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在臺灣大街小巷鑽營、用味蕾丈量土地的老饕,我太懂那種藏在不起眼角落、卻讓人魂牽夢縈的「名間美食」魅力了。別人追米其林,我愛鑽巷弄找人情味,講真,那些在地人從小吃到大的樸實滋味,才是臺灣美食真正的靈魂!這次,就讓我這個吃遍大江南北的吃貨,用最真實的口吻,帶你挖掘那些讓人一吃上癮、極具特色的「名間美食」,保證不是那種冷冰冰的機器寫出來的東西,都是我一口一口吃出來的心得!
說到「名間美食」,你想到啥?可能很多人會想到夜市小吃,但我覺得,真正道地的「名間美食」,往往藏在那些你可能開車經過一百次都不會注意的小鄉鎮、小村落裡。那些沒有華麗招牌、可能只靠口耳相傳的小店或攤車,靠著真本事和幾十年不變的堅持,餵飽了一代又一代在地人的胃。這才是最珍貴的味道!這次,我特地整理了10款我個人覺得超級有代表性、不吃會後悔的「名間美食」,涵蓋甜鹹口味,還有特別的主食和飲品,絕對能滿足你的味蕾探險!
名稱:名間鄉阿婆茶葉蛋
特色與亮點:
這絕對不是你在便利商店買的那種茶葉蛋!名間鄉是臺灣重要的茶鄉之一,這裡的阿婆茶葉蛋,用的是在地種植的茶葉(通常是烏龍茶或紅茶),加上獨家秘方滷包(通常包含八角、肉桂、甘草等香料),長時間慢火熬煮。蛋黃呈現美妙的墨綠色,蛋白Q彈入味,茶香、醬香、蛋香完美融合,層次超級豐富。一顆蛋,吃得到茶鄉的靈魂!每次路過名間,不買個十顆八顆帶走都覺得對不起自己。
推薦理由:
香氣撲鼻,口味獨特,吃過就難忘!它完美展現了「名間美食」就地取材、慢工出細活的精髓。而且冷吃熱吃都別有風味,非常適合當零嘴或旅途中的能量補給。
搭配建議:
配一杯同是名間產的松柏嶺青茶,絕配!茶蛋的濃郁被清香的茶水中和,解膩又提神。或者配碗簡單的陽春麵,就是樸實滿足的一餐。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名間鄉公所附近、受天宮周邊常有流動攤車或固定小攤,認準那種看起來有點歷史、飄著濃郁茶香的老攤就對了。(例如:受天宮第一停車場旁的阿婆攤)
- 價格區間: NT$ 15 - 20 / 顆 (視大小而定)。
- 必點選單: 茶葉蛋(廢話!通常沒有別的選擇啦!)
- DIY提示: 家常版茶葉蛋秘訣:雞蛋煮熟敲裂殼,用醬油、糖、大量茶葉(紅茶或烏龍茶)、八角、桂皮、花椒、甘草加水煮滾,轉小火滷至少2小時(甚至過夜更入味)。關鍵在於茶葉品質和滷的時間!比例要自己多試幾次。
名稱:水裡董家肉圓
特色與亮點:
這肉圓啊,可是水裡甚至整個南投的代表性「名間美食」!它屬於「蒸」的肉圓派系(和彰化炸的不同)。外皮是用在來米漿製成,蒸熟後呈現晶瑩剔透的半透明感,口感超級Q嫩滑順,帶著淡淡的米香。內餡是紮實的胛心肉塊(不是絞肉!),用紅蔥頭等香料炒過,鹹香夠味。靈魂是那特調的醬汁,甜甜鹹鹹的米醬加上蒜泥和辣椒醬,味道超和諧。第一次吃的時候,那外皮的嫩度真的讓我嚇一跳!
