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市場:美食推薦與攻略一次掌握

發佈時間: 更新時間:

說實話,第一次去金華市場還挺偶然的。朋友說帶我去吃一家“神級”牛肉麵,結果跟著他七拐八繞,就鑽進這個看起來有點年頭,但莫名充滿活力的市場裡了。那感覺,就像突然闖進了一個滿是寶藏的洞穴,空氣裡都是食物的香氣在打架,耳朵裡灌滿了攤販的叫賣聲、刀剁砧板聲、還有老主顧跟老闆聊天的笑聲... 從此,我就成了這裡的常客。我敢說,就算你來過臺北很多次,如果沒鑽進金華市場,那絕對錯過了一大半真實的臺北滋味。這裡不只是買菜的地方,更是社群的靈魂,是很多老臺北人一天的開始。

交通&停車場:進擊美食戰場的第一步

要去征服美食,你得先能順利抵達戰場,對吧?金華市場的位置其實挺方便,就在大安區的金華街上,靠近信義路和新生南路那一帶。但老實說,停車這件事,真的是有點讓人頭痛。

  • 捷運: 我最推薦的方式!搭到捷運東門站(中和新蘆線/淡水信義線),從5或6號出口出來,沿著永康街走,看到金華街右轉進去,大概走個7-10分鐘就到了。或者搭到捷運大安森林公園站(淡水信義線),從6號出口出來,沿著新生南路二段往信義路方向走,看到金華街左轉進去,步行時間也差不多是10分鐘左右。走路過去的好處是,你可以順便感受一下永康街商圈或是大安森林公園周邊的清幽(如果時間早的話),而且絕對不用煩惱車位。
  • 公車: 公車選擇也很多。可以搭到「金華新生路口」「信義新生路口」這幾個站。像0南、72、109、211、280、311、505、668、675、676這些路線都有到。臺北的公車APP很好用,輸入目的地查一下最方便。
  • 開車/機車: 喔,這個就有點考驗耐心和運氣了。
    • 路邊停車格: 市場周邊的金華街、永康街、麗水街、新生南路巷弄裡,還有信義路二段後面的巷子,是有一些路邊停車格的。但!非常非常難停! 尤其如果你是早上九點、十點這種熱門時段去,繞個半小時找不到位子是常有的事。我有一次不信邪,開車去,結果繞到快抓狂,最後放棄停到老遠再走過去,整個吃美食的興致都少了一大半。機車位相對好找一點點,但也需要點運氣。
    • 停車場: 附近有幾個付費停車場:
      • 金華公園地下停車場: 這應該是離市場最近的公有停車場,出入口在愛國東路上(近金華街)。算是首選,但車位也不算多,尖峰時間一樣要等。
      • 新生高架橋下停車場 (信義段): 在信義路和新生南路交叉口附近,稍微走一段路,大約5-8分鐘。
      • Times 停車場 - 臺北金華場: 私人停車場,在金華街上(近愛國東路),有時候會有位子,但費用通常比公有貴一點點。
      • 其他私人停車塔: 永康街商圈那邊也有一些私人停車塔,價格就更高了。

真心話時間: 除非你打算扛一大堆東西回家,否則強烈建議搭捷運或公車去金華市場。為了找停車位而壞了品嚐美食的心情,實在劃不來。騎機車的話,請做好心理準備要花點時間找車位,而且市場周邊人車很多,騎車停車都要格外小心。開車?嗯... 除非很早很早,或者你運氣爆棚,不然真的不推。

營業時間:掌握美味的最佳時機

金華市場主要分成兩大部分:傳統早市周邊的固定店面/攤商。時間可不太一樣,撲空就可惜了。

  1. 傳統早市區域 (市場建築物內及周邊攤車集中區):
    • 主要營業時間: 大約從 清晨5、6點就陸續開始,一直到 下午1點左右 是最高峰,很多厲害的攤位,特別是生鮮、熟食、早餐類的,東西賣完就收了!所以想吃最熱門的,強烈建議早上9點前到,甚至更早。過了中午12點,不少攤子就開始收攤打烊了。
    • 公休日: 每週二休市! 這點超級重要!我第一次不知道,週二興沖沖跑去,結果吃了閉門羹,市場裡空蕩蕩的,只有少數幾家外圍店有開,超失望。所以切記,週二別去早市部分
  2. 周邊固定店面/攤商 (在金華街、愛國東路、永康街巷弄等):
    • 這部分很多是獨立的小吃店、麵店、點心鋪、雜貨店等。
    • 營業時間就比較多元也比較長了。有的從早餐開到午餐,有的專做午餐和晚餐,甚至有些開到晚上。每家店的營業時間差異很大,需要個別確認。
    • 公休日也各不相同,有些週一休,有些週日休,或者不定休。

