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上次踏足廣州,我站在寶華路上那間老字號竹昇麵店門口,撲鼻的豬油香混合著大地魚湯的鮮甜鑽進鼻腔,那種期待感至今難忘。作為一個視「吃」為人生大事的臺灣饕客,我對廣州美食的執念,絕對是刻在骨子裡的。這次專程飛去,就是為了用舌頭驗證那些傳說中的經典,順便挖點在地人才懂的好料。這座「食在廣州」的城市,果然沒讓我失望,但也有些小驚嚇(等等告訴你)。準備好了嗎?跟著我的味蕾地圖,咱們深入羊城,開吃!
目錄
地道滋味扛霸子:經典早茶與粥粉麵飯
蝦餃
(Ha Gao)
- 特色與亮點: 這絕對是廣式點心的精靈!半透明的澄粉皮吹彈可破,隱約透出裡麵包裹的碩大蝦仁,粉嫩的色澤讓人食指大動。講究的店家會用新鮮河蝦,手工剁碎保留些許口感,配上點點肥豬肉丁增加滑潤度,一口下去,蝦的鮮甜爆漿而出,外皮Q糯不黏牙,這才是正港功夫!
- 推薦理由: 沒有蝦餃的早茶,就像沒有靈魂!它考驗師傅手藝和食材新鮮度,是檢驗茶樓水準的黃金標準。那份純粹的鮮,吃過就忘不了。
- 搭配建議: 當然要配一壺解膩的菊普(菊花+普洱茶)或香片。鹹香的叉燒包或綿密的馬拉糕也是絕配。
推薦店家:
廣州酒家 (文昌南路總店) - 老字號,品質穩定得可怕。
地址:
廣州市荔灣區文昌南路2號
價格區間:
點心類 ¥28 - ¥48 / 籠(視種類而定),蝦餃通常屬較高價位
必點選單:
蝦餃、文昌雞、經典點心如叉燒酥、蛋撻也值得一試。
腸粉
(Cheong Fun)
- 特色與亮點: 廣州人的日常靈魂!那薄如蟬翼、光滑透亮的米漿皮,包裹著豐富內餡(鮮蝦、牛肉、叉燒、甚至油條!),淋上特調的甜醬油,撒點炒香芝麻。口感軟滑中帶著米香,醬油鹹甜交織提鮮絕妙。街頭巷尾的布拉腸粉,看著師傅熟練地攤漿、放料、捲起、切段,本身就是一場表演。
- 推薦理由: 平價、美味、變化多端,從早餐到宵夜都能滿足。那份滑溜順口的米香,是廣州美食最溫潤的底色。
- 搭配建議: 配一碗熱騰騰的及第粥或艇仔粥就是王道組合!單吃當點心也很棒。
推薦店家:
銀記腸粉店 (上九路店) - 連鎖老字號,出品穩定,選擇多。
地址:
廣州市荔灣區上九路79號(多家分店)
價格區間:
¥10 - ¥25 / 份(視餡料而定)
必點選單:
招牌鮮蝦腸、韭黃牛肉腸、鴛鴦腸(牛肉+鮮蝦)
雲吞麵
(Wonton Noodle)
- 特色與亮點: 這碗麵,講究的是「清而不淡,鮮而不俗」。用豬骨、大地魚乾、蝦籽長時間熬煮的清湯底,呈現誘人的淺琥珀色,鮮美得直接喝光也不膩。竹昇麵(鴨蛋麵用竹竿壓製)口感爽脆彈牙,帶著獨特的鹼水香氣。雲吞講究「金魚尾」,皮薄餡靚,豬肉鮮蝦比例恰到好處。灑一把韭黃段,畫龍點睛。
- 推薦理由: 看似簡單,實則功夫極深的一碗麵。湯、麵、餛飩三位一體,缺一不可,完美展現粵菜對食材本味的追求。是廣州美食中低調的實力派。
- 搭配建議: 通常會配一小碟酸蘿蔔或辣椒醬。點份油菜(白灼生菜)平衡一下也不錯。
推薦店家:
寶華麵店 - 竹昇麵堅持手工製作,湯頭鮮美。
地址:
廣州市荔灣區寶華路117號
價格區間:
¥25 - ¥35 / 碗
必點選單:
鮮蝦雲吞麵、金牌豬手麵(豬腳軟糯入味,超讚!)
