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的,每次踏進台北車站,那股熟悉的、混雜著各種食物香氣、人聲鼎沸、還有點涼涼的空調味撲面而來,我就知道,覓食時間又到了!台北車站美食街,這個堪稱全台北最繁忙的地下美食戰場,對我來說,就像一個超級大的、24小時(好啦,其實沒到24小時,但開很晚)營業的「選妃」現場。從學生時代趕補習前狼吞虎嚥一份鐵板燒,到出社會後加班到懷疑人生時急需一碗熱騰騰的湯麵撫慰心靈,再到現在特意為了某家新開的甜點店或想念的老味道專程跑一趟,它承載了太多台北人的生活片段。
這個超級戰區,嚴格來說涵蓋了好幾塊區域,主要分佈在:
- 微風台北車站: 這絕對是台北車站美食街的主戰場,規模最大、人氣最旺!它就位於車站大廳的B1、1F和2F。B1以各式各樣的餐廳為主,從日式拉麵、韓式料理、中式快餐、港式點心、牛排館、速食店到特色小吃攤,應有盡有,選擇多到眼花撩亂,午餐時刻排隊人龍是家常便飯。1F則有許多伴手禮名店(像鼎鼎大名的微熱山丘、佳德鳳梨酥)和輕食咖啡廳,適合買點心或坐下來喝杯咖啡。2F則有更多餐廳選擇,景觀也相對開闊。台北車站美食街的精華,很大一部分就在這裡!
- 中山地下街 / 台北地下街 (Y區/Z區): 這是從台北車站往中山站方向的長長地下街,其中靠近台北車站端(編號Y、Z開頭的區域)也是小吃攤販雲集的地方。雖然整體環境和精緻度可能略遜於微風,但這裡更能找到那種傳統、接地氣的台灣小吃風味,價格通常也更親民一些,是許多通勤族和在地人的愛。想吃碗陽春麵、滷肉飯、或是古早味甜點,往這邊鑽準沒錯。
- 京站時尚廣場地下美食街: 雖然嚴格來說京站位於台北轉運站,但因為跟台北車站地下是連通的(走一小段路),很多人也把它視為台北車站美食街的延伸。京站B3的美食街規劃比較新穎,同樣匯集了豐富的餐飲選擇,類型跟微風類似但品牌略有不同,也是覓食的好去處。
對我來說,台北車站美食街的魅力就在於它的「超強便利性」和「超高密度選擇」。無論你來自哪裡、要去哪裡,只要經過台北車站,幾乎都能在這裡找到你想吃的、你能接受的價位。當然,缺點也是顯而易見:尖峰時刻人擠人、找位置要靠運氣或眼明腳快、部分店家品質可能因為追求翻桌率而...嗯,你懂的。不過瑕不掩瑜,它依然是台北市最具代表性的美食地標之一。
交通與停車場:捷運王道,開車請三思
要去台北車站美食街?我的真心話是:拜託拜託,搭捷運或火車吧!(高鐵當然也行)真的方便太多太多了!
- 捷運: 這是宇宙無敵推薦的方式!無論你搭淡水信義線(紅線)、板南線(藍線)、松山新店線(綠線),通通都在「台北車站」下車。走出閘口,你基本上就已經置身於美食戰區的核心了!跟著指標(通常寫「微風廣場」或「台北地下街」)走,完全不用風吹日曬雨淋,完美。尤其如果只是單純想吃東西,搭捷運絕對是最明智、最省時的選擇。
- 台鐵/高鐵: 如果你是搭火車或高鐵到台北車站,那就更簡單了,下車後直接進入車站大廳,往下(B1)走就是微風美食廣場,或是尋找往「台北地下街」、「中山地下街」的指標。完全無縫接軌,行李多也不怕(有電梯)。
- 公車: 台北車站是超級大公車轉運站,四面八方都有公車抵達。下車後通常需要走一小段路進入車站建築物內,再循指標前往地下街。稍微麻煩一點點,但還是比開車好。
- 開車: 講到開車... 我必須老實說,這絕對是下下策!台北車站周邊的交通,只能用「恐怖」來形容。尖峰時段塞車是家常便飯,停車更是大魔王挑戰。
- 停車場: 台北車站本身有附設地下停車場(入口在東側和西側),但位置非常有限,等待時間長,而且停車費率相當高(假日更貴)。我曾經為了停進去等了快半小時,繳費時心都在滴血... 附近也有一些民營停車場(如天成飯店、新光三越站前店、中山北路巷弄內等),但同樣一位難求且價格不斐。
- 真心建議: 除非你扛著超多大件行李、行動非常不便,或者是要接送人且時間抓得很剛好,否則真的強烈不建議開車來台北車站美食街覓食。省下來的停車費和時間,拿去美食街多吃幾樣不是更好嗎?
