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山:完整旅遊指南,門票資訊、交通攻略、景點美食住宿推薦

發佈時間: 更新時間:
作為一個揹著行囊走跳十幾年的老旅人,臺灣的山林始終是我心頭最溫暖的角落。而說到臺北近郊最能撫慰心靈的綠色寶庫,陽明山絕對名列前茅。別看它離塵囂這麼近,深入其中,那股大自然的生命力,保證讓你忘掉捷運的擁擠和辦公室的冷氣。很多人只會衝著花季來陽明山打卡,拍幾張照就走,實在可惜啊!這裡四季分明,每個季節都有獨特的驚喜等待發掘。今天,就讓我用踩過無數次泥濘山徑的雙腳,帶你認識這個既親民又充滿野趣的國家公園。
陽明山,舊稱草山,這片活生生的火山地質教室,從硫磺噴氣、溫泉到火山錐,處處都是地球脈動的痕跡。它可不僅僅是臺北的後花園,更是國際知名的國家公園。我第一次爬七星山主峰,站在臺北盆地最高點時,那種遼闊感,至今難忘。空氣清冽,看著101大樓在腳下變得渺小,工作的煩惱好像也被山風吹散了。陽明山就是有這種魔力。

陽明山國家公園門票資訊


好訊息是,走進陽明山國家公園本身,完全不用掏錢買門票!這點對於小資族或家庭出遊來說超級友善,直接省下一筆開銷。沒錯,呼吸新鮮空氣、欣賞火山奇景、漫步林間步道,通通免費!這是我覺得陽明山最棒的地方之一。

不過呢,園區內幾個熱門的「室內場館」就需要付費了,但價格非常合理:

場館名稱 票價 (新臺幣) 優惠票物件
冷水坑遊客服務站展示室 免費 所有人
小油坑遊客服務站展示室 免費 所有人
陽明書屋 (導覽解說) 80元 團體票60元 (20人以上)
擎天崗草原遊客服務站 免費 所有人
二子坪遊客服務站 免費 所有人

* 優惠票物件: 6歲以上未滿12歲兒童、持有效學生證者(限國內)、65歲以上長者(持國民身分證)。

* 免費物件: 未滿6歲兒童、身心障礙者及其必要陪伴者一人(持證明檔案)、設籍於園區內之居民(持證明檔案)、中華民國國民於生辰(持身分證明檔案)。

* 小提醒: 陽明書屋主要提供導覽解說服務,需現場購票並依場次入內參觀,強烈建議搭配導覽更能瞭解歷史。其他免費的遊客服務站雖然展示規模不大,但都有豐富的生態、地質介紹和專業志工可以諮詢,絕對是規劃行程的好起點。記得帶證件! 像我這種常忘東忘西的,現在都把手機裡的身分證照片備份好。

怎麼上陽明山?交通全攻略(省錢省時秘笈)


陽明山的方式很多元,開車、騎機車、搭公車都行。以我這個幾乎試遍所有方式的過來人經驗,真心建議:

  1. 大眾運輸是首選(尤其假日!):
    • 捷運+公車: 這絕對是最輕鬆、最不用煩惱停車位的方式。
      • 劍潭站 (淡水信義線): 出站後到1號出口前的公車站,搭乘「紅5」公車直達陽明山總站(約30-40分鐘)。這是班次最多、最穩的選擇。
      • 臺北車站/北門站: 可搭乘「260」公車(區間車或全程車)直達陽明山總站。但老實說,從市中心出發,時間拉比較長。
      • 石牌站 (淡水信義線): 出站後搭「小8」公車,可到竹子湖、冷水坑、擎天崗一帶。適合目標明確要去竹子湖採海芋或吃野菜的朋友。
      • 北投站 (淡水信義線): 出站後搭「小9」公車,路線類似小8,也可到竹子湖、鞍部、二子坪、小油坑。
      • 公館站 (松山新店線): 想走二子坪、面天山向天池路線的朋友,可以搭「小6」公車直達清天宮登山口。這路線比較硬派一點,但風景原始。
    • 重要!陽明山的公車路線和班次資訊,務必上臺北市公共運輸處網站或用「臺北等公車」APP查詢最新動態。假日班次多,但人也爆多,要有心理準備排隊。平日則相對悠閒很多。我曾經在花季的週日下午,在劍潭站排紅5排了快一小時...(苦笑)。
    • 園區內接駁: 到了陽明山總站或擎天崗,可以轉乘「108遊園公車」。這條路線是串聯園區各大景點的救命稻草(冷水坑、擎天崗、小油坑、二子坪、竹子湖等),班次約15-30分鐘一班,假日人龍很長,但非假日常常能一人獨享整排座位。車資一段票(可以用悠遊卡/一卡通)。
  2. 自行開車/騎車:
    • 優點: 時間彈性,點到點移動快,尤其適合跑較分散的點(如想去文化大學看夜景又想吃竹子湖餐廳)。
    • 缺點(請認真看!):
      • 停車位噩夢: 假日各大景點停車一位難求!冷水坑、擎天崗、小油坑、竹子湖的停車場,早上9點後幾乎滿位是常態。我遇過繞了半小時找不到車位,最後開去很遠的私人停車場再走回來的慘劇。
      • 交通管制: 花季期間(約2-3月)和特定假日,仰德大道會有交通管制(通常管制小型車上山,持有通行證或公車、計程車除外)。上山前務必查詢臺北市交通局公告!騎機車雖然管制較寬鬆,但也要小心車流。
      • 山路狹窄: 有些路段(如往竹子湖、中湖戰備道)路幅不寬,會車要格外小心。
    • 建議: 如果非得開車,請務必早出門! (最好8點前抵達目標停車場)。平日較可行。騎車要注意保暖和天候,山區氣溫變化大。
  3. 計程車/包車: 適合多人分攤或帶長輩小孩的家庭,省去轉車麻煩。可從捷運站直接叫車上山(例如從劍潭站搭到冷水坑約300-400元)。想省錢的學生族或揹包客可能比較難負擔。

陽明山必去景點Top 5!親身體驗點評


陽明山
景點超級多,第一次來很容易眼花撩亂。我依據景觀獨特性、遊玩輕鬆度、適合族群,加上個人私心喜好,整理出必訪前5名:

  1. 小油坑: 這是我心中最能代表陽明山火山性格的景點!一下車(或公車),濃濃的硫磺味撲鼻而來(記得第一次來時有點被這「臭雞蛋味」嚇到,但這就是大自然的氣息啊!)。巨大的硫磺噴氣孔不斷冒出滾燙的白色煙霧,發出嘶嘶聲響,搭配崩塌的凹谷和裸露的黃白色巖壁,視覺衝擊力超強。站在觀景臺上,能清楚看到噴氣口周圍的硫磺結晶。這裡步道不長(約10分鐘可到主觀景臺),對體能要求低,老少咸宜。往七星山步道登山口也在這邊,想挑戰臺北第一高峰的人從這裡起登最經典。注意:步道邊有圍欄,但地面有時濕滑,帶長輩小孩要特別留意腳步。 硫磺煙很燙,絕對不要試圖跨越欄杆靠近噴氣孔!
  2. 擎天崗草原: 開闊的大草原,配上低頭吃草的牛隻(是真的牛哦!),是陽明山最具代表性的畫面之一。這裡視野極佳,天氣好時能遠眺群山環繞的大草原,非常療癒。特別適合野餐、放風箏、或單純躺下來放空。環形步道(中央步道目前因牛隻活動區域調整,部分封閉中,行前請查詢官網)平坦好走。不過,我得說句實在話:這裡的草原,有時會被牛隻踩踏得比較泥濘或光禿,並非永遠都是廣告照片上那種完美綠油油的樣子。尤其是連續下雨後,泥巴地會讓鞋子很慘烈... 選擇天氣好的時候來很重要!另外,牛是野生動物,請務必保持距離(至少20公尺),不要觸控、餵食,尤其帶小孩的家長要特別注意。我親眼看過遊客太靠近拍照,牛突然抬頭走過來,把人嚇得狂奔,非常危險。這裡也是看夕陽、觀星的熱點(晚上無照明,記得帶手電筒)。
  3. 冷水坑: 這個點我個人非常推薦,因為它「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區域不大,但集合了幾個特色:
    • 免費溫泉泡腳池: 走累了來這裡泡個腳,舒緩疲勞,超享受!水溫溫熱舒服(約40度C),是天然的白磺泉。旁邊有簡單的沖洗區。記得自備小毛巾擦腳!
    • 牛奶湖: 步行約3分鐘可到。因為溫泉礦物質沉澱,湖水呈現特殊的乳白色,在陽光下很夢幻,是陽明山獨有的地質景觀。
    • 菁山吊橋: 橫跨冷水坑溪,走起來輕微晃動,視野不錯,通往涓絲瀑布步道(約30分鐘路程,比較原始濕滑)。
    • 遊客服務站和周邊步道: 資訊充足,廁所乾淨。這裡也是通往七星山、夢幻湖、擎天崗的步道口之一,交通樞紐地位重要。停車場雖然也不大,但相對於擎天崗,平日比較容易找到車位。
  4. 竹子湖: 嚴格來說,竹子湖是個區域,也是陽明山的「後廚房」。這裡的重點是:「季節限定」的美景與美味!
    • 海芋季 (約3月底-5月初): 純白的海芋田是春季最夢幻的風景,許多農園開放採花(每朵約10-15元)。
    • 繡球花季 (約5月底-7月中): 色彩繽紛、花團錦簇的繡球花接力登場,拍照效果超吸睛。
    • 野菜、山產餐廳: 這裡聚集了許多特色餐廳,主打現炒野菜(如珠蔥、山蘇、地瓜葉)、土雞、白斬雞、山藥料理、地瓜湯、手工小饅頭等。在山裡走跳完,來這裡大快朵頤一番,幸福感爆棚!推薦必點:炒珠蔥、白斬雞、地瓜湯。提醒:熱門餐廳假日務必事先訂位,否則等到天荒地老是常態(親身等到餓扁過的經驗談)。我特別鍾愛某家老字號的菜肉包,皮Q餡多汁,每次上山必買!
    • 小油坑的壯闊背景: 在竹子湖區域抬頭就能望見小油坑的硫磺煙霧,形成特殊的田園與火山地景交錯畫面。
  5. 二子坪遊憩區: 如果你帶長輩、小孩,或者只是想在山林裡輕鬆散步、呼吸芬多精,這裡絕對是首選!號稱「陽明山最親民的步道」。從遊客服務站到二子坪生態池,全長約1.8公里,全程幾乎都是無障礙的平坦碎石路(坡度極緩),輪椅、嬰兒車推行都沒問題。兩旁樹蔭濃密,走起來非常涼爽舒適,即使是夏天也感覺不到暑氣。終點的生態池小而美,常有水鳥、昆蟲、蛙類棲息,是個觀察自然生態的好地方。這邊也有公廁和休憩座椅。喜歡多走一點的,可以繼續挑戰面天山、向天池步道(這段就有明顯爬坡了)。二子坪是我帶爸媽來爬山時的首選,他們都能輕鬆走完,很滿意。

陽明山周邊景點推薦(不想只待在公園內?)

玩完國家公園核心區,如果時間充裕或想體驗更多元風貌,可以順遊周邊幾個特色景點。每個我都實際走訪過,列出實用資訊:

北投溫泉

  • 介紹:陽明山下山,順道泡個湯撫慰身心,是完美的Ending!北投溫泉區歷史悠久,泉質屬於白磺泉(與冷水坑同源)、青磺泉(稀有,僅地熱谷附近)和鐵磺泉。這裡溫泉旅館、大眾湯屋林立,從高檔飯店到平價湯屋選擇多元。除了泡湯,還可以逛逛充滿日式風情的北投溫泉博物館、看看煙霧繚繞的地熱谷(免費,像迷你版的小油坑)、或是參觀綠建築典範的北投圖書館(曾獲選全球最美圖書館之一)。是個結合歷史、文化、自然與放鬆的綜合區域。
  • 地址: 臺北市北投區中山路、光明路沿線(地熱谷:臺北市北投區中山路30號之10)。
  • 交通:
    • 陽明山(如陽明山公車總站、冷水坑、擎天崗)搭乘「小9」公車往北投方向,可直達北投公園、地熱谷附近。
    • 從其他地方,搭捷運淡水信義線至「新北投站」最方便。
  • 營業時間:
    • 各溫泉飯店、湯屋營業時間不一,通常湯屋營業至晚上22:00或24:00,部分大眾池可能只到晚上21:00。務必事先查詢目標店家。
    • 北投溫泉博物館:週二至週日 09:00-17:00(週一休館,國定假日除外)。
    • 地熱谷:週二至週日 09:00-17:00(週一休園)。
    • 北投圖書館:依圖書館開放時間(週二至週六 08:30-21:00;週日、週一 09:00-17:00)。

