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真心熱愛美食、特別是對各種發酵風味著迷的傢伙,泡菜料理簡直就是我廚房裡的常駐明星。那種酸爽開胃、又能變化萬千的滋味,真的讓人慾罷不能。在臺灣,泡菜的運用早已跳脫出單單作為小菜的角色,它融入了我們的日常餐桌,成為點亮家常菜的關鍵魔法。市面上講泡菜的文章不少,但很多都集中在韓國泡菜或是基本做法,我想分享的,是更貼近臺灣家庭廚房、更活用「泡菜」這個元素的 泡菜料理,而且絕對是我親身實驗、不斷調整的心得,保證原創,接地氣! 今天就讓我用滿滿的誠意,跟你聊聊幾個我超愛做、也超受歡迎的 泡菜料理 吧!
泡菜料理的靈魂
泡菜料理 的靈魂,當然是那罐親手做(或精挑細選)的好泡菜。我強烈建議,如果你想做出真正道地美味的 泡菜料理,花點時間自己做一罐基礎泡菜是值得的。風味更貼合自己喜好,成本也更划算。市面上當然也有不錯的現成品,但自己做的成就感不一樣,而且你知道里面放了什麼,安心!
我的萬能基礎泡菜 (臺灣家常版)
食譜: 就是這罐讓我家餐桌常備酸香的好東西!
- 山東大白菜 1 顆 (約 2 公斤) – 選葉子厚實飽滿的
- 粗鹽 (非碘鹽) 1 杯 (約 200 克) – 用於殺青脫水
- 飲用水 足量 (覆蓋白菜)
(醃醬材料)
- 糯米粉 3 大匙 + 水 200ml – 煮成煳煳,增加黏稠度幫助附著
- 韓國辣椒粉 (粗+細混合) 1 杯 (約 120 克) – 風味關鍵!建議用韓國進口的,顏色香味都不同
- 魚露 5 大匙 – 提供鹹鮮底味,不可省略!
- 蝦醬 1.5 大匙 (可選,但加了層次更豐富) – 找東南亞食品店
- 中型蘋果 1/2 顆 (去皮去核) – 天然甜味和酵素來源
- 中型洋蔥 1/2 顆
- 大蒜 8-10 瓣 – 蒜香是精髓
- 姜 1 小塊 (約拇指大)
- 白蘿蔔 1/4 條 (切絲或小條) – 增加爽脆口感
- 青蔥 3-4 根 (切段) – 最後拌入增添香氣
- 砂糖 或 寡糖 2-3 大匙 (依喜好調整) – 中和發酵酸度,平衡味道
- 處理白菜: 白菜對半切開,再切成適口大小 (我喜歡切約 5-6 公分寬)。用清水沖洗乾淨,稍微瀝乾。找一個超大容器或鍋子,一層白菜一層粗鹽鋪好 (鹽主要抹在梗部厚的地方),倒入足量冷水覆蓋白菜。上面壓一個重盤或裝了水的容器,確保白菜完全浸在水裡。室溫靜置 至少 6 小時,最好過夜 (8-12 小時)。這個步驟叫「殺青」,讓白菜軟化、脫水。
- 沖洗瀝乾: 時間到後,把白菜撈出來,用 大量的冷開水或過濾水 沖洗 至少 3 遍,把多餘的鹽分徹底洗掉。然後一定要 用力擠乾白菜的水分!擠得越幹,醃醬越容易附著,成品風味更集中。放在瀝水籃裡瀝乾備用。這步驟需要點力氣,別偷懶!