我的經驗談:

  • 想體驗最道地、最有活力的金華市場精髓,一定要挑平日 (非週二) 的上午去,大概8點到11點之間最熱鬧。人潮洶湧,但美食也最齊全。
  • 如果只是想買點熟食或吃特定幾家有名的店(很多都在外圍),可以下午去,但早市區域那種熱騰騰、現做現賣的氛圍就沒了。有些店下午或晚上才開,是另一種風味。
  • 務必記住「週二早市休」! 別像我一樣白跑一趟。

美食推薦:金華市場的靈魂所在(我的私房清單)

好啦好啦,我知道大家最期待的就是這部分!金華市場的美食多到讓人選擇障礙發作。我按照我吃了N次的經驗,挑出10家我覺得最值得一試(有些是名店,有些是我私心愛店),嚴格按照要求,從介紹、地址、營業時間、價位來寫。地址我會盡量描述清楚位置,畢竟市場攤位沒有門牌號碼嘛。排名不分先後,每家都有特色!(價位可能微調,以現場為準)

1. 老鄧牛肉麵 (金華市場排隊傳奇)

介紹: 說到金華市場美食,怎能不提「老鄧」?這家可是得過米其林必比登推介的排隊名店!主打川味紅燒牛肉麵,湯頭濃鬱香醇帶點微辣,牛肉燉得軟爛入味,份量給得也紮實。麵條是粗的手工麵,口感Q彈。現場永遠排隊,但翻桌率還算快。他們家的小菜,特別是豆乾、海帶,也很多人點。金華市場的代表性地標!

地址: 位於傳統市場靠金華街這一側的外圍店面,面對市場建築物,在賣水果攤和雜貨店之間。認排隊人龍就對了!

營業時間: 週一至週日 11:00–20:00 (週二市場休,但他們店有開!注意週三公休!)

價位: 牛肉麵約 NT$160 - NT$200,小菜約 NT$30 - NT$50。

2. 東門赤肉羹 (在地人早餐首選)

介紹: 這家是市場內的老字號,早上就開始飄香。他們的赤肉羹是招牌,羹湯勾芡適中,味道鮮甜,裡面滿滿的赤肉塊,口感紮實不粉,咬下去有肉香。可以加麵、加米粉、加油麵,或是單獨吃羹。早上來一碗熱騰騰的赤肉羹,配上一碗滷肉飯,就是許多老臺北人的經典早餐組合。簡單卻充滿能量!是我每次逛金華市場早市必吃的暖胃首選。

地址: 在傳統市場建築物內,靠近金華街這個入口進去不遠,通常在中間走道或稍微靠邊的位置,找坐滿人的小攤位。

營業時間: 大約清晨6:00 – 賣完為止 (通常中午前),週二公休(跟隨市場)。

價位: 赤肉羹湯約 NT$60,赤肉羹麵/米粉約 NT$70,滷肉飯約 NT$30。

3. 永康牛肉麵 (名氣響亮,口味見仁見智)

介紹: 注意!此永康非彼永康(永康街那家)。這家也是在金華市場周邊打響名號的牛肉麵店(在市場外圍),同樣主打紅燒風味。湯頭比老鄧再油一點、香料味也重一些,喜歡重口味的人可能會愛。牛肉軟嫩度也不錯。坦白說,我覺得名氣很大,但個人偏好老鄧多一點(可能先入為主?),不過還是有很多忠實顧客。可以試試看比較一下。

地址: 市場外圍,金華街上(靠近愛國東路口),有自己的店面招牌。

營業時間: 週一至週日 11:00–21:00 (週二市場休,他們店有開)。

價位: 牛肉麵約 NT$170 - NT$200。

4. 無名手工餛飩攤 (隱藏版鮮味炸彈)

