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早上賴床,朋友阿偉一通電話把我挖起來:「喂!別睡啦!今天帶你去爬『虎山親山步道』,保證比你去咖啡廳發呆有意思!」我揉著眼睛心想,信義區除了101,虎山親山步道這種地方真的存在嗎?半信半疑下,我還是抓了背包出門。
交通&停車
開車從信義路六段轉進福德街,順著「虎山親山步道」的咖啡色指標走,真的不是開玩笑,假日往慈惠堂方向的車流多到有點嚇人。我繞了兩圈,最後在「松山慈惠堂」對面小巷找到一個民間收費停車場(一次100元,不算便宜但能接受)。
真心建議:早點來! 慈惠堂前方有個小型免費停車場,但大概8點前就滿了。搭捷運的朋友,從後山埤站2號出口出來,沿中坡南路走到福德街,看到慈惠堂的大牌樓就到了,大概走15分鐘。公車也有不少路線(例如207、263、286)會經過「福德街」或「奉天宮」站。
重點筆記:停車位少又搶手,假日請務必早到或直接搭大眾運輸!
步道介紹
一開始從慈惠堂旁的四獸山市民森林碑進入,虎山親山步道的起點就在這裡。坦白說,一開始的「虎山溪步道」段讓我驚艷到不行!
沿著虎山溪走,溪水超級清澈(我都看到小魚了!),兩旁是人工砌出的石頭駁坎,爬滿了綠油油的植物(蕨類居多),加上茂盛的樹蔭,完全不像在台北市! 空氣濕潤清新,重點是步道寬敞平緩,超級適合帶長輩或小朋友。溪邊還設了不少涼亭和觀景台,隨時可以停下來喘口氣或拍照。
走到「真光禪寺」岔路口,指標很清楚。往右繼續沿溪走是比較平緩的路線;往左開始上坡,就是挑戰性較高的「虎山親山步道」主流線。我當然選左邊,畢竟阿偉一直說「上面的視野才叫經典!」。
這段坡度明顯增加,但多數是花崗岩階梯,穩定性高,走起來腳感很紮實(不像有些土徑下雨後會變泥沼)。階梯高度算適中,我這種平常有在快走的人,大概15分鐘就開始微喘流汗了。途中好幾處展望點能俯瞰101和信義區密密麻麻的高樓,城市天際線與腳下的綠意反差超大!
快到山頂前有個平台,很多人聚集在這喝水休息。最讓我意外的是,竟然在這裡看到野生台灣藍鵲!兩隻拖著長長的藍尾巴飛過去,現場一陣騷動,手機相機全掏出來(可惜我動作太慢沒拍到...殘念)。
登頂「虎山峰」!海拔只有140公尺,但視野開闊到讓人忘記呼吸。整個台北盆地盡收眼底,101就在正前方,天氣好時連觀音山都能看見。山頂的「南港山縱走親山步道」打印台記得蓋章留念(我居然忘了帶本子...)。往下走一小段還有個「120高地展望平台」,視角略有不同,也很棒。
個人小感想:「虎山親山步道」厲害的地方在於它把「親民」和「景觀」結合得超好。溪谷段涼爽愜意像郊遊,上坡段有運動效果但不至於太操,山頂回報的景色絕對值得汗水。難怪在地人這麼愛來!