- 製作米煳: 小鍋子裡混合糯米粉和 200ml 水,中小火加熱,不停攪拌直到變成透明濃稠的漿煳狀 (像勾芡完成的樣子)。離火放涼備用。
- 打水果泥: 把蘋果、洋蔥、大蒜、姜放入食物調理機或果汁機,打成細緻的泥狀。
- 混合醃醬: 準備一個超大碗(真的需要很大),倒入放涼的糯米煳、打好的水果泥、韓國辣椒粉、魚露、蝦醬(如果用)、砂糖/寡糖。用乾淨的手或大勺子徹底攪拌均勻,直到形成濃稠、顏色鮮豔的醬料。嚐嚐味道?鹹度、甜度、辣度這時可以微調(但記住魚露很鹹,糖可以中和)。辣椒粉的辣度品牌差異大,建議分批加入調整。
- 拌入蔬菜: 將擠乾的白菜、蘿蔔絲、蔥段倒入醃醬大碗中。戴上料理手套,這是關鍵!用手像按摩一樣,把醬料 徹底、均勻地 塗抹在每一片白菜葉子和蘿蔔絲上。要確保所有食材都裹上紅豔豔的醬汁。這個過程很療愈,但也可能會弄得有點亂。拌好後整體應該是溼潤但不會水水的。
- 裝罐發酵: 準備 乾淨、無水無油 的可密封玻璃罐(或專用泡菜盒)。將拌好的泡菜 緊密地 壓入罐中,儘量排出空氣。醬汁應該能覆蓋住食材。不要裝太滿,留點空間給發酵產生的氣體(約 8 分滿)。密封好罐子。
- 發酵熟成:
- 初期發酵 (產生風味): 將罐子放在 室溫陰涼處 (約 20-25°C) 發酵 1-2 天。期間你會看到罐子裡開始產生小氣泡,這是乳酸菌活躍的好現象!每天開啟蓋子一次稍微按壓一下泡菜釋放氣體,再蓋緊。室溫越高,發酵越快,要注意觀察。聞起來有酸香氣、嚐起來酸味明顯(但不過酸)且白菜梗變軟透,就可以進行下一步。
- 低溫熟成 (風味融合): 將泡菜罐移入 冰箱冷藏 (4°C 左右)。低溫會大幅減緩發酵速度,讓風味慢慢融合、變得圓潤溫和。冷藏 至少 1-2 周 後再吃,風味最佳!它會繼續緩慢發酵,風味會越來越醇厚。泡菜可以儲存好幾個月(越酸越耐久),但通常等不到那麼久就被吃光了!
有了這罐萬能泡菜,廚房立刻多了一個超級助手!它能變化出的 泡菜料理 真的太多了。分享三個我家餐桌超高回頭率的:
食譜: 天冷或沒胃口時的救星!酸辣開胃,一碗下肚超滿足。
- 自制或市售泡菜 1.5 碗 (連湯汁一起,約 250-300 克) – 泡菜料理 的靈魂!
- 豬五花肉片 或 梅花豬肉片 200 克 – 帶點油花更好
- 板豆腐 或 嫩豆腐 1 盒 (約 300 克) – 切塊
- 洋蔥 半顆 – 切絲
- 金針菇 1 包 – 去根部剝散
- 青蔥 2 根 – 切段 (蔥白蔥綠分開)
- 蒜末 1 茶匙 (可選,增香)
- 高湯 或 水 600-800ml – (看鍋子大小和喜歡的濃稠度)
- 韓式辣椒醬 (고추장) 1-1.5 大匙 – 增加濃郁度和辣度
- 醬油 1/2 大匙 – 調整鹹度
- 砂糖 或 寡糖 1 小匙 – 平衡酸辣
- 食用油 1 大匙
- 爆香炒泡菜: 鍋子燒熱,下食用油,放入蔥白段、蒜末(如果用)爆香。接著放入 泡菜 (連湯汁),中火翻炒 3-5 分鐘。這個步驟超級重要!把泡菜的酸香味和紅油充分炒出來,湯底才會香濃。炒到泡菜看起來有點透亮,香氣撲鼻就對了。
- 加入肉片: 把豬肉片放入鍋中,和泡菜一起拌炒,炒到肉片變色,約七八分熟。泡菜的酸辣已經滲入肉裡了。
- 注入高湯 & 調味: 倒入高湯或水,加入 韓式辣椒醬、醬油、糖。攪拌均勻,嚐嚐味道?這時可以調整鹹淡、辣度和甜度。喜歡更辣就再加點辣椒醬,不夠鹹加點醬油或鹽。
- 煮滾下料: 湯煮滾後,放入切塊的 豆腐 和 洋蔥絲。轉中小火,讓它們慢慢煮入味,約 5 分鐘。
- 加入金針菇: 最後放入容易熟的金針菇,煮約 2 分鐘 即可。
- 起鍋點睛: 撒上剩下的 蔥綠段,立刻關火上桌!熱騰騰、紅通通的,看著就暖和。配上一碗白飯,絕了!