及第粥
(Ji Di Zhou)
- 特色與亮點: 狀元粥的名頭響亮!生滾粥底綿密順滑如絲綢,米粒幾乎化開,帶著濃濃的米香和膠質。主角是豬肝、豬腰(腎)、豬粉腸(俗稱「粥底三寶」),講究新鮮嫩滑,火候掌控要精準,滾熟即離火,保持食材最佳口感。撒上薑絲、蔥花、炸花生米或薄脆,口感層次豐富。
- 推薦理由: 溫潤滋養,暖心暖胃,特別適合早晨或微涼的夜晚。那份粥水的綿滑和內臟的鮮嫩,是地道的廣府早餐風味。
- 搭配建議: 最佳拍檔是剛出爐的油炸鬼(油條),蘸粥吃簡直絕配!也可以搭腸粉或簡單的蒸點。
推薦店家:
伍湛記粥品專家 (龍津中路店) - 專攻粥品的老字號,用料新鮮。
地址:
廣州市荔灣區龍津中路342號(多家分店)
價格區間:
¥15 - ¥25 / 碗
必點選單:
及第粥、艇仔粥、鹹煎餅(配粥吃)
廣州美食必吃排行榜(個人主觀版!)
我這趟旅程可是卯起來吃,從街邊攤到老字號都沒放過。以下是我私心推薦的十大必嚐(當然口味見仁見智啦):
排名 | 美食名稱 | 推薦理由(重點特色) | 體驗心得 (個人碎碎唸) |
---|---|---|---|
🏅1 | 蝦餃 | 點心之王!皮薄餡靚蝦鮮甜,手工技藝的極致展現。 | 一口咬下滿嘴鮮,幸福感爆棚!老店水準穩,小店易踩雷。 |
🥈2 | 燒鵝 | 皮脆如玻璃,肉嫩多汁,鵝油香氣逼人,蘸酸梅醬絕配。 | 裕苑那皮脆得「喀滋」響!油脂豐厚,怕膩的淺嚐即止。 |
🥉3 | 雲吞麵 | 清鮮湯頭、彈牙竹昇麵、飽滿鮮蝦雲吞,三位一體的極致平衡。 | 寶華麵店湯頭鮮到骨子裡,竹昇麵口感獨特,吃完不口渴是真功夫。 |
4 | 煲仔飯 | 炭火香氣滲透米粒,鍋巴焦脆金黃,臘味油香浸潤米飯,冬天暖胃首選。 | 廟前直街那家飯焦(鍋巴)超讚!記得耐心等,心急吃不到好鍋巴。 |
5 | 布拉腸粉 | 米漿皮薄滑透亮,醬油鹹甜提鮮,內餡變化多端,平民美味典範。 | 銀記蝦腸百吃不膩,街坊小店有時更驚豔,關鍵在醬油! |
6 | 雙皮奶 | 奶香濃鬱醇厚,表面一層微皺的奶皮是精華,口感如絲綢般滑嫩。 | 南信老鋪水準保持得好,但對我來說有時偏甜(螞蟻人會愛)。 |
7 | 及第粥/艇仔粥 | 粥底綿滑順口,配料豐富新鮮(豬雜或海鮮),溫潤滋養的廣府早餐魂。 | 伍湛記粥底熬得一流,料給得足,早上來一碗精神百倍。 |
8 | 白切雞 | 雞有雞味!皮爽滑肉緊實,骨髓帶點血絲最正宗,蘸蔥薑蓉鮮上加鮮。 | 清平雞名不虛傳,肉質確實好,就怕有人不敢吃帶血骨的。 |
9 | 蘿蔔牛雜 | 濃鬱柱候醬香,牛雜燉得軟爛入味,蘿蔔吸飽湯汁清甜解膩,街頭風味代表。 | 阿婆牛雜香氣飄整條街,醬汁是靈魂,蘿蔔比肉還搶手! |