文化大學 & 後山夜景

  • 介紹: 這完全是「在地人」的私房景點!文化大學地勢高,特別是「後山情人坡」一帶,擁有俯瞰整個大臺北盆地華燈初上夜景的絕佳視野。視野開闊,101大樓、新光摩天大樓、圓山大飯店等地標盡收眼底,天氣極佳時甚至能看到林口臺地。比起昂貴的景觀餐廳,這裡免費又浪漫(記得帶件禦寒外套,山上夜晚風大溫差劇烈)。校園本身也頗有特色,周邊有許多學生小吃和餐廳,價格相對親民(例如知名的牛肉拌麵)。
  • 地址: 臺北市士林區華岡路55號(文化大學)。看夜景點通常在「美軍宿舍群」上方或後山靠近體育館的區域。
  • 交通:
    • 陽明山公車總站(或擎天崗、冷水坑搭108到總站轉乘),搭乘「紅5」、「260」、「1717」等公車至「文化大學站」下車。
    • 從捷運劍潭站搭「紅5」或「260」至文化大學站。
    • 下車後建議詢問學生或當地人夜景最佳觀賞點方向(通常需要步行一小段上坡)。
  • 營業時間: 校園開放空間,原則上24小時可進入。觀賞夜景以天黑後到晚上23點前為主(太晚可能影響附近居民)。注意:務必保持安靜,垃圾帶走,當個有公德心的旅人。

天母古道(水管路步道)

  • 介紹: 如果想體驗更原始、更挑戰一點的步道,又不想到陽明山公園區人擠人,天母古道是個好選擇。這是一條歷史悠久的步道,沿路可見黑色大水管(供應天母地區早期用水),故又稱「水管路」。從天母中山北路七段底上山,一路陡上石階(考驗心肺功能!),穿梭在濃密的森林中,終點可接陽明山公園的「翠峰瀑布」或「愛富三街」。沿途林蔭遮蔽良好,生態豐富(小心猴子!),終點視野開闊。是條很有「登山感」的市郊步道。我建議從天母端上,陽明山端下(下坡省力些),記得帶足夠的水和補充體力的零食。
  • 地址: 登山口在臺北市士林區中山北路七段232巷(天母古道親山步道列印臺附近)。
  • 交通: 搭捷運淡水信義線至「芝山站」,轉乘公車「224」、「267」、「601」、「紅19」至「天母站」或「中山北路七段190巷站」,再步行至登山口(約10-15分鐘)。
  • 營業時間: 自然步道,24小時開放。但建議白天行走,尤其不熟悉路況者。

陽明山必吃美食推薦(在地人認證)


陽明山玩耍,體力消耗大,怎能錯過補充能量的美食?以下幾樣是我和山友們口袋名單,絕非觀光客專屬的踩雷店:

  1. 竹子湖野菜餐廳: 前面提過,這裡是山產野菜大本營。必點:
    • 炒珠蔥: 竹子湖特產,季節限定(主要產季春季),口感鮮嫩帶點辛香,簡單清炒或炒蛋就超美味。過了產季就吃不到正港的了!我特別鍾愛珠蔥煎蛋,香氣十足。
    • 白斬雞: 許多餐廳用的是放山土雞,肉質紮實有彈性,沾點桔醬或蒜蓉醬油,人間美味。這是我每次上山聚餐的必點菜色!
    • 地瓜湯 (薑汁/桂花): 用當地紅心地瓜熬煮,熱騰騰、鬆軟香甜(尤其在微涼的山區來上一碗),暖心又暖胃。推薦薑汁口味,驅寒效果一流。
    • 山蘇、龍鬚菜、過貓: 各種當令野菜,大火快炒,鮮脆可口。重點是便宜大盤!
    • 推薦店家: 冠宸食館、吉園葡餐廳、苗榜海芋園餐廳(花季時景色美)都頗有名氣,假日務必訂位!我個人也喜歡找一些巷子裡的小店,有時反而更有驚喜。
  2. 手工小饅頭/草仔粿: 在竹子湖路邊或一些店鋪前,常看到賣手工現做小饅頭(原味、黑糖、芋頭、地瓜口味)和草仔粿(蘿蔔絲、紅豆、鹹綠豆餡)的小攤。剛出爐的小饅頭Q彈有嚼勁,帶著麵香,買一袋邊走邊吃或當隔天早餐都很棒。草仔粿外皮有艾草香,內餡鹹甜都有。價格實惠(饅頭一袋通常50-70元,約10顆左右),是CP值高的小點心。
  3. 文化大學周邊小吃: 下山時如果接近用餐時間,可以到文化大學附近覓食:
    • 牛肉拌麵/牛肉乾拌麵: 文大學生最愛,幾家老店如「牛肉拌麵」(就是店名)口味濃鬱,麵條Q彈,牛肉大塊,份量十足又便宜。是粗飽的好選擇。不過口味稍微重鹹一點。
    • 豆花、甜品: 爬山後吃點甜的很療癒,山腰或校園周邊也有不錯的豆花店。
  4. 山上咖啡廳: 陽明山上有不少景觀咖啡廳,散落在各處(如後山、竹子湖附近、中國麗緻飯店一帶)。點杯咖啡、一份鬆餅,坐下來欣賞山景或夜景(晚上),氣氛不錯。適合想放空、拍照的朋友。不過價格通常比山下高,算是為景觀買單。我偶爾想犒賞自己時才會去。

陽明山附近住宿推薦(依需求選擇)

想在陽明山待久一點,深度體驗晨昏之美,或者想泡湯放鬆,可以考慮住在山上或鄰近區域:


陽明山天籟渡假酒店

  • 介紹: 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範圍邊緣(金山區,靠近馬槽),是北臺灣知名的溫泉度假飯店。最大特色是擁有廣闊的露天風呂(各種功能的溫泉池、水療SPA、滑水道等)和舒適的客房(多數有私人湯屋)。設施完善(泳池、餐廳、兒童遊戲區),非常適閤家庭親子或想好好放鬆度假的人。房間較大,服務到位。
  • 地址: 新北市金山區名流路1-7號。
  • 交通:
    • 自駕最便利(有免費停車場)。
    • 大眾運輸:搭乘皇家客運「1717」線(臺北車站-金山青年活動中心)於「天籟溫泉會館」站下車。或從陽明山公車總站搭108遊園車到「馬槽橋」站,再步行約1.3公里(非推薦選項,拖行李不便)。
  • 營業時間: 住宿旅客24小時。大眾湯及設施開放時間請依官網公告(通常大眾湯約09:00-22:00)。

陽明山中國麗緻大飯店

  • 介紹: 地理位置優越,就在陽明山國家公園內,靠近陽明山公車總站(約步行8分鐘)。是山上較具規模的星級飯店。環境清幽,部分房型擁有絕佳的山景或臺北盆地景觀。設施有溫泉(需注意房型是否有)、餐廳、會議設施等。適合追求便利性(上山即可入住,不需再奔波)、舒適度和服務品質的旅客。價位中高。我帶父母慶生時住過,景觀房視野確實很棒。
  • 地址: 臺北市士林區格致路237號。
  • 交通:
    • 自駕(有停車場)。
    • 大眾運輸:搭乘「紅5」「260」「1717」至「陽明山站」下車,步行約8-10分鐘。
  • 營業時間: 住宿旅客24小時。餐廳、設施開放時間依飯店公告。


陽明山美國渡假村(The Villa - 陽明山美國度假村)

