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在臺北待久了,看慣了都市的繁華與喧囂,心裡總會渴望尋一方寧靜。那天在網上無意間看到一篇關於慈法禪寺的簡短介紹,提到它在中和的山腰上,頗有古意,香客不算爆多。這立刻勾起了我的興趣。作為一個跑了十幾年臺灣大小寺廟的老旅人,我對這種還沒被觀光人潮完全佔領的地方特別有好感。二話不說,查好路線,隔天就跳上捷運出發了。
目錄
歷史介紹:歲月沉澱的信仰印記
要了解一座寺廟,我覺得得先知道它的根。出發前,我習慣性地做了點功課。慈法禪寺的歷史,不算那種動輒幾百年的古剎,但它的故事也挺有意思。寺廟主要供奉的是觀世音菩薩(民間親切稱為觀音媽),是中和地區非常重要的信仰中心之一。
根據我查到的資料和老一輩香客的閒聊,這座寺廟的淵源據說可以追溯到日治時期(大約在昭和初期,也就是1920至1930年代左右)。最初可能只是山麓間一個小小的、非常樸素的民間信仰場所。後來,隨著信眾的增加和信仰力量的凝聚,寺廟才逐漸擴建發展成我們今天看到的規模。這種從草根信眾力量一點點累積起來的寺廟,往往透著一股特別樸實、親切的人情味,不像某些新建的大廟那樣富麗堂皇卻有點距離感。
寺廟的建築風格是典型的閩南傳統廟宇樣式,紅瓦、雕樑畫棟、燕尾脊,走進山門就能感受到濃厚的傳統氛圍。雖然經過多次整修,但主體結構依然保留著舊時的風貌,尤其是正殿的樑柱雕刻和彩繪,仔細看還是能發現歲月的痕跡,工匠的手藝確實沒話說。每次觸控那些被香火燻得有些深沉的木柱子,都感覺在和歷史對話。不過我得說,有些後期修繕的部分,材料用得有點太新,色彩也過於鮮豔,和原本古樸的木頭放一起,稍微覺得有點不協調,破壞了那份歷史的厚重感,這點算是小小的遺憾吧?
開放時間:禮佛清修的時光
開放時間這點很關鍵,跑空一趟很掃興的。根據我親自詢問寺方和實地經驗:
每日開放時間: 基本上,慈法禪寺是 早上 5:30 左右開放到下午 5:30 左右。這個時間覆蓋了清晨的早課和傍晚的晚課,對於習慣早起的香客或想避開人潮的遊客很友好。
重要節慶: 像農曆新年、觀音誕(農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這些大日子,寺廟通常會 提早開放且延長開放時間,有時甚至到晚上8、9點。但相對的,人潮也會非常非常多!如果你想感受熱鬧的宗教慶典氛圍,可以選這些日子;但如果想圖個清靜,建議避開。
午休? 一般中午時段也會開放,不過部分非主要殿堂或者法物流通處的工作人員可能會短暫休息,但正殿禮佛是沒問題的。我那次是中午到的,感覺一切如常。
建議時段: 我個人 最推薦平日(週一至週五)的上午 9 點前或下午 3 點後來。清晨的空氣特別清新,伴隨著晨鐘和師父們的誦經聲,感覺整個心靈都被洗滌了;下午三四點,陽光斜照,寺廟的輪廓特別美,香客也相對少很多,更能感受到那份靜謐。週末的話,上午10點到下午2點絕對是人流高峰,要有心理準備。
交通:如何輕鬆抵達禪寺山門?