10 | 薑撞奶 | 新鮮水牛奶+現磨老薑汁,靜置神奇凝固,薑辣奶香完美融合,溫熱滑溜。 | 沙灣沁芳園現場製作超有趣,薑味夠勁,冬天喝一碗暖到心坎裡。 |
燒味與燉品:油脂香氣與溫潤滋養的誘惑
燒鵝
(Siu Ngo)
- 特色與亮點: 廣式燒味的巔峰之作!選用黑棕鵝,用秘製醬料醃製風乾,放入特製烤爐(常用荔枝木增添香氣)烤製。成品色澤棗紅油亮,脆皮薄如蟬翼,咬下去「咔嚓」作響,皮下脂肪豐腴但入口即化,鵝肉飽含肉汁,鹹香中帶著獨特的焦香。配上微酸的冰花酸梅醬,完美解膩提鮮。這份油潤香脆的廣州美食誘惑,誰能抗拒?
- 推薦理由: 皮脆、肉嫩、汁多、味香,四個字形容就是「外脆裡嫩」。那種油脂在口中化開的滿足感,是肉食者的終極享受之一。
- 搭配建議: 點一碟清爽的芥蘭或菜心。配白飯是經典,淋上燒鵝汁更是絕品!
推薦店家:
裕苑裕鵝飯店(原名:朱仔記) - 以傳統掛爐燒鵝聞名,多年口碑。
地址:
廣州市越秀區朝天路78號(老店搬遷,請查詢最新地址確認)
價格區間:
燒鵝例牌 ¥70 - ¥100+ / 份,視部位而定
必點選單:
金牌燒鵝(腿部位更佳)、鵝油撈麵(香到不行)
白切雞
(Bai Qie Ji)
- 特色與亮點: 大道至簡的代表!廣州美食對「雞有雞味」的極致追求。選用走地三黃雞(皮黃、腳黃、嘴黃),僅僅用清水(或加入薑蔥、黃酒)浸熟,火候精準到骨髓微帶血絲(講究「蝦眼水」浸煮),斬件後雞皮金黃爽脆,皮下有一層晶瑩的「水晶凍」,雞肉緊實滑嫩,原汁原味。精髓在於那一碟靈魂蘸料——薑蔥蓉(剁碎的薑末、蔥白,用滾油激發出香氣,加鹽調味)。
- 推薦理由: 看似簡單,實則對雞種、火候要求極高。能吃出雞肉本身的鮮甜和質感,是粵菜「清、鮮、嫩、滑、爽」的完美詮釋。
- 搭配建議: 不可或缺的薑蔥蓉!配一碗雞油飯是昇華版享受。
推薦店家:
清平飯店 (總店) - 雖經歷風波,但「清平雞」名號依舊響亮。
地址:
廣州市荔灣區杉木欄路163號(多家分店)
價格區間:
白切雞例牌 ¥60 - ¥90 / 份(視雞隻大小)
必點選單:
招牌清平雞、紅蔥頭淋雞油(拌飯神器)
椰子竹絲雞燉湯
(Ye Zi Zhu Si Ji Dun Tang)
- 特色與亮點: 老廣養生智慧的結晶!選用竹絲雞(烏雞)配搭新鮮椰青水(有時連椰肉一起燉),加入滋補藥材如枸杞、紅棗、玉竹等,放入燉盅隔水慢燉數小時。湯色清澈微帶椰香,烏雞燉得骨肉分離,精華盡釋湯中,入口清甜潤喉,滋陰補氣。是廣州美食裡溫柔的呵護。
- 推薦理由: 天然甘甜,滋補養生無負擔。在濕熱的廣州飲一碗,感覺五臟六腑都被滋潤了。特別適合轉季或疲憊時補充元氣。
- 搭配建議: 作為正餐前的一盅湯潤喉開胃,或飯後清潤收尾都很棒。
