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 重度豬肝愛好者,我對「粉肝」的迷戀簡直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外面賣的粉肝貴鬆鬆,份量又少,吃起來總覺得不過癮。更重要的是,品質參差不齊,有時太硬、有時有腥味,實在很碰運氣。幾年前我就發狠決定自己研究「粉肝做法」,一定要找出在家也能穩定做出 粉嫩、滑溜、完全無腥味 完美粉肝的訣竅!經過無數次的實驗(當然也報廢了不少豬肝...),我終於搞定了!今天就毫無保留把這套「粉肝做法」分享給大家,保證 步驟清晰、細節滿滿,跟著做,你也能變身粉肝達人!相信我,吃過自己做的,你真的會回不去!
目錄

食譜構想與核心精神
我心目中完美的「粉肝做法」,核心目標只有一個:達到入口即化、質地細膩如慕斯、顏色呈現誘人淡粉紅、毫無血腥或異味的極致口感。 這聽起來很夢幻對吧?其實只要掌握幾個 超級關鍵 的步驟,一點也不難!市面上很多食譜只強調「泡牛奶」或「加太白粉」,但那真的只是表面功夫。我的「粉肝做法」會從 食材挑選、前置處理的魔鬼細節、精準火候控制、到完美降溫鎖住粉嫩,每一步都拆解得清清楚楚。我會特別強調那些 容易被忽略但卻致命的小撇步,這些才是成功與失敗的分水嶺!
食材挑選: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大半!
想做出頂級粉肝,食材的選擇絕對是重中之重!千萬別隨便在超市抓一塊豬肝就開始做,那失敗率會很高!以下是我多年來挑選豬肝的心得,做成表格比較清楚:
挑選要點 | 優選特徵 (完美狀態) | 劣選特徵 (要避免!) | 我的慘痛經驗/提醒 |
---|---|---|---|
來源與新鮮度 | 當日溫體豬肝 (市場攤販信譽良好、色澤自然)。聞起來 只有淡淡的肉味。 | 冷藏過久、顏色暗沉發黑或異常蒼白。有刺鼻腥味、氨味或異味。表面黏滑。 | 我曾貪便宜買過冷藏櫃裡特價的,結果腥味超重,泡了一小時牛奶還是救不回來!浪費錢又時間! |
豬肝部位 | 肝連 (肝葉邊緣帶薄膜的長條狀) 或 肝葉本身較厚實、邊緣平整 的區塊。 | 邊緣破損嚴重、形狀零碎或過薄的部位。 | 肝連部位通常筋膜較多,需要耐心剔除,但口感更紮實有彈性;厚實肝葉則較易處理。 |
外觀與觸感 | 表面光滑濕潤有自然光澤。顏色呈 均勻健康的深紅褐色 (絕非鮮紅或紫黑)。觸感堅實有彈性,手指按壓後能快速回彈。 | 表面乾燥無光澤、或過於濕黏。顏色不均、有瘀血斑點或異常白點。觸感軟爛或過硬。 | 按壓下去感覺像爛泥或硬邦邦的,絕對NG!這種煮出來不是散掉就是柴掉。 |
血管與筋膜 | 表面 較少粗大血管,筋膜分佈 相對單純 (這點看運氣,但盡量挑)。 | 布滿粗大凸起血管或錯綜複雜的白色筋膜。 | 血管和筋膜太多,後續處理會讓你剔到懷疑人生,而且容易藏血水,影響口感。 |
份量估算 | 一般家庭製作,購買大約 300-400公克 的優質豬肝就足夠了。 | 一次買太多,處理不及反而容易不新鮮。 | 新鮮豬肝最好當天處理當天煮,別貪多! |
(表格底色構想:標題行用淺藍底紋,優選欄用淺綠底紋,劣選欄用淺粉紅底紋,經驗欄用淺黃底紋 - 實際排版時請套用)
除了豬肝本體,醃漬去腥的靈魂配角也超級重要:
- 全脂鮮奶: 絕對是去腥嫩化的頭號功臣!一定要用「全脂」的,低脂或脫脂的效果差很多。份量要能完全淹過豬肝。品牌不拘,新鮮就好。我試過用奶粉泡,效果完全不行,別省這個錢!