美食推薦:貪吃鬼的實戰口袋名單 (10間精選)
好啦,重頭戲來了!在台北車站美食街打滾這麼多年,當然累積了不少心頭好與踩雷經驗。以下這份名單,都是我真金白銀、用無數頓飯(和排隊時間)換來的真實體驗。口味很主觀,但我盡量客觀描述,也會不客氣地寫出我覺得的缺點!每家都按照要求,從介紹、地址、營業時間、價位來寫。記住,這裡競爭激烈,店家異動也算頻繁,出發前最好再稍微確認一下哦!
(1) 點點心 - 精緻可愛港點控必訪

介紹: 來自香港的知名點心專賣店,在微風台北車站2樓。招牌是那個會流鼻涕的「豬仔流沙包」,造型可愛到捨不得吃(但還是要吃掉!)。他們的燒賣、腸粉、蘿蔔糕水準都不錯,口味算是比較精緻、有創意的港點路線,不是那種很粗獷的茶餐廳風格。我個人很愛「脆皮鮮蝦腸」,外皮酥脆裡面蝦子飽滿。環境明亮乾淨,適合朋友小聚或帶長輩來吃點心。缺點嘛...就是價格稍微偏高,份量不算大,男生要吃飽可能得多點幾樣,而且假日排隊人潮很可怕!
地址: 微風台北車站 2F (台北市中正區北平西路3號2樓)
營業時間: 週日至週三 10:00 - 21:30;週四至週六 (含例假日前夕) 10:00 - 22:00
價位: 中高價位。點心類大概在 $108 - $168 之間,飯麵類 $188 - $248 左右,還要加10%服務費。兩人吃下來輕鬆破千。
(2) 花月嵐拉麵 - 濃郁蒜香重口味代表
介紹: 如果你跟我一樣是「重口味拉麵控」,特別是熱愛濃厚蒜味湯頭,花月嵐絕對是台北車站美食街裡不可錯過的選擇!位於微風B1。他們家招牌就是「大蒜拳骨拉麵」,湯頭濃郁到幾乎是糊狀(不誇張),蒜味超級強勁,吃完口氣很「驚人」但很過癮(記得帶口香糖)。麵條是細直面,吸附湯汁能力強。可以免費加生大蒜(用那個壓蒜器自己壓,很有儀式感)和辣韭菜,增加風味層次。叉燒是薄片,但算入味。缺點就是真的太鹹太油了,我通常會請他們加點清湯稀釋一下,而且吃完會很渴。口味清淡的朋友請三思!
地址: 微風台北車站 B1 (台北市中正區北平西路3號B1)
營業時間: 週一至週日 10:00 - 22:00
價位: 中等價位。經典拉麵一碗約 $230 - $250。加點配料或套餐會再高一點。免服務費。
(3) 大戶屋 - 日式定食的安心選擇

介紹: 當我想吃得清爽一點、均衡一點,但又不想隨便吃個便當時,大戶屋常常是我的首選。同樣在微風B1。他們是日本來的連鎖定食餐廳,品質穩定度很高。招牌是各種「定食」,主菜選擇超多:炸雞塊、烤魚、漢堡排、豬排、雞肉野菜燴黑醋醬... 搭配白飯(可以續!)、味噌湯、小菜。我最常點「炭烤雞肉野菜燴黑醋醬定食」,雞肉嫩,野菜多,黑醋醬開胃下飯。他們的「釜飯」系列也很有特色,米飯粒粒分明帶點鍋巴香。環境舒適,服務也不錯。缺點是價格不算便宜,而且有時候出餐會稍慢(尤其人多時),味道就是穩但少了點驚豔感。
地址: 微風台北車站 B1 (台北市中正區北平西路3號B1)
營業時間: 週一至週日 11:00 - 21:30 (最後點餐 21:00)
價位: 中等偏上。定食類價格約在 $300 - $450 之間,需加10%服務費。
(4) 繼光香香雞 - 經典台式炸雞香氣逼人
介紹: 這應該是許多人學生時代的共同回憶吧!經典的台式炸雞專賣店,在微風B1和台北地下街都有據點。那股獨特的香料味,老遠就聞得到,每次經過都很難抗拒。招牌當然是「香香炸雞」,外皮酥脆帶點微甜辛香料味,雞肉醃得夠味又多汁。其他像魷魚酥、甜不辣、杏鮑菇也很多人點。就是那種邪惡但美味的國民小吃。買一份提著走,邊逛邊吃,或者在美食街找個角落站著快速解決,都很適合。缺點是現炸需要等,有時候炸得太乾或油耗味重(看分店和運氣),熱量爆表不用說。但久久沒吃就會想念那味道!