- 食材超自由!冰箱有什麼就丟什麼:鴻禧菇、香菇、黃豆芽、年糕、泡麵都很搭!這就是 泡菜料理 的包容性。
- 喜歡奶香?起鍋前打顆蛋下去,半熟蛋拌飯吃超讚。
- 湯的濃稠度看個人,喜歡濃一點的水就少加點,或者最後勾個薄芡(但我通常不勾,喜歡原味)。
- 怕太辣?炒泡菜時辣椒醬可以後放,或者選用辣度較低的泡菜。泡菜料理 的辣度完全可以自己掌控。
食譜: 超級下飯!5 分鐘快炒就能上桌的家常美味。冰箱常備菜救星。
- 豬五花肉片 或 梅花豬肉片 300 克 – 切一口大小或直接用肉片
- 自制或市售泡菜 1 碗 (連少許湯汁,約 150-200 克) – 切小塊一點比較好炒勻
- 洋蔥 1/4 顆 – 切絲
- 蒜末 1 大匙 – 提味關鍵
- 青蔥 1-2 根 – 切段 (蔥白蔥綠分開)
醃肉料
- 醬油 1 大匙
- 米酒 1 大匙
- 白胡椒粉 少許
- 香油 1 茶匙
- 玉米粉 或 太白粉 1 茶匙 (可省略,讓肉更嫩)
調味
- 砂糖 或 寡糖 1 小匙 – 平衡酸度
- 泡菜汁 1-2 大匙 (增風味)
- 香油 1 茶匙 (起鍋前)
- 白芝麻 少許 (裝飾)
- 食用油 1.5 大匙
- 醃肉: 豬肉片用醃肉料抓勻,醃製約 15-20 分鐘。這樣肉會更入味更嫩。
- 爆香: 炒鍋燒熱,下 1 大匙 食用油,放入 蒜末 和 蔥白 爆香,炒到香味出來。
- 炒肉: 轉中大火,放入醃好的 豬肉片,快速翻炒至肉片 約八九分熟、表面變色。盛出備用。別炒太久免得肉老。
- 炒香泡菜: 原鍋補剩下 半大匙 油(如果鍋夠潤可不補),放入 洋蔥絲 炒到稍微軟化透明。接著放入 切塊的泡菜,中火翻炒 2-3 分鐘,把泡菜的酸香和紅油炒出來。
- 混合翻炒: 將炒好的肉片倒回鍋中,與泡菜、洋蔥一起拌炒均勻。
- 調味: 加入 糖、泡菜汁,快速翻炒讓味道融合。試試味道?通常泡菜的鹹度就夠了,不夠再加點醬油。喜歡更溼潤可以再加點泡菜汁或少許水。
- 起鍋: 撒上 蔥綠段,淋上 香油,翻炒兩下立刻關火!盛盤後撒上 白芝麻 點綴。完成!
- 豬肉換成雞肉、牛肉片(如牛小排薄片)也超好吃!海鮮類如蝦仁、花枝也可以,但要注意火候別炒老了。這就是 泡菜料理 的百變魅力。
- 喜歡蔬菜?可以加點切片的高麗菜、紅蘿蔔絲或青椒片一起炒,增加口感營養。
- 炒泡菜的步驟不能省,直接下鍋混合味道會不夠香。這是讓 泡菜料理 風味升級的關鍵。
- 超級下飯!配飯、拌麵、夾吐司或饅頭都贊。帶便當也適合,微波後香氣更融合。
食譜: 完美的點心、宵夜或清冰箱料理!外酥內軟,酸辣夠味。
- 中筋麵粉 1 杯 (約 120 克)
- 糯米粉 2-3 大匙 (增加Q度,可省略全用中粉但口感較實)
- 冰水 約 3/4 杯 – 180ml (視麵糊濃稠度調整)
- 雞蛋 1 顆
- 自制或市售泡菜 1 碗 (約 150 克) – 擠掉多餘湯汁,切碎
- 泡菜汁 2 大匙 – 增添風味和顏色
- 青蔥 1-2 根 – 切蔥花 (蔥白蔥綠分開,蔥白可爆香)
- 洋蔥 1/4 顆 – 切小丁
- 紅蘿蔔 (可選) 一小段 – 切細絲或小丁
- 鹽 少許 (約 1/4 小匙,泡菜有鹹度,先少放)
- 白胡椒粉 少許
- 食用油 適量 (煎餅用)
蘸醬 (隨意)
- 醬油 1 大匙
- 白醋 或 水果醋 1/2 大匙
- 開水 1/2 大匙
- 蒜末 少許
- 白芝麻 少許
- 糖 一小撮 (可選)
- 製作麵糊: 大碗中放入 中筋麵粉、糯米粉(如果用)、鹽、白胡椒粉 稍微混合。打入 雞蛋,倒入 冰水 和 泡菜汁。用筷子或打蛋器 輕輕攪拌,只要混合均勻至無粉粒即可,不要過度攪拌以免出筋口感變韌。麵糊的狀態應該是 稍微濃稠、可以流動的酸奶狀。太稠煎出來會厚實,太稀不易成型。水可以慢慢加調整。
- 加入配料: 將 切碎的泡菜、洋蔥丁、紅蘿蔔絲(如果用)、大部分蔥花(留一點最後撒) 倒入麵糊中,輕輕拌勻。
- 煎餅: 平底鍋燒熱,倒入 稍多一點的食用油 (約能鋪滿鍋底),油熱後(中小火),舀一大勺麵糊倒入鍋中,用鍋鏟或湯勺背面稍微 攤平成圓形(厚度約 0.5-1 公分)。中小火慢煎。
- 翻面: 煎約 3-4 分鐘,直到邊緣凝固、底部呈現漂亮的金黃色,並且搖晃鍋子時煎餅可以滑動。這時用鍋鏟小心地翻面(動作要快準穩!)。如果怕破,可以用比煎餅大的盤子輔助翻面:先把煎餅滑到盤子上,再倒扣回鍋裡。
- 煎熟起鍋: 翻面後繼續煎另一面約 3 分鐘,同樣煎至金黃色、用筷子戳中心沒有面糊黏著即可。喜歡更酥脆可以多煎一下下。盛出放在廚房紙巾上稍微吸掉多餘油份。
- 切塊享用: 趁熱切成適口大小,撒上剩下的蔥花。搭配簡單的蘸醬一起吃,風味更佳!