DIY提示:
家常滋潤版
1. 準備:竹絲雞半隻(或雞塊)、新鮮椰青1個(取水+挖些椰肉)、枸杞1小把、紅棗5-6顆(去核)、薑2片。
2. 汆燙:雞塊冷水下鍋焯水去腥,撈出洗淨。
3. 燉煮:將所有材料放入燉盅(或深鍋),加入椰青水(不夠可加點清水至蓋過材料)。
4. 慢燉:隔水燉2.5-3小時(或用電燉鍋)。
5. 調味:出鍋前只需加少許鹽提味即可(保留原汁原味)。
1. 準備:竹絲雞半隻(或雞塊)、新鮮椰青1個(取水+挖些椰肉)、枸杞1小把、紅棗5-6顆(去核)、薑2片。
2. 汆燙:雞塊冷水下鍋焯水去腥,撈出洗淨。
3. 燉煮:將所有材料放入燉盅(或深鍋),加入椰青水(不夠可加點清水至蓋過材料)。
4. 慢燉:隔水燉2.5-3小時(或用電燉鍋)。
5. 調味:出鍋前只需加少許鹽提味即可(保留原汁原味)。
風味小吃與甜點:街頭巷尾的驚喜
蘿蔔牛雜
(Lo Bak Ngao Zap)
- 特色與亮點: 充滿市井氣息的靈魂小吃!一個咕嘟冒泡的大鍋裡,柱候醬、南乳、八角、花椒等香料熬煮出濃鬱深邃的醬褐色湯底。裡面翻滾著處理乾淨的牛腸、牛肚、牛肺、牛膀(胰臟)、牛蒡(筋膜)以及大塊白蘿蔔。牛雜燉煮得軟爛入味,蘿蔔吸飽精華湯汁,清甜無比。通常按斤兩或份量賣,淋上熱辣辣的湯汁,撒點蔥花或辣椒醬(隨喜),站在街邊捧著紙碗吃才夠味!
- 推薦理由: 味道濃鬱香醇,口感豐富(軟糯、彈牙、粉嫩兼具),價格親民。蘿蔔的清甜完美中和牛雜的濃鬱,是體驗地道廣州街頭文化不可或缺的美味。
- 搭配建議: 配一碗白飯或淨麵(撈麵)就是滿足的一餐。怕膩可以點杯甘蔗汁或涼茶。
推薦店家:
阿婆牛雜 (文明路流動攤檔) - 傳奇攤檔,現在已由後人接手,味道依舊濃鬱(但偶爾要碰運氣找位置)。
地址:
廣州市越秀區文明路(近文德路路口,流動攤檔位置不定,可查詢當地人)
價格區間:
¥15 - ¥30 / 碗(視份量大小)
煲仔飯
(Bo Zai Fan)
- 特色與亮點: 冬天裡最溫暖的廣州美食!用厚重的陶製砂鍋(煲仔)生米煮成熟飯,飯面上鋪滿各種食材——最經典是油潤鹹香的臘味(臘腸、臘肉、潤腸)、嫩滑的窩蛋牛肉、鮮美的黃鱔、或野味十足的田雞。整個烹煮過程在炭火或猛火爐上完成,上桌前沿鍋邊淋一圈特調醬油(甜醬油),滋滋作響香氣四溢。最精華是鍋底那層金黃焦脆的「飯焦」(鍋巴),刮下來吃是內行人的享受。
- 推薦理由: 米飯吸收了食材的油脂和醬汁精華,粒粒分明且香氣撲鼻。多種口味選擇,一鍋搞定飯菜,鍋巴更是靈魂所在。
- 搭配建議: 通常會配一碟青菜(油菜)。醬油是關鍵,不夠可以再加點。
推薦店家:
超記煲仔飯 (老店) - 傳統炭火煲仔飯,飯焦控制得宜。