地址: 微風台北車站 B1 / 台北地下街 Y區 (具體位置請認明香味!)
營業時間: 配合商場,約 10:30 - 22:00 (各分店可能略有差異)
價位: 平價。香香炸雞 (小) 約 $75, (大) $135。其他品項 $50 - $100 左右。
(5) 春水堂 - 珍珠奶茶始祖的餐點也精彩

介紹: 說到珍珠奶茶,怎能不提創始店春水堂?在微風2樓。雖然大家主要是來喝飲料的(他們的珍珠奶茶確實經典,茶香夠,珍珠Q),但其實他們的餐點水準也很不錯,很適合想吃點「有質感」的麵飯或小點心。我個人很推薦「功夫麵」,簡單的肉燥拌細麵,香氣十足。他們的「招牌麻香麵」也不錯,微麻帶辣。小點心像「黃金香酥雞」、「滷味拼盤」都很適合配飲料聊聊天。環境古色古香,頗有韻味。缺點是價格偏高(一杯珍奶就要$180起跳),餐點份量對男生來說可能稍少,用餐時間人多會有點吵雜。
地址: 微風台北車站 2F (台北市中正區北平西路3號2樓)
營業時間: 週一至週日 09:00 - 22:00
價位: 中高價位。飲品 $90 - $200+;餐點 $120 - $380;需加10%服務費。
(6) 韓姜熙的小廚房 - CP值高的韓式拌飯
介紹: 想吃韓式料理又不想花大錢排隊排到天荒地老?韓姜熙的小廚房(微風B1)是個不錯的選擇。主打韓式拌飯(石鍋/一般碗)和豆腐鍋。我特別推薦他們的「石鍋拌飯」,上桌時滋滋作響,鍋巴香氣十足,配料給得算大方(泡菜、豆芽、菠菜、紅蘿蔔絲、肉末、蛋等),拌上韓式辣醬很過癮。價格在台北車站美食街的餐廳裡相對親民。豆腐鍋湯頭也不錯,冬天來一碗很暖。缺點是選擇性較少(就是以拌飯和鍋類為主),口味上可能沒那麼道地(比較偏台韓融合),環境比較快餐式比較擠。
地址: 微風台北車站 B1 (台北市中正區北平西路3號B1)
營業時間: 週一至週日 10:30 - 22:00
價位: 中等。拌飯/豆腐鍋類約 $188 - $238。免服務費。
(7) 雪王冰淇淋 - 古早味創意冰品老店

介紹: 這家超級特別!是西門町老店的分點,也在微風B1。賣的是你想像不到的各種神奇口味冰淇淋!除了基本的香草、巧克力、草莓,還有肉鬆、豬腳、麻油雞、芥末、啤酒、甚至台灣啤酒高粱口味!聽起來很獵奇對吧?但別怕,很多口味其實意外地和諧好吃。我鼓起勇氣試過「肉鬆」,鹹鹹甜甜的,真的很像在吃冰的肉鬆麵包餡!「紅豆麻糬」這種正常版當然也好吃。口感是那種帶點冰晶、偏硬的古早味口感,不是綿密的那種。絕對是台北車站美食街裡非常有記憶點的特色店家。缺點就是口味太特別不是人人都敢試,價格稍高(畢竟特殊),口感見仁見智。
地址: 微風台北車站 B1 (台北市中正區北平西路3號B1)
營業時間: 配合商場,約 10:30 - 21:30
價位: 單球 $90 - $120 (特殊口味較貴)。可以試吃再決定!