交通便利度絕對是選擇景點的關鍵因素之一。慈法禪寺位於新北市中和區的圓通路上,剛好在 烘爐地 南山福德宮山下附近區域。雖然不算捷運站出站即達,但選擇還是不少的:
- 捷運 + 公車(最推薦): 這是我採用的方式,也是最經濟方便的。
- 搭 臺北捷運橘線(中和新蘆線) 到 景安站 。
- 出站後,尋找 「圓通寺」站牌 (通常在景安路上,離捷運出口不遠)。 搭乘 【F512副】新北市新巴士(這是免費社群巴士!)。 這趟巴士 路線名稱就是「圓通寺線」,非常好認。班次間隔大約30-60分鐘一趟,上車前最好看一下站牌的時刻表。 慈法禪寺 就在 「圓通寺」站 下車!下車後沿著圓通路走一小段上坡路(約5-7分鐘)就能看到寺廟的山門了。這條山路綠蔭遮蔽,走起來很舒服。新巴士免費又方便,大力推薦!(但要注意末班車時間,別錯過最後一班下山)。
- 小提醒:新巴士F512副的路線圖和時刻表可以在新北市交通局網站上查到,或者直接詢問景安站服務人員也行。
- 公車直達(需步行較多):
- 也可以搭乘 【307】、【202】、【889】、【綠2右】、【綠2左】等路線公車 到 「圓通寺口」站 或 「復興國小」站 下車。下車後就需要 步行約 15-20 分鐘的爬坡路 才能抵達寺廟了。這段路坡度不小,比較考驗腳力,夏天走會有點辛苦。除非你本來就計劃爬山鍛鍊,否則我個人不太推薦這個方式,尤其帶著老人小孩會比較吃力。
- 自行開車/騎車:
- 輸入導航地址: [新北市中和區圓通路367巷66號] 。
- 寺廟附近 有停車場,但 位置相當有限,尤其假日一位難求是常態!道路(圓通路367巷)本身非常狹窄,會車困難,路旁也幾乎無法停車。強烈建議假日不要開車上山,光是找車位和堵在路上就夠讓人心煩意亂了,完全破壞禮佛或遊覽的心情。平日開車的話,也得碰碰運氣。騎摩托車會比汽車方便靈活一些,但也請務必遵守規矩停放。
交通方式 | 推薦指數 | 優點 | 缺點 | 適合物件 |
---|---|---|---|---|
捷運(景安站) + F512副新巴士 | ★★★★★ | 免費、直達寺旁站牌、最輕鬆 | 班次間隔稍長(約30-60分) | 所有遊客(首選) |
公車直達(圓通寺口/復興國小) | ★★☆☆☆ | 公車路線較多 | 下車後需爬坡15-20分鐘,較累 | 體力較好、想鍛鍊者 |
自行開車 | ★★☆☆☆ | 點對點、時間自主 | 停車位極少、山路狹窄、假日易塞車 | 平日訪客、非假日 |
騎機車 | ★★★☆☆ | 較汽車靈活、較易找空間停 | 仍需找車位、山路需小心駕駛 | 熟悉路況的機車族 |

景點必去:細品禪寺的靜謐與莊嚴
終於到了山門!慈法禪寺給我的第一印象是:雖然規模不是特別宏大,但佈局規整,環境清幽,綠植環繞,少了些商業氣息,多了分修行道場的清淨感。以下是我認為 絕對值得你駐足細看 的地方:
◆ 正殿(大雄寶殿): 這是寺廟的核心。供奉的是 觀世音菩薩 金身,法相莊嚴慈悲。殿內氣氛肅穆,香煙繚繞,一走進去心自然就靜了下來。抬頭看看那些梁枋上的彩繪和雕刻,雖然有些年代感,但古樸生動。特別留意一下殿前的大香爐和龍柱,做工挺精細的。這裡是禮佛祈福的主要場所,記得保持安靜喔。我每次來都會在這裡靜坐幾分鐘,感覺特別平和。
◆ 後山步道與石雕觀音像: 這是我個人 最驚喜的部分!很多人可能拜完正殿就走了,非常可惜。記得從正殿側邊或後面尋找通往後山的小徑(有指示牌)。這條小徑 綠意盎然,兩旁是茂密的樹林,走起來很舒服。重點是,沿著步道往上走一小段,會看到一尊 巨大的白色石雕觀音菩薩立像,矗立在樹林之間,背靠青山,面朝山下(視野稍被樹木遮蔽)。這尊觀音像非常莊嚴寧靜,在天然的環境中顯得格外殊勝。這裡人很少,非常適合靜思、冥想,讓人忘卻塵囂。我就在這裡的石凳上坐了快半小時,聽著鳥叫蟲鳴,感覺時間都慢了。這個點,我覺得絕對是 慈法禪寺 的精華所在,也是很多匆匆遊客錯過的秘境!
