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揹著揹包走跳臺灣超過十五年的老旅人,我總覺得,真正的寶藏往往藏在那些連在地人都未必會立刻說出口的地方。宜蘭的三星山,就是這樣一顆被許多人忽略的閃亮珍珠。它不是百嶽,名氣也遠不如鄰近的太平山響亮,但那份原始純淨的山林氣息、令人屏息的迷人展望,還有下山後那撫慰靈魂的美食,絕對值得你專程來探訪。說真的,我覺得它被低估了!
說到三星山,可能很多人會聯想到三星蔥。沒錯,它就在以蔥聞名的三星鄉境內,屬於雪山山脈尾稜,有三個主要的山頭:三星山 (主峰,海拔2352公尺)、西三星山 (又稱三星山西峰或巴杜蘭山) 和東三星山。別被海拔嚇到,我們一般走訪的是作為臺灣小百嶽No.84的三星山主峰步道(也有人稱三星山森林步道),登山口海拔約1800公尺,實際爬升高度相對親民許多(約600公尺),卻擁有媲美中級山的壯麗景觀——遼闊的蘭陽平原、龜山島、層疊的雪山山脈,還有機會邂逅珍貴的臺灣山毛櫸純林!這份CP值,我認為非常高。
目錄
三星山步道,簡單說,就是一條讓你「深入自然、收穫滿滿」的路線。它不是那種整理得過於精緻的觀光步道,反而帶點野性,路徑有時泥濘(尤其在雨後),樹根盤錯,充滿探險的趣味。相信我,當你氣喘吁吁地鑽出茂密的箭竹林,眼前突然展現無敵視野的那一刻,所有的汗水都將化為驚嘆!而且,相對於熱門的抹茶山(聖母登山步道),這裡的人潮少得多,更能享受山林的靜謐。不過嘛... 我得老實說,步道維護程度一般,部分路段狹窄濕滑,箭竹掃臉也是常有的事,裝備一定要齊全(後面會詳述),體能也得有一定基礎,千萬別穿涼鞋就來挑戰!
【門票資訊】
好訊息!攀登三星山步道本身完全免費,無需購買任何入山門票。不過要注意,登山口位於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範圍內。這就牽涉到進入遊樂區的費用:
- 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門票:
- 全票:平日 TWD 150 / 假日 TWD 200
- 半票(學生、7-12歲兒童、設籍宜蘭縣的縣民):平日 TWD 100 / 假日 TWD 100
- 優待票(65歲以上長者、3-6歲兒童、小學生非假日戶外教學):平日 TWD 10 / 假日 TWD 10
- 團體票(20人以上):平日 TWD 150 / 假日 TWD 150 (比個人假日票便宜50元!)
- 停車費:小型車 TWD 100 / 機車 TWD 20
我的經驗談: 如果你是專程來爬三星山而且打算當天來回,太平山的門票確實是額外開銷。但換個角度想,繳了門票錢,也享用了園區內維護良好的聯外道路與公共設施(例如入口處的廁所)。而且,爬完山如果時間和體力許可,還能順道逛逛太平山莊、蹦蹦車站、見晴懷古步道這些點(雖然要額外時間),也算值回票價。建議一大早入園,直奔登山口,才能避開人潮和午後容易起霧變天的狀況。
【交通資訊】
抵達三星山登山口是關鍵一步,沒有大眾運輸直達,強烈建議自行開車或包車/共乘。
1. 自行開車:
這是最自由的方式。路線很明確:
- 主要路線: 國道5號 (雪山隧道) → 下宜蘭/壯圍交流道 → 接臺7線(往大同鄉方向)→ 經員山、大同 → 接臺7甲線 → 續行至百韜橋(臺7甲約10.3K處)→ 左轉宜專一線 (太平山聯外道路) → 沿著宜專一線一路向上,經土場售票站購票入園 → 繼續上行約25公里,經過白嶺巨木(指標約14.5K)→ 注意看右側,「三星山登山口」指標就在約16.1K處(路邊有小型空地可停幾輛車)。

- 注意: 宜專一線道路狹窄多彎,尤其後段坡度不小,部分路段會車需謹慎。務必注意行車安全!天氣不佳或起霧時更要慢行。 登山口附近停車位極少(約4-5個車位),週末假日非常容易停滿。如果停滿了,就得繼續往上開,到約18.5K附近的「三星山苗圃」停車場停車(有較多車位),然後再往下走約2.4公里的柏油路回到16.1K登山口(這段下坡走起來輕鬆,但回程爬上來就辛苦了)。
2. 包車/共乘:
如果沒有車或不熟悉山路,包車是很好的選擇。許多宜蘭在地的司機熟悉路況。費用依人數、車型、行程安排(是否含其他景點)而異。
3. 大眾運輸(極度不推薦):
理論上,可搭國光客運【1750】路線(宜蘭轉運站 ⇔ 太平山莊)至「白嶺」站下車(站牌約在14.5K)。但:
- 班次極少(通常一天僅1-2班往返)。
- 「白嶺」下車後,仍需步行約1.6公里陡峭的柏油路上坡才能抵達16.1K登山口(這段走起來也不輕鬆,尤其背著登山裝備)。
- 回程要在固定地點、固定時間搭車,時間非常不彈性,不適合登山行程。
真心話時間: 停車問題真的很惱人!我第一次去就是傻傻開到16.1K,發現車位全滿,只好再掉頭往上開到苗圃停車場,然後多花了半小時走那2.4公里才到登山口,還沒開始爬山就已經累了... 所以強烈建議:
- 非假日去! 人少車位機會大。
- 超早出發! 最好能在上午7點前抵達登山口附近,比較有機會停到位置。
- 查詢路況: 出發前務必查詢「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官網或臉書粉專,確認聯外道路與園區開放狀況(颱風、大雨後常有落石或封閉)。
【必去景點】
登頂三星山主峰:
這當然是重頭戲!步道全長約4.3公里(往返),官方標示單程約需2-2.5小時(看個人腳程),爬升約600公尺。整個路線大致可分三段:
- 前段 - 緩坡暖身(登山口 to 0.8K左右): 一開始是平緩寬敞的土徑,夾雜部分枕木階梯,走在柳杉林下,非常舒服輕鬆,算是暖身。
- 中段 - 陡坡挑戰(0.8K to 2.0K左右): 坡度開始明顯變陡,而且越來越陡!這裡是真正的考驗點,路徑變得狹窄,充滿裸露的樹根和濕滑的石塊,有時需要手腳並用拉繩(繩況大致OK)。這段會經過幾處展望點,天氣好時可以回望蘭陽平原,稍稍緩解爬坡的辛苦。體力消耗最大就在這裡。我常開玩笑說,這段是「讓你懷疑人生」的路段。
- 後段 - 箭竹迷宮與登頂(2.0K to 三角點): 接近山頂時,會鑽進高密度的箭竹林中。路徑被兩旁的箭竹包夾,濕氣重時全身很容易被掃得濕透(防水外套很重要!)。有時路跡會變得較不明顯,需留意樹上的登山條指引。在鑽過一大片箭竹後,眼前豁然開朗,三星山三角點(H2352m)就在眼前!基石旁有林務局設立的觀景平臺,視野絕佳!