- 米酒: 臺灣料理的經典去腥夥伴。純米釀造的為佳,不用高階款,但也不要買到有怪味的。料理米酒也可以。
- 薑: 老薑最佳,拍扁或切片,利用薑醇去腥增香。
- 蔥: 主要用蔥白部分,拍扁釋放辛香。
- 鹽巴: 基礎調味,幫助滲透。
(關鍵點強調): 食材新鮮度是「粉肝做法」成功的地基!別在第一步就妥協,寧可多跑一個市場,也要找到那塊對的豬肝!相信我,值得!
前置處理:魔鬼藏在細節裡!這步做對了,成功90%!
我必須老實說,很多失敗的「粉肝做法」就栽在這一步!處理豬肝真的需要一點點耐心,但絕對值得!這步驟直接決定了腥味能否徹底去除、口感能否均勻粉嫩。以下是我歸納出的 完美處理流程與致命細節 (Failure Points):
初步清潔與修整
- 買回來的豬肝先用 乾淨的流水稍微沖洗掉表面血水。記住是「稍微」!別像洗青菜一樣狂沖猛刷,會把風味沖掉。
- 放在砧板上,仔細檢查! 用一把鋒利的小刀(水果刀或剔骨刀都好), 小心翼翼地剔除豬肝表面所有看得見的白色筋膜、脂肪和粗大的血管。這步超級關鍵!(我曾經偷懶省略,結果煮出來筋膜咬不斷,血管處比較硬,口感超不均勻!超級扣分!)
- 剔除後的豬肝, 盡量切成大小、厚度均勻的塊狀或厚片。厚度建議在 1.5公分到2公分之間。太薄容易煮過頭變硬變老;太厚則中心不易熟透,也可能殘留血水腥味。切的時候, 順著肝葉的紋理切,不要逆紋亂切,口感會比較好。

瘋狂泡血水 - 去腥的關鍵戰役!
- 找一個 夠大、夠深 的碗或保鮮盒(塑膠或玻璃皆可),放入處理好的豬肝塊。
- 注入大量的「冰開水」或「冰塊水」(自來水有氯味不建議)。水量一定要 完全淹沒豬肝還有餘裕。
- 不斷地、輕輕地搓揉按壓豬肝塊,你會看到水立刻變紅。別懷疑,這都是腥味的來源!持續搓揉個3-5分鐘,把大部分表面的血水逼出來。
- 把血水倒掉! 然後, 重複注入冰水、搓揉、倒掉 這個迴圈。至少重複5次!(累嗎?但這步絕對不能省!)你會發現,水從一開始的深紅,慢慢變得比較淡。
- 直到浸泡搓揉後的水,呈現非常淡的粉紅色,接近透明清澈,這個瘋狂泡洗的步驟才算完成!這步做得徹底,後續泡牛奶的效果才會事半功倍!
牛奶浴 - 嫩化與去腥最終章
- 把徹底洗淨血水的豬肝塊從冰水中取出,稍微 瀝乾(不用到全乾,但要沒有大量滴水)。
- 準備一個乾淨的容器(還是要大!),放入豬肝塊。
- 倒入「全脂鮮奶」,份量務必完全淹過豬肝。可以稍微多一點點沒關係。
- 加入 拍扁的薑片 (約3-4片)、拍扁的蔥白 (2-3段)、倒入大約2大匙的米酒。
- 最後,撒上大約1茶匙的鹽巴。鹽巴能幫助入味,也能促進牛奶的嫩化作用。
- 溫柔地攪拌一下,讓所有材料混合。
- 蓋上蓋子或用保鮮膜封好,放入冰箱冷藏室。浸泡時間至少1小時,理想是2小時。時間太短效果不彰;太久(超過4小時)則豬肝味道會變得有點奇怪,我不喜歡。
(個人觀點與負面經驗): 很多人以為泡牛奶就萬事OK,錯!前面的瘋狂泡血水才是基礎!我試過只泡牛奶但沒認真沖血水,結果腥味還是隱約存在,牛奶浴也救不了!還有,牛奶一定要全脂!我用過低脂的,嫩化效果就是差那麼一點點,吃起來沒那麼「粉」。鹽巴也要加,不加真的會有差,別問我為什麼,實驗結果就是這樣!