◆ 寺廟建築細節: 別急著走!放慢腳步,欣賞一下傳統廟宇的建築之美:
- 燕尾脊與剪黏裝飾: 屋頂的燕尾飛簷和上面的彩色剪黏(用瓷片、玻璃拼接的人物、花鳥圖案),是閩南建築的特色,仔細看會發現很多故事場景。
- 門神彩繪: 山門或各殿門板上的門神畫像,色彩鮮豔,神態威嚴或慈祥(不同門神作用不同)。
- 石雕窗櫺與柱礎: 寺廟內有些石窗雕刻很精緻,柱子底下的石墩(柱礎)常雕刻吉祥圖案如蓮花、麒麟等。這些細節往往能看出工匠的用心。
- 古鐘與碑文: 留意一下是否有懸掛的古鐘或立於牆邊的碑文,這些都是記錄寺廟歷史的重要文物。慈法禪寺 似乎沒有特別突出的古鐘或古碑,但寺內一些說明牌也記載了沿革。
◆ 環境與氛圍: 整個寺院的環境維護得相當乾淨整潔。庭院裡種植了不少花草樹木(像是桂花、樟樹),空氣中時常飄著淡淡花香或樟木清香。角落常設有石桌石椅,供人休息。整體給人一種 寧靜祥和、與世無爭 的感覺。我特別喜歡坐在樹下,聽著風聲、鳥聲,還有偶爾傳來的誦經聲或鐘聲,真的能讓煩惱暫時放下。這種氛圍,是 慈法禪寺 最吸引我的地方,也是我覺得它勝過許多熱鬧大廟的優勢。
附近景點:延伸你的中和小旅行
既然都來到中和了,時間充裕的話,不妨把附近的景點也規劃進去。中和其實有不少好地方,尤其適合喜歡自然和人文的人。
▍圓通寺:
- 介紹: 哇,這可說是 慈法禪寺 的鄰居兼「老前輩」了!圓通寺歷史更悠久,名氣也更大,同樣主祀觀音菩薩。它依山而建,寺廟本身融合了佛教與民間信仰特色,最著名的就是 後山岩壁上的石刻佛像、清幽的登山步道(通往慈雲巖、南山福德宮),還有寺前廣場視野開闊,天氣好時可以眺望臺北盆地,景觀很不錯。寺內環境也很清幽,古樹參天。如果你時間只夠選一個,圓通寺的規模和名氣確實更大。但我個人覺得 慈法禪寺 更為小巧寧靜,遊客少些,後山的步道和觀音像更有隱秘感,各有千秋。
- 地址: 新北市中和區圓通路367巷64號。(就在 慈法禪寺 旁邊,走路幾分鐘就到!)
- 交通: 跟去 慈法禪寺 的方式 一模一樣!搭新巴士F512副到「圓通寺」站下車,先到圓通寺還是先到慈法禪寺都很近。
- 營業時間: 大約是 早上 6:00 到 下午 6:00 (實際可能略有變動,建議早點前往)。
景點名稱 | 特色亮點 | 與慈法禪寺距離/關係 | 適合停留時間 |
---|---|---|---|
圓通寺 | 歷史悠久、後山石刻佛像、登山步道起點、視野開闊 | 超近!走路5分鐘內 | 1-1.5小時 |
烘爐地南山福德宮 | 超大土地公像、壯觀夜景、登山健行 | 圓通寺後山步道可通(較累),開車10-15分鐘 | 傍晚到夜景時段最佳(含交通2-3小時) |
中和緬甸街(華新街) | 道地滇緬美食、異國風情、市場小吃 | 開車/公車約15-20分鐘 | 用餐時間1-2小時 |
▍烘爐地(南山福德宮):
- 介紹: 這應該是中和最知名的景點了!以 巨大無比的土地公神像 和 俯瞰大臺北的絕美夜景 聞名全臺。這座土地公廟香火鼎盛到不行,尤其是求財運的信眾非常多。除了拜拜,登山步道本身也是很好的鍛鍊(從山下爬到廟前階梯有點挑戰性),晚上來看夜景更是浪漫(不過人也超多)。如果你精力充沛,甚至可以從 圓通寺 走後山步道經過「慈雲巖」一路健行到烘爐地,算是進階版行程(需要一定體力和時間)。 慈法禪寺 和烘爐地雖然都在中和山區,但分屬不同山頭,別搞混囉。
- 地址: 新北市中和區興南路二段399巷。
- 交通:
- 從慈法禪寺/圓通寺出發:
- 健行(體力好者): 從圓通寺後山步道往上走,可通往「慈雲巖」,再繼續往烘爐地方向走。路程較長且需爬山,約需 1.5-2小時以上,適合登山愛好者。
- 開車/騎車: 下山回到景安站或復興國小附近,再轉搭 【249】、【670】、【889】 等公車路線,在 「烘爐地」站 下車,還需爬一段陡階梯。開車/騎車可直接導航到烘爐地停車場。
