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揹著揹包跑了十幾年的老旅咖,臺灣的步道我踩過不下百條。說實在,有些步道名氣響亮,走起來卻像逛觀光夜市(人多到想逃);有些隱藏版小路,反而藏著讓人屏息的驚喜。這次要分享的 貓囒山步道,絕對屬於後者——它像一顆被日月潭水氣滋養的翡翠,低調,卻美得讓你捨不得眨眼。尤其那破曉時分的茶園雲海,我敢說,是臺灣中部最被低估的絕景!準備好你的登山鞋和相機,跟著我的腳步,探索這條紅茶香氣縈繞的秘境吧。
交通 & 停車

開車來最方便!直接導航設定「貓囒山步道登山口」或「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都很準。登山口就在臺21線(中山路)約63.1公里處,看到「茶業改良場」的大牌子轉進去就對了。這裡有個不算大的停車場,而且是免費的!(這年頭免費停車場簡直是稀有動物,對吧?)不過我得老實說,假日,特別是清晨想看日出雲海的時段,車位超級搶手!我上次週六清晨五點半到,車位幾乎滿了八九成。強烈建議:
- 看日出:至少清晨5點前抵達卡位比較保險(沒錯,就是要這麼拼!但相信我,值得)。
 - 平日或非日出時段:停車壓力小很多。
 
如果停車場滿了怎麼辦?附近路邊白線區域也能停,但務必注意:
- 別擋住住家或農場出入口(會被唸的)。
 - 臺21線主幹道千萬別違停,警察會來關照的。
 
大眾運輸比較麻煩一點。可以搭臺灣好行「日月潭線」或南投客運到「魚池」或「日月潭」站下車,但下車後還得走一大段路(約2-3公里)或轉搭計程車才能到登山口。除非你體力超好或時間很多,不然還是開車/騎車比較實際。
步道介紹

貓囒山步道,海拔雖然只有1020公尺,卻是俯瞰日月潭全景的黃金位置!這條步道精華中的精華,就在於它串聯了臺灣紅茶的發源地——「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以及頂峰的氣象站。整條路走起來,就像是漫步在一幅流動的茶園風情畫裡。
步道起點就在茶改場旁邊。一開始是緩緩向上的柏油產業道路,兩旁是整齊劃一的茶園,綠油油的茶樹在晨光中閃著露珠,空氣裡飄著若有似無的茶葉清香,超級舒服!走著走著,視野會越來越開闊。走到一個大轉彎處(通常會聚集一堆腳架和相機的地方),就是第一個經典觀景臺。這裡看出去的日月潭,特別是清晨時分,薄霧像絲綢一樣纏繞著湖面山巒,加上腳下層層疊疊的茶園,美得讓人忘記呼吸。我總覺得,光是這個點,就值回票價了!(當然,繼續往上更精彩)。
過了觀景臺,柏油路結束,接上真正的登山步道,變成由枕木、石階和原始土徑交錯組成。坡度會稍微明顯一點,但路徑清晰好走。穿梭在鬱鬱蔥蔥的樹林間,陽光從葉縫灑下,光影變化很美。途中會經過一片錫蘭橄欖樹林(秋天葉子變色時超美!),還會到達第二個視野更棒的觀景平臺。這裡角度更高,日月潭全景一覽無遺,拉魯島(光華島)清晰可見,遠方的水社大山輪廓也清清楚楚。天氣爆好的時候,甚至能看到遠處的集集大山輪廓線。
終點就是貓囒山氣象站了。這個日治時期就存在的氣象站,建築本身有種古樸的味道。這裡是步道的最高點,視野360度零死角!日月潭像一塊巨大的藍寶石鑲嵌在群山之間,清晨的雲海在腳下翻滾湧動,茶園的綠浪向遠方延伸... 相信我,當下真的會有種「活著真好」的感動。貓囒山步道的魅力,在於它把人文(茶產業)、自然景觀(茶園、湖景、雲海)、輕鬆的步行體驗完美揉合在一起。它不是挑戰體能的硬漢路線,而是一條能讓身心靈都得到撫慰的療癒步道。
步道資訊
- 營業時間: 這條步道24小時開放!沒有大門,沒有管理員,隨時想走就走。這也是它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尤其是夜衝看日出或傍晚賞夕陽的遊客(像我這種瘋狂攝影咖)。不過,茶改場本身的營業時間是白天(大約早上8點到下午5點),如果想順道參觀茶改場的展示館或買茶葉,記得抓對時間。氣象站是運作單位,不開放參觀內部,外面拍照當然沒問題。
 - 步行時間:
- 單程:從登山口到氣象站頂,腳程一般、邊走邊拍的話,抓個45分鐘到1小時差不多。如果體力好、不怎麼停留,30-40分鐘也能攻頂。
 - 往返:加上在頂峰停留拍照、發呆看景的時間,預留2到2.5小時會比較充裕。不會讓你走到鐵腿,又能充分享受美景和悠閒氛圍,我覺得這時間抓得剛剛好。貓囒山步道算是短小精悍型的。
 