推薦理由:
外皮口感獨特,內餡實在,醬料畫龍點睛,清爽不油膩,顛覆你對肉圓的想象!每次去水裡,看到排隊人潮就知道沒走錯地方。絕對是體驗中部特色小吃的首選。
搭配建議:
配一碗清爽的四神湯或豬血湯,完美平衡。或者點一份他們的脆腸,也非常好吃!我個人喜歡加很多蒜泥和一點點辣椒。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水裡董家肉圓 (水里鄉民族路118號、民族路342號都有店)
- 價格區間: 肉圓 NT$ 45 - 50 / 粒。
- 必點選單: 肉圓、脆腸、四神湯。
- DIY提示: 蒸肉圓皮難度較高。可嘗試:在來米粉加水調成米漿,加入少許太白粉增加透明度,蒸盤抹油倒入米漿蒸熟。內餡用胛心肉切丁,紅蔥頭爆香炒肉調味(醬油、糖、五香粉)。醬汁用醬油膏、味噌、糖、水煮勻勾薄芡。組合時淋醬加蒜泥辣椒。

名稱:名間金弘麻糬
特色與亮點:
名間除了茶,麻糬也超有名!金弘麻糬是當地的老字號,堅持手工製作。他們的麻糬皮超級軟糯Q彈,完全不黏牙,米香十足。內餡選擇很多,經典的花生粉、芝麻粉香濃細膩,創新的紅豆、芋頭泥也綿密實在,甜度適中,不會膩死人。我最愛花生口味,那香氣和Q皮結合,簡單卻無敵。每次買回家,還沒到家就被家人搶光了。
推薦理由:
純手工製作,真材實料,外皮Q彈不黏牙,內餡香濃不甜膩,是伴手禮的絕佳選擇!完美體現了手工「名間美食」的溫度。而且儲存方便(冷藏),想吃隨時有。
搭配建議:
配茶!特別是名間產的烏龍茶或紅茶,解膩又助消化。當下午茶點心或飯後甜點都很棒。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金弘麻糬花生行 (名間鄉彰南路178號)
- 價格區間: 綜合盒裝 (約10-12顆) NT$ 150 - 200。
- 必點選單: 綜合麻糬 (花生、芝麻必嘗)、花生麻糬、紅豆麻糬。
- DIY提示: 家常麻糬:糯米粉加水揉成團蒸熟,趁熱反覆捶打至Q彈。裹上炒香磨細的花生粉+糖粉混合物即可。捶打是關鍵,決定Q度!也可以包入豆沙餡。
名稱:松柏嶺茶餐 (名間鄉)
特色與亮點:
名間是茶鄉,當然要把茶入菜!松柏嶺一帶不少茶園餐廳或農家菜,提供獨特的「茶餐」。他們會運用當地產的茶葉(烏龍、紅茶)入菜,像是茶葉炸蝦(茶葉酥脆,蝦肉鮮甜)、茶油雞(用冷壓茶油煸炒,香氣特殊,肉質嫩)、綠茶豆腐(豆香混著淡雅茶香)、茶葉炒飯(粒粒分明帶著茶香)等等。這可不是噱頭,是真的能吃出茶的清香,讓菜餚風味更清新脫俗。第一次吃茶葉炸蝦時,茶葉的酥脆感和獨特香氣真的印象深刻,完全不會油膩。
推薦理由:
極具地方特色,將「名間美食」的代表「茶」巧妙融入料理,創新又美味,口感清爽不油膩,是體驗茶鄉文化的絕佳方式。吃頓飯還能瞭解在地產業,多棒!
搭配建議:
既然是茶餐,當然要配上一壺好茶!建議點餐廳推薦的當季特色茶,邊吃邊品,風味相輔相成。適合多人聚餐共享。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松柏嶺遊客中心附近的茶園餐廳 (如:長青茶園餐廳、峰林茶香餐廳等,建議事先查詢營業時間或預訂)。
- 價格區間: 單點菜色 NT$ 200 - 400 / 道,合菜約 NT$ 2500 - 5000 / 桌 (視人數和菜色)。
- 必點選單: 茶葉炸蝦、茶油雞、綠茶豆腐、茶葉炒飯、茶香酥餅(甜點)。(具體菜名依店家而定)
- DIY提示: 簡易茶油雞:雞腿肉切塊,用薑片、米酒略醃。熱鍋倒入冷壓茶油,爆香薑片和蒜頭,下雞肉翻炒至變色,加入醬油、糖、少許水燜煮至熟。茶香是關鍵!茶葉炒飯:冷飯較好,先用少許茶油(或一般油)炒香蛋液,盛起。再炒香蔥花、紅蘿蔔丁等配料,放入米飯炒散,加入適量醬油、鹽,最後拌入炒蛋和事先泡開切碎的茶葉(如綠茶嫩葉或烏龍茶葉末)快速翻炒均勻即可。

名稱:名間鹹蛋糕
特色與亮點:
你沒看錯,是「鹹」蛋糕!這是名間非常獨特的一種傳統點心。它的基底是口感溼潤綿密的蛋糕體(有點像蒸蛋糕),但上面鋪滿了鹹香的配料,通常是炒香的絞肉(紅蔥頭、香菇、醬油等爆炒入味)、鹹蛋黃碎和蔥花。鹹甜交融的滋味非常奇妙,蛋糕的微甜襯托出肉燥的鹹香,超涮嘴!第一次看到覺得很衝突,但吃一口就停不下來,尤其配茶,絕了!