- 直接從市區前往: 搭上述公車路線到「烘爐地」站,或自行開車/騎車上山。
- 從慈法禪寺/圓通寺出發:
- 營業時間: 廟基本上是 24小時開放(畢竟土地公也要值夜班嘛),但周邊攤販、停車場管理等有時間限制,一般 上午6:00到晚上12:00 較為熱鬧。看夜景建議晚上6點後到。
▍中和緬甸街(華新街):
- 介紹: 這絕對是中和的一大特色!早年許多滇緬移民聚居於此,形成了獨特的飲食文化。走進華新街,撲鼻而來的香料味、琳瑯滿目的南洋小吃店和雜貨店,讓你彷彿置身異國。這裡是品嚐 道地滇緬美食 的天堂: 奶茶(拉茶) 香濃必喝、 粑粑絲(米製麵條)、 魚湯麵 、 咖哩雞/羊肉 、 涼拌青木瓜 、 印度烤餅 、 各式咖哩角(Samosa) 等等,選擇多到讓人眼花繚亂,而且價格親民。逛完安靜的 慈法禪寺 ,來這裡用舌尖感受熱鬧的異國風情,是很棒的搭配。我每次來中和,胃的終點站一定是這裡!不過這邊環境比較像傳統市場,街道略顯老舊擁擠,追求精緻用餐環境的人可能不太習慣。
- 地址: 新北市中和區華新街。
- 交通: 從 慈法禪寺/圓通寺 搭新巴士F512副回到 景安站 。從景安站 步行約10-15分鐘 即可到達華新街(直走景平路,右轉興南路一段,再左轉華新街)。也可以搭一小段公車(如【綠2左/右】、【202】、【307】往中和方向,在「華新街口」或「中和分局」附近下車)。
- 營業時間: 這裡主要是 早市到午市 最熱鬧! 推薦上午9點到下午2點左右 前往,許多知名小吃店中午過後可能就賣完收攤了。部分飲料店或餐廳會開到傍晚。早上來吃早餐或午餐最適合。

附近酒店:找個地方歇歇腳
中和不是傳統的觀光熱區(像臺北車站、西門町那樣),星級大飯店相對少。但還是有不少舒適、乾淨的商務旅館可供選擇,適合想安排中和一日遊(包含 慈法禪寺 、圓通寺、緬甸街,甚至烘爐地夜景)的旅客過夜。以下幾家是我覺得位置和評價都不錯的:
▍中和 凱撒商旅:
- 介紹: 這應該是中和區 相對國際化、設施較新 的商務旅館了。隸屬知名的凱撒飯店連鎖體系,品質有一定保障。房間乾淨舒適,空間在商旅中算寬敞,床鋪好睡。有自助式早餐(聽說還不錯)。位置在 中和環球購物中心 斜對面,購物、吃東西(購物中心裡餐廳很多)非常方便。距離捷運 橋和站 步行約10分鐘。要去 慈法禪寺 ,可以從橋和站搭公車或搭到景安站轉車。整體屬於 中價位偏高 的商務選擇。
- 地址: 新北市中和區中山路二段422號。
- 交通:
- 到慈法禪寺: 旅館離捷運 橋和站(環狀線)步行約10分鐘。可在橋和站搭公車【綠2右】或步行至 「中和高中站」 搭【307】、【202】、【綠2左】等路線到 「景安站」 ,再轉搭F512副新巴士。
- 到機場/臺北車站: 離環狀線橋和站近,可轉乘其他捷運線。旅館也提供付費機場接送服務(需預約)。
- 營業時間(入住/退房): 入住時間通常為下午 3:00後,退房時間為中午 11:00前(標準商旅時間)。
▍美麗殿精品旅館(中和館):
- 介紹: 這家是本土品牌的精品設計旅館,分館遍及雙北。中和館位置就在 中和廟口夜市 附近(晚上想吃夜市小吃很方便!),離捷運 景安站 也非常近(步行約5-7分鐘)。房間設計走 現代簡約風格,乾淨明亮,該有的設施都有(部分房型有浴缸)。價格比凱撒親民一些, CP值頗受好評。早餐是套餐形式(有時是自助),品質OK。因為離景安站超近,要去 慈法禪寺 轉搭F512副非常方便,同時也方便往臺北市中心跑。算是 交通便利、經濟實惠 的好選擇。不過房間大小可能比凱撒略小一點點。
- 地址: 新北市中和區景平路208號。
- 交通:
- 到慈法禪寺: 從旅館 步行5-7分鐘到景安站,直接在景安站搭F512副新巴士即可直達圓通寺站( 慈法禪寺 旁), 超級方便!