烹煮實戰:火候是靈魂!秒數定生死!
最緊張刺激的環節來了!煮豬肝是「粉肝做法」最關鍵也最容易失敗的一步! 差個十幾秒,天堂地獄之別! 我的原則是:低溫慢煮,精準控溫! 絕對不是滾水丟下去煮!那種煮法十之八九變橡皮擦!以下是經過無數次實驗(和失敗)驗證的黃金流程:
準備低溫水浴鍋
- 取一個 夠深、鍋底夠厚 的湯鍋(厚底鍋保溫好,溫度變化小)。加入足夠的水量(水量至少要能淹過你待會要煮的豬肝塊)。
- 開中火加熱,並在鍋邊插入一支「料理用溫度計」。對!溫度計是必備工具!別想靠感覺!
- 我們要將水溫加熱並穩定在一個特定溫度:攝氏75度到80度之間。這個溫度區間是讓豬肝蛋白質緩緩凝固、達到理想粉嫩狀態的魔法區!水溫絕對不能超過85度!超過就容易變老變硬!
- 當水溫達到約 75度時(你會看到鍋底開始冒非常細小、幾乎不破的氣泡,俗稱「蝦眼水」),就要 轉成「最小火」,仔細調整爐火, 務必讓水溫穩定維持在75-80度之間。如果水溫開始往下掉,再稍微調高一丁點火力。這個「恆溫控制」是整個「粉肝做法」最核心的技巧!
豬肝下鍋 - 溫柔呵護
- 從冰箱取出浸泡好的豬肝塊, 把牛奶倒掉,用 廚房紙巾輕輕地把豬肝塊表面的水分「吸乾」。這個動作很重要,濕答答的下鍋會讓水溫瞬間降太多,影響恆溫!輕輕吸乾就好,不用按壓。
- 將吸乾水分的豬肝塊, 小心地、一塊一塊地放入維持在75-80度的溫水中 (溫水狀態,非滾水!)。動作要輕柔,避免大力丟入濺起水花。
- 豬肝塊全部下鍋後, 立刻蓋上鍋蓋!這有助於維持鍋內溫度穩定。
精準計時與溫度監控
- 從豬肝塊全部下鍋、蓋上鍋蓋那一刻開始, 啟動你的計時器!
- 全程保持爐火在「最小火」,並且 眼睛盯緊溫度計,確保水溫一直維持在 75-80度 的甜蜜點!溫度絕對不能飆高!
- 煮的時間長度,取決於豬肝塊的厚度:
- 厚度約1.5公分:煮 15-18 分鐘。
- 厚度約2公分:煮 18-22 分鐘。
- (這是我的黃金參考值,但還是要觀察豬肝狀態!)
關鍵的「戳測」判斷熟度
- 時間快到時(例如1.5公分厚煮到15分鐘時), 準備一支細長的竹籤或金屬探針(烤肉籤或cake tester都可以)。
- 輕輕地戳入豬肝塊「最中心」的部位!
- 拔出來後,立刻用紙巾擦掉探針上的汁液,仔細觀察:
- 如果戳孔流出的汁液是「清澈透明」或「非常淡的粉紅色」,恭喜!粉肝完美達標!熟度剛剛好!
- 如果汁液是明顯的「血紅色」或「深粉紅色」,表示中心還太生,需要再煮1-2分鐘,然後再測試一次。
- 如果汁液非常少或幾乎沒有,探針感覺有點阻力,那...可能有點煮過頭了,快撈起來!
- 絕對不要切開來看! 一切開,寶貴的肉汁就流失了,而且中心溫度會瞬間下降影響最終口感!