推薦理由:
顛覆你對蛋糕的想象!口感獨特,鹹甜交錯,是極具地方特色的「名間美食」,其他地方很少見。當點心或輕食都很特別。
搭配建議:
配無糖或微糖的茶(烏龍茶、綠茶都很適合),解膩又能平衡風味。當早餐或下午茶都很合適。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名間鄉市場內或有名的傳統糕餅店 (例如:名間鄉公所附近的老字號糕餅鋪,建議詢問在地人)。
- 價格區間: 按斤或塊計價,一塊約 NT$ 40 - 60。
- 必點選單: 鹹蛋糕。
- DIY提示: 簡易版:先做基本蒸蛋糕體(蛋糕粉+蛋+牛奶+油拌勻蒸熟)。炒肉燥:絞肉炒香,加入紅蔥頭末、香菇丁爆香,加醬油、糖、胡椒粉、五香粉調味炒至入味收汁。蛋糕蒸好冷卻後,鋪上肉燥、壓碎的熟鹹蛋黃、蔥花即可。重點是肉燥要夠香!
名稱:南投意麵 (名間/南投市)
特色與亮點:
南投意麵是中部地區特有的麵條,它和臺南意麵的扁薄不同,是細圓的面體,口感介於陽春麵和油麵之間,比陽春麵再Q彈一點,又沒有油麵那麼重的鹼味。通常做成乾麵(肉燥意麵),淋上香噴噴的肉燥(豬油、紅蔥頭、醬油熬煮)、豆芽菜,撒點蔥花蒜泥,簡單卻超級美味!湯麵也好吃(豬骨湯底)。名間或南投市區的老麵店,通常都有自己獨到的肉燥秘方。
推薦理由:
麵條口感獨特,肉燥是靈魂,簡單樸實卻讓人回味無窮,是日常中最道地的「名間美食」代表之一。便宜大碗,飽足感十足。
搭配建議:
配一碗綜合丸湯(魚丸、貢丸)或骨仔肉湯。喜歡重口味可以加點店家自制的辣椒醬或烏醋。加點燙青菜更均衡。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名間鄉市場內或南投市區知名老麵店 (例如南投市的「橋頭肉圓旁的無名意麵攤」或名間交流道附近的老店,建議在地搜尋)。
- 價格區間: 幹意麵/湯意麵 NT$ 40 - 60 / 碗。
- 必點選單: 肉燥幹意麵、綜合丸湯、燙青菜。
- DIY提示: 關鍵在於肉燥:豬油(或植物油)爆香紅蔥頭酥至金黃,放入絞肉炒散炒香,加入醬油、冰糖、米酒、水(或高湯)、五香粉、胡椒粉,小火慢熬至少30分鐘至入味收汁。煮好意麵(南投意麵網購或超市有時有賣,或用細一點的陽春麵替代),瀝乾水份,淋上肉燥、放上燙豆芽菜、蔥花、蒜泥即可。

名稱:阿嬤ㄟ手工粉圓
特色與亮點:
在名間或鄰近鄉鎮,常能遇到推著小攤車賣手工粉圓的阿嬤。這種粉圓跟連鎖飲料店那種小珍珠完全不同!它是用樹薯粉手工揉制而成,顆粒比較大顆(約紅豆大小),顏色偏深琥珀色,煮熟後晶瑩剔透,口感超級Q彈有嚼勁,帶著天然的淡淡甜香(煮時會加黑糖)。通常裝在袋子裡,淋上黑糖蜜直接吃,或是回家加在冰品、豆花裡。純手工的口感,機器做不出來!有時候阿嬤心情好還會多送你一點。
推薦理由:
純手工製作,古早味十足,口感Q彈紮實,甜度自然,是充滿人情味的「名間美食」小點。夏天的消暑聖品!