- 到機場/臺北車站: 景安站是橘線重要轉乘站,交通四通八達。
- 營業時間(入住/退房): 入住約下午 3:00後,退房中午 11:00前。
▍香亭溫泉旅館(注意:非溫泉):
- 介紹: 這家名字有「溫泉」,但實際位置在中和, 並非溫泉區(別誤會了!)。它在 烘爐地山腳下(南山路) ,是一家 歷史比較久 的平價旅館。如果你主要的目標是晚上要去 烘爐地看夜景 或拜拜,住在這裡 上山會非常近(開車/騎車幾分鐘,步行上山則需體力)。房間就是比較傳統的樣式,設施相對簡單老舊一點點,但基本乾淨,價格是三者中最便宜的。 優點是上山便利、價格親民;缺點是離捷運站較遠(最近是南勢角站,步行約15-20分鐘或需轉公車),房間較舊。適合預算有限、主要目的是烘爐地且自駕/騎車的旅客。要去 慈法禪寺 就需要搭公車轉車了,稍遠一點點。
- 地址: 新北市中和區興南路二段399巷124號。
- 交通:
- 到慈法禪寺/圓通寺: 旅館在烘爐地山腳,需步行至 興南路二段搭公車(如【249】、【670】) 到 景安站 或 復興國小站 ,再轉搭F512副新巴士或步行上山。 較不方便,建議開車/騎車。
- 到烘爐地: 非常近!開車上山幾分鐘,步行...是條考驗大腿的陡坡。
- 到市區/捷運: 離捷運 南勢角站 步行約15-20分鐘(下坡),或搭公車。
- 營業時間(入住/退房): 入住約下午 3:00後,退房中午 11:00前。
酒店名稱 | 優勢 | 劣勢 | 適合人群 | 去慈法禪寺便利度 | 價位帶 |
---|---|---|---|---|---|
中和凱撒商旅 | 品牌佳、設施新、空間大、近環球購物中心 | 價位較高、離景安站需步行約10分鐘 | 注重品質、有購物需求者 | ★★★☆☆ (需轉公車) | $$$ |
美麗殿精品旅館(中和館) | 離景安站極近(5-7分)、CP值高、設計感、近廟口夜市 | 房間略小於凱撒 | 交通優先、預算考量、喜歡夜市 | ★★★★★ (F512副直達) | $$ |
香亭溫泉旅館 | 上山到烘爐地超近、價格最便宜 | 裝置較舊、離捷運遠、去慈法禪寺不便 | 預算有限、主攻烘爐地、自駕者 | ★★☆☆☆ | $ |

附近美食:撫慰旅人的五臟廟
逛完 慈法禪寺 ,肚子也該餓了!中和的美食選擇不少,從傳統臺味到異國風情都有。結合地理位置和個人體驗,推薦以下幾個方向:
- 在地小吃/麵店 (鄰近圓通寺山腳區域): 下山回到景安站或復興國小站附近,你會發現一些看起來不起眼卻坐滿當地人的小店。
- 傳統切仔麵/黑白切: 找那種門口擺著熱氣騰騰大鍋、掛滿各種滷味的小店就對了!一碗陽春麵或乾麵,加上幾樣油豆腐、海帶、豬頭皮、肝連肉等黑白切,簡單美味又實在。價格通常百元有找。這類店很多沒有顯眼招牌,靠的是口碑。我那次隨便進了一家,味道就很不賴。
- 餛飩湯/肉圓: 有些老店專賣皮薄餡多的餛飩湯,或是油炸的QQ肉圓(有清蒸的但較少),也是本地人常吃的點心。
- 素食選擇: 因為靠近寺廟,圓通路沿線 也有幾家素食小吃店或自助餐 ,口味家常,價格平實,適合茹素者或想換換口味的人。在 慈法禪寺 附近禮佛後吃素,感覺也很相應。
- 中和廟口夜市 (興南夜市): 如果入住美麗殿旅館或在景安站附近,晚上絕對不能錯過這個夜市!規模雖然無法跟士林、饒河相比,但 在地氛圍濃厚,小吃種類豐富且價格實在。