介紹: 這家沒有名字,就是市場裡的一個小攤車,但生意超好!專賣手工餛飩,現包現煮。餛飩皮薄透,內餡是扎實的豬後腿肉,調味簡單但鮮甜無比。可以買生餛飩回家自己煮 (超推薦!),也可以現場點湯餛飩或乾拌餛飩。他們的乾拌醬很香,加點辣油更棒。湯頭是清爽的大骨湯。是金華市場裡我私心非常愛的隱藏版美食,吃得出手工的溫度。

地址: 在市場建築物內,通常在中段或後段靠近賣菜的區域,找一個阿嬤或阿姨在現包餛飩的小攤車,旁邊會堆著一盒盒的生餛飩在賣。

營業時間: 早市時間,大約6:30 – 13:00左右,賣完收攤。週二公休。

價位: 生餛飩一盒 (約20-25顆) NT$100 - NT$120,湯餛飩/乾拌餛飩約 NT$70。

5. 上海合興糕糰店 (老派點心魅力)

介紹: 喜歡傳統中式糕點的朋友,這家絕對不能錯過。專賣上海口味的糕糰點心,像是鬆糕、酒釀糕、各式青團(艾草粿)、粽子、八寶飯、年糕等等。用料實在,做工細緻,甜度通常也比較剋制,不會甜死人。尤其是他們的鬆糕,口感綿密濕潤,帶著淡淡的米香和酒香,非常迷人。端午節的粽子、過年的年糕也都很搶手。是金華市場裡飽含老味道的代表。

地址: 市場外圍,金華街上(靠近信義路),有自己的獨立店面,招牌明顯。

營業時間: 週一至週日 08:00–19:30 (可能週二下午或節日調整,建議提前確認)。

價位: 依品項不同,鬆糕/酒釀糕一塊約 NT$40 - NT$60,粽子一顆約 NT$55 - NT$65,青團一顆約 NT$35。

6. 金華火腿行 (不只是火腿,更是風味庫)

介紹: 這家店名雖然叫火腿行,但其實是金華市場裡的老字號南北貨行。最出名的當然是自製的金華火腿(鹹火腿),品質很好,很多餐廳都來這買。但他們家厲害的東西超多!各種品質優良的乾貨(幹貝、蝦米、香菇、金針、扁魚)、臘味(臘腸、肝腸、臘肉)、熟食(超好吃的蔥燒鯽魚、烤麩、雪菜毛豆),還有賣一些醬料。我每次來都會帶點幹貝、蝦米和蔥燒鯽魚回家,煮湯、炒菜、當小菜都超讚!是家庭煮婦/煮夫的天堂。

地址: 位於傳統市場建築物內,算是市場裡的“大店”,位置相對固定好找,通常在靠愛國東路或中間主通道。

營業時間: 早市時間,約7:00 – 13:00,週二公休。部分臘味熟食可能下午也有少量販售。

價位: 乾貨、臘味依品項重量計價,從幾十元到上千元都有。熟食小菜一盒約 NT$100 - NT$200。

7. 福州魚丸店 (Q彈爆汁的驚喜)

介紹: 市場裡有好幾家賣魚丸的,這家是我個人偏愛。他們賣的是正港的福州魚丸,特色就是大顆、外皮超Q彈,重點是內餡有包肉!咬下去會爆汁,肉餡香噴噴。可以買回家煮湯,冬天煮火鍋丟幾顆進去也超棒。老闆娘很親切,會跟你介紹不同魚丸的差別(像是有包肉沒包肉、純魚漿做的燕丸等)。是金華市場裡增添湯品美味的秘密武器。

地址: 市場建築物內,通常在賣海鮮、丸類的區域,攤位上會擺滿一盆盆各式各樣的丸子。

營業時間: 早市時間,約7:00 – 13:00,週二公休。

價位: 魚丸秤重賣,約 NT$120 - NT$180 / 斤。

8. 傳統油條 & 豆漿攤 (早餐的樸實經典)

介紹: 市場裡少不了這種賣傳統早餐的攤子。通常是一個攤賣現炸油條、燒餅,旁邊或對面搭一個賣豆漿、米漿的。油條要挑那種剛炸起來,金黃酥脆,咬下去喀滋作響,裡面還帶點軟韌的,配上一碗熱騰騰、帶著焦香味的清漿(無糖豆漿)或是甜漿,就是最簡單也最幸福的早餐。燒餅夾油條、夾蔥蛋也是經典組合。這種攤子在金華市場有好幾處,味道其實都不錯,找一攤順眼的買就行。