搭配建議:
直接冷吃(冰涼更Q)、加在剉冰上、配豆花愛玉、或是加入鮮奶變成鮮奶粉圓(比珍奶更古早味!)。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流動攤車 (常在名間鄉市場周邊、廟宇附近出現,時間不定,看到就買!) 或特定小攤。
- 價格區間: 一袋約 NT$ 30 - 50。
- 必點選單: 手工粉圓(通常只賣這個)。
- DIY提示: 自制粉圓:樹薯粉(地瓜粉)加入滾燙的黑糖水(比例需經驗,水要夠燙才能糊化),快速攪拌成團,趁熱揉勻搓成小圓球。另煮一鍋黑糖水,將粉圓煮熟(浮起再煮一下),撈起泡冷水增加Q度即可。難度較高,容易失敗變非牛頓流體...
名稱:名間鳳梨酥 (土鳳梨酥)
特色與亮點:
名間也是鳳梨的產區!這裡的鳳梨酥,特別是強調「土鳳梨」內餡的,非常值得一試。和市面常見的冬瓜餡鳳梨酥不同,土鳳梨酥是用纖維較粗、酸香更鮮明的土鳳梨(或混合金鑽鳳梨)熬煮成餡,通常會保留一些果肉纖維,吃起來酸酸甜甜,帶有迷人的鳳梨果香和微妙的纖維口感,外皮則是酥鬆的奶油餅乾皮。整體風味更自然、更有層次,不會甜膩。吃過這種,真的就很難回去吃純冬瓜餡的了。
推薦理由:
採用在地水果,內餡酸香自然、纖維感足,風味獨特,外皮酥鬆,是代表名間農產的精緻「名間美食」伴手禮。自用送禮兩相宜。
搭配建議:
配茶(烏龍茶、紅茶、綠茶皆可),中和酸甜,提升風味。當下午茶點或小禮物都很體面。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名間鄉農會販售部、或在地知名糕餅店 (如微熱山丘雖在八卦山另一側,但理念類似,名間當地也有小農或店家自制)。
- 價格區間: 單顆約 NT$ 35 - 45,盒裝(6-10入)NT$ 200 - 450。
- 必點選單: 土鳳梨酥。
- DIY提示: 土鳳梨餡:土鳳梨切小塊(不去芯,纖維才多),加適量砂糖、麥芽糖,小火慢煮至濃稠收汁,放涼備用。酥皮:無鹽奶油加糖粉打發,分次加入蛋液打勻,篩入低筋麵粉、奶粉、起司粉(可省略)拌勻成團。麵糰冷藏鬆弛後,包入鳳梨餡,壓模成型,烤焙即可。餡料熬煮需耐心。

名稱:古早味大麵粳
特色與亮點:
這是一種在彰化、南投一帶常見的傳統小吃,名間也能找到。主角是粗粗短短、口感滑溜帶點Q勁的「粳」條(類似米苔目但更粗短),通常放在柴魚湯底裡,加上肉臊、韭菜、豆芽菜和最重要的「紅糟肉」(用紅糟醃過炸香的五花肉片),有時還會加顆滷蛋。湯頭清甜帶柴魚香,紅糟肉鹹香酥脆,粳條滑溜順口,組合起來非常飽足又古早味。冬天來一碗,全身都暖了。
推薦理由:
風味獨特,配料豐富(特別是靈魂紅糟肉),湯頭清甜,口感層次多,是極具地方特色的飽足型「名間美食」。份量通常不小,當正餐很ok。
搭配建議:
本身配料已豐富,可以單吃一碗就很滿足。喜歡可加點店家自制的小菜(如油豆腐、滷蛋)。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名間鄉市場內或鄰近鄉鎮的老店 (如名間往集集、南投市路上的老字號麵攤)。
- 價格區間: NT$ 70 - 90 / 碗。
- 必點選單: 大麵粳(通常預設加紅糟肉、滷蛋)。
- DIY提示: 較複雜。紅糟肉:五花肉片用紅糟醬、醬油、糖、米酒、五香粉醃漬入味,裹地瓜粉炸酥。湯底:柴魚片加水煮出味,濾掉柴魚片,加鹽調味。粳條煮熟放碗底,加入湯底,放上燙韭菜豆芽、紅糟肉、滷蛋,淋點肉燥即可。粳條不易買到,可用較粗的米苔目替代(口感不同)。