 - 步道長度: 全長約莫1.9公里(單程)。對,你沒看錯,就是這麼「迷你」!但可別小看它,濃縮的都是精華啊。從海拔約800公尺的登山口,爬到1020公尺的氣象站,總爬升高度約220公尺,坡度算是緩和漸升型。
 - 步道難度: 我給它的綜合評價是:★☆☆☆☆ (超級親民)。前面約三分之二是好走的柏油路緩坡(連嬰兒推車或輪椅都能推到第一個觀景臺,後面就不行了)。後面三分之一雖是階梯和原始路徑,但坡度平緩、階梯高度適中,沒有那種讓人爬到喘不過氣、膝蓋痛哭流涕的陡峭路段。只要平常有在走路的人,包括長輩(我媽60幾歲走得很OK)和小朋友(看過好幾對爸媽帶小學左右的孩子來),都能輕鬆駕馭。說它是「散步級」步道也不為過!
 - 步道型別: 這條路屬於O型環狀步道嗎?不是喔!它是標準的原路去、原路回的往返型步道。上山一條路,下山走回頭路。雖然少了環狀的變化趣味,但因為路線單純明確,完全不用擔心迷路,很適合初次造訪或方向感普普的人(像我這種偶爾會在山裡鬼打牆的)。
 - 是否申請: 完全免申請! 既不是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區,也不是需要入山證的管制區域。貓囒山步道就是一條開放的公共步道,想來就來,說走就走,超級自由!這也是它受歡迎的一個重要原因。
 
路線資訊

想知道怎麼走最順、最省力?看這裡就對了!這是我走了好幾趟後,歸納出的懶人包路線指引:
路線起點: 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旁停車場(導航設定這裡最準)。
路線終點: 貓囒山氣象站。
路線型態: 往返線(去回同一條路)。
海拔高度: 起點約800m ➔ 終點1020m (上升約220m)。
路面狀況: 前段柏油路(超好走)➔ 後段枕木階梯 + 原始土石路(依然好走)。
| 路段 | 長度(約) | 路面/特色 | 注意點/提示 | 
|---|---|---|---|
| 起點➔觀景臺1 | 0.7 km | 平坦柏油產業道路 | 兩旁是美麗茶園,輕鬆散步🚶。 | 
| 觀景臺1➔樹林入口 | 0.3 km | 持續柏油路,坡度略增 | 第一個經典拍照點📸!日月潭+茶園景觀初現。 | 
| 樹林入口➔觀景臺2 | 0.5 km | 轉為枕木階梯、原始土徑 | 進入樹林🌳,有錫蘭橄欖樹。坡度適中。 | 
| 觀景臺2➔氣象站 | 0.4 km | 混合石階與土徑 | 第二觀景臺視野更開闊!最後一段小爬升就到頂點。🚩 | 
(總長:單程約1.9km)
關鍵岔路辨識:
1. 起點只有一條明顯向上的柏油路,跟著走就對了。
2. 走到柏油路盡頭(明顯變成土徑和階梯處),就是進入山林段的開始,這裡沒有岔路。
3. 整條路基本上沒有容易迷路的岔路口!沿途都有明確的步道痕跡和偶爾出現的指示牌(寫著往氣象站)。只要順著主要路徑往上走,就不會錯。
貓囒山步道的路線規劃非常單純,幾乎可以說是「一條路通到底」,對於路痴或只想放空享受山林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
附近景點
爬完貓囒山步道,賞完無敵美景,肚子也差不多餓了吧?別急著離開魚池鄉,周邊還有很多好吃好玩的等著你!順道一遊,讓旅程更豐富:
- 
日月潭國家風景區:
- 介紹: 這還用多說嗎?臺灣最經典的湖光山色!搭船遊湖探訪拉魯島、玄光寺吃阿婆茶葉蛋、騎單車悠遊環潭腳踏車道(被CNN評為全球十大最美之一),或是登上慈恩塔遠眺... 玩法超多。
 - 地址: 南投縣魚池鄉(範圍廣闊)。
 - 交通: 從貓囒山步道登山口開車下山,約10-15分鐘就能抵達日月潭水社碼頭或伊達邵碼頭區域。
 - 營業時間: 開放空間,全天可遊覽。遊船、纜車、商家等各有營業時間(通常約9:00-17:00)。
 