地址: 市場建築物內或周邊攤車集中區,通常靠近入口或通道轉角處。

營業時間: 清晨5:30左右就開賣 – 賣完為止(通常10點多就差不多了),週二公休。

價位: 油條一根約 NT$20,燒餅一個約 NT$15 - NT$20,豆漿/米漿一碗約 NT$20 - NT$25。

9. 阿婆蔬菜攤 (人情味與當季鮮蔬)

介紹: 這其實不是特定一家店,而是在金華市場裡,總會遇到幾攤由年紀較大的阿公阿婆經營的蔬菜攤。他們賣的菜,很多都是自家小菜園種的,或者凌晨親自去批發市場挑的當季新鮮貨。賣相可能不像超市那麼完美,但充滿了生命力,而且價格通常比較實在。重點是那份濃濃的人情味!阿婆會告訴你這個菜怎麼煮好吃,「少年ㄟ,這個A菜今天很嫩喔!」「芭樂自己種的,很甜啦!」買菜之餘,聊上兩句,是逛傳統市場最溫暖的回憶。新鮮、當令、有人情味,是金華市場不可或缺的風景。

地址: 市場建築物內的蔬菜區,隨處可見。

營業時間: 早市時間,約6:00 – 12:00 (或賣完),週二公休。

價位: 依當季蔬果而定,通常論把或秤重,價格比超市平實一些。

10. 古早味粉粿/粉圓冰 (夏日消暑聖品)

介紹: 在炎炎夏日逛完市場,滿頭大汗時,來一碗冰涼的古早味粉粿/粉圓冰,簡直是救贖!市場裡有些賣熟食或點心的攤位會兼賣這個。粉粿是黃色的,用樹薯粉做的,口感軟Q帶點彈性;粉圓就是小顆的傳統粉圓(不是珍珠奶茶那種大的)。通常會淋上熬煮的糖水(黑糖或白糖),有的還會加一點綠豆或大豆。糖水甜而不膩,粉粿和粉圓的口感搭配起來很古早味,簡單清爽又解渴。在金華市場找到賣這個的攤位,是夏天的小確幸。

地址: 通常在市場建築物內賣熟食、點心或豆花的攤位會一起賣。沒有特別有名的攤,看到有擺冰桶的可以問問。

營業時間: 早市至中午左右,夏季比較常見,週二公休。

價位: 一碗約 NT$40 - NT$50。

金華市場美食小評比 (個人主觀心聲!)

為了讓大家更一目瞭然我的吃後感(純屬個人偏好!),我做了一個簡單的比較表,給大家參考參考:

攤位名稱 主打美味 我的評價 排隊指數 價位感受 備註
老鄧牛肉麵 川味紅燒牛肉麵 湯頭濃鬱香醇,牛肉軟爛,麵Q,名不虛傳! 🔥🔥🔥🔥🔥 (極高) 中高 米其林必比登,週三店休!
東門赤肉羹 赤肉羹 (湯/麵/飯) 羹湯鮮甜,肉塊紮實有咬勁,經典早餐味 🔥🔥🔥 (中高) 親民 早市限定,賣完就沒
永康牛肉麵 紅燒牛肉麵 口味較重較油,香料味明顯,見仁見智 🔥🔥🔥 (中高) 中高 市場外圍店,週二也有開
無名手工餛飩攤 手工餛飩 (生/熟) 皮薄餡鮮,乾拌醬香,隱藏版好味! 🔥🔥 (中) 親民 推薦買生餛飩回家
上海合興糕糰店 鬆糕/青團/粽子等 老派精緻點心,甜度適中,品質穩定 🔥 (低至中) 外圍店面,非早市也開
金華火腿行 火腿/乾貨/臘味/熟食 食材寶庫!蔥燒鯽魚必買,乾貨品質佳 🔥 (低) 依品項 煮婦煮夫最愛,早市限定
福州魚丸店 包餡福州魚丸 外Q內爆汁,肉餡香,煮湯火鍋良伴 🔥 (低) 找有包肉的!
傳統油條豆漿攤 油條/燒餅/豆漿 酥脆油條配焦香豆漿,樸實早餐經典 🔥 (低) 親民 早市限定,趁熱吃
阿婆蔬菜攤 當季新鮮蔬菜 新鮮、有溫度、人情味滿分 - 親民 買菜兼聊天
古早味粉粿/粉圓冰 粉粿冰/粉圓冰 簡單清爽,古早味,夏日逛市場救星 - 親民 夏季較常見