(8) 正忠排骨飯 - 超夯平價便當王
介紹: 每次午餐時間經過微風B1這家,那個排隊人潮真的會嚇死人!源自高雄的超人氣排骨飯連鎖店。為什麼這麼紅?我覺得就是CP值超高!一個招牌排骨飯,裡面有炸得酥香多汁的大片排骨(現炸要等,但值得)、三樣配菜、酸菜、半顆滷蛋,白飯淋上滷汁,份量十足,男生也能吃飽飽,價格才百元出頭。排骨確實醃得入味,炸功也好。其他口味像雞排飯、鱈魚飯評價也不錯。就是標準的台灣美味便當。缺點是尖峰時段排隊排到天荒地老(建議避開12:00-13:30)、環境就是很吵雜的便當店、配菜水準普通(有時偏油)。
地址: 微風台北車站 B1 (台北市中正區北平西路3號B1)
營業時間: 週一至週日 10:00 - 21:30
價位: 非常平價。招牌排骨飯 $110!其他主菜便當也多在 $100 - $130 左右。免服務費。
(9) 饗泰多 - 時尚創意泰式料理

介紹: 想吃泰國菜?微風2樓的饗泰多是走比較精緻、帶點創意風格的泰式餐廳。裝潢明亮時尚,跟傳統的泰式料理店氛圍不同。菜色選擇很多,從經典的椒麻雞、打拋豬、綠咖哩,到一些創意菜色像「酥炸檸檬魚」、「泰北辣拌豬」都不錯。我特別喜歡他們的「蝦醬空心菜」和「摩摩喳喳」。口味上,我覺得有針對台灣人調整,辣度可以要求,香氣還是有。適合朋友聚餐,點多樣分食。缺點是價格偏高(畢竟在商場內),份量不算大,道地泰國朋友可能會覺得不夠「重口味」。但整體口味是有水準的。
地址: 微風台北車站 2F (台北市中正區北平西路3號2樓)
營業時間: 週一至週日 11:00 - 21:30
價位: 中高價位。單點菜色約 $200 - $400+,白飯一碗$30。需加10%服務費。多人分食較划算。
(10) 福珍家刈包 - 台北地下街的古早味
介紹: 最後留給接地氣的台灣小吃!這家隱身在台北地下街Y區(比較靠近R1出口方向)。賣的是傳統的刈包(割包),也有四神湯、肉粽等。他們的刈包是標準的「虎咬豬」,白拋拋的饅頭夾著燉煮到軟爛入味的爌肉(可選肥瘦)、酸菜、花生粉、香菜。爌肉滷得很香,肥肉部分入口即化(怕肥可以選瘦一點),搭配解膩的酸菜和香氣十足的花生粉,簡單卻超級滿足!價格實惠,是許多通勤族和附近上班族的愛店。缺點就是環境就是很簡單的小攤位風格(沒冷氣,夏天吃有點熱),服務就是快速的那種,位置不多有時要站著吃。但想吃道地古早味,這家我推!
地址: 台北地下街 Y區 (靠近Y19 / R1出口方向,建議找一下指標)
營業時間: 通常約 10:00 - 20:00 (地下街店家時間變動較大,建議白天前往較保險)
價位: 非常平價。經典刈包一個 $55!四神湯 $50。銅板美食代表。

個人私心最愛排行榜 (僅代表我個人的胃!)
為了讓大家更快抓到重點,簡單幫我吃過的這10家排個我自己的喜好順序,考慮口味、CP值、回訪意願:
排名 | 店名 | 類型 | 個人亮點 | 價格帶 |
---|---|---|---|---|
1 | 福珍家刈包 | 傳統小吃 | 經典古早味,爌肉滷得超香,CP值爆表! | 💰 |
2 | 正忠排骨飯 | 台式便當 | 排骨現炸多汁,份量足,百元吃超飽 | 💰 |
3 | 韓姜熙的小廚房 | 韓式料理 | 石鍋拌飯鍋巴香,價格實惠選擇快 | 💰💰 |
4 | 點點心 | 港式點心 | 精緻可愛,豬仔流沙包必點 | 💰💰💰 |
5 | 繼光香香雞 | 台式炸雞 | 香氣逼人,炸雞多汁,邪惡但好吃 | 💰 |
6 | 大戶屋 | 日式定食 | 口味清爽均衡,白飯可續,品質穩定 | 💰💰💰 |
7 | 花月嵐拉麵 | 日式拉麵 | 蒜味濃厚爆擊,重口味者天堂 | 💰💰 |
8 | 雪王冰淇淋 | 冰品甜點 | 口味獵奇獨特,古早味口感,有話題性 | 💰💰 |
9 | 饗泰多 | 泰式料理 | 環境好,菜色精緻,適合聚餐 | 💰💰💰💰 |
10 | 春水堂 | 飲品/簡餐 | 珍奶經典,環境舒適,餐點精緻但貴 | 💰💰💰💰 |
*(💰 = 平價; 💰💰 = 中等; 💰💰💰 = 中高; 💰💰💰💰 = 高價位)*
我的台北車站美食街實戰行程規劃 (範例)
假設你是一個下午抵達台北車站,打算逛吃逛吃到晚上再離開的貪吃鬼(像我一樣),我會這樣安排:
- 時間:下午 3:00
- 目標: 先來點甜的醒醒胃!