- 泡菜擠幹! 這是重點!泡菜水分太多,麵糊會太溼,煎出來軟趴趴不酥脆。切碎後記得用力擠一下。
- 油要夠熱、夠多: 油溫不夠容易沾鍋,油量不足煎不出酥脆感。煎餅就是需要點油才香脆。別怕,出鍋後用紙巾吸一下就好。這是 泡菜料理 中為數不多需要油多一點的。
- 耐心小火煎: 不要急著翻面!底面沒定型就翻會散掉。等邊緣凝固、金黃搖晃時再翻。
- 配料變化: 加些蝦仁、花枝小塊、韭菜段進去也很棒!清冰箱的好選擇。讓這道 泡菜料理 充滿驚喜。
- 蘸醬解膩: 微酸的蘸醬可以平衡煎餅的油膩感,增加風味層次。

Q&A:泡菜料理的常見疑惑
用途 | 推薦酸度 | 原因 |
---|---|---|
直接當小菜吃 | 酸度適中 | 我喜歡帶點甜、口感爽脆的,太酸反而不易入口 |
煮湯鍋 (如泡菜鍋) | 發酵足、酸味明顯 | 酸味經過煮滾融入湯底,變得醇厚溫和,湯頭更濃郁開胃 |
快炒 (如泡菜炒豬肉) | 中度酸度 | 太酸的泡菜直接炒酸味尖銳突出,易搶走其他食材味道 |
做煎餅 | 酸度不要太高 | 煎餅直接品嚐泡菜塊,太酸影響整體平衡 |
挑選重點: 買市售泡菜時留意包裝上的製造日期。通常日期越新,酸度越低、辣味越鮮明、口感越脆。放越久則酸度越高、風味更醇厚、口感會變軟一些。瞭解 泡菜料理 的需求來選擇很重要!自己做的話,就能掌控不同階段的酸度來做不同的菜了。
- 小黃瓜泡菜: 口感超爽脆!直接吃就很棒,切小塊拌炒雞肉丁或炒蛋別有風味。
- 白蘿蔔塊泡菜 (깍두기, Kakdugi): 蘿蔔的甜味和爽脆感是特色。切丁煮湯鍋有口感,切小塊炒飯炒麵增加風味層次。
- 水蘿蔔泡菜: 顏色粉嫩漂亮,風味較溫和清爽。做沙拉、涼拌菜或配烤肉解膩很好。
- 韭菜泡菜: 香氣特殊,非常開胃。切碎拌入煎餅麵糊、炒肉末或炒豆腐都香。
這些不同蔬菜做的泡菜,因為材質、風味不同,適合的料理方式也會有點差異。但原則相通:發酵帶來的酸香旨味 (Umami) 是核心。多嘗試用不同泡菜入菜,你會發現 泡菜料理 的無限可能!我最近就用小黃瓜泡菜碎片拌炒絞肉做成了開胃的炸醬,意外的搭!
泡菜料理的魅力真的說不完!它不僅是一道小菜,更是點亮餐桌、激發創意的好夥伴。希望我分享的這些食譜和心得,能讓你也愛上在家動手做這些溫暖又開胃的 泡菜料理。別怕失敗,多做幾次,找到屬於你自己的完美風味!下次冰箱裡那罐泡菜,別隻配粥啦,試試看讓它變身餐桌上的主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