登頂獎勵: 站在觀景臺上,那份遼闊感真的難以言喻!根據我的親身經驗和多次造訪,這裡的展望絕對是五星級:
- 東望: 整個蘭陽平原盡收眼底,像是一幅巨大的綠色織錦鋪展開來。天氣極佳時,龜山島清晰可見,像顆翡翠浮在湛藍的海面上。
- 西眺: 連綿的雪山山脈稜線氣勢磅礴,層巒疊嶂。特別容易辨認的是南湖大山、中央尖山那壯闊的身影(尤其山頭覆雪時)。

- 北看: 大霸尖山到雪山主峰這段的聖稜線,在天氣通透時也能一窺其雄偉。
- 南瞰: 則是太平山區的翠綠山巒。
特別提醒: 三星山非常容易起霧!我第一次登頂就遇到濃霧,白茫茫一片什麼都看不到,只能摸摸基石悻悻然下山。後來才知道,「早出發」是關鍵!盡量在中午12點前登頂,看到美景的機率才高。午後山嵐霧氣容易湧上來。另外,觀景臺不大,人多時會有點擠。
尋找臺灣山毛櫸:
下山時別急著衝!在步道中後段(大約過了最陡的部分之後),仔細留意步道兩旁或附近的山坡,你很有機會發現臺灣山毛櫸(臺灣水青岡)的蹤影!這種冰河時期孑遺植物是臺灣珍貴的國寶級樹種,主要分佈在北插天山、拉拉山和太平山區(包含三星山周邊)。它的葉子邊緣有獨特的波浪狀鋸齒,秋天時葉片會轉為金黃色,非常漂亮!記得用眼睛欣賞就好,千萬別動手觸控或帶走任何部分。
順訪白嶺巨木:
就在距離登山口不遠的宜專一線約14.5K處。這是一棵樹齡約2500歲的紅檜巨木,樹高約30公尺,樹幹中空但仍生機盎然。雖然只是路邊的一個小點,但親眼見到如此巨大的神木,感受其經歷千年的生命力,還是很震撼的。開車經過時不妨停下來(路邊有小型停車空間),花個5-10分鐘瞻仰一下這位山林的老前輩。
【附近景點】
爬完三星山,如果不急著趕路,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內還有幾個經典景點值得順訪(當然,需要額外時間和體力):
見晴懷古步道
- 介紹: 這條由舊山地運材軌道改建的懷舊步道,曾被外媒評選為全球最美小路之一(雖然我覺得有點過譽,但確實很有味道)。步道平緩好走(單程約900公尺),沿途可見保留的鐵軌、木橋、轉轍器,搭配雲霧繚繞的山谷和遠處的雪山山脈,氣氛懷舊又夢幻。非常適合拍照打卡。
- 地址: 宜專一線約23.1K處(太平山莊上方)。
- 交通: 需自行開車或搭園區接駁車(如入住太平山莊或有蹦蹦車票)至太平山莊,再步行前往步道入口(約10分鐘)。
- 營業時間: 依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開放時間(通常04:00-20:00),但部分路段若坍方或維修會封閉。務必先查詢官網。
太平山莊
- 介紹: 太平山過去的核心運材樞紐,現在轉型為主要的住宿與服務據點(太平山莊)。紅色的檜木建築群依山而建,古色古香。這裡有餐廳、販賣部、展館,也是蹦蹦車的起點。中央階梯兩旁的紫葉槭,在秋季轉紅時美不勝收。

- 地址: 宜專一線約26K處。
- 交通: 自行開車可抵達(有停車場,但假日一位難求)。或搭乘國光客運【1750】。
- 營業時間: 園區開放時間內皆可進入,住宿、餐廳、蹦蹦車等各有其營業時間(蹦蹦車票非常搶手!)。
蹦蹦車
- 介紹: 太平山的招牌體驗!這條全長3公里、軌距762公厘的迷你山地鐵路,過去是運送木材的動脈,如今則是載著遊客穿梭在茂密森林中的觀光列車。終點站「茂興」有懷舊步道(蕨類原生園區)可以走走。搖搖晃晃的車程很有趣,不過車票真的超難搶,旺季要提早很多天預訂!