地址:
廣州市越秀區北京南路星光百貨旁(近八旗二馬路)(多家分店,老店風味更足)
價格區間:
¥25 - ¥40 / 煲
必點選單:
窩蛋牛肉煲仔飯、臘味排骨煲仔飯
雙皮奶
(Sheung Pei Nai)
- 特色與亮點: 順德名物,廣州發揚光大!用水牛奶(脂肪含量高,香氣足)加熱後倒入碗中,冷卻後表面凝結第一層奶皮。輕輕刺破奶皮一角,倒出底下牛奶,混合蛋白、糖後再回灌,隔水燉熟形成第二層奶皮。成品表面兩層微皺的奶皮,下層是潔白如玉、細膩嫩滑的燉奶。口感香醇濃鬱,奶味十足,甜度恰到好處。
- 推薦理由: 奶香醇厚,口感滑嫩如絲綢,甜而不膩。是經典的粵式甜品代表,老少咸宜。
- 搭配建議: 可加紅豆、蓮子或芒果等配料增添風味變化。原味最能體現精髓。
推薦店家:
南信牛奶甜品專家 - 老字號甜品店,雙皮奶是招牌。
地址:
廣州市荔灣區第十甫路47號
價格區間:
¥15 - ¥25 / 碗(視是否加料)
必點選單:
原味雙皮奶、紅豆雙皮奶
薑撞奶
(Giang Zhuang Nai)
- 特色與亮點: 一場充滿戲劇性的甜品秀!關鍵在於新鮮現擠的水牛奶(約70-80°C)和現磨濃稠的老薑汁。將熱牛奶快速「撞」入盛有薑汁的碗中,靜置片刻,牛奶奇蹟般地凝固成豆腐花狀。入口溫熱滑溜,薑的辛辣與牛奶的香甜激烈碰撞又完美融合,暖胃驅寒效果一流。
- 推薦理由: 製作過程有趣,口感獨特(微辣的燉奶),風味新奇又溫暖。是體驗傳統廣東甜品智慧的絕佳選擇。
- 搭配建議: 適合在微涼天氣或飯後食用。本身風味已足,無需再加料。
推薦店家:
沙灣沁芳園 (沙灣古鎮店) - 提供現場製作表演,可親眼見證「撞」的過程。
地址:
廣州市番禺區沙灣古鎮安寧路(古鎮內有多家)
價格區間:
¥12 - ¥18 / 碗
我的廣州覓食血淚小筆記(掏心窩分享)
覓食實戰心得
- 排隊是常態! 名店飯點排長龍是基本款。像寶華麵店、超記飯點,我試過排半小時以上。避開高峰(早點或晚點去)、分散戰力(一人排隊一人佔位)、或者乾脆選擇口碑好的非網紅街坊店,也是不錯策略。為了那口地道廣州美食,排一下值得啦(自我安慰)。
- 「平靚正」藏在街坊市場裡。 長輩教路,想找地道又實惠的,推薦鑽進像荔灣的「龍津市場」、越秀的「東川新街市」周邊。那裡的小食店、燒臘鋪很多是服務街坊幾十年,味道紮實,價格可愛。我在龍津市場附近吃到一碗¥10超好吃的牛腩河粉,感動到想哭!
- 點心時段有玄機。 大茶樓早茶(7-11點)最旺也最貴。下午茶時段(通常2點後)常有折扣,點心種類可能少些但人也少,悠閒很多。午市(11-14點)點心+小炒選擇最多元。這次我選週二下午去廣州酒家,果然清淨不少,點心一樣好吃!