名稱:松柏嶺冷泡茶
特色與亮點:
來到茶鄉名間,怎能不喝茶!尤其在炎炎夏日,「冷泡茶」絕對是消暑解渴的聖品。松柏嶺的茶農以自家種植的茶葉(青茶、烏龍茶、紅茶為主),用冷水或常溫水長時間(約6-8小時以上)浸泡萃取。冷泡的方式能減少茶單寧釋出,讓茶湯更甘甜、不苦澀,同時保有茶葉的清香和韻味。喝起來清爽無負擔,回甘明顯,是天然的「名間美食」飲品代表!自己帶個瓶子去買,環保又實惠。
推薦理由:
最能喝出茶葉的原味甘甜,清爽解渴無負擔,適合炎熱天氣,是體驗名間好茶最便捷的方式之一。健康又養生。
搭配建議:
單獨飲用最能感受其風味。也適合搭配口味較重的「名間美食」(如肉圓、鹹蛋糕、紅糟肉),去油解膩。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松柏嶺各家茶行、茶園、遊客中心幾乎都有販售。路邊也常有茶農自售的攤子。
- 價格區間: 瓶裝 (約600ml) NT$ 40 - 80 (視茶葉等級和包裝)。
- 必點選單: 冷泡青心烏龍、冷泡紅茶、冷泡翠玉。
- DIY提示: 超簡單!找一個乾淨的瓶子或冷水壺,放入適量茶葉(約一般熱水泡茶量的1.5倍),加入常溫水或冷水,蓋上蓋子,放進冰箱冷藏6-8小時(或室溫3-4小時),取出濾掉茶葉即可飲用。茶葉品質決定一切!

名間美食地圖與快速指南 (懶人包表格)
美食型別 | 名稱 | 地點提示 (名間鄉為主) | 特色關鍵字 | 大約價位 | 推薦搭配 |
---|---|---|---|---|---|
經典零嘴 | 阿婆茶葉蛋 | 受天宮周邊、公所附近流動攤 | 茶香濃鬱、蛋黃墨綠、入味Q彈 | NT$15-20/顆 | 松柏嶺青茶 |
特色小吃 | 水裡董家肉圓 (蒸) | 水里鄉民族路 (鄰近名間) | 清蒸水晶皮、肉塊內餡、特調醬汁 | NT$45-50/粒 | 四神湯、脆腸 |
手工甜點 | 金弘麻糬 | 名間鄉彰南路178號 | 純手工、皮Q不黏牙、內餡香濃不膩 | NT$150-200/盒 | 熱茶 |
地方特色餐 | 松柏嶺茶餐 | 松柏嶺遊客中心附近茶園餐廳 | 茶葉入菜、茶油料理、清爽創新 | 合菜NT$2500+ | 當季好茶 |
鹹甜點心 | 名間鹹蛋糕 | 傳統市場、老糕餅鋪 | 濕潤蛋糕體+鹹香肉燥/鹹蛋黃、衝突美味 | NT$40-60/塊 | 無糖茶 |
日常麵食 | 南投意麵 (乾/湯) | 名間市場、南投市老麵店 | 細圓麵體Q彈、肉燥香、簡單古早味 | NT$40-60/碗 | 綜合丸湯 |
古早味甜湯 | 阿嬤ㄟ手工粉圓 | 市場周邊、廟口流動攤車 (隨緣遇見!) | 大顆Q彈、黑糖香、純手工 | NT$30-50/袋 | 加冰、鮮奶、豆花 |
在地伴手禮 | 名間土鳳梨酥 | 農會販售部、在地糕餅店 | 土鳳梨餡酸甜帶纖維、外皮酥鬆 | NT$35-45/顆 | 烏龍茶 |
飽足主食 | 古早味大麵粳 | 市場內、往集集/南投路上老店 | 滑溜粳條、柴魚湯、靈魂紅糟肉 | NT$70-90/碗 | 單吃已滿足 |
消暑飲品 | 松柏嶺冷泡茶 | 松柏嶺各茶行、茶園、路邊攤 | 冷水萃取、甘甜不澀、茶香清新 | NT$40-80/瓶 | 百搭解膩 |
*(表格備註:價格與地點可能隨時間變動,出發前可再確認。流動攤車請隨緣!)*
名間美食小點評 (純個人主觀感受!)