- 地址: 太平山莊旁(起點)。
- 交通: 需先抵達太平山莊。
- 營業時間: 每日行駛(除保養日或特殊狀況),班次有限。詳細時刻表與售票規定務必查詢太平山官網。
【必吃美食】
爬山消耗大量體力,下山後的美食慰藉絕對是旅程的完美句點!三星鄉和鄰近的羅東鎮,可是美食天堂:
阿婆蔥油餅 (三星店)
- 介紹: 提到三星,怎能錯過蔥油餅?這家在地老店,就在三星路七段(臺7丙)路邊,超大招牌很好認。他們用的是貨真價實、嗆辣夠味的三星蔥,餅皮煎得外酥內Q,蔥花給得大方,咬下去滿口蔥香,超滿足!加顆蛋更完美。每次爬完山,我必來報到,嗑上一兩份才甘心回家。雖然假日排隊人龍很長,但值得等待。
- 地址: 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七段305號
- 營業時間: 通常09:00-17:00 (賣完為止,週二公休較常見,建議查詢)
味珍香卜肉店
- 介紹: 三星鄉的另一項傳奇美食!「卜肉」其實就是炸豬里肌肉條,裹上特調麵糊油炸。味珍香是老字號,卜肉炸得金黃酥脆,肉質軟嫩不柴,沾點胡椒鹽就很好吃。除了卜肉,他們的炒麵、酸辣湯、炸蔬菜(炸綜合)也頗受歡迎。份量大,適合多人分享。
- 地址: 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七段305號 (沒錯,就在阿婆蔥油餅隔壁!常常兩攤一起排)
- 營業時間: 通常10:00-17:30 (週三公休)
羅東夜市
- 介紹: 如果還有胃口或時間較充裕,開車約40分鐘就能到宜蘭最熱鬧的羅東夜市。這裡美食選擇爆炸多!我的口袋名單包括:
- 阿灶伯當歸羊肉湯: 湯頭溫潤鮮美,羊肉片給得大方,冬天來一碗超暖身。
- 小春糕渣、卜肉、照燒皮蛋: 一次吃到多樣特色炸物,糕渣外酥內軟燙口,皮蛋照燒口味很特別。
- 魏姐包心粉圓: 經典甜點,熱的或冰的包心粉圓都好吃,配料豐富。
- 三星蔥肉串: 夜市裡很多攤都有,現烤的香氣逼人,蔥段多汁,肉串鮮嫩。
- 地址: 宜蘭縣羅東鎮興東路與民生路、公園路一帶
- 營業時間: 傍晚開始(約17:00-18:00)至深夜(00:00左右)
【附近住宿】
由於三星山行程通常需要很早出發,加上太平山區域範圍廣大,住在附近或太平山莊內會是最方便的選擇。以下列出幾種常見型別:
太平山莊
- 介紹: 位於太平山核心區,最大的優勢就是方便!對於計劃攀登三星山或遊覽太平山其他景點(如蹦蹦車、見晴步道)的人來說,省去大清早開車上山的時間與停車困擾。房型從雅房到套房都有(熱門需早訂),提供餐廳(合菜或簡餐)。缺點是房間設施較簡單老舊(畢竟歷史悠久),且價格不低。晚上山莊周邊很安靜,運氣好可觀星。
- 地址: 宜蘭縣大同鄉太平巷58之1號(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內)。
- 交通: 自行開車須購票進入園區直達。或搭乘國光客運【1750】。
- 營業時間: 住宿Check-in時間通常約下午3點後,Check-out上午11點前。需透過林務局訂房系統預訂。
鳩之澤溫泉館
- 介紹: 位於宜專一線約3.5K處(土場收費站附近)。相對於山莊,這裡海拔較低(約550公尺),較不易起霧。提供更現代化、舒適的住宿體驗,房間較新穎寬敞,有寬闊的草坪庭園,適閤家庭。也有餐廳。雖然離三星山登山口還有一段車程(約40分鐘),但比從山下開上來近很多,且開車進園區相對方便。
- 地址: 宜蘭縣大同鄉燒水巷25號。
- 交通: 需自行開車。
- 營業時間: 住宿入住/退房時間依飯店規定。需自行向飯店訂房。
山腳下民宿/旅館
- 介紹: 主要集中在太平山腳下的大同鄉、三星鄉、員山鄉一帶。型別從特色民宿、溫泉會館到一般旅店、農莊都有。價格範圍廣,選擇更多元,通常房間設施和服務會比太平山莊好,且更容易找到含早餐的選擇。優點: 選擇多、價格彈性大、餐飲選擇豐富許多(可去羅東夜市或當地餐廳)。缺點: 前往三星山登山口的路程最遠(從羅東/三星開上去至少需1.5小時),意味著你需要更早起床出發(凌晨4、5點)。適合不介意開山路或爬完山後想好好休息享受度假感的人。
- 地址範例(僅供型別參考):
- 大同鄉:英仕山莊、雅廬景觀渡假別墅、玉蘭茶園周邊民宿群...