 - 
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
- 介紹: 貓囒山步道的起點就在這裡!這裡是臺灣阿薩姆紅茶的發源地,充滿歷史意義。場區內有免費的茶葉文化展示館(介紹紅茶歷史、製茶過程),環境清幽,還有大片美麗茶園可以散步拍照。重點是... 可以買到品質優良又相對便宜的日月潭紅茶!像臺茶18號(紅玉)、臺茶8號(阿薩姆)都是招牌。我每次來都忍不住帶幾罐回家。
 - 地址: 南投縣魚池鄉水社村中山路270巷13號(就是步道登山口旁)。
 - 交通: 就在貓囒山步道停車場旁邊,走完步道下來順便逛。
 - 營業時間: 展示館通常是 週一至週五 8:30-12:00 / 13:00-17:00(假日可能休息或不固定,建議行前電話確認一下:(049) 289-7232)。賣場(販售部)時間可能會長一點,但也建議白天前往。
 
 - 
Hohocha喝喝茶:
- 介紹: 近年超夯的紅茶觀光工廠!不只是買茶,更主打「體驗」。門票可抵消費,重點是包含一顆好吃的茶葉蛋和一杯奉茶(划算!)。裡面有製茶過程介紹、各種茶品試喝、DIY活動(需預約),還有超大空間可以休息、吃茶味霜淇淋🍦(我的最愛),很適閤家庭或朋友一起來玩。建築本身也很好拍。
 - 地址: 南投縣魚池鄉魚池街443-36號。
 - 交通: 從貓囒山步道開車過去很近,約5分鐘車程。
 - 營業時間: 通常為 9:00 - 17:30。(建議出發前檢視官方粉絲頁確認最新時間)。
 
 - 
鹿篙咖啡莊園:
- 介紹: 隱身在魚池山丘上的絕美咖啡廳!由在地的香茶巷40號咖啡(臺灣精品咖啡常勝軍)所經營。最大賣點是它的無敵景觀——大片落地窗前是起伏的茶園、咖啡園和山巒,視野遼闊到不行。點杯他們自豪的手沖咖啡或日月潭紅茶,配上甜點,坐在這裡發呆放空,簡直是天堂。只是...人真的很多(尤其假日),要有排隊或沒位子的心理準備。
 - 地址: 南投縣魚池鄉香茶巷31-6號(位置稍偏,山路較窄小,開車小心)。
 - 交通: 從貓囒山步道開車過去約需20-25分鐘。
 - 營業時間: 平日 10:00 - 17:00 / 假日 09:30 - 17:00(最後點餐16:30)。
 
 
注意事項

貓囒山步道雖然親民好走,但出門在外,該注意的還是不能馬虎。以下是我親身經驗(或看過別人踩雷)後的真實提醒:
- 日出 / 黃昏人潮: 想拍經典的日出雲海🌅或醉人夕陽?那就要有心理準備——攝影高手們都會擠在觀景臺!務必提早抵達(看日出建議清晨5點前到登山口)才能卡到好位置。裝備(腳架、相機)也別忘了帶。如果是單純散步不想人擠人,避開日出前後1-2小時的尖峰期是明智的選擇(例如選擇上午9點後或下午時段)。
 - 裝備與穿著:
- 鞋子: 雖然步道好走,但後半段是階梯和土石路。強烈建議穿防滑的運動鞋或登山鞋!千萬別穿拖鞋或高跟鞋(我真的看過有人穿...佩服)。雨後地面濕滑更要小心。
 - 衣物: 山上天氣變化快,尤其清晨或雨後可能較涼。帶件防風薄外套備用絕對沒錯。夏天也要注意防曬(帽子🧢、太陽眼鏡🕶️、防曬乳),部分路段沒有遮蔭。
 - 手電筒 / 頭燈: 如果是清晨摸黑上山看日出(強烈建議必帶!)或計畫待到天黑下山,照明裝置絕對是安全必備品⭐️。手機的手電筒亮度可能不夠,而且很耗電。
 