* 排隊指數:🔥 = 少, 🔥🔥 = 中等, 🔥🔥🔥 = 多, 🔥🔥🔥🔥 = 很多, 🔥🔥🔥🔥🔥 = 爆炸多

* 價位感受:親民 (銅板價或百元有找)、中 (NT$100-NT$200)、中高 (NT$200以上)

* 綠底 是我個人特別偏愛/推薦的必試專案!

逛金華市場的小心得 & 你可能想問的 (Q&A)

去了那麼多次金華市場,說真的,每次去都還是有新發現。我覺得逛市場最有趣的就是那份「不確定性」和「人情味」。你可能偶然發現一攤超好吃的小菜,或者跟賣菜的阿婆聊得很開心。這邊分享幾個我的心得,順便回答幾個我覺得大家可能會問的問題:

  • 帶現金!帶現金!帶現金! 很重要所以說三次。市場內的攤位,99%只收現金。外圍的店面有些可能有電子支付,但現金還是最保險。看到想吃的,錢不夠很扼腕!
  •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想吃到最厲害、最齊全的早市美食,特別是那些限量或賣完就沒的(像赤肉羹、厲害的熟食、新鮮蔬果),請務必早點到!9點前去比較穩。
  • 穿著輕便好走的鞋: 市場地面有時濕滑,人多時也擁擠,穿雙好走防滑的鞋很重要。
  • 保持耐心與微笑: 人多擁擠、排隊難免(尤其在名店),老闆們忙碌中可能沒空太周到。保持耐心,一個微笑或一句謝謝,常常能換來老闆更親切的回應。
  • 探索的樂趣: 別只鎖定網路名店。市場裡很多無名但美味的攤位等著你挖掘。看到哪攤本地人多、東西看起來新鮮,不妨試試看!

Q&A (金華市場常見問題)

1. Q:金華市場適合帶小孩或推嬰兒車去嗎?

A: 坦白說,不太適合。市場裡通道普遍較窄,人潮擁擠時非常難走動,地面也可能濕滑不平。嬰兒車推進去會很辛苦,也容易妨礙到別人。背巾會是比較好的選擇。如果是帶年紀較大的小孩,一定要牽好,注意安全。

2. Q:金華市場哪個時段去人比較少?

A: 要人少,基本上就是 避開早上9點到12點的巔峰時段。可以考慮:

  • 非常早: 清晨6、7點,這時很多在地人來買菜吃早餐,攤位剛開,東西最新鮮,人潮還沒完全湧現(但名店如老鄧還沒開)。
  • 下午1點後: 這時早市攤位大部分都收了,人潮散得差不多。但只能逛外圍的固定店面(像老鄧、永康、合興糕糰等),感受不到市場早市那種熱鬧氛圍。週二整個早市休市,人最少,但能逛的也最少。

3. Q:去金華市場吃東西,大概要準備多少現金才夠?

A: 這真的看你想吃多少!如果只是簡單吃個早餐(例如一碗赤肉羹+滷肉飯,或油條豆漿),NT$100 內可以解決。如果是吃一碗牛肉麵 (NT$160-200),再加個小菜 (NT$30-50),大概 NT$200-250。如果想多試幾攤小吃,或者買點熟食、乾貨回家,建議至少準備 NT$500 - NT$1000 的現金會比較充裕,也比較有彈性。看到好東西才不會乾瞪眼!記得,大部分攤位只收現金!

金華市場真的是個充滿生命力的地方。它不僅是個買菜的地方,更承載著臺北的飲食記憶和社群情感。每次去,聞著空氣中的食物香氣,聽著市場特有的喧囂聲,都讓我覺得很踏實。希望這篇滿滿的分享,能幫助大家更瞭解這個美食寶庫,也鼓勵大家親自去走走,用味蕾感受最在地的臺北風情。記得避開週二,帶上足夠的現金、空空的胃和一顆探索的心,保證你會滿載而歸(無論是肚子還是購物袋)!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