分明,吸飽湯汁後仍保持口感。 | 粒粒分明,較重視飯粒不被泡軟。 | 粒粒分明,通常分量也給得更大方。 |
| 香氣主軸 | 扁魚香氣為核心,蝦米、豬骨香環繞。 | 油蔥酥香氣較突出,扁魚風味相對溫和。 | 複合型香氣,扁魚、海鮮幹貨香、高階食材香融合。 |
| 推薦試試看 | 阿榮海產、邱家飯湯 | 林記肉粿(飯湯)、葉家肉粿(飯湯) | 魚市場周邊海鮮餐廳(如張家食堂)、東昇餐廳 |
| 個人小評 | 經典中的經典!扁魚控必吃,湯頭濃厚超滿足。 | 適合喜歡清爽感、怕膩口的旅人,油蔥酥香很開胃。 | 預算充足時的超奢華選擇,海鮮控的天堂! |

東港飯湯十大名店實戰評測(在地老饕帶路版)
跑了這麼多趟東港,為了一碗完美的東港飯湯,我可是卯足了勁(錢包也瘦了不少),幫大家整理出10家我真心覺得值得一試的店家,資訊盡量挖到最準,但出門前還是建議再確認一下喔!我可不想害大家撲空:
邱家飯湯
- 介紹: 這家真的是巷子內才會知道的隱藏版!在東港第二市場周邊的小巷弄裡,傳統住家擺幾張桌子就開賣。老闆娘手腳超俐落。東港飯湯走的是傳統古早味路線,湯頭濃鬱香醇,扁魚味恰到好處,配料新鮮實在,狗母魚丸特別好吃。環境很「家庭式」,但就是這種樸實感更吸引人。
- 地址: 屏東縣東港鎮新基街45巷35號(不好找,問市場攤販比較快!)
- 營業時間: 清晨約06:00開賣,賣完就收(通常中午前),週日公休!想吃要趁早,晚了就沒戲唱。
- 價格區間: 飯湯一碗 NT$80 - NT$100(看大小)。
- 必點選單: 經典東港飯湯(澎湃版)、再切盤東港特產的那個魚(口感超嫩,沾胡椒鹽絕配)!
阿榮海產
- 介紹: 華僑市場(東港漁港漁產品直銷中心)裡的老字號海產攤,早上就有賣熱騰騰的飯湯。用的是最新鮮的現流海產,湯頭鮮甜自然不在話下,配料超級豐富,蝦、小卷、蚵仔都超大顆!坐著吃還可以順便看漁船進出,很有漁港風情。缺點是人多時要等,位置比較擠。
- 地址: 屏東縣東港鎮朝隆路39號(華僑市場內,攤位位置會動,問一下市場管理處)。
- 營業時間: 約07:00 - 14:00(市場收攤時間,建議早上去)。
- 價格區間: 飯湯一碗 NT$100 - NT$120。
- 必點選單: 東港飯湯(海鮮爆炸多)、現燙蝦子或小卷(鮮度無敵)。

林記肉粿
- 介紹: 沒錯,它叫肉粿,但它的飯湯也是赫赫有名!相對於前面兩家的濃鬱,林記的口感屬於比較清爽派的。湯頭油蔥酥香氣明顯,喝起來比較不膩口,配料一樣給得大方。很多在地人早餐就愛來這套組合:肉粿配飯湯。他們的蒜泥醬油是沾肉粿的靈魂,試試看。
- 地址: 屏東縣東港鎮光復路三段84號。
- 營業時間: 早上06:30 - 下午13:30(賣完會提早收)。
- 價格區間: 飯湯一碗 NT$80 - NT$100。
- 必點選單: 東港飯湯、東港肉粿(加點櫻花蝦更香)、來盤香腸搭配。
葉家肉粿
- 介紹: 林記的鄰居兼老對手!其實兩家各有擁護者。葉家的飯湯風格和林記接近,但整體味道可能再稍微濃一點點?配料同樣新鮮實在。用餐環境比林記寬敞些。
- 地址: 屏東縣東港鎮光復路三段156號。
- 營業時間: 早上06:00 - 下午14:00左右。
- 價格區間: 飯湯一碗 NT$80 - NT$100。
- 必點選單: 東港飯湯、東港肉粿(試試看和林記的微妙差異)。