- 行動: 直接殺到微風B1的 雪王冰淇淋。這時段人比較少,可以慢慢研究那些神奇口味,勇敢地點一球試試(推薦肉鬆或紅豆麻糬這種接受度高的)!拿著邊走邊吃,順便熟悉一下台北車站美食街 B1的環境。
- 時間:下午 4:30
- 目標: 有點餓了,來份紮實點心。
- 行動: 走到台北地下街Y區找 福珍家刈包。點一個熱騰騰的刈包,感受那爌肉和花生粉的香氣。這時段應該不用排隊,可以悠閒地站著或找旁邊椅子享用。
- 時間:下午 5:45
- 目標: 晚餐時間!避開人潮尖峰。
- 行動: 回到微風B1。這時段各家餐廳剛開晚市,排隊人潮還沒完全湧現(6點半後就很可怕了!)。根據你的預算和想吃啥:
- 想吃飽又省錢:選 正忠排骨飯 (這時段排隊人龍應該剛開始,還能接受) 或 韓姜熙的小廚房。
- 想吃點不一樣:上2樓試 點點心 (享受精緻港點) 或 饗泰多 (適合多人分食)。想吃拉麵就去 花月嵐。
- 時間:晚上 7:30
- 目標: 飯後散步兼買伴手禮。
- 行動: 逛逛微風1樓的伴手禮區 (佳德鳳梨酥、微熱山丘鳳梨酥等,但注意保存期限和攜帶便利性)。或者,如果晚餐吃得還不過癮,可以再打包一份 繼光香香雞 在火車/捷運上吃(味道很香,小心旁人眼光!)。
- 時間:晚上 8:30
- 目標: 帶著滿足的胃(和可能有點罪惡感的心)離開台北車站美食街!
(小提醒: 這只是範例!實際請根據你的車次、飢餓程度、同行人數和口味偏好靈活調整。重點是避開午餐 (12:00-13:30) 和晚餐 (18:30-19:30) 的超級尖峰時段,你會玩得更舒服!)
台北車站美食街 Q&A
最後,整理幾個每次帶朋友去台北車站美食街,他們最常問我的問題:
Q1:台北車站美食街哪個區域最好吃/選擇最多?
A: 想吃種類最多、環境較舒適、品牌連鎖餐廳為主,首選微風台北車站B1和2樓。想吃更接地氣、傳統的台灣小吃或找銅板美食,可以去台北地下街Y區/Z區(靠近台北車站端)。京站B3則是延伸選擇(但要走一段路)。
Q2:在那邊吃飯容易找到位置嗎?
A: 非常難! 特別是微風B1的公共用餐區,尖峰時刻一位難求是常態。我的策略是:1)盡量避開絕對尖峰時段。2)先找到位置再去點餐(尤其多人同行時),或派一人佔位一人點餐。3)考慮去2樓有獨立座位的餐廳(如點點心、饗泰多、春水堂),雖然貴點但保證有位坐。4)如果是買小吃(像繼光香香雞、刈包),找柱子旁、角落或直接站著吃更快。
Q3:營業時間到幾點?搭末班車來得及吃嗎?
A: 微風台北車站的餐廳/美食街,大部分營業到晚上9:30 或 10:00(最後點餐時間會更早,約9:00 - 9:30)。台北地下街的店家關得比較早,很多在晚上8:00 左右就陸續收攤了(福珍家這類的可能更早)。捷運板南線/淡水信義線的末班車往新北方向大約是午夜12點左右發車。如果你搭晚上 9點多以後的高鐵/台鐵到台北車站,微風2樓或B1可能還有少數餐廳開著(但選擇很少且可能快打烊),地下街基本上都關了。想吃美食,建議還是早點到比較保險!趕末班車的話,可能只剩便利商店或車站大廳零星小店了。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