步道資訊
這段幫大家整理超級實用的資訊,爬虎山親山步道前一定要看:
- 營業時間: 24小時開放!是的,你沒看錯,連半夜都可以來(但強烈不建議,安全第一)。看夜景或賞日出是個好選擇(記得帶頭燈)。
- 步行時間: 這要看路線組合!我的走法(慈惠堂起登 → 虎山溪步道 → 虎山峰 → 繞回真光禪寺 → 慈惠堂)悠閒走含拍照休息約2~2.5小時。如果只衝山頂,腳程快的人單程40分鐘內可搞定。
- 步道長度: 虎山親山步道主線(從真光禪寺岔路上虎山峰)約1.5公里。但加上虎山溪步道來回,整個環狀路線走下來大概2.5~3公里左右。
- 步道難度:
- 虎山溪段:⭐️ (超簡單,輪椅+嬰兒車友善)
- 上虎山峰段:⭐️⭐️⭐️ (中等,階梯多但平緩)
- 整體:我給它3分(滿分5分)。適合稍有運動習慣的大人或國小以上孩童。膝蓋不好的朋友,虎山溪段走走就很舒服了。
- 步道類型: 主要是花崗岩階梯,搭配少部分水泥路和原始土徑(集中在支線)。維護得非常好,乾淨又安全。
- 是否申請: 完全不用! 是台北市最方便的親山步道之一,想走就走。
路線資訊
虎山親山步道的路線其實很靈活,可以自由組合:
- 經典環狀線 (推薦!): 慈惠堂 → 虎山溪步道(賞溪景)→ 真光禪寺岔路口 → 左轉上坡 → 虎山峰(登頂看101)→ 續行往120高地 → 真光禪寺(或九五峰方向)→ 接回慈惠堂。這條最完整,景觀變化多。
- 輕鬆溪谷線: 慈惠堂 → 虎山溪步道 → 真光禪寺 → 折返。適合只想散步、帶小孩或長輩、純粹享受森林浴的朋友。
- 高手挑戰線: 慈惠堂 → 直上虎山峰 → 續走南港山縱走路線(往拇指山、九五峰)。這條就比較硬了,需要更好的體力和時間(至少預留半天)。
| 路線類型 | 主要看點 | 預估時間 | 難度 | 適合對象 |
| 經典環狀線 | 溪谷生態、森林步道、101全景 | 2 - 2.5小時 | ⭐⭐⭐ | 大眾、稍有體力者 |
| 輕鬆溪谷線 | 溪流生態、清涼森林浴 | 1 - 1.5小時 | ⭐ | 親子、長輩、休閒散步 |
| 高手挑戰線 | 多山頭連走、壯闊展望 | 半天以上 | ⭐⭐⭐⭐ | 登山愛好者、體能佳者 |
我的真心話: 第一次來走經典環狀線最完美,CP值最高。指標系統很清楚(台北市親山步道這點做得不錯),跟著「打印台」指標走基本上不會迷路。沿路手機訊號(中華電信)大致良好。
附近景點
爬完虎山親山步道還意猶未盡?附近這些點值得順道一訪:
-
松山慈惠堂:
- 介紹: 這可是四獸山區域的地標大廟,供奉瑤池金母(王母娘娘)。廟宇建築本身規模宏大且莊嚴,香火鼎盛。就算沒有宗教信仰,來感受一下台灣傳統廟宇的氛圍也很棒。從廟前廣場看出去的市景角度和山頂不同,值得停留。
- 地址: 台北市信義區福德街251巷33號。
- 交通: 根本不用搭車!虎山親山步道主入口就在它旁邊,走路1分鐘。
- 營業時間: 一般開放時間約為早上5點到晚上9點(實際依廟方公告)。
-
奉天宮:
- 介紹: 同樣是歷史悠久的道教大廟,主祀玉皇大帝(天公)。建築雕刻精美,尤其是正殿前的龍柱和石獅頗具特色。相對於慈惠堂,這裡顯得稍微靜謐一些。
- 地址: 台北市信義區福德街221巷12號。
- 交通: 從慈惠堂沿福德街往山下方向步行約5-7分鐘可達。
- 營業時間: 約上午6點至晚上9點(依廟方公告)。
-
信義公民會館 (四四南村):
- 介紹: 如果下山後想換個口味,轉換成文青模式,這裡非常推薦!這是台北市少數保存下來的眷村建築群之一,紅磚牆、老樹、狹窄的巷弄,充滿懷舊氣氛。裡面有展覽空間、特色小店和知名咖啡廳「好,丘」(他們的貝果很有名)。假日經常有市集活動。
- 地址: 台北市信義區松勤街50號。
- 交通: 建議開車或搭捷運。開車下山很快(約10分鐘)。搭捷運可從後山埤站搭到「台北101/世貿站」2號出口步行約5分鐘。
- 營業時間: 戶外空間全天開放,館內各空間開放時間不一(通常週一休館),出發前最好再查一下。
個人建議路線: 早上爬虎山親山步道 → 下山後參觀慈惠堂或奉天宮 → 中午驅車前往四四南村吃午餐(好丘或附近餐廳)→ 逛眷村拍美照。這樣安排一天很充實!