東港火車站前無名飯湯攤
- 介紹: 這攤真的很神秘!就在東港舊火車站(現已停用)前的騎樓下,沒有招牌,只有簡單的攤車和幾張桌椅。通常是一位阿嬤在顧攤。東港飯湯走的是超級傳統家常味,湯頭溫潤順口,配料樸實但鮮美(特別喜歡他們的蝦米香),價格超級親民。吃的是一種在地人的日常感。缺點是開店時間看阿嬤心情,常常撲空。
- 地址: 東港舊火車站前(中山路與中正路交叉口附近騎樓)。
- 營業時間: 極度不固定!通常早上時段(07:00 - 10:00?),不一定每天開!隨緣吃福氣。
- 價格區間: 飯湯一碗約 NT$65 - NT$70(佛心價!)。
- 必點選單: 當然就是那一碗充滿人情味的東港飯湯。
張家食堂
- 介紹: 這家在東港魚市場(華僑市場對面區域)周邊,店面比較大,環境相對舒適。他們家的東港飯湯屬於料多豪邁型,蝦子、蛤蠣、蚵仔、小卷都給得很大方,湯頭鮮味十足。除了單點飯湯,這裡也很適合點一整桌熱炒配飯湯,適合多人聚餐。服務不錯。
- 地址: 屏東縣東港鎮新生三路175號。
- 營業時間: 中午11:00 - 晚上21:00。(午晚餐時段較合適)
- 價格區間: 飯湯一碗 NT$100 - NT$120 / 熱炒類單點約NT$180 - NT$300+。
- 必點選單: 澎湃版東港飯湯、炒海瓜子(醬香濃鬱超級下飯)、酥炸水晶魚(或那個魚)。

東昇餐廳(海鮮熱炒)
- 介紹: 東港在地頗具規模的海鮮餐廳,環境寬敞乾淨,非常適閤家庭聚餐或宴客。他們的東港飯湯算是宴席等級的精緻版,湯頭熬煮非常到位,鮮甜濃鬱,配料除了基本款,常會加入幹貝絲或更高檔的海鮮點綴,視覺和味覺都升級。當然,價格也相對較高。
- 地址: 屏東縣東港鎮光復路二段76號。
- 營業時間: 中午11:00 - 下午14:00 / 晚上17:00 - 21:00。(建議預約)。
- 價格區間: 東港飯湯(大份/適合多人)約 NT$400 - NT$600 / 其他海鮮熱炒單點NT$200起跳。
- 必點選單: 精緻版東港飯湯(多人分享)、生魚片拼盤(尤其黑鮪魚季)、櫻花蝦炒飯。
福包園小吃部
- 介紹: 專賣餛飩出名,但我意外發現他們的東港飯湯很受在地上班族歡迎!走的是快速實在路線。湯頭清爽不油膩,配料該有的都有,點一碗飯湯配上一碗招牌餛飩湯或乾麵,是簡單又滿足的一餐。價格平實,出餐快。
- 地址: 屏東縣東港鎮中山路93號。
- 營業時間: 早上06:30 - 下午14:30(午休)。
- 價格區間: 飯湯一碗 NT$70 - NT$80 / 餛飩湯 NT$50。
- 必點選單: 東港飯湯、鮮蝦餛飩湯(或乾餛飩)、各式小菜。
阿仁海產店
- 介紹: 鄰近大鵬灣國家風景區,是許多遊覽車客會來吃的海產店。店面很大,門口擺滿生猛海鮮。他們的東港飯湯份量十足,適合胃口大的人或分享。湯頭海味濃鬱,配料豐富。優點是停車相對方便(有停車場),適合團體。
- 地址: 屏東縣東港鎮大鵬路55號。
- 營業時間: 中午11:00 - 晚上21:00。
- 價格區間: 飯湯一碗約 NT$100 - NT$120 / 合菜約NT$2500起。
- 必點選單: 大份量東港飯湯、鹽烤吳郭魚(大鵬灣特產)、鳳梨蝦球(大眾口味)。