(火候控制血淚史): 我失敗最多次就是在火候!一開始不信邪,覺得溫度差不多就好,結果不是煮到縮水變硬,就是中心還帶血絲嚇死人。後來狠下心買了精準的料理溫度計,嚴格控溫,才終於抓到那個完美的粉嫩點!記住,「蝦眼水」和75-80度恆溫是核心!還有,時間只是參考,一定要用「戳測法」確認!不同爐火、鍋具、豬肝大小都會影響。寧可稍微不足再煮一下,也不要煮過頭!煮過頭真的沒救了!這就是我的「粉肝做法」火候心法。

完美降溫與熟成:鎖住粉嫩的臨門一腳
豬肝煮到完美熟度撈起來,就大功告成了嗎?錯!急速降溫這步超級重要!它決定了粉肝最終的質地和顏色!
- 立刻準備一個大碗,裝滿 冰塊 + 冰水(冰塊要多!水要夠冰!)。
- 用漏勺 小心地將煮好的豬肝塊從溫水鍋中撈起, 立刻、馬上、迅速地放入冰水中!讓滾燙的豬肝瞬間遭遇「冰風暴」!
- 讓豬肝塊在冰水中「完全冷卻」,期間可以輕輕晃動碗,確保降溫均勻。至少冰鎮15分鐘以上。
- 冰鎮完成的豬肝塊, 取出,再次用「乾淨」的廚房紙巾徹底擦乾表面水分。一定要擦乾!
- 將擦乾的豬肝塊, 用保鮮膜或保鮮盒「緊密封好」, 放回冰箱冷藏室。靜置至少1小時以上(最好2小時)。這一步稱為「熟成」,讓內部的溫度繼續均勻,質地會變得更穩定、更細膩,顏色也會更均勻漂亮!(剛煮好切開可能中心還會有點點溫溫的感覺,熟成後就完美了)
(口感升級秘訣): 急速冰鎮能 立刻收縮蛋白質,鎖住內部的水分和粉嫩度,防止餘熱繼續烹煮導致變老。熟成則讓口感更上一層樓,有點像牛排的Resting。真的別省略!我試過煮好就切來吃,口感就是沒那麼細膩滑順!
切片與品嚐:感動的時刻!
經過漫長的等待(其實主要是熟成時間),終於到了驗收成果的時刻!拿出你 最鋒利的刀(切鈍刀會毀了粉肝的細緻表面!),將熟成好的粉肝塊切成 厚度約0.3-0.5公分的薄片。切的時候就能感受到它的 柔軟和彈性,不會硬邦邦的。
完美粉肝的標準:
- 顏色: 橫切面呈現 均勻、柔和、誘人的淡粉紅色,絕對沒有血絲或暗沉部分。
- 質地: 極度細膩光滑,看起來像上等的鵝肝醬,用手輕輕按壓,感覺柔軟有彈性,但不會散開。
- 口感: 放入口中, 幾乎不用咀嚼,舌頭輕輕一抿就化開,如同絲綢般滑過喉嚨。沒有任何粉感、顆粒感或筋膜的阻礙感。味道純淨鮮美,帶著淡淡的奶香和肉甜, 絲毫沒有腥味或異味!這就是「粉肝做法」追求的最高境界!
經典沾醬搭配:
- 臺式經典款: 蒜蓉醬油膏(醬油膏+細蒜末+一點點香油+一點點糖+一點點白胡椒粉)。
- 清爽提味款: 薑絲+醬油膏+少許醋(烏醋或白醋均可)。
- 原味享受: 其實單吃就超級美味了!充分感受那極致的粉嫩與鮮甜!
(成就感的爆發): 當你切開那完美的粉紅色斷面,嚐到那滑順如慕斯的口感時,所有前置處理的繁瑣、控溫的緊張,瞬間都值得了!這就是「粉肝做法」帶來的巨大成就感!在家也能輕鬆吃到頂級粉肝,再也不用看店家臉色!

進階技巧與常見失敗原因分析 (一定要看!避開地雷!)
為了讓成功率更高,這裡分享幾個容易被忽略的進階技巧,以及我踩過的雷,幫大家掃除障礙:
- 鹽水替代牛奶? 有人會問不用牛奶,只用鹽水泡行不行?我試過,效果差非常多!牛奶中的 蛋白質和脂肪 對於嫩化豬肝、去除腥臊味有 不可替代的作用。鹽水只能做到基礎的去腥和稍微緊實肉質,無法達到那種極致的粉嫩化口感。強烈建議不要省掉牛奶!
