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山登山步道:交通停車、步道介紹、資訊路線推薦、附近景點與注意事項

發佈時間: 更新時間:

身為一個揹著揹包跑了十幾年的旅人,臺灣的山徑我踏過不少。老實說,一開始聽到朋友揪爬「虎山登山步道」,心裡還嘀咕:蛤?臺北市區的小山?能有多厲害?別鬧了吧!結果那次黃昏硬被拉上去,站在視野絕佳的稜線上,看著夕陽把臺北盆地染成一片金黃,101大樓在眼前矗立,最後夜幕低垂,萬家燈火如繁星般亮起... 哇!我當場被這條步道的魅力「收服」了。完全顛覆我對都市近郊步道的想像!虎山登山步道,絕對是值得你花時間細細品味的一條路線。它不長,卻充滿驚喜。

交通&停車

開車族最關心的就是停車啦!我自己最常停的有兩個點:

  1. 慈惠堂下方停車場:導航設定「臺北市信義區福德街251巷底」或「慈惠堂停車場」就能找到。優點是位置算多(特別是平日),離步道入口(虎山自然步道解說牌)超級近,走幾步路就開始爬山了。缺點是假日一位難求,要嘛早點來(建議早上8點前),要嘛就做好心理準備繞圈圈找車位。停車費印象中是計次收費,不算貴。
  2. 奉天宮前方廣場/周邊道路停車格:導航設定「奉天宮」(臺北市信義區福德街221巷)。這裡位置更少,但如果不幸慈惠堂滿了,可以來這碰碰運氣,順便拜拜祈求登山平安?停好後需要沿著福德街251巷走一小段上坡(約5-8分鐘)才會到慈惠堂旁的登山口。

說真的,虎山登山步道的停車問題在熱門時段(假日、天氣好的下午傍晚)確實是個小痛點。我後來學聰明,要嘛超早出門,要嘛乾脆搭大眾運輸,省去找車位的煩躁感。

大眾運輸就簡單多了:

  • 捷運後山埤站:從2號出口出來,沿著中坡南路直走,看到「玉成公園」就右轉進福德街。這條路有點長(步行約15-20分鐘),但一路都是緩上坡,當做暖身也不錯。看到慈惠堂的大牌樓就代表登山口到囉!
  • 公車:很多路線會經過「福德國小站」或「奉天宮站」,下車後一樣沿福德街251巷往上走。可以用APP查查哪班車對你最方便。

步道介紹

講到虎山登山步道的精華,我覺得有幾個亮點非提不可:

  • 溪畔步道超親切:一開始從慈惠堂旁入口進去(認明那個大大的解說牌),就是沿著「虎山溪」修建的虎山親山步道。這一段真是老少咸宜!潺潺流水聲伴隨左右,步道寬敞平緩,鋪設完善(大部分是花崗岩石階或木棧道),綠蔭濃密,夏天走起來特別舒服。重點是生態豐富,仔細看,溪裡有小魚小蝦,樹上常有鳥兒跳躍,步道旁的解說牌也做得不錯,帶小朋友來認識自然很適合。這段路坡度很緩,當做熱身或純散步都很棒。
  • 120高地展望臺 - 經典臺北夜景:這絕對是爬虎山登山步道的重頭戲!從溪畔步道岔路上來(有指標,別擔心迷路),一路往上爬升,稍微喘一點後,就會抵達這個視野無敵的平臺。說它是臺北CP值最高的夜景點之一,一點也不為過!整個信義計畫區盡收眼底,101大樓彷彿近在咫尺。黃昏看夕陽西下,天空從橘紅渲染成粉紫;入夜後,城市燈火璀璨,車流的光軌劃過黑暗,那份繁華與靜謐交織的美感,每次看都覺得值回票價。記得帶相機和腳架啊!手機夜拍... 嗯,效果有限。
  • 攀爬巨石體驗區(難度低):往復興園方向走,會經過一小段天然的巖壁稜線。別被「巖壁」嚇到,其實石頭上都釘有穩固的踏腳鐵樁和繩索輔助,手腳並用一下就能上去,安全又帶點小刺激,很有趣!小朋友通常超愛這段(大人請務必留意安全)。爬上去後的小平臺視野也很開闊。
  • 生態豐富的綠廊道:整條虎山登山步道都置身在濃密的次生林裡,像走在綠色隧道中。季節對了(特別是春夏),可以看到很多蝴蝶(大白斑蝶、青斑蝶常見)、聽到五色鳥「叩叩叩」的叫聲,運氣好還能遇到臺灣藍鵲飛過(超美!),甚至小松鼠在樹梢跳躍。城市邊緣能有這樣的生態環境,真的很難得。