漁郎生魚片(附設熱食)
- 介紹: 在華僑市場外圍,以販售高品質生魚片、海鮮聞名。店內也有提供簡單熱食,包括東港飯湯。特色就是配料用的海鮮品質極佳,蝦子又大又甜,小卷鮮脆,湯頭也清甜。雖然選擇不多,但海鮮品質掛保證,適合想吃頂級配料的饕客。
- 地址: 屏東縣東港鎮朝隆路(華僑市場外圍店家,具體位置需現場找)。
- 營業時間: 配合華僑市場,約09:00 - 18:00(海鮮賣完可能提早收)。
- 價格區間: 飯湯一碗 NT$120 - NT$150(反映食材成本)。
- 必點選單: 海鮮頂標東港飯湯、綜合生魚片(尤其黑鮪魚季節必點)。
在地人吃東港飯湯的默契
- 時間就是鮮度: 想吃最澎湃新鮮的料(蝦、蚵仔),早上衝市場周邊或華僑市場裡的攤就對了!很多老店下午就收光光,晚上選擇相對少很多。地雷我踩過:下午三點晃到一家店,蚵仔看起來就…比較嬌羞。
- 辣味點睛: 桌上那罐不起眼的自製辣椒醬或生辣椒醬油,拜託一定要試試!加一點點拌進湯裡,鮮味層次立刻跳出來,整個胃口大開。我本來不吃辣,為了飯湯破戒了!尤其邱家那種古早味辣椒醬,香氣很特別。
- 黑白切好朋友: 單吃飯湯有點寂寞?切盤香腸、粉腸、糯米腸(東港叫「大腸」)或燙個青菜,立刻升級成超滿足的一餐。林記、葉家的黑白切水準都很不錯。
- 湯飯分離學問大: 有些店家(尤其傳統派)會把熱湯另外裝在壺裡給你,讓你自己淋在飯上。這招聰明!可以保持米飯口感,想吃多濕自己控制。記得,湯要夠燙,淋下去「嘶~」那聲,儀式感滿分!我第一次在阿榮拿到湯壺還愣住,結果被老闆笑:「少年欸,你第一次來吼?自己沖才好吃啦!」
- 打包也要講技巧: 想打包回家?記得要求湯和飯分開裝!不然回家米粒吸飽湯膨脹,口感會糊掉,扁魚香氣也跑光光,美味直接打五折。這可是痛過才學到的教訓…

旅人真心話時間
吃了這麼多碗東港飯湯,坦白講,不是每一家都無敵。有些觀光區旁邊的店,湯頭稀得像洗鍋水,蚵仔小得像芝麻,一碗還敢賣你一百二,踩到真的會氣死。還有幾家名氣大得要命,排隊排半小時,結果味道普通到讓人想哭。所以說,做功課真的很重要,別只看排隊人潮(有的在地人會去的反而不用排那麼誇張)。我自己最愛的還是那種巷子裡沒招牌、阿嬤掌勺的老味道,湯頭濃鬱料實在,吃起來特別暖心。
對我來說,東港飯湯的魅力,不只是填飽肚子。它是理解東港這個漁港小鎮生活節奏的一扇窗。蹲在市場邊的小板凳上,扒著熱呼呼的飯湯,耳邊是攤販的叫賣聲、機車的引擎聲,空氣中混著海風的鹹味和食物的香氣,這才是最道地的東港風情畫。比起高階的黑鮪魚大餐,這碗東港飯湯,更能嚐到在地生活的真實滋味。
東港飯湯 Q&A 懶人包
A:差很大喔!東港飯湯用的是粒粒分明的白飯,湯是湯、飯是飯,重點在豐富的海鮮配料和濃鬱帶扁魚香的湯頭。潮汕粥(或稱糜)是把米粒煮到開花,跟湯水完全融合成糊狀,配料相對單純點,湯頭也較清爽。簡單說,一個是湯泡飯,一個是粥。
A:這個…有點難度。畢竟海鮮是東港飯湯的靈魂啊!不過,有些店家可能願意客製化做「陸軍版」,只放瘦肉片、丸子、筍絲這些。可以問問像福包園、林記或葉家這種兼賣其他主食的店家看看,但風味絕對會減損很多。建議不吃海鮮的朋友,改試東港肉粿或其他小吃吧!
A:記住口訣:飯湯勿相混,加熱湯優先!先把湯的部分倒進鍋子或大碗公,微波或用爐火加熱到滾燙(一定要夠燙!)。同時把飯稍微弄鬆。最後,把滾燙的湯直接沖到飯上,稍微拌一下,盡量模擬店裡現沖的感覺。這樣米飯才不會過爛,湯的香氣也才能重新釋放出來。千萬不要整碗丟進微波爐加熱,口感會變得很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