 - 補給: 步道上完全沒有賣飲料或食物的地方!也沒有廁所!(唯一廁所在起點的茶改場,但要注意他們的開放時間)。所以:
- 水一定要帶夠! 至少帶一瓶500-1000cc的水(天氣熱或易渴的人請自行增量)。
 - 可以帶點小零食補充體力(巧克力🍫、餅乾、能量棒都不錯)。
 - 個人藥品(如暈車藥、蚊蟲藥)也別忘了。
 
 - 防蚊蟲: 山區樹林難免有蚊子和小昆蟲,尤其在濕熱的天氣或傍晚時分。防蚊液噴好噴滿再上路!建議選擇含DEET或Picaridin成分較有效。另外,在草叢邊或潮濕地方行走時,稍微留意腳邊,雖然貓囒山步道生態幹擾較大,螞蝗(吸血蟲)相對少見,但並非完全沒有(尤其是雨後)。穿長褲並紮進襪子裡是比較安全的做法。若不幸被叮咬,保持冷靜,用指甲或硬物卡片從旁邊刮掉牠,不要硬拔,傷口記得消毒。
 - 尊重環境: 這是老生常談,但非常重要:
- 垃圾請務必帶下山! 看到垃圾桶再丟,沒看到就帶回車上或找便利商店丟。「自己的垃圾自己處理」是基本原則。
 - 步道環境清幽,請勿大聲喧嘩,以免影響其他山友或附近居民。
 - 愛護沿途動植物,不採摘、不捕捉。
 - 茶園是農民的生計,請勿擅自進入茶園踩踏或採摘茶葉!在步道上欣賞就好。
 
 - 階梯維護: 步道後段的枕木階梯,部分木頭因濕氣和踩踏,表面可能有點濕滑或青苔(特別是在潮濕季節或清晨露水重時),請務必放慢腳步,踩穩每一步。
 - 手機訊號: 步道大部分路段(尤其是靠近山頂氣象站區域),手機訊號(4G/5G)可能會變得很微弱甚至收不到。如果有重要事情或需要聯絡,建議在登山口停車場(訊號通常較好)就先處理好。下載離線地圖也是不錯的準備。
 

Q&A
- Q1: 貓囒山步道適合帶小朋友或長輩去嗎?
 - A: 非常適合!步道前段(到第一個觀景臺)是平坦柏油路,連嬰兒推車或輪椅都能輕鬆推上去。後段階梯坡度平緩,只要腳力尚可的長輩或國小以上的小朋友都能勝任。算是親子同遊、家族出遊的優質選擇!當然,幫長輩帶支登山杖輔助會更穩妥。
 - Q2: 推薦什麼時間去走貓囒山步道最美?
 - A: 清晨日出前後(約4:30-6:30 AM) 絕對是首選!雲海+日出金光+茶園的夢幻組合,看過一次就難忘。雨後放晴的日子,空氣清澈,雲海出現機率也高。下午時段(約3:00 PM後) 光線柔和,適合怕早起的遊客。避開正中午(太陽曝曬且可能逆光)。
 - Q3: 走完步道後,附近哪裡有好吃的?
 - A: 茶改場販賣部可買優質紅茶(送禮自用皆宜)。下山後:
想吃小吃:去日月潭伊達邵碼頭商圈,阿薩姆紅茶蛋捲、小米麻糬、飯飯雞翅、總統魚酥等在地美食超多。
想坐下來用餐喝咖啡:推薦Hohocha喝喝茶(紅茶霜淇淋、茶葉蛋)或鹿篙咖啡莊園(景觀一流,手沖咖啡讚)。
想吃合菜:日月潭周邊許多餐廳都有賣邵族風味餐或甕仔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