步道資訊

虎山登山步道的基本資料整理清楚,方便大家規劃:

營業時間:

  • 這裡是開放式的親山步道,原則上24小時開放。BUT!強烈不建議深夜或凌晨上山,安全第一。我自己最喜歡的時段是下午3-4點開始爬,剛好可以看到日景、夕陽、夜景三種風貌。清晨來運動呼吸芬多精也很棒。

步行時間:

  • 這真的要看你的腳程和停留時間!如果只是從慈惠堂入口走到120高地展望臺再折返,輕裝、不停留拍照的話,來回大約抓1 - 1.5小時(腳程快可能40分鐘搞定)。
  • 如果想走環狀線(例如:親山步道上,接到復興園、拇指山方向,再從另一條路下來),時間就會拉長到2.5 - 3.5小時。我第一次走環狀,邊走邊拍邊休息,花了快4小時... 所以時間要預留充裕點。

步道長度:

  • 虎山登山步道(主要指從慈惠堂到120高地這段熱門路線)的主線長度不長,單程約1公里多一點點。
  • 但步道系統是連通的,可以接往其他四獸山步道(象山、豹山、獅山),甚至一路走到拇指山、九五峰。總長度可以從短短的2公里(折返)延伸到10公里以上(大縱走),任君選擇。

步道難度:

  • 如果只走最精華的「親山步道(溪畔段)」到「120高地」,我個人評為★☆☆☆☆ (輕鬆級)。坡度平緩,階梯好走。老人家或平常沒運動習慣的人,慢慢走也能完成。
  • 如果加上攀爬巨石段或往復興園、拇指山方向,部分路段坡度較陡、階梯較多,難度提升到★★☆☆☆ (休閒級),需要一點點體力。
  • 整體而言,是非常適合新手入門的路線。不過階梯真的不少,膝蓋不好的朋友記得帶登山杖護膝。

步道型別:

  • 標準的低海拔郊山步道
  • 路況以花崗岩石階、部分枕木棧道、少數天然土徑和巖稜組成。維護狀況良好。
  • 路線選擇多樣:可走單純的原路折返,也可以規劃小環狀(例如親山步道上,從復興園方向接回福德街251巷)或大縱走(串連其他四獸山步道)。

是否申請:

  • 完全不用! 這是臺北市政府大地處管理的親山步道,免申請、免入山證、免門票。隨時想走就走,超級方便!

路線資訊

虎山登山步道的路線組合很多,分享幾個我常走或推薦的組合:

  1. 經典夜景輕鬆走(最推薦新手、家庭):

    • 入口: 慈惠堂旁登山口(虎山自然步道解說牌)。
    • 路線: 沿虎山溪親山步道(平緩好走) → 遇岔路選右上階梯往「120高地」方向 → 抵達120高地展望臺(狂拍照)→ 原路折返下山。
    • 特色: 輕鬆、快速直達精華夜景點,坡度適中。
    • 所需時間: 來回約1 - 1.5小時。
    • 適合族群: 所有人,尤其體力有限、只想看夜景、攜老扶幼者。
  2. 小環狀生態體驗:

    • 入口: 慈惠堂旁登山口。
    • 路線: 虎山溪親山步道 → 岔路選右上往「120高地」→ 120高地展望臺 → 續行往「復興園」方向(會經過攀爬巨石區)→ 抵復興園 → 取左沿階梯下行 → 接回「福德街251巷」→ 左轉沿馬路走回慈惠堂停車場/公車站。
    • 特色: 一次體驗溪流、夜景、攀巖(小)、森林步道,路線較豐富有趣。
    • 所需時間: 約1.5 - 2.5小時。
    • 適合族群: 想多動一下、體驗不同路況、喜歡環狀不走回頭路的人。注意:從復興園下階梯路段較陡。
  3. 虎山-拇指山連走(練腿力):