- 太白粉/地瓜粉醃漬? 有些食譜會在煮之前裹粉。我個人的經驗是:弊大於利。裹粉雖然可能讓表面更滑,但非常容易讓湯水變得混濁,更重要的是,那層粉會阻隔溫度滲透,反而容易導致 外熟內生 或 內外熟度不均。而且粉殼會影響最終純粹細膩的口感。我的「粉肝做法」不建議裹粉。
- 為什麼我的粉肝煮完切開有洞或蜂窩? 這通常是兩個原因:
- 煮之前沒有徹底去除筋膜和血管!這些部位在受熱時收縮程度和周圍肝組織不同,拉扯形成空洞。
- 水溫太高或煮太久!過高的溫度或過長的時間會讓蛋白質劇烈收縮,擠壓出過多水分,形成蜂窩狀結構。請 嚴格控溫在75-80度 並 精準計時戳測!
- 為什麼還是有點腥味? 最可能的原因:
- 食材本身不夠新鮮!
- 前置處理「瘋狂泡洗血水」的步驟偷懶了!血水沒逼乾淨。
- 牛奶浴的時間不足(至少1小時)或 牛奶不是全脂。
- 煮的時候 溫度太低(低於70度太久了)或 溫度失控衝太高(超過85度),導致腥味物質沒有被有效分解或反而被鎖住。
- 為什麼口感柴硬? 99% 的原因:
- 水溫過高(超過85度)!
- 煮的時間過長!
- 沒有立刻急速冰鎮!
- 豬肝部位太薄,容易瞬間煮過頭。
- 沒有經過冷藏熟成。
- 可以冷凍儲存嗎? 老實說, 非常不建議冷凍生豬肝來做粉肝!冷凍會破壞肝細胞結構,解凍後再煮,口感會變得鬆散粉粉的,難以達到那種極致的滑嫩。要吃「粉肝」,請務必 使用最新鮮的溫體或冷藏豬肝!煮熟冰鎮熟成後的粉肝,在冰箱冷藏可儲存 1-2天,儘早食用風味最佳!
(失敗經驗談): 我曾經有一次,溫度計沒電了,憑感覺煮,結果水溫不小心飆到快90度,雖然只煮了十幾分鐘,撈起來豬肝整個縮小變硬,中間還帶點綠灰色(嚇死!),當然是整鍋報廢。還有一次貪快,冰塊水不夠冰,降溫不夠快,結果切開裡面有點過熟,口感偏紮實,離粉嫩還差一口氣。這些都是慘痛教訓啊!

Q&A - 粉肝疑難雜症快速掃描
Q: 一定要用全脂牛奶嗎?低脂或植物奶可以嗎?
A: (斬釘截鐵) 強烈建議一定要用 「全脂牛奶」!牛奶中的脂肪是嫩化的重要關鍵。低脂牛奶效果差很多,做出來嫩度明顯不足。植物奶(如豆漿、燕麥奶)成分完全不同,完全無法達到去腥嫩化的效果,不建議替代。別省這點成本!
Q: 沒有料理溫度計怎麼辦?真的不能做嗎?
A: (誠實但無奈) 老實說,成功率會大幅降低。溫度是「粉肝做法」最精密的控制點。如果實在沒有,請務必將火力調到 「最小最小」,觀察水狀態維持在 「蝦眼水」(鍋底佈滿細小不破的氣泡,水面平靜無大滾)。但這非常難穩定,水溫容易波動。建議還是投資一支簡單的料理探針式溫度計,不貴,卻是成功保證!
Q: 煮好的粉肝可以放多久?怎麼儲存最好?
A: 煮好、冰鎮、擦乾、密封冷藏熟成後的粉肝,在 0-4°C的冰箱 中, 建議在「1-2天內」吃完 風味最佳。超過三天,口感會逐漸變差,風味也流失。切記:
- 一定要 徹底擦乾表面水分 再密封(濕氣會加速變質)。
- 使用 乾淨無水氣的保鮮盒或保鮮膜緊緊封好。
- 絕對不要冷凍儲存煮熟後的粉肝!冷凍解凍後口感會變得粉粉爛爛的,完全失去靈魂。要吃多少煮多少,新鮮最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