注意事項
爬了這麼多年山,有些經驗不得不分享,爬虎山親山步道一定要留意:
- 防蚊蟲大作戰! 溪谷段蚊子真的不少,尤其夏天雨後。長袖長褲 + 噴好噴滿的防蚊液是基本配備(我用含DEET的比較有效)。草叢邊也要留意紅火蟻和小黑蚊。
- 補充水分! 階梯上坡段會流汗,即使是輕鬆路線也要帶足夠的水(我那天帶1000cc差點不夠)。步道沿線沒有賣水點,慈惠堂旁邊可能有攤販(但看運氣)。
- 穿對鞋子! 雖然步道多是階梯,但穿拖鞋或平底鞋走起來會不舒服(腳底板痛),而且下階梯容易滑。基本的運動鞋或健走鞋是必須的。
- 保護膝蓋! 下階梯對膝蓋衝擊不小。建議帶根登山杖(真的有用!),或者下山時放慢速度,側著身子下階梯減輕壓力(膝蓋不好的人尤其要注意)。
- 自備垃圾袋! 請務必把垃圾帶下山!雖然步道整體算乾淨,但偶爾還是會看到衛生紙或塑膠袋(嘆氣)。無痕山林從你我做起。
- 留意開放時間: 步道雖24小時開放,但真光禪寺區域可能有管制時間(太早或太晚鐵門會關),規劃路線時要考慮進去,避免繞路。
- 尊重生態: 遇到野生動物(像我看到藍鵲)請安靜欣賞,不要餵食或驚擾牠們。也請勿採摘花草或帶走任何自然物。
- 個人防曬: 山頂展望點沒遮蔽,大晴天紫外線很強,帽子、太陽眼鏡、防曬乳別忘了。
血淚教訓: 我第一次去太鐵齒,只穿薄短袖短褲,噴的防蚊液牌子不對,在溪邊被叮了十幾個包,癢到沒心情看風景!後來再去就學乖了...裝備真的很重要。
最後,快速整理一下爬虎山親山步道的基本裝備懶人包給大家參考:
登山必備裝備清單
- 足夠飲用水 (至少600-1000cc)
- 有效防蚊液/防曬乳
- 透氣排汗衣褲 (長袖長褲最佳)
- 抓地力好的運動鞋/登山鞋
- 小型背包 (裝水、補給、垃圾)
- 毛巾/手帕 (擦汗)
- 手機/相機 (拍美景)
- 登山杖 (膝蓋不好者強烈建議)
- 個人藥品 (氣喘藥、暈眩藥等)
- 少量行動糧 (巧克力、能量棒)
Q&A
Q:虎山親山步道適合帶幼兒或長輩去嗎?
A:非常適合! 溪旁的虎山溪步道平坦寬敞,推嬰兒車或輪椅都沒問題。空氣好又有樹蔭。只是要帶夠水和注意防蚊。如果想上虎山峰,長輩需評估自身膝蓋狀況能否負荷階梯。
Q:需要專業登山裝備嗎?
A:完全不用。 穿一般舒適的運動服、運動鞋,帶足水、防蚊用品即可。是標準的休閒級步道。當然,有登山杖輔助下樓梯會更輕鬆。
Q:什麼時候去虎山親山步道最好?
A:清晨或午後較舒適(避開正中午炎熱時段)。春天賞油桐花(溪邊有幾棵)、夏天享受溪谷清涼感、秋冬視野最清晰(看101超棒)。雨後1-2天階梯可能較濕滑,需小心。想看101夜景,務必記得帶頭燈並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