    • 入口: 慈惠堂旁登山口。
    • 路線: 虎山溪親山步道 → 120高地 → 續行往復興園 → 過復興園後接上往拇指山的步道(指標清楚)→ 登頂拇指山(視野更遼闊!)→ 可原路折返,或從另一端(如妙高臺、紫雲街)下山(需查好接駁或回程交通)。
    • 特色: 挑戰性較高,風景層次更豐富,拇指山頂的360度視野是額外獎賞。
    • 所需時間: 至少3小時起跳(視下山點而定)。
    • 適合族群: 有基本體能、想挑戰自我、探索更廣闊視野的山友。

附近景點

爬完虎山登山步道,如果時間體力還夠,周邊幾個點也值得順道一遊:

  • 慈惠堂

    • 介紹: 規模宏大的道教母娘信仰中心,香火鼎盛。建築金碧輝煌,特別是主殿非常宏偉,很有特色。很多山友下山後會順道進去祈福或參觀。
    • 地址: 臺北市信義區福德街251巷33號。
    • 交通: 虎山登山步道慈惠堂入口就在旁邊,根本零距離。
    • 營業時間: 一般約清晨5:00至晚上21:00開放參拜,確切時間可再查詢。
  • 奉天宮

    • 介紹: 主祀玉皇上帝的知名宮廟,也是信義區重要的信仰中心。歷史悠久(超過60年),建築雕飾華麗,頂樓的「凌霄寶殿」視野也不錯(但通常不開放民眾隨意登頂)。跟慈惠堂的風格不太一樣。
    • 地址: 臺北市信義區福德街221巷12號。
    • 交通:虎山登山步道慈惠堂入口沿福德街往下坡走約5-10分鐘即達。
    • 營業時間: 約清晨6:00至晚上21:00。
  • 四獸山市民森林區

    • 介紹: 這其實就是虎山登山步道所屬的更大範圍啦!包含虎、豹、獅、象四座郊山。步道網路綿密,綠意盎然,是臺北東區重要的「都市之肺」。除了虎山登山步道,象山步道(六巨石、攝影平臺)也超級熱門,看101的視角不同。有時間和體力,真的很推薦多探索幾條。
    • 地址: 涵蓋信義、南港山區。
    • 交通: 各山有不同主要入口。象山從信義路五段150巷進入;豹山、獅山入口較分散,建議先查地圖。
    • 營業時間: 24小時開放,同注意安全。
  • 松山文創園區(稍遠但順路)

    • 介紹: 由舊松山菸廠改造的文創聚落。紅磚老廠房很有味道,裡面有各式設計商店、文創小店、展覽空間(像臺灣設計館)、咖啡廳,假日常有市集活動。很適合下山後去逛逛、看展覽、喝杯咖啡放鬆。跟山上的自然風光是截然不同的氛圍。
    • 地址: 臺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133號。
    • 交通:虎山登山步道下山後,可搭公車或捷運(後山埤站或市政府站)前往,車程約10-20分鐘。
    • 營業時間: 園區戶外空間24小時,室內展館及商店各自不同(一般約9:00-18:00,部分店家更晚)。

注意事項

爬了虎山登山步道這麼多次,有些經驗和提醒一定要分享:

  • 補充水分很重要: 即使是輕鬆路線,夏天爬起來還是會流汗。步道上完全沒有賣水的地方!慈惠堂入口旁邊好像有個小攤有時會擺(不確定),但別賭運氣。務必自備足夠的飲水,特別是計畫走環狀或連走拇指山的話。
  • 防蚊!防蚊!防蚊! 這點太重要了!尤其在溪畔步道和樹林茂密處,小黑蚊(臺灣鋏蠓)和蚊子大軍非常兇猛。我曾經穿短褲上去,下來兩腿變紅豆冰... 慘痛教訓。防蚊液(含敵避DEET或派卡瑞丁Picaridin成分較有效)一定要噴好噴滿,長袖長褲也是好選擇(怕熱選輕薄透氣的)。
  • 照明裝置帶了嗎? 如果你是專程去看夜景或黃昏才上山,千萬記得帶手電筒或頭燈!下山的路雖然是石階,但沒有路燈的地方真的伸手不見五指,手機的光線完全不夠用且危險。安全第一!
  • 保護膝蓋: 這條步道,尤其是往120高地以及下復興園那段,石階超多!爬上去還好,下山時對膝蓋衝擊不小。建議攜帶登山杖,下山側著走或走慢一點。膝蓋本來就不太好的朋友更要小心評估。
  • 穿著抓地力好的鞋子: 步道維護不錯,但花崗岩石階在潮濕時(雨後或清晨露水)還是會滑!特別是那幾段需要手腳並上的岩石區。運動鞋或健走鞋是基本,避免穿皮鞋、拖鞋或平底鞋。
  • 垃圾自己帶下山: 這是最基本的山野禮儀了!步道上垃圾桶很少(幾乎只在主要入口有)。請準備小袋子把自己的垃圾(包含果皮、廚餘)通通帶下山。看到美麗的自然環境被亂丟垃圾,真的很心痛。
  • 遵守步道規則: 步道某些路段(特別是陡峭處)會設有公告,請務必遵守指示(例如請勿攜帶寵物、禁止吸菸、特定區域禁止進入等)。共同維護安全與環境。

虎山登山步道資訊一覽表

類別 重點資訊 補充說明/個人經驗
交通&停車 慈惠堂停車場(福德街251巷底)
奉天宮廣場/周邊
捷運後山埤站(步行15-20分)
假日停車位超搶手,早到或搭捷運較輕鬆。慈惠堂停車場離入口最近。
精華亮點 虎山溪親山步道(生態豐富平緩)
120高地展望臺(絕美夜景)
攀爬巨石區(小刺激)
溪畔段適合全家大小;夜景是王牌;攀巖區有踏樁繩索輔助,安全有趣。
基本資訊 開放時間:24小時
步行時間:1-3.5小時
難度:★☆☆☆☆ - ★★☆☆☆
夜景時段務必帶燈!長度彈性大,新手可輕鬆走精華段。階梯多,保護膝蓋!
路線選擇 經典夜景折返(1-1.5hr)
小環狀生態(1.5-2.5hr)
虎山-拇指山連走(3hr+)
折返最輕鬆;小環狀體驗多元;連走練腿力看更廣。
必備裝備 足夠飲水
強效防蚊液
頭燈/手電筒(夜景必備)
登山杖(護膝)
抓地力好鞋
山上無補給!小黑蚊超兇;入夜後無照明;階梯多;石階濕滑需注意。
順遊景點 慈惠堂(登山口旁)
奉天宮(步行5-10分)
四獸山步道群
松山文創園區(搭車15-20分)
信仰文化巡禮;串連象山步道不同視野;下山後文青放鬆好去處。

Q&A

Q:虎山登山步道適合帶小朋友去嗎?

A:超適合!如果只走「親山步道(溪畔段)」到「120高地」這條路線,坡度平緩好走,又有溪流生態可觀察(記得防蚊!),小學以上的孩子通常沒問題。小小孩可能需要大人牽或抱一下部分階梯。攀爬巨石區對喜歡探險的孩子來說很有趣,但大人務必在旁協助注意安全。
重點是選對路線和做好準備(水、防蚊、簡易零食)。

Q:去看夜景建議幾點上山?天氣怎麼看?

A:這要看季節和你想看什麼。想連夕陽一起看,夏季約下午5點從登山口出發,冬季可能4點就要開始爬。單純看夜景,建議至少在日落前45分鐘開始爬(例如夏天日落7點,6點左右起登)。天氣當然選晴朗無雲的日子最好!出發前務必看氣象預報(APP或中央氣象局網站),山上天氣變化快,帶個輕便雨具備用。最怕就是爬上去一片霧茫茫啥都看不到...

Q:停車位這麼難找,有其他建議嗎?

A:真心建議:

  1. 平日前往:停車問題小很多。
  2. 提早到達:假日想開車,早上8點前到慈惠堂停車場比較保險。
  3. 善用大眾運輸:捷運後山埤站+步行,是最輕鬆無壓力的方式,省去找車位的時間和煩躁感。下車走的那段路就當暖身吧!
  4. 考慮周邊付費停車場:稍微遠一點點(例如捷運站周邊的停車場),停好再搭公車或小黃到登山口(但可能省不了多少時間)。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