- 三星鄉:水岸三星民宿、三星白宮...
- 員山鄉:勝洋休閒農場、鳳凰宿...
- 羅東鎮:各式商旅、設計旅店(選擇最多)。
- 交通: 需自行開車或叫計程車上山(費用高昂)。
- 營業時間: 依各住宿點規定。需自行訂房。
住宿選擇小結:
| 型別 | 優點 | 缺點 | 適合物件 |
|---|---|---|---|
| 太平山莊 | 位置極佳! 省去清晨開車時間與停車困擾。方便遊園。安靜。 | 設施較舊,房型選擇少,價格高,極難訂(尤其假日)。 | 想最早抵達登山口、深度暢遊太平山者。 |
| 鳩之澤溫泉館 | 設施較新較舒適,環境清幽,有溫泉(需另購票)。海拔較低不易起霧。開車進園區方便。 | 離登山口仍有一段車程(約40分鐘)。 | 重視住宿舒適度、想泡湯、不排斥早起開一小段山路者。 |
| 山腳下民宿/旅館 | 選擇多元,價格範圍廣,設施通常較好,餐飲選擇極豐富(下山後)。 | 路程最遠!(上山至少1.5小時),需極早起床。 | 預算考量、重視住宿品質與餐飲、爬完山想好好放鬆度假者。 |
【注意事項】
爬三星山不是逛公園,做好準備才能安全又開心:
- 天氣是關鍵! 三星山多雨潮濕,步道易濕滑泥濘。務必出發前查清天氣預報(尤其太平山區的預報)。避免在豪大雨、颱風過後(易坍方落石)或濃霧天前往。最佳季節: 春末到秋初(4月-10月)較穩定,但夏季午後雷陣雨機率也高。秋冬晴朗乾燥時視野最好,但山頂風大很冷。
- 裝備要齊全(強制性!):
- 鞋: 絕對必須穿防滑性佳的登山鞋或越野跑鞋! 一般運動鞋、平底鞋、休閒鞋在濕滑的樹根石塊上非常危險,容易滑倒。這點我覺得超重要!
- 衣: 採洋蔥式穿法。排汗衣(底層) + 保暖中層(刷毛、薄羽絨) + 防風防水外套(外層)。山頂風大氣溫低,即使山下溫暖也要帶。備用衣物(至少一件乾爽的排汗衣)放揹包裡,流汗濕掉後下山換。
- 褲: 建議穿長褲(耐磨、防刮箭竹)。怕滑倒的人,建議帶登山杖, 特別在下坡時輔助很大。
- 揹包: 雙肩揹包,容量約20-30L。
- 糧水: 足夠的飲用水(至少1500ml,夏天需更多)、行動糧(能量棒、鹽糖、餅乾、飯糰、水果)。山上沒補給點!我習慣帶點酸梅或鹽錠,預防抽筋。
- 其他必需品: 頭燈(必備!以防萬一耽誤行程)、手機、行動電源、個人藥品、防蚊液(低海拔段蚊子頗兇)、健保卡、少量現金、垃圾袋(自己的垃圾自己帶下山!)。
- 選配: 手套(拉繩防磨)、雨衣雨褲(比雨傘實用)、帽子、太陽眼鏡、簡易急救包、哨子、地圖/GPS軌跡(建議下載離線地圖,山上訊號差)。
- 時間掌控: 請務必早起出發! 目標是上午7點前抵達登山口(意味著你可能凌晨4、5點就要從山下出發)。這樣才能確保:
- 比較好停車。
- 天氣比較穩定,登頂看到美景的機率高。
- 有充裕的時間應對可能的迷惘(尤其在箭竹區)或體力不繼。

- 避免摸黑下山(雖然帶了頭燈,但天黑走山路風險大增)。
- 體能要求: 三星山步道雖然不長,但中段坡度陡峭且持續,需要一定的體力和肌耐力(特別是腿部)。平常沒有運動習慣的人會非常辛苦,甚至可能無法完成。 建議行前幾週做些基礎的爬山或健行訓練。