  • 介紹: 這個點超級有特色!它是將美軍在臺協防時期(1950-1970年代)留下的宿舍群,重新整修為獨棟的Villa民宿。保留濃濃的美式鄉村風格(木造建築、壁爐、大片草坪),每棟格局獨立,環境清幽隱密,非常適合團體包棟(家族、好友聚會)。有廚房可簡單烹調。不過要留意,這類老屋改建,隔音可能不如新飯店,裝置也走復古風而非豪華路線。適合喜歡特色住宿、安靜環境、拍照打卡的旅客。早餐通常需自理或額外預訂。
  • 地址: 臺北市士林區長春街4巷(有多棟,地址可能略有不同,預訂時確認)。
  • 交通:
    • 自駕最方便(通常有專屬車位)。
    • 大眾運輸:搭乘「紅5」「260」「1717」至「文化大學站」下車,再步行約10-15分鐘(有些Villa位置較深,步行稍遠)。建議事先聯絡民宿確認最佳下車點。
  • 營業時間: 依各民宿入住/退房時間規定(通常入住15:00後,退房11:00前)。

臺北市區星級酒店

  • 介紹: 如果不執著於住在山上,回到臺北市區選擇性更多、交通更便利(尤其是搭捷運)。可以選擇靠近捷運淡水信義線(方便搭紅5上山)的飯店,例如:
    • 士林、劍潭站周邊: 如臺北士林萬麗酒店、臺北士林官邸飯店、捷運劍潭站旁的旅館。上山最快(紅5直達陽明山總站約30-40分鐘)。
    • 北投、新北投溫泉飯店: 如北投麗禧溫泉酒店、北投大地酒店、加賀屋國際溫泉飯店、或較平價的湯屋旅店。泡湯方便,搭小9公車也能上陽明山
    • 臺北車站、西門町周邊: 選擇最多,交通樞紐,如凱撒大飯店、天成飯店、西門町意舍等。需轉乘公車(如260)上山,時間較長(約50-70分鐘)。
  • 優點: 住宿選擇極多(從揹包客棧到五星飯店),餐飲、購物、夜生活方便,交通網路密集。適合行程不只安排陽明山,還想玩臺北市區其他景點的朋友。
  • 缺點: 無法體驗山居寧靜感,需每天花較多時間往返山上。

陽明山旅遊注意事項(老鳥的經驗談)

陽明山跑了這麼多年,看過太多遊客狀況外,整理幾點關鍵提醒,讓你玩得安全又盡興:

  1. 天氣變化快,穿著要聰明: 這是重中之重!山上海拔高(主峰1120公尺),加上東北季風、午後熱對流影響,天氣變化非常劇烈。可能山下大太陽,山上颳風飄霧雨。必備:
    • 防風防水外套: 輕便雨衣也行,但防風外套更實用保暖。
    • 舒適防滑的鞋子: 步道多石階、泥土、濕滑青苔。不要穿拖鞋、高跟鞋!一雙好的登山鞋或健行鞋能讓你走得更遠更安全。我曾經穿普通運動鞋在步道滑倒,幸好只是小擦傷。
    • 保暖層: 即使是夏天,山頂或清晨傍晚都可能很涼,帶件薄刷毛或輕羽絨備用絕對沒錯。溫差可以大到10度以上!
    • 檢視氣象: 出門前務必查詢中央氣象局針對「陽明山國家公園」或「臺北市」的天氣預報(留意降雨機率、溫度、體感溫度)。山區氣象預報App也可參考。
  2. 防曬很重要: 別以為陰天就不用防曬!山上紫外線強烈,尤其是空曠的擎天崗、小油坑。帽子、太陽眼鏡、防曬乳(建議SPF50+)是基本配備。我曾經在霧濛濛的二子坪輕忽了,結果脖子後面曬傷脫皮一週。
  3. 補充水分和能量: 登山健行消耗體力,隨時補充水分(帶足水壺)。園區內賣水的地方不多(主要在各遊客服務站),價格也偏高。建議自備足夠飲用水(最少1000cc起跳)。隨身帶點高能量小零食(巧克力、能量棒、堅果、飯糰)也很必要,預防低血糖。竹子湖餐廳區域是主要的補給點。
  4. 尊重自然與野生動物:
    • 「垃圾不落地、自行帶下山」: 這是基本原則!垃圾桶設定點不多(主要在遊客中心、公廁旁)。隨身帶個小垃圾袋裝自己的廢棄物。
    • 不餵食、不觸控、不驚嚇野生動物: 擎天崗的牛是野放的! 保持安全距離(建議20公尺以上),尤其帶小孩的家長要特別注意看管。不要為了拍照靠近或幹擾它們。也請勿餵食猴子、松鼠等動物。曾經看過遊客為了逗牛而做出危險舉動,實在令人捏把冷汗。
    • 不採摘植物、不帶走石頭: 保護自然生態。
    • 遵守步道規定: 走在規劃好的步道上,不隨意踐踏草皮或穿越管制區(如某些地區因牛隻活動或生態保育暫時關閉)。
  5. 裝備齊全再出發:
    • 手機與行動電源: 保持通聯,必要時求救(山區訊號覆蓋尚可,但部分割槽域可能微弱)。離線地圖可先下載。
    • 簡易急救包: 個人藥品、OK繃、消毒藥水、蚊蟲藥(夏季必備!)。
    • 登山杖 (依個人需求): 如果膝蓋不好或要走較陡步道(如七星山、面天山),登山杖能有效減輕負擔。我個人覺得上七星山那段,有登山杖差很多。
    • 簡易地圖或GPX軌跡: 園區指標清楚,但下載離線地圖或官方導覽圖更安心。步道口通常有地圖立牌,用手機拍下來備用。108遊園公車路線圖也建議拍下。
  6. 留意步道狀況與開放時間:
    • 出發前查詢: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官網或FB粉絲頁,確認目標步道是否開放(有時因颱風、坍方、牛隻活動、步道整修等因素封閉)。擎天崗中央步道部分路段就常因牛隻調整開放狀況。冷水坑到擎天崗的步道也曾在颱風後封閉整修過。
    • 評估自身體能: 步道難易度差異大。七星山主峰、夢幻湖步道部分路段較陡峭;二子坪、冷水坑泡腳池周邊則非常平易近人。不要勉強挑戰超出能力範圍的路線。量力而行最重要。
  7. 硫磺區特別注意:
    • 小油坑、硫磺谷、馬槽等地蒸氣溫度極高,帶有硫磺的噴氣孔周圍地表可能脆弱、高溫。務必走在規劃好的木棧道或步道上,絕對不可跨越欄杆、試圖觸控噴氣孔或溫泉水! 非常危險!

Q&A 陽明山常見問題快答

1. Q:上陽明山一定要開車嗎?公車方便嗎?

A: 強烈建議搭公車! 尤其假日。從臺北捷運劍潭站搭「紅5」直達陽明山公車總站(約30-40分鐘),班次密集。園區內再轉搭「108遊園公車」串聯各景點。開車上山假日停車位極難找且可能有交通管制。

2. Q:陽明山會有很臭的硫磺味嗎?哪裡最濃?

A: 火山地區,硫磺味(像臭雞蛋味)是自然現象。味道濃淡取決於風向和地點。小油坑噴氣孔區域味道最濃鬱(一下車就能聞到),其他地方(如竹子湖、擎天崗)味道相對淡很多或不明顯,不必過於擔心。有些人覺得刺鼻,有些人則覺得是自然的氣息。習慣就好。

3. Q:如果下雨,陽明山還有推薦的去處嗎?

A: 當然有!1) 室內場館: 如陽明書屋(需購票導覽)、小油坑/冷水坑/擎天崗/二子坪的遊客服務站(有展示解說,免費)。2) 溫泉泡腳: 冷水坑免費泡腳池(自備毛巾)。3) 溫泉泡湯: 下山去北投溫泉區享受大眾湯或湯屋。4) 景觀咖啡廳: 山上有些景觀咖啡廳,可以欣賞雨霧繚繞的山景。雨天陽明山煙雨濛濛,其實別有韻致,只要裝備(雨衣、防滑鞋)帶對,還是能玩出樂趣。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