- 推薦必吃:
- 麻油雞/當歸羊肉湯: 天氣涼時來一碗,暖心暖胃。
- 藥燉排骨: 燉得軟爛入味,湯頭甘甜滋補。
- 臭豆腐: 炸得酥脆或清蒸的都有,配上泡菜絕配。
- 蚵仔煎/蝦仁煎: 臺式經典小吃。
- 各式滷味: 選擇多樣,買回旅館當下酒菜或宵夜很棒。
- 豆花、愛玉冰: 清涼解膩的飯後甜點。
- 位置: 主要範圍在捷運景安站與南勢角站之間的 信義街、景新街、興南路一段一帶 。晚上非常熱鬧(尤其週末)。從 慈法禪寺 搭F512副回到景安站,走路幾分鐘就到夜市範圍。
- 推薦必吃:
- 中和緬甸街(華新街)美食: 這絕對是中和最具特色的美食區!(詳細位置交通前面已提過)。這裡的選擇多到讓人選擇困難!我第一次來時,每個攤位都想試試...
- 推薦必嚐(個人私心名單):
- 南洋奶茶/拉茶: 這是靈魂!茶香濃鬱,奶味十足,甜度通常較高(可調整),必點!用袋子裝的更有fu。我記得一杯才35-45元,超值!
- 粑粑絲: 米製的麵條,口感軟Q,可做湯的或乾拌(推薦乾拌,味道更濃鬱)。常見的有豬肉或雞肉口味。配上店家特製的酸辣醬汁,非常開胃。
- 魚湯麵: 濃鬱的魚湯湯底,搭配細麵或粗米粉,通常會放上炸豆餅(增加口感)、水煮蛋和一些香菜。
- 咖哩雞/羊肉: 搭配白飯或烤餅(Roti)。香料風味濃鬱,肉質燉煮得軟嫩。
- 印度烤餅: 現點現甩現烤,香氣撲鼻。原味或加蛋的都好吃,沾咖哩醬或煉乳當甜點都很棒。
- 涼拌青木瓜絲: 酸辣爽脆,解膩良伴。
- 咖哩角(Samosa): 三角形的油炸點心,外皮酥脆,內餡通常是馬鈴薯、豆子、咖哩香料等,熱熱吃很香。
- 小提醒: 這裡的店鋪大多 只收現金,用餐環境比較簡樸家常(甚至有點擁擠),但食物道地又便宜。建議多帶點現金,帶著探險的心情來品嚐。
- 推薦必嚐(個人私心名單):

◆ 老旅人美食清單速查 ◆
想吃傳統臺味小吃/快速解決: 景安站/復興國小站周邊找在地麵店、黑白切。
晚上想逛夜市吃熱鬧: 中和廟口夜市(興南夜市) - 麻油雞、藥燉排骨、臭豆腐、滷味。
想體驗獨特異國風情: 中和緬甸街(華新街) - 奶茶、粑粑絲、咖哩雞、印度烤餅、咖哩角。
禮佛後想吃素食: 圓通路下山路段或景安站附近尋找素食小吃店/自助餐。
購物中心內舒適用餐: 中和環球購物中心(選擇多,環境好)。
注意事項:讓你的禪寺之旅更順暢
最後,分享一些實地經驗總結的注意事項,這些小細節能讓你的 慈法禪寺 之行更順利愉快:
- 穿著得體: 這是基本的尊重。進入寺廟, 避免穿著過於暴露 的衣服(如無袖上衣、細肩帶、短褲或短裙過短)。建議穿 有袖上衣、長褲或長度過膝的裙子 。夏天很熱,可以帶件薄外套或圍巾披一下。我那次看到有穿熱褲的女生,她自己好像也覺得不太自在,在正殿門口猶豫了一下才進去。
- 保持安靜: 慈法禪寺 整體氛圍清幽,是修行場所。進入寺內, 請輕聲細語 ,避免大聲喧嘩、嘻笑或奔跑追逐。把手機調成靜音或震動模式。靜心感受那份平和,也給他人安寧的空間。
- 遵守參拜禮儀(若需禮佛):
- 一般順序:進入山門(記得先禮拜門神或彌勒佛/韋馱菩薩),接著到天公爐(如有)參拜,再到正殿主神(觀音菩薩)參拜。