最具代表性: 阿婆茶葉蛋 & 松柏嶺冷泡茶 (茶鄉靈魂,不吃不喝等於白來!)
最驚豔口感: 水裡董家肉圓 (那水晶皮!) & 阿嬤ㄟ手工粉圓 (Q彈無敵!)
最獨特風味: 名間鹹蛋糕 (鹹甜衝突卻和諧) & 松柏嶺茶餐 (茶香入菜清新)
最飽足實在: 古早味大麵粳 (料多湯鮮) & 南投意麵 (肉燥香麵Q)
最佳伴手禮: 金弘麻糬 (新鮮現吃) & 名間土鳳梨酥 (耐放有特色)
最隨緣美味: 阿嬤ㄟ手工粉圓 (遇到是福氣!)
Q&A時間 (關於名間美食,你可能想問...)
Q1:這些「名間美食」店家都很分散,交通方便嗎?會不會很難找?
A: 老實說,名間鄉的景點和美食確實不像市區那樣集中在一個點。主要分成幾個區塊:市區/市場周邊 (麻糬、鹹蛋糕、意麵、大麵粳攤)、松柏嶺觀光茶區 (茶葉蛋、茶餐、冷泡茶)、以及鄰近鄉鎮如水裡 (董家肉圓)。建議:
- 開車/騎車是最方便的,機動性高。
- 鎖定大目標:想吃茶相關,直衝松柏嶺;想吃小吃零嘴,去名間市區市場挖寶;想吃水裡肉圓就專程去水裡。
- 善用Google Maps搜尋店家名稱或地址,但要有心理準備有些小攤沒定位或位置不精準,多問在地人最實在!(問路也是樂趣之一)
- 部分「名間美食」在鄰近的南投市、集集甚至竹山也能找到不錯的店家,不用死守名間鄉內。
Q2:我是素食者,名間美食有素食選擇嗎?
A: 有,但需要特別留意或詢問:
- 甜品類: 金弘麻糬 (原味花生芝麻通常沒問題,但確認是否有使用豬油)、阿嬤ㄟ手工粉圓 (純素,注意黑糖蜜來源)、冷泡茶 (絕對OK)。
- 茶葉蛋: 通常會用醬油滷製,確認是否為純素醬油(不含動物性成分)較保險,但多數傳統做法可能含蔥蒜。最好直接問老闆!
- 名間鹹蛋糕: 上面的肉燥和鹹蛋黃是葷的,所以素食者不適合。
- 松柏嶺茶餐: 部分餐廳可能提供素食選單(如純素的茶香豆腐、蔬菜料理),務必事先詢問店家是否有提供及可否去五辛。
- 董家肉圓、南投意麵(肉燥)、大麵粳(紅糟肉): 這些都是以肉類為主體的,不適合素食者。
- 建議: 名間鄉內也有素食餐廳或小吃攤,出發前可以先上網搜尋「名間 素食」或到當地市場尋找素食攤位。松柏嶺提供的簡單蔬食料理可能是較方便選擇。
Q3:除了你介紹的這10種,名間還有什麼在地人推薦的隱藏版美食嗎?季節性的呢?
A: 當然有!臺灣每個鄉鎮的胃袋都深不可測。在地朋友還推薦過:
- 市場內的無名油飯/米糕: 早上限定,常常秒殺,古早味十足。
- 特定麵攤的「貓鼠麵」: 不是真的貓鼠!是指一種手工製的細麵條,名稱由來眾說紛紜,口感特別,常搭配肉羹湯。有些老店有賣。
- 手工麵茶攤: 偶爾在廟口或市集出現,現沖的麵茶香氣超濃,古早味滿點。
- 季節性:
- 鳳梨季 (約4-10月): 除了鳳梨酥,可以買到新鮮現切甜蜜蜜的名間鳳梨,或鳳梨冰、鳳梨汁!有些餐廳也會有限定鳳梨料理。
- 茶葉採收季 (春冬為主): 松柏嶺有時會有採茶或製茶體驗活動,能更深入認識茶文化。茶行也可能有當季新鮮好茶推出。
- 我的心得: 真的要多鑽多問!名間市場就是尋寶的好地方,看到在地人排隊的攤子,跟著排就對了,通常不會踩雷。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像我就曾意外吃到超好吃的現炸地瓜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