- 路況與路標: 步道維護屬「登山型」,非觀光型棧道。部分路段濕滑、狹窄、樹根盤錯、箭竹林茂密。務必留意樹枝上的登山布條指示(黃色、紅色等),尤其在鑽箭竹林時,容易迷失方向(我就曾不小心走錯一小段)。專心看路,不要只顧著聊天或拍照。
- 環境保護: 請遵循無痕山林(LNT)原則:
- 所有垃圾帶下山! 包含果皮、衛生紙(建議用夾鏈袋裝好)。廁所只在入口售票站或太平山莊有。
- 不餵食野生動物。
- 不攀折花木、不帶走任何自然物(除非是垃圾)。
- 不喧嘩,降低對環境的幹擾。
- 個人安全與責任:
- 建議結伴同行, 避免獨攀。告知家人行程計畫與預計下山時間。
- 量力而為! 如果中途感到體力不支、天氣轉壞或身體不適,請果斷放棄登頂,立即折返。 山永遠在那裡,安全回家最重要。我就曾在快登頂時因膝蓋舊傷不適而放棄,雖然遺憾但很正確。
- 登山口和山頂手機訊號微弱甚至沒有(中華電信可能偶有零星訊號),要有心理準備。
- 注意野生動物: 山區可能有蛇、蜜蜂、螞蝗(尤其在潮濕的箭竹叢下)。行走時注意腳步,避免穿入濃密草叢。遇到蛇請安靜繞開,勿驚擾。被螞蝗叮咬別硬拔,撒點鹽或用手彈掉即可。
我的裝備清單懶人包(必帶打勾):
- [✓] 防滑登山鞋/越野跑鞋
- [✓] 排汗衣褲
- [✓] 保暖中層
- [✓] 防風防水外套
- [✓] 長褲
- [✓] 雙肩揹包
- [✓] 飲用水 (1500ml+)
- [✓] 行動糧/午餐
- [✓] 頭燈 (含備用電池)
- [✓] 手機 + 行動電源
- [✓] 防蚊液
- [✓] 個人藥品 (暈車藥、腸胃藥、個人常用藥)
- [✓] 健保卡、身分證
- [✓] 現金 (小額,繳停車費、買門票、下山買點心)
- [✓] 兩個垃圾袋
- [ ] 登山杖 (建議)
- [ ] 手套 (建議,拉繩好用)
- [ ] 雨衣雨褲 (視天氣預報)
- [ ] 帽子、太陽眼鏡
- [ ] 哨子
- [ ] 簡易急救包 (OK繃、彈繃、消毒棉片)
- [ ] 離線地圖/GPS軌跡 (建議手機安裝登山APP)
【Q&A (常見問題)】
Q: 爬三星山需要申請入山證嗎?
A: 不需要。 攀登三星山步道位於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內,只需購買園區門票即可。無需另外申請警政署的入山證。
Q: 三星山步道適合帶小朋友或長輩嗎?
A: 不推薦給年幼的小朋友(小學低年級以下)或體力不佳、平常沒運動習慣的長輩。 步道中段陡峭且濕滑,需要相當的體能和平衡感。如果是平常有爬山習慣、體力好的國小中高年級以上孩子或長輩,且裝備齊全、行程規劃充裕(不趕時間),則可以考慮。
Q: 爬完大概要多久時間?
A: 時間因人而異。 官方標示往返約4-5小時(包含山頂休息)。體力好、不逗留的人可能3.5小時內完成。一般人(包含拍照、休息、吃東西)抓4.5-6小時比較保險。建議預留充足時間,避免摸黑。第一次爬或腳程較慢者,請多估半到一小時。早出發絕對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