- 點香:通常香爐旁會提供線香(自由隨喜取用或投入香油錢)。點香後,若香火太旺可用手扇熄, 切忌用嘴吹 。
- 持香參拜:雙手食指、拇指夾住香,其餘三指合攏。持香於胸前,虔誠祈福。拜完後將香插入香爐。
- 切勿用相機/手機對著神像 直接閃光拍攝 ,這非常不禮貌!拍攝環境建築可以,但對主神像請保持敬畏。
- 環境維護:
- 垃圾不落地 ,請將垃圾帶下山或投入寺內指定的垃圾桶。
- 勿觸控、攀爬寺內文物、雕刻 ,尤其是一些年代較久的物件。
- 在寺內石桌椅休息後,請保持清潔。
- 防蚊蟲與防曬: 因為在山區,尤其後山步道 綠樹成蔭 , 蚊蟲較多 (我的小腿就被叮了好幾個包,後悔沒噴防蚊液!)。 務必攜帶防蚊液並事先噴灑 。夏季時陽光強烈,寺內雖然有遮蔭處,但戶外移動時 帽子、陽傘或防曬乳 也別忘了準備。
- 鞋履選擇: 寺廟範圍內 平坦好走 (正殿、庭院),但 如果要走後山步道去看石雕觀音像,建議穿抓地力好、舒適的平底鞋或運動鞋 。那段小路雖然不長,但有坡度且是原始土石路,穿高跟鞋或拖鞋會比較吃力且危險。
- 飲水與補給: 寺廟內 通常沒有販賣部(或選擇極少)。 建議自備足夠的飲用水 ,特別是夏天,補充水分很重要。附近山腳下(圓通路367巷口附近)有小雜貨店可以買水。如果想待久一點,也可以帶點簡單的小點心(但記得垃圾要帶走)。
- 停車問題(重申): 再次強調, 寺廟停車位極少!假日強烈不建議開車前往 。騎機車是相對可行的選擇(但也要找位置)。 搭乘免費新巴士F512副是最省心、最推薦的方式。
- 免費結緣書刊: 寺內有時會在特定區域放置一些佛教經典、善書或月刊供信眾免費索取結緣。有興趣可以看看,不需要的話請勿隨意翻動或帶走大量。
- 尊重僧眾: 如果遇到寺內的師父(出家眾),可合掌點頭示意即可,不需刻意攀談打擾清修。
Q&A: 你可能想問的...
Q: 去慈法禪寺會不會很難爬?老人家適合去嗎?
A: 到 慈法禪寺 主建築群 完全不會難爬!搭F512副新巴士在「圓通寺」站下車後,走上坡路約5-7分鐘(坡度平緩)就到山門口了,寺內庭院、正殿都是平坦的。 非常適合長輩!只有要去後山的石雕觀音像需要走一小段原始土石坡道(約5分鐘內),這部分就看長輩的體力狀況決定是否前往了。主寺區完全沒問題!
Q: 參觀慈法禪寺大概需要預留多少時間?
A: 這取決於你的參觀深度:
- 如果只是參拜正殿、簡單逛逛寺內環境: 約 30-45 分鐘 就足夠。
- 如果想細看建築、在庭院靜坐、並且走上後山步道去看石雕觀音像、在那裡靜心一會兒:建議預留 至少 1-1.5 小時 。
- 如果還想連同隔壁的圓通寺一起參觀:則需要 2-3 小時 比較充裕。
Q: 在慈法禪寺附近用餐推薦哪裡?
A: 看你想吃什麼:
- 快速方便、傳統臺味: 下山到景安站或復興國小站附近,找在地麵店、黑白切小店。
- 體驗特色異國風情: 強烈推薦去 中和緬甸街(華新街) 吃滇緬小吃(奶茶、粑粑絲、咖哩雞飯等),車程/公車約15-20分鐘。
- 晚上熱鬧選擇多: 可以去 中和廟口夜市(興南夜市) 。
- 舒適有冷氣、選擇多元: 搭車去 中和環球購物中心 (裡面美食街和餐廳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