- 糖水選擇多到眼花撩亂。 除了雙皮奶、薑撞奶,廣州美食裡的糖水世界超大!芝麻糊、杏仁茶濃鬱香滑;楊枝甘露酸甜開胃;番薯糖水、綠豆沙樸實潤燥;還有各種搭配創新糖水。南信、百花、開記都是老字號糖水鋪,隨便點幾乎不踩雷。但真心說一句,普遍對我來說偏甜(臺灣慣了微糖),跟店員說「少甜」會好很多。
- 腸粉醬油是靈魂! 好吃的腸粉,除了米漿皮要薄滑,重點是那碟醬油!好的甜醬油鹹甜比例完美,帶點點鮮味,淋上去能把整碟腸粉昇華。我有次在連鎖店吃到死鹹的醬油,整碟毀掉... 後來學乖了,先試一點醬油才倒下去。
廣州美食實用資訊速查表(行前必存!)
資訊類別 | 重點內容 | 貼心小提醒 |
---|---|---|
🍽️ 覓食區域 | 荔灣區 (西關): 寶華路、第十甫路、上下九步行街、龍津路 - 傳統小吃、粥粉麵飯、老字號茶樓 (廣州酒家、陶陶居、蓮香樓) 雲集,體驗老廣風情首選。 越秀區 (老城區): 北京路、文明路、惠福東路、東山口 - 新舊交融,知名燉品店、煲仔飯、燒臘店、甜品店密集,也有新派餐廳。 天河區 (CBD): 珠江新城、體育西路 - 高階粵菜餐廳、新派融合菜、國際化美食,環境較現代化,價格通常較高。 |
想體驗地道市井味,首選荔灣、越秀。天河適合商務宴請或追求精緻環境。 |
📅 最佳季節 | 理論上: 全年皆可,秋季 (9-11月) 氣溫最舒適宜人。 個人心得: 冬天 (12-2月) 反而更有風味!燒鵝、煲仔飯、羊肉煲、燉湯這些暖心美食在冷天吃幸福感加倍。夏天濕熱,但喝糖水涼茶解暑也很爽。 |
避開五一、十一黃金週及春節假期,人擠人體驗大打折扣。端午前後龍舟水多,帶傘! |
💰 預算指南 | 街邊小吃/粥粉麵飯: ¥10 - ¥35 普通茶樓點心/小菜: ¥20 - ¥60 / 份 中檔餐廳 (燒鵝、海鮮等): 人均 ¥80 - ¥150+ 高階粵菜: 人均 ¥300+ |
廣州豐儉由人!小吃攤、街坊店CP值爆表,認真吃一天¥200也能很滿足。米其林餐廳預算要拉高。 |
🚶 交通貼士 | 地鐵: 最方便!覆蓋主要覓食區域(長壽路、黃沙、公園前、北京路、體育西路等站下車步行可達)。 步行: 老城區(荔灣、越秀)景點美食集中,穿街走巷是樂趣所在,穿好走的鞋! 打車/網約車 (滴滴): 跨區移動或深夜回酒店很方便。 |
避開早晚高峰地鐵,擠到懷疑人生。老城區單行道多,開車自駕找停車位是噩夢。 |
Q&A:廣州美食快問快答
Q: 預算有限,廣州最值得吃什麼?
A: 腸粉、牛雜、粥品、雲吞麵!這些地道平民小吃最能代表廣州風味,價格親民(¥10-30),街頭巷尾隨處可見,是深入體驗廣州美食的精髓。一碗熱騰騰的及第粥加油炸鬼,或是鮮蝦雲吞麵,絕對超值。
Q: 第一次去廣州,只能選一款街頭小吃,推薦哪個?
A: 蘿蔔牛雜!它匯聚了濃鬱的醬香、豐富的牛雜口感、清甜的蘿蔔,是廣州街頭最具煙火氣的代表作之一。捧著碗站在路邊吃,體驗感十足。記得試試看蘿蔔,常常比牛雜還搶手!
Q: 廣州美食比較適合什麼季節去吃?
A: 理論上秋高氣爽最舒服。但我私心推薦冬天!寒冷天氣裡,一碗熱騰騰的煲仔飯帶著焦香鍋巴,一碟皮脆肉嫩的燒鵝油脂豐盈,或是一盅溫潤滋補的椰子竹絲雞燉湯,那份溫暖滿足感,是其他季節難以比擬的。夏天則有消暑的糖水涼茶加持。